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育龄女性太少,一个女人怀孕一次只能生一个,出生人口怎么可能多?
没有女人难道你让医院病床上崩出一个孩子来吗?
浏览了下这个回答,
出现相同语句最多的是这句:
这句话其实很扎心,扎心在于:
我国人口骤降的力度和广度和趋势,
竟好似经历了一场战争。
讲道理,看到安徽生育这个新闻,
我不但想到了生育,
我还想到其他这种新闻:
前阵子上海18号线,一位19岁小哥突然昏厥,倒地上摔了一脸血,被工作人员救醒后他第1句话是:我要上班。
在更早之前,江西南昌一位女同志因为不想损失300块钱全勤奖,带病追着公交,摔倒后爬起来摇摇晃晃上了车,坚持“我要上班”。
我想起这些我在思考,
为什么我们不上班就得手停口停?
为什么我们现在都不生孩子?
为什么我们辛苦工作,房东辛苦打发时间?
慢慢地发现,要研究这些硬核问题,
只有2个落脚点:一个是土地,一个历史。
愚不说偏情绪的话,看到很多知友已经把生育还有数据都讨论透了,那在下就分享一些对这现象追本溯源的理解,依然跟我们切身利益相关,也依然是抛砖引玉。
那我们直面敏感问题,
年轻人为啥如此看重一份工作?
年轻人为啥普遍不愿生育?
答案是:家底薄
反应在具体维度上,
依然是之前反复bb的:
就业和房子,
即高房价+35岁现象。
所以今天主要说房子,
再捎带一提就业。
我出生那年92年,明确确定市场经济新体制为改革目标,也是在92年,开放了房地产、期货、股票3大投机性市场。
这是大环境。
在这个大环境下92年-93年,我们取消粮票,开始大规模印钱了,加快货币化跟开放资本市场,相关讲话后,各地开始打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大旗大规模投资。
这就有了波及全国的房地产热、开发热、征地热,结果经济过热造成了过高对外债务,包括烂尾楼跟同时期香港“楼花”这种缺德操作。
因为扩大投资就得要钱,
钱从哪来?
群众集资跟金融大战,
各种债券、代币券盛行。
在当时就一个皮包公司,
居然都敢自制股票。
儿子扛着“硬道理”大旗,爸爸没办法必须要维持金融持续运作,他只能干嘛?只能印钞票。
为了承担这次危机,
城市和农村一起站了出来:
城市是国企工人大规模下岗,
乡村是农民土地被占。
发现没?
也是从这时候起,
金融资本就开始异化实体经济了。
90年代金融资源进入房地产、股市捞钱,成了虚拟泡沫,但这泡沫是参与利润分配工具,而不是创造利润工具。
越是赚钱周期长,流动性差的项目,金融资本越不感兴趣;哪个项目能赚快钱,金融资本越喜欢。
那什么最容易赚快钱?
土地、读书、看病。
在93年,我们财政、外汇、金融3大赤字爆发后,奉孝只得逐步退出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减少对医疗、教育投入。
在工业时代,我们住房、教育都是由事业单位提供,都是在各级政府公立机构下面,比如学校、医院、文化中心啥的。
但在gg时代没过几年,财政赤字增加,所谓“甩包袱”就来了。
首先是土地。90年颁布《土地使用权转让租让条例》,对土地出让、转让、出租这些操作作了明确规定,土地自此已具备商品属性。
80年代起流行“以地兴企”,
90年代流行“以地生财”,
土地成了地方最快的变现姿势。
9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117.42%,
利润增长了140.39%,
而后数年逐步增长。
对了,再多嘴一提就业。80年代起,从农村乡镇企业到城市,本来以集体福利跟社区就业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都开始逐步变成以利润最大化的产业实体。
再说教育吧;
本来计划是在20世纪末,我们教育经费拨款要占国内生产总值4%。但90年比例是3.04%,92年是2.73%,93年是2.54%,96年是2.46%;一直等到了98年才略微回升到了2.5%。
至于医疗也一样。按我们之前定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最低标准,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不能低于8%。
但90年这一比例仅2.79%,
到97年一路下滑到2.45%。
其中96年搞医疗保障体制改革,
结果不管农村还是城镇,
医疗保险覆盖面减少,
个人支付医疗费用比例直线上升。
综上所述,之前也提过,
天下什么问题最大?
吃饭的问题最大。
这个吃饭不单指粮食安全,
也指民生就业,
也指基本需求。
今天种种迹象表明,
对很多普通人来说,
一份工作几乎超越了生命,
不生孩子似乎已成了共识,
为什么?
因为衣食住行、孩子教育看病都自己承担,
而且压力过大,
完全透支了自己劳动价值,
继而就有了手停口停,
继而有了不想生育。
我想起我大学同学跟我讲,
说你研究这些有啥意义么?
我也想起我之前同事,
说我看《毛选》《马恩选》
是迂腐、是守旧,
说我活在已经成黄历的20世纪。
但我在想,
如果不研究历史,
不研究过去具体发生了什么,
不知房价因何暴涨,
不知为啥就业如此艰难,
35岁现象如此反智,
不知我们不愿生子的真正逻辑,
只会说一句:
“现在工作是不好找”
“现在房价就这么高”
“现在年轻人没有责任感,不愿生娃”
“现在就这样”
那岂不是哭了半天不知道谁死了?
也许,
我们找不到让自己脱贫的方法,
但起码要搞清自己窘困的原因。
结合高耸入云房价,
结合我们没有希望,
再结合我们好似经历了战争一样的生育率,
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
看来只有教员的理论可以解释: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以上
非常感谢你的阅读!
别的国家不清楚,但中国的人口问题原因其实就两个
一、消费主义内卷
现在的婚恋市场和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女性无论是ABCD哪一级,90%以上都会去对标去找A男甚至S男,连B男基本都是没人愿意去找的,更别说什么C男D男了,绝大多数女性想要的都是“飞升婚”而不是单纯的“上迁婚”
这就会造成极致的内卷化,男性要么成为顶级的那些人,要么就不会被女人视为优质结婚对象,非常非常的极端,这和之前的“上迁婚”形态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基本是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配D女,虽然会有少量的人剩下来,但不影响大局,但现在无论ABCD女统统都是想去找A男,找不到A男或者S男就觉得“自己吃了亏”,而且就算侥幸找到A男后,也是不断的试探能否“拿捏住”A男
这谁受得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多数男性达不到A男和S男的标准根本不结婚,或者达到了也不愿意被“拿捏”也选择单身,而女性同理,A男S男就那么1%2%,就算切成10份也是不够分的,最终大多数女性也是单身了下来
而且这种A男S男的标准还在不断的内卷化极致化,以前有一两套房开个BBA存款有个十几万就算是A男了,后面变成要有好几套甚至十几二十套房,车也要什么宾利迈凯伦大劳之类的起步,存款更是要几百万上千万起步或者什么小目标之类,这种内卷的提升幅度完全是不切实际且毫无意义的,也永远没有尽头,但现实是就内卷成这样了
这个极致内卷如果要负责的话,女性消费资本和抖音这类社交媒体需要负主要责任,在这些资本的宣传下,男人达不到这些标准就直接被“开除人籍”了,绝大多数男性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干脆就选择不结婚,结婚率都崩了,生孩子?谁来生?靠女娲用手捏吗?
二、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主本来在中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中国女性在49年已经实现了欧美日韩女权主义的核心诉求——即男女权利一致义务一致,但怪异的是女权主义还是在中国兴起了,而且速度和程度远超欧美等地,起因虽然有境外NGO的资助,更是少不了国内消费主义资本的推波助澜,鼓励女性及时行乐,鼓励女性各种消费,甚至鼓励女性借贷来消费,这些锅可甩不到境外NGO的头上
女权主义对于结婚率的狙击从各方面都发挥了作用,无论是不顾事实夸大婚姻内的不幸事件让女性恐婚,还是鼓励女性以各种方式找男性要钱要房要车要利益,甚至是直接鼓动女性用暴力犯罪的方式攻击男性等等,这些方式对于结婚率的伤害是全方位的,这样的氛围形成后无论是男女都不再愿意结婚了,结婚都不结了,生孩子更是无根之木了
只要不解决这两个问题,那无论是限制房价,还是提供生育福利,或者是降低生育成本等等现行的政策都是毫无意义的,也不可能达成提升生育率的目标
欧美日韩等地已经试过了,搞这些之后一样无法遏制住生育率的下跌,一丁点可能性都没有
昨天和老母亲讨论生育补贴问题。
在先生崽还是先补贴方面起了争执。
老母亲认为年轻人的好日子是国家给的,所以要先生出来,国家肯定会补贴,要为国家着想。
我觉得要先补贴,拿到手里了才生。
争着争着我突然捋顺了我们的逻辑。
老母亲的那个年代,国家统筹一切,分配管理一切。给国家工作了,奉献了,国家肯定会给你发工资,给你分房,给你子女安排学校,给你什么什么什么。
我生的年代,按居住地分配的是菜市场学校,住房是自己出钱买的,住房的价格成了三驾马车之一。工作要自己找,工资是出卖劳动力和老板换来的。什么什么什么都要自己去争去找,甚至去抢。不然非但没有,还可能给别人抢走。
浸润在那个年代的老母亲,认为一份付出,一分收获。有一杆叫“国家”的天平衡量你的付出收获。
而我,认为方向不对,越努力越惨。有一个叫汁本甲的电子秤,放上去一个500g的砝码,给你称出500g还是1g还是1吨,要看称的心情和你手上有没有干扰电子秤的仪器。
所以崽从一个生命变成了一个商品,和我的劳动力,我的青春和我的头发一样。可以选择卖与不卖,既然选择了卖,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不可能收取低价。如果市场价过低,我可以选择自用。
我们看似是卖家,手上拿着劳动力,时间,技能等商品,老板来来回回,我们推销这些商品,换取合理量的货币。
实际上我们是买家,老板拿着货币在那一躺,我们拿着劳动力,时间和头发去买他们的货币。因为我们太多,把他们买脱销了。
如果人少了,我们少了,他们多了。那不会脱销,甚至会滞销。这时他们拿出了货币,希望买我们的生育能力。其实这是一份叫生育的理财产品。今天投入一些钱,明天还他们一堆买家,拿着劳动力,时间,头发,和生育能力,又来高价买他们的货币。
所以说,今天,现在,我们从买家变成了卖家。我们要让他们搞清,不是我们求着他们来买,而是他们求着我们来卖。
这可真是一笔好买卖。
安徽人来现身说法
宣城的,91年生,今年刚结婚,应该勉强算是生育主力吧。
出身农村,从小认真学习,小学初中基本都是三好学生。
在一群整天打架起哄,校园霸凌的同学中努力做题,终于卷到了本县唯一的重点高中。
高中三年起早贪黑,从年级三四百名杀到年级前五十,卷到了一个985大学。
大学自学编程和建模,平时还得打工糊口,临近毕业苦学日语,卷了一份去日本的工作。
后来阴差阳错调回国内,给中日韩员工做培训,觉得前景太差跳槽从零开始做嵌入式。
再后来自动驾驶兴起,又跳槽做自动驾驶算法,几经周折,终于在高精地图这个细分领域扎根下来,逐渐有了积累。
回首过往,虽然不能说每次都做到了最优解,但也算是不错了,两次跳槽从零开始也需要一点魄力。
薪资不比互联网金融大佬,但是总比普通打工强一些。
平时给学生做培训,自己写公众号,编小程序,副业也不敢懈怠。
年年绩效基本都是最高,多次获得优秀员工称号。
我已经够努力了吧,我觉得我已经算普通人里面够卷了的吧。
可我看看现在的房价,还是算了吧,外面灯火阑珊,竟无一是我夫妻二人的归处。
4位老人都是农民,没有退休金,一把年纪还到处打工,就不说以后养老怎么办了,就现在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我俩口子都子外地,照顾都照顾不过来。
所以,现在这么大压力,都不敢要小孩。
就算以后要小孩,我也绝不会让他在安徽,再卷一遍我卷过的路。
给安徽限电,没电没网,晚上也就那点娱乐活动了,人口不就上去了吗
问题1:为什么我看到的是平滑的、可预期的、有序缓慢的下滑呢?
(为什么新闻选择说从2017年开始连续4年下降呢?因为2017年是近年来的高峰。)
问题2:为什么你偏偏从十几项统计数据里抓了,这两个虽然并不是最具说服力却是最具夺人眼球的数据呢?
(搁这当我没学过统计学呢?)
问题3:为什么在前几十年里“制造”了一个不平衡的人口年龄结构之后,还预期未来的生育绝对数据能达到均衡呢?
(搁这儿当我不知道共和国人口政策的历史,以及其映射到当代人口数据上的影响呢?)
问题4:皖省着力推动发展的地区真的会在中期内(譬如20年)缺人力吗?[1][2]安徽那些皖北、皖西南的人口、经济和生态失血地区真的为滨湖新区中山路所关心吗?
(1)与2010年合肥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926784人,增长136.2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86206人,增长15.76%;流动人口增加2840578人,增长177.35%。
(2)(芜湖市)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694146人,增长121.48%;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73624人,增长32.93%;流动人口增加620522人,增长178.39%。
(搁这儿当我不了解安徽省情呢?)
这么说吧,媒体、以及其后的信息选择性发布者只是想要一个冲击(shock),至于这一切是否河里,对方并不在乎。
顺便,我觉得现在的生育趋势和人口问题很合理(“合理”不代表“向好””),至于有人想调控,那么请他们试试。
其实,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很简单,
关键得看我党的决心:
夫妻两人中,只要有一人是党员的,必须生一个孩子;
夫妻两人中,两人都是党员的,必须生两个孩子;
夫妻两人中,两人都是党员,且有一人是公务员的,必须生三个孩子;
夫妻两人中,两人都是党员且都是公务员的,必须生四个孩子;
简单来说,党员一个生孩子名额,公务员一个生孩子名额,必须完成。
既然我国面临人口危机,那么党员干部必须站在危机的最前线,以身作则。
我查了一下数据:
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日,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
四舍五入差不多一个亿的人口,
一亿优秀的共产党员,会怕区区人口危机?
只要党员同志冲锋在前,
我们这些人民群众,一定紧紧跟随党的领导,
为解决我国人口危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同时,我相信,在党的伟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下,
我国人口危机一定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党员同志们,还愣着干啥,今晚回家赶紧生孩子去啊!
小时候我受到宣传影响,我也觉得计生是对的,经常琢磨怎么减少人口,后来思想成熟了,在天涯看到易博士的文章,我立即认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那个时间大概是2004年左右,我感到非常的忧虑。一想到我们的前途暗淡,我整个人都抑郁了。真的,从2004年到现在,我觉得我没有真正的开心过。因为我知道我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阻止老龄化和衰退的到来,这已经是铸定了的。我利用一些可能的渠道发帖来宣传,比如新闻下面的评论、论坛等。那时候比较宽松,我对网友反驳的论调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活生生把我逼着研究起来经济学,也研究了很多数据,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经济发展的原因、中国大城市病的原因,都有了一些自己的认知。我整理出来了一些简略版本到处粘贴,后来玩本站,我就写了一些长篇文章,详细阐述了整个我对这个事情的认知,有些还得到了几千赞,全面二胎的时候网络上也有不少翻版的传播。算是多少起到一点推动作用吧。
现在我都很少讲这些了。原因是现在开放了,我也没必要说了。第二,早晚了,说也没有用了。第三,我也麻木了。
个人的经历删除了。谢谢各位支持。偶尔唠唠嗑。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努力做一个好人吧!
别当过去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定会有报应的!
什么用dio投票?
只要人口还是红利,而不是人口。
只要。。算了。。总之。。。
用jio投票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是用dio投票的时代了。
芜湖,起飞!
另外,邻居都这么努力落实国策,我河南作为革命老区,岂能落后于人?
啥时候公布一下河南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