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假设 2020 年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如何保护自己资产不被缩水? 第1页

  

user avatar   yuan-fang-qing-m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把钱存在银行,银行要给你利息,这是自古以来都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情。但是这个天经地义,很快就不存在了,因为中国正在一步步的迈向负利率时代。

前一段时间,银保监会约谈13家保险公司,并在11月15日首届精算论坛上表示:所有法定责任准备金覆盖率低于120%的保险公司都要停止销售预定利率为4.025%的终身年金产品。

12月1号,央行官网转载了易纲6000字长文,核心观点认为全球都在降低利率,负利率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前几天,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也公开表明: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负利率时代。


注意了,周行长是在说不要快速进入负利率时代,而不是说不进入负利率时代。

你把钱存在银行,每年可以拿到的利息是零,这叫零利率。

如果你还要反过来给银行管理费,那叫负利率。中国目前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1.5%,换句话说,中国有可能会降息1.5%之多,只要降息超过这个值,中国就进入了负利率时代。

名义利率永远为正,负利率打破了经济常识。

1

在名义利率进入负利率时代之前,我们存款的实际利率,长期以来其实都是负值,通胀率一定会高于存款利率,而且是必须要高于。为什么必须这么做?

因为根据《资本论》,资本家需要剥削剩余价值才能维持生产。

按照剩余价值理论,工人能拿到的工资,永远小于他们创造的商品价值,否则资本家就是亏本的,从而停止生产。

与此同时,资本家不会把所有的利润都拿来投资,工人也不会把所有的工资都拿出来消费,他们都会储蓄一部分。

所以,市场上的货币是永远不足的,永远不足以购买所有的商品

这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通缩,商品的价格持续下降,直到市面上的货币能够买下所有的商品为止。

但商品价格的下降会产生更恶劣的后果,那就是人们都倾向于把手里的货币藏起来,因为明天的商品会更便宜,这会让今天的消费大幅度降低。

消费降低+商品降价,会对资本家产生重击,导致其亏本并滞销,以至于其不愿意生产。

工厂不开工,工人就失业,失业后的工人,更加没有能力购买商品了,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社会生产秩序就这么被轻易摧毁了,然后在一片废墟中,开启下一个经济循环。

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危机。

要避免经济危机也很简单,确保商品一直在涨价,确保市面上的货币足够购买所有的商品。

要保证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确保资本家没有储蓄,把所有的利润都重新投入再生产,同时确保工人也没有储蓄,把所有的工资都拿出来消费。

如果有部分储蓄逼不出来,导致货币需求有缺口,那就靠印钞机补上去。

这样的状况只要维持下去,工人开开心心的上班,回家开开心心的购物,资本家开开心心的赚钱,回家掏出小账本开开心心算自己又增加了多少资产。

而资本家开开心心盘点的所谓“资产”,在国家眼里看来,那都是账面财富,一串银行数字,不过是暂时赋予你调动一些社会资源的权利而已。

国家在,你的财富才会在;国家不在的话,你的财富在不在又有什么所谓呢。

但在这套制度下,工人和资本家都在倾尽全力的工作,尽最大努力生产出最多的商品,而且这些商品都被消费掉了,社会经济运转效率达到了最大值。

多么完美的一套经济制度,西方经济学家曾经宣称,这套制度可以永久性的熨平经济危机。

这套经济制度无限接近于共产主义,但是事实证明,它是有瑕疵的。

2

这套制度的致命弱点在于,它是依靠利润去驱动资本家的。整个社会的运转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投资必须要有利润。

这些年,全球范围内,投资的利润越来越低,赚钱越来越困难,亏损开始频频出现。



如果投资的利润很低甚至会亏损,那么资本家就会倾向于把剩余利润存在银行,社会上的货币供应就会出现一个大窟窿。

为了堵上这个窟窿,国家必须要降息,让存款收益低于投资收益,通过“惩罚”把钱存在银行的人,迫使这些存款都被拿出去投资或者消费,让市面上的货币供应达到平衡状态。

只要降息,钱就会被迫从银行里涌出来,于是名义利率一降再降,一直降到了零利率。

如果市面上的货币还是不够用,那怎么办?

没办法,只好执行负利率了。名义负利率的出现,打碎的人类的常识,颠覆了经济学的基础。

我们从小就听过一句话:

时间就是金钱。

但负利率的出现,让金钱丧失了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长期执行负利率,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效率大幅降低,因为时间不重要了,机会也不重要了。利率越低,金钱越懒惰。

很多人会说了,干嘛要降息啊,不就是货币不够嘛,印钞票就是了,多简单的事情。

我知道,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都认为,国家的印钞机是不受限制的,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印的数量完全取决于良心。

你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说明你在经济学领域里还没入门。

外号百科全书的远方青木,今天再次给你们科普了。

国家的印钞机,是有限制的,而且限制非常大。

3

我们的货币,叫信用货币,为什么这么叫,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张纸,他必须要拥有信用,才具备购买力。

信用怎么来?靠国家信用保证吗?

在人民的眼里,国家信用是最靠谱的,美国人相信美国政府的信用,中国人也相信中国政府的信用。

但是在其他国家眼里,国家信用一毛钱都不值。

你是国家,我也是国家,凭什么要求我相信你,不如你相信我吧,用你的资源换我的一堆货币。

如果你的货币,全世界都不承认,那本国人民也不会承认,因为大家都不傻。

很多弱小的主权国家放弃了货币权,直接采用美元流通,就是这个原因。

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想获得信用,很简单,你有抵押物就可以了。

黄金抵押是最靠谱的,但是地球上的黄金不足。

如果采用黄金抵押你还玩凯恩斯那一套放水大法,黄金就必然会年年升值,资本家和工人就会转手储备黄金,导致窟窿继续存在。

这会让凯恩斯那套熨平经济危机的货币政策成为一个笑话。

所以,黄金必须死,各国政府联手废掉了黄金的货币地位,让它变成了普通的贵金属。

没有黄金那靠什么抵押呢?

美国依靠其强大的国力,获得了货币中心的地位,它以国债为抵押品来发行货币。美国理论上是不能印钞的,一毛钱都不能印。

那需要扩大货币供应怎么办?

很简单,美国政府发行一万亿国债,以美国政府的信用担保进行偿还。

这些国债,美联储买了,支出一万亿美元之后,美联储的资产那里多了一万亿国债的债权,整体资产负债表是平衡的,只不过规模扩大了而已。

这就叫扩表,也就是QE,翻译过来就叫量化宽松政策,近十年来,这个词大家应该是如雷贯耳。

所以量化宽松政策并不是印钞,而是通过扩大美国政府的负债,来变相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

反过来,如果美联储停止QE,降低美国的国债规模,那市面上的美元就会消失,美联储的资产和负债也会同时减少,这就叫缩表。

世界上,只有美国有这个能力以这种模式制造美钞,所以也称美元霸权。

而其他所有的国家,抵押物只能是他国外汇。

比如中国和日本进行贸易,日本不承认人民币的信用没关系,日元的信用你总得承认吧,你可别告诉我,连自己本国的钞票你都不承认。

那我储备一万亿日元,再用这些日元为抵押品印出来对应数量的人民币。这些人民币的信用你总得承认吧,就算他们价值归零,我还给你日元不就行了。

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货币想获得信用,必须依赖外汇。

所以国家外汇异常重要,一旦外汇被席卷一空,国家信用就崩溃了,同时带来的是货币信用崩溃,对外贸易崩溃等一系列惨重后果。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所有破产的国家,其外汇储备耗尽日就是国家破产日。

带来的实际损失,远远超过索罗斯抢走的那点钱。

美元、英镑、日元、马克,这些外汇国家都要,只要外汇入账,国家就可以制造出对应的货币。

外汇储备每增加1美元,中国国内就会按当日实际汇率,对应增加相应的人民币投放市场。

当然,有时候一个国家不需要太多的对外信用。

例如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万亿美元,但中国和最大贸易对手美国之间,每年的贸易差额也就几千亿美元,而且还是顺差。

所以,人民币的信用异常坚挺,不管外汇储备是一万亿还是三万亿,其他国家都相信中国能掏出对应的外汇来支付贸易差额。

中国的对外信用,已经多的过剩了。

对外信用稳住之后,就可以考虑扩大对内信用了。

4

什么叫扩大对内信用,其实就是给主权货币增信。

如果现在有个叫小A的人,以100万首付款和自己未来的工资做抵押,向银行贷款300万买房。

这个时候央行大笔一挥,准了。放款300万,同时增加300万的债权,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平衡的。

这多出来的300万货币,就是小A用100万首付、一套房和未来几十年的工资为抵押作为信用创造出来的。

有了小A的信用,人民币就不是“凭空”印刷出来的,货币就具备了价值,这个价值是小A承诺的。

只要有信用,就可以发货币,国家对外靠外汇抵押,对内没有抵押物,但是个人有,个人的抵押同样可以创造信用,为人民币增信。

很多人说房地产行业是货币蓄水池,没有房地产早就通货膨胀了,这简直是开玩笑。

粮食、肉类、钢铁等大宗商品的市值也很庞大,咋不说他们是货币蓄水池呢?

有人认为,银行给的房贷,都是其他人的存款,这是错误的看法。

根据央行公布的资产负债表(人民币抵押品构成),2014年和2018年的抵押品构成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外汇抵押物的占比,从80%降低到了59%。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类目数量突然暴增,从2.5万亿增加到10.3万亿。

最近4年,银行放出去的房贷,只有一部分是来源于存款,还有近8万亿来源于对央行的借贷。

你在银行签的借贷合同,银行一转手就变成了抵押物给了央行,央行拿到抵押凭证,大笔一挥就放款,印钞机就是这么开动的。

而且这8万亿,还是基础货币,流通后可以制造出数倍的衍生货币。

从印钞量上看,这8万亿新增货币,差不多相当于1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带来的效果。

所以买房最大的用途,在于制造信用,扩大货币供应,是典型的水龙头,也是中国目前为止最粗的水龙头。

没有抵押增信,国家根本就没办法印人民币。同理,股市最大的作用,也是抵押增信。

股市的市值扩大了,股权抵押就值钱了,有股权做抵押,央行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放款,增加全国的货币供应。

2012年7月,丹麦进入负利率时代。 2014年6月,欧元区进入负利率时代。 2015年1月,瑞士进入负利率时代。2015年2月,瑞典进入负利率时代。2016年2月,日本进入负利率时代。

这个时候中国的利率非常坚挺,拒不降息。

2015年那会,P2P最红火的时候,市面上随处可见10%以上的理财产品。

就连银行理财,没有5%~6%,都不好意思见人。

为什么其他国家都在降息,甚至已经降到了负利率时代。很简单,因为货币供应不够了,印钞机熄火了,不得不降息把货币赶出去。

那为啥中国不降息呢,很简单,因为印钞机太猛了,中国市面上的钱太多了,没必要降息,高利率能增加货币的活性,让国家经济更有效的运转。

在2001~2014年之间,中国的外汇储备疯狂增长,在2013年达到了巅峰值4万亿美元。


所有增加的外汇储备,中国都必须印出对应的人民币投放市场,这直接导致中国的M2常年居高不下。

记住,中国央行从来没有印过钞票,只是在兑换美钞而已,所有新增的人民币都是用美钞做抵押品的,不管印再多,信用都毫无问题。

所以,央行干嘛要降息,市面上的货币足够用了,甚至还有点多,国内频繁出现蒜你狠、豆你玩等严重通胀事件。

那些年,中国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也鼓励个人出国游,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花美元,赶紧把这些美元给我花掉,带着这些美元离开中国境内,降低国内的人民币供应量。

但是2013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见顶,出现了转折点,外汇储备的增速突然归零,一年后储备量急速下降,一直降到3万亿美元左右才稳住。

所以,中国的外汇政策发生了180°大转弯,奉命出国花美元的企业全都给我回来,把美元留在国内。

同时限制个人的外汇兑换量,全力把外汇留在中国境内。

这些美元,国家留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当抵押品,给人民币增信,以稳定国内的人民币供应量。

但是当外汇数量停止增加后,中国被拉到了和外国同一个起跑线,以前嫌货币过多的中国,开始缺钱了。

2012年,中国货币过剩,到处蒜你狠、豆你玩。

2013年中旬,中国货币紧缺,到处喊缺钱,转折点就是外汇储备的增速突然没有了。

2014年,外汇储备不涨反跌,出现了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新变化,央行不得不紧急启用备用方案,寻找其他抵押物进行印钞。

所以,一直到2014年,中国央行的印钞机,才算第一次真正开动。

开印钞机,就要找抵押品,股市和房地产就是第一个被盯上的抵押物,因为这两个抵押物都很优质,仅次于国债。

至于地方债,其实也可以做抵押品,不过质量很低,央妈很讨厌。

2018年5月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就曾经说过:

中国的地方债大概是40万亿,但地方政府就没有一个想还债的,甚至许多地方连息都还不起!

从抵押品的角度来说,国债比地方债的信用要好太多了,大量的国债可以让央妈轻易完成货币供应的任务,但是大量的地方债不行,只会增加风险。

所以这些年,财政部一直在和央妈扯皮,央妈的一个重大诉求就是要求财政部降税、增加国债并减少地方债,不要把刺激经济的压力全部放在央妈头上。

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骤降,货币供应出现了大缺口,急需制造基础货币。

2014年中旬,国家全力推动股市,2014年底,国家启动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全面取消限购限贷。

于是,2015年A股的疯牛来了,市值狂飙的同时,国家大力推广股权质押,欢迎上市公司用股权质押来借钱,只要大家借了钱,那人民币就撒出去了。

可惜,杠杆没玩好,股灾降临了。股市这条腿不给力,单靠房地产这条腿的信用是撑不起来的。

所以,2015年,中国进行了多轮降息降准。

能拉起来股市最好,拉不起来,也能赶出一部分货币。

被迫涌出的货币,第一个选择的就是房地产行业,因为当时的政策是鼓励房产嘛。

于是,房价火箭式暴涨,提供了充沛了信用值,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后来大家也知道了,国家紧急调控房价,以行政命令干涉市场,禁止房价上涨。

因为外汇稳住了,楼市创造的信用货币已经足够用了,再涨就是凭空增加风险,房价上涨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国家的期望值。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远方青木(YFqingmu)

毕竟拉股市和楼市的最核心目的,是增加货币供应量,维持中国经济秩序。

房地产行业的市值再高,也整个中国的经济体量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

记住,印钞是一定要抵押品的,如果没有抵押品会出大事。

哪怕是美国这种强国,如果敢于打破规则,进行无抵押印钞,那美国的下场,就是下一个津巴布韦。

面值高达5万万亿的津巴布韦币,印刷质量并不比美元低多少。



当年,德国人民靠烧马克取暖,民国时期中国人拿法币糊墙,脱离抵押品滥发货币,这就是下场,钱会迅速成为废纸一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远方青木(YFqingmu)

美国政府的举债能力已经达到了极致,国家税收仅够支付国债利息,所以只能降息,才能继续扩大货币供应。

而其他外汇没办法增长的国家,5年前就已经降息降到了负利率时代。

放眼全球经济强国,还维持高利率的,仅有中国一家,靠的是巨额外汇储备和国内繁荣的楼市所创造的信用。

如今,美国在缩表,美元在回流,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停止增长,国内的房价也不能再涨,无法创造出更多的信用。

2018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的增速已经降低到了8%,达到了30年来的最低水平。

央妈的印钞机熄火了,维持中国经济秩序的运转需要更多的人民币。

中国很富,但是缺人民币。

看起来很奇葩,但这就是经济原理。

信用货币扩张不足的情况下,降息就是中国的唯一选择,走上那条其他国家很久之前就已经走过的路。

在丹麦,你已经可以用负利率贷款了,贷款利率-0.5%,如果你借10000,10年后还9500就行了。

贷款利率减掉银行利润,才是存款利率,你猜在丹麦存款利率是多少?



5

在负利率时代,你手里的现金越来越值钱,但如果你把钱存银行,就要收取你的管理费。那我们为啥还要存银行?

我取出来放家里不行吗?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远方青木(YFqingmu)

你能想到的,外国人民早就想到了。

德国保险箱的销量,在2016年突然暴涨,就是因为大量的德国人把现金带回家储藏。

但是把现金放在家里,有安全风险,运输也困难,你要是几万几十万还好,如果你是身家上亿的人,这么做风险就太大了,所以只能放银行。

如果你不愿意忍受被银行“剥削”,那你可以把钱取走,不管你是投资还是消费,都欢迎你。

但如果你认为对外投资有亏损风险,那你就只能忍受剥削把钱存在银行,没有什么好办法。

凯恩斯主义的放水大法,边际效益越来越低,正在接近失灵的边缘。

除非科技和生产力出现了飞跃式的提升,否则这个问题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

中国确实会逐渐走入负利率时代,可能进入的速度比较慢,但这是必然的结果。

在负利率时代,你的现金会越来越值钱,你不用害怕高速通胀了,看看日本吧,能维持2%的通胀都要举国庆贺。

但是你的存款,却拿不到任何利息。

25年前,我们习惯了10%的利息;

5年前,我们习惯了6.0%的利息;

今天,我们被迫要习惯4%的利息;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要习惯2%的利息乃至零利率、负利率!

6

降息是中国的大趋势,会给普通人带来三个方面的冲击,楼市、股市和理财。

把握好这次机会,你的人生或许会实现弯道超车。首先就是楼市。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楼市是有泡沫的,用5%的贷款成本,去购买一个1.5%收益的资产。

脑袋没坏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冒着3.5%亏损还愿意买房的目的,就是指望涨价。

如此巨大的泡沫风险,大家都看得到,所以中国用行政命令,强制暂停了飙升的房价。

不准涨,也不让跌,这就是中国楼市。

不让涨容易,但不让跌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一旦所有人都确认房价真的不会涨之后,3.5%的利差会让大量的人崩溃,理性的人会选择直接卖出房产,导致价格崩盘。

所以,最近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的房地产政策,其实都开始陆陆续续的松绑了,以支撑房价。

不涨也不跌,其实是很考验政策水平的。但如果中国的降息空间被打开,那问题就简单了。

虽然房租很难上涨,短期内只能有1.5%的收益。

但如果房贷利率降低到3%,甚至更低呢?那房价的泡沫,就没那么大了,再熬几年,房租涨上去了,这账就抹平了。

如果你的钱存银行没收益,对外投资也没地方的时候,1.5%的房租收益,其实也是挺不错的。

所以,我对中国未来房价维持横盘的信心又增大了,因为政府手里可以打的牌更多了。

当然,不要指望房价上涨,不准涨价的红头文件在那里摆着,巨大的泡沫在那里放着,不跌已经很不错了,别指望靠这个投机暴富了。

然后是股市

。当整个社会的利率水平下降的时候,人们会疯狂的追寻一切可以增值的资产,无风险利率越低,人们的风险偏好会越高。

我举个例子,无风险利率是3%时,一个8%收益但有6%风险成本的资产被人不屑一顾,因为实际收益只有2%,这个资产必然暴跌。

但是当无风险利率从3%降低到1%时,这个资产就会被人当成宝,价格肯定要翻倍,因为价格翻倍,实际收益才会从2%会降低到1%,和无风险收益持平。

一旦中国开启大规模降息通道,股市将是最大受益者。最后是理财。

很明显,未来的利息会越来越低,不可能会越来越高,因为全世界的资本环境都是如此。

所以,我们选择理财产品时,可以选择一些锁定当前高利率的长期产品。

以前,很多人喜欢短期理财,时间越短越安全,一锁几年的产品看着就不靠谱。

但现在,那些动不动锁定3年5年甚至更久的产品,如果能确保当前的利率固定不变,那我觉得,反而是好事。

别人的利率在下降,而你的利率是固定的,这一进一出,加上时间的复利,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看清世界经济大势,了解中国最新经济动向之后,你就知道该如何分配你手中的资金了。

不管是负利率时代还是高利率时代,你只需要提前比别人认清大势,那你就走的比别人快,只要你快人一步,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毕竟,人和人之间比的是相对值,从来都不是绝对值。

楼市、股市、理财未来的趋势我都告诉你们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已经给你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了。

这篇文章我搜索了大量基础资料,加上严密的推理,写了接近八千字,以论文的要求和严谨度来写的,异常费力。

希望能在人生的财富路上,帮到大家一点,看完记得来个转评赞。


user avatar   shan-li-ren-62-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16年,周金涛曾预测18年19年经济将陷入万劫不复。他多次准确预测各类经济危机,分享一篇关于他的言论,文中已谈到如何进行资产投资,希望对你有用。


从2018年6月14日开始,花了一个月时间看完,周金涛所著《涛动周期论》。周金涛作为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是康德拉季耶夫康波周期中国开拓者,被称为“周期天王”。作为大师级别分析师,曾多次预测各类经济危机。

看完《涛动周期论》对宏观经济、经济周期有了一定了解,对“人生财富靠康波”的财富观、财富宿命论,有全新的认识

本文对作者全书进行复述复盘总结,以提高对全书知识的吸收。

全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全解:1.全球经济周期研究概述;2.周期与世界经济的研究反观推测中国经济;3.个人大类资产配置。



一、全球经济周期研究概述

在主流的经济周期理论模型中,通常有三种,分别是:长波周期、中周期、短周期。

长波周期长达50-60年,中周期9-10年,短周期平均40个月。

当然特定领域也会有固有的经济周期,例如:大宗商品的产能周期、超级周期、涛动周期,房地产的建筑周期等。


长波周期:

经济中运行最长的经济周期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称康波周期。60年为一个循环,它是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于1926年提出。他在分析英、美、发、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数据后,发现了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一个为期50-60年的周期。

在这个周期里面,它将经济分为回升、繁荣、衰退与萧条。

康波解决的根本问题:还是世界资源品价格的长期波动,资源品价格又包括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个方面。而这一点也决定了康波就是国际宏观对冲的根本理论。

(注:康德拉季耶夫出 1892年—1938年)


中周期:

中周期也称朱格拉周期,由法国经济学家,医生克里门.朱格拉在《论法国、美国、英国的商业危机与发生周期》一文中首次提出,讲诉由设备投资周期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文中主要阐述的是设备投资周期,对法英美的经济研究得出的结论。

(注.朱格拉:1819年——1905年)


短周期:

短周期由又称基钦周期,由美国的约瑟夫.基钦从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形成库存,就会减少生产的现象出发提出的周期现象。就把这种2-4年的短周期称之为“存货”周期,或者库存周期。



二、周金涛周期研究与全球经济分析

作者认为经济周期理论主体虽然叫经济周期,但是实际上它是一套社会发展理论。在经济运行中也会有参杂社会制度、政治等发面。


认为康波周波是全球经济远动的决定力量,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财富规划的根本理论。他一直有一句名言:人生财富靠康波。他认为我们每一个的财富积累不要以为你有多大的本事,财富的积累完全来源经济周期远动的阶段给你的机会。


煤老板是抓住了大宗商品的牛市,巴菲特成功的原因是他出生在第五波康波的回升期,所以他能成功,如果他出生在现在一样不会成功,这个是有你宿命决定的。比尔盖茨抓住了全球经济的繁荣期,技术创新是那个时代展开的,现在中国出现不了比尔盖茨,因为你的人生机会是由康波决定的。


有人觉得自己很牛,有很大本事,能赚很多钱,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命运中运行,这也是他研究经济周期后非常相信的一点,人的生命是有宿命的。


简单来说就是1985年,现在30岁以下的人,注定你的人生第一次机会在2019年出现。所以25—35岁的人,在未来五年只能好好工作,因为买房什么的都不行,这个就是有你人生财富命运所决定的,这个是没办法的。


我们做人生财富规划的时候,一定要知道社会每一个人都在社会运行的大系统中,社会大系统给你时间机会你就有机会。这个大系统没有给你机会,你在这方面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从理论上来看,每个人的一生有三次机会,如果抓住了一次,你就能够至少成为中产阶级,也就是谁人生的财富是有迹可循的。


用康德拉季耶夫进行人生规划,60年是一个甲子年,人的生命周期也就差不多60年,也就差不多一生。在这一生中在60年中会嵌套着三个房地产周期,20年波动一次,一个房地产周期嵌套着两个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也就中周期,10年波动一次。一个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嵌套着三个库存周期。所以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一个长波,3次房地产周期、9此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和十八次库存周期。人的一生大致就是这样。


作者对接下来的经济趋势进行如下判断:

第一点,从全球经济来看,2018年-2019年在康波中从衰退向萧条的转化点,作为投资来说,是降低资产收益率的阶段,保持流动性,这还他的第一个判断。

第二点,2016年到2019年的这四年,赚钱会越来越难。

第三点,2018年到2019年是康波周期万劫不复之年,60年中最差的阶段,一定要控制好2018、2019年的风险,再次之前做好充分现金准备。



全书以时间为线索,中国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主体,以当时的发表文章为研究形式从2006年到2016年间,对中国的经济进行预测与分析,每个阶段进行思考探索。以下为他各阶段的分析报告。


(一)繁荣的起点

2006年报告主要研究的问题有两个:

1.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产业选择;

2.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的走势。


通过他们的分析当时中国将进入中后工业时代,然而在这个时代核心的产业是什么?

书中他引进了罗斯托的产业选择原理,已经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及经济周期,他认为目前处于第五波长波周期,第五波的阶段划分是这样的:

1982年——1991年,是第五波周期的回升阶段,

1991年——2000年是繁荣阶段。全球的创新技术标志是信息科技,生物技术。

(注:1.罗斯托:1916年——2003年,美国经济历史学家,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任教。康波周期研究者;

2.罗斯托:1983年2月8日——1950年1月8日,是一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与凯恩斯同时代,其提到的创新理论,在希望与大陆影响力正被重新发现,其创新理论在西方仅次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他对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行了研究,康波的第一波与第二波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所主导,第三波是美国工业化所主导,至此美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分析,最后得出中国本轮工业化是城市化推动的更本原因。

世界经济表明,每次新经济体的崛起,国际分工体系的变化都会引起国家经济的失衡。

书中提到20世界发生两次重要的失衡,20世纪20——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崛起,体现美国与英国之间的调整。第二次是由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失衡,从而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原因是世界经济分工体系的改变。


然而中国的崛起,又将会引来怎样的失衡呢?他总结了以往的经验与历史规律,从而判定2006年将是中国股市繁荣的起点。


(二)世界经济的共生模式

作者提出两点启发:

1.资源价格不仅是资源品市场的问题,也是资源行业与非资源行业的产业博弈问题,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问题。

2.供需方是资源品价格的最基本决定

大牛市一定是资源供需矛盾出现极度冲突的时候。


而世界经济长周期的衰退和中周期的强劲复苏之际就是供需矛盾极度出现冲突的时候,原因是,世界经济长周期的衰退导致大宗商品资源品供给能力持续减弱,而中周期强劲反弹引起资源品需求迅速增加,从而供需矛盾出现极度冲突并造成资源价格大牛市。

按照他的认识,在判断大宗商品价格时,对世界经济中周期和长周期的分析都是十分关键的。

世界经济的共生模式

作者所说的共生模式,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分工国际化的背景下。所形成的资源核心国、制造核心国、货币消费国相互依赖而共生的情景。


这种相互依赖的共生体现为:资源核心国的资源主要以出口的形式而不是自我消费,制造国的产品用于出口的比例十分庞大,以至于外地促进经济的增长,货币消费国在世界的货币体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其对核心制造国的产品依赖很强,具有消费但是不生产的特征。


显然欧佩克成员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属于资源核心国,中国式典型的制造中心国,美国是典型的货币消费国。这三类国家形成共生模式就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逻辑。共生模式的本质在于世界分工进一步朝着纵向一体化方向演进。共生模式的基础是美元的国际地位。


(注: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14个,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1960年9月成立)


(三)、长波衰退中的增长与通胀

在世界经济长波周期中的资源约束问题,往往发生在世界经济长波的衰退阶段。

资源约束与产能过程,是长波衰退的两个基本原因。


研究世界经济长波周期主导国与研究世界经济就是同一个问题,世界经济在长波繁荣点向衰退点上,在拐点的前后经济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长波的现象无非是从增长率、价格波动、资本收益等几个角度来分析。本文重点集中于增长与价格波动的探讨,这是一个宏观问题,最主要的是能源价格与长波的问题,这个对投资十分必要。


本轮长波繁荣的终点应该划分为在2004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高点附近。我们注意到,再此之前,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但是通货问题并不显著,而且关键的问题在2004年步入长波衰退后,到2007年世界经济通胀问题已经很明显了,长波衰退特征与1970年附近出现全球通胀与美元动荡问题,债务危机等等长波衰退的特征相类似。


我们注意到上一个长波周期1966年为繁荣点向衰退的转折点,实际上就是增长与通胀反向运动的转折点。而同样在2004年出现了这种情况。


对于未来的增长与通胀的演绎,第四波长波给了我们经验是,在未来增长与通胀博弈中,关注通胀率上涨对美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脉络十分重要。


通过两次长波观察到的现象是资源约束与信用膨胀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两个基本原因。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三波以来的主导国,其经济趋势应该能够代表长波的基本特征。


从长波的现象上来看,衰退期的通货膨胀至少是一个必然现象。

通货膨胀与增长的博弈角度来寻找未来经济增长中的基本规律。这是我们观察世界经济和判断美国经济的入手点。

(注.CPI消费物价指数是反应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化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CPI大于3%的幅度就是通货膨胀,当CPI大于5%,就是严重通货膨胀)


(四)、走向成熟

本节报告内容大概写至于2007年左右,内容作者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史,反观中国的发展,认为中国的经济已经走向成熟,也阐述在长波周期中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情况。


罗斯托将工业化进程分为:起飞准备、起飞、走向成熟和大众消费几个阶段。


作者认为中国从2000年进入工业化起飞期,认为中国起飞的主导产业是房地产,同时也具备钢铁、造船等重工业的发展。(不难发现中国出现了房地产大咖)


美国的工业化起飞关键时期在1869-1893年的二十年间,其在起飞的主导产业是铁路带领的。

以美国和日本的工业化阶段为主要参考,美国的起飞结束到走向成熟在当1890年到1900年附近,而日本的工业化成熟在1962 年——1966年。 我们国家工业化与美国日本化时间还是存在很长的差距。


通过比较作者认为中国当前的工业化阶段类似于美国1900年左右和日本的1965 年左右,韩国的1985年左右。走向成熟,那么接下来出出现什么样的特征呢?


成熟阶段并非一个工业化的结束阶段。而是一个工业化的扩散期,在罗斯托认为美国在1910年之后,开始从走向成熟阶段向大众消费时代过度。大都市化是一个重要环节,日本的大都市化起点也大致发生在走向成熟阶段,1965年——1970年。


(五).周期波动、结构演进与制度改革

本报告应该大致写于2010附近,此章节主要写作者对周期的理解与此刻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问题。


资本市场研究逻辑

根据作者对长波的理解,在未来10年,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边际递减是不可抗拒。

现在的情况是,在发达国家,货币释放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继续实现宽松政策边际效用很低,这意味着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吸收和消化已经达到一个极值。在长波衰退之后这个历史阶段,实体经济无法继续吸收流动性。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所揭示了人类行为规律,未来20年就是要洗去过去30年繁荣中过度需求成分,探索新的动力源,从而为下一次繁荣进行准备。探索动力源是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核心。

三周期嵌套是周期理论的最高境界,长波周期、中周期、短波周期。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技术的创新可以作为长波周期划分的依据,即不同的技术创新与不同的长波周期相互联系。


(六)、三周期嵌套

熊彼特将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分为三类:

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创新。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革命、战争、灾害、制度和变迁、经济制度变化和货币管理等。


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实现这种“新组合”,熊彼特将这种所谓:“不断地从内部改革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创造新的结构”,这个过程,成为“产业突变”,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创新是非连续性的,才是经济体系内本质、引起经济周期的根源。


熊彼特三周期嵌套理论是熊彼特理论精髓之一,利用长波为背景、中波、短波的相互嵌套能解释诸多周期现象与现象背后的实质。

熊彼特的周期理论有诸多不足,后续作者引入了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对熊彼特周期理论进行补充。


三、个人大类资产配资


在全球的资产配置中,我觉得大宗商品、房地产等着可能是大多人最熟悉或者最可操作性的资产,在人的一生中我希望将这两类资产能成为我的投资标的,下面章节对全球大宗商品与房地产用金涛的观点阐述一下。

(一)世界大宗商品周期研究


作者将第五波的划分时间是这样的:

1982年—1991年,为第四波回升阶段;

1991年—2004年,为第五波繁荣阶段;

2004年—2015年,为第五波衰退期;

2015年—2025年,为第五波萧条期;


大宗商品的四周期嵌套模型下的当前价格低点性质判断:

(1)从康波周期来看,显然目前的商品熊市仍在持续。


(2)从产能周期来看,目前处于15-20年产能周期下降期的中段,这里一定不是产能周期的最低点。但是产能周期中的价格在下降6-8年之后达到低点,随后进入价格震荡。截止2015年,价格已经下降5年,如果以之前的规律推算,价格地点在2018-2019年之间。


(3)从超级周期来看,本次超级周期始于2001年,高点出现在2010年,而根据规律推导,本次超级周期最终地点将出现在2019年,这个年份与产能周期中的价格下降点是重合的,同时在触最终底之前的2-3年,商品将出现双底行态,也就是2016年将出现年度级别的超跌反弹。


(4)以超周期的内部涛动周期的规律来看,本次超级周期仅经历两个涛动周期,在2019年之前,一定还会出现一次涛动周期,时间应该在2016年到2019年。


上诉说明,2016年之后,随后在2019年之前再次探底,而在2019年之后,商品价格大概率进入横盘阶段,此时是可以对商品进行战略投资的阶段,而这个横盘阶段大致在2030年附近结束,随后商品开启产能周期。


(二)康波中的房地产研究

经过作者研究(针对美国底产)发现:房地产周期的平均时长为25年左右,这意味着一个康波周期可能存在两个房地产周期,其中房地产周期的上行时间为8.5年左右,下行时间为17年左右。


大致可以推算,启动于1995年(康波繁荣期)的本轮房地产周期可能要到2020-2025年才会触底,历史25-30年,这个低点与商品产能周期的地点(2030年)是接近的。房地产周期领先于产能周期,据此推算下一轮房地产周期可能开启与康波萧条期,其可能持续至2045-2050年,即远行至第六年康波的繁荣阶段,长度20-25年。


全球的房地产周期也是呈现一定的规律。中国房地产高点滞后于美国,2014年—2016年可视为双头顶部,从而中国房地产周期可能在2017年—2019年进入下行期。


中国大陆房地产开启与1999年,期间上行大致15年也就是在2014年达到顶部,16年达到B浪,上行期间15年,在20年的大致周期中后五六年下跌,也就是大致在2019年—2020年或之后达到底部。


即在2050年-2025年之间见底。


综合作者的分析:中美两国将很有可能在2017-2019年同时处于房地产周期下行阶段,即出现共振下行。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这种共振和影响冲击是重要风险因素。

从康波上来看,目前处于康波衰退向萧条转换的阶段,这似乎意味着,中美房地产周期共振衰退,将使康波萧条加速到来。而,产能周期大致也在2019年出现。

康波周期、房地产周期、产能周期同时发生在2019—2020年附近,所以金涛说2019是康波万劫不复之年。



生在社会的大系统中,需要时刻了解你现在所处的位置,知全局方可做出最优决策。了解经济远行的规律,万物之道。才知哪些是你所能改变,哪些不以你意志为转移。当你都知道,你才能就重避轻。你才能知道你在干什么,不至于头破血流,南辕北辙。


透彻宏观经济,由道向术。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对你有用欢迎收藏转发!


文章原创发布于微信公众号(ID:jisujinhua) 中文名《丐帮主》。

公众号记录为人处世、投资等方面的经历与思考,分享实用的硬核干活。如有为人处世、投资、原则、个人成长等问题,欢迎探讨!


user avatar   feng-zi-53-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一下

谢谢大家都的肯定,好久前写的答案最近突然回复多了些,为了避免重复回复在这里同一答复下:

1:原答案只是一次简单的阐述一个可能过程,事实上政府/央行可能在任意一个阶段都参与进逆周期的行动。所以不要依本葫芦画瓢,现实世界里不是瓢,是要画蒙娜丽莎。

2:所以各位千万不要把本文当成投资建议,不具备任何投资参考价值。

3:我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很小,简单来讲就是SHZY优越性, 老大有钱,好办事。

欢迎讨论





====================


很有意思的问题,尝试回答一下,不足之处望指正。
首先经济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不一样的,有大小之分,有原因之分,也有海内外之分。
1.第一阶段,危机前:请准备好保险和现金。我们不知道危机什么时候来,但一定的保险(医疗 意外 寿险)和足够的现金 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给你最大限度的保护。
2.第二阶段危机初始:这个时候危机的征兆或者是影响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了,但是我们无法判断或者是准确判断这是个汉堡(已经结束的危机或即将结束,影响小)还是个全家桶(后续影响将持续扩大)。保守做法是尽量减少自己的负债,(贷款啥的就算了吧,不必要的但是有贷款的可以卖掉),增加现金在自己资产中的比例,股票或者股权减少仓位,债券或债权类产品看标的选择留不留。选择保守的投资策略。
3.第三阶段 危机大规模爆发:这个时候是危机伤害力最大的时候。如果经济只是一次小的波动或者危机的影响在早期就得到遏制,那么就没有这个阶段了。最惨的情况是:1.失业,失去了工作收入的来源。2.手中资产疯狂缩水,若果还有负债甚至可能资不抵债,比如贷款买的房子卖了都还不起剩下的贷款了.......3.在第二阶段反应迟钝,没有做足够的应对和调整。这种情况下,真的是看运气了.......在第一阶段准备充足的同志虽然日子不好过,但是好歹过得下去,第一阶段没有做足准备,恰巧您还的个啥病了(高压力失业等综合负面因素影响下认识很容易得病的),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几代人的心血都赔进去的倒霉同志也不是没有。
这个时候没啥合适的应对策略,各类资产掉价,甚至通货紧缩也不是不可能,足够的现金熬下去,甩卖资产是出路,但可以的话尽量不要,抄底也不是个好主意,虽然价格上是最便宜的时候,但谁知道将来会不会继续跌?建议全面收缩资产到国内,因为中国的政策出的快,出的狠。
第四阶段 危机末段,各政府开始出政策拯救危机的手段开始显现,经济初步出现恢复的势头,这个时候该咋办?抄底呀……遍地便宜货,好多人贷款买的还不起贷款只能甩卖的资产还挂着卖不出去了,遍地便宜货,谁有现金谁就占便宜最大。但是,这里有个但是,如果对危机的程度和阶段判断失误(也就是说现在还只是阶段2)那可能一夜回到明朝了.......当然不是当王爷,可能是当太监了.......

归根到底危机之所以为危机,在于不知道什么时候来 不知道来多久 不知道来多大。我们还是尽量做好提前保护的措施比什么都强。
以上,纯手打,要喷的请温柔点。


user avatar   neo-anderso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的答案已经发表在公众号(卢瑟经济学之安生杂谈)了,明晚转发到这里。

*************************************************************************


谢邀。


郑重声明,后面的分析只是分析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国家无关。


建议阅读本文以前,先看一下《纸牌大厦》、《大空头》、《大而不倒》、《margin call》、《监守自盗》,对金融危机和相关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金融危机是周期性的,从2008年上次全球金融危机到现在,将近10年了,又快来一次了。





上次危机,多数人记忆犹新,新一轮危机又快来了。


金融危机是欠债还钱的过程,政府通过央行挽救金融业是开闸放水的过程。除非出现新的投资高潮(工业革命、殖民战争),否则还是没有跳出滞涨沫崩的选择。


为什么出现欠债还钱,这与资本主义经济为利润运转有关。原先是卖不掉,信用介入以后,出现还不上。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马克思说的,“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


工薪阶层的工资,或者说群众的收入,总无法覆盖需要他们消费产品,为资本提供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一面是债务增长,一面是利润增长,一面是广义货币增长,一面是产品销量增加。


当某一环境下,债务或利润无法继续增长的时候,全社会欠债还钱,债务和利润湮灭,资产价格暴跌,广义货币塌陷,银行被挤兑,产品滞销,劳动者失业,产能被毁灭,一地鸡毛。





某甲开企业,商品滞销,回款困难。找银行贷款,获得流动资金。银行贷款还不上,怎么办呢?只好找高利贷,拆东墙补西墙。最后,高利贷也还不上,只好卖房子套现。其实,他不卖,银行或者高利贷者也会把他的房子卖掉的。某乙是某甲的员工,某甲断臂求生,某乙失业,还不上房贷。大家在同一个节点卖房子,房价自然暴跌。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金融体系之中小银行倒闭,大银行反而可能活得更滋润。这是因为大家从小银行提现,把钱存入大银行。大银行大量吸收存款,廉价收购各种被抛售的资产。资本迅速扩张。这就如同洪水退去,诺亚方舟上的诺亚一家从淹死的人身上无偿拿走金银。


金融危机,并不是所有人都倒霉,有些人甚至可能打捞一票。这种事情,恩格斯在《资本论》里就提到过。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某人拥有大量的现金,低价买入大批债务人忍痛割肉抛售的有价证券,做了一笔“漂亮的生意”。


所以,如果不考虑政府救市行为,那么在欠债还钱的时候,最简单的选择就是持现。在恩格斯父亲的时代,金本位,黄金即货币,持现就是持有黄金。


政府的介入,可以让危机朝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


政府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大资本提供大量的流动性,让欠了债还不上钱的大资本,可以很轻易地筹措到资金,偿还债务。


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掏挖垃圾坑,让产品滞销的企业,可以订单不断,利润滚滚。


华尔街大资本获得救命资金和利润,渡过难关,迅速兼并、扩张。正常情况下,只要不危害到大资本的利益,国家是不愿出手的。国家出手,必然是选择对大资本有利的时机,采取对大资本有利的方式。


政府救不救,关键看你姓什么,具体在美国就看你姓不姓华,华尔街的华。华尔街出事,美国政府、美联储和财政部坐不住。一般人破产,无所谓。资本主义时时刻刻有人破产,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政府介入金融危机代价,就是政府债务暴涨,广义货币供应暴涨,通货膨胀压力、本币贬值压力和资产泡沫。


最终政府还是要面临滞涨沫崩的选择。过程是很清楚的,困难的是判断时间节点和政府干预的烈度。这完全取决于大资本的具体情况,大资本与政府的博弈,外人很难知情。所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什么时候季节突变,极寒还是酷暑,完全无法确定。


个别极端的政府,比如委内瑞拉,比如津巴布韦,可以把印钞机的转速开到极限,油门踩到底。但是绝大多数政府和央行在经过权衡以后,都会选择逐步收缩货币,松油门,踩刹车。


所以,可以认为这次即将到来的危机是上次次贷危机的后遗症。经过大规模干预救市以后,大资本转危为安,美联储开始逐步收缩货币。


很显然,在政府不介入的情况下,持有货币最有利。如果政府介入,那么持有货币就未必有利了。



不仅如此,政府还可能通过增加税收的方式,转嫁矛盾。


假设,美国的地方政府陷入债务危机。联邦政府可能救助,也可能不救助。如果联邦政府救助,那么救助的资金从哪里来?联邦政府可能启动印钞机,可能加税,可能拍卖国有资产,可能减员增效,可能削减居民福利。发行债券不在考虑,因为发行债券迟早要偿还,问题暂时后移,最终还是会面临以上的选择。


美国的地方政府的自救,其实也大致是这几个方案——除了不能启动印钞机。


如果能对某个阶层征税,不会遭到极强的政治阻力,又不必启动印钞机,这无疑是比较有利的。


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很容易启动新税种,或者增加税率。向谁增税,这个问题值得玩味。


这个阶层,毫无疑问,是所谓的中产阶级,或者说小资产阶级+工人贵族。在美国,对大资产阶级征税是不明智的的,他们是可以肆意转移资产,或者通过设立基金会合法避税的。一般来说,统治阶级如果不是免税的话,至少要给自己留出技术性的后门。相反,被统治阶级,如同韭菜,天生就是被收割的。所以,只要看看美国的税负的重担在谁肩上,就不难知道谁是被统治阶级。冷战结束后这些年,美国的中产阶级在迅速消亡,这也是美国经济危机愈来愈频繁,烈度愈来愈高的原因。


这个话题有点儿远,到此为止。





如此考虑,就不难理解如果要在经济危机中不受损失甚至盈利,就不能长期单一持有某一种财产,至少要有一次换仓的过程,也许还要更多次。单一持有货币可能通货膨胀,单一持资产比如房产,可能遭遇房价长期低迷,再加房产税的一刀……


比如,危机初期持现,危机崩溃期买入资产,政府要对某种资产征税前期抛售资产,政府正式征税资产价格下跌后,再次买入资产,央行(美联储)逐步收缩货币时期再次抛售资产持现,预备下一次危机……这期间,随便踏错一步,就可能损失惨重。何况,不能忽视每一步变换都成本不菲。当然,一步不动,等于踏错。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无法准确掌握央行(美联储)和财政部的节奏。事实上,我们后面会看到这种节奏,是不考虑普通的人损益的,甚至可能专门针对普通人,不利于普通人。


这个操作过程相比恩格斯父亲时代,危机之前囤积现金,危机之中保值牟利的操作要复杂得多。


何况,即使他们每一个环节都准确地判断了时机和烈度,尽量降低了成本,也可能因为突如其来的不可抗力,导致整个完美的投资计划成为泡影。比如,限购限售都可能打乱换仓计划,失业打乱现金流。




与大而不倒的华尔街巨头不同,不会有人为他们提供救助的。事实上,金融危机是大资本造成的,代价却要普通人承担。他们不仅要承担经济规律带给他们的损失,还要承担由于央行(美联储)、财政部对大资本的救助行为转嫁给他们的损失。


现实之中,如果做出某类相似决策的幸存者比较多,这些人还有较多的财产,那么很快就会出台对他们不利,让他们承担损失的经济政策,向他们转嫁大资本的损失,分担政府救助大资本的成本。


知道了这个复杂的过程,就不难理解,在央行(美联储)和财政部积极干预经济的时代,任何告诉读者,只要买入某一种资产就可以在经济危机之中不受损失,甚至获得收益的操作建议,都是骗人的。


不仅如此,这个问题还要考虑到全球化的影响。


小银行如果被挤兑,那么大银行就会获利。反过来,如果大银行被挤兑,小银行则很难幸免于难。


商业银行如果爆发危机,那么需要央行的救助。在救助过程中,央行必然提出种种要求,作为交换条件。如果央行爆发危机,那么商业银行是必然遭殃的。


世界范围也是如此。


金子塔基出问题,塔尖趁火打劫。金子塔尖出问题,塔基首当其冲要吃药。


具体说来,虽然整个金融局势危如累卵,但是危机首先在哪里爆发,危机过程是完全不同的。


明确地说,如果首先爆发在美国,那么其他国家都会遭到严重的冲击。反过来,如果爆发在其他国家,那么美国则可能避免本国的危机,甚至大捞一把。


简单地说,在地球村之中美国扮演世界央行和主要商业银行的角色。


如果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那么随着美联储救市,如果不想承担损失,其他国家也必须紧跟美国的节奏。在危机初期,对美贸易下降的时候,本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弥补美国需求下降导致的有效需求缺口。在美联储开始收缩货币时,也必须逐步收缩货币,避免本币剧烈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暴涨、资金流出资产市场投机生产生活必需品和资本外逃,诱发通货膨胀、本币崩盘。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这些国家经过前期的刺激阶段,必然已经泡沫泛滥。这些国家再收缩货币的过程中,很难不刺破泡沫,诱发债务与债权的湮灭,或者说,诱发金融危机。如果爆发金融危机,那么必然出现资本外逃,本国加息、加税(如果不加税,就要印钞,进一步刺激本币汇率下跌)。


如果美国停止收缩货币。这些已经泡沫泛滥的国家,也未必有资格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掩盖危机。因为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内因在于分配不平等,有没有外部诱因,都不会影响金融危机的内因。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没有美国收缩货币的诱因,金融危机也会因为其他外因爆发出来。长期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必然导致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进入虚拟投机,实体凋敝,金融暴走,诱发恶性通货膨胀,泡沫破裂。


所以,如果金融危机首先爆发在美国,那么其他国家很难有机会从中渔利。


反过来,如果金融危机首先爆发在其他国家。


那其他国家就麻烦大了。


这时,美国华尔街的大资本就如同当年恩格斯父亲时代的那位投机者,背后有美联储撑腰,怀揣美元,到处收购廉价的资产,做“漂亮的生意”。不仅如此,那些发生危机的国家的本土大资本,会想方设法变现以后,资本外逃。这些逃亡的资本,必然会直接或间接投入华尔街,为华尔街收购天下,提供充足的弹药。


以天下之钱财,买天下之资产,是华尔街的特权。


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元是国际货币,国际货币的印钞权由美国控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对华尔街巨头们的利益负责。


其他国家在进入由美国控制的世界金融平台的那一刻,就已经输定了。






如果把这层变数再考虑进去的话,就会发现在全球化、价值符合化、各国高度干预经济的时代,社会中下层想依靠自己的智慧保住自己的财富,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真正的难度并不在于不理解金融危机的过程,(当然实际上很多人确实不理解金融危机的过程),而在于现实经济结果是经济规律与宏观操作结合的产物,宏观操作的决策过程全部闭门磋商、激烈博弈,都是以保护大资本利益为目的,甚至不惜损人利己。


对美国国内的投资者来说,这种闭门磋商、博弈博弈主要由华尔街和美联储、财政部决定。对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来说,这种闭门磋商要进行两次。本国管理层在接受华尔街、美联储、财政部的宏观操作后,还要在本国再次进行闭门磋商、激烈博弈。两次闭门磋商的主要内容,都是如何让大资本度过危机、转嫁损失、榨取利润。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绝大多数人既不参与,也不能及时了解信息。





显然,普通人无缘参加闭门会议,没有能力按照自己的利益影响经济政策。一般来说,激烈博弈的会议之中,谁缺席谁吃亏。缺席会议的人利益,往往成为参会者保护自身利益的代价。美联储、财政部和华尔街巨头的闭门会议,代价就是普通美国人的利益。至于其他国家和其他国家公民的利益,则连代价都算不上。他们属于躺着也中枪。


普通人既无缘参加闭门会议的决策过程,也无法及时获得政府干预的方案的细节。公开的新闻往往是残缺不全,内容含混的,个别情况下,甚至互相冲突,迷雾重重。普通人判明形势已经是三到六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普通人既不能参与决策,也不能及时趋利避害,顺势而为。这时,他们往往已经踏空或者深度套牢。





美国中小投资中的高手是在骑着羊驼(草泥马),参加方程式赛车比赛。实际上有羊驼的是中小投资者之中的佼佼者,绝大多数,甚至是在靠自己的两条腿参赛。


相反,他们的对手是MATRIX的AGENT,MATRIX是他们的地盘,他们代表MATRIX的利益,在这个地盘上,AGENT拥有修改游戏规则、无限回血的能力。


市场反应是经济规律和宏观政策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随机行走,不是不可知的,而是除了AGENT以外的绝大多数人无缘知道。





金融危机必然有一部分人破产、失业、资产贬值、存款缩水,支付代价,承担损失。经过政府干预,最终的结果,是李代桃僵,中小资本代替大资本支付代价。在美国,就是韭菜替华尔街僵,割韭救华,韭代华僵。


美国的救市资金一到,华尔街就发巨额奖金。普通人在破产,没破产的在纳税,华尔街在狂欢庆祝。其他国家大同小异,比如有的国家纾困资金一到,高管马上套现。我不点名,你懂的。





对其他国家的普通人来说,这种转嫁损失,榨取利润事情至少发生两轮。美联储、财政部和华尔街的闭门磋商是第一轮。同样的过程,本国还要在发生一轮。


许多人的操作没有错,但是仍然损失惨重甚至破产。错的不是他们的操作,而是他们的资本量太小。因此他们不是大资本的代理人,没有能力影响政府介入行为,信息不灵,出手不快,也没法耍赖。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他们能很容易把握危机的节奏,就很容易做“漂亮的生意”,他们的资本可以迅速增值,那么资本主义金字塔就会经常换庄,无法稳定存在。


中小投资者如果能赢,除了智慧,更需要运气。


我们已经分析了金融危机危机条件下,大资本收割的简要过程,但这是一个互动博弈的过程,没有适合所有人的万全的逃避之策。


这就如同测不准定律,观测行为必然影响粒子的运动。

打个比方,在机枪扫射的过程中,难免有漏网之鱼。漏网之鱼的策略是倒地装死,顺便把其他人的尸首盖在自己身上,把别人的血摸到自己脸上。对方的策略就是补一遍刺刀,让漏网的概率小一些。机枪的交叉火力难免有个别缺口,这些缺口被击中的概率比较小。被害者的策略是向火力缺口运动,然后倒地装死。对方的策略是看到有人向火力缺口运动,重点扫射火力缺口,甚至追加一遍迫击炮,手榴弹,最后再补一遍刺刀。

那些被补刺刀的人,不会理解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后果,只会诅咒告诉他们机枪火力存在缺口,在火力缺口机枪命中概率比较低的人。

所以,我把经济形势分析出来,后面的事情,自己选择。


既看对危机的理解,看聪明程度,也看人品。


列宁分析过,正是这种依靠运气的捉摸不定的未来,促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下层之中,宗教的流行。






劳动群众受到社会的压迫,面对时时刻刻给普通劳动人民带来最可怕的灾难、最残酷的折磨的资本主义(比战争、地震等任何非常事件带来的灾难和折磨多一千倍)捉摸不定的力量,他们觉得似乎毫无办法,——这就是目前宗教最深刻的根源。“恐惧创造神”。现代宗教的根源就是对资本的捉摸不定的力量的恐惧,而这种力量确实是捉摸不定的,因为人民群众不能预见到它,它使无产者和小业主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遭到,而且正在遭到“突如其来的”、“出人意料的”、“偶然发生的”破产和毁灭,使他们变成乞丐,变成穷光蛋,变成娼妓,甚至活活饿死。凡是不愿一直留在预备班的唯物主义者,都应当首先而且特别注意这种根源。只要受资本主义苦役制度压迫、受资本主义的捉摸不定的破坏势力摆布的群众自己还没有学会团结一致地、有组织地、有计划地、自觉地反对宗教的这种根源,反对任何形式的资本统治,那么无论什么启蒙书籍都不能使这些群众不信仰宗教。


本文至此已经说明了金融危机的过程,为什么普通人在金融危机之中,几乎无法有效较少损失的原因,本该到此为止。不过,可能有人会问,难道知道了危机过程和运气的因素,一点其他的建议都没有吗?


应该说,还是有的。


第一,不要轻易触碰杠杆,尤其是不要轻易使用杠杆放大交易规模。


《大空头》之中,明明已经大势已去,各大金融机构还是拉高出货,几乎打爆了空头。


华尔街大资本对市场的影响能力,抗风险能力,获得政府救助回血的机会,都不是一般投资者能比拟的。


杠杆是用风险换收益的工具,如同牺牲防御度换取攻击力,虽然收益倍增,但是也极容易被KO。如果消息不够灵敏,资本量不够大,没有政府援救回血的机会,不要轻易使用杠杆工具放大风险和收益。


何况,即使空头最终胜出,如果对手盘破产,也未必能落袋为安。





第二,小心成为替罪羊。


次贷危机发生后,需要寻找替罪羊。曾经准确预测危机并提醒政府金融危机风险的基金经理,被审讯了四次。其实,美国政府、美联储、华尔街,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不必你提醒。但是出事了,要一个替罪羊,既然你是《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孩子,喊出了皇帝没穿裤子,那就由你来担任这个角色吧。





还有一家小银行,更遭遇了无妄之灾。有些事情,华尔街做得,你做不得。国宝银行即使什么都没做,还差点成为替罪羊。





纽约唐人街一家社区银行2015年被联邦检察官起诉,成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唯一一家被起诉的银行。这个故事拍成了一部由独立制片人制作的纪录片,记录了金融危机后联邦政府起诉的唯一一家银行——由华人移民创办的纽约唐人街社区银行——国宝银行,以及它的创办人孙启诚和他家人赢得官司的过程。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有个关键词叫“大不能倒” (Too Big to Fail),指的是因滥发房屋次级贷款导致危机的美国大金融机构太大而不能倒闭。实际上危机过后没有一家大金融机构或个人对那次危机承担法律责任。相对于“大不能倒”,记录片取名“小须入狱” (Small Enough to Jail)。

2012年5月31日,总部在纽约唐人街的国宝银行连同两名贷款主管,被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起诉,罪名从伪造商业记录、民用贷款欺诈、严重盗窃、串谋等共182项。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万斯:“我认为这是长时期系统性欺诈,把风险转移到不知情的第三者身上。”检察官:“被告国宝银行涉入一起正在进行的贷款欺诈阴谋,他们不断篡改和伪造贷款文件,然后欺骗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众所周知的房利美。”


国宝银行创办人孙启诚 : “这个话对我们来讲就荒唐了。为什么?第一我们根本没有次级贷款。而且我们没有倒账(坏账)。”国宝银行的律师普瓦洛斯基:“在被指控的5年时间里,国宝总共卖了3000个贷款给房利美,3000个里只有9个有问题。”

孙启诚:“2015年6月5日,纽约时报报道,经过一个月的审理,陪审团认定两名被告和国宝银行无罪。”但对孙启诚来说,他们全家,他的妻子和4位女儿,经历了长达5年的煎熬,银行贷款业务完全停摆;官司花费总共超过1000万美元。


第三,勤于学习,锻炼身体,保留基本的积蓄和住房,小心失业。


失业不是你的错。但是,如果在金融危机即将来临的时候,对失业完全没有准备,那就是你的错了。





第四,小心有人,趁机诈骗。


正常情况下,谁也不会轻易拿出《九阴真经》与大家分享。劣币驱逐良币,良币哪里去了?都被窖藏起来了。如果某种事物,购买门槛很低,而且能一本万利,那么十有八九有问题。


你倾家荡产买到的押宝的也许是金条,但是更大的概率是稻草。这些稻草卖给谁,老客户及一切愿意买的人。


所以,不了解的东西,不要投资。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比特币,比如泰国房产。


一种货币进入流通,是不需要别人用美元去买的,而是持有者用这种货币去购买商品,对方乐于接受或者无法拒绝。








鼓吹比特币的人,并不反感少数人控制货币。他们反感的是,自己不属于控制货币的少数人。


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见多识广的人,永远比见识有限的人有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经验,更强的判断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祝各位好运。


user avatar   zhi-xing-ji-qi-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用假设,现在就在危机中。这场席卷全球得结构性危机刚进入上半场。缓慢而持久,逐步加重

什么时候到底不知道?至少目前不是。

这场大戏会让众多富豪的财富缩水。至于普通老百姓反而没啥。本来就没钱。再经济危机,结构调整,总得让老百姓吃饱饭吧,不能睡大街上吧。

真正财富缩水受重创的是投机类资产,泡沫化的资产会原形毕露。


一,金融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的区别?

金融性危机好比是闹饥荒。是一种突发性但可以通过应急措施解决的危机。某地发生饥荒,就从别处调集粮食来解决当地的受害群体。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例子,可以用印钞票的方式来解决缓解。

结构性危机好比是地主垄断土地,逼得大多数人没饭吃。是一种缓慢而持久一点点放血的过程。一下子死不了人,但会逐步让人感到窒息和绝望。90后的负债率这么高,那来的未来希望。说的直白点就是,中下层的辛勤劳动已经养不了地主们了。地主们垄断某种生产资料太多了,让中下层失去了再消费的能力。

一套房子就让一个家庭丧失未来至少十年的消费。没有消费哪里来的经济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


金融性危机可以通过印钞票来解决和缓解。结构性危机只能靠宰杀地主来解决。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二,要发展就得有牺牲。要活命就得先断臂。

资本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一句话“造反有理”。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行业颠覆另一个行业的过程。一个行业的兴盛是以另一个行业的衰落为基础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干掉那些伪发达国家为基础的。

所以说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起起伏伏是基本规律。

经济发展需要需要领头羊。一旦没有了经济领头羊就意味着“存量竞争”展开了。

不能用增量的方式消化危机,就意味着用“零和博弈”的方式进行存量竞争。这是一个极其惨烈的过程。

举个例子,不给二手房贷款就是存量竞争。那些炒房客会受到打击。再进一步的手段就是加征二手房转让费等等。

在增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多数人都是受益者。纸面上的也算。一旦增量没有了,房价不继续涨了。就开始进行“零和博弈”,就开始抢劫。

不干掉炒房客们,房子配置就无法优化。最好的结果就是每个家庭对应一套房子。这样对经济最有利。有房子,紧接着家电家具等等产业才会发展起来。


全家租住在几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你别指望会买多少家电家具之类的产品。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同样是一百万,买了一套房子,只能创造100个就业机会。产业链短,意味着就业岗位少。

同样还是一百万,如果买成家电家具汽车旅游等等,至少创造1000个就业机会。它产业链会无限延伸。

这样经济才会繁荣起来。


三,道理很简单,但不逼到一定程度上。既得利益集团不会退出的。


知道药方是没有用的。因为根本不会有人吃。所以结构性的危机还是会到来。

看最近十年的经济领头羊。美国是股市。中国是楼市。现在这两个领头羊都熄火了。又没有新的领头羊替代。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国与国之间,存量竞争开始了。互相加征关税,打击对方的优势产业。说直白点就抢钱。

存量竞争就是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类似于寒冬中把害虫都冻死了。春夏秋冬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没有增量,就意味着工资会停止不前,就意味着工作越来越难找。


四,不负债,不辞职,集合资金寻找下一个经济领头羊。

要想经济发展实现增量财富,就必须有一只领头羊。

现在还看不出有那个行业,未来有五倍十倍甚至更多的增长空间。

一定会有的。我最近也在琢磨这事。

从房地产流出来的资金它总得去一个地方啊。

流向哪里?哪里的价格就会暴涨。就会聚集大量的财富。

一辈子只要抓住一次机会就可以了。


无论经济好还是不好。不负债永远都是最舒服的活法。


user avatar   hao-ren-52-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2018/11/25

美食城:——

空5家铺位(之前统计错误,超市占5家铺位,空7家铺位):空1铺位、空2铺位(7月初旅行社开店已关店)、空2铺位、滴滴车主服务站(占1铺位)、空1铺位

超市(占5家铺位)、菜鸟驿站、鸡排店:——

中国银行自动取款点:沙县小吃(10月初开店)

理发店、药房、面馆:——

空2家铺位:盖浇饭(迁移占1铺位)、花甲粉丝(装修,占1铺位,9月初开店的电瓶车店10月末已关店)

美食坊、快餐店(占3家铺位)、早餐店:——

空1家铺位

水果超市:——

果茶吧:果蜜(9月初开店,占1家铺位)

空1家铺位

盖浇饭:空1铺位(迁移)

空1家铺位

沙县小吃、鸡公煲:空2家铺位(已关店)

空6家铺位

统计:2018/6~11月

期间新进:旅行社、滴滴车主服务站、沙县小吃、花甲粉丝、电瓶车店、果蜜,计6家

期间关店:旅行社、中国银行自动取款点、电瓶车店、果茶吧、沙县小吃、鸡公煲,计6家

日常消费影响:

西(街店):650m

北(校区):820m

南(职工小区):255m

东:不考虑


回答的基本上都是什么也不懂的。

我给你贴一个我调查的数据:

地址:浙江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宿舍区。

人口流量:4人/寝,35寝/层,6层/栋,7栋,商铺占据两栋楼层一层,即4×35×6×7-4×35×2=5880-280=5600人,存在宿舍未满员、楼层宿舍数不一致,故化繁为简计5000人。
说明:因校远外,中午消费低。因交通、位置等原因,只此正面一街。

解释:因校远外:学校离宿舍较远,去上课中午基本不会回宿舍,即一周五天中午消费低


门口一条街商铺从左至右依次介绍:

美食城:炸鸡汉堡、炸鸡饭、炒饭、铁板饭、牛肉汤、麻辣烫、广东肠粉、缙云烧饼、诺米果、快餐——10家商铺(占9家铺位)

空5家铺位

超市(占7家铺位)、菜鸟驿站、鸡排店、中国银行自动取款点——4家商铺(占10家铺位)

空1家铺位

理发店、药房、面馆——计3家商铺(占3家铺位)

空2家铺位

美食坊、快餐店(占3家铺位)、早餐店——计3家商铺(占5家铺位)

空1家铺位

水果超市(占2家铺位)、果茶吧——计2家商铺(占3家铺位)

空1家铺位

盖浇饭——计1家商铺(占1家铺位)

空1家铺位

沙县小吃、鸡公煲——计2家商铺(占2家铺位)

空6家铺位

总计:50家铺位
占铺:25家商铺(33家铺位)
空铺:17家空铺


消费预估:早饭5元,晚饭12元,日常生活10元(月300不多吧),即27元/日/人,135000元/日/5k人,宿舍区月消费405万。

预估存在高估,实际无法统计,折算一下大概也在200w~300w这个样子。

你觉得一个除寒暑假外常住5000人,完全处于消费群体的大学宿舍区出现近三分之一的商业空铺位,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这些商铺里面有很多是在强撑着。

还有谈房子的,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人,近几年国家陆陆续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就是为你们准备的,什么都替你想好了,对你好不好,开不开心,高不高兴,最爱你对不对,来个么么哒好不好。

至于保值一类的说法,如今形式发生的经济危机又不是大水漫灌,还2020年,别人已经过完了,你才睡醒吧,连银行都在回笼资金,还在想什么。

大大小小的公司不断倒闭的,我东走西游看到多少空楼层、空厂房数都数不清。

日前降准,还不是救渴死的,怕形成连锁反应,引起恐慌,一旦将几年来防备的系列政策搬出来镇压市井,那可真就造成全民意志觉醒,大妈全体上战场就好看了。

其实,喉舌还在,康乾盛世,国泰安康还是正题,新闻还可以继续加长。

资产不被缩水?

数据可能某些方面不合理,但具有代表性,因此,能反馈部分真实准确的信息。

有时间后续我还会贴上照片、其他社区及大学生活区的整理数据以供参考。


(这过段时间没有后续数据,自己当时真是说大话啊。)

关于经济危机要理解源头是怎么造成的。

如果你了解的够多,肯定知道了主要原因在:产能过剩、巨额债务、房地产大泡沫。

其中,美国贸易制裁直接将导致国内接下来由经济危机所演化的结果更为严重,已经有人提出大萧条的说法了。

产能过剩(低端制造)是由于大放水的直接结果,一带一路便是为了消化这个,但是美元回流及顺差缩减,直接将其胎死腹中(出了国界说什么话便是拿美元证明)(环保消灭大部分相关企业便是国内自己消化——企业倒闭清退——人员失业)。

巨额债务便是借新还旧,进而成为一直拖着还不了的坏账,之前的数次降准便是让银行对冲此类坏账(持股不还利息),表外缩表内。

欠债的企业都是国企,跟私企民企外企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如果你了解的够多,应该知道,国内银行利息百分之六,社会融资成本百分之七,现在货币增速在百分之八,很多企业会还不起利息,你的股、债银行可不会看一眼,最后就是企业倒闭清退——人员失业。

房地产泡沫现在有很多相关数据出具,这样对比说明一下,零八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房地产租售比普遍在一比四百左右,而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租售比在一比五百多乃至六百多。

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所演变的金融危机用全球来承担,社会经济恢复才会如此之快。所以现在来看,美国的经济危机,现金的大头来了中国,才有了这么多年的繁荣(大放水的源头)。

零八年美元流入,一三年举债,一六年全民杠杆。

其中,一三年中余举债市场反应在半年后,因此更多人提的是一四年。

政府货币置换推高房价,进而推高地价,卖地皮获益,GDP蹭蹭上涨,而且对比一看置换的只是零头,来钱这么快哪个地方政府不眼红,于是,席卷全国。

都不是傻子,于是社会主旋律:大企业拿地——盖楼卖——拿地——盖楼卖;小企业左手进右手出;私人拿挣了几十年的钱买房——卖房——借亲戚好友钱买大房——卖房——加杠杆买几套房.......

卖房的高兴,买房的高兴,政府也高兴。

(这之中,挣钱的聪明的都跑了,一四年开的主流,一七年缩口的。五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到现在的三万亿。)

可是,不是所有企业都是拿快钱赚大钱的。民间企业用工人员占据国内百分之八十的劳动人口,地皮不断上涨也不断推高民企成本,因此大量企业倒闭清退——人员失业。

你看哪个角落都有失业人员,大量人挣不到钱了吧,储蓄又被房子洗劫一空。

你要了解的够多,就知道现在政府抛弃房地产了,房地产税肯定会在它明面上彻底崩盘前出来。

经济危机呢,还有个主要问题,钱的价值性。你要了解的够多,就知道现在国家在全力消灭M2,也就造成了我们所说的社会流动性紧缩,即钱越来越值钱,买资产保值的什么说法,这么看来就是不懂瞎说吧。

本来经济危机,应该降息,降成本促消费。事实是美元现在加息回流,国内没法降还要升。贬点值是国际加息前普遍做法,国内贬到这种程度,国际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吧,也就资本握住的媒体来愚民。

M2存量大需要美元来顶,但是现在顺差减少,明白人越来越多,于是,外汇管制什么的有了,当然流出还是有的,所以一直都在抛售外资对冲。

资产不被缩水?


user avatar   makulu-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假设了,怕是已经来了吧?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之辈瞎说说。在北京使馆区旁边看似某高大上的有天幕的地方工作了五年。13年的时候南北街一楼都是奢侈品包包啊皮草啊繁花似锦。后边一年比一年萧条一层商铺基本隔三差五就换了,奢侈品不见了,二三四楼好多铺位也空了。陈老师有投资的5f没挺几年也关了。赛道火锅换成胡桃李了租金不低能不能挣钱真不知道。zara听说也要撤店,优衣库占据了北街一大片江山,相对红火的也就是b1的美食城和亲子乐园吧,人均消费不高。我跟你说这还是好的!是好的!周边几个商业街世界城一层基本全是餐饮了,旁边几个大的商业街成片成片的空铺位去玩狼人杀整整一层没人,就一泰国水烟店,商场里你抽烟折腾没事!没人!。国贸往里大使馆周围啊东二环外三环内黄金地段啊!偏点说,多少工业区,各种工厂关停歇。老家工业开发区鬼城了,表兄,同学的小厂挣扎了几年破产了,窥一斑见全豹,房地产,高房价高租金高地价,已经在全面压制我们的制造业,实体经济,内需了。这绝对不是泡沫了这是毒瘤!

然后在说点题外话,17年朋友喊我投资玩客云,炒炒迅雷币,就抢了几台288一台转手1000卖了不玩那些虚的,结果还这真的没多久就崩了傻币傻币链没多少钱的别碰别当韭菜,别接盘。17年共享单车,钱烧的。今儿弄个三d打印,明儿弄个共享经济,后儿弄个区域链。以后还会出各种新鲜花样,普通人看好自己钱包就行了。消息早可以跟一跟。说明什么?资本没处去啦,出不去只能窝里横冲直撞。

能跑路的17年前就多多少少的跑了。不敢多说。跑是肯定跑啦,信我!要不然咱的外汇储备哪儿去啦?

在说个题外话,在咸鱼上淘东西,穷嘛,然后认识一大姐投缘见了面聊了半天,西二环一套房,北三环两套。聊的啥呢?移民!大姐想卖房子出国。为啥呢?大姐的妹妹早两年卖房移民美帝,然后生活好啊,大房子住着生活质量也高,人家在美帝也是人上人,大姐后悔啊,外汇管制出不去啦,只能蚂蚁搬家一点一点来了。更验证了看过别人文章里的一句话:阶级性思维。高中低依次接盘然后崩盘。当然这个过程有起伏也是一个很长,房,或者很短,傻币,或者不长不短,股,国内还没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所谓的羊吃人变成了别的方式而已。上层阶级的投资意图永远是寻找价值洼地获取最大回报,下层阶级的思维是再不买就买不起了。当然也有很多人顺势以此跃升阶级的。可是看自己住的房子涨了多少,就以为自己身家增长多少的,这辈子肯定是没救了。财产流动性的重要性的。能流动的资本才是资本。

前边说了一叶障目之辈瞎说说。谁知道呢?怕是危机已经来了吧?

如果真的已经到了怎么办?前几年就已经筹备移民的直属上司早几年就跟我说,李子没事儿换点儿美元没钱就当玩玩儿有钱就多换点儿可是呢?我一底层小员工这几年每年都被借到银行去给这总那总这哥那哥去换外汇而每年每个人可以换的额度是有限的。然后16年底17年左右的时候听朋友说他帮他公司的客户跑过几次房管局,他也就一跑腿走手续的帮忙跑个章,干嘛呢?第一次是出售一层写字楼。房主是国外回来的,早两年移民加拿大了,回来抛售资产。算是高位出手吧?最主要的是老爷子和中信的人谈卖完人家还有!!一层先留着。第二次呢?是出售写字楼!一整栋!国贸附近的写字楼,是抵押还是出售记不太清。自己想吧?有关系有资产的得到消息的早几年已经早就着手准备了最起码人家有n个篮子,而且篮子里都有蛋!金蛋!你以为房价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又涨了一倍?不要低估食肉者的控制力和高位套现跑路的时机。资本家有国籍,资本无国界!

所以经济危机来的时候,该干嘛干嘛!钱多的置办点海外资产换点硬通货美元。别放在国内这一个篮子里。黄金嘛貌似价格已经不低了,钱少的呢?没多大关系反正也就一日三餐吃喝拉撒,来了到好了给了一个洗牌的机会,反正也没啥好失去的,不要听他们瞎忽悠6个钱包什么的,这个节骨眼上还去高杠杆负债的不是傻就是蠢留点钱抄底点儿残羹冷炙!还有翻身的机会,最起码无债一身轻,比别人轻风口到来的时候同等条件更容易飞起来。

在补充一点别相信最近的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各种金融理财平台,说钱给他给你10+的收益,有朋友已经进套儿了劝都劝不住。没办法,别有病乱投医。

人家既得利益者早撤了!留着的是8个篮子中的一个!经济危机以前以后人家资本家还是资本家共济会还是共济会大不了少几个被吃的!底层也就这样了没什么好失去的!炒房客就不一样了,轮也轮到他们为共同富裕做出杰出贡献了!至少最近几十年来看,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西方资本主义刚兴起的时候就是对国内人民的掠夺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后来有了殖民地,人民才过上好日子。但愿不会被骨头嚼碎了骨髓也吸干净吧?希望丫的被骨头嚼碎了,骨髓也被吸干净!前边说了阶级性思维上层加价是必然趋势也确实有市场,但是炒房的你炒你麻痹的房?国家拿到钱还能支援中西部地区,还能搞大基建,还能搞雄安海南新区。还能投资芯片。还能投入医疗教育,还能支援国防建设,还能给落后地区修路建学校。还能给教师加工资,给兵弟兵妹涨待遇,还能给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送温暖。还能造055 j20 和皮皮虾号。给国家接盘认了,大国梦!呦!!但是!但是!你们炒房的拿到钱移民是怎么个意思?说好的共同富裕,先富带动后富呢??

作为普通人,再怎么折腾也只是在金字塔的4-9之间。多增加知识,多积累人脉,有个一技之长,不骄不躁不贪不嗔不痴,保持希望,理性投资,诚以待人。看到机会在不影响基本盘的情况下勇敢试一试,但不要赌。不管经济危机不危机,生活总是会越来越好的。

最后呢?80 90后,父母日渐苍老,子女尚未成年,畸形的社会压制着我们,不敢去爱,不敢去怒,不敢去改变。不能倒下。路阻且长,荆棘路上与君与卿共勉之!愿所有为生活打拼的人,都有一个温暖幸福可以遮风挡雨的家,我们要求不高,容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容得下柴米油盐酱醋茶,容得下老爸的太师椅,容得下老妈的储物柜,容得下孩子的奥特曼,还有不离不弃的她(或他)……那就是……家!

爸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孩子在哪儿家就在哪,爱人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家的定义绝对不是一堆钢筋混凝土搭建起来,要耗光我们三代人积蓄的房子。那 是坟墓。


user avatar   wang-wen-peng-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不是假设,而是大概率会发生的。

先说建议:

1.现金为王,任何资产都不要买,什么房子,股票,债券,理财产品等等,如果存银行,尽量选大银行,而且同一个名字的别超过45万元。

2.尽可能减少负债,也不要把钱借给别人

3.需要垫资的事儿,装修天安门都别去

4.尽量节约一些,不要铺张浪费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

因为我们是奉行的凯恩斯主义,凯恩斯自己都承认奉行凯恩斯主义,最终是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

有人不明白什么是凯恩斯主义,简单说吧,就是通过负债来刺激经济发展,整个世界都是靠负债来刺激的,美国光政府的负债率就占美国GDP的107%以上,日本政府负债率占日本GDP的250%以上,中国政府负债率占GDP接近50%,你以为中国很好了吗?错,从负债率上来看,中国政府是不错,但是不要忘了关键点,利率,日本是零利率,每年要还的利息就基本为0,美国之前也接近0利率,所以现在美联储加息,特朗普都气得直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而且很多次了,而且明天,也就是20号,美联储还要决定是否再加一次利率,据我估计,加息概率得占70%以上。

关于欠债还钱的过程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按时还本付息;

第二个阶段是还不起本金,本金只能靠借新还旧,只能还每年的利息。

第三个阶段是连利息都还不起了。

很不幸,我们现在就处在了第三个阶段。

之前的那些年我们一直处于经济的通货(币)膨胀周期,通胀期,就是负债发展经济的时期,而现在进入通货期了,通缩期,就是欠债还钱的时期。

简单的理解就是,在通胀期,你的银行存款越多,你就越亏,你从银行借的钱越多,你就越赚,银行剥削大头,借钱多的人剥削小头,所有钱存银行的人用自己的血汗供养以上二类人。

而反过来,现在进入通缩期了,则就离经济危机不远了,这个时候资产开始贬值了,现金开始值钱了,比如今年全球的股市都在跌,全球房价都在跌,全球大宗商品都在跌,全球数字货币也在跌。如果你持有现金,现在同样的钱你就可以买到比年初多很多的资产。唯独生活必需品方面价格没跌,受影响较小。


如果按马克思在《资本论》的话来说: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地爆发。

说白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讲的当然比较细致,我尽量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讲明白:

四个字概括就是:产能过剩。

这个产能过剩是相对需求来讲的过剩,不是绝对的过剩。

什么意思呢?

注意这个词语“需求”,需求不是欲望,每个人的欲望都无限多。

在经济学里面,想买且买得起的才算需求。

比如说,我想买一辆劳斯莱斯幻影跑车,这不叫需求,这只能叫欲望或幻想,我想骑共享单车,而且我支付得起,这才叫需求。

明白需求的两个要素了没?

1.想买

2.买得起

同时满足,才叫需求。


但为什么产能相对需求会过剩呢?

这个话题其实特别大,我给大家举例简单的解释一下。


而在这之前还得先解释的一个词就是,剥削。

资本家剥削的是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什么是剩余价值?

举个不严谨但方便理解的例子:

你在一个公司上班,正常情况下,如果老板给你开5000元月薪,那么你一定是创造了超过5000元的利润,超过5000元的部分,就是你创造的剩余价值,就是被老板给剥削的部分。

或者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来讲,所有员工一个月收入如果是10万,那么大家给公司带来的利润一定是超过10万的,因为如果长期亏本这个公司就倒闭了。我们假设利润是15万,那么15-10=5万的部分就是老板剥削的剩余价值,老板就是资本家。


你可能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吗?

想想看,你的公司,卖出了商品,获得了15万利润,然而,绝大多数人总共分得了10万的收入,那么,大家的需求最多是10万,剩下的5万被老板拿走了,但是老板的需求2万元就够了。好比马云有那么多钱,却仍然一日只能三餐,也就是,你们的总需求最多12万,可你们的利润却是15万,也就是至少有3万的产能过剩了。


你可能还没感觉到问题在哪,而且你会比较奇怪,因为你也不买你们公司的产品啊。那你买别的公司生产的东西对吧?别的公司也和你们公司一样存在产能过剩啊,虽然他们员工也不买他们公司的产品,但整体的角度来看就是:

A公司的产能>B公司+C公司老板和员工的总需求

B公司的产能>A公司+C公司老板和员工的总需求

C公司的产能>A公司+B公司老板和员工的总需求

结果就是总产能>总需求,没办法,谁让员工没钱呢。

那么当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就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一些企业生产了大量的商品却卖不出去,这个时候,企业的利润就会降低,但企业也想存活啊,怎么办?裁员降薪潮就来了,而A公司裁员降薪之后,A公司员工的收入就降低了,A公司的总需求就进一步降低了,那B公司的产能就进一步过剩了,B公司就也得降薪和裁员,形成恶性循环,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产能过剩越多,危机爆发时的威力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这两年一直喊着去产能去产能的原因,也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而危机的能量都是平时一天天积累的,而最近几十年危机的引线往往都是源于美联储加息。

很不幸,美联储正在加息。


更不幸的是,前几轮我国都在危机之外,本轮,我们的楼市泡沫,美国的股市泡沫,日本的债市泡沫,共同构成了悬在这个地球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祝好运!




  

相关话题

  如果你是一只蜗牛,要去追杀一个刚刚拿到10亿元的人,你该怎么做? 
  如果亚历山大图书馆没有被烧,西方会发展得更快么? 
  如果可以,你愿意用十年寿命交换 LOL 某个英雄的某项技能吗? 
  假如我是一个每场打满 90 分钟的比赛能且仅能进一个球的足球运动员,别的什么也不会会是什么地位? 
  如果抗清义士地下有知,看到了四百年后的汉服复兴运动会怎么想? 
  南方航空获 100 亿元增资,对南航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被解读为「远远望着谷爱凌夺冠」的远望谷连续涨停,谷爱凌代言的中国移动也涨停,如何看待谷爱凌全网刷屏? 
  为什么大多数交易者最终是赔钱的? 
  以许嵩的歌词造诣如果放在古代,他能到达什么高度? 
  为什么周围的人不管什么背景的人都想进金融,真的那么好吗? 

前一个讨论
余额宝不行了,钱该往哪放?
下一个讨论
中国的房价真的不会暴跌吗?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