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错书了而已。
1
表达能力强的本质,是看问题直达核心,表达起来精准有深度有条理。
如果看问题分析问题看不到核心,只是片面的在看问题,那么文字用的再好,都是外强中干,难堪大用。
那么如果要提升表达能力,就应该看一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认知范围的书籍,而不是看读起来很舒适的文学类书籍,或读起来跌宕起伏故事和小说。
比如我经常推荐大家读《毛选》,《毛选》就是一本既能提升个人认知范围,又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书籍。
教员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以掌握生产资料的多少作为标准对当时旧社会进行了阶级划分,再对每个阶级的革命意愿做了精准的判断,甚至还提前预见了跟国民党的国共合作前景是暗淡的,因为国民党右派是帝国主义势力的附庸,会站在革命的另一边,后面的历史也验证了这一点。
教员看问题直达核心,看问题全面客观,所以这篇内容的表达简直太强。
再看第二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篇,教员为了了解问题,做了实地的考察,听取了各方的意见,然后做了全面的总结。
教员把农民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数规模达百万,第二个阶段人数规模达千万,农民运动打击了地主和豪绅,从革命的角度来看,农民运动大问题没有。
教员完整的了解了农民运动的方式,以及各界对农民运动的真实评价,总结出来被打击的落后阶级评价农民运动不好,糟的很,这就很好理解了,立场问题。而农民们通过运动,分到了田地,打击了落后阶级,这是革命的进步,对革命有好处,农民运动是先进的。
教员把完整的情况呈现出来,然后根据革命这个大方向,对农民运动做了积极肯定的评价,这直接把很多人造谣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给戳破了。
这个表达也是太强了。
2
工作中和生活中,更多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人与人之间高效沟通,所以在表达方式上,也是需要看问题直达本质,有逻辑条理,而不是其它,所以在学习和看书上,也需要看这方面的书。
比如看《毛选》,我就觉得很好,拿革命实践的思想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简直就是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不过效率上确实要高很多。
专门建了读毛选的公号,里面有更多的总结和思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关注公号“崔丁读毛选”
看见没有,要搞清表达力这个问题,是要付费的。
这也是一定要把这个问题复杂化,而不是简单化。都学会了,知乎高赞也就不存在了。
书本知识就是材料,再多的材料也不能自然形成一座建筑物。
而从事建筑设计和建造,需要专业技能和天赋。
从事建筑业的人很多,但是优秀的设计师非常少。
有意愿表达自己思想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可以说相当稀缺。
表达能力是一项很有价值的能力,绝大多数人实际上做不到优秀。
在这个问题上最好不要较真,差不多就行了。
你越追求这个东西,实际上越做不好,最大的可能是你缺乏这方面的天赋,从刚开始接触语言的时候,基础就歪了。哪怕你后来看了无数的书,把这个问题下的回答付费的免费都看一遍,结果依然是一无所获。
表达能力差并不妨碍你做好自己擅长的工作,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你有一个良好的表达能力。
这就是生活的陷阱,禁锢自己的牢笼。
表达能力的提升,恕我直言,绝对没有一种所谓放之天下皆准的公式,一种适合所有人的方法,这个东西必须因材施教,甚至是歪打正着。
只有人告诉你,我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表达能力迅速达到某个知乎大V的水平,这几乎就是在骗人,只是因为他的表达能力让你深信不疑。
对于个人来说,你的语言天赋、个人生活环境、性格、有没有处于及格线的逻辑推理能力。甚至是长相,有没有异性朋友,复杂的生活经历等等,没有这一类的基本了解,这就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我的意见,就是不要强求这个东西。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哄人的话。读书是可以破万卷,但是下笔依然是写不出来。
书只是构成表达能力的要件之一,距离你能写出一篇好文章,说出一段振奋人心的演讲出来,还差得远。
别听人卖弄,别相信有一种万试万灵的方法,自己好好生活吧。
我从做编辑超过八年的经历中观察到,看书多不一定能写好,写得好的人往往做到了这几点。
上学时,写作文时老师也许常说一个词「眼高手低」,说的就是见识广了,眼光高了,但动手能力差,没有把写作的思维和方法真正内化成自己的。
你必须练笔!反复练笔!用不同方式练笔!
想要写的好,你必须立刻去尝试写,时刻想着怎么能有更好的表达方法。
除了持续写,还要思考如何提升写作水平。
村上春树每天雷打不动写完十页纸,倪匡一天能写一万字,唐家三少日更8000字,十年不变……在量变达标之前不足以提质变。
对于新手,我不会用行内人的标准要求你每天必须要写够多少字,如果你喜欢写作,可以参考下面几点建议进行日常练笔。
第一,练习写书评。
我们读了那么多书,懂得欣赏和分辨好作品,跟别人介绍一本书时,却只会说「超级棒」,「很厉害」,「绝了,一定要看」。从这一点来说,你可以试试写书评,这是让读书的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好方法。从几十字的一句话简短书评到几百字总结一个观点、上千字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与作者的思想对话,写书评能逼迫你系统的消化一本书的核心内容,锻炼总结概括、提炼精华的能力,提高思辨力。
第二,以优秀作品为蓝本,模块化地进行仿写、改写练习。
比如前些天突然流行的疫情文学,你能从中找到无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模仿作品,一眼就能看出他们致敬的是鲁迅王小波还是萨特。有的人追完热播剧《人世间》以后热衷于分析剧中的人物,那就不妨可以读一下梁晓声的原著,模仿他怎么写周秉昆、郑娟等等这些鲜活的人物。
第三,记录你熟悉的、感兴趣的一切。
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在老师要求下写过日记,只不过需要上交的日记多少有些表演成分在,而今天为了成为作家而写日记,你可以从记录灵感、积攒素材、日常练习的角度,用好记录的功能,及时抓住脑子里闪过的画面,让它们变成文字,积少成多,就能变成未来作品的素材库。你可以写人,写动物,描写一段心情和感受,叙述一件事,尽可能用富有画面感的语言,简洁、清晰、准确地写出来。
第四,练习创作完整的作品。
可以从一千字左右的小故事、小散文开始,开头结尾高潮都给安排上,训练自己的全局思维,练习自己对文章架构的掌控力和对各个部分均衡协调的能力。
刚开始尝试写作,最常见的问题是,不敢下笔、不知道从哪开始、写了开头以后编不下去没办法结尾,或者有了画面和情节、场景,但跟人物之间是两张皮,搭不上。每个问题都会成为阻碍一个人成为作家的拦路虎,但只要硬着头皮迎难而上解决了阻止你下笔的那个障碍,就会觉得茅塞顿开,看到一道光。
如果你觉得独自摸索太辛苦,可以找一门写作课,有专业的老师带着,能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进步会更快。
说到这里,我想到担任过知乎故事大赛评委的李享老师总结过一套写故事的八步法,也就是结合人物、事件、主题这三个故事要素,围绕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构建出完整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一下知乎官方出品的写作课看看具体是怎么说的,就相当于是给出一个写作导航地图,走个全流程,就能清晰了解和感受一个好故事、好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
说回到你的困惑,我们日常用的最多的汉字也就3000多个,但在作家笔下,它们就能排列组合成绝妙的故事、动人的书信、震撼的呐喊。而我们这些社畜,认识的是一样的字,写出来却总觉得不够好,不够美,不够生动,甚至不通顺。这种困惑不只是你有,很多刚开始写作的人都有。
人们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关键在于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和观点。
人们还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就对读书上升到更高的要求了,至少要达到超越许多人的应试解题能力的及格线。然后,只有把书里的知识记住了,用起来了,变成自己的积累,能用来帮别人解决问题,才能变成钱。
总之呢,写作不是一件闭门造车就能做好的事。作家海明威说过:“不要让自己犯下塑造完美人物的差错……让他们像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立体的人,不要让他们沦为符号。”所以好的作品,一定要有真实感。搞创作的过程中,你有很多方法可以寻找素材。你可以借助阅读,从书里寻找灵感,也许某一段话,某一个场景,就能启发你唤起记忆和想象中的故事雏形。你可以搜集某个领域的数据、案例,适度参考,丰富你作品的真实感。你可以去采访有故事的人,去问你对某些职业、某种经历的细节,用他人的经验填充你作品中人物的血肉。
从读书到写作,其实有一条自然转换的路,你可以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练习,从眼高手低,变成优秀的作者,或者作家。
就像上面提到的知乎写作课,这种实战派课程通常都是理论与方法结合,如果你能消化老师讲的大量带案例,相信能有效构建属于自己的写作逻辑,开启写作之路。
最后,愿你心想事成,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祸起萧墙破金汤。
中、俄、美这个级别的国家只可能从内部瓦解,不可能从外部瓦解。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这说的是不是美国。
特朗普就不可以说句实话吗?
另外拿民粹主义说事不要逼我骂人。
不看看那些所谓的精英把美国糟蹋成什么样子了,还有有B脸说民粹主义!
简直是无耻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
阿富汗的花了纳税人2万亿平均下来每个美国人头上6666.66刀,不民粹可以。
你先把这笔钱说清楚。
四大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为他们只是给你讲了一个故事,并没有把自己的故事当做颠扑不破的真理来宣讲。
至于你如何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是你的事儿,作者没有说故事里的人物 就是完美的,没有说故事里的事情是应该效仿的!
因此你能看到书中很多人物做了很多现实中不该做的事情,是因为作者要给你看,否则他作为一本书的上帝,要掩盖轻而易举!
拿《水浒传》为例,李逵劈小孩也好,李逵割李鬼的肉做烧烤也好,武松鸳鸯楼对着无辜的丫鬟们一通大开杀戒也好,这些作者不能掩盖么?就写李逵把小孩藏起来不行么?武松就说没有滥杀无辜,一个丫鬟都没死不行么?施耐庵又不是战地记者,他是小说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施耐庵就是告诉你,梁山上的好汉之前都是干啥的,孙二娘就是杀人卖人肉包子的,王英等人就是杀过路客人 做醒酒汤的,至于故事如何理解是你的事儿,他从来没说这是大宋 精神楷模集,没说大家一定要向武松学习,谁惹了你就杀他全家,连丫鬟都不能剩……
至于《红楼梦》看似最最玄幻,可是也是最最写实,现实中的那个男主就是这个样子,甚至不惜自黑,用两首西江月来讽刺宝玉“于国于家无望!”、“莫效此儿形状”等等。
作者从来没说,贾宝玉是完美的人,大家一定要向他学习!!!
同理现代也有很多类似的作品,描写一些有争议的话题,甚至专门以现实社会中的反派人物做主角的,比如《五亿探长雷洛传》、《跛豪》、《绝命毒师》、《大西洋帝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