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更新
父母终于忍不了,不相信领导的话了,都是一直拖,没真心想解决,晚上父母让我再次向国务院互联网+督察平台投诉举报了,代签骗签督察函的息访协议了,希望好运能再次投诉举报成功
我是浙江人,5月份在国务院互联网+督察平台举报了一笔事情,6月份县政府收到了我在国务院举报一事,施压街道书记逼我们在几天之内签字,因为在国务院督察函在限定期限内要回复给国务院,我家不肯签字,在事情没解决就逼我家签字,在回复国务院最后一天,街道书记就找人代签了国务院督察函,答应我家保证2个月之内解决,要是没解决,让我家重新举报
现在过去2个半月了,事情根本没处理,完全是欺骗百姓,我准备重新在国务院互联网+督察平台举报政府欺瞒上级,欺骗百姓,不作为,乱作为,代签督察函
新华社提问,我也希望我的回复能被新华社看到,更希望我家的事能接受到新华社记者采访
这是6.15号代签督察函的前一天晚上,告知我家政府明天代签督察函的录音证据,代签督察函先给国务院一个交待,保证2个月内帮我家处理掉事情,没解决重新再告
点赞上千是我没想到的,谢谢大家的关注
文章我只是粗略写了不够详细,实际政府要我家签督察函,我家不肯的时候,问我家有什么要求的时候,我家总共提出了有3笔事情要解决,都是跟政府单位有关,政府非常保证答应2个月内解决,我家才同意政府代签督察函
具体事情待我上传图片更新,刚看了随身带的笔记本,忘记之前做过系统,图片数据没有了,明天回家在台式机弄
3笔事情可以先说下:
第一笔事情:我家自建房二楼平台违建,附近的自建房多年前就建起来,我家想跟大家一样,上年就开始建造二楼平台,我家前面一幢的邻居同时违建顶楼超高,他违建的同时,背后举报我家违建,然后我家也举报前面违建,因为他跟城管中队长有关系,城管经常来让我们停止违建,邻居则趁晚上连夜把平台超高,最后说是邻居投诉到省三改一拆办公室,文件发下来所有违建都拆掉,城管联合街道办事处来拆违建的时候,把我这幢拆了,我前面幢的邻居违建,村书记出面,加上邻居跟城管中队长有关系,就不拆了说是让他们自己拆,上年的事然后直到今天他违建就好好的,我家就一直找街道要求公平公正处理,我这社区所有违建拆除,包括村书记和村干部,街道书记说拆除违建公平公正做不到,帮我家拆掉的违建造起来,跟附近邻居一样,从上年被拆掉开始找街道书记处理,已经一年多没有处理,所以国务院督察函下来,问我家有什么要求,我家提到的第一笔要求就是违建公平公正处理,要么拆掉邻居违建和村书记和村干部违建,要么跟之前街道书记答应我家,违建重新建起来跟附近邻居一样
第2笔事情:就是16年棚改拆迁,我家老房子拆迁,具体事情我也不太容易说清楚,就是我爸跟他的弟弟,村里分配拆迁赔偿不公平,我家至今没同意择房,拆迁安置房是按原位置给的,我家安置房就是分配在这个地块,上年拆迁指挥部分配房屋了,没经我家同意择房,就把我家所在地块安置房全分光了,我家至今没拿到安置房,所以要我家签督察函,问我家有什么要求,这是第2个要求,帮我家解决
第3笔事情:就是向国务院举报开当店放高利贷的事了
这3笔事情连县领导都答应2个月之内全部解决,让我家不用在告了,如今一笔事情都没解决,县里字签掉了就强硬了,也不管我家事有没有解决了
谢谢点赞的朋友
上周我问何时能进行下一步时,告知等待社保补差到账后再进行下一步,何时可以到账呢?真的,那个眼神我至今记得,透着看不起、玩味。
我觉着求我办事的人应该出血了,叫人上三路下三路的看着,不是很舒服。
我四月份开始帮人办理退休手续,因为退休人员以前在不同省份上着社保,在我所在地区办理退休,涉及退费的问题,经办人员一句超出常规让等通知等到现在,再问人就一句特别麻烦,让等通知,脸难看还没耐心,什么问题也不回答也不告知具体办事部门,反正是求我办事,我不着急,要当事人回来自己去办,当事人又不回来,摊手。
有没有渠道投诉?当地什么线都试过了,一句按照程序等待口头打发以外并没有什么卵用。
看了这个热榜,突然醍醐灌顶,是不是花钱就可以解决?
你新华社提的问题?让网友评价?我咋评价?当然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举两个例子,公对公的哦,还不是私人办事。
1。电老虎问题。
X地需要修建一条市政道路,需要用路灯500盏,没有地方接电。
领导要求小A去协调供电公司,供电公司答复曰:好的,没问题。咱们按程序来,你们申报,我们来批。
小A屁颠屁颠的跑回去跟领导汇报,然后去规划、建设、电网跑了几十趟,最终也没搞下来。
后来领导发飙了,这他么电网也太难搞了。
供电公司答复曰:没办法。我们要走程序,稍安勿躁。
最后怎么解决的呢?
施工单位急着验收,老是不能通电,没办法验收。
施工单位自己花钱找了“电网黄牛”,
大概一个星期不到,变压器就搞上了,路灯也亮了。
2。规划手续问题。
某地两个相邻地块,同时进行规划手续办理。
A地块是某开发商开发住宅+商业,B地块是政府回迁房项目。
A地块已经开始卖房子了,B地块第一张证还没办下来。
是政府建设部门工作效率低嘛,
错!
公对公只能是死皮赖脸的按照规矩来,请客吃饭都没人报销。
而开发商全部是拿钱开路,一路平趟。
总结:公对公尚且如此,私对公可以想象。
某些地区某些部门把权力的自由裁量权发挥到极致,借此谋求利益空间。
越落后的地区,这种事情越多。
真的是惨。
======================================
好像火了,大家评论平和一点,不然 我估计马上就看不到这个答案了。
我的回答,经常被建议修改和删除,我真是惨啊。
我想说你敢不敢把着44天都干了什么需要什么,每个环节有什么审核需求逗一五一十的列出来,看看哪个环节违规了,超时了?
估计最大的可能就是谁也没违规没超时,就是流程设计的问题。
设计流程的肯定是最后一个发证的部门,但需要提供的资料或者说需要审批盖章的部门肯定不是这一个,这就造成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去办厨师证,发证部门需要你的健康证明,但这证明他开不了,要医院开,你去医院开,医院只给你开体检报告,健不健康关我屁事。
所以我一直支持各种流程手续办事大厅实行饭馆式办理模式,就是我去哪办事不要一个窗口一个窗口排队办手续,而是像饭馆一样,我拿齐了资料往那一坐,自有工作人员去跑流程,需要各部门之间开证明,自有各部门之间后台共享传递,我自己都能办的事,政府机关之间肯定比我办的更麻利。
其实这些事早就有中介机构在办了,他们都能办,怎么政府机关自己办不了呢?
这个事情是巡查组抓个小虾米。
个人能有多大油水?
企业要审批点啥,才是大头。
现在前台干活的往往是没编制的,拿很少的工资。
为啥有人干这个活呢?因为有外快。
这个事情,主要是领导态度的问题,要公平,堵死中介作弊,现在的技术有1000种办法。
但是,领导这啥要管?
管严格了,把可能的作弊办法都堵死了,下面人拿很少的工资,你还能招聘到临时工吗?
同样政府外包,前台就比客服电话容易招人,差别就在这。
领导挣一只眼闭一只眼,前台干过的积极性就高了,而且招聘临时工的人事权也就值钱了。
不一定直接要钱,你安排我儿子,我安排你女儿,考试不行考不上编制,永久临时工拿一辈子稳定高收入也行啊。
中介赚一笔,分肥一笔,老百姓出钱买快捷,那不出钱的就得压一压。要不谁出钱啊。
这个东西还真得巡查组解决。
一查,免你的乌纱帽,这个风险比收益高了,就不敢了。
我一直说公务人员收入不能太低。
公务人员职业稳定性加合法收入,要构成威慑,让他失去感觉可惜,你监管才能有力。
现在因为编制少,临时工多,临时工往往是花钱找关系进来的,正式收入很低,又没啥顾忌。
能干一天是一天,有捞的机会一定会捞。
如果公务员的稳定性和收入低了,正式公务员也会有这种心态。
以前是要进步的有压力,你不捞没钱贿赂,不贿赂就无法进步,不能提拔。
只有佛系的,或者有根子的可以不捞。
但是,你把公务员的福利和稳定性降低下来,所有人都得捞才能过差不多的日子,就会普遍的鱼肉百姓。
能说么?不会说了又是50万,又是等利益相关的地方出公告,又是让子弹飞憋反转吧?
有个叫吴思的学者写过两本书,一本《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一本《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很多人把这两本书当普通厚黑学来读,其实稍微偏差了一点,这两本书讲的太深了。
这两本书里面有一个核心观点,叫合法伤害权。
定义是这样的:
有些人能够利用自己的管辖权,在其的职权范围内,利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给其治下的民众以伤害,所有人都清楚这是打击报复,但所有一切都是在合法的名义之下进行的
书中给出的例子,和一般历史书的宏大叙事不同,都是讲的基层小事。
举得最「大」的例子,是明朝万历时期,兵部的小吏故意将军队中将校升官论功行赏的报告上的“一”字洗去,再填上个“一”字,然后再拿着报告让兵部的官员看,说字有涂改,按规定必须重新复核。
虽然不会真的影响到升迁,但是能给你拖个足够长的调查时间。
小吏要求复核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甚至看上去尽职尽责,但是你敢不塞银子么?
每次重温这两本书,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都想到前几年的新闻。
一个省会城市土地房产部门的打字员受贿400余万元。
原因是需要到她那里打印材料的人太多,要排队等候,搞房地产的老板早一天审批过关,资金就早一天回笼,所以打字员就掌握了谁先谁后的权利。
如果说这个打字员受贿,还仅仅是ToB模式,那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这个,就是ToC了。
能拿在台面上说的,办证的太多,内部流程详尽全面,基层人力不足,基层工作人员辛苦,等等等等。
两者的核心其实都是一样的,做核心的点是「在其的职权范围内,利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打造出来「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没有困难就制造困难」的套现模式。
对咱们国家机构文化有点了解的都知道,任何机构都有自我繁殖自我扩张的冲动,有的是为了钱,有的是为了权,有问题的时候制定解决问题的规则,没问题的时候就制造问题来制定解决问题的规则。
然后自己在这些规则里面获利,有的是汲取更大的权利,扩大规模、增加流程、管更多的事儿;有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特许权、服务费、管理费。
以及这次的,「加速费」。
只能说,这帮人玩儿的太糙了,被爆了。
你以为前些年的办事难:跑断腿、磨破嘴、交了钱、受了罪,办事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公章,仅仅是因为机构不够灵活么?
Naive!
在这样扩张的过程中,每一步单拎出来,看起来都合情合理、遵章合法,事后追溯起来都有理由、有借口,只有凑齐了所有环节,一个大型收割机成型以后,大家才能发现:
哦,原来是这样玩的。
大家也肯定有感受,有些城市,咱们也不点名了,在这方面做得就是特别好,而这些城市往往都是新兴发展城市,聚光灯一直照着的,体量也大,政务系统信息化数字化做得好,这些骚操作的空间就小。
但是在一些名声不显的城市,越是往三四线甚至十八线下沉,里面「人」的操作空间越大,这些流程就会越复杂越漫长,这些办事儿的人住的房开的车就越好。
不过大趋势还是好的,以前是各种证,来证明「你妈是你妈」,被批评了一波,现在少了;现在是各种拖,这次被批评一波,应该以后也会少了。
等到数字化政务系统更加普及,更加下沉,希望以后这种上古余毒的合法伤害权会越来越被关进笼子里面。
这不就是很正常的权利寻租嘛。
可能知乎上的小伙伴都活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对这种事见得很少,觉得这事挺魔幻的,当然其实这事在大城市也很常见,只不过所在的领域有所不同罢了,比方就跟大城市特色医疗黄牛排号和其它类似事件一样,只是看你接触的频次罢了。
或者再举个例子吧,就某省市的留学生教育部认证吧,大家都知道这玩意都是国外大学给你发的毕业证,人家给你的都是外文,按说你认证的时候自带个翻译件就成了嘛。
但不成,人家不认。
你说就一张纸的大小需要多少语言能力呢?
你要说这上面都是啥阿拉伯文字这确实辨认起来有难度,但其实绝大部分都是英文,而且还是那种很常见的英文,你别说交给专门机构翻译了,你手机拍个照自带的软件就给翻译了。
但不好意思,人家不认,你得去专门的翻译机构翻译。
行吧,你说谁是专门的翻译机构?
人家说了算,人家这时候会给你一张名片,或者更过分的就是告诉你去那边带了个不知名名头的翻译机构翻译。
就这一张纸,不说多,就问你几千块钱的翻译费,给了就过,不给你就自己想办法翻译吧,反正你带的翻译我都不认,你回头还得乖乖回来找我。
你说哪家翻译机构能吃上这样的机构?
我也不清楚。
还是那句话啊,虽然说可能部分老百姓对网络办理存在障碍,但国家搞得简政放权以及开放的网络办理功能是真的特别惠民的东西。
因为这些政务黄牛是根本上不了台面的,你说他敢在你私人去的时候给你搞点这些有的没的,但要把这事放到网上了就基本没这档子事了。
因为公开了,因为透明了,所以寻租空间就没了。
这当然断了部分群体的财路,但这无疑对老百姓是一个妥妥的利好。
咱就说疫情期间吧,以前那些推不下去的现场办理业务在疫情的时候直接就能在网络上办了,说实话,虽然这种事看上去影响不大,但对那些经常接触对公业务的人简直是福音好不好。
网络办理,你把材料寄上去就行,按他给你的格式好好填报了,固定时间就肯定能拿到回复,就是正正常常走流程就行。
以往那些个线下办理,你都不知道为啥某些人能给你使这么多绊子,你去干个业务人家不是告诉你这个格式不合格就是那个程序不到位,等你迷迷瞪瞪搞了几天,然后好心人告诉你找个黄牛就办了,你不说给黄牛这个钱,你就说耽误的这个时间怎么破吧?
本来办业务就是方便人民群众办事更多创造社会价值,但到了某些人手里就楞成了捞油水的机会.....
还是落实电子政务吧,越透明,越干净,越省事。
在体制内干了十来年,老司机对这种事情,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相反,在网上看到某些地方政府自我宣传类似“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路,办证不排队不等待立等可取”新闻的时候,我一般都习惯性地保持高度怀疑,并且很容易就能找到这些新闻的很多逻辑漏洞。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
很遗憾且坦诚地讲,制度健全、监管到位,是可以稍微减少一点这种事情,也可以稍微压缩一下这些黄牛和内鬼的腐败空间,但也只能是“稍微”而已。
因为再完善的制度,都是人来执行和操作的,都不可能达到程序控制机器人的程度,可以100%地实现制度设计者的设想。
比如说,原来很多人去大厅或部门办事,办事人员吃拿卡要的标准神操作是“你的材料某个地方填错了,得重新填,重新盖章”,然后你得再重新填表,重新跑部门盖章。第二次、第三次你再来的时候,办事人员又(再)告诉你,你的材料某个地方填得又不规范了。
所以,上级监管部门发明了一种叫材料填写模板的东西,这个表上的每个项目该怎么填,搞个模板,模板后面还有具体的项目填写说明,公开给大家看,大家照着填就行了。
这样似乎问题就解决了,但很遗憾,再好的模板,都不能覆盖所有填表人的实际情况,也就有了例外情况。
比如说,“婚姻状况”这个选项似乎只有“已婚”“未婚”两个选项,但实际上,如果分得细一点,还有“再婚”“离异”等选项。还有的农村老人,结婚时还没有普及婚姻登记,没有结婚证,虽然算是已婚,但如果要求填婚姻证件号,他们肯定就填不了。
再比如说,你填表的时候,填错了一个字,涂改了一下,或者写得不清楚,审核的办事员一句“表不能涂改”“看不清楚,重新填”,就把你打发走了。
更为普遍的是,就算你填写的内容是合乎要求的,但办事员或许自己本身就不熟悉业务,或者就是为了吃拿卡要,硬要说你这个不符合规定,得重新弄。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你很熟悉相关的规定,并且对这些规定的具体解释很了解,还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跟对方较真争执,是可以强行要求办事员给你过关的。但大多数老百姓并不了解规定,对相关解释更是一无所知,办事人员说啥,只能是啥了,毕竟人家掌握着解释权。
就算退一万步,你的材料各方面都符合规定,应该给你办。但如果办事员真的严格按照规定给你审核,可能原本正常3天能拿到的证件,你需要一个月,甚至根本办不了。
人们行贿办事员和掌握审批权力的人,并不完全是要求打破规则谋取利益,更多往往是希望对方在规则范围内网开一面。
比如说,按照有关规定,你的材料提交后,有一个审核时间,假如明确规最长的审核时间不超过10个工作日。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材料都是符合要求的,提交的申请量也没有那么多,工作量不大,可能一两天就正常审核完了,就可以发证了。但如果审核员或办事员想卡你,他们就生生拖到第10个工作日才给你审核过关,你就瞎眼了。
似乎多几天无所谓,但很多时候,关系极其重大。
一个朋友此前给房地产公司做融资,而房地产资金成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时间。房地产公司融到一笔钱,打算用于某个房产项目的开发,是需要经过当地有关部门层层审核的。
如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时限,每一个环节都走满最长审核时间,那可能几个月已经过去了。这还不包括审核方找各种奇葩理由把你的材料打回来让你重新申请的意外情况。
但是,资金方收取利息,是从放款那一天开始计算的,你办理资金使用审批手续的时间越长,耗费的资金成本越高。根据资金量和利息,大概一天几十万。
所以,朋友的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搞关系。每次申请资金使用,朋友都要去找有关人员打点,送卡请吃饭,目的不是让他们违反规定让违规的资金过关,而是希望他们尽快在办公电脑的审批流程程序上,点击“同意”,然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审批环节的按钮。
然后朋友继续再去请吃饭送卡送礼搞定下一个环节。
但审核员的这个操作,你找不出半点毛病,人家一句“我要认真仔细负责地审阅材料”就噎得你哑口无言。
制度由人所创,也是由人所执行,这就必然存在自由裁量权和寻租空间,这是权力的根源。
根本上讲,乌兰察布的黄牛办证事件还是人的问题。
同时在西部落后地区和东南发达地区有过深入生活经历的人,应该有过一种深刻的体会:东南发达地区找政府办事,大多数时候总是要比西部落后地区要便捷很多。
这种差别表面上是互联网技术先进与落后、数字政府建设的先进与落后、制度建设的完善与不完善等,但本质上还是文化及人的思想意识上的差异。
西部落后地区如果想复制东部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只需要花钱买互联网、数字政府的设备,照着东部的制度抄作业搞一套制度。但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每年都有西部某省主要领导带领全省的领导干部,到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学成归来,又改变了什么呢?
单位有个同事去一个落后的贫困县挂职当副县长,该县穷得叮当响,但前后三任县委书记,都进去了。每个人贪腐的金额都没低于1000万,最夸张的一位,捞了一个多亿。
同事到任后,通过自己的关系,联系到一个上百亿的新能源项目,打算落户当地。项目方跟他说:如果你不在这个地方当副县长,项目是肯定不会落地这种地方的。
但他兴致冲冲地找相关部门和领导商量这件事情时,这些人听说是这种没有土石方建设、不需要当地提供材料等配套的项目,都极其冷淡,因为没油水可捞。
这位同事愤愤地说:这帮垃圾,做任何事情,干任何工作,首先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能从里面得到什么好处。
这其实就是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李姐”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每一个在具体办事过程中,深入地和地方公务员、官员们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有这种极其深刻的认识。千万不要觉得你的事情是合理合规合法的,“李姐”们就理所应当合理合规合法地给你办了。关键在于,“李姐”们能不能从中得到好处。
从人性的角度上讲,这不奇怪,都是人。但可怕的是,这种思想,或者说吃拿卡要的思维,已经成为一种被体制文化,甚至是地方文化默认的一种合理化的潜规则。
如果你是一名地方某局的资深公务员,不是那种刚进机关的热血小青年,你听说单位某位“李姐”帮人办证,从中捞好处,你会作何感想?大多数人会觉得这很正常。就算你不干这种事,不拿这种昧心钱,但最多也就是不予理会,对这种人和事敬而远之。
因为这是潜规则,而破坏潜规则者,必遭潜规则的反噬。
再换一个视角。一个西部小县城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去某单位求办事,办的还是合理合法合规的事情,随身带两条华子,寒碜一点拎两只家养的鸡,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这种送礼行为奇怪或者内心不忿呢?
丝毫不会,他们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合情合理的,是懂规矩、会办事、会做人的表现。
很多农村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公务员当官,那么,他们是希望孩子做一个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官吗?
当然不是。
大多数父母,是希望朝中有人,自己可以获得尊重,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朋好友,都能沾上光,都能借你这个官的风,办事走走后门,方便又得劲,最好还能提携一下七大姑八大姨的儿女们。
这就是文化。
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文化风气,孕育了这样的官场,无数这样的“李姐”,以及这样荒唐的潜规则。
这种官本位的文化风气,在广大的西部落后地区、北方地区非常盛行,这些地方也是贪腐横行、小苍蝇到处飞。而在市场自由文化占主导,官本位文化风气不是特别浓厚的东部发达地区,老虎可能也很多,但苍蝇确实没有那么多,也没那么恶心下作。
当你在一个捞好处成为一种合理的潜规则、人人都想着如何捞好处的环境中,你如果有哪怕一丁点机会,大概率上也会成为同样的人,差别不过是吃相多难看的问题。
而如果你在一个主要以工作成绩作为提拔晋升依据,人人都在想着怎么把工作干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的环境中,再如何疲懒的人,也会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差别不过是努力和上进心多强的问题。
乌兰察布集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李姐”们的问题,不是一个大督查和处理就可以彻底解决的。
根本上,还是要这个地方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发达地区、先进地区不断沟通和交流,有更多不同文化的人、更多市场和自由的思想和文化进来,才能慢慢改造这些地方。
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至少和十几二十年前相比,集宁区的老百姓,有的已经不认可办事就要给钱送礼这种潜规则了。“李姐”事发,就是因为有这种不送钱,甚至还敢举报的群众。这样的人越多,环境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当然,对“李姐”们施以最严厉的惩处,增大了她们寻租腐败的风险,是能大大减少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的。
但仅仅搞掉一个“李姐”是没用的。
对于人人都是“李姐”的某些地方体制中人来说,杀鸡儆猴是一种常规手段,是偶然的,是抽奖式的反腐,是“李姐”运气不好,是碰上了,是小概率事件。自己只要在风紧的时候收敛一点,不要太过火,手法纯熟小心一点,99%的概率是安全的。
如果一直都是杀鸡儆猴,猴子们一直都没事,或者只是偶尔有一两只猴子有事,大多数猴子慢慢就习惯这种操作了,也就不当回事了。
除非隔三差五就有很多只猴子被拉出去,而且只要一不听话,就会被发现,立即就会被拉出去,猴子们才会真的老实一段时间。
考公务员,了解体制,关注老司机公众号:公务员说公考
看到这忍不住要夸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家才是真心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孩子开学要用疫苗本发现疫苗本丢了,老师说可以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办。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发现啥证件也没带,孩子和自己的证件都没带,抱着再来一次的心态,先去窗口问了补办要什么资料,结果办事人员直接就开始给办,问孩子身份证号,问监护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然后问手机里有没有身份证照片,有的话给她看下确认下别填错了。整个过程10分钟不到,就给制作了一份新的疫苗本,里面都补登录了各次接种的疫苗。然后嘱咐我,以后要仔细,别再丢了,孩子毕业、出国都要用到的。
最后弱弱的问了句,补办疫苗本要多少费用?心理价位是不超过50元还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告知不收费,顿时心花怒放。
回想以往去政府部门办事的经历,除了领结婚证,这是最舒心的一次。办事人员没有故意为难人,反而善意变通想办法不让人跑第二次,办好后还像朋友一样叮嘱要好好保管,这种态度让人如沐春风。
如果其他政府窗口部门都能像我遇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充满善意的办公,则可以化解很多社会矛盾,整个社会也会更和谐。
只有黄牛在政府窗口部门讨不到饭吃了,才能说明这个窗口是真的透明了,管理也完善了,无论是制度还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