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网红小潘潘翻唱黄梅戏,将戏曲部分全部改为流行唱腔,这样改编到底是在弘扬传统文化还是侮辱传统文化? 第5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边说着拒绝网暴,一边一堆人对翻唱的那个人肆无忌惮的输出着网暴。

一边说着要学会独立思考,结果别人引导几句就不假思索的开喷。

一边说着要弘扬传统文化,自己在家也没见听过几场戏。

那些喷的开心的有几个经常听戏的,跟风而已

------------




user avatar   ning-jing-zhi-yuan-7-66-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半个戏迷过来说两句。

听过京剧,越剧,黄梅戏,曲剧,豫剧,越调,道情,评戏。

完整的有七八十部,折子戏就更多了。

当然,只是听个热闹而已。

至于提问中的网红,她唱得我去听了,首先,原词未改,曲调基本未动,只是用了割裂的唱法,或者可以说把原来CD唱片压缩成8位单声道音质了。能听出旋律,但是原来唱腔中的细节韵味全部丢了。

这个怎么看,网上这样玩得多去了。

好听吗,我个人以为不好听。

但是犯不着上纲上线。

至于侮辱传统文化,更扯远了。

其实稍稍对戏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我们现在听到的传统戏曲都是经过不断改良的,已经去了糟粕的。很多地方戏在过去就是穷苦劳动人民娱乐方式,所以,色情唱段是最受欢迎的。

假若有人辛辛苦苦找到早已失传的黄色地方戏选段,原汁原味唱几句,这是弘扬传统文化还是侮辱传统文化?

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一段不是总有人喜欢搬出来的经典么?

地方戏没落只是幸存者偏差,不过很多地方地方戏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与群众基础。

比如河南。

在B站随便点开一段戏曲视频,都有资深粉丝很专业的在讨论。

地方戏要发展,并不是里面加点电子乐器就是改革了,还是要适应时代的潮流而又要坚持自己的特色。

适应时代潮流,就是内容要更新,不能躺在着旧剧目堆上混日子,来点霸道总裁爱上我,小员工喜娶白富美,黑心老板人财俱失,巡查组怒查贪污官,总会有人喜欢的。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再适当优化,说不定火了呢。

不过这需要戏曲编剧及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行,要想恢复地方戏往日荣光,这方面的原因很复杂,专家也解读过,我就不赘述了。

坚持自己的特色,无论你怎么改,灵魂不能丢,比如黄梅戏,怎么改唱腔还是让人一听就是黄梅戏,而不是Rap,嘻哈。虽然黄梅戏本身也是融合了不少地方戏精华发展起来的。

这件事,还是说明传统地方戏魅力仍在,有人蹭热度也好,改良也罢,无论动机如何,都算好事。

至于喜欢不喜欢,时间说了算。

只要不是穿着三点式,或者用引起争议的唱词,都不算侮辱。

凡事看开点,

不说了,去听原版女驸马了。


又及,很多人评论的青楼唱法,我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又去听了几遍。

怎么说呢,中间那句可以说有点嗲,娇柔造作,无病呻吟,顶多舌头没捋直,饭没吃饱而已,但是怎么也扯不到青楼上去。

当年趣味低下,手机上有一套青楼彩铃,网上还有。这个比我的彩铃味道差得太远太远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十几年的戏迷,遥想一下上次好像黄梅戏惹出这么大的争议还是马兰退出剧团,双方搞的争议。黄梅戏作为一个剧种,事实上已经是快死亡了。只有搞一些戏台之外的新闻才能重归大众视野了。

我说几个诛心之论。

群众们还关心黄梅戏怎么样,不关心。因为大部分网民也仅仅是听过几个黄梅戏的经典唱段,觉的还挺好听的,其他的也不关心。

网红关心黄梅戏么,不关心她也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流量。

媒体关心黄梅么,不关心。媒体也仅仅是站在自己高大上的位置上发号施令,指点江上,塑造一个自己是传统文化卫士的人设。

戏迷关心么?戏迷还有几个人呢?有多少人真戏迷而不是已经沦落为戏曲的歌迷呢?

专业演员呢?在说直白点,专业演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戏曲是啥,有啥优点,怎么让观众喜欢。


有人听说过《2013寻找七仙女》么?有人听说过黄梅戏五朵金花么?有人听过研究过严凤英之前的黄梅戏么?有人听说过黄梅戏歌剧化的尝试么?有人听说过黄梅调和黄梅戏歌么?你知道黄梅戏的发源地两地征得头破血流?

回到这个问题,不补种点戏曲的背景知识其实难以回答的很确切。

1黄梅戏,要不是建国以后有严凤英和几部黄梅戏电影,黄梅戏根本就不会成为一个全国性流行的剧种。而且黄梅戏的舞台表演其实是十分粗糙的,传统戏曲讲究的唱作念打基本只有唱,但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唱腔非常的口语化,这点和当年的评剧有点像。但是,黄梅戏有了严凤英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2京剧的国粹说。我非常讨厌京剧的国粹说,黄梅戏是国粹这种说法就跟往后稍稍吧。第一好像除了京剧其他地方剧种就不算,昆曲又当如何自处。而且国粹一说,很大程度是由于清末开始,我们的传统文化开始在工业文明的打击下处于弱势,从而被发明出来的说法,用以对抗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行为。为什么叫国粹,因为即便是积贫积弱的中国也还有自己独特璀璨的优秀文化,不全是垃圾,是当时人们为了对抗西方提出的。最早称京剧为国剧,在京剧作家齐如山的那本国剧艺术汇考里说了,国剧之国如国人国货之国,非国家国旗之国。意思就这是中国的戏曲,而不是代表中国的艺术。

3,黄梅戏的戏歌探索,在大约2006年前后,黄梅戏内部出现比较大的分流,马兰的边缘化,吴琼想转战戏歌,中生代演员逐渐退出舞台,还有很大一批演员转成其他职业。小潘潘唱的那首慕容晓晓原唱的《黄梅戏》也就出自这个时期。

4。慕容晓晓原唱的《黄梅戏》和黄梅戏有什么关系么?你可以认为那就是一个用现代歌曲唱法唱的带有戏曲唱腔的和故事的现代歌曲,其实类似的歌曲还有很多,你甚至可以认为《唱脸谱》也是一样的东西。

5小潘潘说实话我之前也不知道这个人,但是就这次的视频来说,就是简单借用了一下所谓的戏曲元素,给自己的脸上贴点传统文化的金。还暗搓搓的显示了一下自己的风韵?

6媒体的指责也就是给自己脸上贴点捍卫传统文化金。毕竟发扬传统文化,和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这样的任务多难啊,批个人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是容易的。

这次事件,要是我来比喻的话就是一个街溜子调戏了一个祖上出过状元现在就是被皇帝养在冷宫里的一个小妃子的故事。街溜子表示,我就一个逗大家乐的乐子,去带大家看看没人看过的妃子怎么了。皇帝表示,朕的妃子在冷宫也是不能被调戏的。百姓表示,当年妃子的先祖状元虽然出身贫贱但是还是在考了状元之后给大家做了不少事实的,百姓还是一直挺想念当年的那个状元的。妃子自己表示,我只要每天重复祖上干过的事迹迟早有一天,我还是会单上状元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六老师一样,“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呗。

说话前都尼玛不过脑子,明代要不是有个叫吴承恩的人摁给唐代的玄奘和尚瞎编上了一只猴一头猪一条龙,你现在还能一天天靠开讲座耍棍子学猴叫吃饭?文化本来就是先要允许大量遗传变异存在,然后市场和听众自然会进行优胜劣汰选出优良进化。以这次事来说,本来视频一发就因为唱的难听不合适被一群网友自发地喷了,下次她还敢这么改吗?缺你上面的人跳出上纲上线戴个高帽“亵渎这个玷污那个”搞P斗吗?

当然六老师当初宣传那套,本质是想尽可能垄断文化形象的诠释权,说白了还是挣W那点俗事,有点寒碜但也能理解。某些老爷们还凑这个热闹我是真的想不通了,自以为是的讨好qun众?再散散爹味儿显示把抛瓦?可别是吃饱了撑的纯闲的。


user avatar   mrli-88-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个人觉得不好听,起鸡皮疙瘩的那种,很怪

但我觉得,现在的咱们这个社会包容是不是也太差了点了?

说点啥不合适了,被喷

涉及传统作品,卫道士都来喷

我自己是不喜欢,但有人喜欢,“大人”们非说那些人俗,是没文化,糟蹋了传统文化

怎么?没文化的人就不能有自己的喜欢了?人家喜欢听“学猫叫”就不是中国人民了?

也就是人民内部矛盾,非得搞成敌我矛盾?

我一直觉得,人心是杆秤,精华与糟粕是人民筛选出来的,不是靠定义出来的。黄梅戏好听,所以传唱。该版“黄梅戏”可能确实不合适,但传统文化已经脆弱到这种程度了?好不好的人民不会去评判吗?只有1成人喜欢就是糟蹋传统了?那9成人为什么还要剥夺那一成人自己的喜好?

说回文化

你弘扬那么多年传统文化,京剧发扬光大了吗?

你禁烧纸,禁的过来吗?国内禁完了,这一“文化”在国外火了?

非要把传统文化裱起来送去博物馆,这就叫弘扬了?

只有死的才送去博物馆

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不需要一些人来保护

黄梅戏也是如此


另一个答案后面补充了点

有回复说卫道士是广大群众,那么这个人为什么会火呢?那些喜欢的人就不是群众了吗

我觉得,从作品角度批判可以

而从传统文化来批判她的人更多是跟风而已,毕竟真要是那么多人“热爱”黄梅戏,也不至于让它日渐衰落


user avatar   gorton-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86西游记的主题曲在选曲上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因为导演同志破天荒的用当时还不流行的电音来谱西游记的主题曲,当时一片专家反对,说你是不尊重传统文化。



回到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是为弘扬传统文化。

你们愿意喷我就喷我,愿意咋滴就咋滴,我反正是看不过去。

什么叫侮辱传统文化?改个流行唱腔就是侮辱传统文化了?

那你告诉我《明月几时有》是不是侮辱传统文化?好好的词,你给改成歌了,这是不是侮辱传统文化?

网络歌手王琪凭借一首《情人迷》火了,而情人迷正是二人转的曲目,那也是把二人转进行了流行唱法

非著名乐队二手玫瑰他们的作品里很多也是把二人转和摇滚结合,这些算不算侮辱传统文化?

要知道二人转的历史和黄梅戏差不多,二人转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黄梅戏同一年认定的。



说白了,你们这种行为,以及官方的行为,叫做扣帽子,按这个趋势下去,背不住用不了多久就有戴着红袖的人去抄小峰峰的家了。


小峰峰唱《黄梅戏》,就连慕容晓晓的《黄梅戏》那也是把黄梅戏改良进了流行音乐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传统曲艺,传统戏曲都和流行音乐结合了吗?

因为传统戏曲和曲艺没落了,吸引不了年轻人,如果不和流行音乐结合“搞创新”,那传承就断了。

不相信?

你们去路边随便找年轻人去问,黄梅戏都听过什么?有几个人能给你回答上来的?

他们甚至可能连黄梅戏是什么都不知道,有一部分人可能说《女驸马》是黄梅戏,也有一部分人会说《天仙配》是黄梅戏,可是除了《女驸马》和《天仙配》他们还知道哪个?


不用说他们,你们可能都说不出来几个,你们自己都不知道,完了说别人是侮辱传统戏曲,不搞笑吗?

你要说小峰峰唱的难听,姿态做作那没意见,毕竟这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我也觉得她的表现是不太正常,但是你说她侮辱艺术,这个帽子太大了,帽子要是这么扣,B站那些鬼畜基本都是侮辱艺术。



另外,我本身是一个东北人,除了比较热爱二人转之外,也喜欢一些个别的地方戏,比如说评剧《花为媒》,比如各个版本的《马前泼水》,我敢说,我这个人是喜欢传统艺术的,当然,指的是戏曲和曲艺方面。

但是这种事情你关注的越多,你就发现,其实中国的曲艺,目前是需要网红和有流量的歌手来带动的。


不仅是需要网红和流量歌手带动,更需要全民级别的平台带动,你比如

这个唱法据说的豫剧,很接地气,很好听,但是我特么居然是在快手上才知道豫剧这么有意思的。


你们这些不听戏的人只知道看热闹,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手画脚,根本不知道,京剧以及其他的地方戏面临的是多么危险的局面。


B站有个视频

是秦腔,当初播放量没这么多,知道为什么火了吗?因为UP给做了加速处理,就变得里面的角色有点搞笑可爱。

那我想知道,这算侮辱传统文化还是弘扬传统文化呢?


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行?

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懂球看球的人太少了。

戏曲也是如此。

曲艺届有个梗是这么说的「传承北京戏曲靠二人转,传承二人转靠德云社」

二人转三百年历史,其中很多都是把其他的地方戏和二人转唱腔做了一个融合

比如


最经典的就是《画扇面》《探清水河》,没有二人转和北京小曲的抱团取暖,你们根本不知道啥叫探清水河。


中国戏曲面临的境地你们根本想不到,传统艺术不需要创新吗?非常需要,不需要创新他们必死无疑,但是说实话,传统曲艺创新难度大,为了让这么艺术延续下去,你会看到

京剧版的《三堂会审伽利略》


京剧版的《巴黎圣母院》

豫剧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人转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人转版的《皇帝的新装》

等等等等……

你看似是他们在整活,实际上是他们在自救

你看似在玩弄传统曲艺,实际上是在弘扬传统曲艺。




很多人说批评是因为她唱的难听,我还是那个意思,难听好听那是很主观的,你去问问老一辈的父辈,有几个认为周杰伦唱歌好听?

我爸就认为周杰伦唱歌难听,赖赖唧唧的,吐字不清,他就喜欢郑智化,迟志强,喜欢罗嘉良,喜欢陈小明,但是你换做大部分00后,可能觉得星星点灯难听,觉得舞女泪难听,觉得狱中十二月难听,这难听好听是主观的,不能拿出来说,就像我说的,你觉得他难听,但是这首歌能火,证明有人觉得它好听。


user avatar   jia-yu-bu-shi-gu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边把传统文化改编说成侮辱传统文化,一边传统文化上台的时候听者寥寥。

你是不知道有多少传统文化都快绝种了吧?要么改,要么死。

小潘潘翻唱黄梅戏是不是侮辱传统文化我不知道,借着这风起舞的都是在扼杀传统文化我倒是可以确定。

废话别那么多,说小潘潘侮辱传统文化的,掏钱就行。掏一百块支持一下传统文化。不用多,就100。你看他们掏吗?

呵呵哒。

用网文打比方。

有很多人说网文不如传统文学,一口一个鄙视。

我来给你描述一下网文读者当中的一个群体:他们一个月订阅网文几百块,一年订阅几千块,十年如一日,看得好了看得爽了,一出手就是几千上万打赏。

这种打赏我收到过不少。

那些一口一个鄙视的,你一年看多少书?你一年买多少书?几百上千的精装本你买吗?

地方作协开会,上百人坐一圈,能全职写书养活自己的就只有几个,还全都是网文作者。

说传统文学好,传统文学妙的,你倒是给点力呀!

这是传统文学不给力吗?不对,是传统读者不给力!

有本事你掏点实在的钱呀?

传统要是能混,哪个脑抽的去改编?傻的吗?吃力不讨好。


user avatar   tao-zi-63-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她哪叫改编呀,她专业方向就是恶搞呀。。。不过也不算污蔑传统文化,黄梅戏真没多久历史。

但是作为一个恶搞来讲,可以理解。

某些知乎用户非要说这是在改编创新就没办法了。她改编了什么呀。。。不就是以她一如既往的恶搞唱腔唱出来了嘛。。。作为恶搞方面她可能是专业的,她的饭碗,她的人设,她吸粉的工具

不过所谓正宗黄梅戏什么的,也真的是。。。不怎么样。。也就女驸马这段有点知名度,其他什么的真听起来好没意思的。(补充:当然还牛郎织女啥的。。嗯。。我的问题。。。)

戏曲什么的,一贯不算有多悠久的历史,历史不一定有流行乐悠久。。。公认的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1927年就出来了。。。虽然黄梅戏号称什么起源于唐代,正正儿八经当剧作,也就几十年历史吧。《女驸马》这个剧吧,五十年代才首演。。。我们唱的儿歌《小兔子乖乖》都有一百多年历史了,1920年写的,20年代儿童剧《麻雀与小孩》里面的曲子。。。


user avatar   da-leng-xian-feng-mi-ru-s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扎不多德勒,整天“文化不行”,结果稍微试图改一下,马上就祖宗之法不可变力,清国都没这么样的,某些宗教的极端势力好歹知道用互联网还是广播来宣传自己,有些人连稍微改变一下都要马上光速出警,其实说明这些人是默认“传统文化”必须是死的,僵尸一样摆在博物馆里的,邹容《革命军》怎么说的?

印度之奴隶于英也,非英人欲奴隶之,印人自乐为奴隶也。安南之奴隶于法也,非法奴隶之,安南人自乐为奴隶也。我中国人之奴隶于满洲、欧美人也,非满洲、欧美欲奴隶之,中国人自乐为奴隶耳。

你看,文化不行,不是别人要你不行还是自身不行,是你们觉得就应该不行,不然就不够“纯粹”“正统”力,啥()教只能图一乐,人家好歹有三大教派四大门宦争教义,恁这稍微改一下就要除你传统文化籍,属实是太典辣

——————————分割线————————————————

9月29日补充跟 @湖畔骑士的有益讨论:


他们嘴上“传统文化不行了”,结果别人试图振兴一下,他们就开始光速出警,“你诬蔑传统文化”,总的来说,他们就是默认传统文化得是死的,原因嘛,无他:你振兴了,他们就不能哀叹“传统文化药丸”,他们潜意识里觉得传统文化就得是僵尸,死尸,得被大家上坟扫墓,要是活了他们就不能通过扫墓获取哀嚎“传统文化完了”的道德优越感。犹如老辈人活着的时候,不尽孝,死了反而来劲了大办特办一样


user avatar   wendaof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其实很简单,不知道为什么会吵起来。

有人说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容不得糟蹋。

有人说戏说不是胡说,别人改得她改不得?

首先一点,我不喜欢这个小潘潘唱歌,以前没听过,以后也不会喜欢,要不是因为这热搜,我也不会因为这事瞎了我的耳朵。

其次,黄梅戏,可以上升到传统文化的高度,也可以下沉到民间娱乐小调,可以说是雅俗共存的戏种。

高雅一点的有女驸马,天仙配等。

民间也有很多搞笑类的黄梅戏段子。

早期黄梅戏是没有服道化,就是农民上台用唱腔表演节目。

类似江西这边的三脚班一样,本就是从民间艺术逐渐正规化职业化,从农村进入城市,从田野间走进艺术殿堂的民间曲艺。

个人认为,她只是该,并不是灭。

如果她站出来说,我唱的才是正宗的戏,要把黄梅戏灭了,毁了,说黄梅戏一文不值,那么她该死,大家怎么喷都无所谓。

如果她只是将黄梅戏唱腔融合流行歌曲进行翻唱,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说她侮辱传统文化,这帽子盖得有点大。

有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拉屎的感觉。

当年《说唱脸谱》刚出来的时候,也是被一群人吐槽,糟蹋传统艺术。

但是也有人说,这首歌让很多人知道了蓝脸的是窦尔敦盗过玉马,红脸的关公打过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是曹操,黑脸的是张飞。

那么问题来了,小潘潘翻唱的黄梅戏,改得好吗?

可能会有人喜欢,但是我不得不说一下我听之后的感觉。

那就像是一坨屎卡在喉咙,快要心肌梗死,马上要咽气的感觉。

有气无力,听了三十遍原版女驸马才缓过神来。

原版《女驸马》唱腔忧中带喜,喜中带愁。吸收了安庆地区小调、山歌的音乐特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女驸马》也是改编的,在黄梅戏传统剧《双救主》基础上改编而成。

从《双救主》到《女驸马》再到小潘潘改的《女驸马》,一个经典永流传,一个出来就被骂。

大家并不是不能接受传统戏剧被改,真的只是受不了好戏被糟蹋。




                       

相关话题

  京剧里有哪些特别污的唱词? 
  带“狗”字的成语和歇后语大部分都是负面的,是否认为老祖宗对狗不了解? 
  为什么戏剧唱词要单独来一套不三不四的读音,直接用当地方言唱不行吗,唱得别人半懂不懂的有意思吗? 
  为什么很多人连听都没听就说不喜欢戏曲? 
  东北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 
  我妈因为老师的话弄反了戏曲黑白脸的意思,该怎么和她解释? 
  以前的戏曲,花一分多钟就唱了10来个字,等得我心都燥起来了,为什么以前的人还这么喜欢听? 
  大家如何看待不提倡过圣诞节的行为? 
  什么样的字(“男子二十冠而字”)可以拯救丙(秉)银这个名? 
  京剧中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算不算是陈世美,我真不觉得他是英雄,被俘然后娶妻生子....想不通气节在哪里? 

前一个讨论
80年代中国治安差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华为又可以购买高通的芯片了?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