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官渡之战时袁绍表现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li-yang-ke-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官渡之战的局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曹操小优转为大劣再转为均势,最后一锤定音。

战役一开始袁绍派颜良文丑对曹军发动攻势,然而在曹操和荀攸的计策下两人双双授首,两人皆为袁绍军名将,两人被杀对袁绍军士气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于禁和乐进还率领分军击破了一些袁绍分军。

【《武帝纪》: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于禁传》: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於杜氏津,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

可以说这段时期曹操有些小优,但很快在袁绍主力大军压境时局势急转而下,曹操只能被迫收缩防线,并聚拢部队。上面提到了于禁和乐进就是这时候和曹操在官渡会合。

【《乐进传》: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

而面对袁绍的逼迫,曹军虽少,但曹操依然决定出击,这是因为如果曹操坚壁不出,那么河南的百姓就会为袁绍所得,而对于实行屯田的曹操来说,民众投奔袁绍的话就等于粮草也会向袁绍方流动。从之后双方相持曹操缺粮,我们就能看出这点。另外曹操或许是战事紧促,还没有来得及坚壁清野,这也成为之后的隐患。

【《袁绍传》相持百余日,河南人疲困,多畔应绍。】

【《蒋济传》:太祖问济曰:“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徙燕、白马民,民不得走,贼亦不敢钞。今欲徙淮南民,何如?”】(说明官渡之战当时没有坚壁清野)


然而在袁绍的指挥下,袁绍合战大胜,曹操只能固守不出。同时袁绍一边进攻曹操营垒,一边派出部队骚扰曹操的粮道。百姓的投敌和粮道受阻,导致曹操军陷入缺粮的境地。曹操缺粮并非因为他没有粮,而是四方即使有粮也难以运抵前线。无论是有关屯田制的记载还是战后夏侯渊立刻运来粮草都可以看出在官渡之战时曹操是陷入一种虽有粮却难以吃到的尴尬境地。

【《任俊传》: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於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衤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夏侯渊传》:绍破,使督兗、豫、徐州军粮;时军食少,渊传馈相继,军以复振。】

【《先主传》: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


这时候是曹操最危急的时刻,甚至萌生退意,然而在荀彧书信鼓励下,曹操决心和袁绍死战到底。与此同时曹仁主动请缨愿意率军去击破袁绍的骚扰部队,曹操于是让他骑兵出击。

正面战场上曹操扼守官渡,袁绍虽然使出各种招数然而都没有攻破官渡,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局又发生了变化。曹仁不辱使命,大破刘备以及袁绍的分兵,打的袁绍不敢分兵复出,可谓一下子疏通了曹操运粮通道。

这时李典和任俊也逐渐把粮草运到前线,可以说在粮草方面曹操军有所缓解。当然即使曹操实行了屯田制,自己的粮草若和袁绍军的军粮做对比还是不如的,这也是战后“不足与河北相支”的原因。

【《曹仁传》: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氵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绍遣别将韩荀钞断西道,仁击荀於鸡洛山,大破之。由是绍不敢复分兵出。】

【《李典传》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


之后曹操逐渐展开反击比如采用荀攸的计策烧毁了袁绍的粮车,而袁绍则没什么好办法突破官渡。可以说从这时起双方进入均势对决,虽然曹军比袁军少,但袁军士气不振,并且无力突破官渡。

【《荀攸传》:太祖遂与绍相拒於官渡。军食方尽,攸言於太祖曰:“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荀大}锐而轻敌,击可破也。”太祖曰:“谁可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涣邀击破走之,烧其辎重。】

有人说许攸是曹操救命稻草,我不这么认为,虽然许攸的情报确实很重要,但即使没有许攸,曹操军短时间也不会瓦解。

换句话说没许攸,不一定能赢,同样也不一定就会输。而能把不利的战局扳回到均势,是曹军众人努力的结果。

之后便是许攸向曹操泄露乌巢情报,曹操率军急袭乌巢大胜,继而张郃倒戈,袁绍军溃不成军全面溃败。

至于袁绍和谋士的纠纷,可以看我这个答案,里面有论述:


再说官渡之战的兵力问题,史书记载的袁绍十万人显然是不算民夫的。

【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明确记载是精卒怎么会是民夫?民夫显然是另算的。世语虽然记载【绍步卒五万,骑八千】,但我们不妨看看孙盛的意见:

【孙盛评曰:案魏武谓崔琰曰“昨案贵州户籍,可得三十万众”。由此推之,但冀州胜兵已如此,况兼幽、并及青州乎?绍之大举,必悉师而起,十万近之矣。】

如果你认为陈寿可以为了吹曹操夸大人数,那我们再看看后汉书范晔的记载:

【于是简精兵十万,骑万匹,欲出攻许,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及南阳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

可见两本正史加孙盛都认为袁绍是精兵十万,而不是算上了什么民夫。


再者通过计算粮草来进行论证袁绍军队数量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如果袁绍真的很懂《孙子兵法》的话,那么想必也知道这句。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换句话就是从敌人或者从敌人领地来获取粮食,那么历史上袁绍有没有这么做呢?答案是有的。

众所周知曹操实行了屯田制,所以粮食和百姓密切相关,而官渡之战时很多百姓都投奔了袁绍,这自然能为袁绍提供粮草补充。

【相持百余日,河南人疲困,多畔应绍。】

【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并且这期间袁绍也多次去截断曹操粮道

【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衤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虽然后来任俊遏制了这一现象,但在此之前已经【数寇钞绝粮道】,可见袁军也得手了几次,这不也是粮草补充吗?


而且真正进入官渡相持截断时,颜良文丑已经败军身死,这时候袁绍理应损失了上万的军队,袁绍靠后勤运输和取粮于敌补给九万大军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另外再说一点,在官渡之战后,曹操第一次讨伐袁尚兄弟,从结果上来说没取得成功(因为没打下邺城),不过也没必要夸大其词,我就在此论述一下所谓的袁尚逆击破操。

首先我们先看下郭嘉传和武帝纪的记载:

【绍自军破后,发病欧血,夏五月死。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

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夏四月,进军鄴。五月还许,留贾信屯黎阳。】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

可以肯定的是前期作战曹操军极为顺利,在这点上范晔也认可了:【曹操度河攻谭,谭告急于尚,尚乃留审配守鄴,自将助谭,与操相拒于黎阳。自九月至明年二月,大战城下,谭、尚败退。操将围之,乃夜遁还鄴。】

不过《武帝纪》和《郭嘉传》都没有提及后面的尚逆击破操,而是用郭嘉的进谏给收了尾,给人的感觉就是曹操连战连捷,郭嘉未卜先知劝说曹操,曹操听了于是就撤了。确实给人突兀的感觉,那么到底少了什么呢?答案:攻城。

毕竟曹操连战连捷,都进军到邺城城下了,不攻城就撤明显不符合逻辑。换句话说陈寿在《武帝纪》和《郭嘉传》避讳的事情就是曹军攻城不下一事。

对此在刘表给二袁的书信中有所透露,也就是所谓“摧严敌于鄴都”,同样《张辽传》也有这样的记载:【从攻尚於鄴,尚坚守不下。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换句话说后汉书记载的【尚逆击破操】指的是袁尚借助邺城击败了攻城的曹军,放到曹操这边来说就是无法攻克邺城。换言之二袁想要野战击破曹操主力是不可能的,但借助坚固的邺城击退曹操的进犯却没什么问题。

再者从《张辽传》我们也可以看出,攻取阴安,并迁徙了那里的民众是曹操主力撤退后,派遣分军办的事情。曹操主力可没有转进到阴安,而且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攻城不利但对曹军没什么大损失,如果袁尚真的击破了曹操主力,曹操全军溃败,那曹操怎么可能还会派张辽乐进进攻阴安并安排迁民工作呢?

可见真实情况是曹操无力攻下邺城听了郭嘉的话选择撤退,撤退后派张辽乐进去进攻阴安,并迁徙那里的民众。对此袁尚自守有余,但明显是不敢出城进攻,眼睁睁看着张辽乐进这支分军带着百姓撤退。

要是袁尚都能大破曹操主力,那顺手灭了张辽乐进可不小菜一碟吗?

同理对于撤退的曹操主力,袁尚没有听取袁谭的建议,根本没有采取追击的意思。

还有败军令这种东西,谁规定一定要返回许昌才能公布了?在行军过程中公布也并无不可。

对了,关于官渡之战曹操利用间谍的观点,我在这个回答有阐述,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看法。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示:全篇高能在第20段,以唯物科学的方法,以及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得出,袁绍在乌巢遇袭时,不仅听从了张郃的建议,而且所做的决策正确,完全符合孙子兵法的基本原则


苏沉船的逻辑与田丰一样,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就是在侮辱曹操集团的智商:田丰就是认为曹操这人虽然会打仗,但遇上我田丰想出的分兵骚扰曹操的谋略,肯定是想不出什么应对之策,只能等死。所以袁绍能够轻松获胜。我的天!莫非田丰认为袁绍与曹操争夺天下,靠几只分兵就能搞定曹操,然后袁绍待在家里守株待兔,等曹操自取灭亡,袁绍就自动获得胜利吗?


孙子兵法始计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你田丰不要老是只给自己算,请多算算曹操会有什么应变能力,OK?简而言之,这田丰TM还是把曹操当SB,遇上我田丰的谋略,铁定完蛋。这叫什么逻辑?666,苏沉船为了吹田丰也是拼了,这波黑曹操,黑的漂亮,我甘拜下风。但这个世界,哪来的天衣无缝的谋略

-----------------------------------------------------------华丽的分割线-------------------------------------------------

不请自来。本文就在官渡之战时,普通人对袁绍常见的几个决策误解来进行分析。凡是认为袁绍对于正确建议都选择不从的人,只能说是军盲+半史盲了。通过科学的事物客观规律,以及全面的史料进行分析,得出袁绍在官渡之战虽然有决策失误,但大部分决策都是合理正确的


袁绍一生大小20余战,除官渡外全胜。其中击溃号称百万的黑山军,消灭早年一度分封兖、青、冀三州的最强实力公孙瓒,屡次助曹操击败陶谦、袁术、吕布。袁绍在官渡前的战绩更是全胜,可谓所向无敌。唯与曹操在官渡交战,即将获胜之际,遭叛徒许攸出卖而惜败,其战绩和军事才能在汉末属于一流水准


而现代人普遍认知的袁绍在官渡之战的决策犯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陈寿通过选择性地截取史料,或者隐瞒史料而进行抹黑而已,陈寿甚至在三国志袁绍传里连重要的界桥之战都不记载,可见其抹黑程度。毕竟曹操是魏书正统,而袁绍属于曹操的对手,陈寿使用一些小伎俩来抹黑袁绍也无可厚非


分析的时间范围从200年1月开始,到官渡之战结束。只分析官渡之战,及其附近的战局,并不分析周边势力的状态


开场白所有坏建议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人们在发现它们是坏建议之前,它们看起来都像是好建议


谋略之所以能够成功,都是建立在谋士能够把对手的应对方式,或者应变方法,几乎全部都算计到的基础之上。而田丰的谋略建议要是能够成功,却都是建立在田丰把曹操集团想当然地当成傻瓜,曹操不会留有后手,或者不会见招拆招之上。


一,袁绍在曹操东征刘备时做的决策,完全合理正确


200年1月发生的最显眼的事莫过于曹操东征刘备的时候,普遍认为袁绍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趁机出兵的事(注1)。我只能说这些普遍的认知不仅是错误,而且是愚蠢的。凡是领导人做出决策都要从主观上和客观上来考虑问题


首先在客观上,曹操在东征刘备之前,已经做了两手准备,先是派于禁率领2000人把守住袁绍奇袭官渡许昌的必经之路,黄河渡口延津(注2);其次曹操东征时,又分留了许多将领把守官渡(注3)。也就是说在客观上,曹操在东征刘备时,已经布置了两道防线,压根就没有给袁绍进行奇袭的可乘之机


此外,曹操在东征前的正月壬午遭遇董承等人的暗杀,曹操随即诛杀董承等人(注4),然后才开始东征。壬午就是1月10日,也就是说曹操只能在1月10日之后,才开始东征,由于刘备只带领数十骑侦查,在半路上撞上曹操军队,导致刘备不战而走,丢了下邳(注5),因此曹操行动迅速,当月底就回来了,来回差不多20天左右。


由此可见,曹操不仅布置了两道防线,还只给了袁绍20天左右的时间来完成奇袭。那么袁绍作为领导人在主观上考虑问题就要深思熟虑了,比如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1,袁绍如何判定刘备叛变的真实性。

2,袁绍军队的主力能否做到得到曹操东征的消息的次日就从邺城出发。

3,袁绍军队要渡过黄河是否能够征集到足够的船只。

4,袁绍军队沿途通过曹操的地盘是否能够获得补给。

5,从邺城到官渡差不多有180公里,袁绍军队多长时间能够到达。

6,刘备能够抵抗曹操多久?


这些问题,你田丰可以不用考虑,反正就一张嘴袁绍可是要全盘考虑的,袁绍可没有手机,电话,微信来接受情报;也没有高铁,运输机来把士兵输送到前线以下是吕思勉的三国史话的观点,仅供参考


要知道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里,而古代方圆千里内,一般集结兵力就要10天左右(注6)。而从邺城到延津,光直线距离至少就有120公里(约合300汉里),以孙子兵法中能够保持军队齐整的日行50里速度计算也要六天(注7),何况还要渡过黄河,可见时间十分紧张。


但袁绍依然做出了他力所能及的决策和反应,派军队迅速渡过黄河进攻延津渡口的于禁(注8),只可惜刘备当月就不战而走,丢了下邳,袁绍军队的攻势也就不了了之。当刘备逃亡投奔袁绍以后,袁绍随即在2月又派遣沮授、郭图等人,发动了白马攻势(注9)。当然,这就属于后话了


三国志武帝纪的【绍卒不出】,和三国志于禁传的【绍攻禁】并不矛盾,前者表示袁绍本人,后者是指袁绍军队。所谓袁绍没有听从田丰建议,仅是指袁绍没有亲自袭击曹操后方,但不代表袁绍不会派遣其他将领袭击曹操后方。


现在可以评价田丰的建议如何了,所有坏建议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人们在发现它们是坏建议之前,它们看起来都像是好建议看看孙子兵法谋攻篇是怎么说的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你田丰难道不知道曹操派遣于禁【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以及【乃分留诸将屯官渡】。你田丰让袁绍出兵,居然连曹操布置了两道防线都不知道,TM看过孙子兵法【知彼知己】没有


田丰的这个建议不是后世附会,就是在主观上忽略了事物的客观变量。不要说先前那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就连曹操布置的延津和官渡两道防线都不清楚,完全是把曹操以及一帮谋士集体当傻瓜,然后再给袁绍喂一口毒奶,幸好袁绍经过统筹考虑,只对于禁把守的黄河渡口延津进行了试探性进攻。


在曹操布置了两道防线,还东征刘备只花费了20天左右的时间的情况下,袁绍在曹操东征刘备时,考虑过所有的客观变量之后,其做的派遣小股部队奇袭延津进行试探的决策也基本合理正确


二,战前,曹军已占据黄河北岸的河内郡,田丰分兵骚扰河南的谋略,未出师,即告破产


在官渡之战前,田丰还建议袁绍分兵骚扰曹操,具体在三国志袁绍传里记载如下


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


这是很简单的骚扰建议,但是田丰不仅对本方势力的地缘状况不清楚,而且也没有考虑任何主观和客观的变数:


1,田丰没有计算,在河北还有曹军存在。

2,田丰没有计算,渡过黄河分兵,需要如何抢占黄河渡口。

3,田丰想当然认为在未来两三年里,河北年年都是风调雨顺。

4,田丰把曹操集团当白痴,不会有任何应对能力。


田丰最可怕的槽点在于,算不到曹操也就算了,连本方所面临的危险都没有算清、请看以下3条史料

三国志武帝纪: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献帝春秋:操引军造河,托言助绍,实图袭邺,以为瓒援。会瓒破灭,绍亦觉之,以军退,屯于敖仓。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于是操师震慑,晨夜逋遁,屯据敖仓,阻河为固。

原来曹操攻灭张扬余部于河内,然后和公孙瓒、张燕【阴交书命】,企图乘袁绍主力远征公孙瓒时,一起对袁绍【内相掩袭】,曹操于是从河内偷袭邺城,但被袁绍提前发现,行动失败,于是曹操退军【还军敖仓】,并以魏种担任河内太守。也就是说黄河北岸的河内郡,在曹操手上,因此田丰的【乘虚迭出,以扰河南】的谋略,未出师,即告破产

下图为曹操从黄河以北的河内偷袭邺城的路线


拜托,田丰先生!曹操已经占领黄河北岸的河内郡,都能够偷袭邺城了。请田丰先生先解决一下已经如芒刺在背,肘腋之患的黄河北岸的河内曹军,再考虑如何在黄河南岸实施什么【分兵】【奇兵】【左右互搏】的谋略


此外,除了黄河北岸的河内郡,还留有曹操军队以外,早在汉灵帝(在位168年-189年)末年,袁绍西边的并州大部分就已经陷入匈奴之手(注10)。


而先前提到,曹操试图奇袭邺城失败后,又趁袁绍主力在太行山剿灭公孙瓒余部及张燕(注11),再次进军,甚至渡过黄河,至冀州的魏郡黎阳县。东面依附曹操的青徐臧霸则夺取了青州的齐、北海、东安三郡,但袁绍剿敌迅速,火线回师,曹操不得不从黎阳撤回,但青州三郡还是落入了的臧霸手里(注12)。


下图可以看出袁绍的控制范围局限于黄河以北,并州大部分落入匈奴手里(深黄色),而黄河以南的青州大部分在臧霸手里(粉色)


青州的具体局势可以看此贴

论袁谭在青州的统治范围,和臧霸入青州遇到的对手


从此贴可以看出,袁绍任命的青州刺史袁谭,在青州的统治范围水分颇大,除了臧霸夺取齐、北海、东安三郡以外,双方交接处还存在大量的黄巾军


也就是说,至此袁绍黄河以南的土地已经基本丧失,导致袁曹双方之间隔了一条黄河,造成袁绍要骚扰曹操的河南,就一定要渡过黄河。但渡黄河是要有渡口的,先前曹操东征刘备时,派遣于禁率领2000人把守黄河的延津渡口,袁绍亦派遣士兵趁机进攻于禁,但在短时间里却一筹莫展。


而且古代黄河渡口的码头是十分狭窄的,在兖州之乱时,陈宫欲渡黄河袭击东阿,程昱只派遣了少量骑兵就把黄河渡口仓亭津给堵住了,导致陈宫无功而返(注13)。唐朝时,黄河最大渡口之一的会宁关渡口只能容纳50艘船(注14)。1988年时的黄河上的洛口渡口,才东西长67.5米,东西坡道各长130米(中国济南政府网)。


可见在一般情况下,曹操只要把黄河沿岸几个狭小的渡口提前堵住,就能给本方带来大量的缓冲时间,降低袁绍奇袭部队的骚扰成功率。这也是曹操只让于禁率领2000人,就去把守延津渡口的原因。看看孙子兵法始计篇怎么说的: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你田丰不要老是只给自己算,请多算算曹操会有什么应变能力。田丰所谓的【简其精锐,分为奇兵】,然后趁虚【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说的好像曹操没有机动部队一样,完全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干脆把整个曹操集团都当傻子处理。


偏偏官渡之战前,袁绍又有过多次分兵,但被于禁击破,甚至在黄河北岸就被击破的记载(注15)。像什么奇兵,救左救右,这是典型的不知兵的文人用语。


最搞笑的是田丰所说的【不及二年,可坐克也】,简直把自己当先知了。可田丰未曾想到的是建安七年(202年)河北就是【邺中大饥】(16)了,而且紧接着203年继续【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国无囷仓,行无裹粮】(17),田丰算是立了个旱灾的Flag吗?田丰的建议不知道是否考虑过事情的变量,有没有应急预案,如果没有的话,这能好建议吗?


凡是出谋,那就必要有对手必中的理由,不是想当然地在主观上认为自己出谋,对手就一定会中计,这只会出现在不知兵的文人脑海中。田丰对近在咫尺的黄河北岸的曹军不想办法解决,却想着在黄河南岸分兵奇袭,这只能是笑话了。因此田丰建议的成功,是建立在曹操集团是全部是傻瓜的基础上。而袁绍没有采纳田丰这个成功率不高的建议,是无可厚非的。


三,袁绍在白马之战究竟是只派遣了颜良1人,还是派遣了沮授、郭图等4人


袁绍下一个决策是在白马之战的选将问题,根据三国志袁绍传,袁绍没有听从沮授的劝谏,派遣颜良单独进攻白马县(注18),但在三国志武帝纪和后汉纪里,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记载:


三国志武帝纪: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


后汉纪:二月,绍遣沮授、郭图、淳于琼、颜良等攻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


武帝纪的记载是袁绍派遣了郭图、淳于琼、颜良3人,而后汉纪则是记载袁绍派遣了包括先前劝谏袁绍在内的沮授,以及郭图、淳于琼、颜良的4人,无论是哪种记载,颜良都排名末尾。


从目前的记载来看,沮授很有可能也一起参与了白马之战,战前袁绍曾因郭图言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而把沮授的军队分为3部,除沮授一部外,其余两部交由郭图、淳于琼统领(注19)。在白马的4人当中,由颜良担任主攻的任务,沮授等3人为策应,沮授先前的劝谏应该为不让颜良单独承担进攻白马的任务。


因此当荀攸采取了声东击西的谋略以后,除颜良外,沮授、郭图、淳于琼3人便神奇地消失了。至于袁绍派遣颜良1人,还是沮授、郭图等4人的矛盾,很有可能是陈寿故意截取史料片段在三国志袁绍传里,刻意抹黑袁绍


四,袁绍在白马之战的决策失误


前文已经提到白马之战,荀攸的声东击西之策,在三国志武帝纪里记载如下:


三国志武帝纪: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


荀攸的建议是敌我双方差距大必须分散敌军的兵力,让曹操领兵到延津,做出要渡黄河断敌后路的样子,那袁绍一定会分兵向西应战。到时曹操可以奇袭白马,击败颜良。曹操听从以后,事态果然如荀攸所料,袁绍分兵西去应战,而曹操则奇袭白马,斩杀颜良。


荀攸所说的【分其势乃可】,是分哪里呢?毫无疑问,分的就是袁绍在白马的军队。白马原是沮授、郭图、淳于琼、颜良4人,分完后就变成颜良1人。要是荀攸【分其势】以前,白马是颜良1人,【分其势】以后,白马还是颜良1人,那么荀攸的【分其势】的谋略作用何在也只有沮授、郭图、淳于琼在白马的消失才能体现荀攸谋略的价值


但问题又来了,要知道白马在黄河南岸,袁绍【引兵至黎阳】在黄河北岸,荀攸为何认定袁绍一定会分遣在黄河南岸,正围攻白马的军队呢?原因很简单,荀攸认定袁绍会分白马的军队,那是荀攸有可能知道袁绍在河北的军队尚未集结完成。


前文已经提到,曹操在1月10日东征刘备,当月底就回归官渡,期间袁绍曾派军队进攻于禁把守的延津。其后,沮授郭图等4人在2月就开始围攻白马,离曹操东征刘备仅相隔1个月左右,袁绍的派兵速度不可谓不迅速,但曹操援救白马却是在4月。那有可能说明,袁绍集团知道曹操回归后,奇袭机会已彻底失去,于是进攻白马的行动开始了拖沓


从官渡战后曹操的缴获来看,袁绍带有大量的财物(注20),而且袁绍还曾经派遣袁谭去迎接已经生病的经学大师郑玄,未曾想到郑玄在元城县就病的无法行进,于6月病逝(注21)。这些说明了袁绍在这段时间的行动是十分拖沓的,这也意味着袁绍在河北的军队可能尚未集结完成。


凡是出谋,那就必要有对手必中的理由,不是想当然地在主观上认为自己出谋,对手就一定会中计,这只会出现在不知兵的文人脑海中万一袁绍动用在河北黎阳的军队去援救,那么荀攸的谋略就只能完全破产了,但荀攸应该是算定,袁绍在河北,至少是在黎阳的军队尚未完成集结,其应对方式是只能从白马调兵,可以说荀攸的谋略属于正大光明的阳谋


荀攸的【今兵少不敌】是指曹操现下兵力要比在白马的沮授郭图等4人要少。前文也已经分析,由颜良担任主攻的任务,沮授等3人为策应。可一旦曹操直接解白马之围,那么沮授等3人势必不会做壁上观,因此荀攸就是乘袁绍主力为完成集结的情况下,利用声东击西【分其势】,把沮授等3人引开。


陈寿的刻意抹黑袁绍有两种可能,一是只在三国志袁绍传的记载中,陈寿截取袁绍在沮授、郭图、淳于琼、颜良4人当中,只给颜良下达直接进攻白马的命令,而不记载给沮授等3人下达的是什么样的命令


二是可能曹操在延津做详攻时,袁绍命令沮授、郭图、淳于琼去回援河北,只命令颜良继续围攻白马,而沮授劝谏袁绍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陈寿截取了这段时间的史料只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曹操采纳荀攸的建议奇袭白马后,沮授、郭图、淳于琼3人就消失了,这也说明荀攸谋略的效果达到了


话又说回来,袁绍为何要担心曹操渡河了,还不是因为河北黎阳附近空虚,来不及从其它地方派兵援救,只能从白马调兵回援罢了估计荀攸认为袁绍必定会动用白马兵力来援救的信心,就来自于河北黎阳尚还空虚


袁绍的失误就在于白马之战的前后及周边的军事行动拖沓,其河北黎阳兵力未集结完成,给了荀攸施展阳谋的机会。当然,白马之战在战略上依然没有改变双方的态势,曹操一方的胜利只是在战术上,在白马之战后,曹操依然选择继续退却。

--------------------------------------------------------7月24日的分割线---------------------------------------------


五,曹操白马之战获胜水分大,老百姓不愿跟曹操走,而延津之战曹操也不止600骑兵


曹操虽然获得白马之战的胜利,斩了颜良。但十余年后,曹操对蒋济诉苦说,当初自己在官渡之战要【徙燕、白马民】的时候,结果【民不得走】(注22),也就是说曹操老百姓没有迁走多少,只能【遣辎重循河而西】(注23),说明不是老百姓不愿跟着曹操走,就是白马之战的胜利水分大。因此曹操只能把土地人口丢给袁绍,强行搬运一波辎重迅速撤离。


曹操撤离时,袁绍派遣文丑、刘备追击。然后就是耳熟能详的曹操抛物诱敌,导致袁军混乱(注24),然后趁机击破袁军,斩杀文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曹操能够用的兵力不止600骑兵,还有大量的步兵荀攸传记载的便是【乃纵步骑击】(注25),说明曹操不仅有骑兵,还有步兵


陈寿在三国志武帝纪一句【时骑不满六百】(注26),就把曹操的步兵给隐瞒了,说的好像曹操就带了六百骑兵一样。但陈寿只报了骑兵数量,并不代表步兵不存在其实仔细一想也能知道,曹操在撤退时运输辎重,怎么会没有步兵呢


白马、延津2战,曹操尚未遇到袁绍主力,但对袁绍一方来说,打赢和打输,没有任何区别,其结果都是曹操转进到官渡,而袁绍完成战略目标。如果按照后世炮党战报的标准来吹曹操,就是曹操在白马延津歼敌百万,然后虎踞官渡。来看蒋济传的这一段话:


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徙燕、白马民,民不得走,贼亦不敢钞


袁绍都占领燕、白马了,不是【不敢钞】,而是不用钞。但民不得走就大有玄机了,是老百姓不愿意走?还是老百姓没有办法走?如果是老百姓不愿意走,那么说明曹操可能不得人心,也有可能老百姓知道曹操的胜利水分大。而要是老百姓没有办法走,那曹操白马延津的胜利就绝对尴尬了


六,沮授劝说袁绍进行持久战,对袁绍的粮食储备状况的描述产生矛盾,也就是精分


白马、延津之战,曹操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曹操依然处于弱势,只能撤回官渡此时,沮授又劝谏袁绍要玩持久战,但劝谏理由却和几个月前的观点产生了矛盾。两条史料的记载如下:


裴注献帝传曰:绍将南师,沮授、田丰谏曰:师出历年,百姓疲弊,仓庾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民


三国志袁绍传:沮授又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


相隔几个月,沮授的观点却产生了互抽的矛盾。请注意,当初沮授嘴中的袁绍是【仓庾无积】,应该【务农逸人】,现在沮授又说【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这曹操的仓库岂不是要负数了?这种精分式的矛盾到底是怎么回事?


几个月前,沮授说的我军仓库里粮草不多了,应该种田。几个月后的现在,沮授改成曹操的粮食不如我们多,要打持久战。当然,沮授说的状况多少也有史料证明,只不过绝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公孙瓒的易京是在冀州境内


后汉书公孙瓒传:瓒自以为易地当之,遂徙镇焉。乃盛修营垒,楼观数十,临易河,通辽海。


后汉书郡国二:河间国,十一城,户九万三千七百五十四,口六十三万四千四百二十一......〖易〗故属涿


看看,易京就在冀州河间国的易县,袁绍和公孙瓒在这里连年交战,这块土地自然倒大霉了


后汉书公孙瓒传:是时,旱、蝗,谷贵,民相食。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


英雄记:幽州岁岁不登,人相食,有蝗旱之灾,民人始知采稆,以枣椹为粮,谷一石十万钱。公孙伯圭开置屯田,稍稍得自供给。


三国志卢毓传:统十岁而孤,遇本州乱,二兄死难,当袁绍公孙瓒交兵幽冀饥荒,养寡嫂孤兄子,以学行见称。


后汉书公孙瓒传:乘胜而南,攻下郡县,遂至平原,乃遣其青州刺史田揩据有齐地。绍复遣兵数万与揩连战二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野无青草


幽、冀、青三州全部处于战区,自然破坏严重,公孙瓒甚至是汉末有记载的第一个创立【屯田】的只不过沮授的描述变化的可真奇怪,莫非几个月的时间,袁绍种田就能卓有成效?还是沮授无视了曹操的屯田【得谷百万斛】,以及【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注27)?总结了一下,沮授改变观点有三种可能:


1,沮授真的是精分

2,沮授在袁绍面前表演

3,发生其他事件,导致沮授改变了观点


第1种和第2种的情况,显然不太可能。而第3种情况中,如果袁绍是种田卓有成效,但只有几个月,时间太短,也不太可能,所以也排除。那只有另外找原因了。


我的猜测是,袁绍夺取了敖仓,缴获了部分粮草。先前本文第二段提及,曹操偷袭冀州,但被袁绍发现,撤离时曾经退守敖仓(注28)。当袁绍攻占阳武时,很有可能占领了敖仓,也自然夺取了敖仓的粮食,而沮授劝说时的地点也正是在阳武(注29)。


下面地图中,3个红圈为阳武、官渡、敖仓


这或许是沮授几个月内,突然改变对袁绍粮食储备状况的描述的原因,当然这只是猜测


七,在阳武,袁绍和沮授关于持久战的分歧


袁绍攻占阳武不久,便立马向官渡进军:


三国志武帝纪:绍进保阳武。关羽亡归刘备


袁绍一占领阳武,关羽就回归刘备,

先前沮授曾经劝说袁绍应该待在阳武,与曹操进行【旷以日月】的持久战,袁绍不从,但从后续过程来看,袁绍却恰恰实行了持久战。该史料列举如下:


三国志袁绍传:太祖还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绍不从。连营稍前,逼官渡,合战,太祖军不利,复壁.......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可以说,袁绍与曹操【相持日久】,达到【百余日】(注30),导致曹操一方【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沮授的谋略效果在实际上达到了。但为什么会记载【绍不从】呢


很简单,袁绍和沮授对如何打持久战的观点不同。沮授认为待在阳武就能实施持久战,袁绍则认为必须用压迫的方式来实现持久战。谁的观点更现实?无疑是袁绍。


阳武距离官渡有数十公里,沮授建议待在阳武如何实现持久战,又如何迫使曹操加速物资的消耗?只有袁绍的近距离战争状态的方式,才能以持久战,迫使【左右郡县背叛乃尔】(注31),使曹操自行走向崩溃


纵观官渡之战,从2月沮授、郭图等人开始进攻白马,4月曹操北上援救白马,到袁绍于8月迫近官渡(注32),乃至袁绍于10月派遣淳于琼运输军粮(注33),这场鏖战至少持续了8个月,可以说沮授所说的【北利在於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的目的完全实现了。以下是吕思勉的三国史话的观点,仅供参考


--------------------------------------------------------7月25日的分割线---------------------------------------------


八,曹操【兵不满万】是在合战败给袁绍以后,荀彧【公以十分居一之众】是白马之战时


袁绍攻占阳武后于八月往官渡方向推进。袁绍在逼近官渡时分营,而曹操也主动跑出官渡与袁绍分营对峙,稍后双方发生了交战,曹操战败后退回官渡,于是袁绍进抵官渡,开始发动进攻(注34)。


曹操为什么主动跑出官渡与袁绍分营交战呢?这原因要从曹操有多少兵力来分析。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时公兵不满万】,荀彧也曾经在信中写【公以十分居一之众】,便有人以此来证明曹操在官渡兵力自始至终都是1万人


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首先【时公兵不满万】是在【合战不利】以后(注35),曹操在【合战不利】之前有多少兵力并不知道。而很多人不知道荀彧在信中又写到【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注36),袁曹双方官渡对峙是在8月,而荀彧写信是在9月(注37),这个【画地而守之】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何来【已半年矣】


半年前,九月,八月,七月,六月,五月,四月,三月,也就是说【十分居一之众】的时间对不上半年前正是三月,恰是曹操出兵援救白马前,彼时袁绍尚未渡黄河,可见荀彧所言【十分居一之众】大致是曹操援救白马的兵力,而非官渡分营对峙时的兵力陈寿以偷换时间的方式做到了裴松之口中的【欲以少见奇】(注38)。


九,从过去出兵记载和周边势力来看,曹操完全能够在官渡集中兵力,至少数万以上


曹操早在197年讨伐宛城张绣时,未及交战,便迫降了才只有数县之地的张绣,这说明曹操有着远比张绣雄厚的兵力,后汉纪记载是【操七军】(注39),曹操少说两三万人。198年讨伐吕布时,曹操认为【以十敌一则围之,是为智】,也就是说以【倍兵围下邳】(注40)是聪明的做法,如果吕布兵力近万,那曹操以几倍兵力围城,至少也要三四万人


官渡前曹操会见刘表使者刘先时曾声称【熊罴之士,步骑十万】(注41),十万肯定是夸张,但加上【张绣率众降】(注42)及曹操兼并【吕布张杨之余众】(注43),总兵力七八万应是问题不大。官渡前曹操讨伐张绣、吕布尚且能出动数万人,因此,曹操在官渡主场作战与袁绍对峙时,完全有能力集中出一支颇具规模的军队


当然还有人会说,曹操要分兵四周,防范周边势力。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曹操的周边势力的状况对曹操极为有利。


南面扬州的孙策已经于当年农历4月4日去世(注44),孙权新继大位,不仅地位不稳(注45),而且庐江太守李术举郡叛乱(注46)。在南阳,割据数县的张绣选择归降曹操,荆州刘表在袁曹官渡对峙时与叛乱的长沙太守张羡交战(注47)。西边的关中诸军阀更是向曹操送人质,选择观望(注48)。


可见,周边势力不是处于战争状态,就是实力不济,保持观望。因此,曹操完全能够集中兵力在官渡与袁绍对峙。何况曹操出征张绣、吕布时,动员了数万兵力,这时候,怎么没有人担心曹操的周边势力呢


而在整个官渡之战,除统帅曹操外,谋士荀攸、郭嘉、贾诩。主要将领除夏侯惇外,其余张辽,乐进,于禁,徐晃,曹仁,曹洪,夏侯渊,张绣,许褚,史焕等皆出战,荀彧留守许昌,可谓精英尽出。就凭参战将领的质量和数量,曹操也应该在官渡最大程度地集中兵力


十,袁曹双方在官渡对峙初期【合战】时的兵力是接近的


前文已经说过,在袁曹双方官渡对峙初期,曹操是主动跑出官渡营垒,然后【公亦分营与相当】,也就是说曹操在官渡外与袁绍对峙。其中【相当】一词,现代人认为有两种解释,一是相称、旗鼓相当;二是抵敌、对抗。【公亦分营与相当】即可以翻译成曹公与袁绍分营形势大体相当,也可以翻译成曹公分营与袁绍相对抗。


到底是哪一种,要通过兵法、逻辑和军事常识来判断先来看看孙子兵法是怎么写的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这段孙子的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将领首先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战机。立于不败之地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因此初始如何分营布局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也就是说,曹操要是真的是久经考验的大军事家,离开官渡与袁绍分营对峙,就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分营才能不被袁绍所战胜。毫无疑问曹操要做到【先为不可胜】和【不能使敌之必可胜】,与袁绍分营大体相当才是最恰当的安排只有分营宽度一致才能保护两边侧翼的安全,这样可以防止袁绍利用暴露的两翼实施钳形攻势进行包围


而分营布局考虑如何避免被袁绍包围属于最基本的军事常识,曹操又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当然还有人开脑洞,认为【公亦分营与相当】是指曹操在数十里内分了十几个营,但这恰恰是嫌曹操死的不够快。试想在【东西数十里】的情况下,袁绍要是兵力占据绝对上风,而曹操却只有十几个分营,这意味着曹军营与营之间会留有大量的防御空隙,完全会让曹军陷入被袁军插入实施分割包围的险境。因此这种十几个分营的荒唐脑洞完全不可取。


裴松之认为【绍为屯数十里,公能分营与相当,此兵不得甚少,一也】(注49)。裴松之的史学水准如何先姑且不论,但裴松之作为【学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注50)的古人,其文言文的理解水准是绝对完爆所有现代人。当然,裴松之的观点仅供参考


与敌分营对峙要避免让敌人侧翼包围,这是最起码的军事手段和常识,曹操要是熟读孙子兵法,对【先为不可胜】这一基础原则理解深刻,断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而裴松之完爆所有现代人的文言文理解水准也可以为之佐证,因此武帝纪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就是翻译成曹操与袁绍分营大体相当的意思。


可见袁曹在官渡外对峙时,乃至各自出兵合战,双方兵力是接近的。至于曹操为什么会跑出官渡与袁绍合战,且看第12段分析。


十一,在包含民夫的情况下,估算双方官渡兵力,袁绍约十三、四万,曹操至少五、六万


本段标题的兵力数字由下链接而来。


魔都原创 官渡对峙阶段袁绍兵力及损失考(全文共万余字)


中古时代,士兵和民夫都可以被称为兵或者卒。请看下面三国志邓艾传:


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


邓艾认为【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也就是说大军征讨,运兵占有一半以上。因此袁绍出征官渡的总兵力估算有十三、四万,其中战兵约6万,运兵约7万。而曹操在官渡的总兵力约有六七万,其中战兵约4万,运兵2万


链接概要说一下,袁绍一方的士兵估算,看以下三条史料:


世语曰:绍步卒五万,骑八千


曹瞒传曰: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


九章算术:六人共车,车载二十五斛。


世语的袁绍【步卒五万,骑八千】,可以当做战兵6万左右,而袁绍在乌巢的辎重有【万馀乘】,其中【六人共车】,可以当做运兵7万左右。这也符合邓艾【大军征举,运兵过半】的说法


而曹操一方的士兵估算。主要看这条史料:


三国志任峻传: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从这段任峻【乃使千乘为一部】的语气来看,曹操的运粮队肯定不止【一部】,也就是说曹操至少有两、三千乘的辎重,而运兵在2万左右。根据链接内容的粮草估算,曹操战兵在4万左右


袁绍出征官渡动员了约13万人其中战兵6万左右,运兵7万左右。由于7万运兵负担运粮任务,需要来回奔波,所以真正在官渡前线的只有战兵6万左右。而曹操不是【大军征举】,而是在主场作战,运输路线短,所以运兵少,因此曹军的战兵在4万左右,所需要的运兵在2万左右


运兵毕竟要来回奔波,需要不停地运输粮草,因此刨去运兵,袁曹双方在官渡前线的实际战兵对比是:6万对4万,袁军大约是曹军1.5倍的兵力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合战不利】后的【兵不满万】是指曹操合战战败以后,出动兵力的剩余兵力,而在官渡营垒还有兵力,毕竟曹操出官渡与袁绍对峙,并非是把在官渡的兵力全部带出来


十二,袁绍深谙孙子兵法,迫使曹操主动跑出官渡与其合战,获胜而掌控主动权


想了解这场【合战】,先看这两条史料:


三国志武帝纪: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


三国志袁绍传:连营稍前,逼官渡,合战,太祖军不利,复壁


袁绍于八月往官渡方向推进。袁绍在逼近官渡时分营,而曹操也主动跑出官渡营垒,与袁绍分营对峙,稍后双方发生了一场交战。结果是曹操战败,连先前的分营都不要了,直接退回官渡营垒,于是袁绍进抵官渡,开始进攻曹操官渡营寨。


孙子虚实篇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参照孙子兵法所说:先到战地等待敌军就能占据主动,后到战地只能仓促应战陷于被动,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通过小利能够调动敌人来到预想的战地;不想让敌人到达战地就以各种方法阻碍。当敌人休整得好要设法使它疲劳;敌人饱食就要使它饥饿;敌军驻扎安稳就要使它移动。


袁绍先在逼近官渡的地方依沙丘东西分营数十里,而曹操则晚一步,也跑出官渡与袁绍分营对峙


参照曹注孙子兵法,曹操要是兵少就应该【高壁垒勿与敌战也】坚守官渡,就算想筹划【以少胜多】击败袁绍或者阻拦袁绍等其他因素,也应该【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先于袁绍抵达战地,占据有利地形。结果反倒是袁绍先抵达战地,还做到了【能使敌人自至者】,迫使可能兵少的曹操主动跑出官渡,陷入【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的被动


那曹操为什么一定要和袁绍进行合战呢我列举一下【合战】发生可能的原因


1,曹操【合战】是为了诱敌,让袁绍往官渡方向推进。

2,曹操认为粮少所以故意【合战】失利造成士兵减员,用来减少粮草消耗。

3,曹操认为官渡太小容不下大量士兵,所以故意【合战】失利造成士兵减员。

4,曹操在部下怂恿下与袁绍进行【合战】。

5,曹操为了测试袁绍军队战斗力所以特意和袁绍进行【合战】。

6,曹操认为【兵者诡道也】,所以有信心自己哪怕人少也能在【合战】中击败袁绍。

7,曹操出于逼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与袁绍进行赌博性的【合战】

8,曹操自恃兵力雄厚所以和袁绍进行【合战】


首先以第1条来说哪怕曹操不诱敌,袁绍也要往官渡前进,诱敌行为毫无意义,所以第1条直接否定。而曹操要是持第2、3、4条的想法和行为,那实在太不可思议,所以也否定。第5条的话曹操在白马、延津的仗白打了,而袁绍军队什么战斗力曹操最清楚了,所以也否定。第6条如果【合战】赢了也就算了,要是输了曹操就成笑话了,所以还是否定吧。


看来站在曹操的角度上来说,唯有第7条和第8条比较符合逻辑。再看孙子兵法:


孙子曰: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孙子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孙子兵法说:为将者想要交战而进攻敌人所必救的地方时,哪怕敌人坚守高垒,也不得不出战;为将者不想交战而改变其进攻方向时,哪怕己方据守,敌人也只能想战而无可战。当十倍于敌就包围,五倍于敌就进攻,两倍就分割对手,与敌相当就抗击,兵力少就逃远点,兵力弱就避免接触。弱小时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军的俘虏。


曹操号称熟读孙子兵法,并且为孙子兵法做注。将【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注为【绝其粮道,守其归路,攻其君主也】,将【敌则能战】注为【已为士众等差者,犹设奇伏以胜之也】,【少则能逃之】则注为【高壁垒勿与敌战也】,【不若则能避之】更是注为【引兵避之】,还特地强调【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是【小不能当大也】。


参照曹操熟读孙子兵法的得到的心得体会,曹操要是兵少就应该任凭袁绍如何如何,都应该待在官渡营垒里,依托防御工事与袁绍抗衡,而不是屁颠屁颠地跑出官渡与袁绍分营对峙。就算分营对峙也理应避免与袁绍发生交战,因为弱小的军队与敌人硬拼,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


那曹操为何反被袁绍造成【不得不与我战者】?莫非是袁绍用了什么法子,让曹操不得不与其战呢


曹注孙子将【不得不与我战者】注释为【绝其粮道,守其归路,攻其君主也】,但袁绍与曹操分营对峙时,一没有【绝其粮道】,二没有【守其归路】,三没有【攻其君主也】。何来曹操不得不战?莫非如沮授所说【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吗?


曹操由于粮少不惜兵少也要赌博和袁绍进行急战,但这又违背了【先为不可胜】兵法基本原则。反倒是袁绍做到了【以待敌之可胜】,利用曹操急于求战,抓住战机取得了【合战】的胜利。何况曹操从建安元年开始【屯田】,数年来多多少少应该有丰收成果,何来开战初期就缺粮


其实袁曹【合战】的发生原因很简单,按原文索骥就成。假定曹操智商正常,既敢出官渡像袁绍那样【分营】又敢与袁绍【合战】,就说明【合战】前双方兵力差距不大。曹注孙子都说的很明白,兵少时要【高壁垒勿与敌战也】。


此外,【合战】前是袁绍先分营,然后曹操才能进行相应布置。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曹操跑出官渡分营则肯定需要花费时间和物资的,既然能够与袁绍【分营与相当】,那么就充分说明了曹操的兵力人员不会少,否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回头想想,曹操要是【兵不满万】就跑出官渡和袁绍【分营】玩【合战】,那么这疯狂又不通兵法的馊主意到底是谁想出来的?


综上所述,袁绍灵活运用孙子兵法


1,袁绍做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先于曹操抵达战地,占据地利

2,袁绍做到【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诱使曹操乖乖地主动跑出官渡来分营

3,袁绍进而做到【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即是让曹操跑出坚固的官渡营垒,与其交战


最后,袁绍取得了【合战】的胜利,把曹操官渡营垒外,爆回官渡营垒内。这说明曹操这场战败,已经无法再维持【合战】前分营对峙的局面,估计把营地留给袁绍后,撤回开始固守官渡营垒,从而袁绍掌控了战争主动权


--------------------------------------------------------7月27日的分割线---------------------------------------------


十三,官渡攻防战,袁绍凭借【发石车】无法摧毁的【土山】,逐渐压倒曹操


袁绍进逼官渡以后,双方进入攻防战。袁绍起了【土山地道】(注51),还有【高橹】。而曹操用【发石车】(注52)回击,此外曹操也【起土山相对】(注53)。但双方使用这些攻具在时间上却有些蹊跷。请看孙子兵法谋攻篇: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可见无论是【起土山】、【高橹】、【发石车】都要花上两三个月才能弄成,【高橹】【发石车】还能从后方运来,但袁曹双方要是【起土山】,就只能在官渡的现场堆土了。而袁曹双方的【高橹】和【发石车】,估计用的都是简易版


结合袁绍【高橹】在前,【起土山】在后,过程就是起初双方都能从后方运来各种攻具,因此袁绍使用【高橹】后,曹操才能迅速用【发石车】做出回应,摧毁袁绍的【高橹】,破坏袁绍的【地道】。但等到袁绍【起土山】完成之后,曹操【发石车】的石头砸在实心泥土上,却起不了反应,只能无能为力了


而曹操的【土山】又没有袁绍的【土山】高,于是曹操只能被动挨打,出现【行者皆蒙楯,众大惧】徒耗体力的现象,以至于【士卒疲乏】值此恐惧之际,曹操又有何作为


三国志武帝纪: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原来曹操就在众军恐惧的时候,借口粮草快没了,写信给荀彧,想溜回许昌,但万幸被荀彧所劝止。在这个时候,总是需要英雄的出现,于是于禁挺身而出,【督守土山】通过【力战】(注53)来鼓舞士气


在此情况下,袁绍甚至命令各军准备好三尺长的捆曹绳(注54)。至此,曹操军队在官渡主战场上陷入危如累卵的局面,只能苦苦支撑


--------------------------------------------------------7月29日的分割线---------------------------------------------


十四,袁绍多次分兵奇袭曹操后方,但以失败告终,而许攸、张郃的建议属于失策


关于袁绍分兵奇袭曹操后方,许攸和张郃提出过这种建议,袁绍没有听从,一般人都是认为这么好的建议,袁绍却没有听从但实际恰恰相反,袁绍分兵奇袭曹操后方,也就是许县附近,这不仅三国志武帝纪记载了,连曹仁传也记载了


三国志武帝纪: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备走,遂破辟屯。


三国志曹仁传: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㶏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期间,汝南刘辟响应袁绍,袁绍派刘备协同刘辟去骚扰许县南面的㶏强诸县,诸县纷纷响应。曹操【以为忧】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曹仁却认为刘备刚接手袁绍的军队,指挥不熟练,可以击败。于是曹操采纳建议,派曹仁率骑兵前去,很有可能曹洪、徐晃(注55)也跟着去了。结果曹仁等人击败了刘备,收复叛乱诸县。


下图为袁绍派遣刘备协助刘辟袭击许县附近红圈为许县和㶏强,箭头为刘备进攻方向


可见,袁绍在刘辟响应自己的时候,派遣了刘备作为分兵,去袭击曹操后方。要知道自古分兵就是大忌,无论是东方的孙子,还是西方的克劳塞维茨均强调要集中兵力。且看看孙子兵法虚实篇怎么说的: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可以说是兵法常识。再来看官渡战场,官渡离许昌的路线距离大约80-90公里,以抛物线的路线绕道奇袭,则差不多接近150公里,正常行军需要10天左右,很容易被发现。即便日行百里也要4天左右。那么问题也来了。


如果奇袭部队行军快,则带不了攻具,那就无法攻城;而带了工具导致行军慢,则容易被反奇袭。也就是说袁绍一旦分兵袭击曹操后方,如果是轻兵快,就难以攻城,如果是重兵可以攻城,但就难以快而曹操一方处于内线,路程更短,速度更快,比如曹仁就可以带领骑兵击破袁绍的分兵。那么现在来看许攸和张郃的建议:


汉晋春秋曰:许攸说绍曰: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绍不从,曰:吾要当先围取之。攸怒。


后汉书袁绍传:许攸进曰:曹操兵少而悉师拒我,许下余守势必空弱。若分遣轻军,星行掩袭,许拔则操成禽。如其未溃,可令首尾奔命,破之必也。绍又不能用。


汉晋春秋曰:郃说绍曰:公虽连胜,然勿与曹公战也,密遣轻骑钞绝其南,则兵自败矣。绍不从之。


许攸是【急分诸军持之】,再一看是【分遣轻军】;而张郃则是【遣轻骑钞绝其南】。不是【轻军】,就是【轻骑】,可见许攸的建议是不切实际,而张郃的建议估计是骚扰但曹仁击破了袭击许县南面的刘备军,证明了许攸、张郃的建议不怎么样。有了前车之鉴,自然会被袁绍否决


再看以下两条有趣的史料


三国志荀彧传:五年,与绍连战。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


后汉书荀彧传:操保官度与绍连战,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致绍师。


都是荀彧传,但出处不一样,一个是三国志,另一个是后汉书。而内容中的次序也有所区别,三国志是【与绍连战。太祖保官渡】,后汉书是【操保官度,与绍连战】。


但这两处记载都没有问题,三国志是指包含【合战不利】在内的一系列袁绍胜利,导致曹操【保官渡】。而在官渡只有营垒攻防战,那么曹操在【保官渡】之后的【与绍连战,虽胜】,无非是指袁绍的分兵被曹操派遣的军队击破的战事了。


袁绍拒绝许攸、张郃的分兵建议,并不代表袁绍没有或者不会分兵。而袁绍分兵袭击曹操后方,并不代表袁绍需要听从许攸、张郃的建议。而且袁绍不止一次分兵


三国志曹仁传:绍遣别将韩荀钞断西道,仁击荀於鸡洛山,大破之。由是绍不敢复分兵出


袁绍派韩荀【钞断】曹操的西路,又被曹仁击破。可见,袁绍的分兵袭击曹操后方,除了刘备协助刘辟骚扰许县以南的过程取得一定效果外,其最终结果都失败了


可见无论是袁绍派刘备袭击许县、【钞断西道】,还是许攸的【分遣轻军】和张郃的【轻骑钞绝】,都证明了小规模的分兵属于添油战术。而大规模分兵则不仅速度慢,而且会削弱主战场的兵力。因此分兵袭击曹操后方的策略从结果来看,都属于失策


而话又说回来,前文也以叙述,袁绍虽然动员了13万人左右,但有7万运兵需要来回奔波运粮,只有6万战兵能够待在官渡前线,其中在这6万人中,不仅有不少人要进行各种类似【起土山】的工作,又要对曹操实行压迫攻击,袁绍又能够拿出多少人来分兵


--------------------------------------------------------7月31日的分割线---------------------------------------------


十五,曹操所截烧袁绍在故市的运粮辎重队,很可能是原本属于曹操自己的粮草


在乌巢之前的官渡相持过程中,也发生过曹操截粮的战事,请看以下3段史料:


三国志武帝纪: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


三国志荀攸传:军食方尽,攸言於太祖曰: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荀锐而轻敌,击可破也。太祖曰:谁可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涣邀击破走之,烧其辎重。


三国志曹仁传:复与史涣等钞绍运军,烧其粮谷。


发生【军食方尽】的现象,以及曹操给荀彧写完信以后,荀攸居然得到情报,建议曹操袭击要经过故市(注56)的袁绍粮草辎重队。而后,曹操特意询问荀攸【谁可使】,荀攸建议【徐晃可】,这可能说明曹操已经对事情失去了一定的判断力。但其后,曹操还特意加派亲族曹仁和老乡史涣与徐晃一起去就更有些耐人寻味了。


先不谈曹仁这样的曹氏亲族,史涣对于曹操来说可是一个作用特殊的部下。请看王沈的魏书记载:


史涣字公刘。少任侠,有雄气。太祖初起,以客从,行中军校尉,从征伐,常监诸将,见亲信,转拜中领军。十四年薨。


这段史料说明了像史涣这样的将领可是被曹操经常用作【常监诸将】的【亲信】,有可能表明曹操在【军食方尽】和【远近无不私遗笺记,通意於绍者】(注57)的情况下,对像徐晃这样的降将不放心,故而派史涣特地去监视徐晃


还有些蹊跷的是曹仁参与的记载,武帝纪是【遣徐晃、史涣邀击】,荀攸传是【遣晃及史涣邀击】,徐晃传是徐晃【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於故市】,均没有提及曹仁,只在曹仁传里,以【复与史涣等钞绍运军】一笔带过,拿曹仁在曹氏亲族位置和曹军中的地位来说,这颇有些匪夷所思


只能猜测是,曹操可能是先派徐晃、史涣去袭击粮草,然后觉得只派史涣监视还不够,或者说徐晃、史涣不足以完成任务,曹操稍后再派曹仁去帮忙完成任务


最让人惊讶的是为何荀攸知道袁绍的辎重车会来,以及截粮地点【故市】的位置。前文第6段已经叙述,袁绍很有可能攻占敖仓,而故市的位置恰好证明了这一可能性:


元和郡县图志:故市城,县西北三十里曹操击袁绍军於故市,即此城也。


括地志卷三:敖仓在郑州荥阳县西十五里,县门之东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时置仓于敖山,名敖仓云。


袁绍的运粮路线是由邺城出发经过黎阳,从延津渡黄河往南,再经阳武,最后至袁绍官渡大营但根据上面的地图,故市却在官渡以西大致60公里处,因此袁绍的运粮辎重队不可能绕一个大圈到官渡以西60公里走一段冤枉路。那为何袁绍的辎重队会经过故市呢



下图中,红圈分别是【敖仓】和【故市】,红框是官渡,红色箭头是袁绍正常运粮线路

可以清晰地发现,故市是远在官渡的西面,反倒是敖仓离故市很近


结合地图和史料,故市以北15公里处就是敖仓,而曹操曾经【还军敖仓】,可见袁绍经过故市的辎重队的粮草只能是来自敖仓,原本属于曹操的粮草。既然是官渡以西60公里的故市,那就说明远离袁绍军队的控制范围,这也是荀攸为什么容易探听到运粮路线的原因。


从曹操对于截粮人员的认命和安排来看,曹操似乎对此持有疑惑,或者并不抱有很大的希望。但荀攸的建议截粮的路线,偏离袁绍的控制范围和方向的情况下,荀攸能够获得袁绍辎重队的情报在意外中也具有必然性。


而故市之粮草既然来自于敖仓,敖仓原本属于曹操,那么曹操所截烧的就是自己的粮草,因此故市被烧的粮草,对于袁绍来说也就无足轻重了


----------------------------------------------------------8月1日的分割线---------------------------------------------


十六,曹操196年始屯田制号称大获成功,但到官渡时曹操却形成【军食乏】的强烈反差


先请看以下史料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元年春正月......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


魏书: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三国志任峻传: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於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原来曹操早在196年就实行屯田制,光建安元年(196年)就【得谷百万斛】,以及【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更是号称【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那么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于是196年...... 得谷百万斛。

然后197年...... 所在积谷。

然后198年...... 所在积谷。

然后199年...... 所在积谷。

然后200年......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无运粮之劳。


但到了官渡之战的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


三国志武帝纪: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卻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


三国志袁绍传: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三国志荀彧传:六年,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


三国志贾诩传:袁绍围太祖於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太祖曰:善。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馀里营,破之。


三国志夏侯渊传:及与袁绍战于官渡,行督军校尉。绍破,使督兗、豫、徐州军粮;时军食少,渊传馈相继,军以复振


曹瞒传: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柰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


彧别传曰:太祖又表曰:昔袁绍侵入郊甸,战於官渡。时兵少粮尽,图欲还许,书与彧议,彧不听臣。建宜住之便,恢进讨之规,更起臣心,易其愚虑,遂摧大逆,覆取其众。此彧睹胜败之机,略不世出也。及绍破败,臣粮亦尽,以为河北未易图也,欲南讨刘表。


所有的史料都在说曹操缺粮在袁绍派淳于琼运粮前曹操一方不是【军食乏】,就是【众少粮尽】。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袁绍【辎重财物巨亿】,还是【时军食少】。到了建安六年(201年),曹操一方还是【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


许攸反水投奔曹操后,对其说【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曹操后来自己上书说【及绍破败,臣粮亦尽】。曹操在官渡期间的这种缺粮惨状,与官渡前【仓廪皆满】、【无运粮之劳】的状况,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强烈的反差呢


----------------------------------------------------------8月3日的分割线---------------------------------------------


十七,袁绍对曹操粮道的袭击大获成功,加上河南百姓背叛,使曹操濒临【粮尽】绝境


在第13段已经叙述,曹操军队已经在袁绍军队的不断压制下,在官渡主战场上陷入危如累卵的局面,只能苦苦支撑。而第16段也叙述了曹操一方,从官渡前【仓廪皆满】、【无运粮之劳】欣欣向荣的局面,变成官渡时【军食乏】、【军食方尽】的局面。


造成这种情况的答案很简单,曹操的粮道被袁绍屡次抄绝


三国志任峻传: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三国志李典传: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


魏书载诏曰:颍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


曹操可以说是从四处搜索粮源,虽然兖州的李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豫州的颍川【丁壮荷戈,老弱负粮】,但大部分被袁绍【数寇钞绝粮道】。直到任峻派重兵【为复陈以营卫之】,才【贼不敢近】而好转。但为时已晚,因为粮草之源的河南百姓,大部分开始背叛曹操


三国志袁绍传: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后汉书袁绍传:相持百余日,河南人疲困,多畔应绍。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北迎彻运。


三国志赵俨传: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而都尉李通急录户调。俨见通曰:方今天下未集,诸郡并叛,怀附者复收其绵绢......绍与大将军相持甚急,左右郡县背叛乃尔。若绵绢不调送,观听者必谓我顾望,有所须待也......彧报曰:辄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上下欢喜,郡内遂安


【河南】的【百姓】早就疲困不堪,【多叛应绍】,羊毛出在羊身上,羊都跑了,还有羊毛?提供粮草的河南百姓大部分开始背叛曹操,导致粮草之源逐渐断绝,即使任峻派能够【为复陈以营卫之】也没有用,因为几乎没有下一次粮草辎重队了。


既然【多叛应绍】,那还有多少百姓给曹操供粮既然【多叛应绍】,那还有多少百姓给曹操运粮?官渡之战历经秋冬,于是曹操向豫州诸郡【户调】,也就是征收【绵绢】,结果【诸郡并叛】,直到曹操【绵绢悉以还民】,才【郡内遂安】。


而袁绍能够屡次抄绝曹操的粮道,弄不好和【时远近无不私遗笺记,通意於绍者】有关,各地纷纷勾结袁绍,写信透露出粮道路线。比如任俊即使保护好了粮草,但也发生【贼不敢近】的事情,说明运粮路线早已经被袁绍所知道


综上所述,曹操在官渡正面战场被袁绍压制,导致【士卒疲乏】。运粮队频繁又屡次被抄,导致【百姓疲乏】。故百姓【多叛应绍】,各地官员无不【通意於绍者】,后勤断绝【而粮谷已尽】,欲将大厦将倾、榱栋崩折


----------------------------------------------------------8月4日的分割线---------------------------------------------


十八,许攸反水,给即将败亡的曹操送来一颗救命稻草


前一段已经提到,曹操在官渡正面战场被袁绍压制,导致【士卒疲乏】。运粮队频繁又屡次被抄,导致【百姓疲乏】。故百姓【多叛应绍】,各地官员无不【通意於绍者】,后勤断绝【而粮谷已尽】,可以说曹操一方已经是快大厦将倾、榱栋崩折


但就在曹操即将败亡的时刻,许攸却突然反水,给曹操送来一颗救命稻草。在谈论许攸反水这一事件前,首先要了解许攸的为人和生平


魏略:攸字子远,少与袁绍及太祖善......攸自恃勋劳,时与太祖相戏,每在席,不自限齐,至呼太祖小字,曰:某甲,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太祖笑曰:汝言是也。然内嫌之。


三国志武帝纪: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


这两条史料可以看出,许攸同志年轻时,与袁绍和曹操关系都很好。而早年,当许攸和王芬、周旌等人图谋废立汉灵帝,拥立合肥侯的谋反之事时,能够想到联系的人也是曹操。曹操攻占冀州之后,许攸甚至在席间【呼太祖小字】,至少自认与曹操关系很好,可惜彼时双方关系已从平等,变成上下级关系,于是许攸的下场自然悲剧了。再来看许攸为人:


三国志荀彧传:彧曰......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


汉末名士录曰:术常於众坐数颙三罪,曰:王德弥先觉隽老,名德高亮,而伯求疏之,是一罪也。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而伯求亲之,是二罪也......陶丘洪曰:王德弥大贤而短於济时,许子远虽不纯而赴难不惮濡足。伯求举善则以德弥为首,济难则以子远为宗


荀彧评价许攸同志贪婪,而又不知道检点。袁术曾在席上认为许攸同志凶恶放荡,本性与行为不纯正;同席的陶丘洪则认为许攸虽然道德不好,但救难不迟缓。果其不然,许攸在官渡为曹操【济难】去了......许攸反水的原因有4条史料提及


三国志武帝纪: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


三国志荀彧传: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


后汉书袁绍传:许攸进曰:曹操兵少而悉师拒我......绍又不能用。会攸家犯法,审配收系之,攸不得志,遂奔曹操,而说使袭取淳于琼等。


魏略:绍自以强盛,必欲极其兵势。攸知不可为谋,乃亡诣太祖。


根据以上史料,总结一下许攸反水的原因:


1,许攸贪财,袁绍不能满足。

2,许攸家属被审配抓起来。

3,许攸谋略袁绍没有听从而觉得不得志,

4,许攸认为袁绍不行于是投奔曹操。


首先第4条许攸觉得袁绍不行,这原因实在太宽泛,而且和第3条原因有些类似,袁绍因为没有听从许攸建议,所以许攸觉得袁绍不行。但前文第14段已经证明,曹仁以击破刘备和击破韩荀的分兵,说明类似许攸那样的分兵建议,受到类似后勤和轻兵没有攻具难以攻城等条件的限制,效果不怎么样


再看第1条原因,袁绍不能满足许攸,曹操就能满足许攸了吗?那么请看以下2条史料


  • 魏略:初,太祖为司空时,以己率下,每岁发调,使本县平赀。于时谯令平洪赀财与公家等,太祖曰: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
  • 魏略:父斐,字文侯。初,(丁)斐随太祖,太祖以斐乡里,特饶爱之。斐性好货,数请求犯法,辄得原宥。为典军校尉,总摄内外,每所陈说,多见从之。


在曹操还是担任司空时,按家庭财产比例来收税,结果曹洪【赀财与公家等】,说明曹洪非常有钱。而曹操老乡丁斐,是个【性好货】,也就是个爱财货的人,结果【数请求犯法】,爱财货的【犯法】自然是类似贪污的事情了,但曹操【辄得原宥】,说明每次都得到曹操原谅。那么【贪财】许攸作为曹操旧友反水去投奔,估计就是如鱼得水了


那么第2条许攸家属被审配收监又如何,再看以下这条史料


  • 明史列传卷二十一:初,太祖克婺州,禁酿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时大海方征越,都事王恺请勿诛,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


朱元璋禁止酿酒,而正在领兵征越的胡大海之子却酿酒犯法,朱元璋为执行法律,不顾众人劝说,亲自【手刃之】。这一事情,与审配收监许攸家属类似,但朱元璋居然更狠,亲自砍了,结果儿子挂了的胡大海倒没有怎么样,这许攸却反水了,只能说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大,袁绍时也命也呼


可见陶丘洪的【许子远虽不纯而赴难不惮濡足】的评价不错,许攸因为袁绍不能满足他的贪欲,家人又被审配收监,再加上许攸善于【赴难不惮濡足】。果然这回曹操有难,许攸从袁绍处反水,去为曹操排忧解难去了。只不过许攸不像沮授那样(注58),担心家人会被袁绍如何处置吗


许攸反水对于曹操的重要性如何,可以先看以下评价,以下是百度许攸,就能查到的一些评价观点,仅供参考


  • 司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国得伍员而克强楚国,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
  • 何焯:许攸卖国邀功,小人之尤者,收治之殊快也


司马光的评价中,用一系列排比句,来证明敌国重要人物反水或者投奔的重要性。何焯干脆认为许攸【卖国邀功】,杀了好。再给一条只能认真翻书才能得到的史料评价:


  • 三国志胡综传:昔许子远舍袁就曹,规画计较,应见纳受,遂破袁军,以定曹业。向使曹氏不信子远,怀疑犹豫,不决於心,则今天下袁氏有也


这条史料可以说明官渡之后数十年,三国之人对于官渡之战转折点的认知就是【许子远舍袁就曹】,而重要性就如这句:【曹氏不信子远】则【今天下袁氏有也】。当然这些仅是客观人物的评价,许攸反水的具体重要性还要依靠史料,对当时的客观背景和状况,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这么说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而粮草就是物质,是行军打仗的刚性需求,它决定了战争走向。而决定战争胜负的,决不是曹操那被后世誉为军事家的称谓。凡是认为曹操依靠军事家的名头就能翻盘的,全属于唯心主义


当时曹操的困境是:【士卒疲乏】,【百姓疲乏】而【多叛应绍】,各地官员无不【通意於绍者】,后勤几乎断绝【而粮谷已尽】。可以说,曹操已经失去了取得战争胜利的物质需要。【士卒疲乏】导致无法继续对峙下去;【百姓疲乏】而【多叛应绍】,导致后勤供应开始断绝;各地官员无不【通意於绍者】,则说明上层建筑开始逐步瓦解


曹操在这种情况下想继续和袁绍对峙下去的只能出现:一,拥有仙豆缓解【士卒疲乏】;二,像过去那样【颇杂以人脯】(注59)吃人肉;三,突然出现穿越者给予粮草,解决【而粮谷已尽】的问题;四,是出现其它奇迹


但是,第4条的奇迹真的出现了,许攸反水带来了救命稻草,和重大转机,也就是说改变袁曹双方【物质世界发展】的机会来临,而袁绍的厄运自然也来临了


----------------------------------------------------------8月6日的分割线---------------------------------------------


十九,沮授劝袁绍给淳于琼运粮队增加外围护卫,多数是附会,而且效果有限


就在许攸反水投奔曹操,告知其重要情报,也就是淳于琼率领万余人护送运粮队正屯住乌巢以前,沮授曾劝说袁绍,派蒋奇给淳于琼增加外围护卫,防止曹操偷袭:


  • 三国志袁绍传:会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馀人北迎运车,沮授说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於表,以断曹公之钞。绍复不从。


说实话,了解乌巢是什么地方,就知道沮授能够预测曹操会奇袭乌巢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 水经注济水注:济渎又东迳酸枣县之乌巢泽


根据水经注的记载,乌巢又名乌巢泽。顾名思义,乌巢附近是一片沼泽湖泊。从实用角度来看再缺乏远见的农民也不会把粮草屯放在湖泊和沼泽沿岸,因为沼泽地空气和土壤潮湿又是动物聚集之地,粮草容易腐烂或被鼠雀吃掉,而且沼泽土地松软,地形低洼且也不适合防守


因此,乌巢仅是淳于琼途中经过,而临时住宿的地方,并不是专门屯粮的据点也就是说许攸情报的时效性仅限于淳于琼待在乌巢的时间那么沮授的预测就好比三国演义中,徐庶与刘备议事,忽然信风骤起,于是徐庶算定曹仁会来劫营一样,纯属是三国演义中的迷信占卜了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却说单福正与玄德在寨中议事,忽信风骤起。福曰:今夜曹仁必来劫寨。玄德曰:何以敌之?福笑曰:吾已预算定了。


再来看曹操的偷袭方式,就知道沮授的建议,效果也有限


曹瞒传曰:公大喜,乃举精锐步骑,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抱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


为袁绍檄豫州: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自出幽冀


根据曹瞒传的记载,曹操是【用袁军旗帜】,在路上遇上袁军问话,便以【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遣兵以益备】的谎言来欺骗,考虑到曹操有很多部下【皆自出幽冀】,口音方言也不成问题。因此,如果曹瞒传描述情况属实,那么沮授所建议增加的外围护卫,不能说全然无用,至少效果也要打个折扣


综上所述,沮授让袁绍给淳于琼增加外围护卫的建议,不是附会,就是迷信之类的占卜术,而且效果也要打个问号。


----------------------------------------------------------8月7日的分割线---------------------------------------------


二十,袁绍在乌巢遇袭时完全听从张郃建议,符合孙子兵法和人体生理学,遵循客观规律


高能预警,袁绍在乌巢遇袭时,做出的决策记载如下:


三国志张郃传: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郃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图曰: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


三国志袁绍传: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候夜潜往攻琼。绍遣骑救之,败走。


三国志武帝纪: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


张郃建议袁绍【宜急引兵救之】,也就是应该赶快带兵援救,而袁绍则【遣轻骑救琼】。袁绍这个决策是否正确,则首先要知道袁绍大营,与乌巢的距离


三国志武帝纪: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


三国志袁绍传:琼宿乌巢,去绍军四十里


当时的天气正好是【冬十月】,乌巢距离袁绍军营为【四十里】,约合16-17公里,那么评估袁绍的决策正确与否,就要通过兵法、科学,以及从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来分析了


孙子曰: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后汉书虞诩传: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


国语卷第十:古者师行三十里而舍,三舍为九十里。


根据孙子兵法、国语等,在古代的一般情况下,步军的日行速度在三十里(12公里)左右,而当日行百里(40公里)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军队掉队的情况。再来看解放军的行军速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般日行军也就30-40公里,强行军在50公里以上。袁绍的军队,总不能和解放军比行军吧再来看欧冠决赛威尔士球星加雷斯贝尔的跑动表现


贝尔以体能著称,但在正式比赛连同加时赛,总共120分钟的时间里,贝尔的跑动距离达到12.2公里,就发生抽筋的现象。平均每小时速度为6.1公里,说明贝尔的加速、急停、急转的运动,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都在走路。也就是说以贝尔21世纪,经过科学训练,营养健全,体能著称的运动员,跑16公里左右的距离,至少也要花费差不多3个小时


乌巢奇袭发生季节为【冬十月】,气候寒冷,袁绍步兵肯定要穿上冬装而影响速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袁绍要是派【重兵】,也就是步兵赶过去,少说要花上半天的时间。再来看张郃对袁绍所言【宜急引兵救之】,什么样的兵种才能做到【急】,答案只能是轻骑兵


因此袁绍派轻骑兵赶去乌巢是最正确的选择,可以说袁绍恰恰是听从了张郃的建议,而且【轻骑】救乌巢与【重兵】攻曹营并不矛盾。再来看轻骑兵的速度


在1957年内蒙古赛马冠军的成绩里,15公里需要24分钟。要知道这数据是20世纪的数据,这马的生理机能不仅要超过古代,而且骑者肯定是轻装上阵,比赛场地的路面状况,也远好于官渡-乌巢的路面状况,因此在乌巢距离袁绍军营约合16-17公里的情况下,袁绍轻骑兵在营地,从命令集结到出发,一路赶到乌巢,少说也要1个小时


所以综上所述,在乌巢距离袁绍军营【四十里】,约合16-17公里的情况下,步兵也就是【重兵】赶到乌巢少说要半天,而轻骑兵赶到乌巢也要1个小时,故袁绍【遣轻骑救琼】的决策完全正确,符合张郃【宜急引兵救之】的建议,可以说袁绍完全听从了张郃的建议


袁绍军营到乌巢的16-17公里的距离,解放军很难迅速赶到,大圣贝尔很难迅速赶到,轻骑兵也至少要1个小时才能赶到,凭啥认为1800年前,袁绍的【重兵】迅速赶到乌巢如果曹操奇袭兵少,留守大营的士兵多,那么袁绍派遣的轻骑兵则有可能解决乌巢危机,顺便派遣重兵进攻曹营的也能试探虚实


如果曹操奇袭兵多,留守大营的士兵少,那么袁绍派遣的轻骑兵则可能失败,属于添油战术,而【重兵】赶到的话,时间过长,那么战事恐怕已经结束,曹操早就擦完嘴跑路了。也就是说派遣援兵救乌巢毫无意义,而派遣重兵打下曹操大营则是唯一的翻盘可能


----------------------------------------------------------8月8日的分割线---------------------------------------------


二十一,张郃以【重兵】攻曹营不克后,投降曹操,给了袁绍致命一击,导致袁军崩溃


前一段已经分析出,在乌巢距离袁绍军营【四十里】,约合16-17公里的情况下,步兵也就是【重兵】赶到乌巢少说要半天时间,就算轻骑兵赶到乌巢也要1个小时,故袁绍【遣轻骑救琼】的决策完全正确,完全符合张郃【宜急引兵救之】的建议,可以说袁绍是听从了张郃的建议。那么在此情况下,张郃的投降原因似乎应该很明显:


三国志武帝纪: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


三国志袁绍传: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


三国志荀攸传:绍将张郃、高览烧攻橹降,绍遂弃军走。郃之来,洪疑不敢受,攸谓洪曰: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


三国志张郃传: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在这四处记载中,武帝纪、袁绍传、荀攸传三处均记载张郃先投降,袁绍军队后崩溃,唯有张郃传记载袁军先崩溃,张郃再投降,因此张郃传孤证不立,取张郃先投降,袁绍军队后崩溃。也有可能是陈寿为传主讳,或者说陈寿直接引用张郃家传


而神奇的是在张郃传里,袁绍军队既然已经先崩溃了,郭图居然不先逃命,而去向也没有逃命的袁绍诬蔑张郃,更神奇的是张郃在袁军已经崩溃的情况下,竟然听到了郭图的坏话。这已经不是人类所能理解的了。除非郭图逃命时对着空气大喊,声音以每秒340米的速度,传到张郃的耳朵里


回头想想,张郃投降以后,所找的郭图说【郃快军败,出言不逊】的借口,也只是张郃等人为了投降曹操洗白自己,肯定找不到第三方人士能够证明的单方面借口而已。这种在袁绍军队已经崩溃,郭图还能下谗言,结果让张郃听到的借口,只能是瞎扯淡。张郃反正投降了,泼点脏水到袁绍身上,完全正常


因此袁绍既然是听从张郃的【宜急引兵救之】而派轻骑兵的建议,那么张郃反水的原因貌似就很简单了,就是张郃率领【重兵】攻打【不能下】。【轻骑】救乌巢与【重兵】攻曹营并不矛盾,张郃只不过象征性地攻击了曹营,然后便在【太祖还,未至营】的情况下投降了,而曹洪竟然【疑不敢受】,在荀攸的劝说下才接受张郃等人的投降


张郃反水投降的后果就是【绍众大溃】,在前文第11段写过,袁绍总兵力大约在13万左右,其中7万是运兵,需要运输【万馀乘】粮草辎重来回奔波。而大约5-6万战兵在官渡前线,那么刨去淳于琼【万余人】护送辎重,以及先前一系列战斗的损失等,袁绍剩余战兵大约在4万左右


袁绍传提到【高览、张郃等】,武帝纪也说【郃等】,说明进攻曹营的部将虽然以张郃、高览为首,但还有其他将领。因此再加上张郃、高览等人率领的是【重兵】,那么这只军队数量必定不会少,至少也要在1-2万左右。所以袁绍军队在乌巢遇袭以后,在剩余4万战兵中,张郃等人反水又导致瞬间失去一半战兵,那么【绍众大溃】就毫不意外了


再来看陈琳的檄吴将校部曲文


昔袁术僭逆,王诛将加,则庐江大守刘勋,先举其郡,还归国家;吕布作乱,师临下邳,张辽、侯成,率众出降;还讨眭固,薛洪、樛尚,开城就化;官渡之役,则张郃、高奂,举事立功......凡此之辈数百人,皆忠壮果烈,有智有策,折冲讨难,芟敌搴旗,静安海内,岂轻举措也哉!


陈琳将【官渡之役,则张郃、高奂,举事立功】,作为反水典型写入檄吴将校部曲文,足以证明张郃等人反水的重要性。前文也已经说,张郃的投降原因似乎应该很明显,但仍有些疑问,请看以下这段史料


献帝传云:太祖曰:本初无谋,不用君计,今丧乱过纪,国家未定,当相与图之。授曰: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


沮授即使被活捉,也不愿意投降曹操,毕竟沮授说【叔父、母、弟,县命袁氏】。先不说沮授是真的忠于袁氏不愿投降,还是真的担心家属安危,这至少产生了一个疑问,就是张郃有没有家属?父母等亲属在否?张郃是否为了投降曹操,连家属都不顾了?可惜,这些皆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述,张郃所找的投降曹操的理由,在袁绍军队已经崩溃,郭图还能向袁绍下谗言,结果让张郃听到的情况下,是很奇葩的要么张郃对乌巢遇袭后,已经下定决心要投降;要么攻曹营不克,害怕惩罚而投降;要么张郃认为他的投降能够帮助曹操一举搞定袁绍。当然,考虑到袁军将领还有家属【县命袁氏】,只能说张郃真实的投降原因扑朔迷离了


----------------------------------------------------------8月10日的分割线-------------------------------------------


二十二,曹操官渡惨胜,士兵疲惫,又缺粮,而无法追击袁绍


在许攸反水,导致乌巢的辎重完蛋以后,张郃又带着【重兵】投降曹操,袁绍军队只能崩溃了,袁绍、袁谭父子只能选择逃亡。但逃亡的情况值得商榷,先看以下2条史料


三国志武帝纪: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


三国志袁绍传: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


这2条史料记载差不多,武帝纪是袁绍父子放弃军队而逃命,袁绍传直接就是袁绍父子单骑逃命,但再看下面这段史料


后汉书袁绍传: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至黎阳北岸,入其将军蒋义渠营。


在后汉书袁绍传里,袁绍袁谭父子不是单骑,而是带领800余骑兵,到底哪种正确呢?则需要通过逻辑和其他史料进行分析,先看逻辑


三国志程昱传: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昱收山泽亡命,得精兵数千人,乃引军与太祖会黎阳,讨袁谭、袁尚。


三国志贾诩传:卓败,辅又死,众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


贾诩曾言【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而在袁绍营地的后方,程昱可是能够【收山泽亡命,得精兵数千人】的存在,这说明贾诩说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袁绍父子如果只是单骑,那是很难逃脱的再看其他史料来描述袁绍父子逃亡时的情形


三国志王基传:武皇帝克袁绍於官渡,自以所获已多,不复追奔,惧挫威也


献帝起居注公上言: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


彧别传曰:及绍破败,臣粮亦尽,以为河北未易图也,欲南讨刘表。


三国志荀彧传:遂以奇兵袭绍别屯,斩其将淳于琼等,绍退走


武帝纪里是因为袁绍逃得快,而曹操【追之不及】但三国志王基传却透露,原来是曹操【惧挫威也】,而没有追击其实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曹操在【臣粮亦尽】,又有【辎重财物巨亿】的缴获的情况下,加上武帝纪提到曹军已经【士卒疲乏】,打完乌巢,更是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自然是【惧挫威也】,曹操不会再冒着风险,去追击袁绍了


而荀彧传里【绍退走】,估计是陈寿的行文用词不准确,袁绍大败,绝对不会是轻描淡写的【退走】两个字,那么轻松当然,红花需用绿叶衬,对比曹操的曹洪共马,鲍信拼死,楼异扶马,典韦送命,曹昂让马,伯南替身,士卒填土,许褚挡箭,丁斐放牛,袁绍的逃命,实在谈不上有多惊险


----------------------------------------------------------8月12日的分割线-------------------------------------------


二十三,袁绍军队伤亡损失的8万人,从唯物角度进行客观分析,大部分是运兵(民夫)。


官渡之战,曹操固然惨胜,而袁绍也是惨胜,来看看袁绍军队的伤亡情况


三国志武帝纪: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


三国志袁绍传: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馀众伪降,尽坑之


献帝起居注公上言:辄勒兵马,与战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


张璠汉纪云:杀绍卒凡八万人


后汉书袁绍传:余众伪降,曹操尽坑之,前后所杀八万人


除了武帝纪只说了【虏其众】,其余史料均强调曹操俘虏了袁绍大量军队,并且坑杀,其中曹操上书是【斩首七万馀级】,汉纪和后汉书的数字是【八万人】。那么曹操有没有能力活捉大量俘虏呢,请看以下这条史料


三国志贾诩传:袁绍围太祖於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祖曰:善。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馀里营,破之。绍军大溃,河北平。


原来曹操在最后进攻的时候,还能【围击绍三十馀里营】,这说明曹操在官渡营垒里,还存在着大把兵力,前文11段也证明曹操兵力在包含民夫的情况下至少在5-6万左右只是曹操拥有不少的兵力,却只能在许攸反水前困在官渡,被袁绍压着打


张璠汉纪中,曹操【杀绍卒凡八万人】,而后汉书则略改为【前后所杀八万人】。袁军伤亡数字最早来源就是曹操上书中的【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其数字是七万多,大凡与八万相近。问题是曹操上书所言是否可信呢?怕不尽然,疑点颇多


三国志国渊传: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魏书载丙午诏曰:孙权残害民物,朕以寇不可长,故分命猛将三道并征。今征东诸军与权党吕范等水战,则斩首四万,获船万艘。


三国志吕范传: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於洞口。迁前将军,假节,改封南昌侯。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拜扬州牧。


按照国渊传的说法【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古代的报捷文书会把实际斩首夸大10倍比如223年的洞口之战,曹丕的诏书宣称【斩首四万】,而东吴一方的记载只是【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要知道东吴的数千人是淹死的,曹魏能够捞尸,然后再斩首的数字其实更少【斩首四万】恐怕是夸大数十倍,乃至百倍


那么官渡之战是否也如此呢,请看曹瞒传的这段记载


曹瞒传: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杀士卒千馀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


在最激烈的乌巢之战中,淳于琼【将兵万馀人】护送辎重队,但根据曹瞒传的记载,曹军只不过是【杀士卒千馀人】。此外,报捷文书中【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8人中,除开白马的颜良,延津的文丑,就是曹瞒传记载在乌巢的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淳于琼5人,以及官渡大营的沮授


乌巢之战,袁军将领死了5人,而在袁绍官渡大营只死了沮授1人,可见官渡战况并不激烈,如果官渡大营所杀7-8万人,那为何只有沮授1人被擒而官渡各营将领就像与袁绍商量好了一样,全部安全逃脱,不知是如何做到的


官渡之战是一场击溃战,古代战争由于烈度不高,战场上死亡率百分之十几已经是重大伤亡了。当然鉴于古代的医疗水平,各种战后感染,大量失血死去的要比直接在战场上丧命的要多的多而【绍众大溃】,溃指散乱也,袁军已然四散奔逃,不可能原地呆在大营,而且袁军基本上是河北人,溃兵首先想到的是逃回河北


可见在乌巢曹操【杀士卒千馀人】,以及官渡才沮授1人被活捉的情况下,曹操的报捷文书【凡斩首七万馀级】大有水分。此外,捷文书都是尽量夸大斩首数字,可也未及八万之数,那么【前后所杀八万人】从何而来?很多人都忽略了,在乌巢还有那运输【万馀乘】辎重的7万左右河北民夫


前文11段论证了,运输【万馀乘】的辎重,需要的7万左右民夫,而民夫即是邓艾口中【大军征举,运兵过半】中的运兵。无论是汉纪还是后汉书一再强调所杀八万人以上疑问的答案那只有一种,就是【前后所杀八万人】,大多数是民夫


在最激烈的乌巢一战中,袁绍不过被杀【士卒千馀人】,因此【斩首七万馀级】结合【以一为十】来看必定虚报过多由于士卒已然【大溃】,且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皆超过民夫,所以士卒的逃亡数量必定远超过民夫,故【前后所杀八万人】是由少部分战兵和大部分民夫,也就是运兵组成,因此张璠汉纪的【杀绍卒凡八万人】倒也没什么违和之处


官渡之战是击溃战,并非是长平那样的包围歼灭战,所以在战场上,直接被斩首7-8万人的数字在冷兵器时代几乎不可能。在古代,击溃战中逃散的溃兵人数,远超过直接在战场上的被杀人数。而且史料也记载了袁绍收拢溃兵:


三国志武帝纪:绍归,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


后汉书袁绍传:众闻绍在,稍复集


这2条史料均记载了袁绍收拢了溃兵。对比一下一战,有着绞肉机称号的凡尔登战役,双方绞肉10个月,结果法国和德国相加阵亡人数才超过30万而冷兵器时代的曹操,几天就砍死袁绍七万人,想必曹操有歼星投石车,等离子光剑等星际武器。战场上,武器杀伤效率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提升的


凡尔登绞肉机,双方10个月,总共才阵亡30万左右,是曹操几天砍死袁军七万多人的4倍

在20世纪初,持续5个月的日俄战争中的旅顺口一战,日军前后调动十余万军队,在被后世誉为蠢将的乃木希典的指挥下,日军冒着俄军大炮、机枪、步枪和手榴弹的火力,用人海,地道,夜袭,甚至组织了三千五百名头绑白布的敢死队冲锋,最终包括乃木两个儿子在内,才造成6万人的伤亡


整个日俄战争持续19个月,双方总共投入近百万大军,机关枪的大量使用,将战斗变成了屠杀,在很多壕沟里,日军因冲锋而造成阵亡的尸体堆积4到5层。在重炮轰击下,连山形亦为之改变。双方士兵被机枪,都像被割草般地射倒。然而双方总共才,阵亡了13万人。公元3世纪的曹军,又何以拿着刀、弓箭,在最后阶段砍死7万袁军


巴尔特里特在《旅顺》一书中写道:自从法军攻击波罗底诺大要塞之后,还可能不曾再看见过这样多的死尸,堆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之内。樱井忠温在《肉弹》一书中写道:尸体挤满地,连下脚的空隙都没有,这是通向地狱的隧道。如果迈出右脚会踏上死去的战友,迈出左脚会踏上受伤的战友。

再来看看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综上所述,从历史唯物的角度分析,曹操的报捷文书中,死亡人数和身份有可能作假,但袁绍一方运输辎重的7万左右的运兵民夫,却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史官的模糊记载或者不记载,而从战场上客观消失。因此,结合【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的说法,【斩首七万馀级】虚报过多,而袁军被【前后所杀八万人】中,大部分属于运兵民夫


曹操后期所坑杀的袁绍的战兵运兵,要远远超过在战场上的斩首数字


----------------------------------------------------------8月13日的分割线-------------------------------------------


二十四,官渡至袁绍死前,双方战局稳定,袁绍死后,曹操第一次进攻河北败给袁尚


官渡之战以后,袁绍的情况:


三国志武帝纪: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绍归,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


三国志袁绍传: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


官渡之战后,袁绍遭遇大败,发生【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的情况。但袁绍回归后【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可见袁绍仅凭借官渡战败的【散卒】,便能够迅速平定【诸叛郡县】,可见【散卒】不少但从建安七年(202年)起,袁绍势力闹出了个大新闻


英雄记:建安七年,邺中大饥,芋一亩二万钱。


三国志辛毗传:兵革败於外,谋臣诛於内,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而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国无囷仓,行无裹粮,天灾应於上,人事困於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时也。


后汉书孝献帝纪:七年夏五月庚戌,袁绍薨


从建安七年(202年)起,河北冀州开始出现连年的旱灾和蝗灾。而袁绍在当年农历五月,也挂了。可以说袁绍在官渡战败以后,平定了叛乱,遇上旱蝗就挂了。再看曹操在官渡后的一些行动


三国志夏侯渊传:绍破,使督兗、豫、徐州军粮;时军食少,渊传馈相继,军以复振


三国志荀彧传:六年,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彧曰: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兖、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馀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太祖复次于河上


九州春秋曰:建安六年,刘表攻西鄂,西鄂长杜子绪帅县男女婴城而守。


三国志武帝纪:六年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


三国志程昱传: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


官渡之战后,曹操军粮少,依靠夏侯渊跑到兗、豫、徐,这3州督促军粮以【传馈相继】,曹军才得以【军以复振】,至于夏侯渊的【传馈相继】花了多少时间,那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建安六年(201年),曹操还跑到东平国的安民亭【就谷】,由于附近区域【粮少】,还担心【不足与河北相支】。


此外,刘表也在201年出兵骚扰南阳郡的西鄂县,于是曹操想趁袁绍新败时【间击讨刘表】。但荀彧认为,袁绍刚遭遇大败而【其众离心】,建议曹操对袁绍应该【宜乘其困】,趁袁绍在【收其馀烬】之前,继续主动打击袁绍势力。而前文也提到,袁绍正遇上【冀州城邑多叛】的情况,压根无法顾及曹操,这与荀彧所说的情况相符合。


但曹操不知为何,是因为粮少,还是担心刘表在后方骚扰,或者说可能惧怕袁绍。结果曹操只是【复次于河上】,也就是【扬兵河上】,在黄河上显示存在感,袭击了前文第2段提到过,程昱【遣别骑绝】便【不得渡】的,位于黄河南岸的仓亭津的袁绍驻军。由于在狭窄渡口能够发生的战事实在太小,只在武帝纪里记载了一笔。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红框包括东平和安民,而红圈的仓亭是个极小的黄河渡口,因此战争爆发规模也有限,黑色箭头是曹操进攻方向。而黑圈是袁绍的政治中心邺城,袁绍正在平定冀州叛乱【收其馀烬】,离仓亭非常远。曹操不去响应正在发生的冀州叛乱,而想着跑到黄河上,去进攻一个很小的渡口,说明了曹操的惧怕之情。


最终,在曹操袭击仓亭津后不久,也就是在201年的【夏四月】,袁绍从官渡回归后【攻定诸叛郡县】。也就是说,从官渡之战后,到202年农历5月袁绍死前,袁曹双方各有自己的麻烦,几乎没有交锋,战局趋于平稳。袁绍死后不久,曹操便开始主动进攻河北,但是曹操的这次河北进攻战,却遭遇失败:


三国志武帝纪: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夏四月,进军邺。五月还许,留贾信屯黎阳。己酉,令曰......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三国志袁绍传:追至鄴,收其麦,拔阴安引军还许


后汉书袁绍传:操将围之,乃夜遁还鄴。操军进,尚逆击破操,操军还许


三国志张既传:袁尚拒太祖於黎阳遣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幹及匈奴单于取平阳,发使西与关中诸将合从。司隶校尉锺繇遣既说将军马腾等,既为言利害,腾等从之。腾遣子超将兵万馀人,与繇会击幹、援,大破之,斩援首


三国志钟繇传: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


三国志贾逵传:郭援之攻河东,所经城邑皆下


后汉书袁绍传记载曹操在邺城被袁尚击败,但武帝纪刻意隐瞒了曹操的败绩,但随后便露出了马脚,原来曹操回到许昌,就发布了【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惩罚败仗的军令。而曹操5月从邺城还许,己酉就发布军令


袁绍于202年5月死后,曹操便在【秋九月】就开始主动进攻冀州,袁尚袁谭兄弟一边与曹操大战于黎阳,同时还派遣郭援等人主动进攻河东,开辟第二战场。郭援兵力强盛,攻势淋漓【所经城邑皆下】,甚至【关中阴与之通】勾结袁氏。直到锺繇等人说动马腾派遣其子马超,才【大破之,斩援首】。


而在黎阳主战场,袁氏兄弟先是鏖战半年从【秋九月】至【八年春三月】,败退回邺城后,袁尚在邺城【逆击破操】,大败曹操,于是【操军还许】。曹操在邺城【加以旱蝗】的情况下割麦,然后转进到邺城东南60公里的阴安


后汉书袁绍传记载了曹操在邺城被袁尚击败,但三国志武帝纪刻意隐瞒了曹操的败绩,但后文便露出了马脚,原来曹操回到许昌,就发布了【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这一惩罚败仗的军令。而曹操5月从邺城还许,己酉(20日)就发布败军令,这10来天,曹操从邺城、阴安、渡黄河回到许昌,至少800里,这逃命速度快赶上高粱河一战的赵光义了。


曹操败仗的原因也很简单:


孙子曰: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晋书宣帝纪: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


曹操在【朝气】的时候发动进攻,但在黎阳城下鏖战半年,勉强获胜后士卒已成【昼气】,而没休整多少时间便急于进攻邺城,士卒岂能不【暮气】,而【暮气】作战又岂能不败?司马懿认为打仗200天就要【以六十日为休息】。曹操号称熟读孙子兵法,又是已经征战十余年的军事统帅,却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这孙子兵法需要重修了


曹操在邺城被袁尚击败后,这第1次河北进攻战宣告失败。直到袁氏兄弟相争,袁谭派辛毗求援,曹操才有机可乘,发动第2次河北进攻战。可曹操还是用了5年时间才得以平定河北,因此以官渡之战后的战局来看,曹操官渡之战获胜的战果,要打个折扣


---------------------------------------------------------8月19日的分割线--------------------------------------------


二十五,论袁绍的用人得失(一):许攸、张郃的连续反水,是袁绍御将能力不强


谈到袁绍用人,就不得不谈到官渡之战,而官渡之战的焦点,又集中在许攸、张郃的连续反水上。但如何评价君主的用人和御将能力,是很玄乎的!比如拿部下反水来衡量君主的御将能力,则红花需用绿叶衬了,要由不同人的对比,也就是拿参照物对比,才能看出


三国志吕布传:太祖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后还,见邈,垂泣相对。其亲如此。吕布之舍袁绍从张杨也,过邈临别,把手共誓。绍闻之,大恨。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心不自安


后汉书吕布传:兴平元年,曹操东击陶谦,令其将武阳人陈宫屯东郡。宫因说邈曰:今天下分崩,雄桀并起......邈从之,遂与弟超及宫等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之。


三国志武帝纪: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


谢承后汉书:操围吕布于濮阳,为布所破,投绍,绍哀之,乃给兵五千人,还取兖州


后出师表: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


号称汉末三国最会用人的曹操,结果曹操东征徐州时,和曹操【垂泣相对】般亲密的张邈背叛曹操;曹操推举的孝廉,据说【唯魏种且不弃孤也】的魏种背叛曹操,不得不说曹操这个背叛flag立得好;曹操任用陈宫留守东郡,结果陈宫主动充当联络人,发动背叛。这3人背叛曹操,曹操东征徐州前想的到吗


兖州背叛后,曹操回师围攻吕布,反被吕布【所破】。曹操只能投奔袁绍,袁绍【哀之】乃【给兵五千】,才让曹操满血复活。换句话说,曹操遇上这些人的反水,连家都差不多没有了,可以说是致命性的,要不是袁绍当东郭先生,曹操铁定完了。至于曹操【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的用人问题,就实在算不上什么了。


而在官渡之战中,许攸的分兵奇袭许昌的建议,已经被曹仁证明不怎么样。张郃在乌巢遇袭时【宜急引兵救之】的建议,则被袁绍【遣轻骑救琼】,做到尽可能【急】的执行


因此,部将反水是很多君主都意想不到的问题,袁绍怎么也想不到【少与袁绍及太祖善】老朋友许攸,就反水投奔另一个老朋友曹操去了。而且张郃所谓郭图下谗言,也只不过是张郃为投降找的借口而已。袁绍要是许攸这个老朋友会背叛他,是不是提前就应该把许攸杀了?袁绍要是知道张郃反水,怎么会如此信任地把【重兵】交给张郃呢


至于什么派系斗争也是搞笑了,许攸是南阳人,张郃是河北人,这派系斗争,算哪一派的胜利


官渡之战,袁绍遇上叛徒出卖而导致败仗,这怎么就叫袁绍御将能力不强


共产党出了那么多叛徒,像张国焘背叛,怪党纪不严,还是怪毛泽东等人领导能力有问题


匡章率齐、宋军攻魏,结果宋军反水,于是匡章被樗里疾打败,这莫非怪匡章的领导力有问题


曹操遇上张邈、陈宫、魏种3人反水,导致家也没有了,也是怪曹操御将能力不强


朱元璋把出征在外的胡大海之子杀了,结果胡大海没有反水,是朱元璋御将能力太强


三国志袁绍传:配兄子荣守东门,夜开门内太祖兵,与配战城中,生禽配。配声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遂斩之。


曹操围攻邺城半年时间,用尽各种手段,连水淹都没能攻克邺城,最后审配侄子反水导致城破。审配的侄子反水,怪审配平时教育不利


因此,部下反水是很多领导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有时候也是无法阻止的事情,只靠部下反水的事例,来证明君主的御将能力,是十分片面的。袁曹都遇上过致命性的反水,结局为啥不一样呢?差别就是,曹操遇上反水有袁绍来续命,袁绍遇上反水没有别人,只能依靠自己了。


---------------------------------------------------------8月23日的分割线--------------------------------------------


二十六,论袁绍的用人得失(二):袁绍被何进征辟前的早年事迹


评价袁绍的用人,先简要了解一下袁绍早年的事迹


魏书:太祖大笑曰:吾不听汝也。绍复使人说太祖曰: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群英,孰逾於此?太祖不应。


袁绍的年龄考据,主要叙述一下著名学者罗三洋根据史料的推论:从魏书可以得出,在191年的时候,袁谭,袁熙已经成年,汉朝以男子满20为成年,因此袁熙在191年已满20岁,而袁谭出生在171年之前,袁熙出生在172年之前。以男子当父亲16岁为生理下限的话,袁绍至少应当出生于155年之前


而155年是是曹操出生的年份,卞氏生于160年,嫁给曹操时20岁,所以他们结婚的时间是179年,当时曹操25岁,卞氏长子生于187年,以两人次子比较袁熙比曹丕大15岁左右,但卞氏结婚8年才生育的情况过于特殊,以两人第一次结婚时间对比,袁绍娶妻在170年之前,而曹操娶丁氏在178年之前,因此袁绍比曹操大8岁左右


礼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逸周书谥法解:疏远继位曰绍。非其弟过得之。


魏书曰:绍即逢之庶子,术异母兄也,出后成为子


英雄记曰: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


袁绍的字是【本初】,东汉历史上有过【本初】的年号,也就是146年,且只用了1年。袁绍的宗法地位是【逢之庶子】,又【出后成为子】过继给袁成,而描述袁绍出生状况是【绍生而父死】,也就是袁绍出生那年,宗法名义上的父亲袁成就死了,结合逸周书【疏远继位曰绍】,说明袁绍极有可能是146年出生


由此,可以推论袁绍的名和字的含义是,袁绍于本初元年(146年)出生,然后继承过继后,宗法名义上的父亲。此外,礼记【五年以长,则肩随之】,说明袁绍应该比曹操大6-10岁左右,袁绍应当出生于145-149年。而袁绍146年出生,比曹操大9岁,恰好就在这个区间以内


后汉书袁绍传:绍少为郎,除濮阳长,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


英雄记曰: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


后汉书许劭传: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后汉书孝灵帝纪:二年春(169年)正月丁丑......冬十月丁亥,中常侍侯览讽有司奏前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宇、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昱、河内太守魏朗、山阳太守翟超皆为钩党,下狱,死者百余人,妻子徙边,诸附从者锢及五属


后汉书党锢列传:初,曹操微时,瓒异其才,将没,谓子宣等曰: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张孟卓与吾善,袁本初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氏。诸子从之,并免于乱世。


假定袁绍于146年出生,那么袁绍【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也就是虚岁20岁的时候,也就是165年左右当上了濮阳县长。但母亲突遭病故,于是袁绍辞官去服丧,差不多是166年。但袁绍服完母丧,又立马【追行父服】,这是为什么呢


先来看后汉书许劭传的记载,袁绍在遭遇母丧【去濮阳令归】,居然【车徒甚盛】,然后进入汝南地界的时候,害怕老乡许劭看到,说了一句【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便【谢遣宾客】。袁绍说的话可能有后世附会之嫌,但袁绍【车徒甚盛】是不会错的,说明袁绍是个有孝行而无孝心的伪君子,主要是为了在像许劭那样的社会名流面前演戏


从袁绍不为母亲去世而有多伤心,就可以解析袁绍【追行父服】的原因了。李膺之子李瓒去世前对儿子李宣等人遗言【袁本初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氏】,其中【必归曹氏】的说法就属于李氏后人投靠曹操后的胡编乱造了,黄巾之乱前谁会预言到曹操是什么【天下英雄】?这属于神棍了,就类似于现代社会,马云等富翁成功后玩的一些心灵鸡汤文


但这段遗言透露了一点,就是【袁本初汝外亲】,也就是说袁绍和李氏家族是姻亲关系,从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年龄来说,袁绍极有可能是党人之首李膺的女婿。那么袁绍【追行父服】的原因就豁然开朗了


袁绍服完母丧差不多是169年,而169年恰恰发生一件大事,就是第二次党锢。而李膺就是在建宁二年(169年)遇上党锢被处死,不仅如此,还要【附从者锢及五属】。袁绍作为李氏姻亲,很有可能当不了官,那么干脆就【追行父服】,这样既能避开党锢之祸,又能博得孝名


当然,前文提到袁绍是个有孝行而无孝心的伪君子,袁绍虽然孝心不怎么样,孝行却是要做到位的。袁绍要在这6年间里,彻底禁欲,不能欢笑,不能各种娱乐,以及其他忌讳。一旦违反,就是不孝,丧也就白服了,所以当时很多人在丧期内举办宴会,妻妾怀孕等,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部分观点来源于著名学者罗三洋


袁绍面对这种度日如年的生活,却完全做到了各种禁欲,而且一做就是6年。袁绍这样做,也是有积极成果的,袁绍服完6年丧,回到洛阳,便受到洛阳士人的强烈欢迎


后汉书袁绍传:服阕,徙居洛阳。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内官皆恶之


英雄记曰:礼毕,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不应辟命。


后汉书党锢列传: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陀,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后汉书宦者列传:时宾客求谒让者,车恒数百千两,佗时指让,后至,不得进,监奴乃率诸仓头迎拜于路,遂共轝车入门。宾客咸惊,谓佗善于让,皆争以珍玩赂之。佗分以遗让,让大喜,遂以佗为凉州刺史


服丧6年完毕后,三公之侄、大孝子、有钱人、李膺姻亲的袁绍,便回到了洛阳,所谓【圣人作而万物睹】。按照后汉书袁绍传的说法,服完6年丧的袁绍一到洛阳,便有了大批的崇拜者,每天都有无数人等候着袁绍的召见,据说【辎軿柴毂,填接街陌】,袁绍也【士无贵贱,与之抗礼】。


英雄记的描写有所区别,是【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这原因也很简单,找袁绍的人实在太多,他见不过来,只能以名取士,【海内知名】的自然可以进屋详谈,普通来宾只能打个招呼,交给其他人来接待


但是袁绍受到欢迎,与李膺和张让也有所区别。李膺拥有巨大的清名,再加上当时是司隶校尉,士人【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而张让可以随心所欲地给向自己受贿的来宾封官,比如封孟佗为凉州刺史。而袁绍却是白身,不是大臣,也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名义上的爹也早死,却受到【内官皆恶之】


原因也很简单,英雄记提到袁绍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与袁绍深交的人士都以党人为主,属于当时的社会名流。而普通士人又【莫不争赴其庭】,这等于形成了一个以袁绍为首,其余党人为辅,普通士人不断添砖加瓦,跪舔如潮的社会团体


换句话说,袁绍依靠自己的努力,艰苦的孝行作秀,不断培养名声,终于摆脱名义上的父亲早死,袁术是袁逢之嫡长子的劣势,继李膺之后,成为党人中极有影响力的人物。袁绍虽然没有政治权力,却拥有巨大的社会力量,这为其今后的事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8月27日的分割线--------------------------------------------


二十七,论袁绍的用人得失(三):袁绍自被何进征辟后,至官渡之战前的用人简评


黄巾之乱,汉灵帝解除了党锢,于是慢慢地,袁绍成了舆论焦点


英雄记曰:不应辟命。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绍叔父隗闻之,责数绍曰:汝且破我家!绍於是乃起应大将军之命


后汉书袁绍传:中常侍赵忠言于省内曰: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叔父太傅隗闻而呼绍,以忠言责之,绍终不改。后辟大将军何进掾,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以绍为佐军校尉


英雄记和后汉书袁绍传,在描述袁绍是如何起应何进的征辟时,也有所区别,英雄记是袁绍被袁隗责备以后【於是乃起应大将军之命】,后汉书是袁绍被袁隗责备以后【绍终不改。后辟大将军何进掾】。其实有这区别的原因也很简单,袁绍【起应】何进,归【起应】,【养死士】并没有改变。而袁绍【起应】何进后,给何进带来大量社会名流


后汉书何进传:又以袁氏累世宠贵,海内所归,而绍素善养士,能得豪杰用,其从弟虑贲中郎将术亦尚气侠,故并厚待之。因复博征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


后汉书郑泰传:及大将军何进辅政,征用名士,以公业为尚书待郎,迁待御史


后汉书荀爽传:后公车征为大将军何进从事中郎。进恐其不至,迎荐为侍中,及进败而诏命中绝。献帝即位,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


三国志华歆传:灵帝崩,何进辅政,徵河南郑泰、颍川荀攸及歆等


在袁绍的影响下,逄纪、何颙、荀攸、郑泰、华歆、荀爽等人,纷纷响应何进的号召,为何进出谋划策,什么【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的建议,都是【绍等】来【画策】的。当然,袁绍召唤也有碰壁的,比如申屠蟠同志


后汉纪:秋八月,置西園三軍及典軍、助軍。以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初,申屠蟠隱於梁、碭之間,免於黨人之禍,亦為進所辟,逾年不至。進恨之,欲脅以威刑,使同郡黃忠與蟠書曰:大將軍幕府初開,徵辟海內......重令奚中郎曉暢殷勤,至於再三,而先生抗志彌高,所執益固。


袁绍曾经短暂地担任过【虎賁中郎將】,随后便【為中軍校尉】,何进部下黄忠给申屠蟠的劝说信里,提到何进【重令奚中郎曉暢殷勤】,也就是何进让袁绍请申屠蟠出山,但袁绍【至於再三】,申屠蟠同志就是没有反应,那只能没辙。本文何进成败之事不做讨论,直接跨进到讨伐董卓以后


后汉书卢植传:植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道从轘辕出。卓果使人追之,到怀,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冀州牧袁绍请为军师


典略载瓒表绍罪状曰:绍令崔巨业候视星日,财货赂遗,与共饮食,克期会合,攻钞郡县,此岂大臣所当宜为?绍罪六也。


后汉书公孙瓒传:绍遣将崔巨业将兵数万攻围故安,不下,退军南还。瓒将步骑三万人追击于巨马水,大破其众,死者七八千人


不得不说,袁绍用人有时是有些奇葩的,即会任用占星家崔巨业同志来打仗,也能请出军政双全的大儒卢植,来担任军师。只不过当时一些人,却对袁绍对待部下的态度,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


典略载瓒表绍罪状曰:绍与故虎牙都尉刘勋首共造兵,勋仍有效,又降伏张杨,而以小忿枉害于勋,信用谗慝,杀害有功,绍罪七也


三国志臧洪传:昔张景明亲登坛喢血,奉辞奔走,卒使韩牧让印,主人得地;然后但以拜章朝主,赐爵获传之故,旋时之间,不蒙观过之贷,而受夷灭之祸吕奉先讨卓来奔,请兵不获,告去何罪?复见斫刺,滨于死亡刘子琪奉使逾时,辞不获命,畏威怀亲,以诈求归,可谓有志忠孝,无损霸道者也;然辄僵毙麾下,不蒙亏除。


三国志荀攸传: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


傅子曰:汉末政失於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公孙瓒批判袁绍苛待功臣,拿一件小事当借口,就【枉害于勋】,杀害功臣刘勋。臧洪也拿张超、吕布、刘子琪当做例子,证明袁绍不仅苛待这些部下,有些还加以杀害。而郭嘉说袁绍【以宽济宽】,荀攸说袁绍【宽厚得众】,似乎与前面的袁绍苛待部下,有些不对头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光以苛待,或者光以宽厚,来评价袁绍是如何对待部下,都属于片面的观点,人是复杂的生物,各种人物的评价都是带有主观性,和带有目的性,或者以评价人的一方和视野来看待评价对象。因此,一刀切的评价都是有偏差的。就拿臧洪来举例


三国志臧洪传:而袁绍见洪,又奇重之,与结分合好......绍叹其能,徙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绍兴兵围之,历年不下......城陷,绍生执洪。绍素亲洪,盛施帏幔,大会诸将见洪,谓曰:臧洪,何相负若此!今日服未......绍本爱洪,意欲令屈服,原之;见洪辞切,知终不为己用,乃杀之。


袁绍与臧洪相见,第一眼就对上了,袁绍任命臧洪担任东郡太守。然后由于故主张超被当时的袁绍部下曹操杀害,于是臧洪举东郡叛乱。袁绍围攻东郡历时差不多1年,才把东郡攻下。等活捉臧洪以后,袁绍居然还想【意欲令屈服,原之】,也就是说袁绍还想着原谅臧洪。当然,臧洪不投降,袁绍只能杀了。再比如牵招的例子


三国志牵招传:冀州牧袁绍辟为督军从事,兼领乌丸突骑。绍舍人犯令,招先斩乃白,绍奇其意而不见罪也


袁绍的宾客【犯令】,牵招这个【督军从事】也不管有没有权限,先杀了再报告给袁绍,袁绍也【不见罪】,也就是没责怪牵招。这些例子说明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奇特的,比如有些人领导看了面善,哪怕犯了大错,领导都会大事化小地想到原谅;而有些人领导看了讨厌,哪怕犯了小错,领导也会揪住不放。领导用人,有时就是看眼缘


再拿曹操这颗绿叶比较一下,比如曹操和张邈都互相看的【垂泣相对】了,应该属于是美好的善始善终的故事,结果曹操岂能想到张邈会背叛自己?再看曹操的老乡丁斐


魏略:初,斐随太祖,太祖以斐乡里,特饶爱之。斐性好货,数请求犯法,辄得原宥。为典军校尉,总摄内外,每所陈说,多见从之......太祖笑,顾谓左右曰:东曹毛掾数白此家,欲令我重治,我非不知此人不清,良有以也。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遂复斐官,听用如初。


丁斐贪财而被【数请求犯法】,结果每次都被曹操【辄得原宥】。曹操还找了借口,比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来替自己原谅丁斐来开脱。这又说明了领导对待部下犯错,如何惩罚,除了用法,领导的眼缘,以及关系很重要。毕竟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事情,历史上也找不出几个


评价君主或者领导用人,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就拿范晔在后汉书中的评价来说


袁绍初以豪侠得众,遂怀雄霸之图,天下胜兵举旗者,莫不假以为名。及临场决敌,则悍夫争命;深筹高议,则智士倾心。盛哉乎,其所资也!


范晔把袁绍的用人吹得,一到打仗则【悍夫争命】,筹划时则【智士倾心】,这显然属于夸张的描述。事实上仅就官渡之战以前,袁绍的用人,既有亮点,也有奇葩之处,对待部下既有宽厚,也有刻薄之处,一刀切的评价是不可取的,能够成就【天下畏其强】的事业,评价袁绍的用人,顶尖谈不上,至少也在当时属于一流的水准


---------------------------------------------------------8月30日的分割线--------------------------------------------


二十八,论袁绍的用人得失(四):袁绍在官渡之战期间的用人简评


视线在转到官渡之战。提起袁绍用人,就不得不提到官渡之战,各种用人失误的帽子就往袁绍身上扣。首先便是袁绍在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启用颜良、文丑,但很多人就将其归结为袁绍用人失误,而且很愚蠢,但事实上这只是非常平凡的用人而已:


三国志武帝纪: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


后汉纪:二月,绍遣沮授、郭图、淳于琼、颜良等攻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


前文第3段也提到,袁绍至少派遣了【沮授、郭图、淳于琼、颜良】,4名将领攻打白马,打头的轮不到颜良,而颜良被杀也事出有因。就算加上后面,文丑在延津之战被杀,实在算不上什么用人失误,中级将领在战场阵亡完全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为什么说颜良文丑是中级将领呢


三国志武帝纪: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三国志袁绍传: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三国志荀彧传:孔融谓彧曰......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


三国志荀攸传: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太祖遂与绍相拒於官渡。


三国志庞统传:统复说曰......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在众多史料中,首先明确的是,袁绍只是任用颜良、文丑【为将率】,具体什么官位不清楚。这两人还有什么【勇冠三军】,以及【皆绍名将】的评价,但事实上,颜良进攻白马时才排序第4,在荀攸传里,文丑只是被称呼【骑将】。要知道【勇冠三军】也好,【皆绍名将】也好,这些评价都太宽泛,连杨怀、高沛都能被庞统称之为【璋之名将】


属于【璋之名将】的杨怀、高沛过往战绩有谁知道?【皆绍名将】的颜良、文丑的过往战绩又有谁知道。所谓的【名将】就是大路化的称为,有名就行,完全不值钱。至于什么颜良、文丑死了,然后【绍军大震】也就是在武帝纪吹吹而已,这【大震】对袁绍军队造成什么影响,完全不知道


颜良、文丑之死,对曹操造成的影响,只是胜利转进到官渡,可以号称【歼敌无数,虎踞官渡】了。这里又不得不拿曹操当绿叶了,曹操任用夏侯渊于汉中,结果夏侯渊被刘备所斩,导致汉中局势被动,不得不曹操亲临汉中。曹操任用于禁解救樊城,结果于禁被关羽活捉,导致曹操不得不派出徐晃,张辽,再勾结孙权才解除樊城之围


三国志蒋济传:太祖问济曰: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徙燕、白马民,民不得走,贼亦不敢钞。今欲徙淮南民,何如?济对曰:是时兵弱贼强,不徙必失之。自破袁绍,北拔柳城,南向江、汉,荆州交臂,威震天下,民无他志。然百姓怀土,实不乐徙,惧必不安。


从蒋济传,曹操和蒋济的一问一答就可以知道,以当时的战局,颜良、文丑之死几乎对袁绍势力没有影响,袁绍依然占据主动,而曹操只能转进到官渡据守。而【民不得走】恰好反映了老百姓对战局的看法,几乎无视曹操的胜利,因此【绍军大震】也就一笑而过,颜良、文丑之死属于战争的正常伤亡,他们的【马革裹尸】换来的是曹操【虎踞官渡】


打仗死个将领太正常不过,而且战场主动权在袁绍手上,颜良、文丑之死也算袁绍的用人失误就实在可笑了。包括后面袁绍派遣韩荀、刘备分兵,被曹仁击破,都属于正常现象。在整个战役中对于袁绍一方来说,这些战斗的失利,并没有改变袁绍主动、曹操被动的战局,所以也谈不上多大的袁绍用人失误


至于袁绍不用田丰、沮授之计,以分别在前文第2段和第7段说明,不再描述。而许攸、张郃的反水,也在前文25段说明,许攸的奇袭许昌的建议,已经被曹仁证明不好。张郃在乌巢遇袭时【宜急引兵救之】的建议,则被袁绍【遣轻骑救琼】做到尽可能【急】的执行


所以,袁绍御将或者用人,肯定有不当之处。但通过仔细分析,袁绍在官渡之战的用人和处置槽点不大。硬要有明显不当之处,那也就是审配收监许攸家人以后,袁绍没有及时掌控许攸,还有从事后结果来看是任用淳于琼的失误。问题是就算是许攸和张郃的反水是袁绍掌控不利,但他们反水就不怕家人连坐吗,难道真的是袁绍太宽厚了


---------------------------------------------------------8月31日的分割线--------------------------------------------


二十九,袁曹双方战略总结


在官渡之战以前,袁绍拥有辉煌的战绩,平定号称百万的黑山,扫灭曾经横跨幽、冀、青的公孙瓒,击破袁术等,大小20余战保持全胜,不败且所向无敌,是故【天下畏其强】。而在整个官渡之战大部分时间里,袁绍基本上占据着战略主动。


而曹操在官渡前的表现大相径庭了,曹洪共马,鲍信拼死,楼异扶马,典韦送命,曹昂让马,伯南替身。可谓屡败屡战。而且早年曹操官位、地盘、以及士卒大都由袁绍提供,在袁绍出兵援助下,曹操才得以不断续命,并且击败陶谦、袁术、吕布。可以说,曹操能够站在官渡的舞台上,袁绍才是曹操的第一功臣。


以下是曹操能够做大,是依靠袁绍的史料分析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如何一步步做大占据北方天下,他有没有类似“隆中对”的大战略? - 大内义兴的回答

在整个官渡之役中,曹操在白马、延津的取得的小胜,对于此时拥有不败战绩的袁绍来说,只是螳臂当车。而战场上的经历人,白马老百姓的【民不得走】,充分说明了在老百姓眼里,曹操在白马的胜利不足以让自己跟着曹操迁徙。因此白马之战,连同延津之战,这两战获胜的水分极大,对于曹操来说没有任何战略意义,只能转进到官渡。


当袁绍一攻占阳武以后,关羽就【亡归刘备】,显然战争胜负的天平在袁绍这里。当袁绍进军至官渡前沿时,曹操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跑出官渡(具体分析在第12段),与袁绍【分营与相当】,极有可能是被袁绍引诱出官渡。双方爆发了一场【合战】,但曹操【合战不利】,只能【复壁】官渡。至此,曹操在官渡主战场,开始了长达3个月左右的营垒防御战。


在3个月左右的官渡攻防战里,虽然曹操一度用投石车摧毁袁绍高橹,但等袁绍土山起完,投石车就无法发挥作用,于是曹操在主战场开始陷入被动的局面,以至于曹操给荀彧写信,想要撤回许昌。而在分战场,曹操虽然几次击破袁绍奇袭曹操后方的分兵,也击破官渡西面,远离袁绍控制区,故市的袁绍辎重队,但却不能改善官渡主战场的被动局面。


反倒是袁绍屡次派兵成功【钞绝】曹操的粮道,使得曹操原本就【南谷虚少】的状况,更逐步陷入【军食乏】的绝境。而且,曹操对于本方势力的压榨,逼得后方出现【诸郡并叛】的情况,以至于【时远近无不私遗笺记,通意於绍者】,直到魏文帝的《复颖川一年田租诏》形容当时的情况是【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


在200年4月以后,整个战事过程就是袁绍步步紧逼,而曹操只能把战线不断南迁,最终在官渡形成消耗战,可以说,战局完全在袁绍的掌控之中。正是袁绍压迫式的进攻方式,才迫使曹操固守官渡,并且不断消耗和压榨自己势力的人力和物力。


从过程和结果来看,沮授让袁绍待在阳武,以远离官渡,与曹操比拼消耗的方式,完全属于守株待兔的方式,远不如袁绍的压迫性方式,打出来的效果明显,也就是说袁绍的战法符合预期和实际情况。因此,在袁绍的压迫性的打击下,曹操在许攸反水前,面临以下极度的被动局面:


1,【百姓疲乏,多叛应绍】(三国志袁绍传)。

2,【士卒疲乏】(三国志武帝纪)。

3,【太祖粮方尽】(三国志贾诩传),【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曹瞒传)。

4,【时远近无不私遗笺记,通意於绍者】(魏略)。


有因必有果,造成曹操处于绝境的这4条困境的原因,从史料分析出很简单:这是由于曹操的地盘作为战场,敌我双方长期相持造成的。日俄战争时,对交战地有过这样形容【凡属俄日大军经过处,大都因粮于民。菽黍高粱,均被芟割,以作马料。纵横千里,几同赤地】。官渡之战,自然也不会例外。


在袁曹双方在官渡相持3个月,曹操在后方运粮队被袁军屡次破坏,只能不得不再次从后方征收物资和征发徭役,导致老百姓被不断被搜刮,而频繁的徭役又造成百姓疲劳,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的后果便是曹操一方的老百姓大部分就会选择背叛,而响应袁绍,最终就是曹军失去粮草供应源,只能几近断粮。


此外,曹军在官渡营地里行走,需要拿着盾牌来抵御袁绍的箭矢,巨大的负担,加上长时间的相持,造成曹操士卒的疲劳。又各地官员纷纷与袁绍私通,进一步断绝了物资来源,这就使得曹操快要失去继续作战下去的物质基础。而物质决定意识,从唯物主义来说,曹操在主观上,已经失去了翻盘的可能性,除非通过外部力量来改变。


外部力量的改变,也就是翻盘的机会,就是寻求机会,将战争的次要矛盾转化为主要矛盾,但这个转化机会对于曹操来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许攸反水给曹操带来了将次要矛盾转化为主要矛盾的机会,战争的主战场突然从官渡,转到袁绍军队营地后方40里的乌巢


孙子兵法作战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打仗的军粮靠后方供应,一般不超过3次。袁绍虽然握有战争主动权和优势,但在主战场官渡,已经进行了3个月左右的攻防战。以袁绍运粮周期需要1个月计算(前文11段提及),后方供应粮草也差不多有3次,几乎达到了极限


水经注曰【济渎又东迳酸枣县之乌巢泽】,也就是说乌巢是一片沼泽,是空气、土壤潮湿,以及动物聚集,不适合长期存放粮草的地方。那么乌巢只是淳于琼途中经过,临时住宿的地方。也就是说,许攸反水泄露出来的情报,恰好是淳于琼住宿在乌巢的短暂时间。而乌巢也从毫不起眼的地方,迅速升级为主要战场。


袁绍客场作战,运粮的路线的距离,要远远超过主场作战的曹操,乌巢被抽,意味着袁军很难在短时间里得到粮草供应,按照许攸的说法就是【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所以许攸反水,导致乌巢【万馀乘】辎重的损失,袁军士气受到重大打击,也是必然的。再加上张郃率领【重兵】反水,袁绍军队的崩溃,自然也毫不意外。


前文第25段也说过,部下和盟友反水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意想不到的情况,远之匡章、刘邦,同期的曹操,近之我党等都遇到过。同时也解释了许攸、张郃之反水实在怪不到袁绍。当然,说袁绍没有犯过错误也不可能。袁绍在官渡之战,从事后来说,犯了4个错误:


1,白马之战,曹操详攻河北,但河北兵力调动迟缓,使之袁绍不得不调动正在围攻白马的军队,分散了兵力,被曹操打了个声东击西,解了白马之围

2,袁曹双方在官渡主战场对峙时,袁绍的几次分兵,基本上属于添油战术,浪费兵力

3,袁绍对远离主战场,官渡西面的故市的辎重队的防御布置,实在是随意

4,袁绍在审配收监许攸家属以后,对许攸的没有及时处置


而曹操在官渡之战做到的是,虽然磕磕绊绊,但最终还是贯彻了荀彧信中所写的孙子【画地而守之】,然后【情见势竭,必将有变】的策略,终于等到了许攸反水。此外,曹操奇袭乌巢,是完全开挂的表现,不仅击溃淳于琼的部队,而且击破了袁绍派遣的轻骑援军,最终取得一场【不复追奔】、【臣粮亦尽】的惨胜。


可以说许攸的反水,是曹操能够获胜的最关键因素,但凡许攸摔坑里、被卫兵发现,推迟进入曹营,都有可能让曹操错失淳于琼的辎重队。至于曹操在白马、延津的胜利,以及分兵击破袁绍的几次分兵,虽然魏志吹得很厉害,但仔细分析,剥去光环,就会发现像皇帝的新装一样,一无是处。从当时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对战局几乎没有帮助。


在一般人的眼中,如果袁绍打仗是刚愎自用,不听部下劝告,不停犯错,避开全部正确选项的过程。这岂不是说袁绍不听、不听、不听......犯错、犯错、犯错......然后袁绍就凭借【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的逗比士卒,几乎以一己之力,就把曹操全明星阵容,打成【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的地步,也实在是强。


莫非一场【两雄相持,天下之重】的战争(三国志刘表传),到了万一袁绍不犯错,就能秒掉曹操的地步了?看来颜良在白马之战,被曹操、关羽、张辽、荀攸一帮人斗死,文丑在延津之战,被曹操、徐晃、荀攸一帮人斗死。此前历史上,毫无任何战绩的颜良、文丑,这样死的也不算太丢人。


三十,后记


本文是站在唯物的角度,通过简单的科学常识和客观规律,证明袁绍做的大部分决策完全合理。而曹操在绝境之下,能够取得官渡之战的惨胜,许攸反水才是关键因素。再回顾几个典型的事例:


比如本文第1段,对于袁绍是否应该在曹操东征时发动进攻的问题在从军事常识和逻辑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由于没有现代化的通信和交通工具,以公元3世纪的科技和手段,袁绍很难派遣军队,在曹操东征徐州的短短20天时间里,做出纵深超过300里(约合120公里)的大规模进攻


再如本文第2段,对于官渡之战前,田丰建议袁绍在黄河南岸,只要分奇兵骚扰曹操,两三年里凭借人力和物力就可以轻松搞定曹操但这个建议有重大缺陷,早在199年,曹操就已经占据黄河北岸的河内郡,黄河已经被袁曹所共有。而且202年,河北就发生了连年旱灾和蝗灾,田丰又忽略了气候这一变量,对古代农业,以及本方势力的影响


后如第20段,乌巢遇袭时袁绍应该做何种决策乌巢距离袁绍营地大约有16公里,而古代行军,日行12公里,就会发生士卒掉队现象,日行40公里,则大部分士卒掉队。而骑兵整装赶到乌巢也要1个小时,现代解放军强行军也要花上几个小时才能赶到。所以袁绍做出了派遣轻骑兵援救乌巢的正确决策


文章第17、18段,则说明了曹操面临的绝境曹操在官渡被袁绍压制长达3个月,士兵已经疲乏;百姓也因为频繁的征收和徭役而选择背叛;官员纷纷与袁绍私通;恶性循环之下粮草又几乎告尽。可以说曹操在主观物质条件上,失去了翻盘的可能性。许攸反水则给曹操带来了救命稻草


以上4个事例,简明扼要地证明在普通人眼中,在受到一些刻意抹黑袁绍的史料所误导后,例如陈寿三国志(其实陈寿从未明确袁绍决策是否正确,只是从旁人言语来误导)等,认为袁绍所做的决策都是错误的,但在军事常识和科学客观规律的破解下,结论恰恰相反,袁绍的所做的决策都是合理正确的。而曹操能够获得惨胜,则实属许攸反水的侥天之幸


-----------------------------------------------------------9月1日的分割线--------------------------------------------

PS:许多人喜欢吹名将的战绩,而袁绍就属于一生大小二十余战,唯一败,胜率超过90%的名将一级。但统帅的才能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否则汉尼拔和皮洛士也不会输给罗马人。古往今来战场上几乎百战百胜,最后却输掉了国家和自己脑袋的伟大统帅比比皆是。袁绍相比这些人,至少在官渡之败后,于死前还能保持着威慑曹操的实力。


当然,很多小白压根不知道,或者看着网文及易中天品三国就来发表谬论,或者选择性地无视,这些人只能是徒增笑料。



引用史料


(注1)三国志袁绍传: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

(注2)三国志于禁传:太祖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

(注3)魏书曰:是时,公方有急於官渡,乃分留诸将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备。

(注4)后汉纪:春正月壬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谋杀曹操,发觉伏诛

(注5)魏书曰: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

(注6)尉缭子:故凡集兵千里者旬日,百里者一日,必集敌境。

(注7)孙子兵法军争篇: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注8)三国志于禁传: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

(注9)三国志武帝纪: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

(注10)晋书地理志:灵帝末,羌胡大扰,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建安十八年,省入冀州。

(注11)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尔乃大军过荡西山,屠各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

(注12)三国志武帝纪:秋八月(199年),公进军黎阳,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齐、北海、东安,留于禁屯河上。九月,公还许,分兵守官渡。

(注13)三国志程昱传: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

(注14)唐朝水部式敦煌残卷:会宁关有船伍拾

(注15)三国志于禁传: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於杜氏津,破之

(注16)英雄记:建安七年,邺中大饥,芋一亩二万钱。

(注17)三国志辛毗传:兵革败於外,谋臣诛於内,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而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馑并臻,国无囷仓,行无裹粮,天灾应於上,人事困於下,民无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时也。

(注18)三国志袁绍传: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

(注19)裴注献帝传曰:图等因是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与主不同者昌,主与臣同者亡,此黄石之所忌也。且御众于外,不宜知内。绍疑焉。乃分监军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遂合而南

(注20)献帝起居注曰: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

(注21)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200年),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度,令其子谭遣使逼玄随军,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

(注22)三国志蒋济传:明年使於谯,太祖问济曰:昔孤与袁本初对官渡,徙燕、白马民,民不得走,贼亦不敢钞。今欲徙淮南民,何如?

(注23)三国志荀攸传: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

(注24)三国志荀攸传: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

(注25)三国志荀攸传: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

(注26)三国志武帝纪: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

(注27)三国志任峻传: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於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注28)献帝春秋:操引军造河,托言助绍,实图袭邺,以为瓒援。会瓒破灭,绍亦觉之,以军退,屯于敖仓

(注29)后汉书袁绍传:绍进保阳武。沮授又说绍曰:北兵虽众,而劲果不及南军;南军谷少,而资储不如北。南幸于急战,北利在缓师。宜徐持久,旷以日月。

(注30)后汉书袁绍传:相持百余日,河南人疲困,多畔应绍。

(注31)三国志赵俨传:通曰:绍与大将军相持甚急,左右郡县背叛乃尔。若绵绢不调送,观听者必谓我顾望,有所须待也。

(注32)三国志武帝纪: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

(注33)三国志武帝纪: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

(注34)三国志袁绍传:连营稍前,逼官渡,合战,太祖军不利,复壁

(注35)三国志武帝纪: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注36)三国志荀彧传: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注37)三国志武帝纪:八月,绍连营稍前......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冬十月,绍遣车运谷。

(注38)臣松之以为......将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

(注39)后汉纪:绣由是谋叛,袭操七军,大破之,杀其二子。

(注40)曹注孙子兵法:以十敌一则围之,是为智,等而兵利钓而客劲操,所以倍兵围下邳而生擒吕布也。

(注41)零陵先贤传曰:时宾客并会,太祖问先:刘牧如何郊天也?先对曰:刘牧讬汉室肺腑......太祖曰:今孤有熊罴之士,步骑十万,奉辞伐罪,谁敢不服?

(注42)三国志武帝纪: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

(注43)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其馀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之遗众,覆亡迫肋,权时苟从,各被创夷,人为雠敌。

(注44)虞喜的志林曰:喜推考桓王之薨,建安五年四月四日

(注45)三国志吴主传: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注46)江表传曰:初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是岁举兵攻术於皖城。术闭门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

(注47)三国志桓阶传:后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於义,未有不败者也......乃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太祖大悦。会绍与太祖连战,军未得南。而表急攻羡,羡病死。

(注48)三国志钟繇传: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各遣子入侍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馀匹给军。

(注49)臣松之以为......绍为屯数十里,公能分营与相当,此兵不得甚少,一也。

(注50)宋书裴松之传:松之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

(注51)三国志武帝纪: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

(注52)三国志袁绍传: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绍为地道,欲袭太祖营。太祖辄於内为长堑以拒之。

(注53)三国志于禁传: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

(注54)献帝春秋:绍令军中各持三尺绳,曹操诚禽,但当缚之

(注55)三国志徐晃传:与曹洪击㶏强贼祝臂,破之。

(注56)三国志徐晃传: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於故市,功最多,封都亭侯。

(注57)魏略曰:太祖北拒袁绍,时远近无不私遗笺记,通意於绍者

(注58)献帝传云:授曰: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

(注59)世语: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曹操在赤壁之战用连环战船,为何不连一半留一半? 
  若把九妹换成孙十万,挫宋会怎么样? 
  如果穿越到明末李自成进京前的起义军一小兵,如何改变历史进程? 
  如果大明没有遭遇小冰河期,明朝是不是能持续到下一个百年? 
  三国时期,为什么董卓赢不了袁绍带领的关东联军? 
  澳大利亚原住民都经历过了哪些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历史? 
  以古代的生产力能制造出针管吗? 
  甲午战争,如果清朝不肯投降,会打出个什么结果? 
  如何准确解释政治主张中的「左」和「右」? 
  官渡之战体现了曹操的军事水平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战场女武神系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研究刘禅的人这么多?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