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本届奥运会冠军里有几个冠军是业余选手? 第1页

  

user avatar   glaxyro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吃吃瓜,看看热闹就行了

结果有人非要拿2、30年前那一套恶心国人

还说除了中国和朝鲜,业余运动员才是奥运会的主流。

美国男篮大名单就有57人,光男女三大球到东京的就有几百号职业球员,泪流满面。

无知不是愚蠢的理由。

1、很多业余运动员,能做到顶级,但毕竟是极少数,随着竞技体育越来越专业化,奥运会上也偶然有发生,但绝不可能是主流。

俗话说,不要拿你的业余爱好挑战别人的饭碗。

2、根据美国的法律,企业如果雇佣一定级别的运动员,可以减免税款,所以很多知名运动员,都有挂靠的企业,并不代表这些运动员就是业余的。

以射击为例,这种运动非常烧钱,每年每个几万美金搞不定,运动员自己掏吗?当然不需要,美国有另外一套举国体制。

美国1978年颁布了《业余体育法案》(Amateur Sports Act of 1978,后于1998年修订为《泰德·斯特文斯奥运会与业余体育法案》Ted Stevens Olympic and Amateur Sports Act),成立了美国奥委会,同时使得美国奥委会拥有了奥运相关全部相关的知识产权。在资本世界,这比国家拨款还厉害。一份比较旧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该组织收入是8.5亿美元,来源包括全国广播公司的奥运独家转播协议、各种合作伙伴冠名费和私人基金资助;支出的84%,差不多5.9亿美元,直接给了运动员和各单项,用于对运动员和运动队的直接补贴。

3、欧洲很多国家,比如英国的跳水,日本的乒乓球,现在也在搞举国体制。所谓举国体制看起来是花纳税人的钱,但实际上带来的行业投资是非常巨大的,是典型的资金杠杆,政府投入很小的资金,就能撬动巨大的市场。

4、举国体制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机会

最简单的例子,乒乓球是举国体制吧,但政府投入的那点钱,远远不如市场效益来得多:器材、衣服、广告代言、民间各种企业冠名的赛事。

以前击剑、游泳、跳水等所谓的冷门项目,现在都在中国有广泛的市场。最近国家推出了全民健身的新规划,据预测,2030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将达5.3万亿。

与之相比,举国体制每年投入的那点资金,真的是毛毛雨,就是个促进经济发展的引子。


user avatar   kingsandrew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归到本问题,几乎没有。

“西方运动员都是业余的自己出钱训练”的神话可以结束了

奥运是一个人人有权发言的场所。对于金牌的重要性,对于举国体制的价值乃至道德评判,对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关系,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对于一些事实,却不应有过多的分歧。然而令人走眼的,却恰恰是国人对事实的认定居然会南辕北辙,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例子,就是“外国金牌选手都是业余的”,而中国却因“举国体制”,所以运动员都是“职业”的。自伦敦奥运开幕以来,这种蓄意贬低甚至羞辱中国运动员的说法不绝于耳。这绝对是一个对西方历来“言行不一”的本质茫然无知所导致的误解。


我们已经知道,法国媒体和民众与我们一样,对金牌争夺极为关注。特别是这次法国奥运成绩斐然,至8月6日止,以8块金牌雄居第五,于是法国电视台一反北京奥运时的做法,天天播出金牌榜。夺得100公斤级以上柔道金牌的泰迪·里内自然受到绝对英雄般的欢呼!他在抵达巴黎北方车站时说,“作为一名业余运动员,我对夺得金牌非常骄傲……”


“业余运动员”?正是由于这类神奇的说法,使中国人(其实也包括普通法国民众在内)产生一连串与事实完全不符的联想。他们以为既然是“业余”,那就是里内等运动员都各有职业,或大学学生,或企业职工;他们白天上班,晚上“业余”时间乐之不疲地去练 各种体育项目,最终还能夺得金牌。于是,我们由此推论,西方金牌得主是基于大众体育在普及的基础上使竞技体育得到升华!多么令人羡慕的伟大体育理念呵!遗憾的是这实在与法国的现实相差太远。


就拿里内来说,他从五岁进入俱乐部从事柔道训练,13岁获得正式比赛许可,14岁进入省“希望队”,15岁入选国家队,18岁夺得第一个冠军。他迄今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其他职业。他从去年夏季转会法国勒瓦鲁阿柔道俱乐部后签约至2013年,俱乐部支付给他18万欧元的年薪。这与民众心中的“业余”有何关联?而且里内每获一次世界冠军,国家柔道联合会就支付给他35000欧元(欧洲冠军为15000欧元,奥运金牌50000欧元)。他还因代言四家厂商而拿到50万欧元的广告费。事实上,不仅仅是获得冠军的选手有工资,俱乐部签约的其他运动员也都领取工资,只是在没有夺得奖牌之前,他们的工资往往较低而已。


俱乐部之所以要与运动员签约,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付费前来俱乐部参加训练,并通过门票、电视转播权等收入来挣钱。而与此同时,当俱乐部拥有竞技体育所需要的顶尖运动员时,国家就会向俱乐部提供资助。地方政府也会给予大量补贴。如里内所在的柔道俱乐部属于勒瓦鲁阿体育俱乐部所有。这家集中了大量法国顶级运动员的俱乐部一半以上的资金来源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的资助和补贴,甚至连训练场所、汽车、电脑设备等都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而到了奥运这样的世界性大赛时,这些平时在俱乐部训练的运动员便通过选拔进入国家队。这时,他们的一切费用就全部由国家承担。


至于一些冷门项目,法国则有另外一套做法。从表面上看,这些冷门项目的运动员似乎确实各有各的职业。然而问题是,这些冷门项目的运动员真的白天上班或上课、晚上训练,且能夺得奥运金牌吗?法国皮划艇金牌得主托尼·埃斯坦盖在赛后回答法国记者的提问时,为我们清晰地解开了这个谜。提问的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显然也不太清楚埃斯坦盖的生活和训练情况,他问,皮划艇是一个比较罕见的项目,你们也是由俱乐部资助而训练的吗?后者回答:这些项目由于没有商业上的利益,因此就没人关注,也就没有人愿意出钱建立俱乐部。因此,国家为了解决运动员们的训练经费问题,便让他们一些国营企业或国家机构挂名,象征性地成为其职工,领取一份工资。但他们并不从事这些企业或机构的工作,精力都放在训练上。法国参加花样游泳的两名选手是大学生。但她们每天训练5到8小时。那么到底是学 是业余的,还是花样游泳是业余的?事实上,在高水平竞技体育领域,各国运动员所付出的努力几乎都是一样的。真正意义上的“业余”(即白天上班、晚上训练而拿到金牌)是极其罕见的。


如果说有区别的话,那就是对于一些尚未成名、仍然在校的学生,是没有正式工资、只有奖金可领的。能够维持生活,但在成名之前,相对收入较低。以法国女子射击10米手枪银牌获得者塞莉娜·格贝维勒为例:她出身射击世家,父母和姐姐都是国家队成员。她9岁开始学 射击,14岁入选国家队,15岁正式参加比赛,多次获法国、欧洲和世界各类奖牌。从理论上来说,她是“运动疗法专业”的大学生。法国只要通过中学会考,就可以进入大学注册学 ,不需要另外考试。格贝维勒到26岁仍然在大学里,显然是因为她的全部精力都在射击上。格贝维勒每天都在一家射击俱乐部训练5小时,她父亲就是她的教练。周末她参加各种比赛。作为大学生,格贝维勒倒是没有正式工资收入的。2011年国家为她参加各类比赛共补贴了她1万欧元的奖金,相当于法国法定最低工资的一半左右。此外,国家还为她入选奥运支付一笔费用。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提供了13000欧元赞助她参加奥运。也就是说,从训练的角度来看,格贝维勒与一位中国的“专业”运动员并没有任何不同。不同的只是在法国这个残酷的资本主义竞争社会,你没有取得成绩之前,一切都要你自己支付费用。格贝维勒获得银牌后,国家将支付她2万欧元的奖金。


由此可窥,所谓外国运动员都是“业余的”完全是一个神话而已。关键在于对“业余”的定义。西方将某类运动员称为“业余”仅仅相对于直接从其运动项目拿钱的足球等职业运动而言。事实上从90年代奥运组委会接受职业运动员参加比赛后,“业余”的神话在西方早就已经成为一个笑话。“业余”运动员接受另一种形式的工资早已在事实上成为众所周知的“秘密”。 这类“业余”运动员实际上与中国运动员一样,也是全天候地训练,也有实际上就是为其训练而拿到的薪水收入。只是这些“工资”都有一个另创的理由而已。中国人太老实,至今没有学会这种领A薪干B活的窍门。仅此而已。


指责中国是“训练机器”是另外一个蓄意误导的误点。确实,我们在西方媒体上很少看到他们的运动员训练时的情景。这是因为法国运动员在公开场合绝口不提其训练情况。而由私人俱乐部管理的运动队更是绝对不允许任何对训练情况进行摄影、摄像和报道。其原因就是这些画面要是暴露出来的话,同样会是惊心动魄、极其艰苦的。而且同样会打破“业余”的神话。因而法国媒体往往倾向于将法国运动员描述成“天才”,给人印象似乎都是“上完班轻松训练”就能拿到世界冠军似的。然而事实上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里内自己就承认,自北京奥运失败(仅获铜牌)后,四年来他拼命地练,一切就都围绕着伦敦奥运金牌。他在电视上举着金牌说,“没有秘密,就是拼命练”!法国一位著名游泳运动员洛尔·玛努图在夺得多项世界冠军和2004年雅典奥运金牌后离开其教练菲利浦·卢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法再忍受他的大运动量训练”。然而结果是玛努图从此再也没有获得任何金牌。没有任何顶尖体育项目的胜出者是不付代价的。


从这一“业余”与职业之争中,可以看到我们对西方常年以来理论上一套、实践中却是另一套的做法,实在是太不了解。我们往往从理论上、从西方自己的表白上去理解西方,却鲜有深入西方体制去进行实地调查,看一看在冠冕堂皇的言词底下,实际现实是怎么样的。当我们透过理论看现实时,很多谜团就迎刃而解。所以,法国有一句谚语:照我说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为什么我们就真的要照他们所说、而非他们所做去做呢?难道我们的祖训“听其言、观其行”真的已经过时了吗?


PS:一位法国作家转给我一篇意大利教授Manlio DINUCCI的文章,其中透露了另一个我所不知道的信息:在290名意大利参赛奥运的运动员中,183名被国家安排进入了军队,成为职业军人,以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供网友们参考和思考。


user avatar   piao-chong-12-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人对这种人有个很形象的比喻:

叶公好龙




  

相关话题

  AI 发现奥运会得铜牌比银牌更爱笑,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对此你怎么看? 
  2020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有哪些亮点?你对哪个节目印象深刻? 
  你确定冬奥会的女运动员大多都比夏季奥运会的漂亮? 
  如何评价 2020 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决赛陈雨菲 2:1战胜中国台北名将戴资颖夺金? 
  为什么韩国人违背奥运精神,却没遭到国内排挤,而我们的孙杨却因为一个无证检查员而被国人谩骂? 
  举重运动的观赏性在哪里? 
  如何看待东京奥运会允许「变性运动员」参赛? 
  2020 东京奥运竞技体操女子团体决赛中国队获得第七,如何评价本场比赛? 
  奥运会冠军和世界纪录哪个更有含金量? 
  为什么推迟日本2020年奥运会的决定要花这么长时间?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彭于晏的肌肉?
下一个讨论
无政府主义者的政治诉求是什么?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