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没有很绝的古言推荐? 第1页

  

user avatar   gu-shi-shuo-74-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完结

皇后难做,继后更难为。

顾华清穿越了,安安稳稳的当了十几年的侯府嫡小姐,本以为靠着父母的宠爱,能平淡的度过这一生。

结果一道圣旨降下,顾华清成了大周朝的准皇后,可惜是继后……

继后的位子不好坐,前有元后,陛下心中的白月光,后有贵妃,备受宠爱,虎视眈眈,还有后宫佳丽,莺莺燕燕,眼花缭乱……

顾华清生性最是讨厌麻烦,只是圣命难违,她只好收拾包袱进宫去了。

————————————

一开始,皇帝陛下选择顾华清为继后,是因为她的家世最为合适,且听说顾氏女中她最为温婉贤淑。

他娶她进宫,是想让她兢兢业业的为自己打理后宫,贤良淑德,做天下女子的典范。

顾华清:这是想让我做保姆还是老黄牛?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后来,皇帝陛下悔不当初……

众人:皇后娘娘是我们的偶像,我们为皇后娘娘打Call

皇帝陛下: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


1. 第一章 三月


  景元六年三月


  阳春三月,春光正好,即使是天色熹微的清晨,微风中也带着春日里独有的芬芳。


  只是宫墙之内的太极殿上,气氛却有些凝滞,让人感觉不到半分春日的明媚。


  盖因今日这大朝会,丹陛之上的景元帝方才处理了一个贪污渎职的官吏。


  景元帝继位不过六年,少年天子,性情温和沉稳,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大臣敢因为他的性格温和而有所放肆。

  毕竟景元帝能在先帝的压迫下顺利继位,这可不是性情温和的人能做到的。

  如今这位向来嘴角含笑的帝王面色冷凝,不见半分往日里好说话的样子。

  天子一怒,太极殿的大臣们人人自危,唯恐被牵连。


  景元帝透过面前冠冕上的玉旒看着下边垂首站立的大臣,面色缓和了些许,开口道:“众卿可还有事要奏?”


  一位朱袍玉带的大臣犹豫了一下,还是出列道:“臣有事启奏陛下。”

  “陛下,先皇后仙逝日久,陛下对先皇后情深义重,令人感叹,只是后宫无主,乃国之大忌,微臣恳请陛下,再立新后,正位中宫。”


  景元帝看了看说话的这个大臣,似乎是贵妃的叔父大理寺卿的同年。

  看来是他迟迟不肯再次立后,让一些人坐不住了。


  景元帝沉吟了片刻,开口道:“爱卿言之有理,那便准卿所奏,在京中贵女中挑选合适人选,正位中宫。”

  “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便交由沈相与内阁一起负责吧。”

  没等下边的大臣说话,景元帝便直接点了负责的人选,把事情定了下来。


  大朝会上,天子的几句话,便有人欢喜有人愁,而宫城外的安阳侯府,却是一片和乐。


  顾华清被朝云从床上唤起来的时候,整个人还有些迷糊,直到洗漱过后,才清醒了几分。

  看了看外边的天色,顾华清一边任由暮雨为她挽发,一边一手托腮,懒懒的道:“天色还早,今日也不用去给祖母请安,这么早把我拉起来做什么?”


  一旁给她挑衣服的朝云叹了一口气道:“我的姑娘啊,您是不是忘了,前几日和表小姐约好今日要一起出门踏青了。”


  顾华清这才想起来,有些理亏的笑了笑:“是我睡迷糊了,差点忘了这件事,多亏了有你们在。”


  朝云也不与她分辨是差点还是已经忘了,她对她们家姑娘再了解不过了。

  看到暮雨已经挽好了发髻,朝云才上前去帮顾华清把衣服换了,再端端正正的把压裙角的玉佩戴好,才满意的停下。


  用过早膳以后,顾华清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妆容服饰没有半分不妥,才出门坐马车往孟府而去。


  之前朝云提到了表小姐,是顾华清舅舅家的表姐——孟云茵。


  孟云茵比顾华清年长一岁,如今已经是适婚的年纪。而她也已经订好了人家,是诚安伯家的嫡长子,今年六月就要完婚了。


  孟家亦是清贵之家,孟云茵的祖父,顾华清的嫡亲外祖曾是如今景元帝的先生,虽已经致仕,却依旧颇得景元帝的尊重,还赐了一个太傅的虚职。


  而孟云茵的父亲如今官拜正二品礼部尚书,孟家与诚安伯府的家世不相上下,孟云茵也不算高嫁。


  诚安伯嫡长子与孟云茵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门亲事也是两人点头同意的。


  顾华清也见过这位未来的表姐夫,眼神清正,一表人才,她倒是不担心表姐会被欺负。


  但是孟云茵嫁过去就是诚安伯府的嫡长媳,未来的宗妇,要跟着诚安伯夫人学习打理诚安伯府,处理人情往来,估计是很难得空出门。


  孟云茵的母亲李氏或许也是想到了这些,想让女儿在出阁之前过的更轻松一些,所以才同意她和顾华清一起出门走走。


  ————————————


  春日里草长莺飞,风景正好。

  长安城的临曲江畔已然人来人往,踏青郊游出门散心的人比比皆是。


  冬日的寒意已经散去,女子们换上了轻薄的春衫,衣袂飘飘,娇俏动人,江畔香风阵阵,沁人心脾。


  顾华清和表姐孟云茵来到临曲江畔的时候,这里已经十分热闹了。

  两岸摆摊叫卖的小贩,江畔吟诗作对的文人墨客,还有出门踏青的娘子们,交织成一幅春日踏青图,带着初春的勃勃生机和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顾华清下了马车,看到眼前的景象,一双桃花眼微微弯起,眼中带着笑意。


  回头看已经从马车上下来的孟云茵,顾华清笑着道:“表姐,临曲江畔人多,我们去那边桃花林走走吧。”


  孟云茵看了一眼江畔,确实如表妹所言,人来人往,三五成群,十分热闹,因此微微点头道:“好,我们走吧。”


  临曲江市长安城内一条有名的河流,两岸遍植垂柳,芳草萋萋,是闺阁娘子和文人墨客们经常游览之地。

  如今又春光正好,上巳节将至,来这里游玩的人就更多了几分。


  顾华清说的桃花林是距离江畔不远的一处地方。方圆几里,遍植桃树,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是漂亮。


  据说这里原本是前朝末代皇帝为其心爱的妃子所建的园子,因为那个妃子十分喜欢桃花,所以皇帝让人在这里种了满园的桃树,为博美人一笑。


  后来前朝被灭,太.祖皇帝登基,就将此处的院墙拆了,与临曲江划为一处,成了平民百姓也能走动的一处景点。


  两人还未走进桃林,就闻到一股清淡的桃花香气,香气馥郁,煞是好闻。

  枝头的桃花灼灼的开着,娇艳动人,顾华清与孟云茵寻了一处石凳坐下,微风吹过,有淡粉色的桃花瓣飘然落下,落到两人的头上身上。


  顾华清随手拾起一瓣落到裙子上的花瓣,放到了石桌上,托腮看着孟云茵,弯了弯眉眼道:“以后再想邀表姐一起出门就不容易了。”

  听出顾华清话里的意思,孟云茵的脸颊微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想到前几日母亲提到的事情,也开口打趣道:“表妹莫要说我,你也已经适龄,听说姑母也准备开始为你相看了呢。”


  顾华清听了倒是完全没有闺阁娘子的羞怯之态,左右这里只有她们表姐妹和各自的侍女,顾华清也不怕传出什么不好的名声。

  只见她略皱了皱眉,有些苦恼的低声抱怨道:“表姐,你说为什么女子就不能不嫁人呢?”


  顾华清是安阳侯府的五姑娘,同时也是异世的一缕孤魂。

  顾华清前世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社会稳定,人人平等的时代。在那里,不论男子还是女子,只要有能力,都可以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因为家庭的原因,顾华清性格独立淡漠,继承了家业以后成了有名的铁娘子。她的追求者众多,可大概是父母的失败婚姻给予她的影响,她并不愿意结婚,后来还未到三十岁顾华清就因病去世了,一生未婚。


  可是她没想到自己投胎的时候忘记了喝孟婆汤,带着记忆成了大周朝安阳候的嫡幼女顾华清。

  前世她亲缘单薄,父母的结合只是联姻,没有半分情谊,生下她以后就像是完成了任务一样的各玩儿各的,互不干涉。


  而这一世的父母却十分恩爱,即使是在这男子纳妾合理合法的时代,她的父亲安阳候依旧只有她母亲孟氏一人,可谓是男子中的典范。


  顾华清这个在父母恩爱的情况下出生的唯一的女儿自然备受宠爱。


  她来到大周朝十八年,唯一不顺心的,恐怕就只有她要嫁人这件事了。


  即使前世她所见到的那些豪门夫妻也少有恩爱有加的,大多都是同床异梦。而这一世,男子纳妾更是名正言顺,像她父亲这样的男人才是极少见的,她并不觉得自己会有那么好的运气。


  可是在这个时代,她这样的身份,嫁人这件事不仅是她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家族的事情。若是她不嫁人,将会连累整个家族的女子。


  她在家人的疼爱中过了十八年,原本淡漠的心性也温软了许多,怎么也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连累其他人。


  顾华清其实很清楚现实的残酷,所以她顶多也只是偶尔异想天开的幻想一下,大多数时间还是不会白日做梦的。


  但是孟云茵可不知道顾华清心里所想,今天这样的话还是顾华清第一次在她面前提起,语气里透露出的意思让孟云茵有些心惊。

  孟云茵自幼最是循规蹈矩,她做的最出格的事情大概就是和竹马两情相悦,顾华清这样的话,她想都不敢想。

  若是传出去,恐怕她这个表妹的名声就要毁了。


  孟云茵神色严肃的看了一眼两个人的侍女,又对顾华清道:“华清,这样的话你以后不要再提起了,若是让旁人听到,你的名声就毁了。”甚至还会连累侯府的其他娘子。


  顾华清其实很清醒,她只是一时有感,心中怨念,才会把这些话说出来,知道孟云茵是为了她好,当即向她保证道:“表姐放心,我只是随便说说,以后不会再这样说了。”


  反正她已经想好了,既然一定嫁人,那她就想办法让母亲给她找一个品行可靠,家世不那么出众的男子。到时候有侯府做靠山,让她嫁人以后也能过上随性一点的日子。

  当然了,若是那个男子长相也出众就更好了,最起码还能赏心悦目。隐藏颜控顾华清已经暗自把自己的人生安排的明明白白,一目了然。


  孟云茵听了她的保证,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个表妹向来说到做到。


  顾华清看孟云茵脸上未散的担忧表情,有些后悔和她说起这些有的没的。


  “表姐,别担心了,舅母可是放你出来散心的,你若是因为我的话而闷闷不乐,那就是我的罪过了。”


  “你呀。”孟云茵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以后可千万不要再胡说八道了。”


  “好,我记住了,表姐笑起来才好看啊,要多笑一笑。”看到孟云茵笑了,顾华清也笑着开玩笑般的说道。


  顾华清又叉开了话题,说起了其他的趣事,气氛倒也好了起来。





2. 第二章 权衡


  黄昏将近,夕阳西下。


  下值的安阳侯顾惟将带回来的公文放到书房以后,便往正院而去。


  正院里,安阳侯夫人孟氏正吩咐身边的侍女准备晚膳。看到进门的顾惟,孟氏笑着道:“侯爷回来了,快换了衣服准备用晚膳吧。”


  顾惟应了一声,进内室换了在家穿的常服,才又出来在孟氏的身边坐下。


  端起一杯茶,顾惟喝了一口,才开口问道:“清清和澈儿呢?今日怎么不见他们两个的影子。”


  孟氏和顾惟一共有三子一女,长子顾渊,三年前已经娶妻,如今孩子都已经两岁了,平时并不与孟氏他们夫妻一起用膳。


  次子顾湘,与顾华清是一对龙凤胎,今年也是十八岁,如今正在外游学,不在家中。


  所以每日和顾惟孟氏一起用晚膳的,只有女儿顾华清和十二岁的幼子顾澈。


  平时这个时候,幼子幼女应该都已经在这里等着了,顾惟今日回来没有见到他们,才问了一句。


  听到顾惟问起女儿和小儿子,孟氏无奈的笑了笑:“今日清清和云茵一起出门踏青,给澈儿带了东西回来,澈儿下了学,如今正在清清那里呢。”


  “清清今天出去了?”顾惟开口问道?


  “是啊,和云茵一起出门的,有什么问题吗?”孟氏有些疑惑的问。


  “没事。”顾惟安抚的拍了拍孟氏的手,道:“今日在大朝会上,有人提出再立新后的事情,陛下同意了,让沈相和内阁的几位一起负责,在京中贵女中挑选合适的人选。”


  孟氏闻言也是一惊,先皇后仙逝两年多,陛下似乎一直没有再立新后的意思。


  先后留下的嫡公主也是交给了太后教养,后宫的权力分为三份,由贵妃,惠妃,德妃三个人共同管理。


  没想到这次竟然会同意再立新后的提议,而且并不是要册封后宫的某一位,而是要在京中贵女中选人。


  想到这里,孟氏忽然反应过来刚才自家侯爷怎么会问起清清,有些惊疑的问道:“侯爷的意思是清清也在挑选之列?”


  孟氏向来把这个唯一的女儿当做心头肉,自然不会愿意让她进宫去。


  “清清不论家世还是年龄,都是符合条件的。”顾惟叹了口气,伸手握住孟氏的手,安慰道:“不过夫人也不必太过担忧,我顾家世代勋贵,我朝皇后极少有从勋贵世族中选出。”


  “而且清清在你我看来自然是千好万好,但是夫人你也知道清清的性子,她生性懒散,在长安城的贵女中并不甚出名。这次长安城有名的贵女也大多适龄,想来清清被选中的几率不大。”


  听到顾惟的话,孟氏也安定了下来。侯爷的话也有理,清清被选上的可能并不大,她倒也不必太过忧心。


  顾华清和顾澈进门的时候,听到她父亲母亲正在说什么忧心不忧心的。行了礼以后有些好奇的问:“母亲与父亲在说什么?”


  顾惟看着儿子女儿,笑着让他们过来坐下,听到顾华清的问话,看了孟氏一眼。


  孟氏看着满脸好奇的女儿,面色温柔的笑了笑:“没什么,只是与你父亲说起你的亲事,你不喜女红针织,偏爱习武,我倒要忧心你将来能不能嫁出去了。”


  孟氏这话倒也不都是搪塞之言,她最无奈的便是清清一个女孩子,却完全没有女子的娇弱,反而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若是让人知道了,谁还敢娶她?


  顾家随是武将出身,但如今已经由武转文,不过家中的子弟们却还是要从小学些拳脚功夫。


  顾华清身为女子,倒是没有硬性要求。就像她的那些堂姐堂妹们,都是不曾学过武的。


  但是顾华清对这些挺感兴趣的,因此央求着母亲孟氏,也跟着兄长们学武。


  孟氏向来宠她,便也同意她练个一招半式。想着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但是没想到她对这些这么感兴趣,学的认真不说,如今身手都快赶上她的兄长了。


  虽然世家贵女们该学的东西她一样也没少学,但是谁家敢要一个这么厉害的儿媳妇?


  好在孟氏管家严厉,外松内紧,顾华清自小学武的事情,并没有传出去。除了她贴身的几个侍女和家里人,没有旁人知道这件事情。


  不过如今看来,在外名声不显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最起码不会被人注意到。


  孟氏已经想好了,这段时间一定要约束着顾华清,让她在家老实呆着。等到陛下选出新后,一切尘埃落定以后,才能让她出门。


  顾华清还不知道她已经在孟氏那里被单方面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不能再随意出门的事实。


  一听到孟氏提到她的亲事便完全丧失了兴趣,乖乖的在自己的位置坐下,笑着转移话题:“母亲,快开始用膳吧,澈儿刚才就说他已经饿了。”


  顾澈看了一眼让自己“早就饿了”的姐姐,默默在她身边坐下。对于他姐姐拉他出来转移话题的行为,顾澈已经再习惯不过了,对此完全不想说什么。


  孟氏看着他们姐弟的样子,就知道顾华清是在转移话题,不过她今日也不欲多说,便顺了她的意,吩咐一旁的侍女上菜。


  顾华清自觉逃过一劫,很是感激的把顾澈最喜欢的水晶虾饺给他夹了一个放到碗里,笑意盈盈的看着他。


  顾澈看着顾华清脸上的笑容,有些无奈,但还是把水晶虾饺吃了下去,以示自己接受了姐姐的补偿,并不介意她方才把他推出去挡枪。


  孟氏和顾惟看着一双小儿女的动作,眼中都带着笑意。


  ——————-————


  顾华清最近觉得她母亲变了,而且她有证据。


  曾经她宁愿在家练武也不愿意出门参加那些贵女们的赏梅宴,赏菊宴的时候,孟氏非要她多出门走走。


  而现在,她想出门看看了,孟氏又让她老实在家待着,不要总想着出门。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反正顾华清脑子里有很多问号,怎么忽然之间母亲就变了态度了呢?


  事有反常必为妖,顾华清觉得肯定是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


  不过顾华清也知道,孟氏总归是绝对不会害她的。既然母亲觉得自己不应该出去,那她就不出门吧。


  其实孟氏倒也不是非要瞒着不让她知道。只是她了解自己的女儿,清清她性子懒散淡漠,必然是不会愿意和皇宫这种麻烦的地方有牵扯的。


  孟氏也觉得她大概率是不会被选中的,便也不想让她知道了徒增烦恼。


  顾华清若是想知道,让人打听一下也就清楚了,但是她自己没想明白,也懒得让人去打听,索性就十分心大的把这件事放下了。


  左右出不出门对她的影响也不大。


  ————————————


  太极宫紫宸殿中,景元帝贺琮正在看着沈相和内阁几位首辅在这段时间里选出的继后人选名单。


  先皇后赵氏是他的发妻,陪伴他多年,却在生产的时候去世,只留下了一个小公主。


  贺琮的后宫妃嫔不多,他倒也不着急再册立一位皇后。所以先后去世以后,宫里是由贵妃,德妃和惠妃三个人共同掌管的,三人相互制衡,又有太后在上边看着,她们自然不敢胡来。


  只是先皇后去世已有两年,寻常人家尚需主母主持中馈,更何况是后宫。几位妃嫔共同掌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而且因为他迟迟不肯立后的原因,日子一久,后宫和前朝都有些人心浮动。


  贺琮如今还年轻,又没有嫡子,不管从什么方面考虑,他都需要再册立一位皇后。


  因此在这次有心之人上奏以后,贺琮索性便顺水推舟,下旨让沈相和内阁负责拟定继后的人选。


  毕竟是册立皇后这样的大事,皇后主理后宫,是万民之母,自然该母仪天下,德才兼备。可是这样的女子怎么会是好选的?


  沈丞相和内阁几位首辅为了此事简直是吃不好睡不着,忙的头都要秃了,才选出了四位不论家世,品貌,还是才学都兼备的贵女,递到了陛下的御案上,让他决定最后的人选。


  贺琮看着名单上的四人,除了姓名家世,亲族背景,上边还记录了几位娘子的性格,为人处世和在外的名声,不可谓不详实。


  安国公嫡长孙女杜氏,内阁唐次辅嫡三女唐氏,安阳候嫡女顾氏,还有吏部尚书嫡长女崔氏。


  确实是几位首辅精心挑选出来的,她们无论哪一个,都是上京城贵女中的佼佼者。


  贺琮之所以同意册立继后,一则是想找个人来管理后宫,二则也是为嫡子计,还有先皇后留下的小公主,后宫中没有人有资格抚养这位嫡长公主。


  原本小公主是在太后宫里教养,可是太后又要料理后宫,最近精神越发不济。而且小公主越来越大,也开始调皮。太后实在是分身乏术,确实需要一位皇后来名正言顺的抚养小公主。


  所以贺琮对这个继后最首先的要求就是性情沉稳,贤良淑德,既能镇得住后宫,也能照顾好公主。


  贺琮知道这对即将成为继后的贵女或许有些不公平,但是只要她能做好这个皇后,贺琮就会对她恩宠有加,让她皇后的地位无人能撼动,给她在后宫绝对的权力。


  贺琮看着名单上的四人,又看了负责此事的几位大臣的建言,沉吟了良久。


  辅国公嫡长孙女杜氏和内阁唐次辅嫡三女唐氏,在京中素有令名,甚至被称为“大周双姝”,在一众贵女中很是出名。


  只是她们也代表了朝中一文一武两个派系,不论是哪一个在贺琮看来都不是好的选择。

  大周建朝以来,颇有重文轻武的意味,直到贺琮的祖父周文帝在位时,因为边境战乱,武将的地位才慢慢上升。

  周文帝认为朝堂之上不宜哪一派系太过突出,不然不利于朝堂的稳定,所以一直辛苦维系着文武双方官员在朝堂上的分量。


  贺琮自小得文帝教导,执政理念与文帝颇为一致,好不容易得来的朝堂平衡稳定的局面,他并不准备因此而打破。


  如此一来,便只剩下安阳侯嫡女顾氏和吏部尚书嫡长女崔氏了。


  吏部尚书属于清流一派,他的嫡长女倒也还算合适。


  只是宫里的贵妃出身伯爵之家,吏部尚书乃是寒门出身。若是贵妃的家世高于皇后,恐怕未来易生风波。


  而顾氏出身阳平顾氏,是有名的世族之家,但同时顾家先祖是大周的开国功臣,顾家也属于有爵位的勋贵之流。


  顾氏这样的出身,自然是比贵妃要高。

  但是沈相他们大概是考虑到了勋贵和世家的面子,才把她算上充数,并没有推举她的意思。


  毕竟大周朝为防止外戚干政,极少立世族出身的女儿为后。


  “顾氏······”贺琮的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扣着御案,在心中细细思索着。





3. 第三章 自不量力


  春和景明,天朗气清。

  温煦的阳光自窗棂透过,斜斜的照进来。

  照到人的身上,带着柔柔的暖意,让人忍不住困倦了起来。


  顾华清坐在窗下的软塌上,手里拿着一本游记,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看着,只觉得双眼就要黏在了一起。

  古人说春困秋乏,诚不欺我。顾华清在心里迷迷糊糊的想到。


  只是还不等顾华清彻底睡过去,就隐约听到外边朝云说话的声音。

  顾华清有些疑惑的透过窗户看出去,就看到她母亲身边的侍女连翘来了。


  连翘进门的时候,顾华清已经清醒了不少,见她进来问道:“可是母亲有什么事?”

  连翘向顾华清福了福身,开口道:“是二姑奶奶来了,夫人请姑娘一起去老夫人的庆安堂见客。”


  顾华清微微点头:“好,我知道了,你先去回了母亲,我换身衣服就去。”


  等连翘走以后,顾华清便让朝云暮雨给她重新梳妆打扮。


  她在家时向来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此时身上只穿了一件九成新的素色常服,还有头发也是随便挽了一个发髻。完全不像一个侯门贵女,猛一看还不如她院子里的丫鬟鲜亮。

  重新挽发上妆,换了件能见客的衣裳,顾华清才带着朝云暮雨往孟氏的正院走去。


  对于这位来做客的二姑母,顾华清不怎么熟悉,比起在京中经常见面的大姑母,与这位不常见面的二姑母更是不怎么亲近。

  顾华清只知道这个二姑母是她祖父的庶女,后来被嫁给了一个家世普通的王姓进士,后来跟着在外做官的丈夫出京,很少回到京城。


  “母亲,二姑父不是在湖州做官吗?二姑母怎么回京了?”见到孟氏以后,顾华清有些疑惑的问。

  孟氏一边带着顾华清往庆安堂走,一边解释道:“月前你二姑父被陛下召回京,你二姑母他们也都回来了,今日是来拜见你祖母的。”


  顾华清跟着孟氏来到庆安堂的时候,正厅里除了她二婶和两位堂妹,便是一位穿着秋香色衣裙的妇人和一位穿着淡黄色襦裙的十六七岁的少女,正在陪着老夫人说话。


  安阳侯顾惟兄弟三人,还有两个妹妹,除了二房顾恪和顾华清的大姑母是顾惟的同母弟妹,三房的顾恒和如今的这个二姑母皆是庶出。

  顾家三兄弟的关系还算不错,并没有分家,只是为了避免麻烦,并不住在一起。

  顾恪一家住在距离侯府不远的一处院子里,而顾恒如今外放,一家并不在京中。

  顾华清今早听说二婶带着两个堂妹来给祖母请安,看来是还没走就正好碰上了来拜见祖母的二姑母。不然以二叔家的距离,二婶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过来了。


  看到孟氏和顾华清过来,正厅中说话的声音停了下来,还不等孟氏和顾华清行礼,老夫人周氏便开口道:“不必那么多礼,快坐下吧。”

  又笑着把顾华清叫道身边,看着她身上水红色的织锦撒花裙,有些担忧的道:“虽然已经春天了,但还是寒意未除,怎么不穿的厚一些。”


  在一众的孙子孙女中,周氏最喜欢的就是顾华清,不仅是因为顾华清的眉眼有三分像她,更是因为这个孙女的性子也最像她。

  周氏亦是出身将门,性格中少了几分女子的娇柔,当年老侯爷在外打仗,侯府上下都是她一个人撑着。

  而她这么多孙辈之中,只有顾华清,虽然看起来懒散,但是骨子里最是坚毅,和她最像。所以侯府里都知道,老夫人最疼爱三姑娘。


  顾华清对周氏也十分亲近,闻言伸手握住周氏的手,笑着道:“我不冷,祖母摸摸我的手,一点都不凉。”

  周氏摸着她的手确实温热,但也不忘嘱咐一句:“若是觉得冷了,千万要记得加衣裳。”

  看着顾华清乖乖点头,周氏才又看向一旁的王顾氏,笑着对顾华清道:“那是你二姑母和表妹,快去见过她们。”


  “二姑母。”顾华清上前行了个礼,又看向她身边淡黄色襦裙的少女,笑着点了点头;“王表妹。”

  站在母亲身后的王茹馨看着面前这个面容精致,气质出众,一进门就让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她身上的表姐,心里有些不服气,僵硬的回礼道:“三表姐。”


  王茹馨在湖州的时候,也是一方长官的嫡女,来往的人大多都捧着她,她母亲又宠着她,让她颇有些心高气傲。

  来到安阳侯府以后,先见到的两个表妹不管是穿衣打扮都并没有比她强多少,让王茹馨觉得,侯府贵女也不过如此。

  没想到后来过来的这个表姐,不仅容貌姣好,衣饰精致,就连原本对她亲切有加的外祖母也把她抛到了一边,对着顾华清嘘寒问暖,让王茹馨心中十分的不服气。


  在坐的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人,自然很轻易就能看出王茹馨心中的嫉妒。周氏和孟氏只是笑着喝了一口茶,并不把她放在心上。

  但是在孟氏下首坐着的二房夫人张氏有些看不上的撇了撇嘴。

  张氏嫁进来的时候,王顾氏还没有出阁,两人曾经闹过好大的不愉快,张氏十分看不上王顾氏,如今看来,她的女儿也不怎么样。


  倒是王顾氏似乎没有注意到自己女儿的态度,笑着拉着顾华清称赞道:“这就是清姐儿了吧,果然是个标致的人物。”说着又对孟氏道:“大嫂真是好福气。”


  孟氏拿出手帕拭了拭嘴角,笑着道:“二妹妹过奖了,她可是个不经夸的,你可别再夸她了。”


  “怎么会呢,我看清姐儿可是出众的紧,大嫂太谦虚了。”王顾氏又笑着说了几句,才放过顾华清。


  顾华清羞涩的笑了笑,和两位堂妹坐在了一起,打定主意要做一个壁花。


  她可是感觉到了,刚才见到的那个王表妹对自己的敌意,顾华清也不想和她有什么交流了。


  二房的两个姐妹顾华溪和顾华溶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也能感觉到方才王茹馨看她们时的不屑,并不喜欢这个新来的表姐。看到顾华清坐过来,两个人拉着顾华清小声的说起话来。

  长辈们在一起说话,她们三姐妹又凑到了一起,倒是显得王茹馨有些孤单了。


  王顾氏转过身有些责怪的看了王茹馨一眼:“你这个孩子,就是认生,清姐儿溪姐儿她们都是你的表姐妹,去和她们一起玩儿吧。”

  王茹馨想到今日过来的时候母亲和她说的话,知道母亲是不满了,只好顺着王顾氏给的梯子,去和顾华清她们说话。

  王顾氏看着她听话,才松了一口气。她们家老爷刚被召进京城,还需要侯府的扶持,所以她们今天过来说白了就来联络感情的。

  她听说长兄夫妻最是疼爱唯一的女儿,来之前便嘱咐女儿与顾华清好好相处,结果都是她把人宠坏了,让她看不起形势。

  好在女儿还算听话,王顾氏放心了一些,余光看着女儿和顾华清说话,王顾氏的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她的长子才华出众,今年就要参加秋闱,肯定能进士及第。而他与清姐儿年纪差不多大,如今尚未娶妻,若是能娶到清姐儿,有了侯府这个岳家,未来肯定是前途无量。

  虽然王顾氏也知道,王家的门第不高,但是他们家老爷如今被召回京,据说陛下属意他工部侍郎之位,而且她的长子不论才华还是样貌都是出众的,也是能配上侯府的千金的。

  再说还有她又是清姐儿的姑母,若是清姐儿嫁到他们家,岂不是亲上加亲,越想王顾氏越觉得这么亲事也不是不可能的。


  心中有了这个念头,王顾氏便忍不住把话题往姑娘们的亲事上引:“我们一家如今刚到长安,对这里也不熟悉,馨姐儿的年纪也不小了,以后相看的事情还需要母亲和两位嫂嫂多看顾一二。”

  “这是自然,馨姐儿才貌双全,二妹妹不必担心。”孟氏笑着道。

  王顾氏笑着谦虚了几句,又道:“说起来,清姐儿年纪也不小了,可有相看人家?”


  顾华清听到她们说到自己的婚事,整个人像是炸了猫的猫一样,紧张的听着她们的对话。

  然后就听到她那位二姑母道:“我家睿哥儿年纪倒是与清姐儿差不多,如今正在准备秋闱,也还未娶妻,若是······”

  王顾氏还没有说完,周氏她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孟氏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淡声道:“我和侯爷觉得清儿还小,想多留她几年,暂时没有考虑这些。”

  上首的周氏脸上还带着笑意,但是却也没有反驳孟氏的话。一旁的张氏看向王顾氏的眼神有些不屑,没想到她能这么不自量力。

  王顾氏一看就知道她想的成不了,虽然心里恼怒她们看不上自己的儿子,但是也知道她不能翻脸,只能有些僵硬的笑着道:“可不是,做父母的总是觉得孩子还小。”


  顾华清她们也听了个大概,顾华溪和顾华溶姐妹面面相觑,看了一眼堂姐,不知该说些什么。


  顾华清听到孟氏说多留几年,虽然知道她可能是搪塞二姑母的,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成真,很是高兴。倒是没有把王顾氏的话放在心里,反正那门亲事也不可能成。


  王茹馨的脸色青一阵红一阵,既觉得母亲丢了脸面,又觉得顾华清嘴角的笑意是在讽刺她们不自量力,心中十分羞恼。

  即使这件事翻过去了,但是气氛终究还是冷了几分,王顾氏母女用了午饭以后,便说刚回到长安,家中事务繁忙,不便久留,回家去了。


  虽然周氏孟氏不太高兴王顾氏敢打顾华清的主意,但是当时在场的顾家人都知道这位二姑奶奶是在痴心妄想,不说三姑娘了,即使是二房的四姑娘五姑娘,恐怕希望都不大。


  顾华清本人是完全没有往心里去,倒是孟氏和顾惟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有些生气,王顾氏还敢肖想他们家清清,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脸面。顾惟也觉得这个庶妹脑子不太清楚,安慰了孟氏几句,这件事才算过去了。

  孟氏想了想,还是和顾惟商量着,要好好挑选京中的才俊。清清是他们的掌上明珠,一定要找一个未来能一辈子对清清好的人。


  只是还没等孟氏挑出个所以然来,自紫宸殿而出一道圣旨便落到了安阳侯府。





4. 第四章 立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秉令范以承庥,锡鸿名而正位,咨尔顾氏,安阳侯顾惟之嫡女也。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淑德含章,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安贞叶吉,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后慈喻,立而为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此。”


  安阳侯府的主院正堂之中,顾华清跟着父母垂首跪着,一片安静的正堂只能听到宣旨太监略显尖利的声音。


  直到宣旨的公公念完,顾华清都没有反应过来。柔嘉成性,淑德含章,贞静持躬,安贞叶吉这是用来形容她的词吗?恐怕无论哪一个都和她扯不上关系。


  可事实就是如此让人难以置信,九重宫阙中的皇帝陛下,一道圣旨,把一堆溢美之词堆到了她的头上,册封了她为皇后。


  皇后,顾华清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会和这个称呼有了联系。


  顾华清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机械的跟着父母一起领旨“谢恩”的,她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她摊上大麻烦了!


  直到接旨以后,祖母周氏借着命妇袍服宽大的衣袖伸手握了握她的手,顾华清才强制自己冷静下来。


  宣旨的公公看着顾华清愣怔的模样,也并不意外。毕竟不管是谁,突然被立为皇后,恐怕都会反映不过来,等这位未来的皇后娘娘反映过来,一定会很是惊喜。


  惊喜,对于顾华清来说,大概是只有惊没有喜。


  虽然顾华清只是安静的站着,但是宣旨公公完全没有任何不满,满脸喜色的对顾华清道喜:“奴才先在这里恭喜娘娘了。”这位将来也是他的主子,如今自然要客气一点。


  顾华清到底还是冷静下来了,她被立为皇后,是顾氏一族的荣耀,是天家的恩德。她不能露出半分不愿来,给顾家招来祸患。


  顾华清只能拿出自己最大的自制力,让自己面上露出了笑容,道:“公公客气了。”


  孟氏和顾惟也撑起笑脸和宣旨的公公寒暄,周氏一边拨着手中的念珠,一边让下人给前来传旨的一行内侍送上茶水钱。


  等到宣旨的公公离开,只剩下他们四人,正堂上的一家人脸色才平淡了些,露出了几分真实的心绪。


  孟氏看着顾华清手中明黄色的圣旨,不敢置信的道:“满京城这么多人,这怎么就······”怎么就选中了他们家清清呢?


  孟氏向来对顾华清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做心肝宝贝一样,从来没想过她会进宫,成为陛下的妻子。


  而且还是继后,说的再好听,六宫之主,万民之母的皇后,终究也只是继室,在先皇后的灵前也是要执妾礼的。


  这让孟氏如何接受的了?


  顾惟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大周向来便没有世族女子为后的先例。即使他们顾家有爵位,但是阳平顾氏也是大周顶级世家之一。他从来没有想过,陛下竟然真的会让顾家的女儿做皇后。


  妻子不愿意让女儿进宫,他又何尝愿意呢?他看着唯一的女儿从玉雪可爱的一团长成如今的模样,可偏偏一道圣旨便要送她去那麻烦不断的地方。


  顾家基本上没有出过后妃,这也导致他们家在后宫中并没有经营什么人脉。骤然一道圣旨,让顾惟对女儿的前路担忧不已。


  周氏看着他们夫妻的样子,面色凝重,厉声道:“事情以成定居,这是陛下对我们顾家的隆恩,就算是为了清清,你们也要给我把那些不愿意藏在心里,装也要装出欢喜的样子。”


  若是让陛下知道了他们的想法,难免会有芥蒂,清清在宫中的生活也说不定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顾华清笑了笑开口道:“祖母,父亲,母亲,你们放心吧,能被册立为后,这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事情,既然陛下选了我,这就是我的福气,你们不必太过担心。”


  彻底冷静下来以后,顾华清也想明白了。左右都是要嫁人,对于她来说,其实嫁给谁都是没什么差别的。


  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人的妻子,区别大概就是她原来所设想的头顶上的几根小草变成了一片草原,但是最起码她以后的生活条件肯定是直线上升的,大概也算是有得必有失吧。


  而且她也曾经远远的见过当今陛下,那是在当初贺琮登基的时候,命妇和勋贵子女需进宫朝拜,顾华清跟着孟氏进宫。


  在叩拜的时候,顾华清跪在人群中,大着胆子抬头看了一眼高高的丹陛之上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


  大概是得益于能选进宫的后妃都是容貌不错的女子,皇室基因经过不断进化,到了贺琮这一代,也没有掉链子。即使隔着不近的距离,顾华清也能看到刚登基的新帝长相俊美。


  再加上气质的加成,也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男人了。


  顾华清当时也只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看一下这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看过了也就过了,完全没有往心里去。


  如今想来,如果这六年皇帝陛下的颜值没有打折扣的话,倒也是一个符合她审美要求的美男子。将来对着他,最起码还能赏心悦目。顾华清颇有些苦中作乐意味的想到,反正是改变不了,倒不如欣然接受。


  周氏不知道顾华清在心里想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赞赏的看了一眼向来最为疼爱的孙女,清清有这样通透的心性,将来未必不能在宫中过好自己的生活。


  即使顾惟和孟氏如何强颜欢笑,这样天大的“喜事”,他们也必须得开祠堂祭祖,还要面对一波又一波上门祝贺的亲朋好友。


  整个长安城的人都没想到,陛下没有选择才貌双全的京中双姝中的任何一个,反而选择了素来没有什么才名,只是因为家世勉强得了一个温柔大方评价的安阳侯嫡女。


  消息传到刚进京不久的王家的时候,王顾氏闻言愣了一下,倒是一旁的王茹馨摔了茶杯。


  那可是皇后之位,多少女子求之不得的东西,顾华清何德何能,竟然能被陛下册封为新后,难道就只凭她的家世吗?


  王茹馨第一次如此清晰的认识到家世的重要性,认识到她和顾华清之间的差距,但是她心中的一团火反而烧的更旺了。


  王顾氏没有注意王茹馨,她听到消息以后,先是有些惊喜,毕竟成为皇后的可是她侄女,他们家老爷的职位说不定还能更高一些。


  但是想起那天在侯府发生的事情,她那个大嫂高高在上的样子,王顾氏又有些讽刺的想到:难怪当初不愿意让女儿嫁给她儿子,原来是存了大志向,皇后之位他们王家自然是比不了的。


  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中只有利益的人,自然也只会觉得旁人都是与自己一样的想法。


  但是心里再怎么觉得孟氏虚伪,为了老爷儿子的前程,王顾氏也还是备了礼往侯府而去。如今侯府又多了一个做皇后的女儿,分量自然是更重了,王顾氏可不愿意放过到手的好处。


  自从圣旨下来以后,安阳侯府就忙碌了起来,而宫墙之内,仁寿宫中,最尊贵的一对天家母子也正说起新后的事情。


  “琮儿最终怎么选择了顾氏做皇后?”太后也没想到最后皇帝选了顾氏,有些疑惑的问道。


  “母后也是知道沈相和内阁几位首辅最后选出来的四个贵女的身份的,若是单从她们本身来说,顾氏自然是没有胜算的。”说着,贺琮轻声笑了笑。


  “论样貌,唐氏最佳,论才学,杜氏最优,论名声,崔氏也比顾氏有名,顾氏在她们之中,当真不算出彩。”贺琮的语气有些感慨。


  太后听着贺琮的话,也忍不住笑了一下,随后却更为疑惑:“那你怎么偏偏选了顾氏?”


  贺琮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才继续说道:“单从她们本身来说,顾氏自然是没有胜算,但是从她们的出身来说,顾氏却是最合适的。”


  “我之所以再立新后,就是为了朝堂和后宫的安定,可是杜氏和唐氏,出身一个武一个文,选她们任何一个,都有可能让好不容易平衡的文武势力产生偏颇,不论哪一方势力更强,朝堂都容易出乱子。”


  “而崔氏,她父亲出身寒门,虽然如今官至尚书,但是底蕴不足。一个出身寒门的皇后和一个出身勋贵的贵妃,后宫怎么可能不乱?”


  太后了然的点了点头:“确实,这样看来,顾氏确实更为合适,只是她出身世族……”


  贺琮微微摇了摇头:“这世上岂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顾氏的出身能镇住后宫,顾家如今也大多都是文职,不再带兵,不会打破前朝的平衡,而且听说顾氏性情温柔淑和,应该可以照顾好明嘉,这样已经很是难得了。”


  “只要你认为顾氏合适就好,等顾氏进宫,我就能好好歇一歇了。”太后笑了笑道。


  “都是儿子不孝,让母后还要为后宫之事操劳,钦天监选定的吉日是在五月十八,还要再劳烦母后一段时日。”贺琮有些愧疚的说道。





5. 第五章 大婚


  景元六年五月十八,宜嫁娶,宜出行,诸事皆宜,正是帝后大婚的吉日。


  又逢天公作美,惠风和畅,天朗气清,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虽然顾华清只是继后,但是贺琮出于内心那么一丝丝的愧疚心理。下令让礼部按照迎娶元后的礼节来迎娶顾华清,场面十分盛大。


  五月十八这天一早,天都还没亮的时候,顾华清便被朝云暮雨她们唤醒,沐浴更衣,然后被宫里派出来的一群嬷嬷宫女们按在了梳妆台前梳洗打扮。


  原本因为顾华清即将进宫,昨天夜里孟氏和她谈了许久。娇养了十八年的掌上明珠就要成为别人家的人了,而且还是不是普通的人家,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一家,即使将来女儿在宫里受了什么委屈,他们都不能为她出头,这让孟氏如何不担心。


  虽然该教的之前都已经教过了,但是孟氏还是想多和女儿说说话。母女谈心直到深夜,孟氏走后,顾华清难得的有些失眠,辗转反侧,好不容易才睡下。


  顾华清只觉得自己才刚睡着,便又被人叫了起来,整个人有些迷迷糊糊的跟着众人的指挥,一步一步的洗漱梳妆。


  等到她的妆容化好,前来为她梳头的全福太太将沉甸甸的凤冠戴到她头上的时候,顾华清才清醒了几分。


  看着镜子里被挽起发髻,带着流光溢彩的凤冠,陌生又熟悉的自己,顾华清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要嫁人了。


  在这个生活了十八年的古代世界,嫁给仅仅偷偷看过一眼的,大周朝的统治者。她即将成为大周朝的皇后,成为后宫之主,万民之母。


  不知是不是头顶的凤冠太过沉重,还是刚刚换上的大婚时穿的正红色凤袍太过厚重,顾华清只觉得自己的肩头有些沉重。


  等到梳妆打扮,换了衣服以后,外边的天色已经大亮了。耀眼的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光芒万丈。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中,照在顾华清的身上,金线绣成的凤凰展翅欲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孟氏看着顾华清一步一步的变成现在的样子,从当初软软的一个小团子,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看着她成为了如今眼前这个带上凤冠,穿着凤袍,身上隐隐带上了威严的皇后,心中既骄傲又酸涩。


  院外有礼乐的声音传来,主事的夫人和宫里的嬷嬷引着顾华清往外走。


  走到房门口的时候,顾华清忍不住回头看了看站在房中的孟氏,看清了孟氏眼中抹不去的忧虑和不舍,顾华清只觉得自己的眼眶有些酸涩,迈不开脚步。


  孟氏看着她回头,眼中隐约有水光闪过。顾华清不顾身边人的阻止,几步跑回房中,伸手抱住了孟氏,闷闷的道:“母亲,以后您和父亲要多保重。”


  她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孟氏,最亲近的也是孟氏,如今她就要嫁人了,嫁的还是天子,进了宫城,以后想要出宫回来看看她都不容易,顾华清心里十分不舍。


  孟氏伸手摸了摸顾华清的背,不着痕迹的拭去眼角的泪水,忍住哽咽,开口道:“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也要好好的。”


  顾华清微微点头,不舍的松开了孟氏,又看了她一眼,才转身往外走去。


  礼部的官员和迎亲的仪仗已经在外边等着了,顾华清又在拜别了父母和祖母,才出门坐上了凤辇,往宫中行去。


  看着仪仗慢慢走远,孟氏转身往府中走,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顾惟伸手揽住了孟氏,握着她的手安抚,眼眶也有些微红。


  凤辇仪仗自中门而入,至太和殿。皇帝陛下和皇室宗亲,文武百官以及命妇们都已经在太和殿前等候。


  景元帝贺琮亦是一袭正红色绣金龙的喜服,衬的他更加丰神俊朗。


  顾华清一步一步走上台阶,终于站在了贺琮的面前。


  经过祭拜天地,行大礼,宗亲官员命妇朝拜等一系列礼仪以后,顾华清才被送进了皇后的寝宫羲和宫。


  终于能够坐下来歇一歇,放松下来的顾华清这才感觉到身心疲惫。


  虽然之前在家时已经有宫里的嬷嬷教导过了礼仪,也都一一记下了,但是那么多繁琐的礼节,顾华清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唯恐哪里出了错误。


  这样的场合,若是她有一点出错,受影响最大的绝对是顾家。


  所以顾华清一直提着心神,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也就导致了突然放松心神以后,顾华清才后知后觉的感觉到浑身上下都是乏力的。


  难怪人人都说结婚这天最是累人,更别说她这还是古代最高规格的帝后大婚,比现代人结婚更要麻烦几十倍。


  就说她今天的凤冠和凤袍,单这两样加起来就分量不轻,更别说她头上的其他发饰和身上的佩环等物品,少说恐怕也要有十斤左右。


  也幸亏她自小练武,身体素质不错,不然恐怕也撑不下来这全部过程。


  只可惜如今还没有彻底结束,她还要顶着这沉甸甸的凤冠等着皇帝陛下过来,喝了合卺酒以后才能去掉凤冠,换下身上厚重的凤袍。


  好在如今能坐着,还能省着力气。快要僵硬的脖颈她是没办法了,但是她可以借着宽大的袍袖,揉一揉自己微微有些酸涩的小腿。


  一位似乎是掌事的宫女上前来行了礼,开口道:“娘娘,奴婢碧云,之前陛下交代过了,您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吩咐奴婢们。”


  顾华清没想到这位陛下还挺贴心,不过她才刚进宫,还不了解情况,不敢猜这其中有多少真心。


  但是也不好驳了陛下这份好意,顾华清想了想开口道:“帮我准备一些糕点吧,忙了一天,我有些饿了。”


  她从早上被人叫起来,到现在,都快要一整天了,什么都没有吃,再加上运动量巨大,她都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是,奴婢这就去。”


  碧云端来的几盘糕点,都是十分的小巧精致,即使是吃了,也不会弄花了她的妆容,而且还准备了温热的茶水,可以说是很贴心了。


  跟着顾华清进宫的朝云和暮雨之前已经在羲和宫等着了,伺候着她净手以后,顾华清才拿起糕点吃了起来。


  结果顾华清才刚吃了几块,喝了一口茶,就听到门外有声音传来。


  顾华清只好遗憾的放下手里的糕点,擦干净手和嘴,仪态端庄的在床边坐下。


  贺琮从外边走了进来,身后跟着进行最后合卺结发之礼的礼官。


  一大群人进入了内殿,让原本安静的殿中热闹了几分。


  贺琮大概来之前已经在寝宫沐浴更衣了,他在顾华清的身边坐下的时候,顾华清注意到祭天朝拜时他衣服上的龙纹如今变成了祥云暗纹。


  等两人并肩坐好,便有礼官端上来了两杯酒,杯脚以红线相连,寓意为合二为一。


  顾华清与贺琮一人端起一杯,交杯而饮,是为合卺。


  等到两个人饮下合卺酒以后,一旁的礼官便开口念了一段祝词。


  撤下了酒杯,又有宫女端上来了一把小巧的剪刀,然后有宫人上前将顾华清与贺琮的发冠取下。


  贺琮先拿过了剪刀,剪下了一缕发丝放到托盘上。


  去掉凤冠以后,顾华清觉得她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借着解开发髻的动作,顾华清轻轻按了按有些僵硬的脖颈,然后也拿起剪刀剪下了一缕发丝。


  想想她来到这里十八年,这还是记忆里第一次剪头发,没想到会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看着礼官把顾华清和贺琮的头发绑在一起,用红线编出了一枚同心结,又念了一段祝词,顾华清的心中还有些惊讶。


  她对大周的礼仪风俗还算清楚,夫妻结发这样的仪式,一般都只是在原配夫妻之间才会进行。


  而她虽然是皇后,严格来说也只能算是继室,贺琮能留下这个仪式,也代表了对她的重视和尊重。


  顾华清向来是个投桃报李的人,不管他们之间的婚姻是怎么来的,既然贺琮能表达出他的态度,表示了他对自己的尊重。

  顾华清也愿意拿出自己的诚意,以后尽量做一个称职的皇后。


  贺琮还不知道顾华清平静面容下的心思变换,等到所有仪式都结束,礼官们离开了羲和宫,殿内就只剩下安静站着的宫人们和他们这对陌生的新婚夫妻了。


  贺琮看着取下凤冠,散开发髻以后,顾华清秀美清逸的眉眼间带着丝丝的疲惫,语气温和的道:“今日累了一天,皇后应该也饿了,你先去沐浴更衣吧,朕让他们送一些吃食过来。”


  “多谢陛下体恤,还请陛下稍待片刻。”顾华清笑了笑,开口说道。


  等到她在后殿沐浴更衣,换了衣服出来以后,就看到殿中的桌上已经摆了几样清淡的小菜。


  因着今天是成亲的日子,顾华清还是换了一件正红色的齐腰襦裙,只是比起厚重端庄的凤袍要轻便不少。

  她没有再把头发全部挽成发髻,垂下的青丝温顺的铺在她的背后,比起之前的模样多了几分温婉。


  贺琮看着顾华清的模样,只觉得换了衣服,洗去脸上的妆容以后的她更加的清新灵动,比起之前的庄重略显稚嫩。


  贺琮上前去牵起顾华清的手,牵着她在桌子旁坐下,开口道:“你刚进宫,御膳房还不知道你的口味,如今天色不早了,朕让他们做了些清淡的膳食,你尝尝合不合胃口。”


  顾华清端起一碗清粥,尝了一勺,笑着道:“很好吃,多谢陛下。”

  到底还是经过层层挑选的御厨,手艺确实不错,一碗清粥都能做出滋味。


  “合胃口就好,只是现在有些晚了,切记不可多食。”贺琮也笑着道。


  顾华清微微点头,又看向他,开口询问:“陛下用膳了吗?不如与臣妾一起用一些吧。”


  御膳房确实是不知道这位新皇后娘娘的口味,陛下传话又是让准备清淡一些,他们便多准备了几样,想来总能有皇后娘娘喜欢的。

  晚间又不宜多食,如今这桌上的饭菜也是够两个人的分量的。


  贺琮看着她偏头笑着看向自己,带着几分娇俏的样子,在心中笑了笑,他这位皇后到底是被娇养长大的,身上还带着些孩子气。


  微微颔首,贺琮开口道:“也好。”


  用过晚膳以后,两人又在羲和宫的后花园走了走,才相携回了内室。

  月上中天,清辉洒满大地,夜晚才刚刚开始。

后续戳戳头像或私~




  

相关话题

  有哪些半小时内就能看完的超甜小故事? 
  有哪些很虐心的短篇小说? 
  有没有现代轻松小甜文推荐? 
  如何以「怎么?这就哭了?」为开头写一篇小说? 
  有没有追妻火葬场的小说推荐? 
  有哪些高质量虐文? 
  有没有又甜还短的小甜文? 
  有哪些好看的沙雕文? 
  有什么好看的民国短篇小说? 
  有哪些令人感到暖的故事? 

前一个讨论
有没有先婚后爱,男主高冷开始看不上女主,后来追妻火葬场的文?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很甜的小故事?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