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哪些必败的战役,将领却义无反顾的参战的例子?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er-zhong-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土军攻破城墙后脱下紫袍,陷阵而死;

刺虎斩蛟的周处,仕晋后逢氐族叛乱,聚众七万,因刚正不阿得罪权贵的他被迫率军5000先战,士卒不得食友军亦不援,力战身亡;

帝师孙承宗,满清入寇直隶掠高阳,75岁的孙承宗带领其子孙守城,高阳城池低矮遂为所破,全家四十余口尽皆殉国;

宋末三杰,不再一一赘述。


user avatar   zhouy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张须陀!隋朝最后的名将。


user avatar   li-jia-lu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孙殿英率部血战赤峰。

1933年年初,日寇兴大兵入侵热河。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之下,上至 蒋公都知道热河沦陷已成定局。1933年2月12日《事略稿本》记载:

日宣言將以八師兵力進取熱河
蔣中正決逆來順受抗日必先清匪

 蒋公原话如下:

又曰:“总之倭寇攻热当在本月之内。于此半年间,华北局势严重,难保其能不失守。反动者必借口以攻击本身。其攻击焉必至体无完肤。吾惟有逆来顺受准备忍受一切侮辱,卓立自主,勿稍为其摇撼,以贯彻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清匪之主张。必先巩固革命基础,整顿革命阵容,而后乃与倭寇决战也。

而热河主席汤玉麟也已经做好了逃跑准备,在热河门户开鲁镇守的崔兴武及其手下李守信阵前附逆,导致开鲁防线崩溃,各部溃败,此时热河重镇赤峰已门户大开。

在这种情况下,孙殿英率部驰援赤峰,孤军抗战。


宋毓蒲在《日军侵占热河的经过以及孙殿英的赤峰抗战》(摘自《红山文史 第4辑》)一文中记载:

二月十七日上午九时,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在新京下达了四七三号攻击令,决定于二月二十三日开始对热河的军事进攻。
十八日,张学良将军到承德发表演说,提出断不可放弃东北与热河。东北将领自承德通电全国,一致表示抗日决心。二十一日,原驻防赤峰之骑兵第十旅奉命向林东、天山挺进,增援崔兴五。赤峰成为空城。二十二日,伪满政府对我发出最后通谍,要求我在热河境内所有驻军于二十四小时之内撤退,并以张景惠,张海鹏分任攻热总司令及前敌总指挥。日本外务省发表声明:要求驻热河省的中国军队全部撤出。日军南部的主力部队第八师团到达朝阳附近;北部的主力部队第六师团自通辽出发。二十四日,崔兴武弃守开鲁*,退到天山。二十五日,日军南部先遣部队(步兵第四旅团)铃木少将进攻朝阳。汤玉麟所属一〇七旅旅长董福祥受原团长邵本良的煽动不战而降。此时,连日降温,北风吹雪,气温低到摄氏零下三十度,日军受冻伤者颇多。北部日军第六师团到达新兴地,向下洼集结。二十七日,日军攻击开始。守军冯占海见日军来势汹汹,赶紧西撤。汤玉麟得悉,深知警备建平至赤峰间的三十一旅旅长富春毫无作战能力,因而急电孙魁元(殿英)迅速进入赤峰,指挥作战,保卫赤峰。
孙殿英军长原来驻防山西晋城,于二月问奉命集结在热河西部边区。其所属一一七旅旅长丁綍庭,一〇八旅旅长刘月亭,一一九旅旅长邢预筹等三个旅。一一七旅星夜自乌丹城向赤峰进发,被日军骑兵第四旅团长茂木谦之助侦知,立即邀同骑兵第六联队和池田大队乘汽车从下洼出发,经小哈拉道口快速向赤峰进军。
三月一日,挺进军总指挥刘翼飞无法抵抗,下令第一路李忠义、第二路邓文、第三路邵斌后退。日军跟踪尾追,在炮手营子附近与我援军第四十一军一一七旅第三团接触。下午三时许,敌骑兵约两个联队攻入建昌营、山水坡等地。当夜一一七旅之第二团,以第一第二两个营增援山水坡,在东沙坨子与敌军激战。我军因无重型武器而伤亡颇重。
三月二日中午十二时,孙军各部队退集赤峰市内,整编,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
四十一军司令部设在二道街鸿兴号染货铺内。当时孙殿英获悉朝阳开鲁相继失陷,腹背受敌,下令残留部队,决志与赤峰共存亡,坚持不撤。战斗中,地方士绅宋子安等以及赤峰父老合力支援孙军抗战。敌我双方战斗到下午四时许,山冈联队攻东门,黑谷联队攻北门,情势愈益危殆。孙军长见援军不至,准备自杀。先父宋子安为了保住孙军长和城内人民的身家性命,以赤峰农会会长的身份率领众人勇敢地前去恳求孙军长:“军长赶快走吧!您就是把全赤峰的性命都陪上,也保不住赤峰了!”孙军长自知兵力薄弱,无力抗拒,含泪顺三道街西头出街了。
约四时半,日军侵占赤峰。从此,赤峰人民被日本统治达十三年之久。
当赤峰战斗发生时,日军第六师团的先遣部队高田美朋向步兵二十三联队提借汽车,当日早晨从下洼出发增援赤峰日军。中途在小哈拉道口遇上孙军先头支援部队约二百人的伏击。经过激战,孙军全部阵亡。高田美朋当夜进入赤峰,负责守备。
同日,南部日军第八师团占领凌源,左纵队占领建平。三月三日,日军又陷平泉。汤玉嶙闻风,假督战之名弃职逃走。四日上午十一时五十分,日军一二八名骑兵进入承德。南部左纵队占领黑水。北部日军高田部队将赤峰守备任务移交骑兵第十六联队,当夜进入好立沟门。五日,夜,日军南部左纵队入赤峰,接防赤峰守备任务。骑兵旅团自赤峰出发向隆化推进。骑兵第十六联队自赤蜂向公爷府进攻,驻大西沟门,经河口支援南部第八师团。高田部队在朝阳地与孙军局部对战。六日,高田部队进入粮捕府。七日,张学良将军通电全国,引咎辞职。
孙军自赤峰退却后,整军在广道河西北方构筑工事,与日军骑兵旅团力战二日,弹尽粮绝,后无援军,支持到三月八日下午二时,向围场方向撤退。日军第十联队自赤峰出发北上,九日占领乌丹。孙军向多伦退却。日军骑兵旅团占领围场。

*按:其实是崔及其手下李守信在阵前附逆,导致开鲁防线崩溃。



刘宪著《孙殿英赤峰抗日及败退》(摘自《红山文史 第3辑》: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相继占领了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长城外仅存的热河仍由奉系军阀汤玉麟统治着。但在日寇虎视眈眈地窥伺之下,其铁蹄随时可以踏向这片苦难的土地。汤军则惶惶不可终日,苟延残喘,而没有丝毫抗战准备的迹象。热河民众无不感到恐慌和失望,虽身受军阀,官僚蹂躏压榨之苦,但是却更不愿作亡国奴。
日寇飞机自一九三二年春节后更频繁地飞临赤峰盘旋侦察,并撒下些红红绿绿的各色传单,诡称日本为了解救东北民众,免予军阀蹂躏,为东北的老百姓建设“王道乐土”而出动“义师”,望民众与之合作。
赤峰民众洞悉日寇的欺骗宣传,深切盼望中国军队奋起抗战。然而驻赤奉军石旅却畏敌如鼠,不仅不敢向低空盘旋的日机开枪,更怕日机发现,连司令部门外的岗亭也偷偷搬走了,都急急忙忙地钻进了防空洞,民众对他们非常气愤!
旧历二月初,奉军悄悄撤出赤峰。曾在清东陵盗宝的国民革命军暂编第四十一军孙殿英部,宣称“逐汤抗日”,由关内向热河开拔,首先指向赤峰。二月初四日,以县长孙廷弼为首的绅商各界代表和中小学学生到三遵街西门外列队迎接,由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尚未见到军长的影子。大家等得饥渴困乏,尤其小学生们已经支持不住的时候,忽然传来通知,说孙军长早坐着拉马草的大车进城了,谢谢大家,请回去休息吧。人们都很惊讶,本以为身为军长总得有卫队前护后拥乘坐汽车而来,万没想到他是坐着拉草的车来的。在人们的眼前走过的都是些穿灰棉军服,打绑腿肩背巴掌宽的大刀的士兵。他们没佩带肩章和领章,分辨不出谁是当官的,更没注意押运粮草的老兵,这样一来就把个所要迎接的人从眼前溜走了。孙殿英的行动使人感到颇有些神秘和传奇色彩。
二月初五,赤蜂绅商各界和学生在中学开会欢迎孙殿英。孙站立在中学礼堂外高台上向大家致意,看上去年约四十多岁,矮个子,面孔黑瘦,有麻瘢,但很精神,目光炯炯,声音洪亮,身着灰布军装打绑腿。随身马弁背着一把用黄绫子包着的宝剑很引人注目,大家都猜测着这可能是从清陵盗出来的无价之宝。从气质上看孙颇有些绿林气概。同孙出席欢迎会的还有师旅长数人。孙讲话时慷慨激昂,讲到动情处涕泪俱下,表示决心抗日,誓死报国,语调铿锵感人肺腑。讲到如果他言不由衷愿割头颅以谢赤峰父老兄弟姐妹时,与会人们都呜咽低泣了。此时群情激愤,抗日救国的口号声响彻会场内外,各界代表发言支持孙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赤峰民众第一次从官方口中听到抗日的声音,人们热血沸腾了,欢迎会已变成誓师大会,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日本侵略者获悉孙殿英向热河省移动及集结兵力的情况,以十六师团万余人从锦州分路西向承德,北指赤峰,主力放在赤峰方面,不给孙军以喘息机会。在孙的部队尚在围场至赤峰途中,予二月初六日晨日寇前头部队已抵赤峰外围,来势之猛,行动之快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孙在赤部队只有步枪而没有重武器,仓促应战很是被动。但是孙的官兵并无畏敌情绪,英勇作战堵截日本先头部队于东沙坨子一带,远处枪打,近处肉搏,大刀纷飞杀日军数百名,打退了他们的进攻,挫灭了他们的气焰。赤峰商会动员商民烙白面饼送往前线,民众都踊跃支援,日、我双方成胶着状态。初七黎明,日寇第十八师团长小矶国昭中将率领快速部队及骑兵源源而来,炮声隆隆激战甚烈。孙军处于众寡悬殊武器低劣的情况下,被迫退守城垣抵抗。但是赤峰没有城墙掩护只在各城门前堆土袋垒成简单工事。不料天气骤变,大雪飞扬,孙军棉衣单薄抵御不住寒冷,给作战又增加了困难。而日寇则皮衣皮帽皮靴,气焰更加嚣张。守军只顾在城门上向外射击,但日寇却由日商大和洋行院内通过,迂迥到孙军身后袭击。守军腹背受敌,促成了惨败的局势,不得不溃退了。当日傍晚日军全部入城,又挨户搜捕抓人,街道上则有孙军的尸体。孙殿英军后来退到了喜峰口。热河其他各地均未抵抗,日寇长驱直入。热河省会承德在赤峰沦陷后第二天即二月初八,由绅商各界把日寇迎接进去。军阀汤玉麟早携带多年搜刮的金银珠宝逃往北平了。赤峰抗战仅历时两天,却很艰苦卓绝,士兵英勇献身的牺牲精神令人感佩。日寇因在赤峰遭到抵抗付出了代价。为铭记此事,并借以炫耀武功,在三道街矗立一座“入城记念碑”,企图震慑中国人民。恰恰与此相反,赤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艰苦抗日的悲惨壮烈情景。十二年后,那座石碑被苏军坦克推倒了。

《赤峰军事志》记载:

1933年2月23日,日本关东军指挥官在通辽下达了进攻赤峰的命令。
25日,日军攻占了奈曼的八仙筒,26日进至敖汉下洼,27日进至到马家店,31日进逼赤峰东郊。
汤玉麟深知警备建平至赤峰之间的第31旅毫无作战能力,急电孙殿英迅速率部进入赤峰,指挥作战,固守赤峰,驻守开鲁的李海涛部遭到日军夜袭后溃败,2000余人退到赤峰。
孙殿英第41军下辖第107旅(旅长丁綍廷)、第108旅(旅长刘月亭)、第109旅(旅长邢预筹)三个旅。原驻山西晋城,2月份已奉令进入热河西北驻防。孙殿英接到汤玉麟的命令后,在隆化分兵两路:一路经茅荆坝、喀喇沁旗王爷府、公爷府向赤峰开进。他本人率107、108旅经围场向赤峰开进,到达围场时,便把108旅留在了围场,保护退路。而后率107旅进入赤峰、司令部设在二道街鸿兴号染货铺内。
日本茂木旅团以1000多骑兵为先导,3月1日,进至到赤峰东郊红庙子一带后,第26联队的黑谷部便于孙殿英部开始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孙殿英部顽强坚守阵地,抗击日军的反复冲锋。坚守了整整一天,翌日拂晓,战斗更趋激烈。由于防御阵地右翼制高点702高地一直被孙殿英部控制,日军攻击部队翼侧多次遭到火力袭击,进攻部队无法展开,进展迟缓。后来日军调来了25联队的横木中队,拚死攻占了702高地,解除了日军正面攻击部队的右翼威胁。经过激烈的战斗,3月2日10时30分,日军突破孙殿英部防御,进至到红山脚下。孙殿英组织部队退入城区进行抵抗,战斗持续了3个小时,日军用大炮把东门的围墙炸开一道缺口,日军攻击部队趁势进入城区内,孙殿英指挥部队在头道街、二道街,西门继续进行街垒战斗,节节抗击,坚持到14时,日军全部占领了市区。孙殿英的部队撤往西郊,而后又转移到猴头沟,利用当地的地形,继续阻击日军。日军追击部队将孙殿英的防御阵地割成数段,分段包围攻击。孙殿英带随从数名浴血突围,绕道大庙一带返回围场,日军尾随进逼,孙遂率领残部向察哈尔转移,后与汤玉麟、冯占海相遇,旋经大阁镇、沽源退驻独石口,不久,又移驻沙城一带。
当茂木旅团在赤峰与孙殿英激战时,日军第6师团的高田美朋旅团一部当日从下洼出发,增援进攻赤峰的日军战斗,在进至到小哈拉路口一带时,遭受到孙殿英前出部队的阻击,经过激战,孙殿英部200余人全部阵亡,高田美朋部当夜进至赤峰,后负责赤峰守备。

1933年3月5日,孙殿英曾通过《申报》向南京政府发出求电报如下(著名的“义军不义,友军非友”即出于此):

吾军于本日开抵赤峰附近,部署未定,情势骤非,加以某部义军不义,友军非友*,以致仓促遇战,三面成敌。幸士卒拼命,犹能在孤危环境中,肉搏血战,克复撒水坡、建昌营子等要地。刻又承德不守,凌源、建平并陷危急,粮弹援绝,孤军迎敌,腹背均受胁,而士卒精神不稍畏怯,振臂一呼,踊跃杀敌。且四日以来,风雪并厉,时而汗流浃背,时而遍体结冰,无弹犹可肉博,无饭确为可悯。总之,天存中国,必存热河,天存热河,必存我军。士卒未尽牺牲,即热河未尽牺牲,降敌者非人类所为,附逆乃禽兽心肝。弟以此自矢,亦以此告慰国人。惟本军现处环境,希盼中央设法救援。但求有饭,定当拼死抵抗,以尽职分,以慰国人。”

*注:冯占海部临敌先退,汤军驻守赤峰的骑兵第十旅开赴天山,赤峰毫无防御能力。




6日孙殿英通电报告关于作战经过:

我军奉命开赴锥子山、围场一带集结待命,甫经到达,据报开鲁、绥东失陷,当即亲率丁旅三团星夜向赤峰急进。俭(28)日晚方到该城,冬(2日)早各军纷纷后退,敌军跟踪追击,赤域附近,枪声四起,敌机十余架掷弹轰炸。魁元一面安抚友军,向后择地收容;一面督队还击。敌以坦克车步骑进兵猛烈攻击。血战一日夜,将赤城东北建吕营子、撒水坡、菜园子、梁店、哈拉昆庵各村镇夺回,毙敌四、五百名。魁元亲率团长三员相继阵亡两员,营连排阵亡十五员,士兵伤亡一百七十余名。正拟电调围场城部队增援,电线均已不通,无线电台亦被炸毁。赤、围相距约三百里,传令调增援部队,方由围城出发,又遭敌,与战,赤、围两方混战两昼夜,忽闻平泉、承德相继失守,后路断绝,给养弹药均已不能送达。魁元亲率之步兵三团,既无骑炮,又感粮弹缺乏,且处于四面包围之城,乃决心向围场西北我军作连络殊死战,乃于微(5日)夜经冷泉塘、新店向公爷府冲击,当将该地及四十家子、下昭房一带之敌击退,已与我刘旅连成一气。正发电间,据报(敌)由赤峰、建平宁城三路大部向我猛攻,前队业经接触,魁元仍当率队迎击,以期收最后效果。概经东省沦陷,榆关失守,我军官兵早具与日寇誓不两立之决心,是以冰雪之中,冻馁之躯,与敌钢铁相拼,血肉横飞,绝不稍慌。惟热境地面辽阔,一军之力,不能兼顾全局,至为痛心也。区区微诚,尚希垂察。第四十一军长孙魁元叩鱼辰。



热河战后,孙殿英意欲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继续抗日,结果被 蒋公和何应钦阻止,后被发配青海屯边。同时 蒋公又给马家军下密令要求阻拦,借刀杀人。最后孙兵败宁夏,部队被收编,个人被阎锡山软禁。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隆武元年七月廿二,钦命招征直省便宜联络恢复南京江北等处地方少保兼太子太师吏兵二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率部北伐。

黄道周是文人,手无缚鸡之力的那种。他督师北伐,带了多少兵、多少将、多少粮、多少饷呢?

臣自七月二十二日奉朝饯□,薄暮出芋原,翼日发舟上水口。尔时尚未有一士一卒,但举陛下所给赏银二千四百,及赐文绮路费二百四十。日夕宣播以招来多士,而吏部尚书张肯堂、都察院何楷等各助臣或三百,或二百,自文选司周廷鑨等一百,而外寥然矣。後得考功司余飏与贡士林之果各助二百。凡诸臣捐助之数,千八百六十,合之御赐,为四千五百,以为侈矣,得生平手目之所未涉。
及至延平,召募五日,得秀才陈雄飞、应士锳及王加封、仲成治等三百八十四人,月食五百七十五两,而延平之义勇略尽,是为第一菅。八月初七日至建宁,得高万荣及义士应天祥等百八十四人,月食五百七十五两,而建宁之义勇略尽,是为第二营。
自是,而凡臣乡亲朋子弟云集矣,中书舍人魏榘斌及诸生刘淳等所带三百八十四人为一营,户部员外张天维及诸生商应椿等所遗三百八十四人为一营,又诸生蔡春溶等所募三百八十四人为一营,又诸生张瑞钟等所募三百八十四人为一营。此四营者,皆漳南子弟,君子之军。是六营,月食三千四百五十两,皆慷慨扶疾先臣出关。
又臣家中子弟自募三百八十四人为一营,又诸生新授中书舍人兼监纪推官洪榜、赖继谨等所募三百八十四人为一营,是为臣之中军,月食与诸营等。九月初十日抵崇安,又得义士曹璋等三百八十四人为一营,又得莆田秀才林尧佐等三百八十四人为一营,是为臣之後军,月食与诸营等。是四营,月食二千三百两。十营之士,皆自备衣甲,而深寒严切,给与棉花每人二钱,而三千八百四十人已给七百六十四两。
此外,又有漳南及关外新到之兵,凡十二营,月食七千六百六十四两,计两月当一万四千五百六十四两,而御赐及京僚之助止四千五百两,臣不获已,借支延平三百、建阳三千一百八十、崇安一千七百二十,凡五千二百两。若龙溪一千五百,及长泰四百一十,已先为兵士分给。又不获已,受抚臣吴春枝助四百,建阳秀才刘光荣助三百,丁俊助三百,崇安义士衷一壤助一百五十,余应颢助三十,凡一千一百八十两,计御赐及士绅捐助、郡邑借支,共一万八百九十,而上游之余润,与浩荡之恩波俱竭矣。今过半月,则臣当束手搔足而坐。故使臣栖迟坐於关内,非臣之得已也。臣无数千之兵,必不足以窥江浙,之间有数千之兵,而又止於关,则不如蓬蔂独身而栖於茅屋之下。今士大夫筑一亭榭,辄费数万之金,至於恢复神京,则素手从我。臣至庸劣,不知其可也。

简单来说就是,黄督师七月二十二出师北伐,无一兵一卒,仅有的,是隆武皇帝赐予他的2400白银以及240两文绮路费,以及张肯堂、何楷等同僚捐赠的1860两白银,共计4500两。

黄督师在延平、建宁、崇安等地,招募了五营,自己的徒弟、门生组织了四营,自己家中子弟组织了一营,再加上杉关之外拢起来的散兵游勇以及陆续从老家漳浦县赶来两营,兵马合计十二营、4608人。

路上,借支了延平、建阳、崇安、龙溪、长泰五个衙门的7110两,又得到了其他官吏、地方士绅捐赠的1180两。

没了。

在杉关的时候,他给朝廷奏报,请求支援一些钱粮,郑芝龙否了,并催促其出关。

没办法,九月十七,黄督师率部出杉关,田夫荷锄从之,史称“扁担兵”。

十月初一,黄督师开府广信,又得到了饶州、广信地区响应的几百义士。十月初九,黄督师遣将出饶州、抚州,收复了东乡、安仁、余干,亲率部队攻婺源、休宁。

清军开始反扑,六十二岁的黄督师在婺源左右支撑,四疏请援,隆武帝令方国安出严州、郑鸿魁出马金岭,以救婺源,两人皆拒不出兵。

腊月二十四日,抵达婺源明堂里的黄督师,仅剩三百人、十匹马、三日粮,清将张天禄率兵猝至,黄道周师溃被执。

被执的黄督师械送南京,清廷文臣武将挨个劝降,黄督师掩鼻不语,说“膻气难当”;最后洪承畴出马劝降,黄督师一番嘲讽:青天白日的我怎么就见了鬼呢,松山之战,洪督师全军覆没,先帝恸哭遥祭,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

隆武二年三月初五,黄督师赴市,到了西华门,坠于车下,狱卒说你别怕,督师大怒:这叫什么话!天下岂有怕死的黄道周?!这里和太祖皇帝陵寝很近,又看到旁边有福建门牌,福建是天子现在所在,我不能坐着车过去,准备下车,不小心摔下去了,我又怎么会怕死呢!监斩官连连告罪,说这地儿不错,要不然,先生在这儿成就大事如何?黄督师说很好,于是向南三遥拜,立而受刃,遗体直立不倒,血溅三尺,从一而终!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路的旅人啊,

请回去告诉我们的同胞,

我们长眠于此,遵守着我们的诺言。


user avatar   xc51-dong-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884年8月23日,光绪十年七月初三。福建省马江之上,台风刚过,碧空如洗,江面上风平浪静,一派瑰丽图景。

但马江上可并不太平。自从同年6月23日观音桥之战后,清国与法国之间原本将要和平的局面再度紧张起来,双方各自都在调集军队准备战争。而马江正是两国军队对峙的主要地点之一。

下表可以看出法国舰队在硬件上对中国舰队似乎只占有一定优势。

但如果参考舰船武备,则是压倒性的优势。

此外法国军舰上普遍装备了机关炮,这种火炮在近距离可对敌舰甲板居高临下进行扫射。而清军却没有。

而且清军战舰多为露天火炮甲板,在近距离作战时,法国战舰桅杆上的机关炮简直就是噩梦。

图为百度搜来的俄国水兵操作哈乞开斯37毫米五管机关炮图。

江面上,船政水师的舰长们更是焦躁不安,不仅是因为凌晨时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于凌晨发来的手书

初三风定,法必妄动

更是因为清廷战和不定的策略

法人如有妄动,即行攻击----<军机处寄沿江沿海将军督抚统兵大臣等电旨>1884年8月17日

此处"蠢动"又该如何理解?万一贸然开火,导致中法关系进一步恶化,又该怎么办?(此时清政府仍然没有放弃和平的希望)

以张佩纶为例(虽然他在岸上指挥):

旨云,"如有蠢动,先行攻击",非后发何?怯战者即可籍口。无专权,无斗将,虽欲先发,能乎?愤闷!----<复署粤督张>8月21日

战前双方战舰位置示意图

在如此狭窄的江面上作战,敌我双方的距离近到了简直犹如白刃格杀......这场内河上的战斗又恰如一场决斗,阵形、指挥、都己无法发押挥什么作用,最重要的是谁先动手,而另外一方几乎就没有任何的获胜机会。--<中法海战>P201,陈悦著

而姜鸣在著作<龙旗飘扬的舰队>中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等待"衅自彼开",等于自己把脖子伸进绞索后,还在幻想等到刽子手收紧绳子的时候一脚踹死他。

从清廷战和不定开始,这就是一场必败的战役

回到马江,焦灼万分的张佩纶命令工程师魏瀚乘坐火轮舢板前去闽海关,企图从海关洋人那里探听法国的消息。(此时法国已经下达了宣战的照会,但是由于电报线断裂,没有及时传到马尾)

不承想,准备开战的法国海军误将火轮船以为是杆雷艇,以为清军准备先发制人,炮艇野猫号使用机炮对火轮船进行扫射。孤拔担心中国军舰回击,便决定提前开始攻击。(原定下午两点准时开始)

此时是下午1时56分,法国舰队伍全线开火,马江之战爆发。

就像前文所说,这是一场几乎毫无悬念的战斗。但是在这场战役中,中国的士兵和军官却表现了绝大的勇气。

容我给您说说。

一,"福星"号炮艇管带陈英

战斗伊始,扬武号巡洋舰便遭到法国战舰炮击,在受到46号杆雷艇冲撞后失去战斗力逐渐沉没。一旁大小仅次于扬武的伏波号炮舰也遭到杆雷艇袭击,虽然杆雷未爆炸,但舰体被开出大口,严重进水,随后撤离战场。战前停泊在伏波号附近的艺新号炮艇跟随撤离。

而在早前,扬武号遭到炮击时,福星号便已经冲出阵列,准备靠近扬武号为扬武号抵御炮火。但还未到达,扬武舰便已沉没。

目睹扬武号沉没,伏波号受损逃离后,福星号管带陈英悲痛不已,决心拼死扭转眼前局面。此时船员们有些动摇:

伏波、艺新向上游逃窜,吾等该如何?

陈英则呵斥道

男子汉食君之禄,当以死报之!今日之事,有进无退!我船锐进为倡,当有继者,安知不可得胜?
(以上对话来自《海军实纪.述战篇》,<清末海军史料>P303)

随后开足马力冲向法军旗舰窝尔达号。

目睹福星号壮举,停泊在福星号后方的蚊子船,福胜建胜受到鼓舞,由参将衔补用游击尽先都司吕翰统一指挥尾随福星前进。

法舰见状,窝尔达号巡洋舰,益士庇号炮艇、野猫号炮艇、蝮蛇号炮艇迅速调整火力迎击冲向他们的中国战舰。

此刻的陈英站在露天飞桥上一面督促士兵开炮,一面鼓励他士兵们。忽然一发哈乞开斯炮炮弹击中了他的胸口,牺牲时年仅28岁。

但福星号的攻击并没有因为舰长的牺牲而停止,二副张春上前指挥,又被炮火击中牺牲。三副王涟继之,也倒在弹雨中......飞泻而下的弹雨,将中国战舰的火炮甲板打的血肉横飞。

已经尸骸枕籍的福星号继续开去,但法国杆雷艇怀特号斜刺逼近福星号,并用杆雷撞击至福星螺旋桨,随后的爆炸彻底摧毁了福星号的动力。

在距离窝尔达号很近的地方,福星号失去了动力。紧接下来,法军近距离几乎百发百中的炮火摧残着这艘中国军舰,随后弹药库爆炸,舰体倾斜,人员几乎伤亡殆尽。只剩下黄龙旗还飘着。

法国人想要俘虏福星号作为战利品,最后因为福星受损过重而只带了几个活着的中国士兵作为俘虏离去。

拉北列(怀特号艇长)无法控制火势,只能遗憾地放弃福星这个战利品,他下令从这艘中国军舰撤离,带走了几个没死的中国兵作战俘。过后不久,这艘中国军舰便沉入江中。---怀特号水兵的家书
Maurice Loir:L'Escadre de L'Amiral Courbet-----Note et Souvenirs,Berger Levrault,p134-135

二.建胜,福胜号蚊子船

前文提到他们随福星号一起冲锋,但是由于航速太慢没跟上,只能在远处用大炮助阵。

福星号失去战斗力后,法舰便将注意力转至二舰。

建胜,福胜号作战时间极长,被法国军舰攻击到舰员伤亡惨重,乃至蒸汽机都出了故障,只能随江漂流的境地。
下午2时8分,两舰顺流漂至巡洋舰杜居土士因号附近时,仍然试图发炮攻击。最后,两艘蚊子船遇到了极为凶残的对手,法军凯旋和杜居土士因号用大口径舰炮一一击沉。---<中法海战>P220

在战斗中,建胜号管带林森林中弹阵亡,随后由船督队的吕翰接管,

弹及公额,流血披面,裹首以帛,督战如故。---《吕游式赓堂事略》一《海军
实纪》民國海军部1926年版

最后该舰中弹沉没时,这位将领也与舰同沉,年仅32岁

福胜舰上,大副翁守恭直接在炮位上操作火炮,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8岁。管带叶琛面颊中弹,仍然坚持操作火炮,后被机炮命中身亡。

马江海战后不久,建胜号管带林森林的母亲收到儿子前一天托人捎带的东西

以平日所用之香纂盒寄归其母,以示以身许国之意。

而吕翰的家人也收到了他的信,寄到时已经是遗书了。

荫南表台大人阁下,现因中法之事决裂,仆处义不容辞。惟小儿曰民,素性贪懒,然或其人或可造就。佑弟无能,不能为我分忧。将来能否成为好人,皆仆所赖于阁下也。事无多言,敢以教导小儿之事相托。仆一生之事,如此如此,可叹否?阁下其念我乎?谅亦不能忘情,故敢以儿辈托也。愚弟吕翰顿首。
一<福建文博>1985年第一期,第230页

你以为这就完了?

在马江海战里和他们一样勇敢的军官和士兵们还有很多。

例如熊熊大火中坚持战斗最后被炮炸飞入海的飞云舰管带高腾云。

意图撞击德斯丹号巡洋舰的振威号炮艇,

在一艘巡洋舰(描述者口误)上,船身四分三都着了火,而且即将沉入江中,中国黄龙旗突然升起来,又有一个炮手给我们的战舰送来最后一炮---Maurice Loir:L'Escadre de L'Amiral Courbet-----Note et Souvenirs,Berger Levrault1886 P133

就连绿营和八旗的水师士兵都操作旧式师船和法国战舰进行了不屈的战斗

他们都是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仍然坚持战斗的勇士。


战后附近渔民前去打捞了水师官兵的尸体,地方也向清廷申请为将士们设立忠烈祠。

图为去年暑假前去马尾游玩时的照片。


今日的马江


user avatar   jiang-cheng-23-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战有很多啊。我就举几个有名的例子吧。

王铭章,台儿庄战役,死于战场上。

方先觉,衡阳包围战,被俘。

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基尔波诺斯,基辅战役(1941),死于战场上。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卢金,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被德军俘虏。

乔纳森·梅休·“皮包骨”·温莱特四世,菲律宾战役(1941-1942),向日军投降。

南云忠一,塞班岛战役,自杀。

山下奉文,菲律宾战役(1944-1945),向美军投降。

栗林忠道,硫磺岛战役,死于战场上。

牛岛满,冲绳战役,自杀。

阿尔贝特·凯塞林,中欧战役,向美军投降。

沃尔特·莫德尔,鲁尔战役,自杀。

哥德哈德·海因里希,柏林战役,被免职。


user avatar   hui-du-12-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50年12月2日,朝鲜长津湖

突围的美军陆战一师集中2个营,前出反击1419阵地得手。

志愿军20军59师175团2营受命反击。

2营副政治教导员方策带领余下的6名战士发起反击,这是最后的战斗,7人从此一去不复返。


《20军史话:百旅之杰》让我们看到了更加惨烈的一幕:

“1419.2高地于中午被美军占领了,但仍然遭到了175团的不断反击。最后一次反击是由175团最后组织起来的一个班实施的,由被战士们称道的'哪里情况紧张,哪里枪声激烈,就冲向哪里'的2营副教导员方策带领的。这次反击的结果不很清楚,史料也无记载。因为方策和6个战士在这次反击中无一人生还。战斗结束之后,阵地上也不见方策和6个战士踪迹。直到1954年3月,部队回国近年半后,军政治部民运干事李华白留在朝鲜,专做烈士遗体的掩埋工作,他带担架上1419.2高地,当时还积雪封山,无法寻找烈士遗体。9月底再次上山,寻到十多具烈士遗体,但无方策。直到6月底,朝鲜北方时临初夏,冰雪融化。李华白在1419.2高地主峰背后一块大石边上,寻到了一具直卧着的尸体。由于低温和冰雪掩盖,尸体完好,未遭狼噬鹰啄,衣服依旧完整,口袋里还装着团副政委袁辉南写给方策的信,还有方策的一张半身照片和日记本,手腕戴着手表。左臂可以看出淮海战役留下的伤痕,右腿被炸断。旁边还找到几具战士的尸体。根据现场情景可以判明,当方策和他的战友们仍然无所畏惧地杀上了主峰,只是还没有登上顶巅,敌人的火力把他们击倒了。他们牺牲后,1419.2高地主峰一带可能因受炮火剧烈震动发生了雪崩,于是冰雪掩埋了方策和战士们。”


user avatar   francoi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大家都说了那么多中国历史上的战役,那么我就说一场世界史上的吧,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不分国界的——岛堡围城战


1566年,在位已经46年,此时已经72岁高龄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苏莱曼一世,率领他的大军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争锋,向着多瑙河平原发起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攻击。由于在1552年的埃格尔(Eger)围城中未能拿下这座匈牙利北部的重镇,因此这里成为奥斯曼帝国最初的攻击目标,然而由于克罗地亚的兹林斯基伯爵在斯拉沃尼亚和匈牙利南部对奥斯曼作战频频获胜,因此被苏丹视作土耳其进军欧洲腹地的极大威胁,于是苏莱曼一世在6月决定向岛堡(Szigetvár,Sziget是匈语“岛”的含义,而vár则是“城堡”),这个匈牙利南部的重要据点发起攻击

此次作战,苏莱曼一世率军亲征,而奥斯曼军队实际作战的指挥者则是大维齐尔(即奥斯曼首相)索库鲁-穆罕默德帕夏。奥斯曼集结了不少于15万的大军,志在一举拿下这个顽固的据点——包括80000奥斯曼军队,12000-15000塔塔尔人,以及7000摩尔多瓦人投入了这场战斗。8月5日,土耳其人的主力部队抵达岛堡城下,苏莱曼一世在城外的山丘上竖起了营帐


8月6日,进攻岛堡的战斗打响,在战斗开始前,有所准备的兹林斯基伯爵尼古拉四世,组织起了一支大约2300人组成的部队,这支部队主要由克罗地亚人组成,以他所率领的亲兵卫队为主,辅以他的朋友和一些匈牙利盟友,而他们将要面对的是至少15万(部分历史学家的估计是30万)装备精良的土耳其围城部队——也就是说,这是一场以一当百的战斗!然而,面对回教徒的入侵,这些克罗地亚的英雄们并没有退缩,而是真正地慨然赴死!


他们依托着岛堡的防御结构,誓死捍卫自己的土地。岛堡本身的结构分为旧城,新城以及城堡三部分(这点和欧洲很多城堡相若),内部复杂的结构,也令侵略者要夺取城堡异常艰难。简而言之,如果不能夺取旧城和新城并且形成稳定的控制,就无法对城堡本身发起最后的进攻。在8月6日当天,回教徒的第一波进攻就被克罗地亚人奋力击退,然而对于困守在岛堡的尼古拉四世和他的部队,哈布斯堡家族却没有派出任何军队进行支援。。。


毫无疑问,岛堡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坚守城堡的兹林斯基,却令奥斯曼军队一筹莫展,多日的围城战不仅没有攻破城堡,反而令奥斯曼方面自己损失惨重。苏莱曼一世为此派出使者,对尼古拉施以诱降,并且承诺如果他投奔奥斯曼,将会封他作为整个克罗地亚地区的统治者——然而,尼古拉对此丝毫不为所动,并且用国旗和彩条将城墙装饰起来,用炮火回应侵略者的招降

9月6日,在足足一个月的围城未果之后,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死于营帐之中,这也令奥斯曼军队就是否继续这场战役产生了疑问,然而,奥斯曼首相索库鲁-穆罕默德帕夏决定对此消息保密,因为一旦此消息泄露,则全军上下必定士气低落,无心恋战。9月7日,在已经占据岛堡的旧城和新城之后,这场战役的实际指挥者索库鲁-穆罕默德决定对岛堡的城堡发起总攻击


奥斯曼军队持续的强大火力下,岛堡的城堡逐渐支持不住,开始一点点地崩塌,在奥斯曼人的炮火攻击下,城堡的火焰也愈加浓烈,显而易见,岛堡的陷落已成定局

此时,泽林斯基伯爵对自己的随从和属下发表了最后的宣言——

“让我们从熊熊烈火中走出去,昂首去面对敌人吧,壮烈牺牲的人们将会与上帝同在,而如果侥幸生还,那么你们的名字将会享受无上的尊容。我第一个冲出去,然后你们和我一起冲,上帝与我们同在。我的弟兄们,我的骑士们,我决不会离弃诸位!”


随后,兹林斯基伯爵带着他剩下的600名属下,冲入敌阵,进行了最后的搏斗,毫无疑问的是,他们全都壮烈牺牲了。至此,坚守在岛堡的2300名勇士全都牺牲,当趾高气扬的奥斯曼军队进入城堡时,城堡的火药库爆炸了!当场炸死数千名奥斯曼士兵——兹林斯基抱着与城堡共存亡的决心冲入敌阵时,命令一名士兵留守城堡,并且适时地点燃引线,毫无防备的土耳其军队,因此在兹林斯基伯爵的军队全军覆没之后,遭受了最后一次重大的伤亡

在这场史诗般的围城战里,奥斯曼帝国3位帕夏,7000名最精锐的禁卫军(Janissaries)以及20000多名其他的士兵,在这场战斗中阵亡。克罗地亚人在南匈牙利这场气壮山河的战斗,也令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中心维也纳,避免了再次遭受回教徒的威胁,奥斯曼帝国也在这场战斗中,看到了多瑙河大平原上克罗地亚人和匈牙利人抵抗侵略者的决心


也因为岛堡这段壮烈的历史,让我对克罗地亚这个人口并不多的民族,始终都充满了崇高的敬意


user avatar   zhi-hu-zai-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46年6月,虽然八个月前蒋中正和毛泽东签署了双十协定,普通老百姓都以为中国终于可以开始和平建设的时候,中共的中原解放区却早就感受到了危险和压力,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在自己的防区外修筑工事,调动部队,情报显示南京方面已经决定首先把这个楔入中原腹地的共产党的地盘一举拿掉。但是,李先念、郑位三等却进退两难,等下去就是眼睁睁看着国民党把绞索套上自己的脖颈并慢慢收紧,而自己一点都不反抗。主动出击不说己方实力只有对方的几分之一,无异于以卵击石;就是因你先动手破坏和平的大帽子就能让国民党占据整个内战的道德制高点。共产党提出撤销中原解放区,部队和家属撤走,国民党方面也莫棱两可,拖延时间,并继续完善部署,如果等到其部队完全到位,是杀是剐,就是人家一句话啦。

迫于无奈,中共只能决定趁包围圈还没有完全收死,强行突围。当时的情形是,中共方面有六万军队,还有大量机关工作人员和家属需要冲出去,而他们的对面是刘峙指挥的三十万军队,战力比例一比五。要想突围,唯一的办法是声东击西,派一支部队进攻,吸引对方注意力,主力从另一方向撤走。参与佯攻的部队基本就是要牺牲掉的。

最后的方案是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向东佯攻,主力向西(北)。这个一纵一旅看编号就知道是中原军区的第一主力,按编制有几千人不到一万人,他们的任务是向着数十万人的国民党防御重点(既然是防御重点,那么一定是国民党判断中共突围的主要方向)冲过去,哪里敌人多就往哪里突,吸引敌军越多效果越好。

最后的结果不出所料,国民党军发现对方的头等主力向自己的预料方向发起强攻,判断中共是从这里突围,于是把重心放在这里,对于其他方向的报告,一律漠视并视为共军的骚扰。结果中原军区的机关大多数分路突围到其他解放区,而一纵一旅居然也神奇般的从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中转战2000余里,耗时24天,基本完整无缺的突出重围,剩余五千多人平安到达另一个解放区。以至于堂堂的中原军队第一纵第一旅后来以其旅长的名字名动天下,号称“皮旅”,九年后解放军授衔,毛泽东亲自点名:“皮有功,少进中”,解放战争时期的旅级军官皮定钧成为同资质当中唯一一个中将。

皮定钧接受任务时,就知道自己将要以一敌十,并且还要大张旗鼓的冲出去而不能偷袭、潜伏,这和自杀没有两样,但是他义无反顾。他的手下也知道整支队伍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别人的安全撤退,但是没有人有怨言,没有人违抗命令,没有人哗变,而是端着上了刺刀的枪,挺起胸膛大声呐喊着,跟着他们的旅长冲向以逸待劳的敌阵。

国民党方面也经常会碰见类似的情况,他们的排兵布阵一定是派出杂牌、偏师去担负最危险的任务,以便掩护主力安全撤退(或者建功),所以他们发现共军第一主力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这居然是一支来送死的部队,主力居然是可以为了”杂牌“”偏师“而牺牲的——这大概就是最终共军胜利的原因吧!




        

相关话题

  被俘人员是否有特殊的紧急求救暗号? 
  如何评价微信朋友圈文章:记者调查:疯狂的学而思,疯狂的校外培训!? 
  《亮剑》和尚死于低级错误,是剧情硬伤吗? 
  历史上哪些人物的事迹让你发自内心地佩服? 
  金朝统治下的汉族人的生存状况? 
  现在网上是否对枪炮威力过于夸张了? 
  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恐极的事件? 
  如何看待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疑似水泥混凝土? 
  马相伯是怎样的一个人,如何评价他? 
  抗美援朝中中美装备差距到底有多么的巨大?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李彦宏落选 2019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全新一代奥迪 Q5L?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