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抄检大观园时候查出了林黛玉题诗的手帕,后面的故事会怎么样? 第1页

  

user avatar   mao-mao-56-16-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现在一样。。。

又不是没有在林黛玉这里查出东西。在林黛玉这里明明已经查出宝玉的东西了啊。

我一直认为这是伏笔的。

也就是说,当时王熙凤这么说就是给宝玉和黛玉打圆场。她不可能真的去查这个事情。

而王夫人本来就在疑心宝玉是不是有和姑表姐妹一起不避嫌了。所以本来就在猜忌黛玉了。

所以王夫人知道这件事情后,就应该夸王熙凤想的周到,没有把这个事情闹开。

而且王夫人在赶晴雯的时候不是已经说了嘛,明年要让宝玉搬出去。而当时已经是中秋节过后了。

       因叫人查看了,今年不宜迁挪,暂且挨过今年,明年一并给我仍旧搬出去,才心净。     

还有就是因为出了司棋这件事情。王夫人认为家里姑娘年纪到了,该出嫁的就出嫁,该相看的就相看。所以迎春一定亲很快就嫁出去了。


user avatar   li-chen-61-68-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查抄大观园中的公子小姐。如果真想要找出思春之人,不是应该主子丫头一起查抄吗?为什么只查抄婆子丫头?

一是因为兹事体大,事关贾府声誉,任何人都无法承受这样的代价,我是说贾府任何人,包括邢夫人和王夫人。

抄检大观园之事为什么会出现?因为邢夫人在大观园发现了绣春囊。即便是邢夫人对王熙凤乃至于王夫人甚至贾母心有怨气,自觉抓住了王夫人和王熙凤把柄,也没有贸然声张。还对捡到绣春囊的傻大姐说:“不许告诉一人,这不是好东西,连你也要打死。皆因你素日是个傻子,以后再别说出来。”拿到绣春囊后,“邢夫人回头看时,都是些女孩儿,不便递与,自己便塞在袖内”。后来为奚落王夫人,也只是将绣春囊封起来,由自己的心腹陪房王善保家的送过来。如果邢夫人想宣扬出去,不用她提一个字,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不那么谨慎,以贾府的人多眼杂,自然会流言四起,但她却选择了最隐蔽的方式,是明白其中利害。

而王夫人看到绣春囊后,虽然气得半死,但第一反应,是责骂王熙凤,说是王熙凤遗落在大观园的。面对王熙凤的质疑,这样训斥:“一家子除了你们小夫小妻,余者老婆子们,要这个何用?再女孩子们是从哪里得来?自然是那涟儿不长进下流种子哪里弄来。你们又和气,当做一件玩意儿,年轻人儿女闺房私意是有的,你还和我赖!幸而园内上下人还不解事,尚未捡得。倘或丫头们捡着,你姊妹看见,这还了得。不然有那小丫头们捡着,出去说是园内捡着的,外人知道,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

王熙凤则辩白:绣春囊做工不好,我纵然有,也不要这种品质低劣的;即便有,也不会带到园中去。而且,园中往来人甚多,奴才中也有很多年轻小媳妇,还有大老爷带来的姨娘,珍大爷的妻子尤氏以及佩凤等侍妾,园里的丫头们也有嫌疑。看到了吗,即便是假设,王夫人与王熙凤也从未怀疑过这些未婚的公子小姐。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名声极为重要,不能有一丝瑕疵。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府的作风很不好。宁府自然不用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贾珍跟自己的儿媳偷情,贾珍贾蓉父子还同时跟贾珍的小姨子、贾蓉的二姨尤二姐不干不净。贾琏跟自己父亲的小妾眉来眼去,还时不时地跟下人的老婆偷情,王熙凤闹起来,被贾母王夫人等发现了,邢夫人王夫人还说凤姐,贾母也说:“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哪里保得住不那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让她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这说明公子哥偷情并不算道德污点,主子之间乱伦最多算是不光彩,不至于到败坏家族名声的程度。但是,这仅限于已婚的主子,未婚的公子小姐是坚决不允许的。

在第三十三回中,贾政认为贾宝玉引逗戏子、奸淫母婢,气的眼都红紫了,也不问他详情,直接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还嫌小厮们打的轻了,一脚踢开,自己咬牙狠命地打了三四十下。王夫人虽然心疼,但事后袭人劝王夫人的时候,袭人说该打,说宝二爷平时不注意,如果被小人乱嚼舌根,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就完了。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禁”,说明王夫人也是认同袭人之言的。

由此可见,未婚的公子小姐名声极为重要,一大原因估计是他们还未议亲,如果声名被毁,议亲的时候就很难有门当户对的家族愿意联姻。在清朝,盛行高嫁低娶,女子的名声就更为重要。一旦家族中有一个女子名声被毁,影响的是整个家族的名声,毁掉的是整个家族的待嫁女子。热榜网文中庶女故意诋毁嫡女名声,只为自己代嫁富家公子的桥段,在事实上是行不通的。联姻作为一个稳固家族地位、扩展关系网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一旦名声被毁,没有地位相当的家族与之联姻,就会被整个阶层排斥,最终只会落得穷途末路、再难振兴。

所以,任何人都不敢拿未婚公子小姐的名声说事,即便邢夫人有多么不满王夫人和王熙凤,即便王夫人有多么不喜欢林黛玉、反对二人婚事,都不能使用污蔑名声的方式。而抄检大观园,固然有小人的挑唆,更多的是为了查出是谁作出这种无耻之事,并将其撵出去,以确保大观园中众位公子小姐的名声,对外的说辞也只是丢了东西要查赃。

二是林黛玉有贾母的护持。贾宝玉跟林黛玉的感情众人皆知,即便是二门上的小厮兴儿也说:“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无再不准的了。”在元宵家宴中,林黛玉当众让贾宝玉将自己杯中的残酒喝了,众人也未见谴责非议,反倒是王熙凤用别话岔过去。

贾宝玉以为林黛玉要回苏州去,直接疯魔了,说什么也不让林妹妹走,这感情表露的够明显的吧,最后还是薛姨妈将其解释成兄妹情:“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剌剌地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万安,吃一两剂药就好了。”

明面上没有责难,贾母众人是不是心里提防?也没有。此事之后,贾母看戏回来,还要顺路看看他们二人,疼惜之情可见一斑。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态度,心里别有想法的薛姨妈,也只是在看望黛玉的时候,试探着说要把林黛玉定给贾宝玉。

所以,贾府上上下下几乎都知道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感情,但从未有过流言蜚语,为什么呢?因为有贾母保驾护航,二人的事是贾母认可和鼓励的。当然了,王夫人是不认可的,即便如此,也只是在责骂晴雯的时候提了一句:“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

王夫人看不上很像黛玉的晴雯,并把她赶走,间接导致她早夭,对此贾母颇有微词:“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识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还说宝玉亲近丫头并不是因为知道了男女之事,倒像是本来是丫头,投错了胎似的,以此反驳王夫人对晴雯的污蔑(勾引宝玉)。

晴雯只是个丫头,对于王夫人的小动作,贾母并未明确驳回,但如果王夫人对林黛玉有所动作,贾母肯定是要驳斥的。贾母平时虽然不管事,只安享富贵,但还是最高当权者,贾府上上下下还是要听的。贾政笞打宝玉,王夫人只是抱着板子劝,贾母却是厉声责问贾政,贾政也只能直挺挺的跪着劝慰;另一次宝玉被打,贾母闻知是因贾珍而起,还专门把他叫过去骂了一顿,贾珍可是宁府最高当权者,家族长房。由此可见,贾母有足够的话语权,确保黛玉不被贾府众人打击中伤。宝玉被吓,贾母闻知是因为有人夜赌乱窜,还大为生气,贾府众人都屏气凝神,“默无所答”。直至贾母歇晌,“大家散出,都知贾母生气,皆不敢各散回家,只得在此暂候。”如果真的有人敢借着着手帕的由头贬斥黛玉,估计贾府就要风云变色、山雨满楼了。


user avatar   wei-luo-ni-qia-19-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user avatar   li-er-dan-62-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曹雪芹是古今中外最不流俗的作家。

我们可以想象下,普通小说人物设定:

【正义女主】

仙姿绰约——必然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着装淡雅,不爱施脂粉也美丽动人。

多愁善感——必然是温婉内向型,说话做事温柔不带锋芒,不到迫不得已不会生气发怒。

【反派女二】

雍容华贵——服饰必然艳到极致,喜欢各种富贵的装饰,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积极入世——性格肯定是活泼热烈型,为人处事积极、很有能量,表面乐呵呵暗地使绊子/或者明着就使坏。

这里坏不坏取决于是否设定反派,也有可能仙女型是反派,玫瑰型是正派,但总有一正一反且人物形象大体如上。无非是淡雅美女/浓艳美女两种刻板印象。而实际上呢?

首先《红楼梦》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女主设定,前期黛玉戏份较多,后期(包括流失的后文)应该是宝钗戏份多,曹公对两位女主都是特别欣赏的态度,并不存在反派设定。其次,仔细看人物设定,完全不是流于世俗那种。

【黛玉】

仙姿绰约——但也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很有生活情趣,收拾屋子&打扮自己都有一套,穿衣打扮并不朴素,美商很高。

多愁善感——但是言辞犀利,爱说笑打趣,有点傲气,性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向,相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宝钗】

雍容华贵——却并不喜欢富贵装饰,也不爱打扮自己,住的屋子也跟雪洞一般,是真的天然去雕饰。

积极入世——性格并不算外向,不喜欢显山露水表现自己;虽然看起来八面玲珑,但内心很豁达、淡然,是君子范儿。

所以如果按照刻板印象,不好好读原著,get到黛玉宝钗几个关键词就先入为主,很大概率会误解甚至完全搞混两个人设。




  

相关话题

  薛宝钗送燕窝这一章里,都有什么隐意? 
  偶然穿越见到曹雪芹,可以问他三个问题,你会问什么以及原因?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喜歡林妹妹呢?或者說有人覺得林妹妹小性子有人觉得刻薄,心眼小? 
  如何看待鲁迅不喜欢林黛玉? 
  《红楼梦》里丫鬟的名字都有什么深意吗? 
  为什么我感觉,喜欢黛玉的是男生多,喜欢宝钗的反而女生更多? 
  如果林妹妹真的有个嫡亲的兄弟,故事会怎么发展? 
  《红楼梦》中晴雯与宝玉有发生过性关系吗? 
  87版《红楼梦》有哪些十分巧妙的增、删、改处? 
  贾宝玉的原型是朱由崧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向孩子解释,“为什么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小孩子说话都没用?”?
下一个讨论
陈武民老师:大宝二宝关系紧张没事儿就掐架,父母要如何引导?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