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中考五五分流?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zhen-40-12-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你是被分流的那一半,那你这辈子极大概率比另一半活得跟艰辛,更没有尊严。

你的命运根本由不得你,你一辈子都是一个底层,没人会同情你,甚至某些人只会嘲讽你是一个考不上高中的卢瑟。

但当他们骄傲地拿着自己的毕业证,进入社会后,却又开始抱怨“末位淘汰制”、“996”。

骂“末位淘汰制”跟骂“五五分流”,本质都差不多:凭什么那个被淘汰被剥削的人是我?

凭什么被分流的人是我?因为我考的比你们差,就给我这一辈子定性了,就活该我被牺牲,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说到底,还是我们的体力劳动者待遇太差,工作太不体面,不受见待,没有尊严。

如果被分流的底层,也能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你看看骂“五五分流”的人多不多。

如果我们真的都有光明的未来,谁在乎你几几分流。


——————

鉴于某些人的理解能力,我再说仔细点。

骂的不是分流(不反对分流),骂的是一旦被分流就被打上底层的印记(反对的是分流后的待遇),默认地被牺牲。被分流就不配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吗?底层算不算人,职高算不算人,辍学了算不算人?(相对体面的生活也不是要跟你985一样的待遇,你想要在北上广买房子,我想在老家县城买房子;你想开奔驰宝马,我想开本田五菱宏光;你想八小时工作制可以拿一二三个w,我想八小时工作可以拿六七八k,这也不配吗?)

某些人被996的铁拳砸到了,才知道喊痛。

我们工厂工地、快递外卖、环卫清洁……的工人,被996、007砸了多少年,他们活该一辈子就这样?


user avatar   song-yang-0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根本的原因还不是工人社会地位低之类的问题

最根本的原因是大部分中专实在太烂,烂到已经成了城市的藏污纳垢之地,学不到知识和技能不可怕,学坏了才可怕

里面是自我放弃的老师,带领一帮自我放弃的学生,坐在一起自暴自弃

普通家长拿到中考成绩单的时候,自家孩子是不是学习的材料,心里肯定是有数的,除了个别人,大部分其实也已经认命了,没指望着孩子高中三年突然灵光乍现一路逆袭成学霸的,

但是他们也不想让自家孩子到这个垃圾堆里学成个社会渣滓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堆回答说工人待遇低所以我要上普高我要上大学,把我看蒙了,所有人都上大学等于所有人都没上大学,你上了普高大学就不用当工人了?

建议去和大猛子讨论一下工地上大学生工资高还是中学生工资高。。。


user avatar   gu-xing-lei-84-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修改中,有兴趣看的可私信。


user avatar   fundoub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的很长时间,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分流政策,以及名额到校的录取方式,在家长群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焦虑情绪。

但我看遍了网上的讨论,却发现没有人去问那个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会有高中

本来的小学-中学-大学三阶体系,为什么只有中学这个阶段被拆分成了两部分——初中和高中?

如果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会发现高中这个学制之所以会出现,本来就是为了分流。



如今通行的6-3-3学制并非自古有之,这种学制,最早是美国的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于1918年确定的。

在此以前,欧洲大陆通行的是双轨制,即贵族阶层和普通大众接受两套截然不同的教育,贵族接受精英式教育,民众接受基础知识和职业教育。

而美国采用的则是单轨制,也就是所有人都在同样的学校接受同样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层层考核,层层选拔。

美国在19世纪中叶时,广泛采用的学制是8+4,即小学8年,中学4年,但这种制度的弊端在20世纪前后逐渐显现: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普及,对职业工人的需求大量增加,但要12年才能毕业的学制无疑拖后了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由此而产生的,是大量学生在中学阶段辍学,去参加工作。

而教育系统也认为原来的学制有问题,即小学太长,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中学太短,学业压力变得很大。简而言之,就是教育的效率不高。

关于学制的问题,美国的社会各界也展开了热烈讨论,最终形成的共识是从8+4改成6+6,即小学和中学各6年。

中学为什么又被拆分成初中和高中?当时诞生不久、如日中天的心理学为其提供了一个解释。

克兰普顿博士对纽约市5000名学生做了调查,对其身心成熟度做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这12年里,前6年孩子们的未成熟比例在100%至88%之间平缓递减,中间3年的未成熟比例在76%至47%之间平缓递减,末尾三年的未成熟比例则在21%至3%之间。

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字,即换算到如今的学制来看,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之间,学生们的未成熟比例会从47%骤降至21%,是各个年龄段之间变化最剧烈的一次。



这次研究为学制改革和中学拆分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既然他们的身心发展程度如此不一致,当然有必要在不同的教学场所里,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去教育他们。

由此,目前国际通行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学制体系基本成型,并在100年来基本保持稳定。所有后续的教育改革,都是在细节上调整,而很少去动这个框架。这无疑能证明此学制是科学和有效的。

为什么要大幅介绍这些背景呢?因为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在把中学划分成初中和高中时,明确给出了理由:

初中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能力,并为将来的发展道路做选择;高中阶段的重点则是针对学生所选的领域进行训练

把这些内容对应到如今的学校教育里仍然成立。初中让学生去探索:是有能力去走普高-大学的道路,还是选择“学门手艺“;高中则通过文理分科及课程设置,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大学专业方向。

在当时的美国,对一部分学生进行职业分流的方案就引发了争议,但这并不阻碍这种学制成为主流,因为初中和高中的设立初衷,就是分流。


分流背后有心理学的依据,如前所述,但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工业化、城市化需要大批的职业劳动者,要求一部分学生们尽早进入职场,充当普通劳动者。

原来8+4的学制,学习12年才能培养一个合格劳动者;改革之后,6+3的前9年学完,就可以取得初中毕业证去工作了。

我国在1922年效仿美国确立了633学制,这种学制适合工业化对职业工人的需求,所以后续虽有微调,但主体框架一直未变。

1985年时,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如今的中考分流政策,并不是刚刚出现,而是早已有之。

再强调一下:从最开始,就是为了分流学生,才把中学分成了初中和高中,而不是因为有了初中和高中,才去把学生分流。

但初衷只是初衷,100年过去了,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已经极大改变,为什么到现在,反而更加坚决地执行分流政策了呢?


初中毕业的孩子一般是15岁左右,选择在这个年龄来分流,也是国际“惯例”。除了前述的心理学证据之外,还有很多事情可以佐证。

比如经济和合作组织每3年进行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对象就是各国的15岁少年。

PISA测试的目标,是考察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选择这个年龄,是因为15岁时的测试结果在评估潜在劳动力素质时的准确度很高

而PISA自2000年开展以来,在很多国家的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教育部门也在关注这个测试的结果。

2018年,中国由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四省市的“联队”参加PISA,在阅读、数学、科学上都排名第一

当时这条新闻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激发了很多人的自豪感。但关于它的一些细节信息引起了教育部门更多的重视:虽然各项成绩都排名第一,但各项的学习效率却排名第44位、46位和54位,而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排名则在51位和61位。(此次测试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也就是说,因为教育内卷和“囚徒困境”式的教育军备竞赛,中国孩子的成绩很好,但效率很低,学习的性价比更低。

另外,PISA不仅测试学业素养,还考察教育的其他维度,其中也提到中国的教育很不均衡,区域差异极大,师资差异极大。其背后的原因很明显是近些年的教育产业化。

所以,你会发现近期的中考分流以及所有相关的教育改革,都旨在解决教育中出现的两个问题:教育效率/性价比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


双减”政策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解决教育效率/性价比问题;而中考改革,则基本都围绕着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

今年3月,上海的中考改革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名额到校”的复杂方案引得众多家长做精细计算,也有不少人看得云里雾里,摸不清头脑。

其实,从教育公平性来看这次改革,会得到更清晰的理解。

在之前,重点高中和一部分民办高中会采取各种方法“掐尖录取”,用高质量的生源换取优异的高考成绩和高额的收入,并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师资和生源,形成正向循环。

与此同时,那些“坑校”则形成了相反的恶性循环。

新的中考方案,简单点来说就是把生源打散、搅拌均匀,再用大勺子一舀,尽可能平均地分配到各个高中,打破原来的循环。虽然不可能绝对公平,但相比之前而言,无疑会均衡了很多。

当然,在舀出来以前,先沉淀一下,把“学渣”们沉在底部,下面开个洞,流到职高去。

无论是名额到校,还是多校划片,无论是民办摇号,还是做强公立学校,都是朝着这同一个目标去的。

教育中存在的这些客观问题,所有国人都能感觉到,教育部门做出了解决问题的努力,从逻辑上来讲也无可厚非。

但是,这些“中等教育分流的初衷”和“看上去很美很合理的改革”,却根本无法被家长们所接受。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有一些根本性的矛盾无法解决。



回顾历史,我们就能知道,中考分流是一直的政策,并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中国独有。就我国而言,至少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确立了普高和职高并行的体系。

曾经,甚至有很多人心甘情愿地去被分流,初中毕业上中专,能更早地参加工作,也能“吃商品粮”。



只是随着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曾经非常受欢迎的分流体系,变得越来越不受人待见,给人的印象也越来越负面。

其原因,当然是因为高等教育比职业教育强很多,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还是发展前景。

当一代受益于或见证了高等教育好处的人成为了父母,撞上越来越严格执行的中考分流政策,大家就坐不住了。

而我们这些家长的理由也非常坚实,谁也没能力说服。

理由之一,是孩子少了。

以前孩子多,能上学的去上学,不适合上学的去打工,拼的就是个概率。比如豆爸我有兄妹三人,分别完成了初中、高中和大学教育,对于我的父母而言,三个孩子有的负责阶层跃迁,有的继承家族资源,有的提供天伦之乐。虽然不尽完美,但完全可以接受。

但等到我这一辈做父母的时候,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不奢望孩子飞黄腾达,但更惧怕一旦有失误,连退路都没有——我的孩子,连种地这个最后的退路都没了。

关于这一点,人口学家、经济学家贝克尔有学术性表述:孩子质量数量替代理论。简言之,就是生的孩子数量变少,就要提高质量。

提高质量的方法,就是投入更多时间、金钱、资源。而投入越多,就越不能接受失败。人口普查的数据和教育内卷的现状都表明,这个理论的解释力很强。

所以,教育改革说得天花乱坠,都无法劝阻家长去掏钱。


理由之二,是筛选的矛盾。

参加高考的考生逐年递增,但985/211这些名校的录取人数所增甚少,对比而言,进入名校的概率其实是变小了的。

从录取方式来看,中考和高考是强筛选的,分流的铁拳是客观存在且不容置疑的。

但从教育政策来看,义务教育阶段却是在强减负的,双减的政策是至高无上且强硬执行的。

义务教育目标和非义务教育选拔标准的割裂,决定了家长不敢掉以轻心。

教育部门想做的,是“义务教育减负,竞争上移“,但家长感受到的却是:原来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现在变成了中考一试定终生——不但不能减负,竞争还下移了。

因此,当北大教授姚洋提议“取消中考分流、普及高中教育”时,当携程老板梁建章建议”取消中考高考,普及大学教育“时,人民群众强烈赞同,但同时都知道,短时间内这些提议都绝无可能成真。

对家庭而言,孩子少了,容错率低了;从社会来看,竞争下移,筛选更狠了。

两相比较,家长的焦虑与迷茫完全可以理解。


我们可以抱有美好的期待,等到社会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时,高中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普及,就如同那些发达国家的高中和大学入学率一样,变得想上就能上。

但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目前的现实只能是:中考分流的政策,一定确定肯定会存在很长时间。

而从前面所述的内容,我们其实也能理解中考分流、教育公平都是国之大计,有其合理性。

只是作为父母,我们想要的永远都是最自家孩子最好的选择。也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与认知,做好自己该做的应对。


关于心态和认知,父母最应该明白的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永远是家庭教育。不是学校,不是老师,更不是教培。这一点,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仍然如此。

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援引国际和国内对学生成绩的监测研究结果表示,影响成绩的各项因素大致是:学生本人和家庭占比60%-65%;环境占比20%-25%,学校的影响只占10%-15%。

在教育这件事上,很多父母和家庭都是在舍本逐末,只把注意力放在影响力最小的方面,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家庭和环境。

而很多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还源于一种十分荒谬却广为流传的观念,即家长应该自然放养、静待花开、像养植物一样养孩子。

其实,这种养育理念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婴儿潮时期。当时兴盛这种教育理念,只是因为它迎合了婴儿潮的社会大环境,就像是我国计划生育之前,每个家庭都只能放养孩子一样。

但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理念在美国也逐渐被颠覆,因为随着脑科学、心理学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发现儿童的认知、社交、素养、学习,都和家庭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近些年,因为996、社畜、房价等一系列的压力存在,让自然放养的养育理念在中国同样流行开来。但流行,不等于正确。

说得重一点,养育孩子本来就是一项需要家长投入极大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工程。而静待花开,只不过是家长无能为力的一种借口。

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所有教育的最重要位置,“持证做父母”可能会比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更有效。


其次,家长需要明白教育政策的未来方向是什么。

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杨振峰说,高考出题和评价的方向正在转变,未来会更多考察真正能力和思考深度。

教培行业为什么如此兴盛?本质上是因为它能适应之前的考试选拔标准,即通过解题技巧、刷题训练,能够培养出适合高考的“熟练工”和“小镇做题家”。

但所有人其实都知道,做题熟练工、小镇做题家是不等于真实的能力和思考的。未来的考试选拔标准,会从“熟练工”转到“思考者”。

近些年的教改、大语文、学科融合,都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去的。如果你家的孩子还不太大,那么等到他们中考、高考的时候,和我们这一代父母参加的高考可能会大不一样。

这次教育改革,目前只是开端,它的真正影响和效果,至少要到10年后才会真正显现。

从这角度看,现在对教培一刀切,不让大家去补课,不只是为了让大家省钱生三胎,还是因为现在的这些校外培训在将来都会失效,因为它和未来的考核标准相违背。

教育这件事上,沿着原有的经验闷头狂奔已经没用,作为家长,先抬头看路,看懂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教育指向,比砸钱重要。



关于具体的家教原则,我在另一篇关于“双减”的文章最后给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在这里,说个更加具体的学习方法供借鉴。

方法是从个人经验、牛娃家长、资深教师那里综合而来,简化成可实操的建议,并承诺:只要坚持,必有效果。

方法就是抓重点:搞懂例题和错题。

例题都是母题,是所有考题的原型,是最有代表性的题目。北京一名物理特级老师说,搞懂40道例题,就可以应对高考了,说的意思就是所有的知识“万变不离其宗”。

错题更容易理解,既然做错了,那一定是没学会。把错题搞懂,能非常迅速地提升成绩。

例题和错题的学习,核心都在于理解。理解了例题,就理解了所有考题的核心原则;理解了错题,就把错误的理解变成了正确的理解,把不懂的知识变成了懂的知识。

它们的根本,都在于理解和思考。它们的作用,也在于锻炼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毕竟,除开考试成绩之外,真正能代表孩子能力的,就是这两点。


所有的改革,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所有的变革,也都意味着希望。

最关键的是,在时代大势面前,顺应是最好的选择。

你的点赞,代表着有一些东西触动了你,而那些刺激到你的思绪的内容,能让你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变得更强大。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
李文文:《美国六三三学制研究(1888-1918)》
Breakspear S ‘ThePolicy Impact of PISA: An Exploration of the Normative Effects of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in School System Performance’, OECDEducation Working Paper number 71, 2012
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第28期专题:中考为什么改革、上海中考改革:家长怎么选
[美]罗伯特·帕特南:《我们的孩子》
顾明远、张东娇:《中国学制百年》


首发于亲子学乐公众号(kidsfund),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liang-dong-75-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说一个大家可能都不太愿意说的实话:中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目前来说都是失败的,从这次双减政策中就能看出来,中央办公厅插手,教育部换部长,一系列的操作,说明了中央对教育部以往的不满。

高等教育方面,据我自己的观察,有如下几个问题:

1,顶尖理科类高校变成了国外顶尖研究机构的人才预备队,本质是人才外流和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跟不上时代;

2,灌水论文成为常态,当然这也是全球科研界的通病,国内尤甚而已;

3,中坚学校的本科教育变成了某些职业的职业培训,这和高职和中职形成了冲突,毕业后就开始卷了,这是不对的,同样,清华的博士毕业不能留清华,这也是不对的。

政策的本质:高等教育要筛选的是聪明的鸟,而不是先飞的笨鸟。而职业教育也不是培养流浪汉、外卖员、妓女或者网红的。要赋予普通劳动者尊严,特别是高技术工人,比如蓝领和大厨。

职业教育要搞上来,首先整个职业教育的学校要改变,他们从事职业教育而不是科研,是因为国家需要他们,而不是因为他们是失败者。想起早年间读中等师范的那批人,他们非常优秀,甚至远比同龄读高中的人更加优秀,很幸运即使自己在农村,基础教育也是由这样的老师提供的。

应该让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是这个政策的本质,把某些运行在暗处的潜规则都放到台面上,然后再改革,我觉的这是这个政策的核心。所以本质上这个政策的出发点非常好。

很多人骂的原因也很简单:人不会因为不公而愤怒,只会因为自己处于不利的一方而愤怒。而这个政策对谁不利呢,看下一楼回答者的两组数据:

2004年,城市初中毕业生有361万,城市高中招生有291万,录取率高达80.6%;
2004年,县镇初中毕业生有693万,县镇高中招生有433万,录取率为62%;
2004年,农村初中毕业生有1015万,农村高中招生有96万,录取率仅9.4%。

城市高中录取率将要从80%降到50%,新城市人是获利方,而城市中的非考二代们是最大的失利方。但这个政策宏观上能充分的从全中国人中选择出智力最好的哪部分人,给予优秀的教育,而不是集中了优势教育资源的那部分先飞的笨鸟,这很公平,很公平,很公平

由于利益相关,说说本人的情况和个人成长感受:

04年农村参加高考,物理和化学竞赛都有国家名次,最后几次地级市模拟统考都在700分左右的人,高考发挥失常(准确来说是理综和数学过于简单)去了个985。

读大学后的切身感受,某些省份的同学英语表达很好,但是逻辑思维明显达不到进入这所学校应该具备的水准。因此我一度认为,在某些省市考不上清华,应该就是脑残吧。

回过头来看我自己,一个连各专业学什么都不懂的人,最后落在了这所985的宇宙机,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本质上高考是选拔性的,99年以前,录取率很低,精英教育是正确的,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国也就只有一个姚班,选最聪明的人去接受最优质的教育,美国模式不通,我们要选德国模式。其次职业教育和职业从业者应该是有尊严的,通过第三次分配,拉近收入差距,让真正的喜好,成为职业选择的第一因素,而非收入;让真正有钻研精神和高智商的人去做科研,让体能优秀者做运动员,让大家都能做自己擅长的工作,降低全民的劳动强度,才能提高幸福指数,才能促进生育率!!!!


--------------------------------------------------------------------------------------------

2022年2月24日更新

更新教育方向的两个政策:

  1. 新一轮双一流的评定淡化双一流身份,着重学科定位;
  2. 教育部希望用3到5年的时间,建成1000所左右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

事情总是在往好的方向进展。


user avatar   ge-bi-lao-yang-gua-bi-l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么多人看,这里再讲一下我的观点。

不是说要让造原子弹的和卖茶叶蛋的同酬,而是让工厂里头拧螺丝的,送外卖的,刷盘子洗碗的可以做到一周双休,一天八小时工作的同时让他们有点余钱。工厂也好,饭馆也好,多找两人倒班真不是成本的大头,而有了余钱和休息时间的人会去消费,不存在什么“多放几天假,多发点钱天就塌了”的说法。只能说是有的人上岸了,或者觉得自己能上岸之后就忘了自己在苦海里头浮沉的辛苦,致力于找各种借口把往上头爬的人踹下去。



问题根本就不在高中,而是底层人民活的实在是不像话。

如果我们像隔壁某国家一样,你当个便利店员或者普通工人就可以攒攒钱享受最新的电子产品,工资每个月氪一两个一百刀买游戏,氪手游,吃的不说山珍海味至少普通食材可以随便买,然后一周不说完全不加班至少双休可以保证,你休息时间不会有老板要你干这干那……

那保证中专都有人不想读,直接加入光荣的打工人行列。还五五分流?到时候三本带专能不能招满人都是问题!

而且不得不说,我们之中有些人活的是不像个人的。追魂夺命流水线,暗无天日鬼车间,生死轮回两班倒,提桶跑路在明天。这可不纯粹是玩笑话。你去拧几个月螺丝,变得和卓别林摩登时代里头一样梦里都在拧螺丝都有可能。当保安受气工资还低的离谱,至于收银员,洗碗工啥的完全不需要学历的工作……

你干三五个月剩下钱够你买半个杂物间么,够你养活自己加上没啥养老金的农村老母么?一月双休够你去谈恋爱,养孩子么?生在这种家庭的孩子未来能好么(无慈悲)

读不读大学,高中其实无所谓。毕竟我们要的是读大学还是有钱花,结果一目了然。


user avatar   men-yan-huang-hun-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普通劳动者得不到相应的劳动报酬和社会地位以及身份认同。其他东西说再多,都是细枝末节的问题。

让我们谈德国的蓝领工人,我们想到的可能是奔驰宝马西门子的高薪技术工种。让我们谈中国的蓝领工人,我们想到的可能就是富士康、比亚迪流水线上拿命换钱的类机器人。

看新闻上说,特斯拉在上海直招普工,月薪5700,交五险一金,执行劳动法,算上加班费,年综合收入在11—13万左右,平均月薪基本1万左右。我们讲实际一点的话,这个收入在中国并不低,坐写字楼里的白领也不是说个个都能拿万元月薪。白领的高薪也是拼命拼出来的,不是资本家们发善心白给的。我们国家,因意外事故死亡的,大多数都是普工,但因过劳导致猝死的,大多数都是白领。在劳动强度上,白领并不比普工低。

如果我们技术工种的薪资普遍能达到特斯拉这种水平,过不了几年,整个社会对白领和蓝领的认识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割裂。我们慢慢的就会自然而然的认为白领和蓝领只是分工不同,其他像收入、身份、认同感并不会出现特别大的扭曲,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其他的就没那么多可掰扯的。

而现实是,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普工拿着两三千的底薪,在流水线上一站大半天,两班倒的干活,上厕所都要掐秒表,燃烧生命去换老年时代养医院的买命钱。白领工资或许不高,但还不至于像他们一样拿命换钱,然后拿钱买命。

中国人是非常温顺的,有口吃的,日子能活下去就愿意安安生生活着。但这不代表他们傻,连起码的好赖都分辨不了。

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凭什么要求他们选那个差的?

工作环境,薪资水平,社会身份等问题一个都不解决,就去搞什么中考分流,这就是人为干预一个普通人的人生方向。

我一个211研究生毕业的同学,当时进他们公司(某央企)的时候,招生的潜规则就是211起步。第二年就985起步了。第四年直接研究生起步。除非你关系硬,或者有什么特长被领导相中,可以网开一面。要么就拜拜了您呐!

理论上,你是个大专生也可以投简历,人人平等嘛。实际上,低于潜规则标准的简历,直接垃圾桶见。

真想解决分流问题,不如拿着劳动法好好的执行一下,改善一下工作环境,不如提一提技术工种的薪资待遇。这才是因。

有了因,自然就有果。种好因,结好果。种恶因,结恶果。人们愿意或者不愿意去流水线,愿意或者不愿意读技术学校,都是果。

天天申明996严重违法,不如逮着一家违法企业罚到破产、老板关进去喝稀饭更有震慑力。我们缺法律吗?我们缺的是执行。

法律,不作为。

官员,要政绩。

舆论,一起来就有人说百万漕工。

整个社会上上下下,视普通劳动者为粪土,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但凡提及一点权利的问题,他们所说所书,字里行间只填满三个字:你不配。

就这种大环境,不骂中考分流,我才觉得他脑子有毛病。


user avatar   san-xin-qing-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可以参考江苏。

前几年江苏是一直坚持55分流的,结果省委书记下去看,发现很多教育局长,校长,富商家孩子都在上那种出国方向的高中或者初中就出国了。

问题就出在这儿,强制五五分流,有的人被分流了也没啥事儿,还有出国这条路能走,但有的人是真的被分流了,很难再翻身。

另一个问题是,你职业学校办得怎么样?可谓一塌糊涂!十五六岁的孩子在里面几乎只能学会抽烟喝酒打架早恋,要真能学个谋生手艺,家长也不会怨气这么大了。职校老师自己都不会,怎么教自己学生?要真有那技术,谁又去职校呢?

1.17更新:贴一个新资料,江苏当时的讲话。这番讲话放在新高考改革的当下同样令人汗颜。

某些人戾气真是太重了,仿佛上职校就是人废物了。我们得承认,中考是有偶然性的。中考总体难度不大,有些小孩子因种种原因(如学校不好,家庭不重视,自己贪玩)考不上高中,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高考考不上,还能复读再来,中考可没这个机会。十五六岁的小孩子,好好管管,认真教一教,能救一个是一个。人民有意见,我们得想办法解决人民的问题,而不是说人民的要求不合理,在那儿阴阳怪气。我们得想办法搞好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还有各级各类教育。但目前来看,结果是令人遗憾的。老百姓不仅对职业教育不满,对大学教育,对高中教育,对初中教育同样不满。问题出在哪里?我想,确实是我们的教育办的不大好。教育部门一直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但很遗憾,做的不好,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是太少,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


user avatar   xiao-miao-ta-huan-shi-miao-m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德国小工厂一般一天工作时间不到7个钟,有完善的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体系,休假、福利、员工心理关怀齐全,月工资跟隔壁坐办公室的差不多,2000来欧,购买力尚可,能买得起房。关键大家对任何职业都平等待之,没有因为你是公务员,他在国企,他是环卫工就区别对待,职业还职出优越感据我观察在发展的还不错的国家也就你越南跟韩国有一拼。

不提了,别怪大家提桶跑路。




                 

相关话题

  高考分上不了江苏的两所985,江苏学子应该留在省内读211,还是出省读985? 
  罗翔教授所说的不能在地上建立天国是什么意思? 
  如何看待由于肺炎部分学校使用钉钉上课,钉钉遭差评的情况? 
  还有1047天高考,怎么进行逆袭? 
  如何评价张铁生其人其事? 
  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经常拿金牌,但却没有获得菲尔兹奖呢? 
  被学霸嘲讽是种怎样的体验? 
  高三临近高考怎么把生物提上来? 
  有哪些「多此一举」的事? 
  小学课文《爱迪生救妈妈》中,爱迪生除了用镜子,还有哪些脑洞大开的方法可以救妈妈?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全球多国房价达 10 年最大涨幅?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下一个讨论
北京户口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