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尸体发现时间在本月18日,虽已经夏末入秋,但天气还是比较炎热的,警方用「一具」来形容尸体,说明尸体完整。
2、女尸上身外穿蓝色绒毛外套,内穿黑色半高领针织衫,下身穿黑色长裤,这至少是去年冬天,最晚也是今年早春的穿着,主要是为了保暖,说明受害人最早死于去年冬天,最晚死于今年早春,从警方通报的衣着来看,也能说明尸体比较完整,警方发现时,应该已经腐烂,尸体靠衣着支撑着。
3、警方的悬赏通报时间,是从2020年的10月开始,也印证了女子的大概死亡时间,就在去年冬季和今年早春之间,由此可见女子死亡消失的时间跨度之长,在如此之长的时间里,当地竟然并没有出现失踪人口的信息,则说明女子可能并不是本地人,且今年早春遇害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农历新年是很难绕开的回家时间。
4、案发原因是兆桥小区维修下水道,则可能是尸体阻塞了下水管,在八月初的大雨中排水不畅,所以抛尸地,应该是接市政井的雨污水管道,只有雨污水的管道,才有能够容得下人身体这么大的口径。
5、从受害人衣着款式的大扣子,以及美甲的鲜艳红色来看,她较可能来自农村,且社会地位不高。
6、案发小区两面临河,另外两面是繁华的街区,所以作案现场应该就在小区内,受害人可能是来小区的零时住客。
严重不建议靠这么点信息就开始互联网推理游戏,仅说一下接下来值得持续关注的点:
1.一般来说,无名尸体案件的受害人多为“隐形群体”,也就是“invisible group”,这个群体包括性工作者、独居老年人、流浪人群等,特点是社会关系弱,没有自己固定的生活节奏,脱离家人朋友,本来就得不到什么外界关注,死了也没人会发现。
以美国为例,每年平均发现4400具无名尸体,其中一半多的尸体在一年内可以确认身份,但剩下的则需要一年以上,甚至长期无法确认,这些无法确认身份的大多数都属于隐形群体。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台州警方的思路是正确的,他们在第一步判断死者身份时遇到了困难,于是向外界寻求线索,万一有人和死者平日不熟,但看到了突然想起来,那就能提供关键信息,总比干等着别人来报失踪靠谱得多,对此大家不用担心,不是什么“警察破不了案了”,这只是正常的侦查环节和方法。
话说回来,现在手机通信技术那么发达还出现这种情况对于侦查来说焉知祸福,个人认为可以利用起来,对死者职业、人际圈等基本信息推测反而容易起到作用,利于缩小范围,确认死者身份,搞清楚这个人“为什么死了没人管”。
可以说,现在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就是死者身份,这可能成为破案很关键的点。
2.尸体损伤(生前伤)情况,怎么死的(死因),有没有遭遇性侵?
这能一定程度上知道死者死前经历了什么,有利于初步刻画凶手动机。
有人说时间过去太久了尸体都腐败了做不到了,我只能说尸体具体情况你我都不知道,就算是腐败尸体,死因判断没你想的那么难如登天,就算是白骨化尸体也一样:
3.死亡时间能大概精确到什么时候?现在对死亡时间的判断无论是方法还是技术都很多样化了,如果能精确到短时间区域,那么可以结合天气等情况判断死者生前可能的一些行为细节及可能的遭遇,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死亡时间判断作案时间:
4.远抛近埋,抛尸现场距离犯罪现场远,凶手一般只抛不埋,抛尸现场距离犯罪现场较近,则不仅抛尸,还埋尸,这是一个常常出现在碎尸案中的规律。
真正的第一案发现场又在哪里?有的尸体是具备找出能够体现犯罪现场环境的微量物证的。
5.是随机作案还是熟人针对性作案?
如果是熟人作案,那基本问题不大,等确认身份之后真相就会随着周边调查慢慢浮出水面。
如果是随机挑选的受害人,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复杂一些,不排除他再次作案的可能性,这个时候犯罪动机的判断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是图财?图性?都需要结合更多行为信息来做。
6.抛尸现场有没有什么痕检方面的发现?比如足迹、微量证据等,这些东西不容易找到,但往往很重要,甚至直接指向凶手或者第一案发现场:
7.凶手是不是第一次作案,在省内或其它省份有没有同类案件发生?如果有,那么要结合相关证据依据进行串并。
总之,警方把消息放出来不是让你捣乱,也不是让你来破案,是在尝试寻找真正有线索的人,吃瓜就好好关注,不要添乱就好,其它更多的交给警方,他们知道的东西肯定比我们多得多。
--------
这里想起来一个同样是无头女尸无人认领,多年才得破的案件,这个案例比较特殊,顺手补充在这里吧,可以帮助大家多认识一些这类案件的关键点:
2009年5月31日,天刚蒙蒙亮。
家住江苏滨海县的刘大爷和平时一样赶着他的一大群鸭子出门了,对于他来说,在早上放养鸭群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
但是这一天,当刘大爷带着鸭群走到张家河的河滩上时,却感觉有点不大对劲,空气中没有夹带着河畔平日里常有的清新,反而很臭,用刘大爷的话来说就是“怪味相当大”。
刘大爷闻着这股臭味四处踱着步,想要搞清楚这味道是从哪里来的,走着走着就远远的看到了一只黄色的蛇皮口袋,袋子鼓鼓的,好像装满了东西一样。
一开始,刘大爷以为是谁遗留在这的,但转念一想,这里平时很少有人会来,又会有谁能把它掉在这儿呢?
满心疑惑的刘大爷走了过去,随着他越走越近,那股味道也变得越来越大了。
刘大爷继续安慰自己,那可能就是哪个肉贩子不要了的死鸡、死猪······
然而,当他走到那苍蝇遍布的口袋旁并将其打开后,一股极度熏心的恶臭喷涌而出,伴随着这恶臭,刘大爷看清楚了那个碗般大的疤,还有那半露出的森森白骨。
“死人了!”刘大爷顿时被吓得瘫倒在地。
一具无头尸体,就这样被发现了······
滨海警方赶到现场后,先是尝试从尸体本身作为突破口,但发现困难重重——从尸体情况来看,这是一具无头女尸,尸体已经在水中浸泡了很长的时间,全身高度腐败,死亡原因和死亡时间需要进一步尸检才能确定。
另外就现场而言,警方没有找到直接的痕迹物证,也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说明女尸身份的物品,但在蛇皮袋底部发现了三块大石头,应该是凶手用来沉尸的。
尸体和现场情况都不利的情况下,警方认为这具女尸头部的寻找是案件的突破口:
“他(犯罪人)之所以分头,就是防止尸体被发现以后很快搞清死者身份,很快找到他”——滨海县公安局副局长皋健
于是,警方立刻派出了警犬,沿着河边的芦苇荡进行搜索。
就在搜索的同时,另外一组民警还在张家河河边的村子里进行走访调查,一方面则是为了了解现场附近村子的一些基本情况,试着寻找相关有价值的线索,另一方面是则为了弄清这附近有没有对应的失踪人口,确定死者身份。
通过走访,警方了解到张家河附近的村子人都比较少,而且大多数都是世代居住在此的农民,经过询问,村里也没有什么失踪的人,村民都一致认为警方发现的死者是外地人。
如果死者是外地人,那她的尸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警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具尸体从上游漂下来的,原因有二:
首先,蛇皮口袋所处位置比较偏僻,一般无人往来,但此处距离国道较近,旁边公路车辆来往较多,若在此处杀人,风险很高。
其次,蛇皮口袋后面的芦苇倒伏的状态和水流冲击的方向一致。
所以,这个现场应该不是杀人现场,也不是抛尸现场,装有尸体的蛇皮袋应该是从上游被冲下来的。
根据水流速度、最近的天气状况、尸体腐败气体等状况模拟综合分析,警方认为尸体是在上游1KM左右的地方被抛下的。
警方还了解到张家河上游有一个排水闸,这个排水闸在一个月前排过一次水,也就是说尸体大致是这么一个过程:
——尸体很可能是在水中处于一个半漂浮状态,随着排水闸打开,水位上升,尸体漂到下游,又因为水位的下降而搁浅在了河滩上。
就这样,张家河上游成为了警方搜查的重点区域,最终在上游1·2KM的地方发现一座已经停用很久的废桥,并在桥沿发现了一些血迹。
通过比对,警方确认了桥上发现的血迹就是死者的血迹,进而确定这座废桥就是第一抛尸现场。
随后,警方开始在废桥周边的道路上进行查访,通过查访得知这座桥已经荒废20年,平时基本没人会走到这里,于是警方推断嫌疑人既然会在杀人后选择此处抛尸,说明死者大概率是滨海本地人。
除此之外,还有群众向警方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5月4日晚上,一位下夜班的工人发现桥上停了一辆车,车上下来两个人,还打开了后备箱。
但是,这位证人只记得该车辆的车型“像出租车”,其它的就都记不得了。
桥边的路上虽然有监控器,但一直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
从国道上排查类似车型但一无所获。
警犬搜查数日没能找到尸体头部。
水警进行水下打捞数日没能尸体头部。
就在案件即将陷入困顿的时候,尸检报告为警方指明了方向:
——通过尸检,警方判断出死者为三十岁左右的女性,无生育史,很可能死于机械性窒息,身高一米六左右。
随后,警方对滨海县三十岁左右的失踪女性进行排查,共查出42名失踪女性,经过对她们的逐一调查,有四名失踪女性和死者的情况很相符,但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她们的具体情况还是和本案死者的情况有相当大的出入,最终四人均被一一排除。
失踪者查无此人,对不上号,调查一次又一次的走进僵局,警方把眼光又放回到了那只包裹女尸的蛇皮口袋上,该蛇皮口袋的下方小小的印有“建湖珍珠米”的字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米在滨海县并没有销售点,只是在盐城市区才会有销售点。
另外,当初在蛇皮口袋里发现被送检的三块石头的土壤成分不符合张家河附近的土壤成分,而是与盐城市某区域的土壤成分吻合。
这下,警方的调查重心转向了盐城市,对盐城市的484名失踪女性逐一进行核查,排除了470名后,仍还有14名失踪女子因各种原因无法获得线索。
就在这时,警方在盐城市周边的调查也在继续着,他们调查到塘下村的时候时有居民反映,村里一个姓高的女子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过家中了,邻居反映她“多年都不回来”,在了解完情况后警方发现这个姓高的女子和本案死者有很多的相似点,于是决定到她的老家进行调查。
然而,当警方来到其家中时,她的母亲却很坚定的告诉警方,高某并没有失踪,上几个星期还和他们联系过,还把联系的短信交给警方查看,短信的内容大致就是说自己去外地做生意了之类的,到最后,高某的家人甚至开始催促警方快点离开,觉得警方的到来“不太吉利”,让警方“去别家找失踪女子”。
因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警方只好离开了高某家,继续寻找新的线索,虽然发出了大量的协查通告,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警方走遍了整个盐城市,排查了大量居民,但依旧毫无进展。
所有线索都指向盐城市,但针对于盐城市的调查却一无所获,这让警方属实焦头烂额。
转眼时间到了2012年,距离死者尸体被发现已经过了将近三年时间,这些日子里滨海警方一直没有停止对张家河畔女尸身份的查找,他们带着她的DNA几乎走遍了全中国,共排查了全国两万六千多名失踪女性,但还是没能确认她到底是谁:
“的的确确感觉就是大海捞针,因为没有长相,也没有现场,还没有目击证人。”——滨海县公安局副局长皋健
2月20日,就在警方再次搜索失踪女性最新资料的时候,他们发现曾调查过的塘下村高某被列入了其中,即那个当年家人以收到的短信而声称她不可能失踪的高某。
经过再次的调查警方发现,高某和家人的关系一向紧张,无论是和父母还是弟兄子妹关系都比较冷漠,一般来说只有过年才会回家看看,平日里也和家里人没有什么电话联系,顶多偶尔发个短信,加之高某文化水平不高,在外面没有稳定的职业,欠了不少赌债,因此家人也对她没什么好感,不放在心上,这也是在高某失踪将近三年后家人才发现不对劲的原因。
虽然高某的家人承认了高某确已失踪,抽取高某父母DNA与尸体比对后也可以确定死者就是高某,但河畔尸体出现的时间是2009年5月31日,而高某家人提供的短信却是2009年10月,这件事情又怎么解释呢?
滨海县警方对此的分析是:
1.有人一直冒称高某在与其家人进行短信联系
2.这个人应该是和死者联系很紧密的人
3.这一系列操作是事先预谋好的
于是,警方马上对高某生前的居住地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走访得知高某之前一直和一个姓戴的女人居住在一起,还合伙经营着一家棋牌室,邻居还表示戴某和高某经常因为经济上的纠纷发生争吵。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戴某身上的疑点变得越来越多:
首先,戴某的老家位于滨海县,这可以解释她为什么会选到那样的抛尸地点。
其次,戴某在2009年5月就离开了合租屋。
在确认戴某具有重大嫌疑后,警方马上前往戴某的姐姐家寻找线索,并成功从戴某姐姐口中得知了戴某在盐城的落脚点,警方随即对其进行了抓捕。
在大量证据面前,戴某最终承认了自己因为与高某产生大量经济纠纷,长期积怨,最后在出租屋内杀害高某并分尸的犯罪事实,也承认了其要求前夫协助抛尸的情节。
2012年3月11日,戴某前夫被捕,案件终于得破。
1·Moriarty K:「K」字号杂谈:“行李袋检出一条洁白人腿····”
2·Moriarty K:一千零一案:饲料袋里切割整齐的碎尸
3·Moriarty K:一千零一案:垃圾堆里被毁容的残破人头
4·Moriarty K:一千零一案:午夜窗边夺命客,血染床沿梦中人
--------
想到别的东西或者有更多消息随时再补,欢迎码住(8.25 21:18)。
失踪失联还应当包括仅保持微信文字联系,长期没有通电话、进行微信语音和视频通话的人员。
在上海的冰柜藏尸案中,罪犯杀人藏尸后用被害人的微信与家人保持联系,隐瞒被害人被杀的事实长达106天。
106天
杨俪萍父亲最后一次见到女儿是在2016年10月1日,当时这对新婚夫妇请双方父母一起吃饭。2016年10月14日,杨俪萍在朱晓东的陪同下回家,带给母亲一双她工作的学校发的运动鞋。当时杨父不在家,杨母留他们一起吃饭,但杨俪萍推说下次,便匆匆离去。这是杨母最后一次见到女儿。
案发后杨母才知道,10月14日那天下午,女儿刚去工作的晋元小学办理完辞职手续。
2016年11月7日,杨母的手机上收到一条女儿发来的微信:"妈咪,我生日打算和东出去旅游,等他生日再请吃饭。"
11月22日是女儿的三十虚岁生日,一周后11月28日又是女婿朱晓东的三十虚岁生日。按照原计划,杨俪萍父母会找家饭店替两人一起庆祝。
杨母回忆说,对于女儿临时改变计划,当时自己并不生气,觉得年轻人多出去玩说明感情好。她问他们打算去哪儿,女儿答:"想去北海道,要么济州岛。"
杨俪萍父亲后来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微信中"东"这个昵称时,愣了一愣。
女儿是个情感不外露的人,在提到丈夫时从来都是直呼其名或"小朱"。(实际上,她此前也从未称呼母亲"妈咪"。)他虽然觉得女儿突然使用爱称怪怪的,但并没有深究。
第二天11月8日,杨母又给女儿发去一条:"上完课打个电话给我,想跟你说话,好像有点想你了(笑脸)。"可女儿并未回电。
11月21日,女儿生日前一天,她最喜欢的养了十几年的大猫死了。杨母发消息给女儿告知这个消息。女儿连回十几个大哭的表情,并说自己在外地。
天气转凉,杨母想为女婿织一件毛衣,让女儿替女婿在两个颜色中挑选。女儿回答:"烟灰"。杨母回复:"你也有一件烟灰色的毛衣,你们可以穿一样的了。"
杨俪萍二表姐家距离商业一村只有五分钟的步行距离。12月2日深夜近12点,二表姐在步行回家至水电路路口时,突然听见有人唤"姐姐"。她回头,看见了朱晓东。她好奇地问他,怎么那么晚了还在外面,萍怎么没跟他一起。朱晓东神情自若地回答,杨俪萍在家里,他刚下班,正准备回家。
12月14日,杨母再次尝试拨打女儿电话,并问她为何不接。这次女儿回:"手机有点问题,打电话人家听不到声音,还没去休(修)。"杨母倾诉了自己的想念,而女儿也提醒她:"今天降温了,多穿点。"
在圣诞节前,萍爸妈曾两次带上已经织好了的毛衣,在杨俪萍二表姐家等女儿吃饭。可两次女儿都在外地。第二次,女儿说下午会从无锡回来。
可到了傍晚,女儿又因为陪口腔溃疡的女婿在无锡医院挂水,再次错过见面。
二表姐让表妹来取毛衣,并问她是否参加元旦的聚会。表妹回,12月31日是她和朱晓东的结婚一周年纪念,要和他一起单独庆祝。2016年12月30日下午,朱晓东和杨俪萍姨妈约了在水电路路口见面。姨妈注意到朱的脸色惨白。朱解释,上班太累了。
姨妈把毛衣和20个乡下亲戚给的鸡蛋交给朱晓东后,却发现朱并没有回家,而是提着东西往家相反的方向走了。
春节前夕,杨俪萍发微信给杨母:"妈咪我们和小伙伴去香港过大年,初二回来拜年。"杨母开玩笑似地骂她"白眼狼",怪她这么久不和家人联系。
2017年1月29日(初二),萍爸妈在家等了一整天,女儿却声称飞机延误,又来不了了。
杨母对女儿的屡次爽约不快,在微信中说道:"你今天放我们鸽子放了不轻呀。"并问她是否有空参加三天后父亲的六十大寿,女儿回答:"当然。"
2017年2月1日那一天,与所有亲戚齐聚餐厅,盼望女儿女婿前来赴宴的杨俪萍父母,盼来的却是女儿已经遇害三个多月的噩耗。
他们这才知道,这106天来,一直都是朱晓东在扮演已经遇害的女儿。 [1]
其实很简单,就是警方不知道死者是谁。所以才面向社会找线索。
通常而言,破案的一个经典手法就是从受害人社会关系出发,看认识哪些人,跟谁有矛盾,是否情杀,仇杀……
但是,如果连受害人是谁都不知道,社会关系就更是无从查起了。
搞清楚怎么死的,大概什么时候死的,有什么生理(身体)特征,可以靠法医。
但死者是谁,认识谁,跟谁有什么关系(恩怨情仇),法医不知道。
就这次警方征集线索而言,既然他们暂时没搞清楚死者身份,一般而言说明存在以下问题:
1.死者身上没有遗留能证实,查找身份的东西(比如身份证,手机。至于是她自己本来就没带还是被凶手拿走或销毁了,不知道)。
2.警方发现无名尸体,肯定是要跟报失踪的案件比对的。如果这一步没对上,那很有可能就是死者的亲友压根没报失踪(至于为什么没报,可能就是亲友作案,也可能是跟亲友关系实在是不好,没人关心)。
我想起武汉曾经有一个案子,是在武大的珞珈山发现一具无名女尸,认尸启事登了好久,后来还是破案了。
说是受害女子成长在单亲家庭,跟妈妈关系也不好,闹掰了就跑出去了,自己到处辗转打工(有没有从事一些不好说的职业我是真忘了),期间也一直没怎么跟妈妈联系(她妈妈也没怎么联系她,看来是真闹掰了)。
哦,对了,正因为娘俩关系不好,她妈妈也一直没报失踪,那么长时间没联系,只当她是在外面打工。
后来,她在武大(还是武大附近来着,细节记不清了)打工时跟学校的一个教职工搞到一起了,谈了一段时间的朋友(这事儿没其他亲友知道),再后来发生矛盾,被对方杀了,抛尸。
就这么简单。
之所以破案,好像是她妈妈的熟人(还是她妈妈自己来着,这个细节也记不清了)看见登在报纸上的认尸启事,总之就是受害人的妈妈去联系了警察,这才确定了受害人身份,知道了她曾经离家打工,再倒查她打工的路线(经历),按照线路摸排社会关系,最后就破了。就跟拼图似的。
估计这个案子也是想以此为突破口吧。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