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层面不至于。
而且还有可能趋向合作,只要日本方面配合。
至于民间么,的确会有影响。
不过也不宜高估奥运会的影响。日本在中国的形象和中日民间关系在最近几十年是持续下滑的。目前已经非常低了,奥运会只能算是把这种情绪展示出来。
如果说影响,大概就是会有一部分人对日本的美好幻想破灭,粉转路,甚至脱粉回踩。
稍微多提一嘴的是,大部分国家对外指的国家宣传的目标不是为了让自己国家超越目标人群的祖国。用日本对中国的宣传举例,日本对中国的各种宣传目的不是让大部分中国人喜欢日本多过喜欢中国(精日不需要宣传也一样精),而是在日本,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放在一起时,更喜欢日本。对日本多一些宽容,选择旅游,学习等目的地时更倾向于日本。
这个目的在过去几十年其实是完成的很好的。比如塑造的整洁,礼貌,谦逊的形象,利用动漫,影视剧,流行文化吸引年轻人的兴趣。不夸张的说,不考虑福岛核污染的情况下,中国游客出国旅游目的地,日本不说第一也肯定名列前茅。
虽然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反转”,比如灾区缓慢的重建,劣质钢铁,躬匠精神等等。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日本的光环虽然褪色但还没有完全消退,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关心这些新闻的人。但是这一次日本被放在了聚光灯下,很多人真正的对日本幻灭了,这才是这次奥运会可能产生的最大效果。
所以说,奥运会的确是展示一个国家的最好舞台,只不过舞台上一切都会被展示出来,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东奥最大的好处就是教育了人民,人民过去以为军国主义是日本政府和右翼极端分子搞的,普通日本人民是善良的。
同理,台湾也是如此。
哪儿有纯白无暇的雪花儿呢?如有,你一定要坚信,是自己眼花了,这就是科学。
中日友好,是中国趴在地上,脸颊被人踩扁了,憋着一肚子气的国际关系典范。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中日关系如何和奥运会完全没有关系。你之所以能看到民间情绪如此,是因为日当局对台和对 的态度。如果中日处在蜜月期,日本首相明确表示支持一个 ,奥运期间的消息完全不会是这样,民间的情绪也不会是这样。
热搜都被整治过多少遍了,现在还没有点觉悟?
这是我好久之前无意间记录下的,如果是评论里提到的董玉飞,那这位父亲的年龄我记错了,印象中这位父亲黑黑瘦瘦不大高。
我的本意是,不希望看到对事件中的个体进行攻击,从当初看报道时到现在回忆,我的心情依然是难以描述,不是愤恨。
至今还记得那年感动中国里的一位基层干部,这位父亲没几天就自杀了,对,以基层党员干部的身份满载荣誉,没几天就以父亲丈夫儿子的身份默默自杀了。
汶川的一个乡镇干部,在地震时从家里成功跑出来,让老婆照看一下老母亲,自己去学校看一下儿子,家、单位和儿子学校离得都很近,一条直线上,路过儿子的学校,看学校没全塌,鬼使神差的,对,他对记者的描述是鬼使神差的想先去单位,心里在跟儿子说“儿子你挺一下,挺一下,爸爸马上就回来”,等他参加完单位救援,经历第二轮余震后,反应过来往回跑,儿子学校全塌了。
就因为这个父亲的身份:党员、基层干部,当时还是央视王牌节目面对面的采访,无限扩大,表彰成一个基层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轮回播放。
可节目中这个父亲已经被挖的体无完肤,记者一直追问这个细节:路过儿子的学校,为什么没进去。或许这个点是记者以及那整个群体引以为豪的功勋章,可这位父亲每一句话都在明显的责怪自己:鬼使神差、要是先去、要是听老婆的话。。。要有多无奈就有多无奈,能想象一个五十多岁一脸沧桑的父亲,一个家中独子,被记者逼着回忆自己面对“民族大义”时,只能自言自语一样重复嘟囔一句“要是当时”,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他俩眼空洞地在记者牵引下回忆儿子很高、很开朗,早上出门还跟他比身高高,成绩很好,经常开玩笑,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对奶奶撒娇。。。。。显然,节目出来的效果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可是,对一个父亲、丈夫、儿子而言,这份“于灾难面前不顾儿子安危、来不及看儿子一眼、毅然决然冲入群众坍塌现场的基层党员”的荣誉,能否支撑他那个大家庭?还被评了当时“感动中国”。
他老婆看了那集报道,责怪他如果。。。
他老母亲责怪他,如果。。。
他自己也责怪自己,如果。。。
最后,在报纸的一个小角落里,报道出他自杀了。
(有些影像细节记不清了,这个父亲面对采访时不断的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