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贵州调整高考加分政策:「将逐步分区域调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会带来哪些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gai-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支持啊!56个民族,55个加分

第一种情况,在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里的少数民族也不在少数,在贫困偏远的乡村里的汉族也不在少数。

第二种情况,你我都是偏远落后的地方的同班同学,我每天学习比你用功比你努力,每次考试在你前百位,就因为高考的时候你有加分有预科班,你去了985211的预科班,我去了一个双非一本,这公平吗?

第三种情况,我上高中的普遍情况,因为是乡村几年前某个村整村划为少数民族村落,整村高考都可以加分,他们贫穷吗?不,小洋楼小轿车每家每户都是,他们比你更有钱,他们高考有加分有预科班他们可以比你低50分然后去985211双一流,你就只有死学,熬再多的试卷,也比不上人家是少数民族。

我们班高考第一名去了一所中流985,然后我们班另一位成绩中游的高考成绩比第一名低了130分的,通过一个什么国家招生计划还是什么的(反正就是面向少数民族考生的而且不是预科)他跟第一名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如果就按高考分数,应该也就是二本线的水平!你说这公平吗?

当初少数民族加分本就是为了保证公平,可是时代在变了,这些政策是时候顺应时代开始改变了!你可以改成教育落后地区高考加分,烈士子女加分、驻边战士子女、加分缉毒警察子女加分,然后再来一个防止高考移民政策。而不是一味的少数民族就可以加分。


user avatar   shu-sheng-3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是对的,如果公平,那就所有人都公平,不要弄一些伪公平,也就是所谓的政治正确!美国常常说中国打压新(疆)人权,灭(种族)。我听听都想笑!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绝对跟外国人不一样,中国人习惯了对自己人比较狠,不然不会对汉(族)实行严格计划生育、对(党)员和公职人员实行严格,反而部分地区可以生2个!这个思维好不好呢?有好有坏:好处是可以通过对一些人让利,让他们体会到国家的诚意!但怕就怕在:

1.这些拿到好政策的人不仅不感谢国家的诚意,反而还习以为常,甚至还想要的更多。台湾笑笑不说话!有些地区表示我就是横了很多年,你也不敢管我!


2.打压主体民族的后果就是,形成了新的不公平,既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咱还这么老实干什么呢?


公平的前提就是要实事求是,别搞假公平。不允许歧视,真正的平等(像美国那种就是扯淡了,黑人可以瞧不起亚裔,可以攻击白人种族歧视,这难道就不是种族歧视了?)。有些地方确实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或者语言的原因(藏、蒙、疆人家确实要多学一门语言,可以考虑给予加分)可以加分,但是有些地区语言上就是普通话,你再给他加分就不应该了。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台湾不就是这样被惯出来的!


user avatar   chen-wei-42-65-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贵州省来说,高考加分政策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达成了它的实施目的。贵州省汉少人口比为6比4,从吴次南写的贵州高考加分政策在2006年到2010年的实施效果的论文看,如果没有加分,贵州省高考汉少录取比是7:3,通过加分政策,保障了高考录取比达到6:4,基本符合人口比例。

随着时代的发展,调整高考加分政策也成为必然,和10年前相比,贵州省城镇户籍人口从30%上升到50%,城乡差距缩小。教育投入加大,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差距也在缩小。参加高考人数在未来也将逐年减少,低龄人口中,少民比例也在逐渐增加。从人口结构的变化来说,现在的加分政策过于简单粗暴,弊端益显,现在已经不合时宜,未来更难适用,需要改革。

从改革方向上看,应该是在高考各个层级,从清北到专科,都基本按6:4的比例维持,顶尖高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占堆录取的现象会渐渐消失。裸分比例如果有不足的部分,未来将通过民族预科和专项计划进行调整。


user avatar   llllg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2020届贵州考生 苗族

高考是加了20分 但是班上至少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加了分 所以在我们学生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在贵州汉族才是少数民族” 确实是这样的

再加上这些年许多在贵州的汉族同学其实拥有的资源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好和许多少数民族同学基本是同一条件的 高考也只是和同省考生竞争 汉族学生就很吃亏啊

所以会引起许多不满 很多人都大骂高考加分政策 早些年 还有人为了少数民族户口大动干戈 找尽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要变化了 从2020我高考的时候 遵义和贵阳的少数民族考生就只加了10分 现在这个分地区按年份递减的政策 我觉得我还是比较支持的 毕竟我高考过了~

不过如果我是后来得不到加分的学生 我应该也不会过多抱怨吧 适应时代发展嘛

希望家乡发展得更好


user avatar   jun-liao-ge-j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是贵州考生,17年参加高考,班上30%的同学都有少数民族加分,从第一次模拟考试开始学校就按少数民族加分后的成绩进行排名,有加分的同学都会标注出来,老师说这样同学们可以尽早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每次看到排名都会感叹,因为排名前列的基本都有加分,明明大家都拥有同样的教育资源,甚至一些少数民族同学比汉族同学家庭条件还好很多,但是他们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比我们多拿20分。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每次回忆起来一张张写满了+20的成绩排名还是会感到有些不公平。希望以后少数民族不要单独加分,可以单独设立招生指标,不然汉族的同学真的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user avatar   d339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支持。我高考那一年,全省理科裸分第一名在贵阳,但他不是总分第一名。总分第一名来自凯里(黔东南),后者有20分的少数民族加分,一下子从落后6分变成反超14分。

我同学更惨,贵阳一中全校第二的成绩,报的上海交大,连第一专业志愿都没录取,调剂去了化工系。排他前面的一堆少数民族。

2018年贵州高考出现更诡异的一幕,文科裸分前三名全部无缘清华北大。总分前19名清一色少数民族。

2020年贵州高考少数民族加分考生人数,占比达到42.8%。

再来看一张贵州的人口普查统计表。贵州沿河、务川两县居然会从1982的99.9%几乎全是汉族,到2010第六次普查,只有9%的汉族,从绝大多数变成了极少数。88个县市区只有6个汉族比例上升,其他全部下降。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还没出来,我猜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又上升了。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顽疾不除,汉族在贵州将变成少数民族……


user avatar   yun-zai-qing-tian-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相关话题

  高中三年一点没学,高考三百八,不甘上专,选择复读,我有希望吗? 
  请问,碳可以还原三氧化二铝吗?为什么? 
  考高中,该做鸡头还是凤尾? 
  人大附中其实就是一个高端版的衡水中学吗? 
  如何看待政协委员建议「严惩恶意欺凌他人的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落实? 
  盗版书对中国好不好? 
  如何看待教育部称 2021 高考将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对考生备考有何指导意义? 
  如何评价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要求毕业于ARWU或者THE大学排行榜排名前150名的境外大学? 
  如何看待福建女孩以外籍身份高考被北大预录取,父母曾在阿根廷工作? 
  如何看待山东大学降分40分仍未招满的假新闻? 

前一个讨论
诸葛亮算不算是个侵略者?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饮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 2024-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