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问如何看待:德国大选结果出炉,社民党以1.6个百分点险胜默克尔政党? 第1页

  

user avatar   song-da-shi-zhu-she-zheng-neng-l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看也就是符合德国政府正常的历史轮替规律。

德国社会长期处于中偏保守的价值观影响下,每次经历CDU/CSU长期执政之后就会出来一个偏左翼的政府短期执政,通常来说只是体现了选民对于政府长期执政的疲惫心理。而且在客观数据上看,CSU/CDU丢失的选票基本上差不多正好给了SPD,可以认为是体现了中间选民的摇摆性。

德国的选举制度注定了德国难以形成一个一党过半的议会而且小党也会有席位,有些答主光看一个德国大选的结果就在说什么欧洲进一步陷入分裂,可太真实了,跟新闻联播最后十分钟简直有异曲同工之效。2017年也就AfD算是一匹黑马,说到底其实还是抢夺了CDU/CSU的席位。我倒是觉得你们可以思考下,为什么政策那么不靠谱的Grüne怎么抢走了die Linke(德共嫡传)的席位。


user avatar   li-de-sheng-81-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经的答案不想写,写点不正经的。

某一年,同样是德国议会大选,第一大党同样是SPD,得票率也不是很高,大概也是20+%;第二大党也是一个色调为黑色党的党和一个巴伐利亚的党的联盟,得票率18%,差别不大;后续还有一众小党,这次选举,总结起来俩字——稀碎。

3年后,一个人在巴伐利亚邦的首府的一个酒精饮料售卖场所和官方暴力机关发生了一点小摩擦,当事人去蹲了大狱。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组阁,而是请求奥地利协助排查有没有在奥地利高考落榜同时还在德国境内,尤其是巴伐利亚境内游手好闲的人。


user avatar   francoi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而言之,传统的欧洲政治格局正在迅速走向瓦解,以最近几次欧洲主要国家的大选情况来看,欧洲政治与其说是在走向极化,倒不如说是越来越走向极化且碎片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共识已经越来越薄弱,而这一点也会尤其明显地体现在选票分布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所理解的欧洲政治,是中左翼政党与中右翼政党轮流执政,其他小党作为陪跑分子,在必要的时候和大党共同组阁。以及,以默克尔一期或者奥地利长期以来的政治格局为代表,“大联合”的政府模式在欧洲国家历史上也多次出现,即主流的中右翼和中左翼政党联手组阁。但事实上最近的多次大选过程已经证明,这种长期以来议会制或者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里所形成的普遍政治默契,已经随着欧洲社会的碎片化和撕裂化,出现了彻底的颠覆


2017年的法国大选可以说就是这种极化+碎片化最好的证明,在当时第一轮的选举里,现任总统马克龙得票24.01%,极右翼勒庞得票21.30%,中右翼菲永得票20.01%,而极左翼候选人梅朗雄的得票也有19.58%,反而是传统中左翼候选人阿蒙的得票率只有6.36%。这样的得票率,已经把法国社会的碎片化呈现在所有人眼前了,因为无论是极右翼的勒庞,还是极左翼的梅朗雄,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政治力量,但是随着奥朗德5年执政里极其无能的表现,以及法国内外危机的加剧,导致了2017年法国大选中,各个政治派别出现了分歧越来越大的政治诉求,极右翼和极左翼因此水到渠成地登上了舞台中心

极右翼的勒庞,事实上已经在法国拥有了越来越稳定的基本盘,目前的民调显示,2022年勒庞仍然有非常大的可能进入第二轮,如果届时仍旧是勒庞vs马克龙,那么前者的得票数很可能会显著高于2017年,有可能拿到45%左右的选票。2002年,法国还能够说服绝大部分的国民,将选票投给希拉克,从而阻止了老勒庞上台,但是现在考虑到法国本身的极化+碎片化,以及大量普通民众(尤其是本土白人)对政治正确的厌倦,勒庞,或者说法国极右翼的基本盘很可能会越来越稳固


法国之后,2019年西班牙在4月份举行了大选,而这次大选由于参选各方的政治立场分歧太大,导致根本无法组织起一个政府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右翼政党人民党,和中左翼社工党在政治观点上分歧过大,导致仅仅在350席中拥有123席的社民党,无法同人民党组阁,同时公民党是人民党的传统盟友,也拒绝同社民党组阁,极左翼的“我们能”和极右翼的“声音党”也不受传统政党待见,因此各种组阁尝试都宣告失败(没法拥有175+的席位),结果只能推倒重来,19年秋天重新大选

这次仍然选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结果,且极右翼“声音党”力量大大增强,最终中左翼的社工党只能联合包括“我们能”和西共在内其他左翼只能组成一个没有绝对多数的内阁,而西共也总算给这个小联合政府贡献了两名部长——简单说,板鸭这个内阁,在议会里只占到167席,没法达到法定的绝对多数176席,这还是在社民党拼命联合了一堆其他政党的情况下


法国和西班牙的社会已经碎片化,割裂化到这个程度了,德国显然也不可能幸免

即便社民党和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联合组阁,其占据议会的席位比例也将是历史上最少的一次,而如果不考虑基社盟(因为基社盟和基民盟已经出现不小分歧),则社民党和基民盟的总席位数甚至没法过半。因为绿党,自民党和选择党这些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方向的政治团体,已经分走了足够多的票数


法国起码是选总统,选举总统两轮必出结果,但是议会制国家非常扯淡的地方就在于,一旦出现严重碎片化且各个政党之间分歧太大,那么极有可能出现像19年西班牙那样,无法组成执政内阁的局面


同样的情形,在最近几年的意大利也已经出现,自从2018年大选之后,由于各方分歧过大,甚至连续两任总理都是非最大党派的人选,2018-2021年初孔特担任总理,他来自于议会第一大党,及第二大执政联盟——五星运动,而在孔特内阁在2021年初因为政治危机而下台后,意大利甚至只能选择一位无党派人士德拉吉出任总理


其实这些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这几个欧陆大国的大选结果,我觉得就是2008年美债危机导致欧洲经济被拖垮,然后又因为2014年难民危机的爆发导致社会内部政治立场,族群矛盾愈演愈烈的必然结果,代表不同政治立场,社会阶层以及族群出身的力量,已经令欧洲传统的中左-中右二元政治模式无法按照正常秩序来运转


我个人的看法是,欧洲的这种政治光谱在从前承平日久的年代里,的确是有其相对良性运转的土壤,但是一旦内外的力量开始扰动,好年景不复,那么这种从前人们赖以习惯的政治光谱,一定会被全新的格局所取代。总而言之,2008年的美债危机,2014年的难民危机,我认为将会成为当代欧洲史上具有决定性的两个时间节点


回到德国,我们看看这次大选之后要扯皮多久才能组阁吧,别到时候默克尔还要继续领导很久的看守内阁。。。


user avatar   kong-zhong-niu-c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很意外吗?

就拉舍特洪水时的那表现,唯一奇怪的是为什么社民党只是险胜。


user avatar   hui-zi-nan-bo-w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的统计,SPD席次上微弱领先于CDU,意味着Scholz会有优先组阁权。而左翼的红绿或者红红绿组合的席次无法过半,纯左翼政府的可能性也就没了。

现在主要有三种可能性,最简单也就是现在的黑红联盟,但两党目前都没有这个意愿,而且席次太相近恐怕都不愿意让出总理位置。所以他们一定优先考虑另外的选择,就是红绿灯 (红绿黄)和牙买加 (黑绿黄)组合,也就是会诞生德国战后第一个三党联合政府,总理大位花落谁家将取决于Grüne和FDP的共同选择。

Grüne和FDP立场一左一右,2017年时默克尔就尝试过组牙买加组合,可惜并未成功,所以想要说服两者的支持组成稳定的政府,也考验两党候选人的本事。根据传统立场来看,Grüne首选站SPD,FDP首选站CDU。Grüne是本次选举最大的赢家,席次暴涨的结果,就是在谈判时可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但也变相的会更为急迫的想要入阁,所以Grüne在选择和谁组阁的问题上会比FDP的立场更摇摆,如果Laschet能够紧紧拉住FDP的手,那么原本站SPD的Grüne很可能会倒戈,SPD的微弱优势就不复存在。所以说,SPD虽然赢了,Scholz并非百分百能成功,CDU虽然输了,Laschet也不是毫无机会,就看谈判时谁愿意给出更多筹码了。

另外如果SPD和CDU谁都无法说服Grüne和FDP,且又不愿意继续联合执政的话,还有一种选择就是重新大选,但即使重新选举,SPD和CDU依然不可能独立过半,可能还是当下的情况,要么两党继续合作,要么组三党联合政府,唯一还有可能出现的变数就是,SPD、Grüne和Linke席次再多一点点,够数组成红红绿纯左翼政府,但这其实并不是现在的德国社会所乐见的,并不现实。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虽然不怎么吃早餐,但还是表达了我的态度!



user avatar   fang-yao-he-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关于绿党(骑墙党):Baerbock由于缺乏政坛经验,在Elefantenrunde给自己和左派阵营成功挖坑,被Lindner横摆一道。牙买加组合行情看涨,Laschet当选可能性飙升,Scholz可能选了个寂寞。

万一Laschet上了(只是说万一),则Baerbock会被一些绿党核心成员视为背叛者。本来就是她被抓一系列把柄,使绿党错失看似千载难逢的执政时机,现在还背叛阵营,把连选票怎么正确填写都不懂还猛踩Klimaschutz的笨笨小黄人送上头把交椅。

(上图为Laschet年轻时的照片)

(这下全世界都知道你投了谁了。选票该折过来背面朝外投进箱子。)

牙买加一出,过几年绿党就该分裂了,Baerbock这一支支持率将重回个位数。当然了,牙买加还不是定数…接着看各党谈判吧,不假装谈上它几个月,都对不起选战那会儿的架势。

很多人觉得Habeck可惜。Habeck自从把自己标榜为硬核feminist并加入绿党的那天起,政治生涯已经被宣判,只要有女候选人,他永远会让路。绿党的双性别党魁制,下次大选他还是会让。

2 虽然牙买加组合还没被排除,不过Laschet民意尽失,单论民意干不过Scholz。(Spiegel今晚说支持率为一比二)

Scholz一向以经验取胜,他在各党魁中政坛实权最大,应变能力强,这不仅仅是一个风格模仿默克尔的问题。spd这次奇迹般地没内讧,他走到这么高并不意外。

(单纯觉得上图这个熊很可爱)

3 上次谈合作时Lindner甩手跑路,给fdp重创,他失去了再任性一次的筹码,他想继续当党魁,最好在谈合作的时候给人台阶下。

4 无论最后大选结果如何,对华政策不会有什么区别。Laschet和Scholz最多是不一样的瓶子装一样口味的酒。Baerbock虽然和前两者比就像是个刚孵化的小鸟,言行充满差池和矛盾,她的对华政策也不是极端化的。

要是少些成见就会发现,德国政治没有高度异化到不能自理那一步。现在spd经过长年修整重夺高位,Linke也在选战期间放弃了很多固有主张,我个人很期待德国政治接下来的发展。

5 对默克尔评价不必过高,她搞左派那一套,如同Habeck以男人身份挺女权,很有优势。她在隔壁阵营羸弱没有方向的时刻吃到了红利,把隔壁的摊子揽过来给自己加码。当一个政治首脑永远能迎合多数民意的时刻,她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至多是一只躲在数据背后的手,没有响亮的主见。她的总体评价以后会掉。她任由战后德国未有过的风气在政坛发展(官僚间的炫耀攀比不藏富等等),以后的政府会尝到果子。但是此刻,她只是个如释重负的老人,也不care此后自己声名几何了。

6 现在居然有一股子fdp和绿党大权在握的感觉,真是颠三倒四!

7 为什么CDU许多重要角色不情愿做在野党?在野党的声音是很大的,因为但凡新政发布,在野者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布痛骂的通稿,并且稳居头条。但是在野也意味着他们得不到靓丽的官职,观战者骂得狠也没用,他无法在一盘棋中实际落子。Laschet在上台之前已经空头承诺了不少官位,现在却连Brinkhaus的Bundestags-abgeordneter位子都坐不上,政治生涯面临休止符……(9.28 Laschet和Brinkhaus已经达成妥协,Brinkhaus继续干半年,然后看一下到时候出来的组阁情况,这样Laschet就不会完全出局)



8 此刻看上去,应该是红绿灯组合在可能性上更胜一筹。绿党内部投票出结果了,97%站红,3%站黑。Baerbock应该不想政治自杀,但我们永远也猜不到亲爱的她会如何操作。如果红绿灯成真,联邦总统的虚位给绿党某女政客,那么(爱面子的)绿党也会觉得自己达成了历史性大胜,毕竟拿下了柏林还把女性推向权力最高峰,这可能是最优选吧。不知道Scholz会不会这样打牌。Lindner如果能拿到财政部部长,应该也够他嘚瑟了。

我可能写了很多黑绿党的话。但是这终归是一个和平表达诉求的政党,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一些德国政坛腐朽的风气,还把气候变化议题在短短几年里推上了高峰,这也都是不争的事实。

9 很少Söder这么持续不要脸,翻脸不认账,人气还高的渣男。不愧是巴伐利亚老王(hu)子(li)。有一种流言是,Laschet卷铺盖走人,Söder进场带领黄绿谈判,最后高声夺人取得总理之位。现在这个想法很受老王子的粉丝欢迎。但是老王子不想进场,今晚放话了,他觉得Scholz是最有机会当选总理的。他倒是不着急,眼下大厦将倾,还不如下一轮再上车,反正他耗得起……他的粉丝肯定忘了他去年是怎么嘲笑新冠不值一提,然后转脸让自家工厂造口罩并出台必须佩戴ffp2口罩规定的。


10 一觉醒来,我们看到了这张自拍(09.29):

黄绿两党似乎打定主意同时入阁。那就看牙买加和红绿灯了。还是之前说的,绿党年轻人对牙买加这个主意厌恶透顶,但觉得红绿灯还有得谈。Laschet再不放手,老实在野,在野的起点就会不太好看。

见鬼的德国媒体,文章不随时追,没几分钟就都放到paywall后面了,可太知道怎么赚钱了。


11 今早的各报消息源说,Union没接住Lindner先和Union谈判再和spd谈判的橄榄枝,Lindner很恼火。(9.30)

近几周应该不会有特别靠谱和实在的消息,像这种可能是烟雾弹的消息,听一耳朵就好了……


12 红绿灯这个组合如果成立,Union会发生什么?

会高不成低不就。一部分支持者会奔向得到了话语权的fdp,一部分不满现状者会奔向afd。看看过去二十年的spd就知道了,Union在默克尔领导下本来就在光谱居中,于是吸走了一部分spd的支持者,Linke又分走了真正有志于因特耐雄耐尔的硬核左。

Union之所以能长期受欢迎,就是因为这是两个给对政治不感冒的人的政党。许多中产偏上家庭,特别是家里有点小生意的,不希望自身生活有什么改变,也不期待禁止他们使用塑料袋或者多缴税的花式改革。他们曾是Union的坚定支持者。但,Union一旦在野,这一切都失去意义。右不过afd,左不过spd,政治光谱被疯狂挤压,大量选民就此流失。


13 冒出来说一句。在德华人和一些对德国一知半解的人(不好意思,只能这么去定义了,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个群体)有不少支持afd。您在afd选民眼中,和难民没有本质性区别。一句话送给这些人:自己去查查afd对华态度吧,看完别说Baerbock反华……


14 近期的烟雾弹总体上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红绿灯大概率要成真了。红绿黄的谈判像高中生组兄弟会,谈判内容的保密都做得很好。除了Scholz以外的人似乎把记者的尾随当作增加曝光率的办法,并且大谈特谈今天自己心情如何,就是不谈谈判谈了什么。

谈判内容的保密做的不好的是Union。在牙买加谈判中,Union抛出的价码几乎让绿党和fdp骂街。这是为啥呢?极有可能是因为Union内部想颠覆Laschet的党魁地位。但Laschet还有可能成为首相的希望的话,Union其他人就做不掉Laschet。这样一来,最简洁的办法是让牙买加成为不可能,把黄和绿推向敌人的怀抱。


15 冒头更新……现在看似红绿灯稳了一些时日了,实则内部矛盾巨大,暗流涌动成明流……

先来讲讲CDU。CDU要重新选党魁,Merz呼声最高,Röttgen也来参一脚。但这俩人一个在党内属于极右,一个属于极左,这种极端化可能会导致第三匹黑马杀出——这个黑马要么是Brinkhaus,一个搬着板凳坐在正中间的有趣光头,Heuteshow的最爱Kandidat,要么是Mittelstandsunion(也就是中小型家族企业联合会)的Linnemann。这二者中的后者已经说了,对党魁之位兴趣不大,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Merz和Röttgen谁能争取到他,谁就多了几分底气。前者我个人一直很看好。不过要说当在野党党魁,谁的声音都大不过Merz:打嘴仗,他最行;论战略,他哑炮。

然后来说说为什么红绿灯还不是板上钉钉。最近,Habeck和Lindner都明确表示对财政部长职位的绝对兴趣。这下事情就不好办了。

Lindner,如前所述,不理性。他曾经在上次大选合作谈判中把擦屁股纸往身后一扔,拂袖而去。现在本质上比较亲近的绿党和spd之所以一直对fdp看似特别关照,许以各种重要职位,作出各种妥协,是因为真到了执政环节,红绿是一家。然而最近fdp发布的执政纲领明显不想作出任何妥协(依然是满嘴的高收入人群不能增税)。

Habeck最适合的是什么呢?不是众位部长中官方排名第一的财政部长,而是环境部长。如今的环境部声音还是太小,如果这个部扩大权力到可以对财政一票否决,并且打着可持续发展名义的兼收一些旁支的职权,如家庭和教育,那皆大欢喜。Habeck绝对是一个合适的候选人,且这样的结果各家都会满意。(当然,杠就是您对哈。)

但是Habeck和Lindner这样公开了态度后,两党都无法妥协了。很可能他俩谁也落不到财政部长的缺。spd一看,必须一碗水端平,只好自己党内捞一个人做财政部长。这样的话,绿党和fdp内部都会非常不满,谈判破裂也不是没可能的。红绿的青年团也都表示完全无法接受在现状下组阁。青年团一炸,那还是挺不得了的。

14.11.2021

随时可能更新。不好意思,写得比较随便,大家挑看得懂的部分看吧


user avatar   Yi-Cheng-secreta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来疫情还是利好在野(至少不是联合政府主体)的中左派政党的,如果民众无法忍受现状,但是又由于惯性而排斥过于极端的政党的话,那么脆弱的议会共识(当然阿珹我并不认为其真实存在)还是可以勉强维持的。世界范围内,中左政党(社会民主主义,左翼民族主义等)的支持率在这几年在逐渐上升,但是………

社会党们并不是救世主,恰恰相反,如果他们继续在各种中右翼政党倒台后再接过执政地位,那么所有的罪责都会自己承担,有时候成为太过于耀眼的政坛明星并非好事,秉持着不可能主义(阿珹以后会阐释这个词语滴,它在我看来应当是当代复兴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核心之一)的人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与其执政后逃避责任,不如在一切更糟之前切切实实地去抵制这种选举。

议会选举会带来毁灭,它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宣讲台而存在,虽然抵制选举是一种离开唯一可能合法发声和与支持者取得联系的冒险行动,但是它是一种值得一试的行动,如果这些政党的某些人有长远的跳出这个框架的想法,那么就不应该和已经在沉没那些破船共进退了。

(未完待续,也许?)


user avatar   dong-dong-39-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现在来谈赢家还为时过早,因为几个能决定战后格局的重要因素还无法确定。但有两点可以基本确定了:这场战争没三个月无法结束,北约方面不会派兵直接干涉。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欧佩克等能源输出国(除了俄罗斯)将肯定是赢家;同时国际资本将向美国回流,美联储终于有了加息的物质基础。

至于未来的国际政治秩序和金融格局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俄罗斯过两年熬到懂王上台后咸鱼翻身也不是没可能。唯一可以确定被严重打击的就是现有国际秩序将会礼崩乐坏,我们又要回到霍布斯丛林了。


user avatar   xie-hong-c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

不允许吗?




  

相关话题

  德国基民盟选出新主席,默克尔时代即将落幕,会对德国乃至欧洲未来产生哪些影响?中美俄欧关系会如何调整? 
  欧盟首掏 4.5 亿欧元为乌克兰买军火,欧盟领导人称此举是历史上的「分水岭」,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为什么大部分国家都是沿海平原更发达,而德国则是内陆山区更发达呢? 
  如何评价德国总理弗朗茨·冯·巴本(Franz von Papen)? 
  为什么德国的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如此发达? 
  为什么曾经强大的奥地利如今变得如此平庸? 
  二次大战中战败的是日本,为什么被分家的却是朝鲜? 
  德国为什么一直苦苦支撑着欧元? 
  如何激怒一个德棍? 
  美欧贸易战,特朗普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向欧洲开刀? 

前一个讨论
什么是分析哲学?
下一个讨论
德国大选初步结果出炉,社民党击败默克尔的联盟党。德国政坛的变化会对欧洲以及中德关系带来哪些影响?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