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和西汉是一个朝代吗?东汉是对西汉制度的重建,还是建立了一种新的制度? - 苏沉船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466357/answer/1993419666
又看了下船神大作,仍然震惊船神的搞活儿能力。船神属实还是搞活儿界的神。
什么是专制,什么是集权,对船神应该很难理解。
这一段真是典中典集合
1、这就算刘秀确立尚书制度了,制度史大佬yyds,认真建议好好补补尚书制度。
2、罢黜丞相:顺便提醒船神一个热知识,丞相改名这个其实前汉就做过了,不知道算不算废黜。后汉的太傅录尚书,虽然是保傅之制,重权比前汉后期丞相位重多了。
3、“皇帝与尚书台执政”,那录尚书事干嘛的??
评论区的回复更令人惊讶,这是船版唐宋变革论?
再看看船神过往回答,后汉三公是象征性职位这个老掉牙的错误观点船神居然还在复读?尚书制度是刘秀创建尚书台行政区才转移的?
令人更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回答还有人给出了专业徽章,是对搞活儿专业程度的认可吗?不懂不丢人,不懂就多看看多听听,出来扯犊子就特丢人了。
简单说下这个问题,制度史研究的应该是制度的发展本身,而制度无论是创立和发展大多都是因应环境,为了突出“人”的所谓功业去界定所谓的“创造”、“变革”反而不客观。
比如文里提到的尚书制度,其发展源自于孝武朝而初创于成哀,而东汉所谓的尚书台机构以及魏晋的尚书台省真正确专,都只是制度史发展的过程,仅此而已。东西汉所谓制度的变革亦不过如此,这与所谓的秦汉之变是有根本区别的。两汉之交的制度都是成哀之际建立的,建武之政的核心不管是制度还是礼法都强调绍续前汉,前后汉初制度延续为主的态势应该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制度史,勿轻谈“创制”,切慎言“变革”。
——————————有些人口口声声瞧不起王莽,但要穿越回去,连王莽都不如。连王莽都知道在封建社会要抑制土地兼并,要解决一个土地从哪来的问题。所以才会从豪强手里夺田,最后身灭。
荀悦的版本就是简化版的井田制,不搞复杂复古的井田。而是限制每个人的土地最高占有面积,这就是董仲舒的限民名田。
请注意,限民名田是针对所有人来说的,因此是要强势剥夺豪强占有的超出限额的土地的。问题来了,王莽就是这么没的。
所以我才有这段针对李梦阳的回答。我说王莽已经证明过了,从豪强手里夺走土地是行不通的。这也是董仲舒的限民名田根本没有实行过的原因。后面有限民名田的原文。
然后他竟然给我说董仲舒的限民名田实行过,我很诧异,还有哪个朝代像王莽这样理想主义的【作死的】。
没想到他举出的例子是【均田制】这种东西。并且真心觉得均田制能够解决王朝中期以后的土地兼并问题。
均田制是不夺富豪的土地的,所以均田制的土地来源就是战乱人口减少之后留下来的那一堆荒地。或者有争议的土地。这批无主荒地是均田制的基础。
等到王朝统一,人口迅速增长之后,均田制那点土地就根本不够分了。这时候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加剧。这时候才需要董仲舒的限民名田和井田制出现,这种制度都是要直接从富豪手中夺田的,因为限制了富豪的土地占有面积。
一个是解决战乱时期的生产破坏问题,使得劳动力得以和荒废的土地相结合,请注意,里面的土地是荒废的;一个是为了解决王朝中晚期的土地兼并问题。
这根本就是不同的制度,而且限民名田的土地来源是豪强手中的土地,而均田制的来源是有争议或者无主的荒地。这也是不同之处。
所以说
一,董仲舒的限民名田根本没有实行过;
二,均田制无法解决中晚期的土地兼并问题。
然后李梦阳又说均田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巩固自身统治。
这完全就是与话题无关的话,这话当然正确,封建王朝举措的目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
但要维护统治,首先是促进生产,使得荒芜的土地恢复生产是直接原因。
然后李梦阳转世又说,促进生产,推行屯田制就可以。屯田制本就是均田制的前身。土地来源是相同的。但屯田制要解决农民不满的问题。所以均田制近乎于屯田制的改进型。
均田制,均天下之田。可不可以说一下这个均天下之田包括不包括豪强们占有的土地。均不均豪强?
这是我一直让你正面回应,而你一直不敢正面回应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均田制和限民名田的根本不同所在。
拿均田制和限民名田比,均田制就好像是西方的福利制度,都是在小农占有的那一部分土地之间做流转,不敢动资本家的蛋糕;就算是如此,小农的份额还一点点的流失,搞福利制度搞到最后,反倒是资本家越来越富。此所谓均中产,补贫农。
限民名田是直接让资本家们把超过限额的财富分给其他人。虽然第二种也未必靠谱,但两者的内涵和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下面是正常回答
从制度上来讲,应该算是两个朝代。两个政权之间没有继承关系。
西汉的那套统治班子在末年归于了新王朝。这就像曹魏被西晋篡了,北周被隋朝篡了,底层军队还是一样的。而东汉是灭了这个新王朝和新王朝的军队,在农民战争中取胜的一个新的政权。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政权,所以是两个朝代,分别是前汉,后汉。
从制度和统治基础上来讲也是不一样的。
所谓汉承秦制,什么是秦制?
战国以来列国变法产生的军功爵制。以及那批军功地主。
西汉打击豪强只是因为它的统治阶级不是豪强而已,是那批军功地主。
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訾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
西汉的统治阶级不是豪强,是这批王侯公爵们,与这些相对独立的封国相比,东汉那些豪强算的了啥。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自雁门以来,尽辽阳,为燕、代。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渐于海,为齐、赵。穀、泗以往,奄有龟、蒙,为梁、楚。东带江、湖,薄会稽,为荆、吴。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波汉之阳,亘九嶷,为长沙。诸侯比境,周匝三垂,外接胡、越。天子自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京师内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颇邑其中。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枉过其正矣。
而经过文景,汉武的打击之后,才有了不与政事,与富室亡异的诸侯们。那么你说这批与富室无异的不是豪强又是什么呢?
故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陡。而藩国自析。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城。长沙、燕、代虽有旧名,皆亡南北边矣。景遭七国之难,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至于哀、平之际,皆继体苗裔,亲属疏远,生于帷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势与富室亡异。
下面还有个人怪董仲舒和王莽,其实汉儒打击豪强挺积极的但是没啥用而已。董仲舒都这么明确的所要限制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面积,塞并兼之路。还能被说成是维护豪强?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但是汉帝会采纳吗?不会
仲舒死后,功费愈甚,天下虚耗,人复相食。
汉朝末年也有名田打击土地兼并的奏议。但是也是“且须后”
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巨万,而贫弱俞困。盖君子为政,贵因循而重改作,然所以有改者,将以救急也。亦未可详,宜略为限。”天子下其议。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请:“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顷。请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时田宅奴婢贾为减贱,丁、傅用事,董贤隆贵,皆不便也。诏书:“且须后”,遂寝不行。
最后,大穿越者,王莽出世,要限制豪强土地占有面积。不得买卖奴婢。田地超过一井的人,分余田给九族。这就像在今天,资产限额,多余分给同乡一样。这难道是维护豪强?
下令曰:“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十税五也。富者骄而为邪,贫者穷而为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错。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满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乡党。”犯令,法至死,。制度又不定,吏缘为奸,天下謷謷然,陷刑者众。
后三年,莽知民愁,下诏诸食王田及私属皆得卖买,勿拘以法。然刑罚深刻,它政誖乱。
虽然汉儒大师王莽留下了血泪教训,但是东汉也不是没有汉儒要打击豪强的。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窍三辰龙章之肥;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至使弱力少智之子,被穿帷败,寄死不敛,冤枉穷困,不敢自理。虽亦由网禁疏阔,盖分田无限使之然也。今欲张太平之纪纲,立至化之基趾,齐民财之丰寡,正风俗之奢俭,非井田实莫由也。此变有所败,而宜复者也。
这种每家每户都分一点田让他们单干的想法就是汉儒理想中的抑制土地兼并的举措。也就是所谓的打击豪强。实际上这对豪强来说是很致命的。因为封建社会的核心问题就是土地兼并,豪强们就是大地主。限制土地占有面积,维护自耕农,就是打击豪强。
其实近代恰好也有人提倡美国把美国的14亿英亩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但马克思计算过,这也平均分配,可以满足4375万人的面积。而中国的两汉人口都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这还是在近代粮食产量提高了的情况下。
14亿英亩土地应该‘保留起来,作为全人类不可让渡的公共财产’。同时,每一个‘农民’应该领到160英亩土地。因而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克利盖的所谓‘人类’有多大,不多不少,恰好875万‘农民’,或者按每家平均5口人计算,一共有4375万人。同样,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无产阶级以人类的身分应占有全部土地’(至少在美国是如此)的这个‘永久时期’能延长多久。假如美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和以前一样(即每25年增加1倍),这个‘永久时期’就不会满40年。这14亿英亩在40年内会全被占完,而下一代也就没有什么可‘占’了。况且无偿地发给土地必然会使移民人数激增,所以克利盖的所谓‘永久时期’可能结束得更早,何况这只能供4400万人用的土地连疏散现在欧洲的赤贫者也是不够的。欧洲每10个人中有1个赤贫者:单是不列颠群岛就有700万赤贫者。
所以说真正的打击豪强,在古代是根本不可能的。豪强即大地主们就是统治阶级,他们不可能打击自己的。而西汉初年打击豪强,只是因为他们是六国的豪强,不是西汉的豪强。【军功地主】
而另一批执着于打击豪强的汉儒们则是理想主义者,虽然有实践,但根本不可靠。
指望每家每户分一点田,自己勤劳致富,维持生计的人,如果是春秋两汉这样时期的人,倒也情有可原。
如果是近代的,如马克思所批判过的那个美国人那样。简直是蠢。
正如马克思所辛辣讽刺的那样
“用这14亿英亩来实现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呢?无非是把一切人变成私有者而已。这种梦想就象梦想把一切人变成帝王和教皇一样,既无法实现,也不是共产主义的。”
只是分一点田就是发家致富,你信吗?我不信,要是真能致富还轮得到你?王莽早带领新王朝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
————————————————————————————————————————
西汉和东汉是两个朝代,经历过一系列战乱后,核心政治集团已经被打乱重组,西汉从前的政治核心已不复存在,故而说不上延续。然东汉并不算建立新制度,而是对西汉制度进行了很大改革,制度和文化改变并不能是确定朝代的标准。如西汉初期残留秦制度影响,到汉武帝刘彻时期进行过大变革,从汉初到武帝这百年进程,已没法将其制度一概而论。
刘彻时代大规模骑兵打匈奴,海军打朝鲜,用间谍瓦解南越,向西夺取大宛国的军事科技,各种打法,百年前的刘邦恐怕想都没想过。
刘秀是参考西汉制度优劣进行设计,把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礼多人不怪。西汉亡于外戚、功臣、豪强等多路夹击,皇权虚弱不堪,刘秀为此罢黜了丞相,弱三公实权,设计出皇帝与尚书台执政的制度,这样的权力制衡手段在西汉就已经出现,而刘秀明确设立为制度,一路影响走过魏晋南北朝直到三省六部制诞生。
尽管如此,东汉皇权仍在外戚、官僚拉锯中重新引入了宦官执政,展开了长达百年的内部血战,这在中央集权制度不成熟的时代,实在也没法避免。
东汉制度二百年大体变化不大,不过细节出现了裂变,大将军或三公录尚书事,使权臣逐渐恢复到了西汉丞相、大司马的权势。刘秀对东汉设计的很多措施,仅仅是缓解了那些历史遗留问题,并没法超越时代去解决。
毕竟豪强也在进化,西汉的豪强还可以说是豪强,在地方非常强大。东汉的豪强与士大夫逐渐合流,向更强大士族方向发展,你说你要打击豪强,可他们都已经渗透到朝廷内部,一直打到黄巾起义,汉灵帝惧怕士大夫、豪强与黄巾军合流,不得不解除党锢。
从这点看来,东汉初与东汉末形势亦是大不相同,制度也产生了不小变化。
时代必须向前发展,好的不好的都会出现,怎么可能百年不变呢,若没有灵活的制度应时而变,会死得很快。主要还是两汉史料远不及现代丰富,很多细节搞不清楚,才让人觉得百年周期里发展变化不大,好像一直都是差不多套路。
从礼法上来说,西汉和东汉不是一个朝代,这点其他答案已经说了。
我在说说制度方面,首先我们应该避免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
王莽篡了西汉,建立了新朝,刘秀又推翻了王莽并否定了新朝大部分制度,所以说刘秀否定了西汉的政治制度。
然而这种认识其实错误的,西汉的政治制度是在变化的,统治集团成分也是在变化的,王莽所发扬光大的只是西汉末年的复古风潮。王莽的新朝一系列制度不能等同于整个西汉政治制度。
简而言之,刘秀推翻了王莽,对新朝的诸多制度进行了否定,可以看做是对西汉末年的“奉天法古”的否定,而不是对西汉整体政治制度的否定。
实际上刘秀也好,刘庄也罢,他们都认同了汉宣帝的治国方法。
【世祖既以吏事自婴,明帝尤任文法,总揽威柄,权不借下,值天下初定,四民乐业,户口滋殖,中兴以来,追踪宣帝,以锺离意之廉淳,谏争恳恳,常以宽和为首,以此推之,难得而言也。】
【初,世祖闵伤前世权臣太盛,外戚预政,上浊明主,下危臣子。汉家中兴,唯宣帝取法。】
那么刘秀否定王莽,并认可汉宣帝,又是为什么?
因为王莽的奉天法古,是一场由儒术膨胀到极限的产物,儒家为了实现自己信奉的“乌托邦”所以才鼓吹通过奉天法古来解决社会矛盾,从而成为王莽篡汉的助力。
当时的儒家认为西汉的制度是残破不全,而王莽篡汉建新,那可谓是“帝典阙者已补。王纲弛者已张。”
众所周知,秦朝是信奉法家用文吏治国,西汉初期是遵从黄老之道,汉武帝时期虽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却是外儒内法。
汉宣帝更是直接说出了:“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也就是说儒家在长时间以来都无法独霸政坛,而随着西汉末年社会矛盾加剧,他们则认为只要把法家那套全部摒弃,奉天法古,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了。
然而排挤文吏,彻底摈弃秦政,无异于痴人说梦,新朝建立后,政令根本无法贯彻,军事指挥也是一塌糊涂,于是新朝也迅速灭亡了。
之前秦朝专用法家,继而迅速灭亡,让儒学对此大加批判,然而此时新朝专用儒家,同样也迅速灭亡,这就不得不让儒家“三省吾身”了。
而这点刘秀也看在眼里,所以他变革了新朝的制度,继续走汉宣帝所谓的霸王道。
通过这次变革,东汉的儒家们也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以及法家的一些优点。
所以儒家们开始更关注现实,并且也要向文吏学习行政技巧,了解如何治理国家。
不过这就不是政治制度方面的事情了,但依然影响深远。
如果说西汉是儒法对立,那东汉就是儒法交融。
正所谓:“吏服雅训,儒通文法,故能宽猛相济,刚柔自克也。”
儒家在和法家融合之后,其中部分官员还进一步和豪强融合,成为了世家大族。
从而世家大族不仅代表了国家的意识形态,还掌握了治国之术,并且拥有了经济基础。
所以说东汉中后期的豪强问题,已经无法解决,而东汉初期的刘秀虽然通过度田制对豪强进行了打击,但没有确立抑制兼并的田制,因此在刘秀和刘庄相继去世后,土地兼并问题就越来越严重。
因此汉末荀悦才会感叹:“若高祖初定天下,光武中兴之后,人众稀少,立之易矣。既未悉备井田之法,宜以口数占田为之立限。人得耕种,不得卖买,以赡贫弱,以防兼并,且为制度张本,不亦宜乎!”
所以在东汉初期对于豪强的问题上,我认为用打击豪强却不抑制兼并来描述最为合适。
除此之外刘秀还进一步加强皇权,同时偃武兴文。
这些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出现地方官员或者宗王发起叛乱,但与此同时也让东汉军事实力严重下滑。
说的太对了,我为了叙述均田制写了一篇两万六千多字的文章,但我依然没你懂。
你最懂了。
我该回应的内容,评论里面也都回应了。
拉黑你,是因为我没你懂啊。
哦,对了,顺便一说我说的实行,是指实行包含限田的田令。而且也不知道为啥你认为均田制不是用于所有土地,嗯,一定是因为你太懂了。
最后附上我文章的链接:
如果各位承蒙不弃,又对均田制有些兴趣的话,那么可以一阅,应当会有所帮助。
并且我很推荐武健国先生的《均田制研究》,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你可以继续坚持你的错误观点,反正文章链接,我已经发了。
武健国先生的意见,我也用图片的形式发出去了。
顺便再说一句,均田制并非屯田制的改进版,因为屯田制本身不包括限田的内容。
还有你要求我正面回答,对吧?你自己不会看我发的图片吗?
均田制是在全国范围推行的土地制度,地主豪强的土地也囊括其中,这就是我的回答。
还有我说的本来就是东汉初期错过了抑制兼并的机会,不是东汉中晚期,好吧?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就是我拉黑你的理由。
最后你要不要也正面回答一下,均田制有没有抑制土地兼并?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抑制土地兼并的制度?
不要就发个图片不说话,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想说啥?我又不会心灵感应。
你列举图片里面的论述,我看也没否定均田制有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是不是?你敢不敢正面回答一下?
另外既然你还是嘴硬,好,那我在今天之内就先解除拉黑,你放马过来吧。我到要看看你有什么本事。不过要是你只会复读机,那就太难看了,还望你能回答回答我的问题。
对了,你还说你擅长骂人,问我要不要试试?你要是想让你的言论更难看,那你就骂吧。
回月半微有关均田制之三问 - 李梦阳转世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9124318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一个马桶牌子,用来装奥利给的,,,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