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奥运神射手许海峰视力不足 0.5,张梦圆近视 600 度,近视也可以练射击吗?他们是如何看清靶子的? 第1页

  

user avatar   yun-dong-fen-zi-cheng-lan-wen-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射击运动来说,视力远没有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重要

普通人无法看清的靶纸,很多射击运动员同样无法看清


因为一来靶纸那么小、距离那么远,已经超过人类视力的极限。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看的不是很清……二来即便存在“千里眼”看得清清楚楚,如果无法做到动作稳定、且心态平静的完成射击,依然无法实现目标。

毕竟射击向来比的不是谁看的最准,甚至不是比谁射击的技术,而是比谁心理更沉着,动作更「稳」。

——所以射击选手花了大量的时间,都用来训练抗压能力/心理负荷和稳定性。包括所有射击项目用到的道具,射击服、射击鞋等,主要的作用也都是提高稳定性、降低干扰。



之前和射击队的聊过,其中两点记忆犹新。

打气步枪射击的,别管平时表情多么搞怪面部动作丰富,射击时控制面部肌肉颤抖的能力相当重要(实际上很多身体的细微动作并不受主观控制,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另外别看射击运动员比赛中每个动作那么稳、甚至视觉上动作表现的很程序化很僵化,其实他们的身体动作非常柔和(笨重的射击服也限制了活动),射击运动员在所有奥运运动员里,可能具备最强的姿势模仿能力

这个姿势模仿能力,也是选拔潜力小射击运动员的重要标准之一。


多放一些射击相关的设备和数据,对视力和射击这件事理解就能直观很多。

也就能明白为什么说,视力其实压根不是决定最终成绩的关键因素。


奥运射击分为两类,固定靶射击(气步枪、气手枪)和飞碟移动靶射击(双管霰弹枪)。固定靶射击里最短距离10米,固定射击位+固定靶纸。

找了三张十米气步枪比赛的照片,注意距离十米远的靶纸上的黑点(很小):


照片里几乎看不清的黑点,长这样:

具体尺寸为:

总直径= 45.5mm;
4 环直径=30.5mm;
9 环直径=5.5mm;
10 环Ø=0.5mm;
划线宽度0.1mm至0.2mm


就这么点大,且那么远。

想要看清靶纸上的7~10环区,对人类的视觉而言几乎就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

而想靠眼睛去区分更细微的、能决定选手成绩的*.*环,更是完全天方夜谭。

如果普通人有机会尝试一下10米气步枪射击,能打中靶纸,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



今年东京奥运会首金杨倩,女子十米气步枪,杨倩的最后一枪只有9.8环,发挥失常,她自己打完可能都以为冠军没戏了,然而俄罗斯的阿纳斯塔西娅·加拉希娜更是很失误的打了8.9环。最后一枪决出了胜负。

杨倩:


加拉希娜:


结合10米这个距离、这个小黑点,想象一下对她们而言大失水准的9.8环、8.9环,是什么概念。它们和各自最高的10.9环,位移的差异,又是怎样一个毫米数值。

——人类的视觉,精度完全没法达到这个水准。

这种情况下,视力度数的差异,影响也就没那么大了。



所以开头才说,视力无法成为决定最终射击成绩关键因素,心理负荷的调节能力技术动作的稳定性,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很多人提到杨倩,都知道她是00后,最近还在热议她颁奖时的比心动作、美甲图案、清华学生身份……这个2000年7月出生的姑娘,2011年已经开始射击训练、2012年就参加比赛了。

这整整十年的专业训练中,心理一直是需要伴随技术同步训练的内容。集中的志趣定向、超强的自控力、坚忍的意志品质、进取心……缺一不可。

区别其他项目,射击运动员往往要更荣辱不惊一些,尤其是在参加大赛的多个项目中,不管第一项是夺冠还是失败,都要求选手能尽量恢复到平常心的状态进入另一项——就这种能力的考验而言,整个奥运会项目中也很难找到第二个了。



如今奥运会采用的淘汰制(得分最低者陆续被淘汰,最后冠亚军直接PK对决)在比赛观赏性上显然更紧张刺激,对选手的心理考验是极高的。

因此,射击届也有一个默认的说法,高手之间的竞争往往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一场无烟的心理战争。


技术动作的稳定性方面,射击选手也会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力量训练。看起来“毫无训练痕迹”的射击运动员,他们在核心肌群的稳定性方面,要远超于普通人。

关于稳定性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测试(普通人也可以尝试一下):

光脚站在平整地面,单脚站立,另一只脚叠放脚背上或悬空,双臂平伸,闭上双眼,然后开始计时——普通人往往在20-60秒间,就无法保持平衡了。

而杜丽之前曾透露过,职业射击运动员能站数分钟甚至十几分钟。



所以心理负荷的控制能力、技术动作和身体的稳定能力,这些都要远远比视力重要。

和普通人视力水平相似的射击选手之所以做到机器般的精准度,用卖油翁的话来说,

“无它,唯手熟尔。”


最后多提一下气步枪射击的装备——


因为射击器械、射击姿势的不同,气手枪和气步枪的装备差异极大。

气手枪往往穿着较为舒适、日常运动的服装即可,也不允许借助外界装备来提高射击时的稳定性。而气步枪则全副武装、如同戴了一副盔甲一样:


气步枪的射击服,用盔甲形容真不为过。一般用料包括两层厚帆布外加皮革,因此过去的射击服,重量和厚度都相当的惊人,5+公斤是常态。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世界射击联合会(issf)对装备有过调整,稍微轻薄了一些。

专业选手的射击服都是量身定做、专人专制的,整个测量的繁琐程度,远超过很多高级定制西装的规格。

非职业射击训练者,采购专业射击服时如果无法像职业选手那样测量,也需要填写相当繁琐的身体数据,最终的射击服才能勉强一用。

——就算两个选手身高体重一样,看起来粗粗大大的射击服依然不能换着穿。


射击服的所有功能设计,也为达到射击过程中完美的稳定性,以及尽可能杜绝一切外界的、选手自身的干扰,并且对颈椎、腰背等部位起到保护和预防慢性伤病的作用。

其中选手自身的干扰,就包括因为心脏跳动引起的、和呼吸起伏时身体出现的晃动——结合上面射击成绩和靶纸尺寸,想象一下心跳、呼吸等日常毫无存在感的生理动作,都会极大影响射击的精准度。



但本质上,射击又会避免装备带来的稳定性额外加成,所以对装备依然有条条框框的检测标准。

比如射击鞋。

在站姿射击中,站立的稳定性、鞋底的防滑性无疑是很重要的。假设选手穿着完全无法曲折、也毫无缓震性的中底,显然稳定性就能达到最大——issf就杜绝了这种情况。

它要求射击鞋“必须是可弯曲的”。专门有个测试射击鞋的器械,要求15牛顿米的力施加到中底时,鞋底必须达到至少22.5°的弯曲。


因而,射击服、射击鞋等一方面为了这项运动的单个选手量身定制,尽可能满足稳定性的需要,一方面又不能成为提升精准度、左右成绩的额外加成。


东京奥运会期间,相关的赛事资讯都会在知乎想法中发布,感谢关注运动分子



user avatar   xhbiologyxie-he-sheng-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7月24日在东京奥运赛场上,中国选手杨倩夺得首枚金牌,在大家为此感到骄傲喝彩的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本以为学射击的应该都拥有一双百步穿杨的好视力,可万万没想到好多近视眼!近视眼可以练射击吗?靶心那么小,离得又那么远,就连正常人都看不清楚,那些近视眼的选手是怎么射准的呢?

事实上,射击这事,还真不完全依赖于视力。

曾经有一位专业的人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就算视力非常好,比赛时也都看不清楚靶心。”

由此可见,光有一副好视力,是万万不行的。

那射击比赛拼的是啥?

其实更多的靠的是感觉。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故弄玄虚。

如果你身边有参加过射击比赛的人,你问他是如何射中的,多半他会丢给你两个字,凭感觉,这绝不是敷衍。因为射击比赛呼吸和心跳对运动员的影响相较于视力而言可能更大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要穿专业的射击服了,那衣服一旦穿上,那脱下来是相当费劲,为什么还要穿呢?其目的就是要把各方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射击运动员、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许海峰也曾表示,对射击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感觉,而不是视力。而且许海峰还曾向媒体开玩笑说,“以前他选材,专门挑视力不好的运动员。视线模糊了,就不会过分注意靶心,而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保持自身的平衡与稳定上。”这当然只是一句玩笑,但也很形象地衬托出射击比赛的关键并非在视力方面。

另外一位中国女子射击运动员、奥运冠军杜丽也曾表示,“虽然她的视力没有问题,但对射击运动员来说,平衡与稳定确实是最关键的。”就连世界冠军都觉得视力跟射击之间关系不大,大家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确实射击需要我们用眼光去瞄准,但真正能够促使你射中靶心的是稳如磐石的强大心理素质以及过硬的运动员综合技术。而这种技术形成的背后,是每一个远动员千锤百炼、努力付出的结果。


user avatar   ling-chen-san-dian-er-shi-j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关公司已经出动了,今夜是无眠之夜。

简单聊聊这种事情一般是怎么被公关没的。

最简单的方式,自然是直接找社交平台,要求彻底热搜,去掉话题词,但是因为阿里之前已经被约谈过两次,这种事情明面上应该不能做了。

但是, 明面上不行不代表没办法。

最常见的,一般是控制“热搜话题词”,比如“某某凡涉嫌性侵”事件,热搜上就只挂个“某某凡”的名字;而这次,明明是“阿里员工受侵害”,却非要把热搜词改成“阿里88”。

减少热搜话题词的信息量,就能减少点进去的人数量。

接着呢,就找大V发布相关微博,发布的微博就带着简化过的“热搜词”,但是微博内容与现在实际发生的事情完全无关。

比如现在阿里的事情应该是“侵害事件有没有发生”。但是就在刚刚这个时间点,却集中有一堆大V发布阿里的其他事情,这怎么看都不够合理。

凭借着高权重,这些大V会占据热搜下的前排,这么做,目的就是浑水摸鱼、模糊视线。


加上互联网讯息更新的快速,时间过去,大家很快就会把事情遗忘到脑后了。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希望这次事件不会被模糊掉,希望有罪的人得到惩罚。

等一个真相,而不是公关。


user avatar   wwd-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不想在这个话题下发表什么看法。不过刚刚看到一条新闻,退下来的川普刚刚召集了一场慈善募捐,准备募集50万美金的善款,救助500条中国狗到美国,避免沦为桌上美食的命运。

爱狗人士不知该如何反应呢?

先不说这件事孰对孰错,在我看来,又是一群别有用心的人有意制造的闹剧,操控舆论而已,甚至想影响立法,时间卡的刚刚好。

熟悉的操作,熟悉的套路。

导盲犬我了解的不多。不过曾经有个立法推动我倒是非常熟悉,那就是取消食盐专营。这个是好是坏也不予评论,只说说当年是如何操作的,每年快到两会的时候,各地盐业部门都会查处一些大案要案,并请专家点评私盐对人体的危害,新闻密集报道,就一个意思,只有食盐专营才能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一旦放开,就有不法分子用假冒伪劣的假盐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

彻头彻尾的谎言闹剧罢了。

首先,出场的就是工业盐。专家信誓旦旦地说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3克就能致死。专家说得都很正确,但恰恰是故意混淆视听。因为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但是它没提正常的亚硝酸钠售价在3000-4000元一吨,假盐贩子有200元一吨的工业用盐不卖,反而用赔本的工业盐来冒充,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还有专家提到的工业用氯化钠没有精制,里面也含有亚硝酸钠,就更是笑话了。因为国家所有关于氯化钠(包括食盐)的各种标准中没有一条是关于亚硝酸钠含量限制的,这说明什么?正常的各种氯化钠就不含亚硝酸钠。

还有的就是所谓牲畜盐,专家愤愤不平,给畜牲吃的盐让人吃,简直丧尽天良。但是非常悲哀的是,牲畜盐的各项质量标准除了不含碘之外,都比食用盐高得多。这才真正是人不如畜牲。当时很多查处的案件本来想以危害食品安全罪查处,结果一检测,除了不含碘,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

拿食盐举例,就是某些利益团体利用信息不对称性,故意颠倒黑,谋取私利而已。

一条训练合格的导盲犬能不能指定地点排便,这个不懂,不讨论。

我关心的是几乎所有的有心者都在提什么国外导盲犬有多少,中国有多少?

我随便搜搜美国盲人,结果非常遗憾,在不带任何预设的前提下,我看到的美国盲人没有带导盲犬,没有一个。这里面包括美国盲人协会的所有管理者,以及盲人的精英,IT精英,普通盲人等等,全部使用的都是导盲杖,没有见一个用导盲犬的,这不科学啊!

中国有必要搞导盲犬么,反正国家不这么搞,那么就是民间的爱心人士献爱心了,都是号称免费给盲人提供导盲犬,只是,只是一条导盲犬训练成本很高,要20多万呀!

事实真的如此么?这些人宣称导盲犬要训练两年,还必须一人只能训练一只犬,所以20多万并不贵。粗略算算,除去两年的狗粮,算两万吧,天天训狗,一月工资上万,这活儿我也想干。

导盲犬真有这么高贵,比得上警犬和缉毒犬么?训练成本有警犬缉毒犬高么?如果非要有人说比它们高,那就没有必要在讨论了。

我曾看到自称专业的警犬训练人士算了一笔帐。

昆明犬幼崽 2000一只,训导员工资6000一个月。

警犬头9个月为集中训练,平均一个人带5只幼犬。

幼崽头三个月为断奶期,饲养疫苗人工等8000元。

初期训练6个月,1.8万。

经选拔后专业训练期,3到6个月。这时单人训练,工资6000,狗粮等1500,其它费用500,3个月小计24000。

所以,一只合格的警犬从出生到正式服役费用52000元。如果要求更高十万也有可能。

也有警犬培训人员称各地标准不同,最低也要四万元起。

这个可是有严格标准的,最低四万,顶天十万,那么民间自发的没有监督的训练费用号称20多万,这是在骗谁呢?

毕竟这都是民间自称的费用,那么权威的官方费用有么?还真有。

中国警察网在2007年曾经报道昆明警犬基地实施社会化扶养训练警用幼犬,就是把经过初步喂养三个月左右的幼犬送到附近培训过的农户家进行喂养专业训练,属于初期拓展性训练,四个月后由基地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专业训练。

这里面提供了一组数字,基地喂养训练四个月的成本2200元,群众喂养训练四个月的成本1500元,而且验收合格率从84%提高到92%。

只不过这毕竟是2007年的新闻了,这么多年过去,狗粮人工成本提高了不少。

又查到2020年的相关报道,这种委托饲养训练模式更加系统专业,从幼犬出生一直到专业性训练之前都有群众喂养训练,不过里面只提到了一组数字,该户喂养六条纯种母犬,十六条幼犬,一年纯收入两万元。

如果仅仅算一年就养了十六条幼犬,人工费用才1200元一条。至于狗粮防疫等按照官方标准9个月12000元,也不过13000元。如过导盲犬也交给他们训练3-6个月,专业训练人工一条一个月1000元吧,狗粮1500,我估计着一只合格的导盲犬20000元就搞定了。

那些宣称20多万才能训练出来的人,脸不红么?

嘴上说着都是爱心,让大家捐钱,心里全是生意,都是生意罢了。

至少在盲人无障碍社会福利做得比较好的美国,主流还是导盲杖,他们更多还是在各种无障碍设施,盲人便利,就业补贴等方面努力,导盲犬提都没提。这不是很让国内爱心人士尴尬么?

…………………………………………………………………………

一周前又补充了很多,结果发布的时候啥都没出来,草稿里也没,气得不想再讨论了。今天再接着说吧。

关于导盲犬在网上跳得欢各色人等,有哪一个是真正关心盲人的?

打开各大搜索引擎,输入导盲犬,首页上的相关新闻介绍赞美简直是铺天盖地,仿佛只有导盲犬才是盲人的光明未来,其它的都不能显现对盲人的关心。

再输入电子导盲杖,根本没有任何新闻媒体,网络大B关注报道过,这种首页几乎没有销售推广,和化妆品日用品比起来差得太远太远,剩下的全都是技术型说明。

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国内电子导盲杖开发得相当差劲。不过我也欣慰地看到,有一些相关专利,还有毕业论文设计,这表明国内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上网搜索了一下销售的电子导盲杖,结果不尽人意。

价位大概分为100以下,100-300,1000以上这三种区间。

100元以下的就是普通导盲杖装个警示灯,再良心点装个喇叭,告之盲人路过,众人小心,对盲人并不友好。

300元的,多了什么收音机,MP3插卡听歌听戏,更是鸡肋,正常人都应该知道在路上行走尽量少听歌,因为容易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尤其是视线盲区内,有安全隐患。

1000元以上的多了GPS定位,可以通知家属位置,可以告之方向,还有探障功能。

个人认为,这里面最欠缺的就是盲人专用导航地图了。

目前国产北斗2.0的普通定位精度已经达到了1.2米,在民用工程上配合差分定位可以到mm级,但是这个成本太高而且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如果和移动基站定位配合,在0.5m这个精度内应该能够满足盲人的出行导航。

需要配合的就是导盲软件了。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普通电子导盲杖厂家是没有能力独自建设的。

目前国内的导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大导航软件基本都有步行导航,完全可以在政策指引上对其进一步优化,主要是人行道的固定障碍物标记定位,很多城市都有盲道,但实际上落实地并不好,盲道上树木,电杆,指示牌都会成为盲人杀手,对于没有盲道的小街小巷就更不用提了,如果这些全部交由导航公司来做,人力成本巨大。是否可以由民间人士或者志愿者来进行标定,这也算是一项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具体操作细节可以群策群力。

还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问题,之前很多城市都推广过盲人红绿灯,但是效果很差,不久就全部取消了。

因为当时的装置都是声音提示,前方绿灯,红灯,然后是语音提示剩多少秒,或者用枯燥刺耳的长滴滴声提示,如果信号时间临近结束,会变成急促的滴滴声。

但在白天繁忙的十字路口,人声鼎沸,这种声音提示小了盲人听不到,大了就直接成了噪音,普通人听得都脑仁疼。晚上更是扰民,不久就在各种投诉中全部取消了。

现在完全可以与电子导盲仗对接,比如在红绿灯杆上装有定向特定频率广播无线电组件,将信号限制发送到对面一段指定的区域,电子导盲杖接受信号后告之红绿灯信号及持续时间,又不对其它方向等待红绿灯的盲人造成干扰,这一点应该不难做到。还有国家有关部门应提前介入,制定电子导盲杖的标准,尤其是涉及市政方面的各种信号资源频率,对接窗口等技术参数做统一规定,指导相关厂家生产。

另外,电子导盲杖要有探障功能,这一点已经可以完全做到了。理想的探障要分上下两路甚至三路。下路注重前方路面的临时凸起,陷坑,台阶,中路是前方临时停靠的车辆,行人,上路是头部附近出现的树枝杂物。

曾经考虑过将手机和导盲杖配合导航,但是意义不大,也不方便,不如就把手机的安卓系统整合进导盲杖,更方便。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这种导盲杖成本大概五百,最多一千。

普通铝合金折叠导盲杖:50-100

北斗导航模块:10-50

超声波探障模块:20-80

安卓系统:8G机顶盒便宜的100,好一点的200,这还多了高清视频解码芯片之类的,还带蓝牙语音遥控等。

加起来500,再加上一些其它电子配件,导航软件开发,售价1000,利润也很不错了。

作为一个福利产品,国家可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采取盲人承担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社会福利献爱心一部分,一个电子导盲杖,普通盲人或许两三百块就能获得。

我设想的场景是这样的。

盲人出行,掏出电子导盲仗,对蓝牙耳机说:我要去合记烩面。

耳机里传来:根据你平时的出行习惯,已经将XX路的合记烩面作为目的地,确认请按导盲杖手柄左侧确认钮,选择下一个请按右侧取消钮。

是否为你预约店家安排座位?

现在正在为你导航,目的地,XX合记烩面,距离500米,预计十分钟后到达。

现在你位于小区广场内,右方20米为花坛,左方10米是小区临时停车位,请朝正前方前进

滴! 前方两米有快速移动物体,请暂时停止注意避让。

请直行,距离小区门口还有20米

滴! 前方两米脚下有移动物体,请注意

(奢华版:前方两米处判定大狗撒欢,按其轨迹是无人牵引,请注意避让)

你现在位于某某街人行道上,请直行。

滴! 前方两米道路有障碍物,请注意。

滴滴! 盲人出行预警,XX街道某某超市前供水管破裂,市政人员正在抢修,人行道上双向十米设有临时施工围栏,请盲人注意绕行。

(奢华版,滴!前方两米有障碍物,是围挡,请绕行)

前方五米为十字路口,马上进入红绿灯指示区

前方绿灯,还有20秒通行时间,预计你无法通过,请等待下一组绿灯

前方红灯

前方绿灯,还有50秒通行时间,可以通过

你已偏离人行横道线0.5米,请向左方回到安全区域内

(前方有店铺的促销牌倾斜)

前方两米,1米五高度有临时障碍物,请注意

前方一米,1米五高度有障碍物,请停止前进,自动为你打开声音报警

前方一米,1米五高度仍有障碍物,请绕行

目前位于盲道,是否将其实名标记为障碍并举报?

………………

你即将到达合记烩面,前方有台阶,请从左侧无障碍通道进入

你已经进入店内,因为人流较多,请呼叫服务人员为你引导。


这样看看,不是导盲犬香多了,平时就是充充电,全部自己承担的话,可能就是1000块。

……………………………………………………

当然,还可以有更高级版的,配上高清摄像头,AI识别,语音引导,再黑科技的,直接把影像换算成视觉信号倒入大脑,那就不存在导盲杖了。


user avatar   er-da-ye-2-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找男朋友,有两个人选。一个叫李雷一个叫韩梅梅。

李雷身高一米七,韩梅梅身高一米八。

单就身高来说韩梅梅更有优势。

但是李雷身体健康体型匀称,器大活好,更有文化,经济条件好,而且气质形象俱佳。

综合来说,李雷除了身高略微不足,其他方面比韩梅梅更有竞争力,甚至是碾压。

这个时候韩梅梅想要提升竞争力,就应该改变自己其他方面的条件。

但是韩梅梅没有,他还在努力提升身高,终于他通过各种方法提升到了两米五。

韩梅梅因为身高两米五被人所熟知,人们都知道有个人身高两米五,但是代价就是身体十分虚弱,无法从事基本的日常工作,基本生活都很困难。

心智正常成熟的妹子都知道,这个时候应该选谁。

身高是个很重要的指标,但是达到一定阈值以后一般人就不会有更进一步的需求。

像素就像身高。

面对一群不知所以的人来说,一开口我的男朋友有多高,肯定是越高越唬人,宣传效果越好。然而现实中谁的男朋友实际体验更好其实一目了然。

即便是这样,韩梅梅的身高也还是真实的身高,可现在,还有人通过装高跷,架梯子的方法企图来把韩梅梅的虚假身高提升到六米五。以此来向世人说明这个男朋友更好。

然后有人问:为什么大家不像韩梅梅那样,给男朋友堆身高?!

答案就是:再高了没卵用。




  

相关话题

  近视眼对玩射击或者射箭运动的障碍大吗? 
  射击游戏和真实射击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为什么人脑会觉得 A、B 区域两块颜色是不一样的?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 
  本人已近视一千度,应如何如何缓解严重的视觉疲劳,以及防止度数加升? 
  有哪些入门级手枪推荐 ? 
  捋袖子为什么会让人产生劳动的感觉? 
  为什么国内孩子大都近视,老外却很少? 
  老花镜凸透镜可以预防近视吗? 
  为什么高手都是把枪放在腰间点射,而不是使用准星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追光动画制作的《青蛇劫起》上映口碑两极分化?
下一个讨论
假如三体中由吴亦凡作为面壁者会发生什么?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