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还属于初级发展阶段。男生们对女性的认知还相当不全面的。
中国的性别意识教育里双标的非常严重。男性通常具有前置性的假设:恶。女性通常具有前置性的假设:善。所谓女性对男性的恐惧通常都会有一个前置:潜在恶人。为什么现在微博豆瓣的女权对于辱骂男性毫无道德困境?因为在她们被塑造的认知里,男性就是恶的客观表征。在西方文化当中,一些童话喻言尚且还有女性的恶毒形象:巫婆,后妈等去替代女性之恶的表征。但在中国女性在文学作品当中往往是以受害者,被抛弃者,待拯救者,等值得怜悯的形象出现的,极少以恶毒形象出现。
而在这种双标的教育下,女性总是认为自己是正义善良的纯洁的神圣的化身,而男性则是邪恶肮脏愚昧的---是全体女性痛苦的来源。
举实例,在无男的情况下观测女性之间的行为与互动:让我们见识见识女人对女人有多狠。
①
男人们总是相互调笑,被关到监狱之后担心被捡肥皂,被男同性恋强行发生性关系。然而事实上:援引美国国家犯罪受害调查报告:女性强奸女性比男性被男性强迫性行为在监狱里更为常见:“虽然人们常常认为囚犯之间性侵犯只是男性囚犯对男性囚犯的侵犯,但调查发现,女性囚犯遭受其他女性囚犯性侵犯的可能性(13.7%)要比受到男性囚犯遭受其他男性囚犯侵害的可能性(4.2%)高三倍以上。
②
还有一组有意思的数据。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发布《美国亲密伴侣暴力报告2010》,女同性恋遭受其同性伴侣家暴的比例是43.8%,但异性恋女性遭受男性伴侣家暴的比例只有35%。这至少说明,女同性恋,女性相互之间在家暴自己的伴侣时并不比男性手软。
而同一份报告中,直男被异性伴侣家暴的比例是29.0%,男同遭受同性伴侣家暴的比例是26.0%,男同之间家暴的概率还没有女性家暴的概率高。可见,男女在家庭暴力上,并没有多大区别。
③
根据美国司法部司法项目办公室1999年的统计数据,女性占美国暴力犯罪的14%,而女性罪犯的受害者,有四分之三是女性。
④
女生间的校园欺凌也很常见Haiku Deck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项目办公室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fice Of Justice Programs) 2015年做了一项针对校园安全的全国性调查,发现在12岁到18岁的学生群体中,女生在校内被欺凌的比例为23%,高于男生的19%,而这其中,多半是同性所为。
⑤
频繁的女生校园暴力事件或许与女孩的犯罪率有关。根据普林斯顿大学和布鲁金斯发布的数据,1985年至2002年,美国女孩犯下轻罪的数量上涨了92%,而男孩只增长29%。
⑥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2006年的数据,1995年至2005年,青少年男孩的严重攻击下降了23.4%,而女孩只下降了5.4%;男孩的简单攻击下降了4.1%,而女孩却上涨了24%;暴力犯罪指数男孩减少了27.9%,女孩只减少了10.2%。
⑦
女生更擅长“关系侵犯”,孤立受害者 。1995年,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妮基·克里克创造了“关系侵犯” (relational aggression) 一词,这是一种流行语同性(尤其是女生)间的一种冷暴力。主要集中在言语攻击、冷嘲热讽、散播谣言和绯闻、暗地中伤、形成自己的小团体并孤立他人、蓄意报复等,而不是公开挑衅和羞辱。(本人额外多插一句: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女性之恶与男性之恶的不同。男性的恶意更加直接以身体暴力为主,属于是物理伤害。但女性则更擅长精神暴力,控制,这属于魔法攻击。男性在身体肉体层面的暴力还有法律束缚与制裁,但女性擅长的精神,语言暴力,情绪操控PUA却被大众所选择性地忽视,其实正是这种才更加防不胜防,令人毛骨悚然)关于女性精神攻击还有如下研究统计:
美国2011年全国亲密关系和性暴力调查(The NationalIntimate Partner and Sexual Violence Survey)显示,48.8%的男性曾遭受过伴侣的心理攻击(Psychological aggression)。一项针对性少数群体的调查则表明,70.2%的女同性恋者曾遭到自己同性伴侣的心理伤害(Matte & Lafontaine, 2011)。
⑧
女性暴力研究专家蕾切尔·西蒙斯采访了数百名女孩,写成《怪女孩出局:女孩间的隐藏侵略文化》,对女生有如下描述:“女孩会因为任何事背叛你”“女孩操控欲强”,“她们从内心摧毁你”这些话并不是男生对女生的臧否,而是女生对女生的定位。
⑨
校园欺凌中,女生使用暴力形式上多是以团体为主。以多对一在好面子的男生中是不齿的行为,但在女性中,却是主流。而且女生欺凌的手段更是花样百出,在频繁曝光的中国校园女生欺凌事件中,“扇耳光、揪头发、拳打脚踢、泼热水、扒光衣服、罚跪、烫烟头、针扎、性凌辱”,都是出镜率极高的暴力惩罚。
⑩
不独美国如此,中国也是。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者程雷、吕晓刚、陈建军的调查《我国女性在押人员处遇状况研究报告》,2004年-2011年,中国的女性服刑人员总体增长率为30.53%,远高于整体服刑人员7.16%的总体增速。
中国的女犯增长速度也远快于平均速度 /《我国女性在押人员处遇状况研究报告》
关于女性家庭暴力:
在我举的第②条例子中。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发布《美国亲密伴侣暴力报告2010》异性恋女性遭受男性伴侣家暴的比例为35%,异性恋男性遭受女性伴侣家暴的比例是29.0%。
而在我国情况同样类似,在《 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中的数据, 24. 9% 女性和 22. 8% 男性曾遭遇过不同形式婚姻暴力。
而如下图,去年人民日报也发布了男女性别遭受家暴的概率对比。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有研究者对200项研究做了元分析后发现,在家庭里,男人打女人和女人打男人的比例是很接近的,没有显著差异。
但即便从现在看,女性无论是精神暴力还是肉体暴力的使用意愿上均不比男性差,她们只是更善于伪装。尤其是家暴数据,男女两性遭受家暴的几率在全世界多国家来看都是差不多的,并且这还是建立在男性的肌肉力量和体格普遍强于女性的情况下。假设女性的身高,体重,肌肉含量,质量均与男性无异的话,那是不是男性遭受家暴的几率会更高呢?不敢想象。包括我上文提到的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发布《美国亲密伴侣暴力报告2010》中显示:女同性恋遭受伴侣家暴的几率(43.8%)是远高于男同性恋遭受家暴几率(26%)的。
尽管如此,每当我们听到某某遭受家暴的时候,先入为主地总是认为女性是受害者,男性是施暴者,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不该打破一下吗?
---------------------------------------------------------------------
再更:女性视角,女性对女性的凝视
同性恋群体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研究性别行为的维度,例如女同性恋那就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事,男人没参与,在这种无男的情况下,她们会对自己的同性个体做出如何的行为其实才更能揭示女性的真实面目。毕竟两性在面对异性时心思和行为总有某种程度上的变形和不自在,较难以表露出真实的欲望诉求,但面对同性时总是更容易放得开一些。
在色情小说领域里,有女权,有女同,她们建构了很多虚拟的世界:有的世界是女尊女权母系世界;有的世界只有女性;有的世界里,只有双性(但她们都是女性外表);有的世界是ABO的世界
但是嘛,女权,女同色情文学都有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崇尚性暴力,崇尚强迫欢好。
著名的某po,某棠。。但凡是女女向,类女女向(扶她,ABO,女攻等)的小说,多半会有强暴情节,例如酒后,而且绝不仅仅是一次,而是多次,长期,迷奸,强制,囚禁。。。其中充斥的许多虐待情节,便是男性看了也会遍体生寒
某棠知名女拳写手,x豌豆:一直致力于推翻父系社会,建立母权社会。
她怎么表达的呢?
女攻题材:女主(有大JJ)对女配说:你努力工作,这么上进就是为了嫁给男人?你以为你是女强人?不,你就是女强奴而已。然后对女配进行强暴,边强暴边对女配说:你男朋友就是想压榨你而已,你赚的钱都会被他拿走供养他妈,而他对你好,只是为了想上你,你醒一醒!女女才是真谛,女人才能救赎女人。。
另外一部小说:《末世重建》
经典言论:“用女人来维男人的稳?”
然后一路呕心沥血,血泪俱下地控诉这个世界:我这么做难道不是为了所有的女性好?为什么你们被男权洗脑得如此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girls help girls啊!然后一路强暴女性。。。
而更可怕的是,她们似乎都有一个共识,即:
女性对女性进行强暴是可行的,因为她们最终一定会爱上自己,离不开自己。
当然了,同样是女性写手占绝大多数的耽美男同色情领域里似乎强暴,囚禁的分类也是经久不衰。
女人可能总是在面对女人的时候,才能将自己的真实面目毫无保留地显露出来:
—————————————————————————————————————
在《犯罪心理学》第11版中,明确指出女同性恋家暴问题的发生率是异性恋的两倍。
在外网查询的各类与女同性恋暴力相关的论文中,有的直接截图下来,如下所示:
如上图红线所示,26%的男同性恋遭到physical violence(身体暴力);stalking(跟踪);rape(强奸)等行为,异性恋男性则为29%(被异性恋女性这样对待),而同性恋女性遭到此对待的概率达到44%,与之对比,异性恋女性则为35%(被异性恋男性这样对待)。均为by their partners(被其配偶)
由此可得出,男性对待女性,比女性对女性要温柔得多。
由于欧美地区女女同性恋家暴问题过于严重, YouTube上一搜 lesbian家暴就有一大堆视频,还有专门针对这一现象专门做研究的,可以访问YouTube的可自行查看。在本图的统计中,女双性恋以61%的家暴率高居榜首,女同性恋以44%仅次于其,反倒是与男人为伴的女异性恋遭受家暴的概率在女性群体中最低。
43.8%的女同性恋遭到配偶家暴,61.1%的女双性恋遭到配偶家暴
26%的男同性恋遭到配偶家暴,37.3%的男双性恋遭到配偶家暴
甚至女同性恋的离婚率也是十分地扎眼:
如上图所示,在全世界同性恋合法化最早的国家荷兰,该国中央统计局一项调查发现:结婚十年后,高达30%的女同性恋选择离婚,异性恋为18%,男同性恋为15%。
有人说这可能是国外的数据,不适用于国内,但很遗憾,国内女同性恋内部的家暴和各种矛盾问题同样十分突出,早已引起媒体关注:
所以女人暴力吗?暴力。并且女人对女人更暴力,更能下死手。曾有女权主义者宣称:女性会家暴本质上是男权社会结构导致的,女性模仿而已。但各种数据及论文已经给予了最有力的驳斥:女同性恋群体的存在便是最好的例证,这没有男性参与吧?但是家暴率还高居各大群体之首。我这篇文章过长,结合我上半部分的各种女性校园暴力的数据便可得出暴力从不是男性专利的结论。并且男同不论是在家暴还是在离婚率上,在各群体当中的表现都是最低的,所以为什么男同还没女同性恋喜欢家暴和离婚?所以暴力真的不是男人的锅,不是男性的专利。
与之相对的是,各种数据及论文皆表明,女异性恋遭受的家暴,无论是身体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均低于女同性恋及双性恋。但社会上依旧在放大男性作案,微博具体表现:
施害者男性,受害者女性,上热搜挂好几天;
施害者女性,受害者女性,无热搜,无热度;
施害者男性,受害者男性,无热搜,无热度;
施害者女性,受害者男性,无热搜,无热度;
究竟是谁在PUA?
参考资料:
National Center for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4).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 2010.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2015). Census of Jails: Population Changes, 1999–2013.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Princeton and Brookings (2008). Girls and Boys in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Are There Differences That Warrant Policy Changes in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The Future of Children.
Office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 (2008). Violence by Teenage Girls: Trends and Context.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Jing Wang, Ronald J. Iannotti, and Tonja R. Nansel (2009). School Bullying Among US Adolescents: Physical, Verbal, Relational and Cyber. J Adolesc Health.
Rulison, K. L., Gest, S. D., & Loken, E. (2013). Dynamic social networks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gender and social status among peer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Mary F. Catanzaro (2011). Indirect aggression, bullying and female teen victimiz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Pastoral Care in Education.
Straus, Murray A. (2010). Thirty Years of Denying the Evidence on Gender Symmetry in Partner Violence: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artner Abuse.
Sarah Ben-David (1993).The two facets of female violence: The public and the domestic domain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Indicators of School Crime and Safety: 2016.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fice Of Justice Programs &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Jered B. Kolbert & Laura M. Crothers (2016). Bullying a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
Jodi L. Viljoen (2005). Bullying Behaviors in Female and Male Adolescent Offenders: Prevalence, Types,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Aggressive Behavior.
Matte, M., & Lafontaine, M. (2011).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aggression in same-sex couples: Descriptive data on perpetration and victimization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hysical violence. Journal of GLBT Family Studies, 7, 226-244.
Keller, K. (n.d.). Learn to Spot the Female Manipulator.
Peter K. Smith (2002). Definitions of Bullying: A Comparison of Terms Used, and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a Fourteen-Countr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Child Development.
West, Carolyn M. (March 2002)."Lesbia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prevalence and dynamics". Journal of Lesbian Studies. 6(1):121-127.
Miller, Diane Helene; Greene, Kathryn;Causby, Vickie; White, Barbara W.;Lockhart, Lettie L. (October 2001)."Domestic violence in lesbian relationships". Women Therapy. 23(3): 107-127.do:10.1300/J015v23n0308
Bimbi, David S.; Palmadessa, Nancy A.;Parsons, Jeffrey T. (2008). "Substance use and domestic violence among urban gays, lesbians and bisexuals". Journal of LGBT Health Research. 3(2): 1-7.
程雷 吕晓刚 陈建军 (2015). 中国女性在押人员处遇状况研究报告——以曼谷规则为出发点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李文婷(2008). 女生群体暴力行为之研究. 中国
别的不想多说,给大家上两张图,看看当今优秀国女代表是什么样的:
看见人家凶神恶煞的面孔了吗?女性施暴者八成以上,七成多对一看上去就不奇怪了吧?
所以锅男们都懂了吗?以后碰到国女受难想看乐子就看,要不然就转头远离,毕竟人家可都是Girls Help Girls:
所有按身份标签论证道德水平高的行为,都是先射出箭,再在落点画靶子。
大家不要误会,我说的是欧美。
你们看,射箭画靶子的来了。
首先预设男生更暴力,接着分类讨论:
A.如果数据表明了男孩子更暴力,那么这个调查数据强有力地反应了男性的劣根性。
B.如果数据不能表明男孩子更暴力,那一定是数据有问题,或者是男孩子故意隐瞒,这说明男性不仅天性暴力,而且狡猾,罪加一等。
综上,论证完毕。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狗有过研究?就是据说狗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它们的哀鸣都变得特别能引起人类的同情心。哪怕前一秒还是一头凶悍的恶犬,正在攻击人类,下一秒受到具有威胁的伤害后靠着哀嚎就能博取部分人对它产生怜悯。
当然,狗的这个事是真是假我不敢打保票。我讲这个东西就是想告诉你们,看起来很惨的人未必真的惨,也许只是在卖惨,比如春秋两不沾。而在很多人眼中,暴力的受害者通常是女性,加害者往往都是男性。可能会对校园暴力调研报告女性施暴者八成以上这个报道产生疑惑。
可现实就是如此可笑,有些女性也只不过是善于用眼泪蒙骗世人罢了,就像狗用哀鸣博取同情一般。英国某节目播出了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一名男生差点被女友家暴致死的故事,揭开了男性遭家暴的数据惨状。所以还在歧视女性能力的人你们是不是该自我反省了呢?
然而,这并不是个案。该记录片向公众揭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仅去年的一年内,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有二百万的成年人遭受家庭虐待和暴力,男性占据了三分之一。加上很多男性选择默默承受不敢发声,因为发声也无法得到帮助,在英格兰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家暴避难所是给男性使用的。因此男性被虐待和家暴的情况远远比人们想的严重。
很正常啊,
因为利女社会有两大特点
1就是塑造女人各种正面形象,优秀 完美 善良等正面品质。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读书时候 男性和女性在老师长辈面前面临的道德评价是截然不同的
举个最简单例子 女人是极其会利用这种道德评价优势来给自己谋利的,
干同一件事 男生被处罚概率是远远高于女生的,
2 就是对男生规训“你要让着女生”“女生弱小”“男生强大”“你还是不是个男人”
国男的青春期就是面临各种规训和打压。
所以成年后 国男会对国女有一个“一个弱小的优秀善良小仙女”印象也不奇怪了。
不过某种意义要感谢女权破除国男的思想钢印
国内国外的调查都表明女同之间的亲密关系暴力行为远多于男同及异性恋之间,再结合校园报告的数据,可以回答去年微博热搜话题“男性消失的24小时”了,怕是三站开打世界末日吧
别问,问就是《以偏概全》《我身边都没有》《国男反串的》《开除女籍》《歧视抹黑女性》《气抖冷》《国男教唆胁迫的》。
警惕个案对女性形象的损坏。另,这么点占比的国男你用这么鲜艳的颜色标注,女权主义者真细心啊
微博女权很喜欢说:
女性比男性爱好和平,追求和谐关系。战争都是男性挑起的,男性由于睾酮的影响而具有攻击性。社会不平等和战争的根源在于男性。
实际上,即便男性消失了,女性之间的冲突与战争只会有增无减。
把阶级压迫和社会不平等纳入性别视角是很可笑的。要明白,社会不平等是无法消除的。只要保持着分工与合作,社会不平等总是会存在。
既然存在社会不平等,占优势群体势必为维持优势而压迫或剥削不占优势群体,这种剥削手段可以是舆论宣传或者文化输出,也可以是物理或肉体伤害。
总的来说,只要是人类,就一定存在社会不平等,就一定存在冲突与斗争。女性也是人类,即便只有女性存在,也不可能避免冲突或战争。
微博女权恰恰喜欢编造谎言,把社会不平等和冲突的根源归结为男性群体的存在,认为女性的世界不存在这些东西。
校园是社会因素影响最少的环境,个体的天性暴露得最多和最明显,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施暴的校园暴力却占了8成,所以女性关系真的有那么和谐不冲突吗?
我读书时的班级就特别喜欢打架、闹事、整人,男的也有,女的也有。
不过,男孩搞校园暴力和女孩搞校园暴力还真的有很大差异。
「女孩是天然缺乏抑制器的」。
受益于「绅士文化」的熏陶,在我遇到过的喜欢搞校园暴力的男孩中,没有一个会对女生动手的,哪怕再喜欢打架都不会。男人不打女人是一种常识了。
而男孩之间打架和被打是比较频繁的。很多男孩只有两种思维:我不会被打,和我可以打别人。
这不是说这个人心地很坏,而是说环境带来的常识。
举个例子,就像你现在去战乱国家做生意或者怎样,你只有两个思维:我有能力杀了来攻击我的人,和我只能被动被杀。
这就出现一种很神奇、同时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在同样的层次中,女孩天然比男孩自信非常多。
很多女孩都长着一副「没有被欺负过的脸」。
而这点对于男孩来说是非常奢侈的存在。
很多男孩只有两种脸孔:「害怕被欺负的脸」,和「我可以随意欺负别人的脸」。
对于女孩的校园暴力,我确实很难理解,可能我接触不多吧。
不过,就我感受来看,女孩身处的环境是和男孩截然不同的,想要轻松的时候完全没有压力。因为确实不会有人打她。而这对于男孩来说则是奢侈。
可能正因为这样,所以,女孩一旦作恶起来,也很难被抑制和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