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时间线给搞反了。
凭着足利义满的水平,他想要强压皇室根本不需要拉拢明朝。
1393年的时候,与足利义满对峙的后圆融天皇驾崩,从此之后再也没人能牵制足利义满了。
然后足利义满就开始各种为所欲为:
1395年足利义满把征夷大将军的位置让给儿子足利义持,自己退居幕后继续握有实权---掌握武家实权
1395年同年,足利义满晋升为从一位大政大臣,是自打平清盛以后第二个居于此位的武家人----掌握公家朝廷实权。
1397年足利义满出家当和尚,法号道义,受他的影响一大票公家、武家、皇室被迫出家以示恭顺----掌握了佛教实权。
熟悉古代日本历史的朋友想必觉得不对劲。
因为古代日本历史上唱主角的无非就三类人,武家、朝廷、和尚。
而足利义满此时已经同时成为了上述三者的顶点,可谓是日本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权力怪胎。
然后足利义满才慢慢悠悠的开始与明朝展开勘合贸易。
然而一开始还碰了壁,后来终于在1404年正式开展了对明朝的勘合贸易。
所以说你把先后关系给弄反了。
足利义满先在日本国内把政敌收拾了个遍,然后才开始对明贸易的。
而不是靠着对明贸易来稳住自己的位置。
另外还有个问题,对明贸易的大前提是得控制博多港等重要港口,而那时候九州地区还有很多南朝残党没有收拾完-----比如大内氏。
于是乎足利义满在1399年通过应永之乱收拾掉了大内义弘。
足利义满:我要修北山寺(如今金阁寺),你们都得给我交钱,不交钱就给我交脑袋!
收拾掉大内义弘以后,虽然控制了博多港,但还要扫平附近海域的海盗/倭寇。要不然好不容易做买卖赚到的钱都打水漂了,正巧明朝这边也对倭寇深恶痛绝,有打击倭寇的需求,因此足利义满在1400年开始重点打击倭寇,两次打击后把倭寇一清而空。
足利义满:妨碍我赚钱的人都得死!
第三部才是对明朝称臣,来获取与明朝展开勘合贸易的资格。
最后额外补充一下:
足利义满这种行为被日本人视作卖国求荣,后面几百年里对他的评价就没有正面过....
甚至包括他儿子足利义持----足利义持在足利义满死后立刻终止了对明勘合贸易,过了几十年以后才重新展开。
另外整个勘合贸易里日本对明朝出口最多的就是硫磺,日本多火山因此盛产各种优质硫磺,出口到明朝后成为明朝火器的重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