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探佚学”,在周汝昌提出的“红学四大分支”中是排名最末的,其余是“曹学”、“脂学”、“版本学”。
自从刘心武以后,探佚学在“红学”中已逐渐式微,我能查到的关于探佚学的综述论文中,基本也就停留在刘心武这个时期了。探佚学比较著名的人物有周汝昌、梁归智、丁维忠、刘心武,其四人的观点都有人批驳。周岭所著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剧本,八十回后的情节应该也属于探佚的内容。
现在,探佚学似乎有让位于“成书过程研究”的趋势。从张爱玲、蔡义江到沈治钧乃至一些民间红学爱好者,成书过程研究和版本学相结合,能动摇探佚的根基——曹雪芹到底写没写完《红楼梦》?或者更大胆一些的假设——曹雪芹构思完《红楼梦》的整体情节了吗?
我本人是不看好探佚学的,对八十回后的情节走向也没有特别强烈的个人观点。因此本回答着重于从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角度,去解释一下探佚学的方方面面,对于题主的问题,希望可以借此稍作说明。
也请邀请我的 @广寒宫在编兔子 见谅,因为我这种读了一大堆曹学的人,是很难对人物命运走向有什么“个人判断”的,脑子已经被洗过无数遍了。可能回答这个问题就很枯燥了。
搞探佚的人,自然认为《红楼梦》迷失的部分是“可探佚”的,可供探佚的素材主要有:
第五回的判词、曲词
脂批中透露的重要线索、情节
带有隐喻、象征意义的诗词、戏曲、谜语、花、花签、风筝、配饰等等
第一回的《好了歌》及甄士隐之解注
以及一些明显的有待展开的情节
但这些素材只能探佚出情节片段,不可能探佚出完整的故事架构,更不可能探佚出原文的文字。探佚学的困境也就在此,情节片段如何发展成八十回后的文字,此一点无从知晓,那整个探佚学就始终没有一个权威结论。
因我个人认为判词是最最重要的线索,下面就以判词顺序开始分析
第一首判词是晴雯的——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甲戌】恰极之至!“病补雀金裘”回中,与此合看)
已经出现“寿夭”二字,哪怕只有七十回,晴雯的死亡也是确定的事。七十回以前晴雯重病初愈,为坠儿的事得罪了人,第七十回还写了晴雯前日放了一个大鱼风筝,惹宝玉不高兴。再加上判词中“毁谤”二字,晴雯被人构陷也应该是一种探佚的方向,只是想不到因为她能够抄检大观园。不过恐怕袭人在第三十四回向王夫人的进言,就会被更多人视作导致晴雯死亡的“毁谤”之一。
所以晴雯在情节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她自己的命运,更是让大观园盛极转衰的大关节之一。没有了晴雯夜里嚷嚷有人跳墙的这件事,也没有贾母动怒要严查大观园关防问题,我想很少人能够想到贾府自己能先抄起自己的家来吧。即使有甄家送东西影影绰绰像是为抄家伏线,如果没有看到第七十四回、七十五回,也想不到甄家的事情居然是先应在抄检大观园上。
第二首判词是袭人的——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甲戌】骂死宝玉,却是自悔)
有了这首判词,加上蒋玉菡和袭人通过宝玉交换了汗巾子,并蒋玉菡亲口提了袭人的名字,袭人和蒋玉菡的姻缘就确定了。连后四十回都不敢翻过来的。再加上宝玉第三十五回专门托莺儿给这两条汗巾子打络子,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七十一回到八十回,袭人戏份不重,不过是通过一些细节,把她所谓“告密”的罪名给洗去大半。
第二十回脂批——“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第二十八回是蒋玉菡出场的一回,庚辰本回前批——“茜香罗、红麝串写于一回,盖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始终,非泛泛之文也。”此两条重要脂批不仅透露了袭人与蒋玉菡的结合,还透露了宝玉和宝钗的结合以及贾府败落后宝玉夫妻要靠蒋玉菡接济的窘境。这些也都与七十回后的文字无关,不影响现在红学界对袭人、蒋玉菡相关情节的探佚。
第三首判词是香菱的——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甲戌】拆字法),致使香魂返故乡。
脂批已经讲了拆字法,再加上画册上的桂花,“桂”字应该可以确定。桂花下莲枯藕败,是英莲的命运——香魂返故乡,也是确定的。如果没有七十回以后的文字,读者们对香菱的印象应该停留在石榴裙一事上,那时节香菱还想着“夫妻蕙”呢,还怕为石榴裙的事情怕薛蟠吃醋呢。薛家上下对香菱都很好,“桂”字应在薛蟠娶的正妻身上,也是很可能被推测出来的。其实第六十七回照理说应该隐隐提到夏金桂才是,毕竟是薛蟠出门一趟的总结,可惜这一回是不是曹雪芹笔墨还存疑,所以香菱命运没有在这一回伏线倒也情有可原。
除判词外,第一回癞头和尚就已经把香菱“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讲得清清楚楚。第四十八回脂批,更是讲了作者为了香菱这个人物用了何等巧妙绵密的笔墨——
【庚辰】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至为侧室,且虽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划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然阿呆兄又如何方可远行?曰名不可,利不可,正事不可,必得万人想不到,自己忽一发机之事方可。因此思及情之一字乃呆素所误者,故借情误二字生出一事,使阿呆游艺之志已坚,则菱卿入园之隙方妥。回思因欲香菱入园,是写阿呆情误,因欲阿呆情误,先写一赖尚荣,实委婉严密之甚也。
这一段脂批实际上并没有暗示香菱的命运,但却揭示了作者在巅峰状态下是如何架构《红楼梦》的文本的。要有一种意旨,这种意旨使得香菱必须和大观园相联系;要有一种映照,这种映照使得一人之性情命运和其他人的产生对比、勾连;要有一种“草蛇灰线”,第一回的英莲的根基,隔了四十多回终于显山露水;要有一种“背面敷粉”,实为写香菱,却拉出来一大群人陪衬,这陪衬的过程中还不忘埋下人物性格的伏线。这样的手法,确实难得极了。
然而以为作者能以这种手法架构所有的文本,我却不敢苟同,诸君不见林如海的死期不明,人物年龄混乱?诸君不见七十回后,情节推进明显加快,突然出现一个人物,两三回中就要了结他的故事?香菱正好赶上了七十九、八十回的这趟快车,我们才知道她遇到了夏金桂,得了重病,命不久矣。可是有的红学家就是以这段脂批的要旨去探佚八十回后的文字,不拘哪里出来一个王孙公子,就非得要和主角的命运相联系;不管脂批议论些什么,必要落到实处,探佚的时候简直就是拼图而不顾整体情节的节奏了。要是没有七十回以后的十回,说不定探佚里就会出现香菱如何贤惠的内容,去映照四十八回的这段重要脂批了。
(未完待续,太长了,我也别一次写完了,省得大家看着也累)
比如大家没有看到晴雯的死,仅凭前70回的内容,红学会怎么推测晴雯之死呢?
好问题。
先来看可供推测晴雯结局的文本依据: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红学研究爱好者首先一定会从这段话里找人名,好比从“钗于奁内待时飞”里面找到了“时飞”两个字,于是给宝钗和贾雨村来了个拉郎配一样。判词里也的确有一个人名,即彩云。
彩云在前七十回最后一次有份量的出场,是“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偷了太太玫瑰露给环哥儿,栽赃玉钏儿。彩云在前七十回里形象很差,跟环哥儿私通,偷东西,陷害玉钏儿。如果今本仅存前七十回,彩云的形象就只是一个贼而已,恋上庶出少爷,为他偷东西害人,最后还被甩了。这段情节会将研究者引向一条错误的道路——晴雯结局将与彩云有关。
彩云的结局,恰好在第七十回:“彩云因近日和贾环分崩,也染了无医之症。”用“彩云易散”来形容,恰好扣得上。(你说巧不巧?)
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也有一桩盗窃事件: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被发现,平儿特地嘱咐麝月:“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炭,要告诉了他,他是忍不住的,一时气了,或打或骂,依旧嚷出来不好。”晴雯知道后果然把坠儿收拾了一顿“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用簪子把坠儿的手乱戳,骂一顿叫他妈来撵了出去。可见晴雯对盗窃案一向眼里不揉沙子,而彩云恰好是个贼。
彩云的靠山是赵姨娘(或者说,两人是互相取暖的关系),赵姨娘的头号仇人是芳官,为蔷薇硝之事(蔷薇硝是贾环打算讨来给彩云的,也是彩云说破“他们哄你这乡老呢”,又把彩云牵涉进去了),赵姨娘跟芳官彻底撕破了脸,“娼妇粉头”“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赵不死的”都骂了出来,而在七十回一开头,就有一段晴雯在床上跟芳官玩闹,摁着芳官胳肢的情节,看得出关系非常亲密。加上前文晴雯替芳官洗头、宝玉到芳官处蹭饭,晴雯用手指戳芳官额头笑骂等情节,可以佐证这个观点:晴雯跟芳官从感情上是一伙的。
如果七十回后散失,我们有理由相信,芳官和赵姨娘的战斗还会升级,从而波及彩云和晴雯,进而波及宝玉、贾环、王夫人等。两边针尖麦芒对上了,牙尖嘴利的晴雯会怎么看彩云?命不久矣的彩云又会怎样还击?最后的致命一击会不会是赵姨娘给的(因彩云之死)?当然,赵姨娘到王夫人那里嚼蛆未必有用,但如果到贾政那里嚼一嚼呢?
因此,拜张狂恣肆的芳官所赐,彩云赵姨娘一伙至少看起来很有弄死晴雯的动机。“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扣在赵姨娘头上妥妥的不亏。判词也对得上,伏笔线索也接得上。晴雯之死可能就会是这么一个样子。
具体一点呢?晴雯的死法也可以据前七十回文本瞎JB推一下。
70-80回中,死的最重要人物是晴雯;抽掉这10回,前70回里还有一个丫鬟死得比较重要:金钏。
而金钏之死,最致命的原因是她教唆宝玉“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说彩云与贾环私通,间接造成了金钏投井,不算冤枉她。
玉钏儿有多怀念死去的姐姐,她就会有多恨彩云。这丫头性气上来,连宝玉都敢恨(亲尝莲叶羹那段),不要说彩云。彩云的盗窃案终究是一个把柄,如果哪天玉钏儿拿住了彩云和贾环的什么,吵嚷出来替姐姐报复,看起来也并不奇怪。
在此情境下,赵姨娘会本能地把祸水往宝玉身边引,教唆贾环去拿宝玉的把柄。也许他拿住了宝玉和芳官?甚至宝玉和晴雯?闹到贾政那里去,贾政怒火攻心,就算不打儿子,也会命王夫人立刻发落了这两个狐媚子。
然后晴雯和芳官则会百口莫辩,生生冤枉死。
晴雯身体不坏,病补雀金裘说她“素习是个使力不使心的,再素习饮食清淡,饥饱无伤”,不看70-80回,很难想到她会是病死的,估计会往自尽这个方向猜。怎么自尽呢?估计还是投井(或者投河投湖),其次则是跳楼。因为黛玉《五美吟》里,西施沉江,绿珠坠楼。投水自杀跟金钏犯重,那就跳楼吧,落花犹似坠楼人,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