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汉中之战? 第1页

  

user avatar   jyujyu-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有文章首发于同名公众号:握中悬璧,欢迎关注

汉中之战是一场硬碰硬的正面对决,刘备能赢不是靠取巧,而曹操失败也并非犯了什么大错,只不过是实力不足。

对,你没看错,实力不足的是曹操而不是刘备。

曹操虽然具备更强的综合实力,但是他内部不如刘备稳定,而且可以投入前线的资源有限,因此在这场消耗战中没什么优势可言,他的整体优势无法体现在局部。

另一方面,汉中大战刘备先败后胜,整个大战期间的转折点不是夏侯渊战死,而是刘备抢占定军山。

定军山就是汉中的天王山,刘备突入汉中盆地并抢占制高点,这就宣告了曹操已经处于极度不利的局面,夏侯渊之死并非决定性事件,只不过加速了曹操失败的进程。

下面来回顾一下汉中之战全过程。多图长文预警。


一、下辩之战

之前张飞于巴西郡大破张郃,相当于把曹操的势力彻底赶出了四川盆地,此后攻守之势互易,轮到刘备一方主动进攻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217年年底,刘备帐下首席谋士法正感觉时机已经成熟,适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著名的汉中三策,这也成了蜀汉之后几十年间对外战略的基本政策。

所谓汉中三策,基本是远期、中期和近期三个目标。远期目标为消灭曹操、匡扶汉室,中期目标为蚕食雍凉、扩充实力,而近期目标则是稳守汉中,伺机待发。

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第七)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上中下三策并不冲突,只是实现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大前提就是要拿下汉中,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对于拿下汉中,法正也极有把握,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曹操集团内部有问题,所以不得不回去而无力继续进犯。第二就是汉中守将夏侯渊和张郃并不比我方将领强,我们完全有一战之力。

按法正的规划,就是要抓住曹操本人无暇顾及汉中,而当地防守力量又并不强大的这个窗口期大举进攻,趁曹操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汉中就已经到手了。即使他以后亲自来征讨,彼时主客之势互易,优势也不在对方了。

至于拿下汉中以后,那就是囤积钱粮兵马,等待机会实现上面三个目标了。

从后面的发展来看,法正所料一点不差,这也证明了汉中三策的深谋远虑。如此良策,刘备自然是欣然采纳,汉中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刘备率先出招,他的战略部署是让张飞、马超、吴兰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发,进军武都郡下辩(今甘肃成县一带)。而进攻汉中的主力部队则由他亲自率领。

这一安排的目的就是率先占据有利位置,即兵法中所说的“争地”,牵制曹操关中方向的援军,而主力大军则争取在这段时间杀入汉中盆地。

由于褒斜栈道很可能并未修缮完工,曹操进军汉中的必经之路仍然是陈仓道,而陈仓道正好经过武都郡,堵在这里,曹操就很难对汉中进行支援了。因此曹操是必须要来争夺武都的。

作为武都郡郡治,下辩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扼守在祁山道上,还可以阻击陇右方向南下的援军。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安排有些不妥,因为占据下辩并不能阻断陈仓道,所以张飞等人这支先头部队不如驻守陈仓道与祁山道的交汇处,也就是河池(今甘肃省徽县一带)。这样一来可以同时抵御关中和陇右方向的援军。

这种思路自然是没问题的,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并不是最优选。主要原因就是河池并不利于防守。

之前曹操征讨张鲁时,在武都遭遇了当地氐人的激烈抵抗,在到达河池后,氐王窦茂率一万多人恃险据守,战败后被曹军屠杀殆尽。

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五月,公攻屠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这次战役破坏程度极大,曹军在杀死反抗者的同时,很有可能也对河池的城防系统进行大肆破坏,以免将来仍有人恃险作乱。

因此我推测在刘备军先锋北上之时,河池地区没有状况良好的城池可供驻守。

而下辩却有它的优势,216年的时候,夏侯渊曾对武都的羌氐发动过一次打击,在下辩缴获粮草十几万斛。

还击武都氐羌下辩,收氐谷十馀万斛。(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这些粮草的下落无法探究,不过也很可能并未全部运回南郑。也就是说目前下辩大概率是有粮草的,这也是利于驻守的一个优势。

再看本次出兵的将领阵容,分别是张飞、马超、吴兰。

吴兰只是个小角色,事迹不详,而且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和刘备的大舅哥吴懿有什么关系,因此这里不做讨论。而张飞作为刘备身边最亲信的将领,也自不必说。

我们主要来看看马超。刘备这支先头部队的主将肯定是张飞,而马超的作用则主要是利用他在少数民族中的威望拉拢对方。

之前河池氐人被曹军大肆屠杀,因此氐人在河池的影响力已经很薄弱了,马超去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夏侯渊之前在下辩却没有这样的杀戮,因此这里少数民族的势力肯定明显强于河池。

也就是说马超只有在下辩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一战略部署的成效明显,随着刘备军先锋进军下辩,当地氐王雷定立刻发动一万了多人响应。

以上这三点,应该就是刘备军先锋选择下辩而不是河池作为据点的主要原因。

而且下辩也并不是不能防备曹军从关中方向的增援,因为曹军增援部队不可能放着下辩的敌军不管直奔汉中,那样的话后路就会被切断。所以说屯兵下辩同样可以达到震慑陈仓道援军的目的 。

不过这只先头部队人数应该不会太多,而他们北上的时候势必要经过汉中盆地西面的门户阳平关,曹军在此地必然是有重兵驻守的,他们就不怕遭到曹军的袭击吗?

事实上张飞马超等人并没有走大路,而是走了通过沮县的小路,沮县位于沮水之畔,作为汉水的支流,沿着沮水北上,便可不经过阳平关直接从金牛道转到陈仓道上,达到“暗渡陈仓”的目的。

会刘备遣张飞、马超等从沮道趣下辩,而氐雷定等七部万馀落反应之。(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而且这一次出兵对马超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他可以会一会老对手了。

时任武都太守正是当初和马超在陇右杀得难解难分的杨阜,两个人可以说是有着血海深仇。不过单凭杨阜肯定难以抵挡,等待援军是必然的。

曹操收到这一消息后也明白事态的严重性,急令曹洪带兵前往支援,曹休、曹真随行。

这一纪录出自武帝本纪,而曹洪本传竟然只字未提,考虑到下辩之战是一场胜利,这样就很不寻常了。

事实上曹洪自从曹操南征荆州之后,就在史书上销声匿迹了,等到他再次于史书中出现的时候,中间足足有着十年的空白。

早年的曹洪跟随曹操东征西讨,曾是曹操的救命恩人,后来官渡之战时,曹操亲自领兵袭击袁绍辎重,而曹洪完美地守住了大本营没有被袁绍攻破,也是立下大功的。由此可见,曹洪并非庸才。

可是曹魏一代宗室将领中,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都排在他前面,而且以上三人分别独当一面。其中夏侯惇负责东线合肥,曹仁负责中线荆州,而夏侯渊负责西线汉中。

偏偏只有曹洪被曹操弃用了,而且几乎是雪藏了十年之久,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很可能是因为曹洪在功成名就后逐渐暴露了本性,迅速腐化堕落,于是为曹操所不喜。

其实这种苗头早就出现了,在十多年前曹操还没做丞相的时候,有一次做资产评估,谯县县令做出的评估结果是曹洪家资可比公侯。曹操听后说了一句:“我的资产也比不了他啊。“

这当然不是夸赞,而是曹操对曹洪敛财行为的讽刺。

曹洪不光贪财,而且性格放荡,目无法度。下辩之战结束后,在庆功宴上他竟然让一帮衣着暴露的歌女来表演。

虽然他是来援救武都的,但这也太过分了,军中岂能有这种场面?杨阜站出来大声斥责,曹洪这才醒悟。

这人和人之间就怕比较,夏侯惇清正廉明,曹仁恪守律法,这就比曹洪强多了。再加上曹操本来就是崇尚节俭的人,因此对其愈发不喜从而弃用。我想如果曹纯还活着的话,这一次曹洪都不一定有机会。

不过现在是曹操是真心想要重新启用他了吗?当然不是,曹操说得明明白白,曹洪和汉高祖刘邦一样贪财好色,身边没人管着不行。曹操早就把他看透了。

其实曹操真正想用的是曹休,曹家千里驹由此闪亮登场。

之前在讲石亭之战时提到过曹休,不过那时他成了陆逊赫赫战功的背景板。

但这并不代表曹休无能,毕竟陆逊实在太强。事实上曹休是曹魏宗室二代中的佼佼者。

曹操对其非常器重,称赞他是我家的千里马,出征的时候也时常带着他。这些年耳濡目染下来,曹休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军事素养,现在就等上阵的机会了。

这一次援救武都,曹休的职位是骑都尉、参军。不过名义上是副将,实际上曹操却让他做主帅。可见他的能力已经得到了认可。

太祖谓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不过曹休毕竟资历太浅,直接任命为主将不合适,因此就利用老资历的曹洪做个吉祥物,实际指挥权还是交给曹休。

曹洪也算知趣,立刻把军中大小事宜全都委托给曹休。

关于双方兵力多寡,我想刘备这边肯定是不占上风的,因为主力部队是要夺取汉中的,张飞马超的偏师作用是牵制。

听闻曹军南下支援,张飞选择了分兵,他率领一部分兵力进军固山,做出截断曹军后路的假象,吴兰则负责防守下辩,马超的动向史书没有提及,或许是去招募羌氐了。

这个固山具体位置难以考证,宋代作品蜀鉴中也说固山地点不详。

固山未详(蜀鉴卷二)

目前似乎普遍认为固山在下辩西北,这也是谭其骧地图中给出的结论,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有些问题。

首先从下辩往西北走的话,那就是陇右方向了,而且再没有向东的道路了,这样一来,张飞还怎么去断从东面陈仓道而来的曹军后路呢?难不成要向西迂回到祁山、上邽,然后再翻越陇山进攻陈仓吗?

这种方案要奔波上千里,可能性太低了,有些异想天开。

另一方面,此战过后,张飞和马超带着残兵败将前往汉中和刘备汇合,可是下辩被曹军占领后,他们根本没有去汉中的路,这又是一个矛盾点,与后续战况发展不符。

所以如果张飞驻军的固山在下辩西北的话,曹军诸将应该不会做出他打算断本方后路的判断,而是会认为他将侵扰陇右。

因此我认为固山更有可能下辩之南。

左溪水流经下辩一带,今天叫做青泥河,这条河向东南方向注入嘉陵江,而这一河口正好就在陈仓道附近。

嘉陵江发源自陈仓道起始点大散关的西南一带,而陈仓古道前半段基本也是沿着嘉陵江上游河谷修建的,因此嘉陵江上游也叫做故道水,而陈仓道也叫故道或者嘉陵道。

这样一来,如果张飞带一支部队沿着左溪水向东南进发,到达固山后原地驻守,一旦发现曹军经过河池向西进发,马上进至左溪水与嘉陵江的交汇处,然后转入陈仓道北上夺取河池,也就能达到断曹军后路的目的了。

这就是我判断固山在下辩之南的理由,很可能是左溪水流域的某座山。

218年三月,曹军进至武都。听闻对方动向后,诸将议论纷纷,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候曹休完美地尽到了主帅的责任,他站出来,做出了精准的判断。他说:“张飞要是真想断我们的后路,必然是暗中行事,唯恐被我们发觉。如今他大张旗鼓,那肯定是迷惑我们。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先击破下辩的吴兰,那张飞也就不足为虑了。”

曹休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应该是他知道张飞兵力不足,没有能力在截断本方后路的同时守住下辩,所以只能虚张声势。而这一结果造成的就是下辩防守空虚,正是绝好的机会。

曹洪对他言听计从,立刻发兵直扑下辩,吴兰兵力不足,大败而逃,雷铜、任夔战死。曹军先声夺人,取得了汉中之战的开门红。

由于曹军是从东面杀来,向东通往汉中的道路已经被堵死了,因此吴兰只能向西退往阴平,后为当地氐人首领强端所杀。

按三国志的描述,张飞分兵固山这一部署是遵照刘备的指示,他应该是授意张飞虚张声势迷惑曹军,给自己进攻汉中争取时间。

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事实上,如果张飞和吴兰一起死守下辩,同样可以达到牵制的目的,而且战败的风险要低得多。但最后却在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贸然分兵,反而弄巧成拙。

这个失误成就了曹休,从此他一战成名,逐渐成为曹魏宗室二代中的顶梁柱。

不过目前刘备的形势倒不算太恶劣,因为曹洪这支人马并没有前往汉中支援夏侯渊,整个汉中之战期间,他都驻留在武都,目的应该是保持陈仓道的通畅。而他是在曹操撤兵以后才返回关中的。

太祖自至汉中,拔出诸军,使真至武都迎曹洪等还屯陈仓。(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也就是说下辩之战虽败,但对全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汉中大战胜负的倾向,仍然要看刘备主力这一路。

218年夏秋之交,刘备大军集结于阳平关以西,法正、黄权、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一干文臣武将随行,这几乎已经算是顶级配置了。

而曹军也是不遑多让,夏侯渊手下张郃、徐晃、郭淮等也是人才济济。

双方将星云集,一场巅峰对决即将打响。

二、马鸣阁、广石之战

218年夏秋之交,刘备亲率大军占据了阳平关(此时还在山上),取得了有利地势。

孙子兵法说:“险要地形一定要抢先掌握在手里,要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以逸待劳;如果该地已经被敌军占领,那就主动撤退,不可再进攻。”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孙子兵法地形第十)

目前这个高阳之地就被刘备占据了,而夏侯渊来晚一步,没法主动进攻,因此只好率主力在浕水以东的平地上驻守,而张郃率部分兵力驻守广石。

关于广石的位置,按照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的记载,位于巴、汉之间,后人据此推断广石位于四川广元市一代。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按照后续的发展,张郃是在广石挡住了刘备的猛攻,在这之后刘备才南渡沔水,这说明广石其实在沔水(汉水)以北,而不在巴、汉之间。

关于这一点,《蜀鉴》提到广石在阳平关以西。因此我推测广石应该是在夏侯渊驻军地点西北面的陈仓道上,这样才比较合理。

阳平关西有矿石关。(蜀鉴)

夏侯渊让张郃据守此地的目的,应该是防止刘备暗中从陈仓道上迂回到自己的侧后方,这样的话无论正面和右翼都可以得到保障,虽然难以退敌,但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沔水南岸,由于地形过于险峻,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都没有大路可走,夏侯渊相信仅靠这一天险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左翼了。

夏侯渊这种部署看似万无一失,可惜凡事总有个例外,他最终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过在最开始阶段,夏侯渊的部署确实没什么明显破绽,刘备也没有信心速战速决。

鉴于之前在武都阻挡曹操援军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他担心曹军随时会从陈仓道方向增援过来,到时候自己就要腹背受敌了,于是他又制订了一个计划,目的同样是阻击关中方向援军。马鸣阁道之战就此打响。

关于此战,曹操也看得很清楚,他说马鸣阁道乃汉中咽喉,刘备来争此地就是为了断绝我军的增援的路线。

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那么马鸣阁道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呢?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三种说法。

首先《太平寰宇记》和资治通鉴胡三省注都说马鸣阁道在昭化县(今四川广元市)。

其次《通鉴地理通释》则说马鸣阁道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退兵时烧掉的赤崖栈道。

最后《读杜心解》中提到明末清初学者朱鹤龄认为马鸣阁道为略阳县东南四十里的飞仙阁。

这三种说法都肯定了马鸣阁道位于通向汉中的咽喉要道上,而具体是哪条道则有所分歧。

《太平寰宇记》和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认为是金牛道,《通鉴地理通释》认为是褒斜道,而朱鹤龄则认为是陈仓道。

我们来分别分析一下,首先金牛道是不可能的,刘备阻断马鸣阁道是为了堵截曹操的援军,而金牛道则是他自己的进军路线,如果他阻断金牛道,那岂不是断了自己的后路?这让人不可理解。

其次褒斜道可能性也不大,从阳平关到褒谷口就有上百里,而赤崖又深入褒斜道近百里,刘备在完全没进入汉中盆地的时候,就发兵将近两百里去褒斜道搞事情,如此孤军深入岂不是白白折损兵力?更别说张郃还守在广石,他根本就过不去。

而最后一种说法马鸣阁道在陈仓道上,这则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刘备最担心的就是曹军援兵从陈仓道赶来,分兵堵截理所应当,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如果曹操援军要走褒斜道的话,那刘备根本无法阻止。

其实当时刘备手下有不少出色的武将,比如张飞、赵云和马超,但不知为何他却派陈式执行这一任务。

而曹军阵中虽然夏侯渊和张郃都有驻守阵地的任务在身,但还有一位名将可以率领机动兵力出战,他就是徐晃。

结果不出意外,籍籍无名的陈式根本不是徐晃的对手,马鸣阁道一战损兵折将,大败亏输,阻断陈仓道的计划再次落空。

刘备这下着急了,曹军援兵随时可能赶到,自己是拖不起的,必须要和时间赛跑,如今除了强攻别无他法。

他挑选精兵万人,分为十个波次,连夜对张郃驻守的广石发动强攻,可惜徒劳无功,张郃岿然不动。

这时候形势对刘备已经颇为不利了,自开战以来,下辩、马鸣阁道和广石三战皆负,士气大受打击。

阻断陈仓道不成,强攻也不成,夏侯渊的防线丝毫没有动摇的迹象,最初定下的速战速决的计划彻底破产。

此时曹操的亲征大军已经出发,于218年九月抵达长安,如果曹操率兵赶到,夺取汉中也就基本不可能了。

可是若不夺汉中,巴蜀之地的头上就像悬着一把利剑,将永无宁日。

刘备清楚现在必须做好增加兵力和曹军硬碰硬了的准备了,于是他急令成都方面增兵。

当时后方留守的主事人是诸葛亮,由于巴蜀地区这几年连年征战,人力资源非常紧张,于是他咨询蜀郡从事杨洪的意见。

杨洪当即表示汉中必须要夺下,否则蜀地早晚保不住,所以现在就算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也一定要发兵支援前线。

不过得到援兵后,刘备的形势只能说稍有缓解,但依旧不容乐观。

现在阻止曹操增援是不可能的,强攻的话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再次失败只能是白白挫伤锐气。

所以事到如今,若想扭转局势,就必须要有所改变了,汉中大战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三、曹操后院起火

为了应对刘备的攻势,曹操调集军队发兵西征。可就在他刚到长安后,新的动乱又拖住了他的脚步,让他一时难以决断。

218年同时发生了两场叛乱,而且和之前许昌之乱有所不同,这两次并非是汉朝遗老为反曹而发动的,而是因为曹操集团连年征战,国力已经接近极限,在此背景下引发了动乱。

当时曹操在西线与刘备争锋,投入了大量兵力。比如夏侯渊军团就有五万精兵。

又使征西将军夏侯渊等,率精甲五万。(檄吴将校部曲文)

五万人马看似不多,但这给后勤造成的压力绝对是超乎想象的。因为当时汉中作为前线,当地百姓已经有很多都被强制迁移了,只靠汉中一地是供养不起五万大军的,那么就只能从关中运粮了。

可问题是当时关中经过汉末的连年战乱导致民生凋敝,早就没有秦汉时期那么富足了,又怎么可能单独支撑这场大规模战争呢?

另一方面,这次曹操亲自率军前来,兵力应该不会比夏侯渊更少,那么曹军总兵力预计至少要有十万人。

按照宋代作品梦溪笔谈的观点,如果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作战半径最多也就是十六天的路程。

不过关中到汉中六七百里,至少要走20天,因此三比一的民夫数量都是不够的,至少要四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才行。

也就是说,如果曹操也赶到汉中前线与夏侯渊合兵一处的话,十万大军将会造成巨大的后勤压力。而单单关中一地,怎么可能提供四十万民夫呢?

曹操若想增援汉中,必须得先把后勤问题解决了才行,关中不够,那就只能发动周边地区。因此洛阳、南阳一带肯定也要大兴徭役,一并支援前线,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终于引发了动乱。

218年十月份,宛城守将侯音与卫开发动了叛乱,并劫持了南阳太守东里衮做人质。

同时洛阳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东北)的平民孙狼带人杀死主簿作乱。

这两次叛乱都跟徭役有关,可以说都是汉中大战所引发的,这也可以看出曹操在后勤动员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是时南阳间苦繇役。(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裴注)
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当然徭役并不是叛乱的唯一原因,因为此次事件背后仍然有关羽的影子。

其中侯音已经和关羽取得了联络,而孙狼干脆直接南下投奔了关羽,关羽给了他一点军队,让他回去打游击了。

音於是执太守东里衮,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裴注)
狼等遂南附关羽。羽授印给兵,还为寇贼。(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又是关羽,三次叛乱都跟他或多或少有些关系,此人动作这么频繁,莫非他要发兵北上了吗?

侯音和孙狼倒没什么可担心的,他们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是如果关羽出兵,那事情可就大了,汉中和襄阳两面受敌,到底该先去哪边支援呢?

想必身在长安的曹操此时一定会有这样的疑惑。形势所迫,不得不纠结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迟迟不能决断。长安距离汉中六七百里,距离南阳八九百里,两边距离相差不算太多。如今他只能等,看哪边要撑不住了就先去那里救火。

不过唯一的好消息是汉中方向捷报连连,下辩、马鸣阁道和广石三战三捷,刘备被堵在阳平关不得寸进,这让曹操颇感欣慰。

看来短时间内汉中不会出问题,夏侯渊应该撑得住,而正是这个误判葬送了整个战局。

另一方面在荆州这边,由于侯音是个蠢人,被南阳功曹宗子卿骗得团团转,轻易就把人质东里衮给放了,因此最后坐以待毙,被曹仁和庞德所杀。

不过孙狼就聪明多了,他知道连占据宛城的侯音都不能抗衡曹仁的大军,何况是自己这点力量,于是他选择了蛰伏,在关羽真正发兵北上之前,他是不会有什么动作的。

至此,到219年正月,南阳危机算是基本解除了。

几个月前还是四面起火,但现在形势大为好转,不仅汉中稳如泰山,南郡的关羽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出兵,曹操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不少。

而这样一来,曹操就更没有必要亲临前线了,他只需要坐镇长安统筹全局即可。

不过月有圆缺,人生无常,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

就在曹操刚刚能松口气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始料未及,夏侯渊死了。

四、刘备抢占定军山

夏侯渊突然战死让曹操始料未及,本来汉中局势一片大好,刘备连战连败,为何形势却急转直下呢?

原来就在曹仁平定宛城之乱的同时,刘备突然变招,打了夏侯渊一个措手不及,而这正是整场大战的转折点。

219年春天,刘备带领主力部队南下,渡过沔水后,通过一条小路翻越米仓山,出其不意地插入汉中盆地,出现在夏侯渊大军的左翼。

同时命高详率少量兵力留守阳平关,目的应该是维持己方粮道的畅通。

这一举动让夏侯渊大吃一惊,他从未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在阳平关以西的山区地带,沔水河谷的南岸是非常险峻的,直到今天都没有大路可走,因此金牛道是修筑在稍微平缓一些的北岸的,而今天的108国道京昆线同样是位于北岸。

这就是之前夏侯渊对南线没有加强防守的主要原因,正常情况下大军不太可能以这个方式突入汉中盆地。

不过有一点他没想到,那就是刘备的军队中有不少巴蜀当地人,他们比中原人更加擅长山地作战。另外,张飞在这方面经验也很丰富,当初击败张郃的瓦口之战他就采用了类似的方式。因此这才把夏侯渊眼中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刘备大军在杀出米仓山后最终驻扎在汉中盆地西南角的定军山。

定军山是米仓山支脉,由十二座山峰组成,诸峰一字排开,延绵二十余里,因此也称为“十二连珠”,其中最高的第三座山峰就是定军山。

而定军山北部由于独特的地质构造,完全没有丘陵地带,是一片广阔的平原,直抵沔水南岸,而这也是刘备为夏侯渊预设好的战场。

夏侯渊作战勇不可当,从不会胆怯。按照他的性格,一旦得知刘备已经占据定军山,就一定会率军来争。

定军山是这一带的制高点,易守难攻,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这叫险形。

另一方面,刘备大军翻越米仓山小路而来,进易退难,所以这也可以算是挂形。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孙子兵法地形第十)

也就是说,定军山为一个既是险形又是挂形的地点。

对于险形,就要先占据制高点以逸待劳;而对于挂形,必须出其不意一击制胜。刘备此次抢占定军山的行动可谓深得兵法之要,一举扭转了之前的不利局面。

那么策划这次行动的究竟是谁呢?这一点史料中的记载略有些混乱,让我们大概梳理一下。

按曹操的观点,似乎是以法正为主,他认为刘备没有这个本事。

而按照裴松之的注解,他又觉得这是曹操打了败仗所以故意嘴硬,刘备作为一代雄主肯定也不是吃素的,只不过是法正先提出来罢了。

除此之外,按照黄权传记的说法,他也在其中出谋划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历史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罗生门,现在我们就来试着探究一下真相。

首先曹操说刘备身后肯定是有高人指点,这一点是大体没错的,他本人的军事指挥能力确实平庸。比如后来夷陵之战期间命黄权分兵江北就是个昏招,而之前下辩之战中叫张飞分兵固山同样是一大败笔,这两次都可以确定是刘备指挥的。

不过这倒不是说裴松之的观点就没有道理了,因为他所说刘备具备这个能力,指的是大战略层面,而不是具体的战术层面。

也就是说,裴松之认为法正提出的汉中三策是刘备肯定能想到的,而并不是指抢占定军山这件事。

而曹操应该具体指的是法正在定军山之战中的表现,双方所指或许不太一样,因此这并不矛盾。

至于黄权,他本身也具有相当高的军事水平,对于汉中的重要意义他就和法正有类似的理解,而且之前夺回巴西也是他的谋划。

但这也不能说明是黄权独自为刘备谋划全局的。当时黄权的官职是护军,护军是有统率军队的权力的。在同一时间段,曹真就以征蜀护军之职领兵出战,而之前刘璋也命李严为护军率兵在绵竹抵抗刘备。

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於绵竹。(三国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由此可见,黄权除了出谋划策以外,在刘备手下还有一定的兵权,三国志说“皆权本谋”,或许是指他深度参与了汉中之战的全过程,但并未说就是他一人之功。

刘备手下应该是有一支参谋团队的,法正和黄权都是其中的主要成员。或许在定军山之战的临场指挥中,法正占主导作用,但整个作战计划的制定,应该是参谋团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并非出自某一人。

不过在刘备大军屯兵定军山的同时,三国志中又出现了奇怪的记载,说刘备同时还驻扎在兴势,而且这还并非孤证,在刘备和法正的传记中都有同样的记载。

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第七)
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这个兴势莫非是指的兴势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种可能性。

兴势山其实并不在定军山附近,而远在二百多里之外的汉中盆地东北部(今陕西洋县北),和定军山几乎是一个对角线。它扼守着傥骆道和子午道的南端出口,后来王平就是在这里击退曹爽大军的。

那么刘备为何要分兵去占据兴势山呢,难道是打算阻挡曹军从傥骆道或者子午道前来增援吗?

我想这种可能性太低了,因为当时褒斜栈道已经快要修复完毕了,仅仅两三个月后曹操大军就可以走褒斜道南下了,堵住东面的傥骆道和子午道并不能起到阻止曹军增援的目的,反而还会因为与主力部队脱节而被夏侯渊抄了后路。这样的安排毫无意义而且会白白折损兵力。

其实这个问题在宋代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直接将兴势二字去掉,说刘备只驻扎在定军山。这说明司马光也不认可刘备曾分兵于兴势山这一说法。

备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营于定军山。(资治通鉴汉纪第六十)

此外按照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的记载,最初刘备传记是写作定军山势的,和法正传统一变成定军兴势是后来的事了,这其实很可能是古书在流传抄写中出现的讹误。

另一方面,法正传中的兴势可能指的也不是兴势山,而是在定军山大张旗鼓地筑营之意,这也与吸引夏侯渊来战的目的相吻合。总之,这场战役从头到尾和兴势山就没什么关系。

此时夏侯渊心中也是焦急万分,之前他所做的部署都是为了针对刘备屯兵阳平关的,但现在刘备已经变招了,他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首先夏侯渊的主力驻扎在浕水以东的平原地区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因为刘备主力已经到了他的侧翼,随时可能会切断他与大本营南郑之间的补给线。

另一方面,屯兵广石的张郃也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因为他本来是为了保护大军右翼,但现在刘备肯定不会从那个方向来进攻了。

这是夏侯渊在开始独当一面后从未遇到过的严峻考验。之前的对手无论马超、韩遂还是宋建都是些不入流的角色,而现在面临的巨大压力对他来说还是头一次。

之前夏侯渊的连战连捷是一柄双刃剑,既给了他强大的自信,又让他失去了敬畏之心,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盲目自信是致命的。

其实此时的局势已经不是夏侯渊能够独自面对的了,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放下所谓的自尊,立即退回南郑,并保护好褒谷口的安全,等待曹操支援。

毕竟刘备是倾囊而出,选择暂避锋芒的话曹操也会理解他的,到时候双方就是拼消耗了,这要稳妥得多。不过骄傲的夏侯渊肯定不会采用这么保守的策略。

当然稍微激进一点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因为刘备主力已经转移到定军山了,那么阳平关自然空虚,此时夏侯渊可以尝试一下突袭阳平关,一旦成功的话就可以威胁到刘备的粮道,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阳平关是不能丢的,而现在刘备在沔水南岸,要回援并不容易,那样的话左右为难的就是刘备了。

事实上这种策略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因为后来曹真只率了一支偏师就击败了阳平关的高详,夏侯渊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如果是之前那个有勇有谋的夏侯渊,这种围魏救赵之计一定是信手拈来,几年前在略阳一带击败韩遂时就是这么打的。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面对强敌之时冷静下来,反而会在重压下使出昏招,夏侯渊就是这样,他已经逐渐丧失理智了。在他看来,认为曹操既然把汉中交给自己,那就绝对不容有失。

此时他的眼中已经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只有一心求战,而且是一场正面对决。敌据险形不可攻?在我夏侯渊这里没什么不可能的,我什么时候怕过!

哎,当初曹操的谆谆告诫全部抛在脑后了。“为将当有怯弱时”,金玉良言啊!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先撤,这一点也不丢人。曹操就是怕他一冲动把自己搭进去,果然一语成谶。

夏侯渊很快做出了新的部署,他率领主力部队南渡沔水来与刘备争夺定军山,驻扎在定军山北侧的平原上。

山北水南为阴,此时夏侯渊所处的地形也极为不利。

兵法有言:军贵阳而贱阴。处于大山南侧阳光便会被山势所阻挡,此时仰望山顶上的敌军大营,一股泰山压顶之感立刻就会扑面而来,这在气势上就已经输了。

刘备居高阳严阵以待,夏侯渊却终日处于对方的阴影下,焉有不败之理?他已经一步一步走上了绝路。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当你发现始终被对手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就一定要万分警惕了,否则很快会栽大跟头。

虽然夏侯渊的鲁莽决定让他已经濒临失败,但作为大军主帅,即使战败的话个人生命安全还是大概率可以保障的。然而他在进入战场后做出的部署则更加糟糕。

双方对阵于定军山北麓,因此夏侯渊阵地的南侧防线是主要交战地点,他亲自负责南侧的防务,而张郃已经从广石撤回,夏侯渊命他负责东侧的防守,作用就是保护粮道。

可惜理想和现实往往有很大差异,这个看似稳妥的布置最终为夏侯渊之死埋下了伏笔。

五、夏侯渊阵亡

219年正月,双方在定军山展开对峙。

夏侯渊屯兵定军山北,其用意应该只是做出寸土不让的姿态,但他心里明白,想把刘备赶出汉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双方兵力相当,但对方占据了地利,强行进攻肯定难以奏效,因此他的目的应该就是把刘备堵在定军山,同时等待增援。

之前曾经介绍过,夏侯渊在大本营之南修建了鹿角等防御工事,由他负责防守,而东面的防御则由张郃负责。

这看似是个合理的安排,夏侯渊负责抵挡刘备的进攻,张郃负责保护侧翼补给线。不过这中间有个大问题,那就是兵力的分散。

两方交战,本来实力相当,但一方兵分多路,另一方却合兵一处,以众击寡岂有不胜之理?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按毛主席的话说叫做: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按努尔哈赤的话说叫做: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意思都是大同小异。

在战争中一定要掌握主动,如果节奏已经被对手控制了,无论怎么应对都是被动的话,那就该立即撤退,否则就要大祸临头了。

因为在对方掌握战场节奏后,你只能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只能疲于奔命或者处处设防。

如果被四处调动,疲于奔命,很快大军的士气和体力就会被消磨干净。

如果不愿意被调动而处处设防,则不免被迫分散兵力,从而被优势敌人各个击破。左右都是个死。

夏侯渊现在就面临着这个困境,正面防线要防守,补给线也要防守。由于他根本不知道刘备的作战计划,因此只能处处设防,结果处处兵力不足。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兵法虚实第六)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第一是夏侯渊在全局上落入了被动,第二就是刘备占据了制高点,可以清楚看到夏侯渊的部署,从而制定相应战术,而夏侯渊则是两眼一抹黑。

很快刘备就出手了,他的策略是个连环计,夏侯渊有大麻烦了。

一天夜里,刘备突然派兵杀下山去,在夏侯渊防线外围大肆放火,无论是东侧还是南侧的鹿角都被点燃。

由于是夜间的突袭,夏侯渊不知道对方究竟来了多少人,也不知道对方是发动总攻还是骚扰,因此只能以不变应万变,按原计划让张郃防守东线,他负责南线。

到这里为止都算是正常应对,没什么问题,可是接下来夏侯渊却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他带去南侧防线的只是一支规模很小的部队。

规模有多小呢?按照曹操《军策令》的记载这支部队只有区区四百人。除此之外,夏侯渊的南侧外围防线距离大本营有十五里之远。

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军策令)

当然十五里这个说法夸张了,因为从定军山北麓到沔水南岸的距离根本没那么远,即使夏侯渊大营就位于沔水岸边的话,距离最多也就是七八里。

不过这个距离也不算很近了,夏侯渊只带了这么一点军队,且并不是去跟前增援,反而跑出将近十里,和大本营已经脱节了。

他到底想干什么?要知道南面防线可是正面刘备大军的,他就不怕遭到突袭吗?

我们从上帝视角来看,他这绝对是自杀行为,但当局者迷的夏侯渊却不知道这些,他应该也有自己的考虑。

最初刘备虽然派人在防线外围四处放火,制造混乱,但这并非只是骚扰,很快他就派出精兵猛攻张郃把守的位于走马谷的东侧防线。

这一次刘备进攻强度非常大,因为张郃很快要顶不住了。

备挑郃战,郃军不利。( 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之前在广石,张郃顺利顶住了刘备万余精兵的轮番猛攻,这说明张郃所部战斗力很强。

但是这次张郃却落入下风,在夏侯渊看来,肯定是刘备在东线投入了主力,势必要一举截断他的补给线。由于危机就在眼前,夏侯渊也不可能先知先觉地判断出这其实是佯攻。

因此夏侯渊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分出一半兵力支援张郃。不过这样虽然缓解了张郃的压力,但却导致兵力被进一步分散。

另一方面,在夏侯渊已经做出刘备主攻方向是东线的判断后,那么理所应当就会认定对方在南线是佯攻,毕竟双方实力相近,刘备也不可能全线都在重点进攻,这才是他敢于以少量兵力赶往南面防线的原因。

可能有读者会有这种疑问,因为夏侯渊派去增援张郃的只有一半人,他完全可以带另一半人去南面防守。

这种想法看似理所应当,但实际上也是在上帝视角下才会给出的方案,首先夏侯渊大营距离南侧防线外围鹿角很远,这将近十里的路程,怎么也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部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往返于两地进行相互支援。

如今夏侯渊处处布防的恶果已经完全显示出来了,他的部队已经开始相互脱节了。

如果单单为了去修补南面的鹿角就倾巢而出的话,那大本营就会陷入空虚,夏侯渊冒不起这个风险。

东侧防线、南侧防线、大本营,三个地方都要防守,虽然按现在的形势刘备主攻方向应该是东线,但其他地方也不能完全不管不顾。

目前机动兵力已经严重不足,让他捉襟见肘。思来想去,夏侯渊觉得还是南侧防线的价值最低,只能把最少的兵力投向该处,毕竟大本营和补给线更重要。

既然如此,在夏侯渊看来只能自己亲自前往南线,有他本人在,或许能稍微弥补一下兵力上的不足。

最终,夏侯渊带着四百人出发,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其实夏侯渊虽然判断有误,但问题不算太大,因为即使南侧防线被攻破损失也不会很大,大不了退守大本营就是了。但他错的是亲自带兵前往。

首先夏侯渊做出这个安排的大前提就是他判断刘备在南线是佯攻,既然如此,那鹿角烧掉也无妨,反正对方也不会在这个方向投入主力,何必要着急去修呢。

即使一定要修,随便派个百人督前去就可以了,执行这样无关紧要的任务,至多一个牙门将就能胜任。

夏侯渊作为五万大军的最高统帅,却去执行低级武官的任务,这才是大错特错。

在曹操看来,大军统帅别说去修补鹿角,就是亲自冲锋陷阵都不应该。

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军策令)

当然主帅不亲自作战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处于劣势,主帅能够身先士卒的话,确实可以激发士气创造奇迹。

当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时,也是亲自带五千人马上阵的。不过修补鹿角明显不属于这种情况,何况夏侯渊带的兵力连当初曹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夏侯渊失败已经是注定的了,毕竟战场局势已经极度恶劣,但是临阵战死则是他咎由自取,若非他过于冲动,本来是没有生命危险的。主帅有大军保护,除非被对手打成围歼战,否则主帅阵亡的例子是很少见的。

总而言之,夏侯渊有两层错误,第一层是战术部署方面,第二层是临机决断方面,而战术部署方面的错误才是根本性的,直接导致他在临机决断的时候左右为难,最终铸成大错。

局势到了现在这一步,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夏侯渊寸土不想让,否则局势一定会有所不同。

夏侯渊其实是有机会自救的,为了避免分散兵力,他必须收缩防线。

这时候南侧防线和大本营都可以放弃,集中兵力守住东侧防线,也就是定军山余脉和沔水之间那个比较狭窄的缺口处,这样才是万无一失,只不过他不愿意放弃这些地盘罢了。

夏侯渊所做的一切应对,都是基于现有的不利局势去见招拆招,可他却并没有跳出惯性思维去尝试改变局势,最终落入了死局。

魏军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山上的对手,虽然是在夜里,但鹿角却是燃烧的状态,周围并非一片漆黑,而且就在山脚下,只要夏侯渊一现身,山上肯定知道是他来了,而且只带了几百人。

苦等的良机来了,第一步声东击西已经顺利完成,到了进行第二步进行斩首行动的时候了。

冲天的烈焰照亮了山下的阵地,法正举目望去,战场上的景象一览无余,零散的魏军士卒正在忙不迭地救火,中间夏侯渊的旗号则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定军山顶,法正如同一位纵观全局的棋士,如今到了该落子的时候了。

强大的自信已经让他在心中对夏侯渊判了死刑,于是转身向刘备示意道:“主公,可以出击了。”

刘备微微颔首,他令旗一挥,全军如怒涛般直奔夏侯渊杀来。

望着势如猛虎的敌军,夏侯渊这才恍然大悟,上当了!

原来东线才是佯攻,目的就是把自己引过来,可到了这个时候想撤都来不及了,事到如今,除了挺身一战别无出路。

这次突击,带队的正是老将黄忠。此时锣鼓震天,喊声雷动,响彻云霄。

只见黄忠一马当先,他借着下冲的势头,转瞬间就杀到了夏侯渊的面前,根本不给他脱离战斗的机会。

本来夏侯渊带的四百人马都是他的亲卫队,是精锐中的精锐,可是在黑暗中,他们根本不知敌军来了多少人,再加上对方气势如虹,他们已经彻底胆寒了。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魏军很快溃散,一代名将夏侯渊死于乱军之中,同行的益州刺史赵颙也一并殒命。

天塌了。

夏侯渊之死对魏军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数万大军处于一个小平原中,身后就是沔水,如今群龙无首之下又士气全无,怎么可能挡得住敌军的猛攻?再拖下去就要全军覆没了。

可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日后威震雍凉将近三十年的名将郭淮。

当然,此时的郭淮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他最初是曹丕征辟的官员,后来曹操慧眼识英才,把他调到了丞相府,此次让他作为司马随军出征,而正是这一决定挽救了几万人的命运,以至于局势没有彻底糜烂。

这段时间郭淮一直患病,无法处理军务,可现在主帅战死,而张郃闻讯后已经带着本部人马退往阳平关方向了,因此他强忍着病痛也必须要挺身而出。

现在首要问题是军中没有主心骨,士卒四散奔逃,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稳定秩序。

夏侯渊为刘备所没,军丧元帅,将士失色。(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于是郭淮第一时间承担起收拢败兵的重任,在他的努力下,之前乱作一团的魏军很快被重新集结起来,一场全军覆没级别的大祸就这样被消弭于无形。

这时刘备也摸不清魏军的虚实,虽然击杀了对方主帅,但敌军似乎并未慌乱,黑夜中他也不敢贸然出击。结果郭淮抓住这个机会,快速率军北渡沔水,这才彻底脱离了险境。

与张郃会合后,郭淮提出让他暂替主帅之职,同时又找来担任督汉中军事的杜袭,让他也投了赞成票。

其实夏侯渊手下地位最高的并不是张郃,而是徐晃,他们虽都是杂号将军,但是徐晃由于之前在马鸣阁道一战中大获全胜,被曹操授予假节,地位要高于张郃。

不过徐晃目前肯定是没有在战场附近,很可能还在马鸣阁道防守陈仓道的交通线,否则史书也不会不交代他在定军山一战中的动向。

另一方面,郭淮本人资历尚浅,经验不足,再加上身患疾病,也不适合统帅大军。

因此,张郃是目前最有资格,也是在实际情况上最合适的主帅继任者。

郭淮说得有理有据,张郃也痛快地答应了,结果他一出马,军心立刻安定了下来。

第二天天亮后,刘备发现魏军已经撤到沔水北岸了,他不甘心错失给对方更大打击的机会,于是打算渡河强攻。

诸将都认为应该在岸边防守,但郭淮表示反对。他认为目前己方新失主帅,在士气方面落了下风,此时交战不仅讨不到便宜反而会向敌人示弱。因此不如继续向北退一段距离,做出放任刘备渡河的假象,只要刘备敢渡河,那就击其半渡。

见到郭淮的部署后,刘备怀疑有诈,于是放弃了渡河北上的打算。

曹操听闻这个噩耗后也是感到痛心疾首,他对夏侯渊进行了斥责,真的是恨铁不成钢啊,当初那些话全白说了。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安定军心,之前的失败就推到夏侯渊身上吧,将士无错。

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郭淮和张郃暂时稳住了局势,不至于彻底崩溃,曹操对他们大加赞赏,授予张郃假节。

虽然曹操主要嘉奖了张郃,但是这次大军能够保全下来,还是得归功于郭淮的沉着冷静。

要知道张郃自己并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的觉悟,而是单独带队返回了。

当然这也不全怪他,毕竟他没在大本营,不了解具体情况,听说夏侯渊战死后很可能会顺理成章地以为大本营已经被攻陷了,谁能想到夏侯渊是自己出去送死呢?而在大营养病的郭淮却是了解实际情况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要不是郭淮挺身而出的话,至少留守大本营的一半兵力将会被歼灭,这个是跑不了的。

另一方面,若没有听从郭淮接下来的安排,第二天士气低落的魏军能否在沔水岸边挡住刘备的猛攻也难说得很。

这样一来,魏军又回到了之前双方在阳平关鏖战时期的位置,只不过现在变成了两军隔着沔水对峙。

之前曹操还在长安犹豫到底要支援汉中还是荆州,这下夏侯渊战死,他倒是不用犹豫了。

这时候褒斜道已经恢复畅通,219年三月份,曹操亲率大军从长安南下增援前线,汉中大战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六、最后的巅峰对决

219年三月,曹操大军从长安出发经过褒斜道南下,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后,于四月份左右抵达汉中。

中途曹操在各险要之处分兵把守,非常谨慎,一切准备妥当后才进军阳平关下,与张郃等人兵合一处。

之前夏侯渊虽然兵败身死,但由于郭淮和张郃的努力,曹军损失并不算太大,仍然有数万之多。

另一方面这次曹操亲自南下,中途的各个要地也有驻军,总兵力自然不会少,预计至少要在十万人左右。

这么多的军队发起八百里的远征,后勤压力可想而知。之前在南阳之乱时我们曾论证过这一点。

曹操四处分兵防守,为的就是保护粮道。粮道实在太重要了,一旦有失就会万劫不复,对于经历过官渡之战的曹操来说,真是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对于刘备来说,这次曹操是来真格的了,对方在兵力上占据优势,此时主动出击并不明智。

另一方面,曹军虽多,但相应的后勤压力也会更大,因此希望凭借兵力优势速战速决的是曹操而不是刘备。

于是刘备决定充分发挥地形优势,坚守定军山,决不出战。

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其实刘备的后勤压力也不小,甚至补给线的长度要超过曹操,整个金牛道长达千里以上,为了供应数万大军的远征,益州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人力资源接近枯竭。

所以说双方都有说不出的苦。现在这样继续僵持,拼的就是综合国力,根本不需要在战场上分出胜负,谁先断粮谁就得被迫放弃汉中。

不过明显还是曹操这边压力更大,毕竟之前已经到了叛乱四起的地步了,虽然能暂时镇压下去,但是拖得久了难免再次生乱,因此曹操决定尝试打开局面。

之前曹操一直驻扎在阳平关以东的平原地带,目的就是这一点。倘若他打定主意和刘备拼消耗的话,那明显应该向东撤退,这样可以缩短补给线,减轻自己的压力。

然而曹操一直呆在阳平关附近,那肯定是对阳平关有想法了,如果能夺下阳平关的话,就能严重威胁刘备的粮道,让他不得不撤出汉中。

曹操立刻展开行动,上一次援救武都曹操选择曹休承担重任,这次他把任务交给了曹家二代另一位后起之秀曹真。

曹真是统率过虎豹骑的名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这一次曹操把徐晃给他做副手,让他以征蜀护军这个实权官职的身份攻打阳平关,可见信任之深。

此时阳平关守将高详兵力并不多,而且对手还是曹军名将,因此他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形势非常危急。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曹真在阳平关大获全胜,那么按理说他应该顺势截断刘备粮道,逼迫刘备撤兵才是,为何刘备还能继续坚持呢?

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於阳平。(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我认为事情的真相是曹真虽然取胜,但是并未攻占阳平关,因为刘备闻讯后发兵支援了,这才让曹真功败垂成。

这一推断可以从法正的传记中印证一二。

根据法正传记中引用裴松之注的记载,在汉中大战期间,有一次形势不利,而刘备又身先士卒,暴露于曹军弓弩之下,可他坚持不肯后退,谁劝也不听。

这时候法正走上前来挡在刘备面前,对漫天箭雨视若无睹。

刘备让他下去躲避,但法正却回答说:“主公亲临险境,在下岂能先走?”

结果刘备恍然大悟,这才答应后退。

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第七)

这一纪录仔细推敲起来是有些问题的,因为刘备始终死守定军山不下去交战,那么曹军的弓弩怎么可能威胁得到他呢?

要知道定军山虽然不算什么高山,但是高度跟下面的盆地相比也有三百多米的落差,就算是养由基再世也不可能把弓箭射到山上去。

另一方面,之前跟夏侯渊对峙时期,也没有刘备带兵下山交战的记录。而且由于夏侯渊始终被牵制,那肯定不会发生刘备形势不利的局面。

因此这场战斗一定不是发生在定军山。

我认为这场战斗发生的地点很有可能是在阳平关,刘备是听闻阳平关危急后亲自领兵回去支援了。

这样一来,双方展开近距离交战,才有可能出现刘备身先士卒从而被曹军箭雨笼罩的情景。另一方面,之前高详为曹真所败也与“势有不便”的记录相吻合。

总而言之,如果刘备没有回救阳平关的话,等到粮道被断之时,就是彻底告别汉中之日。但他的果断最终还是挽救了一度危急的局面。

奇袭阳平关是曹操逆转不利局面唯一的机会,现在虽然获胜但并未达到作战目的,他只能被迫重新回到拼消耗的老路上来。

不过对于曹操来说,不好的消息还不止这一个,因为不光是他知道要截断对方粮道,在这件事上,刘备也没有对他客气。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曹操既然不惜拉长补给线也要主动进攻,那他就必须承担粮道被袭扰的风险。

在古代,运粮能走水路肯定是尽量走水路,因此曹操的粮道大概率是从长安出发后沿着渭水向西,过了眉县后往南转入斜水(武功水),之后在今天宝鸡市太白县一带走一段陆运,之后再转入褒水,向南直达沔水,之后逆流而上,即可抵达阳平关。

这条路线看似还算通畅,中间只有一小段是陆运,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之前曹操分兵把守各险要之处,就是为了维护粮道畅通,可惜他虽然准备充分,但还是百密一疏,有一个战略要地落到了刘备手里。

之前我们介绍了定军山诸峰的十二连珠,这十二座山的最后一座称为元山,比起三百多米高的定军山要矮得多,大概只有一百米左右,后来诸葛亮在这座山上修建了汉中防御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汉城,也叫西乐城。

汉城以东又有山谷名为容裘谷,谷中有容裘溪水(今漾家河),也叫洛水,这条小河向东北方向注入沔水。

就在容裘溪水与干流沔水的河口以东不远处有一座险峻的小山,它俯视着沔水,是一处绝佳的设防地点,而此山上正好有一座故城可以驻军。当然,故城虽说名字叫做城,但并非那种坚固的城池,按照史料描述,应该就是一座营寨。

城东容裘,溪水注之,俗谓之洛水也。水南导巴岭山,东北流。水左有故城,凭山即险,四面阻绝。昔先主遣黄忠据之,以拒曹公。(水经注)

故城和定军山距离并不远,也就二十多里路,走快一点半天就能赶到,而且两地还有容裘溪水相连,分兵故城的话,支援起来也是比较快的。

其实在曹操南下期间,刘备就已经开始布局了,他派黄忠和赵云率兵据守故城,占据了主动。

这下曹操算是吃到了补给线过长的亏,虽然尽力布防,但终究还是迟了一步,结果他的粮道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这样一来,在黄忠和赵云的眼皮底下,曹军就很难利用沔水水路运粮了,在粮道的最后一段,他们只能选择成本比较高的陆运。

不过黄忠却对此仍不太满意,之前斩杀夏侯渊立下的旷世奇功让这位老将自信心爆棚,他打算再玩一把大的。

当时曹军在汉中的粮草集散地位于北山,此地足足囤积了数千万袋粮草,黄忠提出带兵去袭击,如果能成功,曹军必将遭遇灭顶之灾。

这个北山位于哪里呢?其实北山指的就是秦岭,相对汉中而言,秦岭在北所以叫做北山。后出师表中写道曹操“几败北山”,指的就是这个。

在容裘溪水以东十里左右是度口,即沔水与支流度水(今黄沙河)的河口,据说这也是后来诸葛亮制作木牛流马的地方。

度水发源于秦岭群山中,它流入汉中盆地处的秦岭余脉就是曹操囤粮的具体位置了,将粮草集中在这里可以远离敌军的骚扰。

汉水又左得度口水,出阳平北山。(水经注)

黄忠提出的建议值得一试,毕竟目前曹军粮道已经远离故城,继续在故城驻军意义已经小了很多,因此不如主动出击。

不过曹操肯定会对北山的防御极其重视,进攻兵力少了自然不行,于是黄忠就把赵云的部队也带走了,毕竟他才是主将,赵云是要受节制的。

可是黄忠一走就没了消息,到了约定的时间还不回来,赵云一想要出事,别是中了曹操的埋伏了吧。

可是他的部队都让黄忠带走了,想支援也是力不从心,最后赵云没办法,干脆带着几十名骑兵就去了。

其实这一切都是曹操的圈套,对于北山粮仓,他肯定是高度重视,黄忠不会有什么机会,因此大概率是在该处陷入了苦战,这才导致逾期不归。

而另一方面,曹操也算准会有人来支援黄忠,因此在路上埋伏了重兵,专门为了打援,赵云就这么被堵了个正着。

不过赵云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在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的故事那自然是艺术加工,而取材的来源应该就是这一次。

赵云带兵对曹军先锋发起冲击,小胜一阵后且战且走,待曹军重新集结后,赵云已经撤回故城了。

曹军紧追不舍,赵云手下将领张著受伤陷入敌阵,赵云发现后回身杀出一条血路把他救了出来,这才安全回营。

当时留守故城的张翼提出应该紧闭寨门死守,不过智勇双全的赵云却反其道而行之,来了个空城计,他下令偃旗息鼓,大开营门。曹军恐有伏兵,不敢冒进,只好撤军。

赵云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曹军刚一掉头折返,就听见身后擂鼓震天,万箭齐发,于是立刻陷入混乱,自相践踏并落入沔水溺死者甚多。

当然赵云也没追击,毕竟他没多少人,一出击就露馅儿了。

故城之战是赵云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他以极少的兵力粉碎了曹操围点打援的计划,战后刘备来战场巡视,对赵云大加褒扬,称赞说:“子龙一身都是胆。”

至于黄忠那一路,我认为应该并没有得手,否则这绝对是奇功一件,不会在史料中完全没有记载。

不过他应该也没有战败,毕竟乐进和文聘对关羽打出的那两次无关紧要的小胜都有记录,黄忠若是战败绝对没道理会漏掉。

因此最大的可能就是曹操在北山防备严密,黄忠发起进攻后迟迟没有进展,于是引兵撤退,双方不分胜负。

就这样,在曹操抵达汉中后,双方先后爆发了阳平关之战和故城之战两次小规模战役,其作战目的都是为了摧毁对方粮道,不过最终都未能实现,双方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线上来。

其实这时候曹操的局面相对更加恶劣,虽然刘备的粮道更长,但几乎全部都是安全的大后方,只要阳平关不失就可保粮道通畅。

而曹操虽然粮道较短,但需要防备的地方更多,从褒谷口到阳平关,所有的险要之处都要分兵驻守。

这样一来,为了在前线保持和刘备至少势均力敌的兵力,他所需要的总兵力就要更多,否则就会陷入“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窘境。

另一方面,此时刘备的大后方也要更稳定一些,因为至少暂时还没出现叛乱,而曹操这边已经是真的挺不住了。

数十万民夫穿梭在秦岭群山中险峻的栈道上,海量的物资运到前线往往连十分之一都剩不下。战争旷日持久,粮草供应也越来越紧张,曹军士卒怨声载道,终于在四月底五月初这段时间开始出现大规模逃亡。

曹操的困境刘备是一清二楚,他趁机派刘封下山去向曹操挑战,当然这只是诱敌之计。

这一挑衅之举让曹操恼羞成怒,之前心腹将领夏侯渊阵亡,如今自己亲统大军前来也是连连受挫,这一系列打击终于让他连魏王的风度都顾不上了。

曹操对着山上破口大骂:“你这卖草鞋的匹夫,派个养子就能对付我了?等我派亲儿子来!于是曹操立刻遣人招曹彰前来助战。

不过很快曹操就冷静下来了,他知道汉中已经没救了,再耗下去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国内也会生变。

之前我们分析过,这么多年来,曹操离开朝廷外出作战一般不会超过一年,可是这一次他在218年7月发兵西征,到现在已经十个月左右了,他除了撤兵别无选择。

219年五月,曹操正式放弃汉中,班师北上。而曹彰此时刚到长安,真儿子和假儿子最终还是没能分个高下。

至此,持续一年半左右的汉中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为此曹刘两家几乎拼尽了全力,而刘备则笑到了最后。

原文在这里


其他高赞回答

所有文章首发于同名公众号:握中悬璧,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chang-yan-xiao-83-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说呢,法学本科,月薪500元就别去了。真丢不起那人。你得有点傲气不是。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年毕业的,原来叫中南政法学院,湖北是二本,外省算一本。后来政法与财经合并,变成211。中南政法学院原为五大政法学院之一,在南方厉害,广深司法系统好多师兄都是中南政法一脉。02年底,班主任劝我在本校保研,我当时不肯读书了,主要是心思不在课本上了,想去大城市发展。

我老家在苏州,跑去苏州人才市场,本来投了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的法务岗,结果人事负责人说,我们这里清华北大人大的法学生简历有很多,还有研究生呢。

我心想,HR的嘴,骗人的鬼。北大和人大就算了,03年的清华法学算是个什么东西,清华文科恢复才几年,也来苏州抢饭吃?清华呢能有几个法学毕业生在苏州?心里骂归骂,牌面上打不过,在中国,清华两个字砸死人呦。

当时苏州人才市场上,我还投了一个张家港国泰外贸公司。我是国际经济法系毕业,专业极其对口,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熟练的,再加上刑事民商各类法律护航,还是很香的。人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说了,张家港和苏州一样,都是苏州。本乡本土的,做外贸来钱快。

我对他后半句存疑,将信将疑,于是去张家港一看,待遇还是不错的。第一年保证不低于3万元,保证月薪达到2500元。公司有单身宿舍,可以选择住公司,我在张家港还有亲戚,可以选择住在亲戚那里。这个价位在2003年应届本科生里面,大概算是顶着天花板了。国泰里面的人还说,外贸系统来钱快,据说开单以后,还有按单提成,乖乖,算起来钱景可观。但我那时还是想去大城市发展,一门心思想去北京。

04年,我就去了北京,当北漂。我北漂第一份工作是1900元,转正后2200元。还不如苏州老家辖下——六线城市张家港的外贸公司的水平。我想,既然北漂了,就忍忍吧。人生地不熟,咱还得奋斗。

05年,老家在北京发展的发小先买了房,叫我去看。我看了眼馋,销售也机灵,发展我跟着发小一起买。于是,我家里出首付,在北京南二环买了一套房,我还贷款,月供2000元。这时候钱就不够用了。巧了,公司涨薪,涨到2700元。我心里还是不满意,我还得打魔兽不是。80后年轻的时候,还是挺看眼前的,这样是不对的。我那时候就开始想办法找工作,跳槽。

06年,最终还是跳槽了,谈了个月薪4000元的工作。好,这下和我父亲供我读大学时候的薪水同一区间了,他一个处长03年才4000元一个月。我出道不过3年,我也4000元一个月。于是,人飘了,志得意满。我父母都是民航系统的,我们民航子弟,去天津民航学院,分配到南通兴东机场,一个月才能拿到900元。后来航油系统被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并购了,他们又托了关系,挤破脑袋进了中石化。

后面一切就比较自然了。反正03年出道那会儿,起步比不上97级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包分配,我是99级,里外里就差了两年,就得自己找工作。

但是,但是严肃的说,我们那一届赶上了中国经济起飞,干什么都能干成。同学里面检察官居多,文科女生多嘛,女生都喜欢进检察院;不管男女,做法官的都很少。考公务员的也有,工商、税务、海关、边检、城管……都不乏其人。

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进银行,我们班在银行系统的,比去公检法司的加起来还多。那时候刚开始发展股份制银行,民生华夏汉口一大堆同学在里面。金融系统里面,做股票证券也是一个方向。还有同学去搞煤炭和钢铁贸易的。

还是应了那句话,我们各有各的工作岗位,我们都有美好的人生。


user avatar   meng-hao-ran-ta-li-si-q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包括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在建的也算。


  

相关话题

  古代越南对今中国岭南(广东广西)是什么感情? 
  在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唐朝宋朝等等都曾被少数民族入侵,为何三国时期却是如此的平静? 
  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生活最悲惨的那段历史是什么? 
  三国时吴国怎样才能一统天下? 
  历史上有哪些原本复杂且难以解决的问题,被不经意解决? 
  古代人晚上的生活是怎样的? 
  如何评价皇汉十八条? 
  如何理解“先为力胜,其后智胜,其后道胜”? 
  现代军队穿越到二战的硫磺岛,人数,武器装备和当时日军一样能否守住? 
  北宋的军事实力怎么样?南宋的军事实力怎么样?在中国古代割据王朝中能排前三吗? 

前一个讨论
中国有很多人去美国买房,但是每年每人向国外汇款都有限额,他们是怎么做到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金的房的?
下一个讨论
在英伟达 (NVIDIA) 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