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哪些畅销书后来被证明是扯淡? 第1页

           

user avatar   wu-qing-yuan-41-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刘同的书。

刘同的“青茫三部曲”卖了800万册。

青年作家刘同“青茫”系列销量破800万册

在当今的出版界,800万册的销量简直逆天了。

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考虑到借阅,一个人买书,意味着至少有5个人看过这本书。

考虑到三本书的读者间会有重叠。

估算有2000万人看过刘同的这三本书至少其一。

相当于,在全中国,每100个人中,有1.5人看过刘同这三本书中的一本。

再考虑到刘同的受众主要是10-30岁的青少年读者。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青少年中,看过刘同这三本书其一的,20个人中可能就有1个。

以上纯属推测。

但说不定也靠谱。

要知道,向下看,总能发现更low的世界。

喊麦&页游& 《摆渡人》四个多亿的票房,都向我们证明了文化界可以有多low。

上知乎久了,会产生一个错觉。

再怎么low,总会有个底线。

然而low这个东西,其实是没有下限的。

其流布之广,范围之大,更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说完畅销,讲讲扯淡。

扯淡嘛。

我们一条条来盘点。

1、封面扯淡

三本书的封面,全拿自己的写真当素材。

拜托,这是不是有太自恋了一点?

毕竟刘老师长得并不帅啊。

2、书名扯淡

谁的青春不迷茫?

我遇到很多少年,一个个目标明确,不纹身不抽烟不喝酒不逃课,刘同你凭什么一网打尽说他们都迷茫?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孤独怎么就失败了呢?

孤独怎么就光荣了呢?

不是我们要死抠逻辑和字眼。

实在是破绽太大,都没法帮他圆场。

几个句子怎么看都干巴巴得毫无嚼劲。

连金句都称不上。

3、文字扯淡

这个年头,重要的不是纵横捭阖的能力,不是倾国倾城的长相,不是三宫六院的胸怀,也不是株连九族的家世,而是态度。态度,你有么?

【倾国倾城……三宫六院……株连九族的家世……我没有,你有,你都有……就你三宫六院,就你株连九族……】

不冒险就是最大的冒险。

【这句话让我想起葛优的一句台词:风投,风投,就是越有风险越要投……233333】

人与人的关系不是数学公式,非黑即白。

【不好意思,数学公式也不是非黑即白的。】

从惧怕孤独,到忍受孤独,再到享受孤独
对于野蛮生长的我们而言,也许不过是一场电影的时间,一瓶啤酒的时间。
你总会知道失败是难免,明白黑暗是常态。

【野蛮生长把我彻底吓哭了……也是,一把屎一把尿把一个孩子拉扯大也是挺野蛮的】

一个人的时候怕孤独,两个人的时候怕寂寞,一群人的时候怕迷失自我。每当这种念头萌发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自己被这个世界剥离,汽车的鸣笛,宿舍的杂音,陌生人的细语,似乎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时间的流动开始有了声音,这样的寂静冷清,反而让你有了清醒看世界的踏实和安心。

【哪来这么多废话!?这就是作,作,作!】

喝痛快的酒,唱动情的歌,聊走心的话,不被外人打扰,寄小镇一隅以一束火星,用以燎原少年之间的友情。

【朋友,燎原是这么用的吗?我怎么看着这么别扭啊!】

感觉刘同是一个连最基本的遣词造句都整不太明白的人。

无言以对。

4 、故事扯淡

刘同的《向着光亮那方》里有一则故事《我的傻瓜表叔》,简直扯出水平,扯出风格。

文章里,刘同的表叔福田有智力障碍。

刘同是这么写福田相亲的。

这件事越拖越久,最后村子里有人给福田介绍了隔壁村子的女孩,对方父母也是近亲结婚。媒人说:“虽然傻是傻了一点儿,但做事跟正常人一样。”

那天是大年初二,福田起得很早,穿得很帅,意气风发地跟着小爷爷他们出去了。还没到中午,福田就回来了,怒气冲冲地,一进院子就大骂:“为什么要给我介绍一个傻子?!我不要娶一个傻子当老婆!

然后在院子里拿起各种东西乱摔,搞得鸡飞狗跳。

换作以前,如果看见福田说“为什么我要娶一个傻子”,我一定会笑出来。

那一天,我远远地看着福田,虽然他的智商只有十几岁。但他毕竟25岁了,像个真正的男人了。摔着摔着,他自己就蹲在院子里哭,我过去劝他,他呜呜地一边哭一边说:“我一直被人说成傻子,我不想再娶一个傻子老婆,我不想再生一个儿子也是傻子……

这个桥段,我看得汗毛都要竖起来了。

如果确有其事,那么这位傻瓜表叔的婚恋观只能让我产生同情和悲悯。

然而作者笔锋一转,结尾是这么评价的:

你看他,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任何掩饰,让人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心思,听懂他想说的话。他是一个如此透明的人,和他交往起来丝毫不费力。有时我会觉得做一个傻子多好,不纠结、不计较,自己活得快乐,还被那么多人喜欢。而福田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那种没皮没脸、奋不顾身的态度与决心,每每想起,也让我很羡慕。

看到这里,我真的是出离愤怒了。

这居然是刘同对一个有智力障碍的亲戚的评价?

这么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在刘同的鸡汤里,居然象征着正能量,让刘同觉得“做一个傻子多好”。

傻子这么好,你刘同怎么不身先士卒做起来?

如果刘同所叙确有其事。

这样的文字简直残忍。

更闹心的是,这样的故事居然被读者认为是暖心故事。

这TM是在逗我!?

800万册。

800万册。

800万册。

以上所有的扯淡,卖了800万册。

刘同在扯淡。

刘同的读者更扯淡。

所有人都扯淡。

要扯一起扯。

只有小钱钱不扯淡。

而这大概就是这一切最扯淡的地方吧。


我是吴清缘。

知乎low书终结者。

戳我答案,一起终结更多low书。

让我们抱团取暖,对low书怒吼:

FUCK OFF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书有没有被证明是扯淡我不知道,但当年我读的时候就觉得扯淡,现在也觉得是。

“喜欢装腔作势”——这可能是说的他伪造学历,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

“中国人没有赞美别人的勇气,却又打击别人的勇气”——这可能是对本书的自我评价

“要认识这个字,除了死记以外,没有他法”——太对了,当年我记英语单词的时候就发现了

“中国人太聪明,太聪明的极致一定是太自私”——这可能说的是他移情别恋那事

“中国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来检讨自己,不要抱怨,不要总是专讲别人”——有道理

“如果自己要别人尊重的话,必须自己先有被尊重的条件,这个条件不是骂一骂就可以得到,也不是喊喊口号就有用”——有道理

“美国有错误、有偏失,但是美国有改正错误的能力。可是,我们中华民族,却没有这个能力。”

“死不认错,为了掩饰一个错,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那个错并不是错”

“假如中国有一天,忽然爆出冷门,威震世界,中国人一咳嗽,地球就发抖,中国话可以成为世界语言,但中国字绝对无法普及,所以必须改成拼音。”

“今天打字这么快,计算机这么快,都不是方块字可以胜任的”

“到了东汉,政府有个规定,每一个知识分子的发言、辩论、写文章,都不能超出他老师告诉他的范围,这叫做“师承”。如果超出师承,不但学说不能成立,而且还违犯法条。这样下来之后,把中国知识分子的想像力和思考力,全都扼杀、僵化,就像用塑料口袋往大脑上一套,滴水不进。”——《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东京学者猥众,难以详载,今但录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其自有列传者,则不兼书。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著之云。”(范晔.后汉书[M].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我实在不知道是如何读出前边这一大段内容的。

……

不过我觉得他也有说的对的,比如我就对他说的一句话非常赞同,这也可能是他切身体会:

“环境使我们说谎,使我们不能诚实。”


user avatar   lu-chen-xi-9-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说一个:《刘心武续写红楼梦》


上小学的时候爱看百家讲坛,当时看到刘心武老师解析的红楼梦后28回的内容(他认为红楼梦后面应该是有28回而不是40回),感觉讲的很有道理,所以后来听说他写的续集出版了以后就去买了一本。

看完,就后悔了。

当时记得有人批评这本书,话说的非常到位:给维纳斯接上了手臂。(评论里有个同学说的更好,这不是接上了手臂,这是接上了三头六臂外加镀了个金身)

不可否认刘心武老师对红楼梦很有研究,确实是红学界的一等人物,我们先不说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单纯的说这本书,看完以后我的感觉找不到一个贴切的形容词,直到我开始玩知乎以后,我发现了一个最形象的形容词:

“强答”

就是强答。

刘心武续写了二十八回,通篇给人一个感觉就是:一个现代作家在故意用文言文写作,或者说是把一部现代小说翻译成了半文半白的文字。这种感觉太强烈了以至于让人几乎无法专注内容,因为整个文风无时无刻不提醒你这是一个现代人的作品。而且我们看曹雪芹和高鹗版本的红楼梦,每一个人说话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让我们能够融入到剧情之中去,画面感特别强烈。而刘心武的这部作品,每个人说话给你的感觉都是刘心武在借这个人之口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通篇都是刘心武在自言自语,自己推动着情节往前进。

对于他的文字有多现代化,我举个例子,刘心武写林黛玉之死:

“那时一轮冷月倒映在水塘中,那黛玉站在塘边,望那天上月,望那水中月,良久,转过身,从容解下腰上那嵌有青金闪绿翡翠的玉带,将其挂在岸边矮树的树枝上……,她用‘玉带林中挂’告诉人们,她是从这个水域里消失的。……她一步步走进水中……当水深到她腰上时,忽然她的身体化为烟化为雾,所有穿戴并那月云纱披风全都绵软的落在水里,林黛玉的肉身没有了……”

尬死了好吧?

毫无意趣可言,曹雪芹写景,写人,是绝不会用这么苍白而没有意境的语言的。当然,曹雪芹是中国几千年不出的顶尖才子,我们让刘心武跟曹雪芹比太为难他了,但哪怕单单就这段文字来说,也不过是把一段白话文的描写硬生生的加入几个文言字词,结果半生不熟,画虎不成反类犬,反倒让人尴尬。

而书里的内容,实在是让人无处开始吐槽。

刘心武先生开创了一个红学的新学派——秦学。

所谓秦学,就是以秦可卿为中心任务,为核心线索,顺着这条线来解读出整本红楼梦背后的故事。

我是坚定的支持“红学”这门学问的,虽然很多网友认为这门“学问”完全是自作多情,其实说这话的人绝大多数没看过红楼梦,通读过红楼梦的人就能明白,红楼梦的内涵之丰富绝非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可比,红学还可以再战二百年。

但是刘心武作为一个红学家,可以说给了反红学的人一波神助攻。

用一个词形容刘心武的红学态度就是——走火入魔。

凡事讲究有度,我个人认为,虽然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内涵极其丰富,但是说到底还是感叹人生无常,造化弄人,劝人向善的同时对那些真实存在过的可爱女性表达了极具人文主义关怀的同情,这是超越了时代的关怀,在古代的文学作品里,红楼梦是空前的以这样尊重的眼光歌颂女性,这也正是红楼梦的伟大之处。至于说故事原型,红学界的主流,包括我也认同的观点,原型就是曹雪芹自己的家族,除非自己亲身经历,否则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来。


刘心武对红楼梦的解读是:政治阴谋!都是政治阴谋!


我们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里,书中的描写范围很少出过荣国府宁国府大观园,且全部都是生活中的场景,并没有什么十分戏剧化的镜头——你看到的所有著名情节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红楼梦说到底是一部非常生活化的作品。


我对刘心武的续书记忆已经不十分完整,但是我还记得他的续书在短短二十八回的篇幅中出现了如下情节:

军事政变,卫若兰(史湘云的丈夫)等人组织了一只军队想杀皇帝,目的是为了替所谓的“义忠亲王老千岁”争夺皇位(而且书里居然还称皇帝为“那个人”,不知道咋想的)

贾元春参与政变,被皇帝派太监勒死。

贾元春的侍女抱琴参与政变(貌似还亲手杀了人)随政变众人逃走,自尽。

妙玉为了救贾宝玉在船上与忠顺亲王同归于尽,方式是——自爆(安拉胡阿克巴!!!)

忠顺王(这是本书中的一个最大的反派,惊讶吧?红楼梦中居然出现了反派!)的小儿子,一个不大的小孩,被跟炮烙差不多的方式活活烫死。

贾宝玉和史湘云流浪江湖,行侠仗义途中救下了被卖走的麝月。

鸳鸯用剪刀剪破了自己的颈动脉(简直可怕)

司棋自焚,点着了半条街。


再往下不一一列举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这部作品里,红楼梦已经从一个充满了风花雪月的爱情生活剧变成了充满了暴力血腥,政治阴谋的悬疑武侠剧。整个画风一百八十度大逆转。

刘心武的意思大概是:我告诉你们!红楼梦其实是一部政治小说啊,曹雪芹受限于清朝的文字狱,不敢把自己家所遭受的政治迫害写出来,才通过这种方式来隐喻啊!什么风花雪月什么情浓意深,那都是政治斗争上面的掩护,底下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主题!


所以他的续书里,“情”这个贯穿红楼梦始终的主题笔墨寥寥,反倒是权利斗争变成了主题。

他倒是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个话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秦可卿死的时候排场超规格的大,大的让人难以置信,刘心武以此为依据,因为秦可卿来源不明,是养生堂的孤儿。所以刘心武说他不是孤儿!他是康熙朝废太子的女儿!被寄养在曹家的,曹家是废太子一派的政治势力,想推翻雍正,这其中曾经有过这样这样的行动,你看书里有过这样这样的隐喻……


全程脑补。

好一部红楼梦,生生被脑补成了一部政治阴谋论小说。

以曹雪芹的水平,他想写政治阴谋论的小说,他用费这个劲写一部生活剧?而且曹雪芹活着的时候红楼梦根本就没出版,完全是朋友们自娱自乐,他得多无聊才能费这个功夫暗示几百年之后的你?

至于其中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描述,如“元春是宫里第一大胸”之类的,我真的无力吐槽了。

还有人物匪夷所思的对白和情节,比如林黛玉跟紫娟说什么“我的眼泪已经还完了”(林黛玉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这回事了?),自己裸体投湖自尽,什么薛宝钗化蝶飞啊~这都无所谓了,反正按照刘心武的意思这本书主要写的是政治斗争,这些都不算什么主要人物,爱怎么死怎么死吧。


这部书我从看过到现在也正经有五六年了,当时我上初中,现在我都大学了,可能有些地方记得不太清楚。不过当时看完了的感觉我到现在还记得。《何以笙箫默》虽然是个烂片,里面有句台词倒还不错: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多讲文物鉴定的书籍甚至图录都是蒙人的。仅举一例《民间收藏中国古青铜器新探》。



user avatar   ya-xiao-suan-ming-d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行是冤家系列——

一位同行说:1999年世界就该被恐怖大魔王毁灭了╮(╯_╰)╭。。。。。。。。。。。。。。。。。。。。。


user avatar   ni-men-zhao-bu-dao-w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特朗普出过很多这种看上去就很扯淡的书。。。

去一些英文电子书搜索引擎上面找找,一堆


user avatar   pan-qia-luo-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佛凌晨四点半》


《哈佛凌晨两点半》


《哈佛凌晨五点半》

《西点凌晨两点半》

《西点凌晨五点半》

《北大凌晨四点半》


《人大凌晨四点半》
《复旦凌晨四点半》
……
把一些网络上疯传了多少年的毒鸡汤搜罗起来,借着国人缺乏对于顶级大学教育的认识而无限夸大,“哈佛/北大校园凌晨四点依然灯火通明”、“哈佛图书馆的十大名言”……在无数个二三线城市的中学里,家长拿着这样的毒鸡汤一边眼巴巴地羡慕书中求知若渴的学子,一边恨铁不成钢地鞭策自己的孩子,逼迫他们熬夜到凌晨一两点。
这样的书才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毒药


user avatar   zheng-yi-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说一本曾经很畅销的垃圾书,那是2000年后,鸡汤还没大热,励志培训的东西开始兴起,有本书叫《没有任何借口》,我发现接触到的好几个老板都买了这本书,甚至有的还给公司的员工每人发一本。什么叫没有任何借口呢?书里说,西点军校学生回答长官问题,只能说四句话:“是,长官!”“不是,长官!”“我不明白,长官!”和“没问题,长官!”借口是不能被容忍的。无论什么情况下,士兵都要承担责任。据说这竟然美国西点军校成功管理的秘诀,不管上级让你干什么,你要么完成,要么滚蛋,别提任何条件,少废话。

当年我草草的翻了这本书,心情那是一个大大的郁闷?纯粹的简单粗暴扯犊子。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书里宣扬的东西根本就不切实际,漏洞百出,说是狗屎也不为过。可是,人家封面上写着:作者是美国的费拉尔.凯普,封底上引用了《美国商业年鉴》、《哈佛商业评论》和《纽约时报书评》的评语。其中《纽约时报》的评语是:“《没有任何借口》被誉为最完美的企业员工培训读本。它应当像员工手册一样,分发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

我才不相信美国人那么弱智。我当时就断定这是个骗局,就是欺负很多本国人读书少,见识差,不少领导和老板都是头脑精明的文盲,当了官,最期待的,就是自己说句话,下属能百分百做到,所以,光是书的标题就打动了好些人——快买回来让我的员工(下属)学学,看看人家美国军校的理念,没有任何借口,我说什么你们就必须做到什么……..,哈哈,好爽好爽…………

这本书火到什么程度呢,一年之内再版了21次,销量超过200万册。一大批国内赫赫有名的企业,批量购买,发给员工人手一册,甚至还要求员工学习以后谈“体会”,写“读后感”。呵呵,结果,到了2005年,终于有人考证揭露出来,人家美国根本没有这么本书,这就是中国人自己写的,该书的作者金雨,是北京一家策划公司的自由撰稿人,原名董浩佳。封底上引用了《美国商业年鉴》、《哈佛商业评论》和《纽约时报书评》的评语是出版社出于商业包装的考虑自己加进去的。

哈哈哈哈哈。

但是人家的确大卖,赚到了钱。而且据我所知,那些买了这本烂书的老板,根本就不在意,早就忘了这回事啦。


user avatar   he-ming-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道没有人提《货币战争》吗?


(我是不是要大幅度掉粉了?学过经济学和金融的人,看这本书真是边看边骂呀!)

宋鸿兵的粉丝太多,在下实在是辩论不过。但是,2015年12月宋鸿兵在太原走穴时被人发现,众多被泛亚P2P骗取大量钱财的群众迅速组织在一起成为过百人的队伍(宋鸿兵为泛亚站过台和呐喊),找到宋鸿兵并围住他,把他的衣服都撕烂了,并逼迫其写下道歉书才作罢。就凭这一条,我只能有一个判断:宋鸿兵在专业性和人性上,不能都及格。

……更多文章请到

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

……更多回答请看

何明科的主页

user avatar   chen-chen-34-73-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

《把吃出来的病喝回去》

《病是吃出来》

《把病吃回去》

《健康是吃出来的》

《吃出美丽与健康》

光是这些书名就看得尴尬癌都出来了。




           

相关话题

  哪些书名让你拍案叫绝? 
  初学法律应该看哪些书? 
  怎么评价《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 
  您看书挑出版社吗? 
  最近看一本书 书中经常提到高昌语 想问哪位大神可把这个高昌语的来龙去脉给我解答一下 难道就等于回鹘语? 
  除《山海经》、《聊斋》之外,哪些书籍有关于妖怪详细描写的资料? 
  怎么评价《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 
  为什么一些书会成为绝版书? 
  外行如何伪装成一个大型管弦乐队的指挥? 
  想要了解西方古代史有什么书籍可以推介么? 

前一个讨论
泰国博仁大学本科毕业后可以考欧美国家的硕士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东亚人审美不喜欢很壮肌肉男?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