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心理问题非常严重,但不是剧本杀,究竟什么东西有心理问题,我不能说,自己领会。
不得了,不得了,这可不得了啊.jpg
某些人居然还妄想steam没了去epic?
害搁这epic呢,你到时候有没有桌游玩都是问题。
如果要找茬,所有剧本杀和文学都有问题。
比如,金庸小说宣扬暴力,宣扬黑社会,丑化历史人物。
比如,红楼梦有色情描写,带坏年轻人。
比如,西游记宣扬神怪体系,有迷信嫌疑。
比如,三国演义篡改历史。
“杀”这个字,在现在的新游戏起名字中,已经被禁用了。
文化产品,任何人看不惯都可以举报,都可以指责,只要足够有耐心的去找,一定会有疑似不健康的关联,加上“专家”“媒体”的宣扬,制造出“民意”,就能引发监管。
有阵子,游戏审核中,女性角色,低胸衣服被举报宣扬色情。
然后统一要求,低胸露出皮肤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超过的必须修改或者下架。
结果过了一阵子,符合这个标准的仍然出现各种举报,仍然有可能被处罚。
倒逼游戏厂商就开始在低胸装上放上蕾丝覆盖。
也就是游戏的尺度已经比现实尺度要严格很多倍。
看不惯很容易,举报成本很低,裹挟舆论和监管也不那么难,但文化创作是需要长期投入的。
按闹封禁,谁包装成主流意见就可以打击其他意见。
这样搞下去。
最后就是所有原创作品都啥也不敢干。
然后“哈利波特”这种英国文学改编的游戏很畅销。
结果就是把自己原创的打死,让老外进来赚钱。
多读读《商君书》该有的,里面都有。
建议来一篇《爱情剧本杀帮助年轻人找到另一半》,结论引导到提高结婚率和生育率
用魔法打败魔法
这个时代没有谁是一座孤岛,铁拳能砸到别人身上,也就能打到你身上。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前些天,官方下发通知,要求企业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未成年人仅能在周五、六、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点到21点玩一小时。
彼时,我沉默了。虽然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玩游戏、游戏中的成年人也不喜欢“小学生”,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看起来是两边赢的举措,但我就是开心不起来。
一方面是一个成年人对孩子想玩游戏而不得的同情和理解,另一方面是,一纸文件不由分说就剥夺了一些人的权利让我感到难过。
后来,新华社发文批剧本杀“宣扬暴力、灵异,变味的‘剧本杀’引担忧,还有媒体称”剧本杀入行门槛低、剧本质量良莠不齐“、”21岁男生沉迷剧本杀成瘾,心理出现问题“……
剧本杀也是我的爱好之一,本质就是用一个下午,一群人一起读个故事聊聊天。我认为有实景、换装、npc的剧本杀确实过于繁琐、多余,但这只是针对游戏形式的讨论,而不是全盘否定。即使是我不喜欢的游戏形式,它的存在也无伤大雅,并不会导致出现恶性的问题。然而,现在一些不知道有没有了解过剧本杀的媒体人对这种游戏形式开始围剿,我不知道这会对剧本杀行业有什么影响。
这一两天,《迪迦奥特曼》、《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突然全网下架,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众说纷纭,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原因。
但我已经懒得去思考了,一直以来,无论什么文艺作品、娱乐形式,有些人想踩它一脚就随便踩,想让它残疾就能阉割,想让它消失就能一拳打死;我们能接触到的很多东西,比如steam、剧本杀等等,都暂时还处在他们没有正眼瞧得上的灰色地带,一旦有一天被盯上,那能不能存活不取决与我们的声音,也不取决与任何标准因为没有具体标准,只取决于他们的想法。
我们已经习惯于玩游戏时看到创伤喷涌的石油、绿血,看番剧时的满屏圣光暗牧,被剪得遍体鳞伤的影视作品,甚至习惯于某些作品悄无声息地消失,哪怕因为一个荒诞的理由甚至没有理由。在铁拳下,没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分,当灾难来临时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
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山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约翰·多恩
投资人一枚,现在每周大概接到1-2个剧本杀相关创业企业的BP
目前我国线下剧本杀店铺已有34000+家以上,全国优秀的剧本工作室2000+家,单月新增300+新本,剧本杀展会每月6次的频率在举办。
剧本杀这个行业,从一个范小众产业,已经逐步成长为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文化影响力和渗透力的娱乐形式。根据预测,剧本杀行业规模在2020年已经突破100亿的规模,预计2022年可能突破200亿规模。2021年上半年,根据美团披露的数据,全国新开剧本杀线下门店数量超1万家。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剧本杀行业已经形成了从创作端,到发行端,再到平台,然后是周边产业,以及线下门店的5个部分的完整产业链,且这两年是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在高速发展。
这么快速增长,且盈利良好,有大量投资热钱涌入的行业,又涉及文化内容等敏感地带,一定会逐步受到相关机构的监管。目前整个创作发行体系,还处于一个野蛮生长的状态。
感觉目前的宣传是再给以后的监管出台进行吹风,相同的行业走过的监管之路,可能剧本杀也要走一遍,至于是扼杀还是引导,就要看政策的定调了
好家伙,你们这是晚上不睡觉的吗...
我也很奇怪,以我较为丰富的被建议修改经验。点了回答,看到审核中我就想应该过不了,就去睡了。
anyway,看它能活多久吧。
多说一句,我看到有些评论喜欢假装是个活在真空里的人,我很好奇这能体验到快乐吗?
哦对了,其实我就玩过一次剧本杀,但不妨碍我觉得管得太宽。灵异血腥暴力,网文没有吗?手撕鬼子不血腥暴力?怎么到现在也没看见文艺作品的分级制度呢。
以下原回答。
群众喜欢的娱乐活动,不管是电视、电影、游戏、剧本杀,“新华社”都不喜欢。
你觉得好看的少儿节目,日本动漫暴力色情成人向,美国动漫暴力低俗,国产动漫喜羊羊灰太狼呢?照样价值观有问题。理不歪笑不来,你只要觉得有意思,要发笑,那一定是违反了主流价值观。为什么对恶人灰太狼不能以说服教育劳动改造呢?为什么每天狼跟羊要打打闹闹诉诸肢体冲突解决问题呢?这给青少年树立了多么坏的榜样啊。
成人节目呢,看看春晚就知道了。以前的春晚好看,语言类节目经常,靠的是什么,讽刺,针砭时事。赵本山最后的辉煌不也是么。只不过讽刺的对象一步步坍缩,原来还能讽刺官僚主义,慢慢变成讽刺小人物,农民,小市民。再后来呢,讽刺已经不允许了,开始拿边缘人物取乐,残疾人,举止不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人(娘娘腔和男人婆)。当然,这也是有违价值观的。于是变成了年年军民鱼水一家情,各行各业勤勤恳恳值班牺牲过年。只可惜鱼水都不爱看,春晚等于无了。
甄嬛传够火吧。“新华社”也不喜欢,错误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怎么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办公室政治呢?一样的道理,娱乐活动怎么能以暴力为乐呢?
于是最安全的题材就变成了抗日剧,暴打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战犯才是无上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新华社”:我看行。
所以这回“新华社”老爷不喜欢剧本杀让人意外吗?不意外,群众都知道“新华社”不会喜欢这种娱乐活动的,就像不喜欢密室逃脱、麻将、街边撸串、游戏机厅、网吧、KTV夜总会等等一样。让人意外的是,原来只管“线上”“精神”文明的“新华社”老爷,这回怎么好像要伸手到“线下”开始管群众下班后的“实体”生活了。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句话一直被误读了。原来我一直觉得这句话是跟着一起走,现在才明白过来,这是牵着一起走(liu)的意思。恍然大悟得还是晚了一些。
教大家一个事儿
如果说新闻稿中出现,一个XX专家说
然而却没有给这专家的名字
的话
其实一般就是在说,记者就是专家本人
或者
专家就是记者本人
更新1:鉴于这位专家真正存在,给答案加上“一般”这一限定词。
另外,我还想听听是否有专家反对?如果没有的话,这或许就成为了心理学的一个普遍结论了罢。
那建议教科书把它编进去,毕竟算得上是我国在心理学研究上的一个重大成就——
两类词的来源不一样。英语的底层是日耳曼语,然后诺曼征服之后又被讲法语的贵族深深影响。
pig这个词来自日耳曼语。现在德语的“猪”也还是pig。饲养动物能直接接触这些活物的基本都是农民。所以他们对动物的用语也就保留下来了。
pork这个词来自法语。古时的肉食者基本非富即贵。他们见到的基本都是烹饪好的熟肉,而平民很少能吃到肉。所以对于肉类的称呼更多地来自于贵族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