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家里靠卖鸡蛋饼为生,孩子不能接受,觉得大家都看不起他,家长该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m3xiao-mo-g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演义》里张飞战马超之前有一段对话:

张飞挺枪出马,大呼:“认得燕人张翼德么!”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我要是张飞的话,就会反问:“既然你家屡世公侯,你为啥会沦落到和我这个村野匹夫打架的地步呢?”

同样,不管你孩子的同学家里是啥背景,现在他们和你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里读书,大家起跑线相同,该得意的是你们家才对


user avatar   kanyundenghuak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任教于高中。在15级我带的那个班里面,有个男生,暂称L。L的爸妈,是卖包子的。

15级我们班的家长,高知几乎占了一半,而学历在本科以下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仅有L的父母。这让L觉得非常自卑。

L爸爸妈妈卖包子的地方,就在我上班的必经路上。大部分工作日的清晨,我都会到L爸爸妈妈的摊位买两个包子,一荤一素。有时候在家吃过早点了,路过时还是买两个,等到大课间或中午热着吃。不是为了照顾学生家长生意,而是他们家的包子实在太好吃了。反正我妈妈是包不出那么好吃的包子的。

有一次家长会之前,L来找我,他说他自己参加家长会。我问原因,他小声说“不想让他们来……来了也是丢人……”

其实早有同学和同学家长吃过L家的包子,也知道卖包子的是L的父母,这件事在我们班里并不是秘密。但没有人笑话过他,凡吃过的同学,还都觉得他们家的包子特好吃。

可是我还是同意了L独自参加家长会的要求,也暂时没有和他讲任何道理(看到这儿,先别急,还有后文)

因为我真的非常理解L。

当然,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可以说出许多许多的大道理,可以义正辞严地告诉这个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他真的是不知道对错吗?真的是不懂那些道理吗?不是的。

年少时的心,是非常敏感的。我们都从那个年纪走过,大多数人都曾有过那样一颗敏感又脆弱的青涩之心。就算他懂得所有的道理,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在家长不乏教授、研究员的同学们中间,他的敏感和自卑太正常了。换作你我,也许一样无法逃脱。虽然有的孩子可能就不会在乎,甚至可能会带着同学到爸妈那儿吃包子……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能不在乎,当然最好,但在乎,也并不是错。

在我还没想好怎么帮助L放得更轻松之前,我本能地想要保护和成全他那颗敏感的心,而不是站在大人和老师的角度,告诉他:“L,你这样想不对!”

但这件事终归是要解决的。

我想了很久,策划了一个系列主题班会——让家长们讲讲自己的职业并带着大家体验一番。每一种职业,请一位或一对儿家长代表。

安排到L爸爸妈妈那期的时候,为了让时间足够,我和领导申请,把班会时间定在了周末。

在我邀请L父母的时候,他们百般推辞,说什么都不愿意去。我费尽口舌,最后还是L和我一起说,他们才终于点头。

我为这次班会找L聊的时候,原以为会特别艰难,我心里想了N种方案。没想到,我稍稍一提,他马上同意。他说:“我总得面对这件事。再说别人的家长都来了,就他们不来,想想,我也不高兴的。他们肯定讲不出什么,但我挺想听听的……”

班会当天,我们班的讲台桌下,放着我提前准备好的盆、筷子、勺子、酵母、面粉、调料各种,还有韭菜、鸡蛋、肉馅(早上从冰箱拿出来,放到了装冰淇淋的袋子里。我当时很担心会坏,但到用上的时候,肉馅还完好)

L的父母上台后,果然讲不出什么,只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就是卖包子的,没什么好讲的。

没关系,我有备案。

我仔细地针对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工作程序、包包子的手艺是从什么时候学会的、卖了多久的包子、客源是否稳定等细节逐一提问。然后,我拿出提前和他们预订并付清全款、请他们在班会当天带来的当日清晨蒸好的包子,分给在座的同学和家长。

尽管做了保温措施,但包子还是有些凉了,可是大家尝了,都夸好吃。

我又问在座的同学和家长,有谁能独立包一顿包子,只有三两位家长举手。

我半开玩笑地问举手家长的孩子,家里包的包子好吃,还是L爸爸妈妈的包子好吃,孩子都说:“当然是L家的包子好吃”

我说:“那我们今天,就请L的爸爸妈妈,教我们大家包包子,好不好?”

大家一阵欢呼。

我们把桌子拼到一起,拿出我提前准备的东西,跟着L的爸爸妈妈一起,和面、发面、调馅儿、包,一步一步来,尽量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包括从来没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这些的L。

这次疫情居家期间,我已能够独立完成一顿饺子和包子。而调馅儿的“秘诀”,就是当年L爸爸妈妈根据我的口味给我的。

如果正在看的朋友里,有独立包过包子的,会知道这个过程真的挺不容易的。只说揉面、打馅儿,就都可以算体力活。而发面和包包子,又可以算技术活。

包子包好了,我们小心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住在学校家属院的某同学家去蒸。

蒸熟后,每个人都吃得特别香。

吃完后,我给大家讲了我当年上大学时每天都要吃的那家鸡蛋灌饼。

大学的最后两年,每天早上,我都骑车到一个固定的鸡蛋灌饼摊儿买两个鸡蛋灌饼。

其实一个也够,但因为太好吃了,所以必须吃两个才过瘾。

卖鸡蛋灌饼的是一对儿和善又憨厚的年轻夫妻。因为我天天去,所以他们认识我。

有时候,他们会送我一杯热豆浆。我不要,他们就直接扔到我车筐里。我给钱,他们说什么都不要。有时候,天特别冷,我摘手套拿钱的时候,他们会说:“算了算了,别摘了,今天太冷,钱再说”。有一次下雪,他们还直接和我说:“今天不要钱”。

虽然我从没有真的赊过账,但这一句话,真的能一下暖到人心窝里。

后来,我大学毕业,那家鸡蛋灌饼摊儿也没有了,那么好吃的鸡蛋灌饼,吃不到了。

我非常想念那对儿夫妇,想念他们的鸡蛋灌饼。那么多个清晨,都是他们做的鸡蛋灌饼,温暖了我的胃和心,给我注入满满的活力。哪怕有时吃过了早餐,我还是会买。因为真的好好吃。吃一份鸡蛋灌饼,已经成了我每天起床的念想和动力。

我告诉大家,没了那家鸡蛋灌饼,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吃过那么香的早餐了,直到我又遇到了L爸爸妈妈的包子。L爸爸妈妈的包子,现在在我心里的地位,就等同于当年的鸡蛋灌饼。我特别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填补了我这几年每天清晨的一个略带失落的空白,感谢他们能让我每天早上都吃到那么香的早餐,胃满意足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说:“我相信,和我一样对他们心怀感激的,还会有很多人——很多每天早上都同样靠着L爸爸妈妈的包子唤醒新一天的人。刚才我们体验过了,L爸爸妈妈的工作非常辛苦。同时,他们的工作也非常有意义。他们牺牲了自己每夜的好梦,成全了那么多人清晨的一顿热热乎乎的可口早饭。他们非常平凡,但也真的很了不起。都说众口难调,可是他们就偏偏有本事能让大多数吃过他们包子的人都赞不绝口甚至念念不忘,我真的很佩服他们,也很崇拜他们。今天,也谢谢L的爸爸妈妈教我们大家包包子,让我们有机会体验这份平时虽然常见但对它真正的了解却几乎没有的工作。他们头一回当老师,就能让每个第一次上手的人都学得会,单这一点,就不比我平时给大家讲课容易……”(我有根据现场视频和录音记录下的工作日记,这段话是从工作日记中复制下来的)

我注意到,L掉眼泪了。

从那儿以后,L经常会带包子给大家吃,去L家吃包子的同学和家长也愈来愈多。和我一样,不是刻意为了照顾他们家生意,他们家的生意并不需要我们照顾,就是因为好吃。

L的心结,就此打开。

当然,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件事情,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地方。这个方法,可能只适于L,只适合这件事。但是,我想通过这故事分享的是什么呢?

一、不要急于告诉孩子对错或者给孩子讲大道理,也不要用刻板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轻易定义孩子的心态和行为。

所谓“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难以自控”。会因为父母的职业产生自卑心的孩子,大多数都不是一个坏孩子,而只是一个敏感的孩子。他们不是虚荣,更不是不孝顺,他们只是害怕,害怕别人嘲笑自己,更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的父母。这种敏感,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路上,或多或少都体验过。

我们首先应该给予孩子理解,告诉他,你这种想法不是错,非常正常。

二、在合适的时机,以适合的方式,尝试让孩子了解和体验父母的工作。

很多事情,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比如卖鸡蛋饼,干过一次,他才有可能体会到,做出一个让大多数人都觉得好吃、钱没白花,今天吃了明天还想吃的鸡蛋饼,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看似简单的工作,想干好,其实也不容易,也有它不可忽视的技术含量在其中。

三、让孩子了解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意义。比如卖鸡蛋饼,就是让很多人在来不及自己做饭的时候,也能吃上热乎、干净的饭。一份看似没那么体面的工作,其实意义同样不可轻视。同时,这份工作还能支撑这个家的日常生活,对我们这个小家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爸爸妈妈可能没有那么高的学问,没办法去做一份办公室里的工作,但是我们也很喜欢我们现在的工作,一样每天都在竭尽全力认认真真地想要把它做得更好。

四、最好不要告诉孩子:我们做着这么辛苦的工作就是为了供你上学,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有出息,不干和我们一样的工作。

爸爸妈妈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热爱、有尊重,不要因为这份工作辛苦,就把它转化成对孩子的一种无形的压力,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自己的工作(比如告诉孩子“我们现在做这份工作,就是为让你以后不做这样的工作”)

五、适度保护孩子的敏感和自尊

引导孩子对父母的工作多一份了解,让他不为此感到自卑,可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或许你说了再多、做了再多,他还是无法释怀。这种时候,要多理解,多共情。如第一条所说,不要轻易去下定义,比如:“你有这样的想法,你就是个什么什么样的孩子”。要给他时间,给他空间。因为包括我们成年人都一样,有时候想通一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一个能真正击中我们的点,但这个点有时候可遇不可求。如果孩子一时间无法转过这个弯,我们可以和他一起商量一个办法,比如答应他不在学校旁边卖鸡蛋饼等等。不要因此觉得孩子“伤父母心”,我们要相信他早晚有一天能想明白,只是需要多一点理解、包容和时间。

真诚地希望每一位父母、老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能给成长中的孩子更多的理解和耐心,悦纳他们的“不完美”,也教会他们悦纳自己的“不完美”:在暂时无法变得更完美之前,能和自己的不完美和平共处。

毕竟,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能悦纳别人,悦纳生活,悦纳世界。


user avatar   sui-xue-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剧本不对啊!

上初中的时候,初二班上转来一个男同学。

他是外地人,他爸妈在学校门口租了一个门面,早上做早点,中午做午饭,晚上放学的时候买学生喜欢的零食。

用不了三天,他就成为全班最新令人羡慕的对象。

为什么?我们早餐去他爸妈的店里面吃煎饼果子。只能吃个三块钱的基础版,就是鸡蛋,薄脆,生菜,没了。多了还不舍得吃。

这小子让他妈直接给他放两个蛋,加一根火腿肠,再来两块里脊肉,要是拿出来卖,绝对是超出十块钱的豪华版。

他爸妈的小笼包和肉烧麦还做的特别好吃。我们吃的时候一客就只有八个,他自己吃,随便想吃多少都行。

晚上放学之后,更加过分。当年我们零花钱不多,平时就吃个炸年糕解解馋,偶尔可以吃个肉串。至于鸡腿,鸡翅那些,根本就很少吃。这小子呢?

他左手一个鸡腿,右手一杯关东煮,还让他妈给他的捞两串豆腐干。

用了不到半个学期,大家都跟他混熟了。然后他就成了班宠。

为啥呢?因为跟他认识之后,我们去吃煎饼果子,他们会给我们免费多加一个蛋。

我们去吃小笼包,一客就变成了12颗。晚上也能够用年糕的钱买到肉串了。就连鸡腿和鸡翅也吃上了。因为他们给我们打折。

我真的很不理解。所以我觉得大家会看不起你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你们卖鸡蛋饼,而是因为他自身的原因。


user avatar   kong-shan-niao-yu-1-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劳动最光荣。别听熊孩子喋喋不休,就觉得亏负了他。家庭靠自己手艺吃饭,真不丢人。

因为你孩子不光是觉得卖鸡蛋饼丢人,你就是卖老婆饼,他也不会因为每天卖了那么多老婆(饼)就能感觉自豪。

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他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贫乏的家庭条件不适应造成的矛盾。你的吃饱穿暖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他高涨的壬上壬精神欲望,那就拉他一起做鸡蛋饼,让他自己参与劳动参与管账一个星期,看看他的自我劳动价值到底值几个钱。实在舍不得自己教,就让他暑期去小作坊打一个月短工,感受下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温暖。


user avatar   ft11146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家小区后面有个卖烧烤的摊子,夫妻两人经营了有20年了吧,有个女儿,他们从来没喊女儿来帮过忙,女儿我只在5-6年前见过一次,穿着打扮时尚,气质什么的看上去就是家境殷实家的孩子,谈吐什么的也和自卑不自信不沾边,当然他们家也确实不穷,有辆十几万小车,还有2套大房子(我们这二线城市房价才1万多一平米,而且他们是2015年以前买的,那阵单价还不上万)。

我举这个例子想说什么,其实明眼来看,题主家的孩子已经自卑了,自卑这东西和家境有关系吗,肯定有关系,但更多的是父母的教育,可以去翻翻知乎其它问题下的回答或评论,很多人都提到了其实小时候家里不穷,但父母为了教育他们节约,反复强调家里穷,父母赚钱不易,对孩子扣扣搜搜的,从而让孩子打小就自卑,即使以后知道家里其实并不穷以后也纠正不过来了。很多受过穷的家长都有这个毛病。而第一个例子里的夫妻,我和他们聊过天,他们应该就是网上说的那种“富养”女儿的家长吧。


user avatar   hellolun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很多答案说要教育孩子,卖鸡蛋饼并不可耻,父母靠自己辛苦挣钱,孩子要懂感恩。之类的话是没错,但是不适合这一题。

这个孩子缺的并不是德育,他已经初三了,而且父母在知乎上提问,这些话估计已经跟他谈过很多次。

这个孩子缺的是面对现实的勇气。

这很容易理解。青春期的孩子最最在乎的,并不是金钱,也不是地位,而是人际关系。这是他们从自己小小的世界向外探头探脑,试探着接触外面大世界的第一次。他们渐渐开始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他们第一次需要努力去迎合。

就像题目自述的一样,孩子在乎的是面子,同学和老师看他的眼光,是他在人际交往时有什么能迎合他人,而又有什么会成为障碍。

虽然每个大人都会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现实是...不好意思...正好相反(这里补充一下:在评论区看到一个很好的说法,职业不分贵贱,只是有些体面有些不太体面,能分出贵贱的,只有人品)。这点在涉世未深的青春期的孩子的世界里显得更加残酷,父母的职业成为他人际交往的障碍。因为他们刚刚开始见识真实的世界,却还没有面对真实世界的勇气。

所以我说这题更好的答案,不是帮他遮上掩盖真实的幔子,而是给他直面现实定睛观看的勇气。

「首先父母要承认孩子面对的困难是真实的。卖鸡蛋饼确实不算很好的家境,在学校确实有可能会被同学,甚至被老师看不起。而且在越好的学校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越高。有可能因为父母的职业,你的整个中学生涯都不会很愉快,也有可能交不到真心的朋友。对这一点,父母很抱歉。

而从另一面看,父母通过辛勤的努力让你拥有了和其他很多家境更好的同学一样的学习资源,坐在一个课堂里学习,父母感到很自豪。所以不要浪费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做好一个学生的本职,你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要超过其他同学,否则父母的努力,你自己受的委屈,都没有意义。

告诉他现实是,家庭不可能很快的放弃鸡蛋饼生意,改成更高大上的职业,也许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让他必须调整自己心态(作为一名15、6岁的家庭成员,应该有支持父母工作的义务)。但是父母也许可以换一个经营地点,远离孩子的学校和交际圈,减缓一些他的交际压力。」

最后我觉得这个问题现在暴露出来,其实是一件好事。这种对原生家庭的不认同,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是很多很多青春期孩子必须面对的问题。几乎每个孩子的青春期都是苦涩的,也几乎所有人都会把原因怪在父母头上。这些在青春期得不到解决的和父母间的矛盾,很多人长大之后还会伴随一生。原因在于,我不满意我的父母,但我也不知道具体他们做错了什么,我不能责怪他们,那我只能责怪自己。自责,和自我厌恶,会导致更多更深的心理问题。

而现在这个孩子能找到一个明确的矛盾点,就是父母的职业,很具体,很好理解。只要他能过这一关,不要把它转化为自责和自我厌弃,以后这就不会再阻碍他。“我父母就是卖蛋饼的怎么了?有本事你别吃啊!”,这样他和父母间的矛盾被转化,也许他反而能比别人更容易做到自我和解。

—— 4.16晚更新 ——

昨天看到这个问题上了热搜,这篇答案也被这么多人看到,有点意外。刚刚坐下来读了一遍所有的留言,看到很多人借楼分享自己少年时代的遭遇和感受,有些甚至到长大成人了还无法释怀,对我触动挺大的。

知乎上有很多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我写这篇答案其实是在看了很多类似的问题之后,觉得这个问题是最容易回答的。其他有很多更复杂的问题真的让人看着心疼,无从下手。

再讲一个故事。我上初中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很不称职的班主任,她会对班里成绩不好的学生直接打骂,人格侮辱,很多同学一直到现在提到这位班主任还是心有余悸。有一次一个因为作业没有做被她当众用本子打脸打头的男生,一怒之下冲出教室,过了一会儿手里提着一根铁棍回来站在教室门口扬言要打死这个老师,老师当场吓哭了。这件事情震惊整个学校,后来这个男生休学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个男生的情绪积累到爆发的程度,肯定不是因为这一次打骂,是长时间的被羞辱和委屈,这期间如果有心理疏导的及时介入,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其他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或者心理专家的辅导(我觉得在学校设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医生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是不会积累到要杀人的程度。

我们很多家长会有一种模式化思维,小孩子能有什么烦恼?给你吃给你穿,你就只管学习就行了,你还烦恼什么?(是不是很耳熟,我爸妈就这样对我说过...)你对他们诉说烦恼很有可能会遭到“自寻烦恼”、“生在福中不知福”等评价,这样等于直接把沟通渠道堵死。殊不知“孩子的烦恼”真的是太多了,正因为他们涉世未深,心理很弱小敏感,任何大人看来小小的事情都会成为尖尖的刺扎进他们的心里。

在这里也算是向家长们呼吁一下吧,其实大部分孩子,在最初的时候最信任的一定是父母,他们最愿意倾诉的对象也是自己的爸妈,只是因为一次次的挫败,让他们关上了心门。所以当家长们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自己说的时候,也思考一下自己是怎么和孩子交流的?你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老娘是清洁工,俗称扫马路的。

有一次跟同学溜达,刚好碰到老娘在干活,见到我老娘赶紧往胡同里躲。

我就过去叫妈,问她躲什么?

老娘说,怕同学以后不跟我做朋友了。

我当时很诧异的说:如果是这种同学,我要来他们做朋友干什么?

当时几个同学都过来叫了阿姨。

也没感觉到有什么瞧不起。

我也不是指责问题里的小孩,毕竟像我这么天生怼天怼地的小玩意也不多。

这真不是啥大事儿。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孩子。


是拉差香甜辣椒酱(Tương Ớt Sriracha)是一种在美国加州生产的辣椒酱。

是拉差(Si Racha 或 Sriracha,泰语:ศรีราชา [sǐrātɕʰā])是泰国春武里府的一个小城。

最早泰国是拉差辣酱是是拉差当地餐馆用在海鲜菜肴的辣椒酱。目前美国市场上最常看到的是拉差辣椒酱,是汇丰食品公司生产的是拉差香甜辣椒酱,最初的市场目标是卖给贩售越南河粉的餐厅,用来作河粉中牛肉的沾酱。目前是拉差香甜辣椒酱已经被美国市场广泛接受,有许多用途,甚至有鸡尾酒用它调味。

是拉差香甜辣椒酱曾经被美国华裔太空人卢杰在2003年带上了国际太空站。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拿出您的工商执照, 告诉孩子, 您是企业主。

拿出您的纳税记录, 告诉孩子, 纳税最光荣。

拿出店面的流量记录, 告诉孩子鸡蛋饼有多受欢迎。

最后, 给孩子讲 “劳动最光荣”。





台湾有个老王叫王伟忠, 他说的一些话很有启发意义:

千金难买少年贫”。

“创意的工作,也是穷则变,变则通”,王伟忠说,“这都是在眷村学到的”。


眷村类似于祖国的城中村, 是下层社会成员生活的地方。

邓丽君也好, 王伟忠也好, 都是眷村长大的。


要别人看得起, 关键是靠自己的努力, 卖鸡蛋饼自食其力没什么丢人的。

纠正孩子的攀比思想和认知错误很重要。

这几年祖国很流行 “阶级固化”理论, 俺是不赞同的。

“富不过三代”完整句子为“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知识或者说智慧 wisdom, 是可以传承的。

财富和权力,尽管人们煞费苦心也很难传三代。



不过话说回来,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家都知道,

所以俺的回答您看看就算了。


【未完待续】

########################################################################

关于这个话痨的答主以及它的很散的散文:

。。


user avatar   xian-sheng-97-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疫情结束了,让他陪着你一起卖鸡蛋饼,并保证,每天纯利润的百分之三十归他。那一天,只要他一起跟着你做鸡蛋饼、卖鸡蛋饼,当天利润百分之三十就归他。归他的钱,他可以在法律、学校纪律以及道德范畴内自由支配。

比如,ps4, switch,新款5g手机,数码相机,手办,新皮肤,游戏氪金。只要是在法律、纪律、道德范畴内,他都可以随便花。

说到,要做到。

然后,你会发现,你家小孩会兴奋地开启卖鸡蛋饼模式。他立刻就会认识到,别人看不起,顶个屁用,别人的眼光,算个屁。老子用着自己汗水挣来的新手机,不香吗。

而且,他自己就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快乐,以及劳动带来的成果。

当别人穿着冒牌鞋,他穿着正品鞋,别人再笑话他,他只会不屑一顾。

人,是会在劳动中成长的。

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成果,自然也就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并会尊重天天用劳动供养全家的你。

试试看吧,说不定有奇效。但是,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不要让他单独一个人做,一定要有你在场,以防安全事故出现。

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到底是什么?

上一辈人,自己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他们懂什么是教育吗?他们完全不懂,他们自己都没有受过什么像样的教育。所以,他们将教育简化为了,把孩子送去学校,让老师教育。

现在这一辈人,大多数是初中以上文化的,你们理解的教育,还是把孩子送去学校吗?我们总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总说成绩不是万能的。请问,谁真的研究过,一个家长怎么才能当好这个老师?除了成绩之外还应该考虑什么?

大多数人,只是说说而已。家长好忙的,研究怎么教育好累的,还要学习知识,不如省事一点,多给点钱,买个学区房,送去“好学校”,或者去参加点培训班,让老师教育吧。

成绩不是万能的,那就多参加各种竞赛,多拿奖,想办法加分。最后还是要比成绩。

结果就是,一代人过去了,除了钱多了之外,教育方式几乎没有变化,还是以老师教育为主,还是以成绩论英雄。

一个人什么最重要,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俗称三观。如果要从三观与成绩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宁愿选三观而放弃成绩。而三观这东西,家长的教育比老师更重要。你的孩子今天可以嫌弃你卖鸡蛋饼,将来他成才了,会不会嫌弃你丢了他的脸。这样的孩子成绩再好有用吗?

成绩不但不是万能的,其实成绩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影响越来越小了。各位都是成年人,有没有仔细想一想,自己取得的成就,是不是一定要当年的学习成绩来支撑?不错,学习成绩给了你文凭,给了你敲门砖,如果没有这个敲门砖可能你就没有机会。但是,这敲门砖一定要文凭来获得吗?

上一辈的家长们是没有办法,他们自己没有什么知识,他们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他们只能通过学校教育来提高孩子的素质。但是现在的家长,你们难道真的只能依靠文凭吗?

成绩拿来干什么?高考!高考是为了上大学。大学到底能学什么?大学课堂认真听讲的学生其实是很少的,混日子的学生太多了。去大学混四年,难道真的就无法超越了吗?就算没有上大学,大学那点知识难道就不能自学吗?

有的学生,读的是一个一般的学校,但是他就是愿意自学,主动找老师要事做,不懂就多问,或者去图书馆。四年下来,他比研究生水平还高。这样的人去找工作,会比一个混日子的研究生更差吗?这样的人走上岗位之后,晋升途径会不如那些在一流大学混文凭的人吗?

学校学习只有十来年,人生却有几十年,光靠学校能有多大作用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能不断努力提高自己,能不让家长那么操心。遇到困难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怨天尤人呢?原因就在三观教育上。

为什么你只是个打工仔,而旁边那位过几年就自立门户了?为什么你时刻担心被裁员,旁边那位过不多久就自己跳槽了?为什么每次出现什么新兴行业,你都只能吃灰,而旁边那位成功转型了?因为你只会躺在学历上睡觉。

这位家长,我奉劝你一句,如果你无法扭转孩子这种三观,那你也别对他的未来报太高的希望了。




        

相关话题

  五岁的孩子学习五以内加减算不算早呢,孩子就是不开窍怎么办? 
  重庆女子对娘家妥贴对婆家冷淡,引丈夫不满,女子回应称「你的亲戚我不管」,婚后夫妻双方亲戚关系如何平衡? 
  如何看待游戏《迷你世界》涉黄并出现儿童在游戏中被引诱拍摄和发送隐私照片的情况? 
  如何回答孩子「为什么羽绒服都是一节一节或者一块一块的」? 
  两岁半的小朋友有必要买点读笔吗? 
  为什么父母都是从孩子的经历上过来的但是大多数父母却还是在重复着上一辈的错误教育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papi 酱称「好阿姨比男朋友难找,阿姨会是家庭关系纽带的重要一环」,如何才能找到好的育儿嫂? 
  孩子问:「长大了我能不能变成奥特曼」,要如何回答他才能既保护童心,又避免不切实际? 
  如何增强 6 岁孩子的受挫能力? 
  为什么孩子向父母宣泄情绪的时候父母永远是用一堆鸡汤教育自己而不是关心孩子发生什么了? 

前一个讨论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虐猫并发视频一事,学校予以当事人退学处分,如何看待这一处理结果?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同样是骂中国人,鲁迅就可以被大众接受呢?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