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裕固族就是维吾尔族吗? 第1页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裕固族”和“维吾尔族”是汉语名称,对该两个民族的汉语称呼,并非是他们的自称,他们在其本族语言里的自称为Uyghur,千百年来祖祖辈辈流传的认同。

清朝时期统治者不按维吾尔族的族名称呼,给维吾尔族取了歧视性的“缠回”“缠头”等汉语叫法。民国时期维吾尔族施压统治者军阀,逼迫其改变汉语叫法,最后选择Uyghur族的古代音译“畏吾儿”。但该三字无含义不美好,选择有“维系你我”含义的“维吾尔”三字为汉语称呼,呼应维吾尔族族名Uyghur在本族语言里的“团结、联合”之寓意。

裕固族与维吾尔族本来是同一个民族,只是千年来分割两地确实交流,语言文字文化和宗教的发展各自独立,最后形成了显著性的差异。建国后考虑到这些差异,以及两个族群分割两地分居的关系,官方认定裕固族为单独民族。1953年,经协商,取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在汉语里民族名称,并以此与维吾尔族的汉语名称形成差异。


漠北回鹘汗国在内外敌联手攻击下,部分回鹘人选择了迁出汗国核心地区的蒙古草原,还有一部分并没有西迁。

从蒙古草原迁出的古回鹘人。

一部分南下到甘肃等中原西北地区,前后建立了多个小政权,并宗教从摩尼教改佛教。其大部分被汉族蒙古等所融合,一小部分与藏蒙汉融合但保留族群认同,史称“撒里畏吾儿”或“黄土维吾尔”,在蒙藏族影响下,由汉传佛教改教为藏传佛教。

一部分从汗国核心西迁到汗国西部地区东疆地区,建立了高昌回鹘汗国,从摩尼教改佛教,后代就是东疆、北疆东路和南疆东路维吾尔族,并融合了唐朝遗留汉族、元代蒙古以及巴州北部的吐火罗及南部(东和阗)赛种人。

还有一部分先在库车建立政权,继续西迁到原回鹘联盟葛逻禄部的区域,在当地建立了喀拉汗王朝,从摩尼教改伊斯兰教与景教(七河部分),后代主要就是南疆西路、北疆东路维吾尔族及七河费尔干纳地区的乌兹别克,塔什干河中地区也少有分布,并融合了当地突厥语部落及印欧语系族群。西喀拉汗王朝灭国前西迁的部分(在沙特的西喀拉汗皇室后裔出自该部),后成为希瓦维吾尔和赫拉特维吾尔(在伊拉克的西喀拉汗皇室出自该部)。

高昌回鹘汗国系回鹘后代维吾尔族占维吾尔族的四成,喀拉汗王朝系回鹘后代占维吾尔族的六成,类似于南北方汉族关系,只是语言及文化差异更小。


咱们再来谈两个问题

(1)撒里维吾尔并非高昌回鹘。

有人看见裕固族是撒里维吾尔西迁而形成的记载,就误以为撒里维吾尔是高昌回鹘,从而认为裕固族是高昌回鹘西迁形成的。

撒里维吾尔人在汉蒙势力最早的记载是蒙古将军速不台,“丙戌年(1226),攻下撒里维吾尔的斤寺(特勤)门等部以及德顺镇(甘肃境内)”,敦煌出土古和阗文书也提到甘肃撒里畏吾儿(早于高昌回鹘内迁)。元史有记载,“甘肃撒里畏吾产金银”、“调甘肃兵千人,撒里畏吾兵五百守参不浪,以防吐蕃”。再结合高昌回鹘汗国和喀喇汗王朝把甘肃回鹘汗国叫“sariq Uyghur hanliqi”的记载,可见撒里维吾尔是指甘肃一带的回鹘,并非是指高昌回鹘。明朝时期撒里畏兀尔东迁形成裕固族。


(2)元朝时期的“畏吾儿”范畴界限。

元朝时期蒙古汉族文献里的“畏吾儿”范围,这是学术界没有定论一直争论的难题。汉族蒙古族及日本的多数学者认为,在元朝时期蒙古汉文文献里的“畏吾儿”仅指高昌回鹘人。而维吾尔族部分汉族学者认为,在元朝时期蒙古汉文文献里的“畏吾儿”指高昌与喀喇汗境内所有维吾尔族,前苏联专家认为涵盖中亚所有突厥语族群。(学术界对“畏吾儿”范围有争论,但我们维吾尔族对此没有争论,维吾尔族就认为回鹘、畏吾儿指所有维吾尔。就好比学术界对汉族历史有很多正义,但不影响汉族人的历史认同一般。如果有同胞觉得维吾尔族对自己民族的观点,必须得按照其观点来,那只能是做梦哦。)

蒙元时代汉文史籍所称的畏兀儿人指的是哪些人呢?学界长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畏兀儿人仅指高昌回鹃人的后裔,而不包括喀喇汗王朝主体居民的后代。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畏兀儿人不仅分布于高昌一带,也分散在其他地区。

由于历史上没有人对元朝时期蒙古汉文史料里的“畏吾儿”进行过范围定义。部分学者认为元朝时期蒙古汉文史料里的“畏吾儿”相关的人、事、地均与高昌有关,因此认为“畏吾儿”仅指代高昌回鹘。但是蒙古汉文史料里,也有把喀喇汗王朝境内的人叫“畏吾儿”的记载,只是数量相对极少。

所以,有可能元朝时期蒙古汉族人角度,“畏吾儿”仅指高昌回鹘。但是这不代表当时的南疆维吾尔族不是“畏吾儿”或“回鹘”,“畏吾儿”“回鹘”均为维吾尔族本族语言自称Uyghur的汉语音译,不能因为汉语文献里的叫法而否认南疆维吾尔族。好比,蒙古人叫南方汉族为“南人”,中亚民族叫汉族为“契丹”,不代表汉人不是汉人。

实际上,元朝时期内地汉人蒙古人也叫喀喇汗王朝维吾尔族为“回鹘”。有人统计《长春真人西游记》里对当时回鹘人(维吾尔)的称呼,上传里“回鹘”出现18次,“畏吾儿”出现一次,“穆斯林”出现一次。“畏吾儿”指高昌国王,“回鹘”既有指高昌,也有指喀喇汗。如:

“又历二城,重九日至回鹘昌八剌城(新疆昌吉),其王畏吾儿与镇海有旧,率众部族及回鹘僧,皆远迎.....。西去无僧,回鹘但礼西方耳"。

注:昌吉是高昌回鹘汗国与喀喇汗王朝在北疆的分界线。

因此也有人认为,元朝时期蒙古汉族人,把高昌回鹘叫”畏吾儿“,把喀喇汗王朝回鹘叫“回鹘”“回回”。

元代民族问题比较复杂,但时人的民族知识却不够丰富,民族概念也较为模糊,将民族、政权、信徒之名称混为一谈是常见的事。有些概念虽然名称相同,但实质内涵却不尽相同。元人在述及西域、中亚民族时,常用‘畏兀儿”、“回鹘”、“回回’等称谓。此时,高昌回鹘汗国境内的族人大多信仰佛教,被称为“畏兀儿”然而,原喀喇汗王朝境内的族人因饭依了伊斯兰教而被称为“回回’或“回鹘”。因此,元代畏兀儿人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两个民族,冠以不同的称呼。这反映出蒙古人最初是从文化的属性出发对西域诸民族进行区分的。
总而言之,蒙元时期,畏兀儿人不仅聚居于五城地区,还分布于今新疆天山南北各个绿洲和甘肃西北地区。尽管我们不能将元代的畏兀儿人与今天的维吾尔族等同看待,但不应否认他们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也不应将吐鲁番的畏兀儿人与南疆的畏兀儿人割裂开,看作不同的民族。他们虽生活于不同区域,但都源自于漠北回鹃;虽宗教信仰有所不同,但都延续了传统的漠北文化;虽使用的文字不同,存在着方言差异,但都继承了漠北回鹃语的语音体系与语法规则。澄清畏兀儿人的界定,对研究近代维吾尔族的由来、发展及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由于汉族历史上不同时期,汉语对古今维吾尔人的民族自称Uyghur人有不同的汉译,有人说不能把古今维吾尔族叫“维吾尔”。请问,按你的逻辑,是不是因为古今维吾尔语里对汉族的叫法不一样,是不是在维吾尔语叫“chin”“桃花石”和“契丹”年代的汉人不能叫“汉”?

还质问我认同回鹘为祖先为什么不自称回鹘。抱歉,不要把无知当合理,我的民族自称与回鹘人的自称完全一样,不一样的只是汉语翻译的叫法。



我知道我水平有限,可把裕固族说成高昌回鹘正统后裔的jlp温和同胞李鬼,还真没有资格谈我知识性问题。

某jlp温和同胞,混淆撒里畏吾儿与高昌回鹘,混淆回鹘与畏吾儿概念,把裕固族说成高昌回鹘后代解构维吾尔族,发明历史把东喀拉汗王朝说成在国外。被怼,气急败坏造谣我有说过高昌回鹘与西辽契丹有宗教矛盾。

麻烦jlp先把这些历史发明和谣言给圆一下,再来攻击我可行?


对了,麻烦把您说我回答有发表耶律大石强迫高昌回鹘改教的证据拿出来一下,拿不出来就是不怕开水烫的哦。



据我所知,认为喀拉汗王朝(前及东西)古今都在国外不属于中国,南疆维吾尔族不是回鹘后裔,喀拉汗王朝不是回鹘,等等是官方以及广大网友公认的“泛突思想”。现在怎么认为喀拉汗王朝属于中国,喀拉汗王朝是回鹘的观点被骂“泛突厥”呢。爱国同胞竟然把东喀拉汗王朝说成在国外呢。




  

相关话题

  陕甘回变为什么被认为是起义? 
  苏联的民族政策是否是解体的最大诱因?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俄国哥萨克那样的汉族游牧民系吗? 
  中国其他民族怎么评价白族(谢谢)? 
  100年前新疆人吃什么? 
  “汉改少”这种事到哪年才会消停? 
  金朝女真人人口有多少,比清朝多么?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骂蒙古族和满族,而对美国日本点头哈腰? 
  少数民族是炎黄子孙吗? 
  为什么感觉现在网上的皇汉越来越多? 

前一个讨论
我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刑罚?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泉州这个城市?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