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福州公交车上,老人辱骂不让座女生”一事? 第1页

  

user avatar   yi-mei-ting-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如今,大多数人的思想都与时俱进了,可惜道德素质更不上日新月异社会的大有人在,一些老人倚老卖老,一些青年人冷漠自私的现象更甚。让座是尊老爱幼有爱心,不让座也在情理之中并无可厚非,可是凭什么要被辱骂?!都说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可是有的人你送他一缕清风,他还你满屋臭味。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为老不尊的人是自己不尊重自己,一个不自尊的人凭什么得到的他人的尊重?(能做圣人以德报怨的除外)

说两个例子。答主的大学坐落在四川平原地区的一座小山坡上,大学对面是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校内还有我们学校的附属中小学,加上附近不少的居民,可谓人来人往万人空巷。可惜只有一路公车是专门“上山”的,所以大多数时候公车都人满为患。答主上师范大学,热爱旅行,为了自力更生去旅行,答主一周七天起码有五天要“下山”去做家教。因为是起点站上车,几乎都会有座位,而让座是答主的必然习惯——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背负沉重书包的小学生,行动不便的同学……只要有需要,哪怕答主踩着七厘米的高跟鞋,哪怕答主来例假不舒服,也会毫不犹豫让座。所以并未遇到不让座被辱骂的情况。

一次从市里回学校,车上挤得密不透风。这时一个步履蹒跚的老爷爷上车来了(师傅特地开的中门让老爷爷上车),上车后老爷爷扶着扶手,就站在答主旁边(答主也站着)。附近坐着几个低头族的大学生(一般晚上搭此路车的不是我校就是对面职院的学生)抬头看了一眼,就视若无睹地低下头继续玩手机。师傅拿着广播大叫“谁给这个老人家让个位子”。半晌后无人应答,也无人站起来。师傅生气地说“亏你们都是大学生呢,一点爱心都没有”。那一刻,站着的答主觉得被狠狠扇了耳光,为这两个学校的所有学生感觉羞耻——是的,越来越多青年选择漠视

,我们还是师范学校啊!还是一所不算太差的师范学院啊!如果连我们这样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冷漠自私,不身体力行去尊老爱幼,以后如何教育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后代去尊老爱幼?!(诚然,答主后来恶意地揣测周围都是对面学校的)

那时答主还是愤世嫉俗一青年,就很直接地戳了最近的一个男生,干净利落地对他说“同学,请给这个爷爷让个座”。男孩子在周围站着的女孩子的目光注视中面红耳赤地站了起来。老爷爷有礼貌地对那个男孩子说谢谢,也对答主说了谢谢。


答主大学毕业后就到了西藏的首府拉萨工作。学校的住宿紧张,答主就自己租房在了环境稍好的西郊,可是答主工作的学校在东郊,所以除了要迟到时会打车,搭公车成了家常便饭,对让座也习以为常。某一天,答主看到几个负重累累的藏族阿佳争先恐后地挤上车,答主毫不犹豫就站起来让座,可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答主刚提好放在腿上的包包,刚摇摇欲坠站起来,力大无穷的藏族阿佳直接粗鲁地推了答主一把,把答主推离座位,然后其中两人旁若无人地争夺此坐。公车恰好一个急转弯,手无所傍的答主瞬间向侧面跌倒,刹那间有轻微洁癖的答主内心那个悲痛欲绝——是要跌倒在这满是口香糖口痰的地上吗?!god,我宁愿去屎!


说时急那时快,一个游客拉住了答主,才让悲剧的答主幸免于难。然后他满脸无奈地对着答主说“何必呢~你穿着高跟鞋根本不用让座的,在你前面还那么多人心安理得地坐着”。答主回以粲然一笑“他们能够心安理得,可是我做不到”。


嗯~答主遇到的类似事情数不胜数,被粗鲁对待,很少被说“谢谢”,被认为是理所当然……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是答主仍然会让座。答主反感这些倚老卖老的人,讨厌这些把别人的善意当作理所当然的人,可是答主仍愿意做一个温暖的人。可是,如果遇到被辱骂这样的事情,答主定会据理力争,绝不示弱!


时过境迁的如今,想起当初强迫男同学让座的事情,答主的内心颇为不安——不让座也情有可原,答主不应该把对自己的要求强加在他人身上。做不到兼济天下,至少可以独善其身。如果还能遇到那位男同学,答主一定会诚恳向他道歉,为曾经的年少轻狂,为当初的道德捆绑~


可是,如果可以,答主多么希望这个世界少一点冷漠,多一点温情,少一点理所当然,多一点善意感恩~


user avatar   zi-bu-yu-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来来,讲个段子。

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上来个老人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孩。一帅哥起来让座,那小孩立马就跳了上去。帅哥说‘小朋友,起来让你奶奶坐。’老人直接对帅哥嚷了一句‘我坐不坐关你什么事儿。’

帅哥一脸懵逼。。。。

顿了一下,直接抓起小孩往旁边上一放,自己又坐了回去,那老人就抱着小孩在那里嚷嚷说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怎么地。

帅哥直接说了一句‘你不是说,你坐不坐关我什么事儿?’老太太直接闭嘴了。

车上人都一脸大快人心。

说实话,有些老年人真是不太懂事,还有就是社会风气给惯的了。




  

相关话题

  韩国 2022 年起正式废除《强制防沉迷制度》并全面推行《游戏时间选择制》,这对青少年将造成哪些影响? 
  “瘦长鬼影”传说是否可能与尼安德特人对(相对更高、瘦的)智人的恐惧有关? 
  德川家康炮轰小早川秀秋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学? 
  为什么有的人「偷偷学习,不愿让他人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心想事成”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我怎么觉得我的心理咨询师说的话可能不是太有道理呢? 
  宁夏银川一 10 岁男孩往窨井扔鞭炮被炸身亡,你怎么看?该如何对孩童进行安全教育? 
  如何评价「妻子带闺蜜跟男同学吃饭,丈夫突然发怒端火锅泼人」? 
  为什么中国医院在高消费的前提下体验如此之差? 
  为什么知乎关于明星娱乐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2000 元,6 天韩国交流和 iPad mini 2,该如何选择? 

前一个讨论
当「变态」遇到「变态」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让你觉得孤单的事?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