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四渡赤水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第1页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现网上对这个过程大部分描述都不清整,个人做了四个简单图,(不严谨,仅供参考)

一渡,按步就班,找敌人的薄弱环节,渡过赤水河,准备北上过长江。不料川军重兵在前方以逸待劳。

二渡、由于前面有川军重兵把守,北上过长江没有可能,只能折返,重新攻克娄山关,回到遵义。

果党各路兵马认为红军要西逃,全部向西追击。

三渡,神来之笔,没有打击薄弱环节,反而重点突破一处重兵,北上三渡赤水。

国军判断红军仍然打算北上过长江。所有部队向西、向北追击。

四渡:三渡四渡是一个完整的计划。果党重兵悉数北上西进后,从二渡地点重新渡过赤水南下。

(图四有点问题。四渡后应该是向南先指向贵州,老蒋在贵阳那里。然后吓得滇军去救援。于是云南空虚。红军顺势一拐向云南。前方再无强敌)

由于果常重兵已经全部在西、北方向,红军南下毫无阻力,一路进逼昆明。老蒋正在昆明,惊出一身冷汗。

高明之处就在于第三和第四次渡过赤水,成功进行了一次战略欺骗。3万部队将30万果党调得团团转,最终逃出生天。

由于TG总部机关在这3万部队里面,如果没有成功突围,全国后来的形势就不乐观了。

几个问题:

1、为什么总要强调渡赤水?因为当地多山,赤水河是比较明显的地理标志。果党地面侦察能力有限。通过空中侦察比较容易实现的就是监视红军有没有渡过河流。所以,红军利用反复渡过赤水河比较容易向果党传达假信息。

2、为什么红军能在夹缝中穿梭而不被阻击?因为当地地形复杂。果党是传统军队,军队控制范围有限,铺不开,侦察能力不足。而我方侦察能力强,能在较大范围掌握敌情,所以隔着一个山擦肩而过不被发现是有可能做到的。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人性的把握;

毛主席说,《红楼梦》他精读了五遍,长征途中都带着,紧张的作战间隙读一读,很疗愈。

或许是受这部人性巨著的启发吧,毛主席迅速摸透了中央军、地方军阀,蒋介石、王家烈等几方面人马的内心想法,一个驱虎赶狼,一个虚以委蛇。

于是战略意图一清楚,战役部署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战斗安排那就是林彭等事了。


user avatar   shang-xiao-ju-ji-s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明之处是“准”。

这个“准”,指的是猜测对手心理准,对自己把握准。

打鼓新场之争果断排除“打一个胜仗看看”的干扰,不搞为了打仗而打仗,坚决使战役行动服从于战略方针,不拘泥于教条形式,这就是对自己把握准。

掐准王家烈会保存实力、川军抵抗较为坚决,中央军是主要对手以及追击的地方军阀无心恋战四个特点,根据对手选择战略。最后一步通过直插蒋行营破局,掐准了蒋是以保护自身和其指挥部安全为首要,对敌人的分裂性和不能上下一致的特点把握准,这叫把对手心理猜的准。

不能为的事就是不能为,对我军也是对敌军也是。追击的反动派做不到上下一致,这件事也不容得历史假设“假如国军上下一心会怎么样”,因为国军上下一心那就是共军了。

知己知彼而百战不殆,这个经验主义之谈,久经考验,在军事行动上显然是从古至今的一大指针。


user avatar   drugs-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明在红军的对手都是将才。

对,我说的是王家烈。

被委员揍得鼻青脸肿的王家烈,并不是无能小丑。他从护法战争开始,身经百战,资历不浅,从普通士兵得到提拔,一线作战经验丰富,还是念过正式军校的高材生。

这种人如果放在红军,资历堪称恐怖。而且在建国后弃暗投明,所作所为也堪称直臣。

1914年8月,王家烈在遵义入伍,编入黔军。历任列兵、上等兵、下士、副班长、少尉排长、中尉排长、司务长等职。其间,曾随队参加护国战争,战于川东、川南,后入湘参加护法战争。

1915至1917年,先后入贵州陆军模范营和贵州讲武学校学习。

中间是被老蒋分化瓦解,掌握贵州的,失去实权。

1936年1月23日,王家烈授中将衔。

1949年7月,人民政府派员专程从小水迎送王家烈到贵阳。

在土改中,他将贵阳的“虎峰别墅”私宅卖掉,以偿还在旧社会对农民欠下的剥削债

1955年,当选贵州省政协副主席。

1958年当选民革贵州省委委员。王家烈关心贵州建设和人民生活,不顾重病和被错划为右派的政治压力,对“大跃进”造成的“遵义事件”进行了中肯的批评,认为把粮食调光农民不能安心搞生产,“才得了浮肿病”,以致最后“造出人祸”。并提醒当局说:“农村太整得恼火了”。惜其善意的批评建议,反受到极左路线下的不公正待遇。同时,他还努力工作,以亲身经历和所知贵州史事,撰写成大量宝贵史料文章,供给历史学界研究。

1966年8月病逝。

区区一个王家烈,履历就这么丰富,何况参与赤水战役的都是当世名将:薛岳就不要说了,国民党军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周、吴是什么人?

周浑元后来当了重庆警备军司令,38年去世,死前遗言为:

当此民族存亡最后关头.....我袍泽夙具爱国热忱,望各服从姚副军长,努力奋斗,以达复兴我国家民族之目的

吴奇伟

1937年率部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在上海嘉定、罗店一带前线,在大场与日军浴血奋战三昼夜,歼敌数千,其部队第四军因此获得“铁军”称号,吴奇伟也获得了“抗日铁军之母”的称号。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第九战区前敌总指挥、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长江上游江防军总司令等职,先后在粤赣、湘鄂等地对日作战。先后指挥万家岭战役、鄂西会战取得大捷,获得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抗日战争胜利后获颁抗战胜利勋章

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死后骨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首先,这些将领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在历史上他们都是风云人物,有的不但会打仗,而且有报国热情,英勇抗日。另外,老蒋手下有这么多人才不能用,不会用,不敢用,怪谁?还有,建国后,除了那10年外,新中国对老对手非常宽容,官位和荣誉给了不少。比如吴奇伟,按他当年追堵红军的劲头,一般历史上让他活命就算是宽大处理了,可人家能进八宝山。

如果你的对手是猪,战胜了猪,你比猪能强多少?

但你的对手是当时豪杰,他们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当你的手下败将,说明红军不愧是真正的大英雄。

四渡赤水的敌人都是那个时代的人杰,不乏精于作战的高级指挥官。再看当世红牛神乎其神的作战方式,让国民党大军疲于奔命,被红军引诱调动每每中计,还有每战必克的战斗结果,才能领略教员的伟大和胆略。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员作为一名一天军校没有上过的土包子。给红军之虎-永远健康,红军之狮-彭大将军,红军之龙-总司令,当代孙武-刘帅,未来的总设计师等多位要么毕业于各大国内外军校,要么海外学成归国的大佬们上了一课。

一阵微操,各位大佬全都目瞪口呆。之后一致表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user avatar   chen-yu-heng-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一直没搞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主席认为“四渡赤水是得意之作”,并不是说四次,而是特指第四次渡赤水,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被来回溜,没搞明白这个问题,自然就搞不明白高明之处在哪里了。

一渡是被动的选择,二渡血色娄山关,反打遵义虽然打成了,但是伤亡还是很大的,虽不至惨烈,但是也有很大牺牲,影响了一定的士气,比如彭帅的老战友邓苹。这才有了三渡时期的鲁班场、打鼓新场之争。因为士气亟待一场简单的胜利来修复,这才有了所谓的林帅、彭帅等人不理解的缘由,而不是完全因为来回跑让人摸不到头脑,至于内部矛盾的大爆发那都是巧渡金沙江之后的事儿了。

而四渡赤水确实是军事史上的妙手,是把所有敌军的人心都吃透了的结果,也等于把本是被动的前三渡的既定情况反而转化成了我方出其不意的优势所在,如果单纯就是渡个赤水其实还是跳不出包围圈的,四渡赤水真正的胜负手还是主席瞬间把握蒋介石亲临贵阳的战机,派出奇兵兵临贵阳,抓住蒋不可能下那么大本,有那么大勇气稳坐钓鱼台,所以只能调动其余部队(当然这也跟薛岳下王家烈兵权的前期操作所带来的问题有关),而滇军有了黔军的前车之鉴,也必然起私心,主席就是把所有人的人心都算准了,出了一招只有唯一解的证明题,而唯一解就是蒋敢拿自己生命当本以大搏小拼一波,而以毛对蒋的认知程度来说,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一道无解的证明题,至于其他的其实都只是微操作,而大战略上,第四渡赤水能在绝对被动、绝对弱势对绝对主动、绝对优势的前提下,打出一招必胜之战,自然是高明至极。

“寻求有利的时机与地区去消灭敌人,在不利条件下,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因此红军必须经常的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主席”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更新下,有人说四渡赤水一向不能分割来看,我认为是不妥的,因为战争分析哪有什么一向,不分割来看只能说明看的不细,辽沈战役也是一个战役,就不能分割分析了?一渡是因为被打崩了,不渡就完蛋了,三渡前夕主席的兵权都差点被下了,你能说一渡的时候是主席有意为四渡做铺垫?本来就是分着的事儿,合着是因为以前大多数人搞不清楚主席那句:“四渡赤水是平生最得意之作”是什么意思,目前普遍都是认为特指第四渡,因为没有人会认为一渡会是什么得意之作、神来之笔,笼统来说一渡是全被动,二渡是半主动,三渡是半被动,四渡才是神来之笔。这里边故事多了,一个四渡赤水写个几万字都够呛能写全,如果细化来看我认为就算把四次渡赤水每次单拿出来都可以再进行分割,再进行细化分析,这才是研究任何领域的基本态度,也才有相应的乐趣,否则直接拿中学历史课本的定性,回答这个问题只写个“通过四渡赤水跳出敌人包围圈”?那真是比我还懒。

既然更新就再更新点干货,原答案我主要阐述的是兵临贵阳的神来之笔,但我说主席把所有人的人心都吃透了,还有另外一个正确无比的选择就是主力向北挺近,这幅图大家看过的很多,但是真正看明白的其实不多。

兵临贵阳我已经讲清楚了,那么再讲一下为何向北突进,这就要讲一下之前原文一笔带过的王家烈问题,这里边就要引出为什么会存在长征?这里边老蒋有什么考虑?如果从血战湘江以及早期红军的大错特错来讲,无论怎么复盘,我们都能够看到国军是有彻底消灭红军的机会的,老蒋之所以放红军长征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因为后边追着的薛岳部可以趁此机会去整合地方军阀的军权,实际上地方军阀也是防着老蒋这一套,很大程度上没有百分百的投入,而当薛岳真的下王家烈兵权之后,就成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龙云会怎么想?

所以当兵临贵阳调动起孙渡部之后,向北向川南地区挺近其实就等于告诉龙云我不往你那里去,你也就不用增兵拼命拦我了,要不我往你那跑,老蒋就得去下你兵权,从而让滇军同时放松警惕,最后再为巧渡金沙江做铺垫,如果真正连上去讲,我认为第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可以放在一起,但你要是说一渡的时候是为四渡做铺垫,前四渡完全要放在一起去谈,是一个整体思路,我是不相信的,而且没有任何逻辑,因为一渡之前主席本来是要打消灭站消灭敌军先头部队的,结果被郭勋祺土城一战给打垮了,没想到川军那么硬,郭勋祺一战击溃七个元帅的故事就是从这儿来的,所以才有的被动一渡,就算不说被动不被动,是不是因此只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就单说战争瞬息万变,一二三中间有那么多的变化,怎么可能提前算到会有四的突破口,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就是在王家烈部被下兵权、蒋介石兵临贵阳之后,主席确实瞬间把握住精准的战机,化被动为主动,抓住每个敌人人心的弱点,不留一丝余地和选择的布局,这真的是用兵如神,而这才是为什么即使多年后,主席依然认为四渡赤水是最得意之作的原因(再重申下是特指第四渡,所以把四次渡赤水都当成一会儿事儿的人基本上是不懂这个问题,也不懂这段历史的)。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人生稍纵即逝的机会,能不能抓得住真的是能力问题,天才只会在灾难中看到机遇,蠢材只会在机遇中看到灾难。


8.2更新

这两天在外边没电脑,憋得我还真有点难受,用手机打字太累了,看评论看得我哭笑不得,我原以为本篇回答的观点:“主席认为“四渡赤水是得意之作”,并不是说四次,而是特指第四次渡赤水。”在知乎这种平均水平还可以的平台应该是常识性的内容,居然还会出现争议,甚至是评论区的谩骂,什么哗众取宠啦,什么过分解读伟人话语啦,什么强行割裂四渡啦,我不太想挂人,甚至还有说什么二渡时主席写娄山关写得好就说明主席有指挥权之类的不值一辩的逻辑,大家可以自己去评论区看笑话。

如果关注我的朋友应该会发现,我从六月末开始就没怎么写知乎,回答这个问题的初衷就是我看到这个问题下居然没人提“四渡还是第四渡”,所以我才想科普下这个长期以来的思维错误,结果居然会被喷。我想了下,为什么这种但凡对党史有点了解都知道是常识的的问题会有这么多人想不通呢?原因在于——大多数人根本就不了解遵义会议,再连上对四渡赤水的错误理解,答案就是这些人的思维和知识还停留在中学历史课本的“遵义会议确定主席军事指挥地位”、“四渡赤水跳出敌人包围圈”这两句话的水平

那么我们先搞明白一个问题,就是遵义会议到底有没有确定主席的军事地位?其实搞明白这些问题都不用拿什么高级的材料,随便用百度百科都能看几分钟都能看明白(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莫名自信的人在研究知识的时候还这么懒):


看懂没?遵义会议实际上别说确定主席的军事指挥了,连博古正式下野都是在一渡后的扎西会议上在正式执行的,而真正确立主席军事指挥权是在三渡到四渡之间的苟坝会议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主席认为的“得意之作”特指四渡的原因,因为四渡才是真正意义上由主席独立指挥的第一仗,初中历史课本是为了节省篇幅和学生好记,才会把很多内容简化成模块,都成年人了还拿初中书当真理梗着脖子四处骂街的你不能花点时间学点习吗?就算你搞不懂遵义会议,也不愿意下苦功夫看党史资料,你花五分钟看下四渡赤水的百度百科,或者看下唐国强版的《长征》不行吗(顺便说一句,这类影视剧里边《长征》拍的是最好的,也是相对而言尺度最大,最贴近党史史实的)?




上图讲到过苟坝会议是在35年3月中旬开始的,3月中旬啥意思就不用我说了,如果你对这段历史里,扎西会议、黎平会议、苟坝会议这些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念什么搞清楚四渡赤水?就抱着历史课本知道个遵义会议?然后党内就一致听主席的在赤水变来回溜着玩?敌人就都跑了?

虽然我不赞同百度百科说的“得意之作”把三渡也算上,因为三渡前夕的鲁班场之争,主席的军权是差点被拿下的,他的思路没有完全执行,而且可以说是很憋屈的在会上被大部分人反对,以至于拿出“你们不听我的我就不干了”的意气之争,最终导致会上由大部分人反对变成了全部人反对,虽然最终有总理同志的情报力挽狂澜,但正因为有了那次之争,才催生了建立三人军事小组的意愿,所以三渡最多算半截主席指挥,而四渡才是真正的独立指挥,独立的作品。但如果你能跟我聊从三渡开始算的话,我还是愿意一起合理探讨下,张嘴就是什么割裂四渡的统一性之类的,我是真的懒得理,因为四渡实际上的指挥者都不统一,凭什么不割裂去看?长平之战白起会说前期王龁压制廉颇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吗?你参加一个项目,名义上领导组都不是你,而且这个项目最后做的也一般,也不是完全按照你的意愿,你的很多意见都被PASS了,你从头到尾不是憋屈就是赌气,你会把这个项目当做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吗?而且这个项目做完了之后就轮到你坐庄了,然后马上就提升了一个LEVEL,无论是实际效果还是冠名权马上都是你的,你会连着说,之前那些项目才是得意之作吗?有人说那为什么主席原话没说第四次,你们去看上图我截遵义会议内容的时候,张闻天起草的叫《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也写得五次而不是第五次,内容到底是特指还是把前五次一起探讨了,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没有争议,那么同样,我们无论从指挥权的交接、最终的战局、精彩程度等任何的逻辑上,都能够很清晰的判断出“得意之笔”到底指的是什么?这是主逻辑,如果你要旁证,那么你可以去看聂荣臻元帅的回忆录,聂帅是把“得意之笔”的时间四渡,而且特意强调了声东击西,前三渡声东击西在哪?只有从四渡开始才不断地用声东击西去骗招,你比聂帅还懂长征?

再者说,我就不明白把一个战役分开看有什么不行的?触动了谁的神经,脑袋就这么僵化吗?那中国历史五千年也别分开看了,直接四个字“黄河文明”定性了,谁分割谁反动是吗?



随便找点论文、杂志、期刊都知道统一看四渡赤水是不对的,因为指挥权不统一,文中重点突出的是一渡后的扎西会议,也就是从二渡开始割裂,这里边我客观的说,我不认为土城战役的锅不应该主席同志来背,因为打法是一贯的集中力量消灭敌军孤军,但是确实低估了川军的威力,以及郭勋祺部的战力,这也是主席军事思想运用中少有的败仗,所以包括扎西会议和后边的会议,对于土城战役主席是做过检讨的,只不过在这些阶段,主席的命令还是很难不打折扣的百分百执行的,这些经历不管在主席心里是什么位置,我只知道“得意之笔”是万万不可能的。

所以你但凡是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下过一定功夫,你来跟我聊得意之笔到底是从二渡开始、三渡开始、还是特指四渡,我都是欢迎的(反正肯定没有人会说一渡是得意之笔,不说一渡是滑铁卢就不错了),我也不认为我在这方面是什么权威,我也不会像知乎一些学阀那样靠语言攻击搞学术垄断,合理的探讨我是永远敞开胸怀欢迎的,但是如果就是拿着初中课本的历史定性和简化版历史结论出来骂街,对不起,恕不奉陪,因为这种探讨没有任何的价值,这就好比我在跟一个捧着少儿版一百多页的《三国志》的选手聊三国历史一样无趣。

其实归根结底,我想聊一个什么问题,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于自己未知的领域、不熟悉的知识毫无半点敬畏之心,仿佛有气势就可以踏破一切红尘一样,但殊不知,这种自大是非常可笑的,无论任何时候我都相信,当你懂的东西越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不懂的东西更多,尤其是对于自己没有下过功夫的领域,最好的多看多学多听多记,少说少写少骂少犟,这样你才有提高,否则和一个文盲有什么区别呢?就这点都不用拿材料随便拿点百度百科都能很清晰解释清楚的东西,花点时间看看怎么了?如果小到一个知识平台,大到一个社会,拿无知当底气的话,就真没救了。


user avatar   silvia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半夜看到这个问题,正好最近有所了解,随手答一下。

四渡赤水高明吗?有一位答主说不高明,四渡赤水是陷入错误指挥的结果,这个答案对了二分之一,四渡赤水中的一渡其实并不高明,而是在错误指挥之下的走投无路。

了解一场战役需要从为什打开始谈起,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其中损失最大的一场战役就是湘江战役,如果有看过湘江战役形势图的就知道,这一场战役是在错误指挥之下的红军硬趟了一把口袋阵。

如果德胜公当时有的选择,那么连湘江战役这场恶战他都不会打,他一贯的念头是顺着潇水北上,避开敌人主力回到江西根据地。且不说这个想法是否正确,在当时这个提议就被李德博古否决了,在这两个大领导的“挟持”下,整个红军从火坑中硬生生的钻了过去,八万六将士只剩下三万人,接近2/3的战损,士兵的士气可想而知。

而从火坑中间钻过去还远远没有结束,几十万的国民党人马还在身后紧追,于是长征队伍只能一边被向西赶一边找机会整顿,在这种情况下,讨论战术没有任何意义,一切都是被迫的。

遵义会议后,德胜公取得了发言权,但局势依旧没有任何改变,前方的敌人在合围,后方的敌人在紧追,战场上留给红军的唯一一点喘息空间就是继续往西。而在此时,长征队伍唯一知晓的两支友军队伍一个在湘西(红二、六)一个在川陕(红四),要想和他们会和必须往东北方向走,可谓是南辕北辙。

在后方有重兵追堵,北上的路又被断的情况下,长征军只剩下了一条路,渡过赤水河。

所以一渡赤水毫无高明可言,甚至国军也早就预料到红军的这种选择,早就在赤水西岸的叙永布下了口袋阵,重兵集结,誓要将红军歼灭。

此时国军兵力40w,长征队伍3w,十而围之,虽然总是有人嘲讽凯申公,但凯申公在这次的合围的部署上是教科书般的。

至于我为何说那位仁兄四渡赤水不高明这句话正确了1/2,那是因为二渡从后世来看也是唯一选择,但比起一渡来,二渡对于将领来说就有一些难度了。

一渡赤水是别人缝了一个口袋让你钻,而二渡却是需要在铁板一般的包围圈中找一个缝隙,然而对于一个优秀的将领来说,判断敌人的兵力强弱几乎可以算是一种本能(虽然已经超越大部分人),所以二渡在军事将领当中也算不上是太高明。

当然,德胜公在二渡的时候就准备好四渡的渡船这件事就不算在二渡之内了。

在二渡赤水之后,长征军队的形式并没有彻底好转,恰恰相反,因为两次渡过赤水花费的时间,后方的国军已经团团的围了上来,战略形式没有丝毫的好转,一渡二渡打的艰难,充其量也就是维持了红军的生存,说难听点,这就叫苟延残喘。

在娄山关之后,红军再一次攻占了遵义,打退了吴奇伟部的抵近之后,局势再次陷入了僵局。

如果要说四渡赤水的点睛之笔,那毫无疑问是三渡四渡了,这是就连现在看起来也会让人心潮澎湃的精彩战役,在这两次运动中,德胜公的军事能力彻底和其他将领隔开,单独划上了一个档位。

在红军二渡赤水之后,凯申公为了稳妥起见,再一次使用起了“碉堡战术”,打算从外逐渐缩减红军的运动空间,于是这一次,突围就成为了必要的关键。

既然要突围,那么必然得选择一个方向去打,我前面已经说过,对于一个将领来说,判断敌人的薄弱点已经是一种本能,所以在被包围的形势越来越紧迫的情况下红军内部发生了一个争执——打鼓新场之争。

在国军的包围圈中,镇守打鼓新场的王家烈,王家烈部起先就在遵义被红军打爆,此时看起来无疑就是包围的突破口,所以红军高层几乎一致同意打打鼓新场,除了一个人。

在形式越来越紧迫的情况下,红军渴望一场胜利可以理解,但只有德胜公嗅到了糖果之下的危险。

打鼓新场南北方向各有两支部队,周浑元(3个师)和吴奇伟(4个师),虽然王家烈好打,但一旦攻击王家烈,后方必然受到这两支部队的夹击,而在王家烈身后还有滇军三个旅正从云南赶来。

是的,没错,这是一个典型的围三阙一战术,利用王家烈的残部,国民党设下了一个甜蜜的诱饵。如果红军攻打王家烈,会被南北夹击不说,就算撑住了南北两方的攻势,后面的滇军三个旅也能轻易地将红军推回遵义的包围圈内。

现在分析起来简单,但在当时就连林总这样的战神也几乎栽在了这上面,可见这波国军在第二层。

看出这一个陷阱,是高明。

唯一的突破口是陷阱,那这一仗怎么打?德胜公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打周浑元。

相较于王家烈,周浑元部很强,强到是整个长征部队都不一定啃的下来的硬骨头,很多人都不理解,棉花都不敢打,为啥还敢打铁?

但是他们不知道,虽然的确是一块无缝的铁板,但同时也是一块孤立无援的铁板。

面对比自己强的部队,王家烈肯定不会增援,而相比打鼓新场,吴奇伟的部队需要更长的时间跨过乌江行军,给了红军阻敌的时间。

相比打鼓新场无论胜败都只能被赶回遵义,打周浑元所在鲁班场如果胜了可以将包围圈打出突破口,不胜可以争取时间三渡赤水河,这是真正的走一步看两步的打法。

这一手已经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但在这之后,四渡赤水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鲁班场果然不好打,周浑元的部队十分顽强,最终红军只能在猛攻打的其部队无法阻击之后退至茅台镇过河。这一次过河红军是大张旗鼓沸沸扬扬,首先是故意让国军侦察机看见渡河,之后让红军进入赤水西岸之后关闭电台就地潜伏,三是派了一支部队携带总部电台向古蔺叙永方向进发。

这一手瞒天过海彻底蒙蔽了国军,让对方以为红军渡过赤水河之后就向叙永方向攻去,于是以叙永古蔺作为中心,原本在西北部的川军黔军开始就地布设防线,而后续部队则渡河追击,意图在赤水西岸彻底歼灭红军。

这一手的高明之处在于,德胜公在这里调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部队,而是敌人的部队,在敌人的重心明显偏离之后,红军利用二渡时藏下来的船从太平渡、九溪口、二郎滩四渡赤水,和敌军部队擦肩而过,此时的局势就变成了国民党部队重兵在赤水河以西,而红军在追击部队和围堵部队中间找到了一条空隙!三万军队一路向南,直抵乌江!

这条空隙并不是主动出现的,而是通过人为的计谋调动敌军让出的空隙,单凭这一手,德胜公足矣称神!

但是此时也仅仅是脱离了包围圈,如果国军反应过来继续追,红军还是被步步紧逼。于是德胜公在渡过乌江之前留下红九军团阻击渡河追击的敌人,大部队趁着敌人兵力空虚风雨之夜飞渡乌江!兵锋直指老蒋所在的贵阳,这一手更是让国军吓出了一把冷汗!

围魏救赵,原本用于阻敌的红九军团的压力大减,为了救凯申公,几乎所有国军部队都挥师南下,为阻敌的红九军团留下了喘息时机。

而攻击贵阳其实也是虚招,在将敌军部队打的彻底回防之后,德胜公率领红军往东,作势要渡清水河,大肆铺设浮桥。这一步让老蒋一松一紧之间以为红军要去和红二六军团回合,立刻指挥部队往东追击,一下子就让红九部队彻底从包围中解脱了出来。

而红军东渡清水河其实也是虚招,在老蒋部队往东围追堵截的时候,红军从贵阳龙里中间穿过,直指云南,而蒋公为了自保,调动了滇军三个旅护驾,云南兵力正空虚,此时红军和国军一个向西一个向东,彻底拉开了十几天的路程。

而红九军团也在主力部队的“掩护”下彻底摆脱了敌军,成功和主力部队汇合。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无论从古今中外来看,调动敌军因敌制胜都可以算是最高明的战术,在三四渡赤水之前,红军完全是被动态势,而经过三渡赤水一藏,四渡赤水的突围猛攻,形式立马变换,红军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从你赶我追变成了我打哪里你围哪里!这不是高明的战术是什么?如果不是有如此高明的战术水品,怎么能让3w人逃离40w人的追堵?不要说是一般人,如果没有德胜公在,红军部队里面那些在后世赫赫有名的将领基本都会全军覆没。

为什么德胜公在四渡赤水之后可以取得指挥权?这并不是别人看他的“资历威望”给他的,而是他的战术水平彻底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虽然俗话说得好,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因为高明的将领不会让自己的军队陷入险地,但是前期李德博古二人的操作,终于让我们有幸看到了一位高明的将领在深陷险地时如何调动敌人的军队出奇制胜!在二渡赤水以后,国军的路线一直都是在按德胜公的步调走,“红军转个弯,国军跑断腿”就是这场战役的最好体现,说这场战役不高明的人,又高明到哪里去呢?


把“打鼓新场”写成了“鼓新场”,很抱歉,之前看到打鼓新场的时候都默认为了打“鼓新场”,已修正,谢谢楼下指出问题


user avatar   yl87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觉得下面这几波操作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四渡赤水就是在规模和难度上都放大了N倍的钟摆过人,交叉步过人和乌兹极限走位躲技能。

而且很多时候你想要天秀,不仅需要超越极限的反应速度和行动力,还需要超越极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为什么李德胜觉得四渡赤水比三大战役更值得吹?

三大战役这种东西,就好比足球比赛帽子戏法,篮球比赛50分,moba游戏五杀。

这种操作一般人的反应往往是有激情,激情过去了就过去了。

但是像变向过人、乌兹吃豆芽和四渡赤水这种操作,你每看一次都想打一串问号。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发一些古代的看法的时候

经常有“闩”出来说:你比古人还聪明?!

其实事前诸葛亮,几千年就这几个,但是事后诸葛亮,人人都能当

你不知道十年后会发生什么,你还不知道十年前会发生什么?!

现在是2020年,你不知道2020-2030年这十年哪个楼盘会涨,你还不知道2010-2020年这十年哪个楼盘会涨?

2010年的古人,能推断出来2010-2020年这十年哪个楼盘会涨的人,不会很多

但是2020年的各位,谁都看的出来······


古人面对的事情,是这样的,情报是不全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你只能从这百分之五的情报里靠自己的天赋推理出来剩下的情报

我们看古代的战争,有时候觉得很厉害的将军怎么出了昏招,其实就是他是按照他得到的情报来作出的判断,我们现在知道当时所有的情况,我们能看出来是昏招,但是当事人,知道的只有部分资料,只能作出这样判断。


这是其一:讲真,我在博物馆看到动态图,能看到当时周围的国民党兵力分布,还有红军自己的兵力分布,但是,我开着上帝视角我都没把握能走出来这种操作。

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主席刚接手,对自己的情况不了解,对敌人的情况也不了解,知己知彼全都做不到,纯粹就是靠自己的天赋硬生生推理出来的。


其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优秀的将领是不会让自己陷入绝境的,都是自己人多打人少,优势打劣势,能用一万人打一千人绝对不用五千人打一千人那种,你很难看到他们少打多。而这一次正好是前期被门外汉给糟蹋的陷入了绝境。才看出来能力。


其三:翔宇晚年听歌,听到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摇头晃脑,然后估计是觉得不好意思,和旁边的医生解释,说你们年轻,没经历过,体会不到这一句写的多好。


user avatar   xue-si-qi-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的,因为如果中国成为最发达的国家那就意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都已经成为了最强,当中国的文化引领世界的时候,那么国家就会有意无意的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观念输出到世界其他国家,就想现在的美国。这是一个国家强盛起来的象征,也是保持自己霸权的一个方式(别说什么和平崛起,这话也就是说说而已,太平洋虽然大,但是他只能卧着一条龙)。


当中国成为最强者的时候,白人会被歧视,中国会变得自负,中国人的民族观念其实很强大的,从古到今都是。咱们大天朝在古代的时候不是也称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的部落为蛮夷吗,即便是到了清朝都快要死的时候也依然说着师夷长技以制夷,注意,是夷。宁愿骨头被打碎,也不愿意底下高贵的头颅,这是一个民族崛起的根本保证,永远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

梦然想到这几年经历的思想变迁,我怎么感觉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大家想想中国从开放初期的对西方无限崇拜,到现在的对西方的某种嘲讽,这才是多少年的时间,中国对西方的态度就已经经历了90度转弯

前段时间高晓松被喷偏向西方说话其实就是这种思想的转变,这一方面和中国年轻一代变得越来越自信有关系,也和高晓松他们出生的时代有关系,他们在树立自己人生雏形的时候碰到了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情,那就是共产主义的崩塌(苏联没了),欧美文化和思想横扫整个世界,说实话现在想一想当时的那个环境里的中国人听绝望的,因为差距太大了,大到了让人绝望的地步

举个例子,苏联解体的时候爆发了海湾战争,那场战争美国人告诉世界战争还可以这样玩,新时代的战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那场战争将整个西方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科技、思想差距赤裸裸的摆在了台面上。所以他们那一代人的经历导致了他们对西方实际上是有点崇拜的,(其实高晓松算是那一代人里面相对来说对西方仰视程度比较低的,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因为他自己也在感受这么多年中国的转变)

同样的。人都是一波一波来的,当中国崛起改变世界的潮流其实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一代人而已,那白人至上的这种思想转变为中国人至上其实也就一代人的时间而已,

归根结底,这东西需要实力的证明


这么多的赞没想到,既然大家有兴趣听那就在说点题外话

这次的疫情真的是对中国的利大于弊:

利有这么几方面:

第一:制度

说实话这次的疫情之前中国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美国开始发起了挑战,但是西方世界长达数百年的影响不是那么好转化的,中国从改革开放开始才参与到世界事务中来,其影响真的很小,仅仅是局限于东亚地区,而西方的思想文化依然是整个世界的主流。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人家几辈子的积累凭什么你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就能超越,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这次疫情(截至目前为止世界感染人数已经破亿了)却给中国提供了露脸的机会,这个机会真的很不容易,它一下子将中央集权这个制度的优越性直接展示到了全世界的面前,疫情面前中国的人员组织速度,物资输送以及人员配和和西方世界的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美国,毕竟美国是西方世界的领导),所以数百年来的政治制度的最优解(民主)开始有了松动,毕竟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很明显当前世界能抓老鼠的当然是中央集权制度

第二:这次疫情是中国拓展地缘政治利益的一个绝佳机会,当前中国的疫苗已经问世,这个时候一手拿着疫苗,一手推广自己的影响力,岂不美哉。

第三:这是中国发展自身的一个绝好的机会,经济的发展不光要有出口,还要有内销,美国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经济的的消费能力,美国超强的消费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自己的经济地位,中国将来也会走类似的道路,打造一个超级消费市场,借助经济来扩大政治的影响力,疫情的到来直接将世界其他国家的消费能力一下子就直接干没了,但是中国因为控制的号,那现在为什么不开始将中国打造成一个具有经济内循环能力的超级消费体呢,借助超级消费体的经济来推广自己在亚洲的影响力不要太爽

第四:那就是实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早点实现自己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愿望可以提前实现了,这也是最直观的好处

第五:说实话一情之后整个中国的技术能力感觉应该会焕然一新(毕竟作为当前世界的工厂,当其他国家停止了转动,那么自然而然就只能将先进的制造能力向中国转移)

弊端:

前一段时间金刻羽被喷的很惨,但是感觉那姐妹无比的冤枉。具体为什么冤枉,我这样来解读一下。

她说中国应该支援世界防疫物资,当时好多人说她屁股决定脑袋,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是必须的。不知到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次疫情让其他国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世界太依赖中国了,特别是制造业,一个疫情的肆虐让其他国家明白了全球化不是只有好处的。他们突然间发现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个世界离开中国玩不转了。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有一个离不开的美国就够了,但是现在又出来一个中国,任谁都不想平白无故的多个爹,那怎么办呢,简单,中国的制造业不是强吗,那我就自建产业链(不是全部建,是有选择的建造),这个现象说实话对中国的影响挺大的,制造业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很大,更别提咱们国家还在制造业升级的阶段。那这个时候中国怎样做才能阻断他们自建产业链的想法呢?简单,支援。(一个非洲经济学家曾经说过,援助杀死了非洲。因为大量的援助让当地的工业会破产的,毕竟有免费的谁还愿意花钱呢?)。进行强力的支援,借助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向他们倾销防疫物资,直接将它们想要自建产业链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让他们的制造业胎死腹中。并且在支援的时候还能赚钱(疫情期间的防疫物资再便宜也不可能比之前的便宜),还能向世界宣传自己,打造自己大善人的形象,又能够促进自己制造业的发展,还能借助防疫物资寻求政治利益,这简直就是一箭五雕的事情,但是金刻羽提出来之后直接被喷的微博都关闭评论了。真心觉得这姐妹听冤枉的。直接被一圈无良的媒介给冤枉了。

上面说的弊端就是疫情让世界开始有意识的摆脱中国制造,这是对中国的一个小小的挑战。

弊端二:

中国再也不能韬光养晦了,一个疫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影响力,自然你就不能按照之前的路子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了,我们和西方世界的对立就变得更加的尖锐了(思想文化军事)。例如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享受到的好处的就要减少了,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弊端。(美国对中国企业开始进行制裁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现)

弊端三:这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弊端

那就是贫富差距,中国的贫富差距记忆中挺大的,这次疫情毫无疑问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再次扩大我们本就不容乐观的贫富差距。这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需要思考的事情。毕竟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史证明了一件事给,那就是只要中国不自己内乱的话他就是老大。说实话贫富差距这个对任何一个想要逐鹿中原的国家都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因为你在保证竞争力的同时就很难保证财富分配平衡,反之也一样,所以怎样去寻找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中国共产党需要解决的一个很是棘手的问题

弊端四:

疫情加速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里,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中国的参与了,但是需要问一句的是,中国自己有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呢?我想还没有,毕竟疫情是突然来的

上面就是我补充的,都是瞎写的,大家就权当乐子看看就行了,别喷我就行。哈哈哈


再说一点,刚刚看到消息,中国2020年新生儿仅有可怜的1000万人,中国人口锐减将会成为中国将来最为头疼的事情,这个也是东亚三国最为头疼的事情。中日韩三国的生育率一个比一个感人,但是美国的人口可是一直在增长的。

说句实在话,没有人,一切都玩完,还什么复兴,人都没了复兴还有个屁用




     

相关话题

  有哪些像「我爷爷三岁那年被鬼子打死了 」这样无厘头的台词? 
  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你觉得谁是中华几千年最大的历史罪人? 
  如何评价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 
  为什么某些国人这么爱战争? 
  中国和美国相比,有哪些优势? 
  卫生胡是反面人物的标志物吗?有哪些正面人物留卫生胡? 
  有没有一些介绍从一战结束后到冷战开始前历史的权威书籍或资料? 
  中共军队(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是最优待战俘的军队吗? 
  想系统的学习历史,该阅读哪些书籍? 

前一个讨论
如果全中国都说普通话,这是好事吗?会导致方言消失吗?
下一个讨论
澳洲经济真的可以坚持长期的封国吗?





© 2024-04-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