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教育部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将产生哪些影响? 第2页

     

user avatar   zhan-mei-76-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兴平年间,汉献帝刚刚站稳点脚跟,就下令免去推举,对所有应试儒生进行考试录用。大量贫寒子弟得到官位。

《后汉书献帝纪》: 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诏曰:“孔子叹’学之不讲’,不讲则所识日忘。今耆儒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绝荣望,朕甚愍焉。其依科罢者,听为太子舍人。”

献帝还以此为基础,在弘农郡创建了临时太学,并安排了讲经的博士,供他们进一步深造学习。

冬十月,太学行礼,车驾幸永福城门,临观其仪,赐博士以下各有差。

建安年间,曹操接驾。为了断绝刘协参政的可能性,曹操把那些从平民中招考过来的郎中尽数杀绝,并对刘协进行严密的监视。

《后汉书伏后纪》: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

除此以外,曹操还以战乱为由拒设包括太学在内的官学。并废止了考试环节。

《三国志华歆传》: 三府议:“举孝廉,本以德行,不复限以试经。”歆以为“丧乱以来,六籍堕废,当务存立,以崇王道。夫制法者,所以经盛衰。今听孝廉不以经试,恐学业遂从此而废。”

(这是曹丕时代倭鬼们就要不要恢复考试的讨论,可见曹操时代根本没有考试。)

之后曹操连续发布数道《求贤令》,代表着他创造出了一套全新的选才制度——应试者将跳过学业考察,直接依靠个人推荐担任官员。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种废除考试,依赖个人推举的举官政策就是著名的素...唯才是举。它作为九品中正制的基础,得到了后世群众的交口称赞。


user avatar   zhi-he-yo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校才不是为了读书,是给双职工看孩子的。”

现在廉价劳动力紧缺,学校还要凑热闹占用劳动力的休息时间,终于要不忘初心了么。

=============谈谈教育============

中国的教育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谈不上“凭兴趣提升个人层次”的用途,主要社会功能就是,为各劳动岗位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注意,是劳动岗位,不是个人追求,教育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各个劳动岗位而不是具体某个人的“梦想”,这一点是中国教育的根本。

然后很容易发现,现在已经过了全民扫盲阶段,“各劳动岗位”需求的已经不仅仅是“识字”的劳动者,更多的是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而这一类人才,培养的场所不是中学,不是小学,而是大学(本科及研究生)阶段。

所以说中国的教育模式可以很简单的分成两部分:

1、筛选阶段,负责从每年的出生人口中挑选出更适合接受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人。

2、培养阶段,负责把前一阶段挑选出来的人培养成有学习能力和基本技能的人才。

除此之外一切“教育”都是在自我感动。

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才是正确的“筛选”?

答案是高考。

在各种推荐入学的歪风被遏制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考成绩是最主要的高校入学判定手段,而高考的考核范围就是高中教材,至少在纸面上就只有高中教材。也就是说,从设计者的角度,中国这套教育体系,在“筛选”层面,比拼的就是高中三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考试成绩的应试能力

残酷?

对,相当残酷。

公平?

差不多,至少对于本省本民族,相对公平。

所以不管网络上那群义愤填膺的学生怎么喷“考试工厂”,衡水模式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被“上头”认可的,这种模式能够从家境普通(指负担不起写北极考察笔记的中学生)的人群中,较为有效的筛选出能够适应高强度学习模式的人群。如果打烂衡水模式,要用什么新的模式来代替?九品中正制?

既然中国的教育模式以高考筛选制为核心,那么高中之前的学校生活有什么意义?

答案是,替家长看孩子的意义。

这话很不好听,但它是真的,初中,小学,就是大一点的托儿所,替双职工管理孩子(而且还有二胎三胎)。

当然如果你需要一个高大上的说辞的话,我也可以给你。

小学初中,让学生学会做人,比让他们掌握知识更重要

话,不妨说,事,不妨照做。

理解了这一点,现在教育管理部门的一系列举措,就很容易理解了。

如何看待教育部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如何看待多部门严打中小学生补课?

如何看待小学禁止向家长摊派家庭作业?

……

道理都是相同的,替家长看孩子的机构,不能给孩子家长增添额外负担,仅此而已。

摆正自己的位置吧。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会上很多工作岗位小学、初中文凭就能胜任了。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纯技术角度出发看待基础教育。

第一,基础教育选拔出真正对学科感兴趣的天才,比选拔出一批做题家重要得多。

第二,基础教育的目的必然是教会更多人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而不是看谁更会卷。

第三,教育归教育,社会归社会。社会的问题不能丢给教育解决。如果你们认为共同富裕不可能,宣部的大喇叭成天放屁,那么也请你们先解决这个专业放屁的机构,而不是跟七岁小孩起腻。

你们要是有这个小孩起腻的劲头,好多社会问题早就解决了,也不会搞到现在生孩子成问题的地步。

我确实有点想不通很多人的思想构成:

一边支持走版社会主义,一边宣告螺丝钉必定穷困潦倒,还一边吐槽资本家太坏没良心。

想开汽车就要老老实实造汽车,不能把汽车壳子缝在牛身上冒充汽车吧?

反正所有制关系不发生根本改变,你卷不卷教育他都得这个德行,让你一天跟三十五个家教补课,再每天刷四十八小时的题,你就一定考上了?

你考上了就一定阶级越升、财富自由了?

搞笑了属于是。


user avatar   cathy-62-87-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民党现在的政治纲领用三个字就可以总结:想执政。

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政治理念了。所以国民党的精英和名嘴只会一招,批评民进党,无论干什么都跟民进党唱反调。

这种路线只有在民进党的执政引起天怒人怨的情况下才有一丝成功的可能。不然现在生活还过得去,选民为什么选一个除了想执政一点理念都没有的政党呢?

台湾已经长时间成为发达经济体,他的文官系统基本可以独立于政党运作。所以无论谁在台上,短期内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不太成问题。这时候选政党就是冲着理念去的。

民进党的理念就是实质台独,而且这几年有美国支持,确实给岛内选民一种台湾得到不少国际认同的感觉。反观国民党,只会批评民进党破坏两岸关系,却拿不出自己的理念。张亚中的两岸和平协议虽然天真,但是起码有个让人能看到的东西。所以今年党主席选举才突然受到很多关注和支持。

但是保守又自私的国民党高层担心张亚中的两岸路线不受中间选民欢迎影响选票,还是做掉了张亚中的主席,选了自以为的“安全牌”朱立伦。孰不知在当前全球民粹主义高涨的如今,最让选民讨厌的就是这种保守又不接地气的政治家族出身的精英。不但拉不到中间选民的支持,连国民党的支持者都充满失望,所以最近四大公投、台中补选、罢免林昶佐全部惨败。

面临这样的重大失利,朱立伦竟然不敢亲自出席新闻发布会。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愚蠢了。如果朱敢于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政治责任并且请辞,起码他本人还能保持一点尊严,也留下一些东山再起的可能性。现在这个做派,让所有人看到他的懦弱和自私。国民党已经败无可败了,还把持着一分钱不值的主席位置。幻想在明年的地方选举中也许能赢回一点政治资本。

国民党从上到下都是这么一副做派,还妄想回去执政。他们不完蛋就没有天理了。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mai-zi-de-yi-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user avatar   Miss_Le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鬼子有点自作多情了,人家泽连斯基讲话是给你们听的吗?在泽连斯基眼里,鬼子和黄皮猴子不见得有啥区别,怎么可能听得懂人话呢?就算听懂了,有什么资格感到不满吗?

所以总结起来,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你泽giegie和你拜爹爹在唠很重要的事情,你跟那裹什么乱呢?


user avatar   di-yi-da-zong-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以次数来说,隔天练效果好。比如你二十天练十次,我十天练十次,你的效果肯定强于我的,这确定无疑,为什么呢?你休息的充分。能强多少?不到15%。


但是,如果以天数算,比如二十天你练十次,我二十天练二十次,我肯定要强于你,为什么呢?因为我做功是你的一倍。能强多少?能强60%。


再换个情况,我一百公斤杠铃深蹲每组二十个,做六组。你深蹲二百公斤,每组做十个,也是六组,咱俩做功一样,可是你第二天就做不了了,我第二天还是一样做。你就耽误一天,我却没有耽误。那么哪个增肌效果好?当然是前者。哪个更安全?也是前者。有毛病吗?没毛病。


比如补课班,有的就教做题、刷题,有的就教【连连看】,作为健身来说呢,还是要踏踏实实侧重于耐力,健身是自己的事情,是永恒的事情,拼的是狠劲毅力,又不是考试,你那么着急干什么?


user avatar   wang-shi-c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经济地位提高了,所以想要争夺话语权,争夺文化的主流和正统了啊。

不管是人还是城市还是地区还是国家,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有钱之后,都不会满足于被代表,不再满足于成为首都下面的属地,而想要平起平坐,争夺中华文化的主流与正统。

就比如,几十年前,香港比大陆有钱。现在香港稍微有些颓势,但广东省依旧劲头迅猛。所以粤语歌席卷全国,所以早茶,肠粉,点心等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就比如,如今的互联网上,不少皇汉在攻击东北是满人不是华夏正统。而南蛮这个词,却是越来越难看到了。

就比如,我们看的韩剧,日漫,美国好莱坞电影一样,不都是经济实力做背景之下的,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吗?

教科书里面说,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没问题。

经济中心——部分城市不服,但是还可以接受。

文化中心——广大南方城市群起而攻之:凭什么?

车同轨,书同文,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好事。问题是,同的应该是谁的轨,谁的文?

当然北京话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普通话,是有政治意味在其中。而食物,相对而言政治意味要轻很多,作为一种软实力的体现,便有了竞争的可能。

为什么大家要说过年我不吃饺子?

应该说,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过年应该要吃饺子,以至于别人觉得有必要来为不吃饺子发声呢?

因为过去不吃饺子的人,没有话语权啊。

因为皇城的王公贵族们吃饺子,所以大家觉得:

中华文化的正统,就应该过年吃饺子啊!

到这里为止,你可能会觉得我是在黑。但恰恰相反,我觉得,争夺这种话语权的行为,毫无问题啊。

就好像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在一起介绍各自家乡的美食一样。希望自己家乡的美食被更多的人喜欢,这个出发点完全不需要被指责。而对于地区而言,借助其更强的经济实力,更强的文化输出能力,来宣传,就好像CCTV4一堆大江大河大武汉啊,最美晋中啊之类的广告一样,同样无可厚非。

我要是北方人,我也希望大家过年都吃饺子。

我要是南方人,我也希望大家过年都吃汤圆。

(可惜我是江淮之间的人,貌似没什么过年必吃的食物……)




     

相关话题

  国家(或者说是社会和市场)是不是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工科大学生? 
  湖南一中学生冲上讲台打伤女老师,当地回应事件原因正在调查,这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哪些警示? 
  为什么公立幼儿园那么多人挤破头想上? 
  在职研究生有用吗? 
  学生告诉我她妈妈出轨,我该如何妥当处理? 
  学历和创造力哪个更重要呢? 
  如何看待人大附中某实验班今年有9人被清华计算机系录取? 
  网曝海南一副校长用水管抽打学生体罚,目前已被停职调查,若属实该校长将会受到哪些处罚? 
  一直被教育要努力,要认真,你这一阶段很重要,那我们什么时候能休息? 
  从 1977 年恢复高考到现在,上大学发生了哪些变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什么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王兴表态「共同富裕」,称美团有「一起更好」的意思?各大公司名称可以如何解释?
下一个讨论
人口计生法完成修改,法律保障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