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南京疾控:已锁定疫情病毒毒株为德尔塔毒株?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1页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动作太慢。

我不相信现在的技术水平,到今天才测序完成确定是德尔塔。

发现德尔塔后第一步是先切断传染。

病例小区全封。

堂食,健身房,咖啡店等不戴口罩的地方停业。

居民呆在家里。

然后才是大规模检测。先保证感染的不乱跑。然后通过测试把感染的找出来。

广州不是那个隐瞒的,会更早的结束疫情。

南京表现得很慌乱,没有先断活动,直接大规模检测,工作人员很辛苦,病毒还在传。

现在终于出政策了,算亡羊补牢。估计一两周后能看到效果(病例逐步下降清零)。

其他地区不能大意。

对南京回来的,有交集的,要居家隔离,一天一核酸。过了潜伏期为止。

限于南京一地还好解决。

另外,说了多次了,入境要物理隔离,空气隔离,单独找个地方处理入境人员物资。

前面挡住,后面不需要花那么多成本。


user avatar   lengzhe19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七场发布会,在过了这么久,终于发布了毒株的测序分型。

但,这更像是倒逼发布的。

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地完成并公布了测序结果,甚至泸州就直接说与南京毒株高度同源了。

只有南京一直不公布信息。这就让人很费解,我从最早的航班CA910的信息推测南京可是能delta毒株,但南京一直不公布测序结果,甚至我接到了多个朋友的私下的信息分享都说南京是delta,但官方就是不公布。

我不知道这个压下来有什么意义,但是越早一天知道毒株分型,不光是对防控有指导意义,同时对百姓的影响也很大。毕竟现在delta毒株的威力比其他的几个类型大太多了。经过广州和云南的两次疫情,国内对于delta毒株的警惕程度明显更高。

从感染情况,到传播情况以及病症发展情况和免疫逃脱情况,delta都明显高于原始的WT毒株。所以从防控角度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广州早期就是吃了对delta情况不熟悉的亏。后来及时调整政策才控制住了局面。不知道为什么南京不能吸取广州的经验教训。

现在南京的疫情扩散越来越大,很可能比广州的疫情周期还会长,而且因为感染源是机场,导致扩散范围更大,正好是暑期,大量的流动人群把病毒扩散到了全国。

现在我还有一个问题,请问南京的这个delta测序结果,是否与CA910航班确诊病人高度同源?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这次疫情的最早时间。这对于后续的流调有这非常重要的作用。


user avatar   yuansu-2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京的疫情可以和我们最近在大力推行12-18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政策以及研究来结合看。

新闻内容,在我看来进一步说明了三点

  • Delta毒株的技能点不是只加在了传播力上,并非只会传播不会导致重症的「流感水平」;
  • 目前Delta毒株对年轻患者的影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 对机场防疫防控的管理将由这次起变得更严格。

关于Delta毒株基本认识可以看看我之前做的这个视频。至于以上关于Delta毒株的两点,我们视频下具体说说。

新闻中描述Delta毒株的「传播力强、更加适应人体、体内载量高,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重症」,这些特点足已让感染新冠病毒的年龄段变得更广更年轻。

这一现象并不是我国独有,以英国为例,在第三波疫情期间,住院的感染新冠病毒的年轻人总数有所增加。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入院和住院总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75至84岁,但从今年5月至7月,这一年龄段变为18至54岁。尽管后一组更大,但这仍然标志着与前几个月的明显转变。

目前科学界仍然不确定 COVID-19 变体是在年轻人中引起更严重的疾病,还是说只是以相对更快的速度感染所有未接种疫苗的年龄组。

而这也是我们国内目前在大力推广12-18岁人群接种疫苗的大环境背景。

知道了这个特点,我想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也要积极接种疫苗,又为什么新冠疫苗的研究还在更年轻的人群中持续进行。

虽然感染者多数接种过疫苗,但并不意味着疫苗失效了

疫苗接种的目的不是根除病毒,而是将患病风险控制在可容忍的低水平,形成人类和病毒共存的缓和关系。目前无论是既往其他疫苗的使用经验还是新冠疫苗的基础研究,都表明没有哪一个疫苗的保护效力是100%。

从各国的数据看,疫苗仍然可以有效地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回复下评论区,不用国内的数据是因为国内防控太好,所以我们找已经躺平开放的大样本国比较直观

以英国为例,虽然D毒株导致疫情反弹,但是由于英国疫苗接种率比较高,与前一波疫情相比,目前重症大大下降。

但要注意,重症率低的前提是这些人完整接种过疫苗。

目前有一部分人对Delta毒株存有幻想,认为已经弱化到成为一个没什么致死率的“普通流感病毒”。

许多媒体抛开统计学基础,在谈论Delta病毒造成病例时,往往强调没什么死亡率,让很多人觉得Delta致病性很低,却忽略了这些的前提都是在疫苗高接种率的国家中,误以为是病毒在「退步」。换句话话,评判变异毒株的致死率,显然不能直接拿一个疫苗接种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参照。

科学比较的重要原则就是控制变量。试想一种极端情况,两组完全不同的群体,一组以老年人居多,同时都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而另一组以中青年人居多,并且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当前面一组感染的是alpha毒株(世界大流行刚开始,毒力较低),由于老年人非常易感,加上身体本身的各种基础疾病,死亡率颇高。而后一组中青年人,即使是感染了变异的具有更高毒力的新冠毒株delta毒株,但由于年轻力壮,又接种了疫苗,机体内具有免疫力,死亡率反而偏低。

可见抛开前提,用死亡率数值进行直接比较的话,很容易得出delta毒株的毒力要弱于alpha毒株的错误结论,甚至delta已经弱成普通流感病毒的结论。因为这种组内不一致的比较,本身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次南京爆发的疫情更进一步让我们对Delta毒株提高了警惕。


user avatar   paizhaor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Delta早就没啥秘密可言了,早在两个多月之前就基本摸清楚了。

如果想继续深入了解的话,请看7月初中疾控和广东疾控的这三篇paper[1][2][3],以及剑桥Ravindra Gupta组的这篇paper[4],足够把delta扒得底裤朝天了。

可是不知为啥,直到现在都有不少朋友对delta存在一些误解。

所以老夫又来给大伙儿打醒一下吧。


一、传播时间

看到有说三天传一代的,有说两天传一代的。

但以上只是我们通过早期观察得出的乐观结论而已,远远不是delta的能力极限。

如果让delta放开了手脚传播呢,代际间隔可以飙到18个小时左右传一代


二、疫苗的保护效力

自己看图吧,说多了会被夹:

CT值16是啥概念?

CT值16是啥概念?

CT值16是啥概念?


三、疫苗的免疫屏障

继续自己看图吧,图中绿色圆点代表已完全接种的病例,黄色圆点代表部分接种的病例,灰色圆点则是未接种病例。黑色线条代表感染链:


四、症状

这是最尼玛让人迷惑的一点。

随便找几个官方通告,关于症状的描述都是这样的:

这样的:

以及这样的:

各位不妨自己查查当地官方公告,是不是还在重复警告上面这堆症状。

但是,大人,时代变了。

KCL的Tim Spector老师统计了疫情以来四百多万病例上报的症状[5]

感染delta的常见症状跟以前其他毒株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delta版的常见症状排名如下:

前三名分别是头痛、咽痛、流鼻涕

前三名分别是头痛、咽痛、流鼻涕

前三名分别是头痛、咽痛、流鼻涕

(重说三)

如果早一些普及这个健康小常识的话,这次南京疫情的走向可能会完全不一样也说不定……请看:

参考

  1. ^ http://weekly.chinacdc.cn/en/article/doi/10.46234/ccdcw2021.148
  2. ^ http://weekly.chinacdc.cn/en/article/doi/10.46234/ccdcw2021.151
  3. ^ https://virological.org/t/viral-infection-and-transmission-in-a-large-well-traced-outbreak-caused-by-the-delta-sars-cov-2-variant/724
  4. ^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5.08.443253v4.full
  5. ^ https://covid.joinzoe.com/us-2

user avatar   vigorous-cool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京外溢张家界(大连摸排确诊),张家界外溢成都(可能与大连病例有间接接触)。

现在担心的是张家界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爆点,暑期热门旅游景点。。。

个人还是减少外出,戴好口罩吧。


另外,工作中接触的疾控人员,因为接种疫苗很早,而且基本都算是间隔两周的“应急免疫”,应该尽快给这些人群进行第三针加强免疫。


user avatar   zhao-tian-guan-guan-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亲们,如果看到我的回答我希望大家顶上去或者注意到。我刚想到一种情况,大家一定要重视。

河南水患,大家注意力都在抗洪上,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接近,一旦有南京的没检测到的感染者路过洪涝灾区,人口聚集这是个大炸弹。洪灾中心的大家一定要重视疫情监测!

千万小心!

千万小心!


user avatar   ling-zhi-hao-66-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京疫情传播链目前已涉及5省10市,此次疫情的反弹,包括南京在内,疫情传播链已外溢至江苏宿迁、安徽和县、安徽芜湖、辽宁沈阳、辽宁大连、广东中山、广东珠海、四川绵阳、四川泸州。除了泸州这一例(感谢网友指正),其余均与禄口机场有关。

而恰好就是泸州这一例很值得关注,因为在26日,四川泸州召开的疫情防控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称,泸州无症状感染者感染毒株为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B.1.617.2),与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的病毒基因高度同源。因此推断,这次疫情应该大概率是由Delta变异株主导了(目前南京疾控也确认了)。之前貌似广东和合肥疾控都发布了确认Delta株的公告,但不知道为什么后面删了,所以泸州疾控还是挺刚的。

但是,泸州这例无症状感染病例,并没有到过南京,而是从上海返回的。所以他是怎么感染的,是否意味着上海也涉及到此次的传播链,目前还需进一步的排查结果才能确定。值得进一步关注。只不过,如果不是跟南京有关联,为什么抵达泸州会马上去做新冠快检呢?逻辑推理的话,可能还是跟南京有关。

7月24日 9:30搭乘厦门航空MF8857航班从上海返回泸州,12:10抵达泸州;12:20乘车前往泸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新冠病毒快检筛查,13:10到达泸州市人民医院采样;17:00乘坐出租车(川EB92T9 )回到恒利兰庭小区家中;18:00 在恒利兰庭小区门口“好邻家超市”购物;19:20乘网约车(川E7623B)到市人民医院复检。

从基因组层面来看,Delta变异株一共有13处突变,其中最关键的突变有四处,均发生在病毒的S蛋白区域,分别是D614G,T478K, P681R和L452R,因为这些突变均能改变病毒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因此可能造成S蛋白结构的改变 。L452R主要起到免疫逃逸的作用,而T478K突变主要起增强传播力的作用。

目前Delta变异株的传播有多夸张呢?据世卫组织6月21日公布的内容,Delta变异株变异毒株已传播至全球92个国家,并且依然在全球迅速蔓延。之前一段时间,英国99%的新增确诊病例感染的都是Delta,在俄罗斯莫斯科,89.3%的新冠肺炎患者体内也都发现Delta,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长也指出,最迟将在今年秋季,Delta大概率会成为德国境内的主流毒株。也因此,世卫上个月也将Delta毒株加入了需要关切(of concern)的标签,目前有该标签的毒株一共有四种,分别是最早在英国发现的毒株B.1.1.7—Alpha;最早在南非发现的毒株B.1.351—Beta;最早在巴西发现的毒株P.1—Gamma和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毒株B.1.617.2—Delta。

根据目前已有的实验结果,对于Delta毒株,全球范围内的不同新冠疫苗效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1][2]。这可能也是这次疫情,在首批接触人员普遍都注射了疫苗的情况下仍然造成了传播的原因。因此,对于目前的疫情防控,严防境外输出,做好隔离保护仍然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参考

  1.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1007558#fig1
  2. ^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7.09.451732v1

user avatar   zhang-tao-45-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号疫情爆发

21号珠海说南京有Delta

22号广州说南京有Delta

25号无锡说南京有Delta

26号泸州、合肥说南京有Delta

27号南京说自己有Delta

#








user avatar   li-yi-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本次疫情的特点

1.在一个月内,出现在南京的新冠境外输入病例公开的有两个,都来自7月10日上午落地的CA910。航班落地后,所有乘客在机场办理入关手续后,全部集中隔离,能感染机场员工的窗口期很短,只有7月10日的几个小时。


2.保洁人员初次暴露(7月10日)到核酸检测确诊(7月20日)有10天的时间,病毒可以传多代。

机场保洁上次定期核酸是在7月13日,未发现阳性。随后确诊病例7、确诊病例2分别于7月16日、7月18日去社区医院就诊,由于未测核酸没有确诊,随后在7月20日的定期核酸中确诊。


3.由于机场客流量很大,传播范围很广,包括江苏宿迁、安徽和县、安徽芜湖、辽宁沈阳、辽宁大连、广东中山、广东珠海、四川绵阳、四川泸州。

虽然各地政府已经对近期去过南京的人采取了检测和隔离措施,疫情进一步外溢的可能性还存在。

二、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几个特点

1.传播明显加快

广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在5月31日下午举行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是广州本轮疫情表现出来的三个特点,这与以往广州所经历的境外输入疫情完全不同,三个特点都加速了病毒代际传播的速度,三者叠加的效应也使得广州本轮疫情加速发展。[1]

张周斌表示,“广州此次所面临的疫情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手,难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更坚决、更加果断的措施来应对它。”

张周斌说,“这次本地疫情的平均潜伏期为4天左右,反应传播速率的实时R0在26日达到5之后一直维持高位,直到5月29日达到最大值6.06,昨天(5月30日)第一次下降到4.19。”

疫情8天传了4代[2],而我国通常情况下寻找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级密切接触者。这就要求我国病毒传两代时间内必须找齐密接和次密接,对流调速度有更高要求。

而原有的新冠肺炎病毒代际间隔为5.7天。[3]


2.疫情发展到重症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表示,共同的特点就是,年龄比较大的患者较多,患者病情进展很快,危重病人或者重型病人发病3到4天就转重症。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在其他地方主要症状是发烧的病人不是特别多,有,但是没有这么高。这里80%左右的病人都有发烧,而且很高。病毒的载量很高,而且病毒载量降低的速度很慢。


3.重症率高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管向东表示,与从武汉疫情以来以及后面20多次局部聚集性疫情的病人相比,这次进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比例相对偏高,这一批病人大约是10%到12%的比例。以往有的是2%到3%,有的高一点不过是5%到8%,局部的也有8%到10%。[4]

即使考虑到疫苗对减轻重症率有效,疫情爆发后的重症人数也可能超过医疗机构接收能力。


4.耐热性更强

按一般的呼吸道传染病规律,病毒依赖飞沫传播,而飞沫在炎热的天气下无法长期存在。所以一般情况下呼吸道疾病仅在寒冷季节高发。

最近印度的爆发说明病毒已经完全适应了印度的高温环境。


5.病毒进化可能逃脱疫苗

这一点是6月20日的预判,来源

病毒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病毒的突变(Mutation)是指基因组中核酸碱基的化学变化。在一次感染中,一个病毒粒子要增殖上百万次,增殖过程中复制发生异常就会造成突变,可以是一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为上百上千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易位。

突变是概率事件。

新冠属于RNA病毒,RNA病毒不稳定,病毒复制中的自然突变率为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突变会导致病毒死亡。如果病毒突变后可以存活,有的基因突变对病毒没有显著影响,在一些情况下病毒会获得性状改变,如传播能力的变化、致病性的变化、对环境耐受力的变化等等。

在广泛使用疫苗后,不适应疫苗环境的毒株会被很快淘汰,有抗性的毒株会存活下来。

如果不进行社会防控,新的可以耐受疫苗环境的变异病毒就会传开,引起新的疫情爆发。


6.印度变异株可以在有抗体的人群中继续传播

印度卫生部在声明中指出,在该国马哈拉施特拉邦发现的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出现了双重突变,毒株样本上同时出现了E484Q和L452R两个突变[5],可能弱化免疫效果,且传染性更强。这种双重变异病毒已被命名为“B.1.617”,目前正在印度境内迅速蔓延。其中E484Q突变与南非和巴西发现的变异毒株携带的E484K突变类似。E484K突变因为能够改变病毒刺突蛋白的形状,保护病毒不受疫苗或早起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抗体的影响,也被称为“逃逸突变”。而曾在丹麦和美国加州发现的L452R突变也被认为能够逃脱细胞免疫。 据印度疾控项目负责官员辛格(Sujeet Singh)透露,在人口超过2000万的德里地区,有一半的确诊病例感染了该变异毒株,其中不乏大量年轻感染者。


7.致死性突变方向不确定

由于新冠潜伏期长且潜伏期可传播,病程长致死慢,即使致死率高也不会对可传播性造成显著影响。所以流行的病毒必然是传播性较强的品种,但不一定是致死性更低的品种。

一些印度医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们注意到近期的新冠病人出现了一定的新症状,例如有:腹泻,腹痛,皮疹,结膜炎,意识模糊,甚至还有患者会口鼻流血。此外,新一轮疫情中的患者也出现呼吸困难加剧和重症人群年轻化的趋势。[6]

参考

  1. ^ http://news.yunnan.cn/system/2021/06/01/031486091.shtml
  2. ^ https://news.sina.com.cn/c/2021-06-01/doc-ikmyaawc8783978.shtml
  3.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2965045
  4. ^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597502766464332755%22%7D&n_type=-1&p_from=-1
  5.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116965696023923&wfr=spider&for=pc
  6. ^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377947

user avatar   lao-ba-ai-che-d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情绪激动主要是通告认为保安行为不违法,对保安的处理不满意。

以及,西安地铁之前的报道在避重就轻。




但是我看到某些人的评论大概是:

1. 这辈子不去西安,把西安拉入黑名单

2. 地铁很危险,保安不违法,太恐怖了

这就直接定性成地铁、西安有问题,不能坐,不能去了。

是不是有些发泄情绪怨恨和因噎废食了?




本质上是保安为了交通能正常运行,但是处理方式过激。

但我看某些评论还以为保安好像另有所图,对女子有不轨似的。

是不是某些人眼里,思维太定式了,眼里只有男女问题了。




不过,这确实不是保安粗暴拖拽的理由。

保安可以劝说为主,但是不应该动手。如遇违反法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

但是保安不应强制暴力措施解决。

保安只是维护治安秩序,但是没有执法权,不可以实施强制行为。



女乘客吵闹但是没有威胁他人安全,保安的拖拽行为明显超出了职权范围。

保安的行为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处理通报中也说了,西安交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经常,日常监管存在漏洞,保安人员履行职责不文明不规范。给予相应处分和谈话。





我觉得这事吧,保安和女方都有点责任,没事的时候可以学点法律知识,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等。我最近在看抖音博主:四平警事(id:LPpolice)的视频,都是用一些严肃认真的普法态度,但是幽默风趣的风格给大家普法,我觉得没事看看挺好的。

大家多学点,平时在社会上处理问题也会更好一点,给社会少添一些麻烦。




     

相关话题

  面粉可以生吃吗? 
  自 3 月 14 日起吉林禁止本省人员跨省、跨市州流动,这意味着什么?吉林疫情还有多久能控制住? 
  如何看待广州南沙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系一家六口?是否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新街口对于南京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为什么美国不报道中国抗击肺炎疫情的成功方法? 
  2 月 15 日香港共有 10 名确诊或初步确诊病人离世,现有 16 人情况危殆,目前情况如何? 
  有哪些抗衰老的保健品值得推荐? 
  全球疫情大概在什么时候会结束? 
  如何看待特朗普称「如果戴口罩才是爱国,那么我最爱国」? 
  29 岁女生被诊断为爆发型糖尿病住 ICU ,入院前几天曾喝十几支甜饮料。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前一个讨论
漫威中超级士兵血清是 bug 吗?
下一个讨论
报道称「世卫不建议接种莫德纳新冠疫苗」,是真的吗?实际情况如何?





© 2024-05-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