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妈妈因 3 岁孩子课外班学习不积极,便猛踹孩子导致其下体出血?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现孩子卷不过别人,遂主动帮其绝育,退出残酷的求偶竞争,可怜天下父母心。


user avatar   jia-ming-z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其实和课外辅导什么的都没关系。课外辅导在这件事里连一个花边都算不上。

真正令人悲哀的是,这是一个严重伤害幼儿的、触犯法律的事件。纪录片都出来了,没有人出来维护这个孩子的合法权益。送到医院的时候,医院就应该报警了。

好吧,医院不作为,妇联、儿童基金会、居委会这些组织在实锤的罪行面前,都死哪儿去了?!

拍这个片子的导演,就这么避重就轻?

令人诧异的是,大家都在感慨母亲的教育方式,没几个人感到这是一件严重的、被全社会有意忽略、甚至变相纵容的违法行为

我不知道这种伤情法律上算是什么程度,包皮系带直接断裂,需要立即手术的,肯定不算是轻微伤害。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法(司)发[1990]6号)提到:

第三十八条阴茎挫伤致排尿困难; 阴茎部分缺损、畸形; 阴囊撕脱伤、阴囊血肿、鞘膜积血;一侧睾丸脱位、扭转或者萎缩。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司发[1990]070号)

第七十四条 尿道破裂、断裂须行手术修补。

感觉这特么应该都快达到重伤的水平了。


按照刑法,伤害人身致轻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伤的,十年以下。

因为家庭关系矛盾激化或事后积极补救的,可减刑20%。

请注意,这是刑法,不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就是说哪怕你这样对待一个成年人,都够你喝一壶了。更何况是一个儿童,不对,确切说是个三岁的幼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主席令第三十七号)明确规定如下:

第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第三十五条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第十四条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请注意,医院接到这种急诊,法律规定有义务报警。该纪录片中的医院已经涉嫌违法了。除了医院,这里也直接规定了工作人员的义务。也就是说,这个医生本人也已经涉嫌违法了


大家隔靴搔痒避重就轻的讨论,都没有指向核心。


很是疑惑,国内法律怎么没有针对儿童的人身伤害的专项条款呢?查了一下,只找到刑法修正案(九):

十九、在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六十条之一:“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这个母亲可以说是虐待被监护人,情节恶劣了吧?


user avatar   du-du-d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遇到过这样的活的家长。给大家讲一下这种丧心病狂的人可能背着啥样的压力。



我当年做家教的时候。遇到过一个特别焦虑的家长,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厌学的情绪非常浓。

那是一个沉默寡言,脾气又很倔的男孩子。


当年我的课时费比普通的家教高,是因为我自己曾经叛逆过,可以说当过一段时间的差生。

我比那些一帆风顺的师范生更理解【在智商没问题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小孩会厌学】这个问题。


久而久之口口相传,我的校友们搞不定的问题送到我这儿,死马当活马医,效果还可以。

所以名声就这么做起来了,这个孩子也属于是气哭了几个大学生家教的老大难。

即使我的课时费贵一点,家长也找到了我希望我能给她儿子改命。



我到现在都记得那是一个看上去脾气很急很精明干练的一个女人,语速很快,高颧骨,薄嘴唇,眉间有很深的皱纹。这样去疲惫又严厉。

如果说相貌是爹妈给的,那么表情就代表着到底过得好不好。

虽然那个时候我很年轻,但是我也能感知到这个女人可能过得不太顺心。

一般跟这种孩子上课之前,为了了解孩子的性格,我都会做一次跟家长的促膝长谈,我要更快地掌握孩子性格的一手资料,才好对症下药。

然后这个阿姨就说她是做销售跑保险的,工作很辛苦可能要周旋源于各种客户之间,压力很大,甚至为了工作要喝酒。


孩子爸爸没什么本事,所以离婚了。


自己性子好强,也希望自己儿子跟着自己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前程,可以更体面地去挣钱,而不是像她一样每天被业绩逼得睡不着觉。

但是儿子的性格不像她,愈发的像他爸一样,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并且看起来胸无大志。


所以越想越气啊。

自己累死累活给孩子报了这样的班那样的班,就想让孩子多点竞争力,但是孩子就不领情,什么都不好好学。

学习也不好,在班上也不说话,一点都不像她的儿子。

自己明明好不容易挣来了抚养权,觉得自己可以把儿子养好,但是一辅导儿子学习自己就很急很气,一看孩子不好好学就去打儿子,所以不得不把教育这个事情外包交给我们这些专业的人。


所以她对她儿子补习的刚需:

一个是让他学习成绩提高,

一个是把他那种一见人就低头,不说话的性子改一改,所以才选了不同的看起来比较活泼开朗的人当家教。



一般像这种孩子你上去就给他教知识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心结没打开,他不想学。

你再怎么给他讲,他吸收得都微乎其微。

所以我花了一周的时间去跟他交朋友,陪他看动画片,跟他聊各种他妈妈不会跟他聊的问题。


其实孩子也挺苦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妈妈总是说爸爸没出息没出息。但是对孩子来说,在他幼小的世界里,所谓的有出息就是喝得醉醺醺的,工作回来就是跟家里人发脾气打人,就是有更多的钱去花在课外班补习上。

这个出息好像没什么价值。

并不是他向往的,并不是他想要的。


就这样,他没出息的爸爸被嫌弃。

离了婚。


但是爸爸会带他玩儿,会给他讲故事,他不觉得爸爸所谓的没出息哪里不好。

他觉得像爸爸一样按时上班下班、有空就去图书馆看看书,去公园走走路,就算不买汽车,这样的生活也很好。

相反妈妈这一种天天打鸡血的态度,要挣钱挣钱挣钱,这种生活才让他感到窒息。


所以他不想学习,就是在抗拒自己变成妈妈那样的人,他想爸爸了。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跟爸爸一起生活,不想跟妈妈一起生活。

说难听点他对他妈妈的感情没有跟他爸爸的感情深,尽管他妈妈为他付出了很多。



那时候我大概也就十八九岁吧。

我听了母亲的视角和儿子的视角之后,发现其实有的家长着急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焦虑,而不是在满足孩子的需求。


是因为孩子小,所以他没有办法反抗,没有办法像我青春期一样旗帜鲜明地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掀桌子不玩儿了的运动。

所以他们只能消极反抗呀。

他们能干的最叛逆的事儿就是人坐在教室里,心却不知道飘到了哪里。

就这种弱爆了的杀伤力而已。


然而仅仅是这样,家长都要崩溃了——

我的孩子会变成一个和他父亲一样的废物。

我的孩子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我。

我的孩子拒绝按照我给画好的路线往前走。


这种无法控制的感觉,实在太让人崩溃了。


站在他们的视角:我给你提供资源,我想让你改命。但是你不识相,你不配合,你浪费了我为了给你争取资源而吃过的苦,所以你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使这个苦不是孩子希望他们吃的,他们仍然会把这笔账算到孩子头上。

孩子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不允许这一部分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所以他们很崩溃。


我现在仍然记得那个怯懦又倔强的小男孩把裤腿儿撩到大腿让我看他遍布大腿和小腿上的青紫痕迹。

他说我不想变成我妈这样的人,只会喝酒只会打人。



后来我们再混熟了一点,他跟我说:这句话,我跟所有的我妈请过来教我读书的家教都说过,但是那些人只会劝我说你妈是为你好。

他说嘟嘟老师你很特别,只有你一个人问我疼不疼,只有你教我在我妈暴怒的时候,我应该怎么保护自己,事后怎么处理伤口?只有你一个人跟我说我妈想看到我表现出的状态是什么样,我怎样才能骗过她?



对啊,我这个离经叛道的家教跟他说的悄悄话是这样的:

因为你是小孩,所以他们会认为他怎样残忍的对待你,都是在教育你,他们才是先天正确的,怎样都有理。

我很不认同这个想法,但是我们的国家对这种家长就是不会使劲惩罚。可能你报警,警察都不会抓她的。

我知道你不喜欢她也不想成为她,但是你完全可以按照你爸爸的活法去活呀。

读很多书,知道很多道理,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所以你不必为了讨厌你妈妈的某些做法就把自己变成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人。

人和人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你觉得她不够爱你OK啊,那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让她不要再找茬来打人了,对吧?

接下来你做的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后跟爸爸在一起,为了自己变成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为了让她不要再伤害你。

为了自己能好好长大。

再说,你越长大,就越能平等跟她讲道理啊。




爱从来不是伤害的借口。

我刚成年不久,就从这些工作经验里知道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我也知道当一个人用伤害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的话,是吃力不讨好的。


我从来不愿意去道德绑架我任何一个学生,我的目的是让他们能平安健康地把成绩往上提一提。

毕竟甲方要求是【成绩上来】【孩子讨喜】,他们可从未付费【我孩子不计前嫌地爱我】。

有些家长的确很过分,我没有办法说服这么小的孩子一夜之间变成熟去理解一个不成熟的家长。


之前上大学的时候带的这批小孩就比我小个10来岁的样子,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开始工作了。

这个孩子书读得还不错,我上一次联系他的时候,是他跟我说他考上了某985的研究生的某文科专业。

他妈妈从头到尾都只是一个付学费的工具。他已经成熟到可以理解他妈妈当年的所作所为了,但是即使他这个年纪了,他还是不喜欢他的妈妈。

报恩是肯定还会报恩的,毕竟养育之恩嘛,那么赡养也是分带着人情味的赡养和冷冰冰的赡养,他觉得他这辈子最大的修养就是不会把他妈妈施暴的部分还回去。



他妈妈真的很可悲,因为从这个可怜女人的视角看来,就是自己呕心沥血独自把儿子拉扯大。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事业上自由上的牺牲,而且终身没有再和其他人结婚。

可是儿子不领情,越长越像他爸。学的专业也是那种没什么前途的专业。天天研究一些挣不了钱的狗屁玩意儿。

还养不熟。


最讽刺的是:她以为我把她儿子在学习上带上了正轨,却不知道我告诉她儿子你可以不喜欢你妈妈的所作所为,但是你要爱自己,为自己努力。


我这个学生的妈妈攒了一辈子钱,现在老婆本都给他攒好了。

其实如果他妈妈不爱他,他也没机会遇到我……明明爱惨了一个孩子,却是这个结果……心塞。


可他不想结婚,不想活在他妈眼皮底下继续被管东管西。他对婚姻悲观极了。


他说也许我爸爸当年和我一样想明白了不结婚就好了,大家都为自己而活,会轻松很多。

作为孩子,也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投胎的呀,尤其是投胎到这种家庭。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a-hua-68-2-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又是绿滕市,现在绿滕市的仙女作出什么魔幻的事俺都不惊讶了。

在此预言,若真有废除女性死刑,绿藤市肯定是第一个响应试点的。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说她不爱自己孩子吧,也不对,她努力紧抓孩子的学习,爱之深,责之切,也不能说全都是为了自己。但是你她爱自己孩子吧,有亲妈能这么狠一脚差点给自己儿子断子绝孙的吗?后妈都不一定做得出来。

能怎么说呢?急性子加没轻重,当了父母也无法抑制住潜意识的暴躁,最后在一点不算很好的运气下,给自己的亲儿子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若不是有医生全力抢救,难说还会造成怎样的悲剧。

在《你好,儿科医生》这部纪录片里,能见到的奇葩父母绝对不止这一个,但是论奇葩程度,在目前出的整整六集里绝对算得上名列前茅,不禁令人心疼这些无可奈何的医生,每天面对层出不穷的大无语父母,是一种怎样的痛心疾首人间疾苦。

我不清楚内卷究竟到了一个什么地步,才会让母亲对一个年方三岁的的孩子严格的搞课外辅导班,而且还因为孩子装病请假而飞踹下体,在我的认知中,作为母亲不说对自己的子女有无限包容,至少不会很一个几岁的小孩子一般见识,即使其有原则上该受惩罚的错误,执行这个环节的一般也是父亲,而且尽量都是冲着危险性不大的屁股,能升级到脸上挨巴掌已经略显严重,而像踹下体这种攻击动作,女性往往应该对付流氓时才会使用,对自己亲子以攻击流氓的方式进行惩处,怎么说都是过分的,阅父母无数的医生在影片中都坦言感觉这个母亲不称职。

让父母持证上岗是网友的一种调侃,虽然实现起来不现实,但严格的反映出了很大一部分人在担任父母角色时所自然携带的那种简单粗暴的理论,这在本片中更是尤为明显,可以想象,这些父母们在平日的生活里就不会是一个温文尔雅耐心细致的存在,对待亲子尚且如此暴躁,对待他人的态度可想而知,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做对抗,可能才是这个三岁小朋友逆反期提前十年的原因。

处罚要有度,相处要有耐心,我建议所有儿童尚未长大的父母们,都应该把《你好,儿科医生》这部纪录片翻来覆去的看好几遍,以奇葩为镜,可以治脑缺,这也是这部片子被拍出来的主要作用。说实话,在看到医生为小朋友一边做手术一边担忧的神色时,我不仅为那些曾经饱受医闹之苦的儿科医生感到难过,这一次的病例,如果不是其母亲自己踢出的那一脚,就凭这份狠劲,谁能保证她不会再带给这群医生一次伤害呢?

做事莫置气,愤怒之下不要做决定,这是避免人生遗憾的最佳准则,这不仅仅是针对家人或者孩子的,即便针对社会上每一个人,这样的准则也能让后悔药永远的失去市场,题目里那位母亲但凡在动脚前畅想一下未来的孙子,她都不会把那么敏感的部位作为攻击目标。


user avatar   chen-xuan-26-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让我想起一对母女,

N年前轮科时,收了一个50岁+的中年妇女,长期头晕、心悸,在科里当护士的女儿便求主任留个走廊床位收她。她唯唯诺诺的,问3句答一句,旁边的护士女儿时不时diss她两句,让她有什么说什么,不要总是“嗯,哦,还行,没事.....”,问个病史15分钟,我仿佛看到一只暴躁的乌鸦不断地衔石头往瓶子里扔,哪怕溢出一丢丢水花。

问完病史,查体后,我便转身回办公室,刚走过拐角就听到背后护士在骂她妈!

错愕了1秒钟!。。。。。。还是去开医嘱写首程吧!

后面才知道这护士妹妹打小就总是被她妈无缘由打骂;她妈妈性格内向,在外唯唯诺诺,面对丈夫相敬如宾,唯独女儿可以拿来出气,典型家里横;现在糟了!女儿长大了,妈妈再也没有了可以踢的猫,最后的一颗咬人牙齿也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自己的女儿打碎了!


可能很多家暴幼儿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哥布林也会进化成恶龙吧!

鸡娃不如鸡自己!成长吧勇士


说会正题——儿童虐待

有调查显示,躯体虐待行为在我国普遍存在: 城市地区儿童遭受躯体虐待的发生率为41.2%~67.3%,农村地区为32.4%~39.4%

虐待的后果

虐待儿童给儿童及家庭造成痛苦,并可能产生长期不良后果。虐待会导致精神紧张,这与早期大脑发育受到损害有关。极度紧张有可能损害神经和免疫系统发育。曾经受过虐待的儿童成人后,更容易出现行为、身体和精神问题,如:

  • 施加暴力或沦为暴力受害者;
  • 抑郁症;
  • 吸烟;
  • 肥胖:
  • 高危性行为;
  • 意外怀孕;
  • 酗酒和滥用药物。

从某个角度讲,虐待有可能导致日后的心脏病、癌症、自杀、性传播疾病。

虐待儿童不仅损害健康和社会, 它还会对经济产生影响,比如增加住院治疗、心理健康治疗、儿童福利和长期医疗保健等费用。

危险因素

现已明确了若干导致虐待儿童的危险因素,但并非在所有社会文化背景下都存在这些危险因素:

儿童

必须强调的是,儿童是虐待受害者,这绝不是他们的过错。儿童自身的一些特点也会增加受虐待的可能性:

  • 未满四岁的儿童或者青少年;
  • 家中不得宠或未满足父母的期望;
  • 有特殊需要、爱哭闹或有异常身体特征。

监护人

父母或监护者本人的一些特点会增加虐待儿童的危险,其中包括:

  • 很难与新生儿建立亲密关系;
  • 不养育孩子;
  • 小时候曾受过虐待;
  • 对儿童发育缺乏认识或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 酗酒或滥用药物,包括妊娠期间;
  • 参与犯罪活动;
  • 遇到经济困难。

关系

家人或亲密伙伴、朋友和同龄人之间关系上的一些特点会增加虐待儿童的危险,其中包括:

  • 家庭某一成员有身体、发育或心理健康问题;
  • 家庭破裂或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有暴力行为;
  • 孤独无助或缺少社会支持网络;
  • 大家庭对养育子女的支持中断。

社区和社会因素

社区和社会的一些特点会增加虐待儿童的危险,其中包括:

  • 男女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 确实可用以支持家庭或公共机构的适足住房或相关服务;
  • 失业率或贫困率很高;
  • 容易获得酒精和药物;
  • 未实施防止虐待儿童、儿童色情制品、儿童卖淫和童工现象的有关政策和规划;
  • 社会和文化规范宣扬或鼓吹对他人的暴力行为,支持使用体罚,要求僵化的性别角色分工,或削弱子女在亲子关系中的地位;
  • 社会、经济、卫生和教育政策导致生活水平低或社会经济不平等或不稳定。


至于怎么改善,WHO建议多部门协助合作,我觉得很不现实。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毕竟受限于时代环境,纠正自身顺应潮流并非易事,但却可以教好下一代人;还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普及正确育儿观念比较靠谱,比如说儿童虐待案件讨论(PBL,CBL)、医生公开课、性教育、参观福利院等,有些事从小就得教好,不要等着长大犯错误才后悔。

佚名. 儿童虐待的流行状况及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6, 02(v.7;No.77):41-45.
徐韬, 焦富勇, 潘建平,等. 中国儿童虐待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系统评价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hild maltreatment
Jaffee SR. Child Maltreatment and Risk for Psychopathology i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Annu Rev Clin Psychol. 2017 May 8;13:525-551. doi: 10.1146/annurev-clinpsy-032816-045005. Epub 2017 Mar 30. PMID: 28375720.
Gonzalez D, Bethencourt Mirabal A, McCall JD.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2021 Jul 10.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Jan–. PMID: 29083602.

user avatar   xia-fu-b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之前说过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严酷,是基于自己无能的无处宣泄与平庸的不知所措

他们自己的人生没有有效可行的计划,但又有强烈的欲望

就把这种无目的的欲望强加给自己的子女,一旦子女不能实现,就暴跳如雷

我是法学出身的,身边有很多做律师的同学和朋友

你们知道,在知乎上有一个理论,就是你学法的,英语和财经一定要牛批,不然你就等于失败

但是事实上,抛开那些收入上百万的大律来说,年收入30-40万算不算成功?

全中国年入30-40万的,有百分之多少?

我问过他们关于英语和财金用处,大部分给我的回答都是

有用,但是不是重点,更不是决定经济收入的来源,如果想往更高会有用

甚至说,我自己又是会计师,在接触到的大部分案件中,需要用到专业的财会知识的少之又少

而那些涉及经济类、金额较大的案件,才需要很专业的财经知识

这些案件,你能不能接到,根本和你懂不懂财经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英语,劳烦你们看看新闻热门的案件,用屁股想想这些案件需不需要用到英语

所以我常常这么说

我去一个富豪的别墅参观,看到了豪华的装修内饰,大为惊叹

而忘了别墅本身是怎么来的,它比装修更值钱

说了这么多,我们看看所谓的鸡娃,大部分做的都是什么事

英语、美术、平衡木和钢琴

这些东西,就好像别墅的装修,是你进到别墅里最先感受到的东西

但是没有别墅,你要这些装修有什么屁用?

因此我说无能的家长,对成功的认知,就好像穷人进别墅,见到成功人士

看到这个人又会英语、又会画画、还会跳舞

觉得,哇哦,好棒!

我的孩子也要学这些

却根本不去想

锦上添花,没有锦,你添个屁的花

人最大的恶就是愚蠢,它生出无数的恶

刚巧这样的人,Ta也有生育能力


user avatar   wang-fu-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您记住,教育孩子有一个铁律。

孩子有问题,好解决,家长有问题,没法解决。

——他还不懂事,但他已经是大人了。

孩子好教,可谁能教给那些大人最基本的道理呢?

即便教了他会听吗?

所以,无论老师怎么纠正,孩子到了家还是会受父母的教育,要知道这是占90%的!所以为什么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呢,就在这点。除非孩子天生了不起,有能力自我修正自我成长,其他的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被毁。


话说回来,这家长是怎么回事呢?

给孩子报了一大堆班,孩子才3岁,感觉自己太累了,就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但害怕妈妈不开心,还是比较听话。

出矛盾的这个班是个并不严格的班,老师并不主张孩子一定要有多努力,但这个家长自己焦虑,非得要求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拿第一,都要优秀,就要求孩子学这个也很努力,孩子很委屈,为什么老师没有要求,你都不放过我?就不愿意配合。

孩子一顶嘴,家长气急了,铆足了劲一脚朝孩子裆踢,踢的劲多大呢?一脚下去,居然把孩子包皮系带直接踢断了。

包皮系带是非常重要的部位,对孩子将来性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孩子的包皮系带正好断在离冠状沟很近的部位,如果踢出严重的尿道损伤,那这个孩子搞不好就已经废了,将来尿尿,射精,都有可能随时随地产生并发症。

我们说,从打孩子这件事上,就能看出一个家长处在哪个层次。

打孩子一般怎么打?打胳膊,打屁股,打后背,打大腿,哪怕打脑袋都算还说得过去——这地方硬,挨几巴掌还没问题。

照孩子下体下死手,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这家长脑子里,连为什么要打孩子都搞不懂,说明智商极低——你希望这个孩子有出息你可以把他打的疼,打哭,用尽全力踢连武术比赛都禁止击打的要害部位,你是要废了他还是要让他断子绝孙呢?

这个人的行为逻辑,和自己想要干的事情,完全是脱节的。

脾气上来,就没有丝毫自控能力,意味着这家长本身就是个巨婴,成年人都是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的,能干出来这种事的人说明不仅蠢,脾气还差。

——她自己也说,在家里经常是发脾气的。

就这么个智商情商双低的人,各方面都是最低级的人,却把自己孩子这么往死里逼,自己丝毫不值得尊敬,给孩子童年留下的又都是灰暗绝望的感受。

所以您知道为什么有些老人到了晚年孩子虐待了吧?

都是以各种形式在当年做下的孽罢了。

所以接下来,我要讲的话,不是对孩子,而是对家长说的。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报课外班,钢琴篮球奥数围棋游泳舞蹈绘画全报上,总觉得这些事情从小培养,孩子就能在日后成为一个全才。

我告诉您,这不可能。

首先,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孩子学多了,会忘。

孩子刚记事,大脑发育刚刚起步,并没那么好的学习能力,所以学了前面忘后面是正常的。有些家长因为这又要急,可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本来就是这样,要不你把他打死?

其次,这违背人类心理发展规律。

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能力,而是往他的心灵世界里面注入快乐。

这个年纪的孩子,3岁,意味着他出生根本没多久,刚刚对世界有概念的时候,就每天接受重压。您记住,这种压力根本不可能锻炼孩子,而只能压垮孩子。

摔个跤都要哭半天鼻子的年纪,你让她每分每秒都承受痛苦和压力,你觉得可能吗?

这个阶段,你每天让他学一大堆东西,不让她轻松,可能当时他会很优秀,但你记住他这是揠苗助长,等他长大之后心理一定会出问题,每天抑郁,哭泣,这个人到最后就出现心理问题,以后的一生他就都是在治愈这个童年。

千万别觉得前面欠的账久了就不用还了,那是在后面给你憋大的呢,等到集中爆发那天,你吃不了兜着走。

到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孩子虽然在当时领先很多,但日后比不过那些边玩边学,甚至比不过那些光玩不学的孩子——那些孩子人格立的牢固,坚强乐观,到了社会上自己就会摸爬滚打了,什么都难不住他们,哪怕能力有欠缺也没关系,他们会自己补,大人学起东西来可比孩子效率要高多了,而且他们都是有的放矢的学,小时候的那点差距瞬间会被填平,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遇到什么问题也不会被压垮,因为他们一直经历美好。

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什么呢?就像一个煤气炉子,快乐就是燃烧的煤球,悲伤就像冰冷的黑煤球,当他内心里充盈着快乐的时候,你往里面放冰煤球也没事,一会就跟着一起烧成红煤球了;可如果都是黑煤球,快乐放进去一会也熄灭了。

所以为什么说让孩子玩呢,就是给孩子心里注入快乐,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你看小猫小狗任何动物小时候也是玩,人也一样,这就是该玩的年纪,你不顺势而为反要逆天而行,你是作死。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是在否定幼龄课外班吗?

并不是,这些班还是很有好处的,我批判的并不是课外班,而是家长的打开方式不对。

孩子为什么要上课外班?

您记住,上课外班有以下几个作用。

首先,体验。

孩子从出生到幼龄,之前接触的无非就是家里的一些东西,多报一些课外班的真正含义是“了解各种课外项目”,通过了解这些项目来体验世界,乃至能够以了解为基点,更深层次的去认识世界。

原来下好一盘棋是要打谱的,是要算到后面多少步的。

原来篮球是需要手指手腕去运的,投篮之所以可以那么准是要单手去控制方向的,是时刻要思考和队友的配合的,是要分析对手的防守习惯的。

原来钢琴有那么多讲究,不同钢琴的音色是不一样的,有连奏有断奏,原来音乐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好听,而是为了传达感情和精神属性的。

哦,原来唱歌原来是应该用气息的,不是我理解的用说话的方式唱出来就可以了,那还有个称呼,叫大白嗓。

原来游泳有那么多动作要领,要直角臂划水,要低头漂成一个平面,手要从腋下出来,只有做好这些动作要领,身体时刻在做正确的动作才能游的快。

——通过这些东西让孩子体验世界,并明白更多的,超乎于生活之外的道理。

这个过程叫做“启智”,古人叫“开蒙”,说白了拿这些东西给孩子开窍,在心里留种子,要不这个孩子天天只知道过日子这点事,其他的什么都不懂。

其次,观察。

通过不同的项目客观发现孩子的禀赋,家长才能更清醒客观的认识孩子优缺点在哪里。

下围棋,打一次谱,能看到孩子的分析能力记忆能力。

打打篮球,能看到孩子的好胜心有多强,身体有多好,在比分落后时抗压能力是怎样。

学学音乐,能看到孩子的艺术细胞有多少,乐感、声线、节奏能力,手指协调性有多好。

你天天让孩子在门口瞎玩瞎闹,这些东西你是看不出来的。

第三就是,在结合了以上的信息之后,我已经对孩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

那么一系列的问题就来了。

孩子的哪些短板需要补充?

哪些性格乃至人格的弱点需要修正?

孩子在哪方面有天赋?

这些问题汇总起来,就变成一句话,我要如何培养这个孩子?

这才是兴趣班正确的打开方式。

报班不要紧,一定要记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是玩,就是体验,让孩子在快乐中接受知识,让孩子第一次接触知识感受是好的,总告诉孩子“看,这个好不好玩“?这么着寓教于乐,孩子才能在上学的时候不厌学,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在将来不是你逼着,而是以自发的方式去投入学习。

如果发现孩子的确有某些天赋,或者说的确有必要在某些课程上努把力,一定记住,一两项足矣,不要多,谨记贪多务得的道理。

接下来该做什么,知道吗?

——告诉你啊,你要清楚你的孩子这套分析是独一无二的,谁和谁都不一样,所以接下来教育孩子你就教育自己的,千万别跟别人比。

太多家长爱犯这个错误,他教育孩子不是为了孩子,是为了拿出去显摆的。

不要被当下的比较所迷惑,更不要被所谓“虚荣心”所控制,“哎呀,你家孩子都会说apple了,我家孩子都会小学英语2年级课程了”——孩子跟孩子能一样吗?全红婵学习怕是各科成绩都不如你家孩子,但你家孩子有她出息大吗?

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的,而且有先好有后好,只要你的路数是对的,一时落后并不要紧,孩子还一辈子呢!就像下棋,你看高手很多时候都“弃子”,不在乎眼下的得失,这叫“长远眼光”,家长也必须有这个才对。

所以说,永远走自己的路,永远不要管别人是怎样怎样,当你被虚荣心和焦虑操控的时候,你就输了,你孩子的人生就是一场拙劣的模仿秀,到最后一定是灰暗、漫无目的且失败的。

那些真正有出息的高手,人家就从来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从来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更不会盲目地去效仿别人,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因为他们知道别人的路再好,也不是自己的。

最后总结一下,发现孩子的优缺点,禀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不要揠苗助长,永远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这应该是每个家长都要明白的道理。

以上。

ps:最后,这个讨论来源于西瓜视频《你好,儿科医生》,我因为这个问题去看了一下这个纪录片,我感觉要强烈推荐一下这个纪录片。

首先,这无疑是非常好的人文关怀,因为众所周知,儿科医生是最难做的,这个纪录片能把镜头对准这个群体,给这个群体一些理解和呼声,太棒了。

其次,非常生活化,都是真实并精选了的就诊场景,在这里你能看到很多奇葩家长,对于喜欢猎奇的人来说,真的是形形色色的奇葩你都能看到。

比如下面这个满口“知道了知道了”,但医生说什么都不听的孩子奶奶。

最后,能间接学到很多医学知识,尤其是儿科的医学知识,这更是无价之宝。

问题中这期就很精彩,但是很不好找,我特意把这期的链接贴在下面了,很好看,作为一个答主我要推荐这期,真的比一般综艺好看太多了。

希望大家多给这样的好医生一些关注,给知识和仁心一些关注,不要给那些毫无能力的流量明星关注,他们在医生面前真的什么都不是。


user avatar   kingofzo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

这位母亲应该被暂时剥夺监护人资格

追究人身伤害责任

以及接受必要的心理干预


这个极端事件说明

眼下教育机构泛滥 教育问题频发的病根

其实是在父母身上

其本质是许多父母把自己无法排解的焦虑

以及自身的各种缺陷

转嫁在了孩子身上


中国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是转变观念

把孩子当成人来看待 而非家长私产

二是教育家长

必须对家长进行育儿培训 而非只知道折腾孩子

二是健全法规

不能把打骂孩子当“家事” 对失格监护人要依法惩戒


有个笑话很深刻

一只鸟 自己笨 没学会飞

于是生了个蛋 成天逼着蛋飞


当然

这并不是嘲笑家长像那鸟一样愚笨

可是很多家长

的确总是把自己小时候的生存竞争压力变成焦虑

加倍投射在孩子身上

却不知以中国发展之快

孩子们面对的世界早就和自己的童年完全不同

还有不少家长自身有问题

在性格 世界观 教育观念上有重大缺陷

在教育关系中

孩子总是被动的

家长还是从自己身上多找原因才好


user avatar   shui-mo-qing-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我咋总觉得这个新闻写错了呢还是我跟现在社会脱轨了。

确定是3岁不是13岁?

我的妈3岁要上课外班。我是觉得,3岁及以下的小孩大多思维和接受正常教育模式之后是不一样的。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思维,不该那么早被驯化。那个时候的他们应该自由认知,自由生活,自由又快乐。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很多时候会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和想法。

这是不该被摒弃,应该让它们存在的。


看到这个新闻我真的震惊,我以为3岁应该是可以教他们一些启蒙,生活常识,行为礼貌,剩余应该任其快乐、玩耍、健康。

结果才来到这个世上3年就要被驯化,被课外班剥夺?



新闻里更让我震惊的“比起有的鸡娃父母这孩子的辅导班算少了”。???

3岁哎,学英语、美术、平衡木、钢琴,这还不多???

刚会走路也没多久吧。

原来从你出生的那一秒起,你就开始卷的一程了。

我算是觉得也未必全是培训机构疯狂制造焦虑的锅了,是有些家长不正常。

3岁本该懵懂、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美好的年纪凭什么承受这些?

难道我们活着的每一岁、每一刻都要卷着么?



话说,这位母亲说自己的行为不对,怕她说自己不对是觉得激动踹孩子不对,而不是觉得3岁孩子补课补成这样还要求这么高不对吧?

得,刚发现踹的是孩子丁丁,我满脸问号?????????


这世界太疯狂了。




我刚才发现,这原来这是西瓜视频的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里的一幕。

注意是纪录片不是电视剧,这是真实发生的。如果是电视剧我都觉得狗血。

母亲踢了儿子丁丁,还亲口称“我就是准备踢那。”

说出这句话的那一刻之后,你可以有任何言语去辩驳,我当初是失去理智,我是太激动了,我恨铁太成刚了。

但是,对不起,如果我是那个孩子,我很难说出原谅。可能因为你是母亲,最终还是原谅,

但是作为母亲,你是否帮我当个孩子?

其实即便太过激动,在做一些事的时候还是会明白,有些事是绝不能做的,这是在我即便很悲伤痛苦的时候我也会保留清醒的一部分。但是,作为一个母亲,你都不能。

《你好,儿科医生》里的那位医生都看不下去了说:“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没碰到过家长对孩子下这么中手的。”

是,我更没看过对这么小孩子下这么重手的!

是因为他小,所以你可以为所欲为横加你自己的意志吗?

我就想说一件事,孩子只是小,不是傻,不是没有感情!

请做好一名家长,可以吗?这要求是不是对你来说太高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 「北大换帅,林建华重返北大,出任校长职务 」? 
  2021年留学生在疫情下放弃出国的理由是什么? 
  辅导孩子时“暴吼”有哪些危害? 
  你会怎样设计高中数学教材? 
  平时不听课只打游戏,只凭考前翻翻书,结果成绩能近满分,真有这种聪明人吗? 
  如何一针见血地彻底击溃熊孩子和熊家长? 
  五岁女儿不怕幼儿园老师怎么办?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没文化真耽误事儿? 
  很多人长大后都不再碰乐器,那么很多孩子从小学乐器,还有什么用? 
  坐标上海,高中不给学生排课,是否合理?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中南大学组织的无工资的实习?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某些人把部分或所有原神玩家称呼为原批这种污名化行为?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