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骂职高风气差,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到底是职业学校这个地方本身差劲,还是里边的人差劲呢?
说句难听的,普高之所以比职高风气好,就是因为职高的人进不来。起码大部分进不来,只能来一小部分,掀不起大风浪,如果把职高人全都送到普通高中上学,我保证普高一样会变差。
那些闹着要上高中的家长,他们的诉求不是让所有考不上高中的人都上高中,而是只让自己考不上高中的孩子上高中。否则的话,他家孩子上的高中和职高也就差不多了,到时候还是会去闹。
我从小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村里上小学时候,没法选择同学,所以经常受欺负,遭遇校园暴力。一直到我上五六年级才变好(因为欺负我的人都上初中了,我同学都还不错,比我小的打不过我。)
上初中的时候,考去了县城,比村里风气好多了,但是吧,有很多走后门进来的,这些人一样是天天打架欺负同学。我还好因为学习好,也没怎么被欺负过。
另一方面,我们邻村的初中可就跟战场差不多了,老师别说管学生了,连自己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甚至还有打校长的。
高中考到了省重点,风气顿时变好了,再也没遇到欺负人的。大家都是互相比学习,比读书。都说高中最苦,但是如果人生重来一次,我宁愿在高中读十二年,也不愿意回到小学初中。
后来班里来了几个托关系进来的,明显素质就不行了,不过人少也影响不到什么,但是假如要是一半人都是这种人呢?这个班肯定就废了,你不信,我给你讲讲。
当时,学校为了赚钱,会大量招收择校生,也就是掏钱进来的人。
本来也没什么,因为规定择校生最多只能比分数线低30分,比如分数线是600,你最低也得考570才能掏钱进来,否则学籍都没法建。
后边骚操作来了,学校为了赚低分人的钱,注册了一个分校,以分校名义招生,不受分数线限制,分校属于民办性质,但是和本部都在一个校园,师资共享,一年几万学费,只是学籍不一样。
但是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读高中不在乎毕业证上写的学校名字,只要能享受到重点学校师资就行了。这一点导致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分校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于是那些分数低到择校生都当不了的人就纷纷来读分校,然后那个分校的人的素质,真是一言难尽。
你们见过拔河比赛输了就围攻老师和对手,强迫要求重赛的吗?关键他们自己还作弊了。反正那天我在现场是开眼了。
幸好学校还不算太过分,分校的人不会和我们一个班,否则的话,我们辛辛苦苦考重点为了啥。
别看很多家长声泪俱下地诉说自己孩子多好,却被高中拒之门外。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那些护犊子、教出熊孩子的家长大部分就是这种人。
我有一个亲戚,她儿子上学时候犯了很严重的纪律问题。
老师叫家长,你猜我亲戚去了之后说啥吗?她看到自己儿子在罚站,心疼被罚站。每次和我们提到这个事情,不说自己儿子不好,不说自己管教无方,只说学校老师多么残酷无情。
然后平时提到她儿子的时候,都是说他多么多么聪明,会干这个干那个,就是贪玩。那意思反正我们没错,都是别人的错。
然后考高中她儿子差几十分,掏了一大笔赞助费上了个高中。如果现在硬性规定考不上就不让上,估计她也会成为那些特别可怜的被政策耽误的学生家长。
我不是说学习好就一定素质好,学习不好就一定素质不好。但是上学期间肆意欺负同学搞校园暴力的人,99%都学习不好。
我们辛辛苦苦努力学习,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摆脱这种人,现在你告诉我无论你怎么努力,都要和这些人在一起上学,公平吗?
还有,以前高中录取率恐怕都不到50%,但是淘汰的大部分是农村人,所以没人说话,现在有了自媒体互联网,同时刀子割到了城市人身上,所以出来喊冤叫屈了。
但是如果让这些人得逞,后边就乱了。
你们想想,今天上不了高中要闹,明天就会为上不了大学去闹。
就算都能上大学了,还是有一半人读专科,于是他们还会闹着要上本科,都上了本科,又要要求都上一本,然后要求都上211,最后推演下去,所有人都上清华才行。
但是问题是,所有人都上清华,出来的就都是精英了吗?不是,只会让清华变成技校水平。
更新:
麻烦有些人pen我之前先去看看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从来没说过后50%的人都是laji,我只是说过素质不好的人大部分是学习不好的。
我只是反对所有人都能上高中,从来没有评论过50%这个标准到底对还是不对,这个不在我能力范围之内,你们想表达到底该淘汰多少人无所谓,但是别拿这个50%合理与否来怼我,麻烦自己去开个回答或者直接去给政府提意见。
还有,我支持只认一部分人上高中,不代表我支持实际执行中人为造成的负面后果啊。有人居然拿北京分配比例不公来说事,那和我说的话有一丝关系吗?这就好比,我说让人们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结果他说好大学压力太大,很多跳楼的,所以得出了我鼓励学生跳楼这个荒谬结论。
再次更新:
首先给那些没长yanjing上来就喷我、说我认为学习好素质就好的人提个醒,我原文已经说明,学习好不一定素质好,学习不好不一定素质就不好,只是那些欺负人搞校园暴力的人大部分是学习不好的。
其次,相对那些说五五分流会坑害后知后觉的学生的人说一声: 初中学习很差中考考的很差上了高中后却开窍变成学霸的人确实有,但是比例很低,至少还没有高到需要政策为他们做出改变的比例,之所以你觉得多,那是因为幸存者偏差,这种人容易引起注意罢了。就好像北大毕业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小学毕业也有当上老板身家几亿的,但是这些都是少数。
并且,真正能在高中逆袭的人,也没几个是连最差的高中也考不上的,人家只是考不上重点高中罢了。
那些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的家长请不要太异想天开了,以为自己孩子上了高中突然就能打通任督二脉智商飙升的想法歇歇吧,你那是意淫小说看多了。本质上和认为小学初中毕业的都能当大老板雇大学生给他打工的那批人没区别。这种概率不能说没有,但是太低了,比中彩票高不了多少。
第三,我也想问问,这个问题下,一大批人楚楚可怜地说自己孩子不能上职高,不能和小混混小太妹当同学,那那些小混混小太妹都是谁家的孩子?难不成都是孤儿?
第四,给大家举个例子,看看到底是职高本身不好还是里边的人不好。
我们县里一共有八九个高中(十年前,现在有的可能因为没有生源已经关门了。),分别是县一中到五中,两三个民办,还有一个职高(职教为主,但是也有普通高中班)。县一中肯定是当之无愧最好的高中,但是你们知道第二好的高中是哪个吗?是职高的普通高中班。高考成绩比后边几个普高都强一截。
普高和职高学生在同一个校园,同样的管理,同一批校领导,文化课的老师也是统一分配班级,所以为什么人家学生就没有受到职高影响去学坏呢?
最后声明一下:我没说考不上高中的人就一定是差劲的。
有人居然扯到什么一个社会有一半人差劲,社会需要反思。那参加奥运会选拔赛的人90%甚至99%都进不了正赛,是不是奥运会也要反思?
中考高考都是选拔性考试,选拔性考试和体育比赛一样,目的就是为了用成绩强行把人分出高下,哪怕你只和别人差零点零一分,也有可能因此排后边被淘汰。被淘汰的不一定不优秀,只是别人更优秀。
考不上高中的人,只是不适合读书这条路,在别的领域不一定就做不好。
第三次更新:
有人提到发挥不好的问题,我来解答一下。
第一,真正成绩好的人,就算中考没发挥好,也不太可能考不上高中,顶多就是从较好的高中滑落到差的高中而已。除非是因为疾病、家庭变故等事情,但这些事情你可以申请休学,明年再考。
第二,对于因为压力大等各种原因没发挥好而没考上高中的人,我想说临场发挥也是考试的一部分,就算你平时知识学的好,也不代表你考试就一定好。
你和别人平时成绩差不多,到了考试别人面对压力能稳定发挥,你面对压力就发挥失常,那说明你在应试教育这条赛道上就是不如别人。
同样拿体育比赛举例,我比赛输了能说自己压力太大没发挥好要求重赛吗?
何况很多所谓发挥失常的人,不过是找借口罢了,甚至是平时考试作弊欺骗家长。
当然了,我也不是支持禁止复读,我觉得可以允许复读,但是必须对复读生加以一定限制,比如扣掉一部分分数再参加排名,否则对应届生不公平。也可以不让复读生和应届生一起竞争,而是每年额外给复读生一定名额,但是必须超过当年录取线若干分才行。
最后给某些不努力又天天抱怨自己被耽误了的人一张经典图片:
事实上是在很多地区,以前中考,考到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可能连百分之五十,甚至四十都没有。
只不过以前小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孩子默默承担了这一部分名额,所以给一部分人造成了,好像他们那时候只要愿意,所有人都能上普通高中,只不过是重点高中和非重点的区别。
一个区域,按照分数进行五五分流,这其实和过去的政策没啥区别。
只不过在过去,如果你考不上重点高中,由于某些政策的存在(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教育上的所谓“政策性拨款”),你还可以用低一些的分数,加上“择校费”或“借读费”去上重点高中。
同样的,如果你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面临被分流,你也可以通过花一笔“择校费”来实现你上普通高中的目的,这也是过去常说的“高价生”。
高价生的存在,在过去阻挡掉了很多想上高中的人。同时也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家长觉得,考不上重点高中,去读了也没啥用,或者家里本身就经济困难,大部分人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赚钱养家了。
这些年,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农民也越来越多地进城打工赚钱。
以前的“价格调节”机制失效了。用老铁们的话说就是,谁还出不起个高价钱?
这个高价生的费用大概是多少呢?在十几二十年前,大概是三千到两万不等。
那个时候,很多家庭还是出不起这个钱的。
现在,很多人都出得起这个钱了,这个价格调节机制就废掉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我是在胡扯,以前收一万,现在直接按照物价水平上调,一直调到价格机制还有效不就行了吗?
答案是,不行!
因为这样会赤裸裸地给别人一种,花钱就能买学上的感觉。
而我们现在是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很多人还会说,那以前为啥就能行呢?
是啊,谁让以前没有互联网,没有移动互联网呢?
更多的是,以前大家是真的穷,很多人都还在为吃饱饭发愁,所以...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看不懂,那我也没办法继续说了,因为再往下说,就不适合公开讨论了。
之前的五五分流,潜台词是:“我们目前没钱建那么多高中,所以只能让一半的孩子考上”。因此只要你家长钱给够了,总归有办法。现在的五五分流,潜台词是“我们蓝领职业人不够了,所以必须让一半孩子考不上”,所以矛盾瞬间就尖锐起来了。
这一波关于五五分表态的潜台词,就是要把一部分没那么烂的学生填进去,好帮助职业教育体系好起来。如果计划足够成功,被填进去的这批孩子也就是多走了几年弯路。如果不成功,那就真的把半辈子扔过去打水漂了。
不得不说,这倒是确实指向了一个很本质的问题——所有教育问题里面,生源质量都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本质矛盾。这个梗图大家可能都看过:
它很好的解释了为啥中关村一小是全中国最好的小学之一——因为人家的学区就是中科院的宿舍区。直到上世纪90年代,学校里小屁孩打架,家长过来谈判,起手式还都是“你是哪个所的”。后来学生生源越来越杂,人家也有足够的本钱,只把其中足够好的那部分挑进来。
说白了,很多家长怕的不是孩子进职业教育之后的前途,而是怕职高的同学。15-18岁,最有破坏力的年纪,跟一群混子一起待三年,那是真的面临儿子少条命,闺女多条命的现实风险。很多家长可能宁可自己的孩子和好学生一起进普通渣校,也不愿意让自己娃跟一群混子一起上人大附中。
从前,五五分流的状况也是有的。但是如果家长不想放弃,出路总还是有的。可以找关系复读,可以赞助费,可以加点钱上私立。现在逼着人去职业教育,不说其他出路全堵死吧,至少钻进去的门槛提升一大截。
别的不说,之前地方上可以说还是鼓励家长们想办法把差一些又不想彻底放弃的孩子送进高中的,多花点钱呗。但是你看现在这对着教辅机构的这一套输出,在教育资本和其他资本之间的站队已经相当明显了吧。
想要真正提振职业教育,目前这个方案确实不是最坏的选择——起码比所有人上高中再出来上大专强。但我还是觉得,真正需要加强的其实是初中乃至更早的一些环节。首先要保证那些被筛出来的学生是真的因为文化课学了也跟不上而掉队的,而不是从一群社会化失败的不可名状产品。想改变这一点,可能不仅需要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资源投入,更需要教育系统的整体变革——或者说,至少部分的推行马前卒式的社会化抚养。
ps:以上观点主要来自于一线城市居民的视角,肯定很偏颇,但鉴于题目问的是为什么骂,我觉得三四线乃至更小地方的人应该对这件事没那么大厌恶感吧?
前几年做记者的时候接触了一些北京的职业教育学校,看起来真的OK,教学方向都是高级酒店服务员、灯光师摄像师、面点师之类,肯定不算特别体面,但绝不能说没有前途。我对这类学校的顾虑始终还来自于我自己上学时目睹职高学生群殴留下的阴影,被采访的学校也承认,他们的生源好于绝大多数同行。
但是其他环境面临的问题显然就不一样了,随手举例,来源见水印:
把视角放得更广一点,“能把普通工人当人”,才是职业教育崛起的基本前提。
先看一个表格
再看一个数字,2019年高等院校招生人数914万,去年可能过千万了。
也就是说,很快,大部分孩子,然后是全部的孩子,都可以宽松的走入高中,继而进入高校。中低端的劳动力马上就要枯竭了。现在这个政策,就是一刀切给基础劳动力确保一半的新生人口。
不过,现在这个出生人口数还在继续下降,有预测可能会跌落到700万乃至更低。到时候就算强制抽出350万,也远不够弥补劳动力的短缺的。
在德国,孩子们上完职业学校后会去做工人
在中国,孩子们上完职业学校后会去做工
那为什么现在网上人们开始讨论这个事了呢?因为:
对于第一点,我觉得:
对于第二点,我也想说:
1.有限的能力与无限的成为人上人的欲望间的矛盾。
2.光荣的劳动生活与低水平的待遇间的矛盾。
3.当一群人围在一起,谁也不能解决问题,就学会了抱怨。
我说句公道话,这个分流是对的,也是符合中国当前国情的办法。
1.中国目前各行业的产业链都不高端,提供不了太多高技术的高薪岗位,说直白点就是中国不需要那么多坐办公室的,需要蓝领工人。
2.中国不需要目前这么多的大学生,不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都严重过剩了。内卷太严重了,学历贬值的速度比房价上涨的速度都快。许多人毕业即失业,许多人大学毕业以后只能去送外卖,就算是博士毕业,现在高校编制也基本拿不到了,动不动就搞“非升即走”,我认识读博士的人没有不后悔的。
3.结婚率和生育率也靠着这些低学历群体撑起来,众所周知,学历越高越容易晚婚、不婚和少子化,比如博士毕业,往往毕业的时候都已经30岁了。
4.蓝领工人许多工资真不低,工厂流水线固然是很惨,但个体户和技术工人,比如空调维修师傅,下水道疏通师傅,一个月的收入比绝大多数大学生更高,有句名言说“月薪小几千只能雇到大学生,请不到农民工”。比如下水道疏通的,上个月我刚请了一个师傅上门,不到10分钟就弄好了,收费60元,比如上门开锁的,60元起步,换个锁芯则收费70元,也不到10分钟就搞定了。我还认识朋友在手机维修店里当工人,你看着这些店一天没几个客户,别人一个月稳稳赚一万多。
5.去知乎搜索一下关于学历的话题,一大堆人骂内卷,各种吐槽。骂内卷的是你们,现在吐槽分流的也是你们?
目前就业环境不好,研究生和博士年年扩招(国家也是为了延缓就业),但高端岗位却并没有增多,不让更多人读大学是对的,这和是否公平没有关系,分数毕竟也是他们自己考的。
6.众所周知,成年人以收入来定胜负,学历低的说不定工资比你还高。参加了3次高考的普通本科生马云,事业吊打作为高考状元的北大李彦宏和人民大学刘强东,每个人的机缘不一样,学业只占人生很小一部分。
说白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之前,高考,中考分流。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高考与中考有甄别与选拔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是社会向人们承诺,我的教育资源有限,现在能提供的资源只够这些人的,所以我优先选择一批更适合培养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名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那么现在,分流了。请问,这和快乐教育有区别吗?职高里面教不教马列?如果现在进行产能升级,职高培养出来的人员会不会被淘汰?
说白了,社会主义教育不是为了将人分为369等,其目的是更好地逐代累叠全民素质,你会发现从建国到现在全民对于知识的掌握,素质的积累,文化的普及在逐代增加,这符合共产主义社会所需的基础要求。
如果我们不能进行产能升级,我们不能将更多地孩子送入高中与大学,不能更好地提高全民素质与思想水平,不能提高全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那么我们发展生产力的意义是什么呢?
因为贫富差距太大。
在很多欧美国家,例如德国、澳洲,老师会主动和学习能力不好的学生沟通,建议之后走技能学习的道路,学生和家长也能够接受这种建议。背后的原因是,修水管的收入不会比部门总监低太多,特别是税后。
以澳洲为例,例如修个水管一年4-5万澳,交完税3-4万。而部门总监10万?交完税7万左右,税后差2倍不到,大家都能过体面的生活。
而国内呢?工人一个月5千算好的,交完社保4千不到,工作时间超长,工作环境超差,和部门总监的收入差距可能在5倍以上,一辈子买不起房,结婚都有问题。
然后你让50%的人去技能学习,人家不打你?
这只是一个点,其他像教育问题,培训机构也是背锅的。大家为啥焦虑,为啥鸡娃?本质是贫富差距过大,落到底层连基本的体面生活都无法保证。
所以,什么时候贫富差距下来了,福利上去了,大家真正平等了,社会才能变得和谐。不解决根本问题,矛盾只会越来越激化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新,一堆人在吵当工人到底有多少收入,那我发一下
以下是统计局数据,当前农民工总数是2.8亿人,人均收入3000-4000,以及,这些人除了制造业,大部分是没有社保的。即这3000-4000就是他们一个月的全部收入,且没有医保退休金公积金等等。
顺便,为啥农民工收入和工作环境都这么差大家还要当农民工呢,因为农村人均收入是城市的1/3.有人在回复里说我们跨越阶层很容易,只要离开大山,好好读书,考个好学校,就可以了。先不说能做到这几条的几率有多低,大家可以去了解下农村和山区的升学率。我想说的是,一定要拼尽一切离开家乡,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这叫阶层跨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