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明经常带孩子旅游长见识,为什么发现孩子的格局还是打不开,像没见过世面? 第1页

        

user avatar   pandamalo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在美国呆了几十年的人英文还说不好呢。


仅仅是创造条件和环境本身并不能保证解决问题。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带麻雀去一次火星,再回地球,麻雀还是麻雀。

格局这种事,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基因的成分,从90%占比,到50%占比。这方面的资料太多太多。

历史上,帝王后代,受那么好的教育,真正成功,有格局的,几个?

叶卡捷琳娜,教员,严格来说,没有在青春期前受过有格局的教育。格局比谁都大。

还有哦,北京开出租的大爷,至少我坐过的,格局也是大的一塌糊涂,不但格局大,心胸也大。换了我,有了那样的格局,是无法安心开出租的。

还是尊重孩子吧。让小麻雀幸福的过一生有什么不好呢?


user avatar   bu-ai-chui-niu-bi-de-cao-lao-ye-m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告诉你出去旅游多了格局就能打开?

我看你是鸡汤喝多了魔怔了

所谓的见识,一定是要有一定的了解,再去亲眼所见,这才叫见识

就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一首诗,孩子学过了,在秋季的余晖下,你带着孩子登上山顶,望着远去的候鸟,灿烂的晚霞,看着江河向远方流去,这个时候再念出这首诗,是不是感觉整个意境就升华了?

这才是增加见识的方法,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里指的是死读书没用,要结合实践来看,但是不是让你不读书就去行万里路

蒲松龄与人长谈,搜集民间轶事,写下了聊斋,一个人斗大字不识一个,听再多故事也就是个故事

知行合一,才是正道


user avatar   chai-bu-duo-xian-sheng-35-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是旅游能长见识,那导游就是世界上最有见识的人。

对大多数人而言,旅游不过是换个地方吃饭,换个地方睡觉,再拍一堆照片发一堆朋友圈而已。这种旅游能长什么见识?

小时候老妈带我去青岛玩(走亲戚,顺便玩了几天),我只记得看见了大海,海水是咸的,还在栈桥上拍过一张傻乎乎咧嘴笑的照片,仅此而已。如果她能给我讲讲青岛的历史,讲讲那些欧式风格的建筑的来历,讲讲德国殖民地,哪怕讲讲谣传的德国下水道,也能给我长不少见识。问题是她一个农村女人,也不懂这些,啥都讲不出来。这次旅游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就海水和栈桥那点记忆,仅此而已。

再比如同样是去独山旅游,普通人可能也就看到一堆烂尾的建筑,而督公却能透过这些烂尾的人造奇观看到背后触目惊心的地方债问题,做出一期干货满满的《睡前消息》。要是家长带着孩子旅游也能像督公做《睡前消息》那样一路走一路讲,那肯定能给孩子长见识啊。问题是几个家长有这个知识储备?

对了,我记得督公曾经说过,他上小学的时候,每到暑假他父母就带他出去旅游,有时候为了完成旅游计划甚至已经开学了还要请几天假。我相信督公的父母就是边旅游边给督公讲解各种知识的。督公能成为行走的百科全书,他父母功不可没。

所以旅游能不能给孩子长见识,完全取决于父母,取决于父母的见识和知识储备。旅游不过是一个契机,真正让孩子长见识的是旅游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如果父母本身脑袋空空,就别指望靠旅游给孩子长见识了,有那钱还不如带孩子吃顿好的。


user avatar   miji1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旅个游就能打开格局的话,那相亲市场里喜欢标榜自己爱旅游的女人一定是最有格局的人。


user avatar   xiao-jin-yu-dou-dou-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旅游就能打开格局??? 什么鬼逻辑!

难不成世界上格局最大谈吐最大方眼界最开阔的是导游???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旅行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但见识格局的塑造不能仅仅通过旅行获得。

同时,不要混淆见识与谈吐,后者是一种社交技能。

分析下家长的思维问题:

家里平时一直注重带着儿子出门,几个大城市都转过了,甚至还集资出了两次国,没别的想法,就是想让孩子见见世面,不要露怯。

很多人走过万里路,但他可能还是腼腆,露怯是性格内向缺乏社交自信,这不能靠旅行解决,往往需要靠父母的良性沟通,和对孩子语言能力的训练、情商的训练获得。

带小孩出去多走走很好,建议避免走马观花,把旅行和当地的知识结合起来,把旅行感受与自己所生活环境的区别总结出来,让孩子有所收获。

结果今天小学开学,带着儿子去学校办手续,就让他去和班上的小朋友自己玩了。过了一会儿转回来观察,没想到还是不太行。
和别的小孩比起来总是太腼腆,没有格局,说不清楚话,老不好意思。看他的谈吐,完全没有见过世面的感觉,唯唯诺诺的,搞得我们父母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刚开学认识的新同学,孩子不能立刻变成自来熟,是正常的,有些孩子是慢热型的,这并无不妥。

这种慢热性格的人,一旦有真材实料和见识格局,在未来往往会被评价为“稳重”,这是好事,有啥需要担心的呢?

从学校回来之后,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说他,就是有点难过又气不过。所以想问问知乎上的朋友,为什么孩子的格局就是打不开呢?

再说一遍,格局跟社交能力不是一码事,不要因此有挫败感,对孩子的培养是一个顺序渐进又需要引导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要倾听孩子的想法,比如,他希望怎么交朋友,他为啥不好意思说话,这些沟通很重要。

要“帮助”孩子去达成孩子期望的成长,而不是“强迫”孩子去达成家长期望的成长。

旅游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我们之后该怎么做?

在财务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带孩子旅游是有好处的,可以根据旅游目的地跟知识、价值观、理想结合,以塑造包容、自信、乐于思考、有志向的孩子。

比如你带孩子去西班牙玩,去之前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下当地历史文化,他们的传统,以及他们与中国人想法不一样的东西?他们的气候和地理,对他们文化和当前情况有啥影响?

比如带孩子去迪士尼,迪士尼是怎么创业的?为什么他们要出一堆公主?公主针对的是什么群体?迪士尼公园怎么赢利,有哪些赢利点?

把旅游结合成一个提出问题实地考察实地思考的过程,可能更有收获。

以上。

供参考。


user avatar   ni-zhang-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见识、见识,始于见,落于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间的“不如”二字,是后人画蛇添足。

读万卷书是学习理论,行万里路是联系实际。

见美景、见他人、见生活方式都是见,但是化而为识,最简单的办法,是有一位好的“老师”来讲解。

如待人接物,大部分“老师”停留在教导孩子要讲礼貌,要称呼别人。却并没有告诉孩子“讲礼貌会让大人更喜欢你,对你更好、更亲,不信你下次试试大胆地喊一声李叔叔。”

行万里路未必就要出去旅游,关键是“老师”要能抓住每一次因材施教的机会。

如果家长自认为当不了好老师,那就加紧教孩子识字,把任务交给有水平的前辈们,让孩子去读白话本精编过的启蒙书、儿童读物。比如三字经、增广贤文、成语故事、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等等。当然,《弟子规》这种糟粕就不要读了,这本书就停留在简单的说教。

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自己怕教不好,不如交给古今的贤者们,让孩子先“学”,然后再带孩子去“见”。


user avatar   alfredda-lao-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下。关于格局问题,正在写一个回答。回答一个关于中国有哪些知名旅游打卡地的问题。我花了4个小时,整理了74张图片。大概写了这个问题的……四分之一吧。计划用三天时间补完整。

而且就这,写的都是非常非常浅显的。旅游的格局,本质上是对于自然、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我不敢说我特别懂。能做到对某几个地方有研究,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有兴趣的朋友请移步。

…………以下为原回答…………

这个问题我挺有发言权的,毕竟我在知乎写旅游(没数,但五六万个赞肯定是有的),自己又搞培训。我朋友家的娃,三年级,上学期去了趟杭州,被要求写杭州游记。他写:

在杭州西湖边,苏堤和白堤中有个岛,岛上有条小路,路边有个古色古香的大房子,据说是清朝的。房子里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假山。

然后朋友知道我在知乎专门写旅游,拿来让我帮忙改改。

我一琢磨,这不就是孤山文澜阁嘛。动笔改了一下:

文澜阁坐落在白堤与苏堤之间的孤山路上。乾隆当年修订四库全书,在全国修建了七处藏书阁,这里便是其一。作为皇家书阁,文澜阁的格调代表着帝王家的颜面,为此,天下闻名的太湖叠石“仙人峰”便被安放在此处。

给孩子改个作文,我就不加什么修饰语句了,简单点挺好。然后我朋友问我,啥叫太湖石??文澜阁是什么?

这我就很尴尬了,你问孩子格局为啥打不开?首先…很多家长格局就不太够…

无讽刺意味,但是这也是事实。作为知乎旅游板块还算有点知名度的答主,我很清楚的一点:你谈目的地的旅游文化背景和风俗的形成,点赞和收藏远远比不上写一篇怎么吃怎么走怎么省门票怎么薅酒店羊毛。就比如这个杭州的攻略,我如果不加路线餐饮特色这些,估计没什么人看。虽然我一直认为,把路线写太全,会失去旅游前探索和准备的乐趣。

大部分人出门旅游,图的并不是增长见闻又或者是学习知识,就是玩儿,心态很放松的。我也认识一些做深度体验游的朋友,算是一个小众市场,但是他们的客单价都很高,会劝退不少人。

其实这没什么对错,也没什么高下之分。你问我现在想去哪?我就想去度假村泡个温泉,呼吸下新鲜空气,躺平,什么都不想,大脑放空。

但你如果是带孩子去玩,尤其是想让他增长点见识,就别那么马虎了。

一个人对于目的地的兴趣,首先来自于他的书本,又或者是视频资料。书本而言,二年级有两篇《黄山奇石》《葡萄沟》,三年级《海边小城》。高年级就多很多,什么巴金《小鸟天堂》,鲁迅的三味书屋百草园,还有哪篇里面提到的乌篷船。

当孩子在书本中,对于目的地产生了好奇,并且有着探索的欲望的时候,你再带他去,就完全不一样了。

黄山。如果看到了黄山的云海,那它是怎么形成的?我在提黄山猴子观海的时候,说了一句,那里一定得早上去。

不然的话,你只见得的猴子。

见不到海。

而这里的奥妙,就在于云海的成因。山涧的水汽汇聚,经过一夜的蛰伏,在清晨温度刚刚好的时候形成雾化。而等太阳出来,温度升高,自然而然就消散了。

葡萄沟。领略过吐鲁番的昼夜温差,才会更加的明白什么叫糖分的转化。

对于内陆地区的孩子,最期待的其实是大海。我永远忘记不了我9岁那年去深圳的小梅沙,第一次见到海时候的情景:我坐在大巴车上,从罗湖去小梅沙整整2个小时,一路上昏昏欲睡。一直到临近目的地时候,突然被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惊醒。虽然眼前还见到没有那一片蔚蓝色,可是我所有的期待都被吊到了极致。

如果让我现在去描写大海,我一样会把这一层感受添加进去。未见先闻声,惊喜不自胜。而这一切,源于我9岁那年,去了深圳小梅沙。

其实这已经就是长见识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格局再大一点,那不是孩子的问题,是你的问题。

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鲁迅的百草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鲁迅带给我们的百草园是充满乐趣的。但是在鲁迅自己的评价里,实际上是这句话。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可能鲁迅的百草园,只是下图中的那一座荒芜院子,只有些野草。

但是在你读了他的文章后,心中所感确是如下的院子。

童年的乐园。

文字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勾起心中所有的幻想。皂荚树、叫天子、石井栏、桑葚,鲁迅给出的一幅幅画面,满足了我对于田园生活所有美好的想象。

我的高中老师讲这一点的时候,还挺详细的。但是我那时候理解不了。因为我缺少那种在乡间玩耍的感受。

如果作为家长,你自身能明白这一点,你在引导自己家娃的“格局”时候,自然会放得开。

我是比较鼓励带孩子出去玩的。如果你要求不高,就让他上车睡觉下车尿尿,不要那么复杂。很多旅行带来的感悟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

如果你想要所谓“格局”打开,那么你对于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就必须要下苦功夫了。

知乎上有很多好问题和好文章,比如,去过黄山真的会「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吗? 为什么中国的山水和外国的山水给人感觉不一样? 有没有因为一种味道而想念一座城市? Alfred大老虎:徽文化中的“山、水、人、文” Alfred大老虎:走向消失的文化遗产——红岛木船制造技艺

希望这些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考。

回答最后一问,随随便便出去玩玩,真的有意义吗?

这是高中历史课本上的一幅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它就坐落在广州的烈士陵园。当年我高考完,去广州玩的时候,特意去了下那里。走到墓碑前的第一感觉是,原来我真的可以靠近历史。

在陵园里闲逛了半小时,外地的游客不是很多,大多数是本地人在公园里散步。

然后走出陵园,一看地图……妈嘞,隔壁就是农讲所。

你以为我是被农讲所的历史文化内涵所震撼到了吗?

不,我震惊是因为,农讲所居然是个地铁站。

我在那一瞬间才反应过来,原来存在于我们课本里的这些地名,在很多大城市的学生心中,其实早就习以为常了。

于我而言,哪怕去看一看,明白我与大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那便是有意义的。


user avatar   wang-tian-yuan-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才刚哪到哪?

接着花钱啊,旅行嘛,一年不花个几十万,哪长得了见识。




        

相关话题

  欧洲有哪些非常值得一去的城堡? 
  如何看待「视障男子烘焙咖啡16年,跻身行业前三,拿下国际大奖」?本土咖啡品牌国际化的路还有多远? 
  如何看待“内蒙古外卖小哥为牧民宝鲁日送25元的外卖,里程202公里配送费584元”? 
  腾讯财报显示,2021 年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增长 6 %至人民币 1288 亿元,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冥币在国外大受欢迎,以后清明节会不会引发外国人来华旅游热潮? 
  国际奥委会禁止朝鲜参加北京冬奥会,因其未参加 2020 东奥会,对此你怎么看? 
  36 岁男子比 3 岁儿子更痴迷奥特曼,家里模型摆满三面墙,为什么很多人长大了还喜欢收集儿时的玩具? 
  为什么儿童会有离家出走这种想法? 
  如何看待 90 后海归女硕士龙晶睛,连续十年到湘西山村支教?为什么一些人不认可? 
  一个人出去旅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没有回应的爱情,你还会坚持吗?
下一个讨论
作为年轻人,你们是女权吗,怎么看待女权?





© 2024-05-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