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看完,不黑不吹,有一说一:
1.总体评价:
中上水平吧,既无明显缺憾,也不算特别惊艳,个人评分7.5—8分。
2.观影意见:
凡是有敬畏、有满满诚意的电影都值得一看,值回票价了。
3.观后感:
——前后很主旋律,一看就是陈凯歌负责的(或还有黄建新的痕迹),追求史诗感、写实感,有《大决战》的影子;
——中间七连与美军首次遭遇战部分,明显是林超贤的作业,火爆、紧张、好看,满满英雄片色彩,类似压缩版的《红海行动》(或还有点吴京《战狼》的味道);
——贯穿全片的特效、场面等,应该大多出自徐克的手笔,如炮弹的飞行、爆破时卡车的翻飞、皑皑的雪景等,又有些《智取威虎山》的味道……
总之,是陈凯歌负责主旋律,徐克、林超贤负责刺激、好看。既想要史诗级厚重感,又想要票房,结果形成了一部“物理合并”的作品。三个小时的片长也能看出,三个人各自用心拍的东西都觉得重要,压不下来吧。
因为单纯拍成《大决战》那样的“教科书”式主旋律片,则叫好的虽多,但估计不会有多少人看;而纯粹让徐克或林超贤操刀,拍成好看的英雄片,则拿不动这么厚重的题材,必也会遭人骂。
徐克、林超贤干不了“又红又专”主旋律的活儿,陈凯歌也干不好刺激好看的徐、林的活儿,所以只好找仨人合作来完成这个片子,三个人也基本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同时全片也全部启用大陆演员,因为大陆演员只要一演历史题材或主旋律片,则自带历史使命感和“仪表修正感”,而一旦有港台演员介入,则必定毁掉全片基调。因为我们从小成长在少先队旗下、共青团旗下,不敢说根正苗红最起码也是文化的主脉传承,这种感觉港台演员是演不出来的,就像我们演不出黑社会题材的感觉一样。——不只是演员演不出来,他们的导演也导不出来。
但需知,艺术创作一向是“作者化”行为,“人多不拾粪”,1+1+1不见得大于3,有时甚至会小于3。所以《长津湖》全片良好但不惊艳,不像《大决战》《红海行动》《智取威虎山》类型化那么明显,作品完成度那么高。
4.结论:
陈凯歌合格+徐克合格+林超贤优秀(中间部分最精彩)=《长津湖》合格+。
现阶段华语战争片拍到这程度,也算到顶了——因为目前我们的一流导演们只能各干好“一半活儿”。
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中国真正的“史诗级”战争电影?那得看我们什么时候能出现新一代“划时代性”的重量级导演人才了……
应该说,《长津湖》截止目前这一成绩还是符合其品质的,它也配得上这个成绩。但最终预计票房不会如《战狼》那样大爆,乐观估计也就30—40亿之间。——这也是符合其品质号召力的。小爆有可能,大爆需要后劲,这片的质量和口碑效应将很难撑得起很长的后劲。
电影《长津湖》上映了,从预售、单日票房到话题热度,一路领跑2021年国庆档。
从今年春节档后,因为局部地区疫情反复,院线大盘已经冰冻了大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的总票房数据,甚至跌落到了五六年前的水平。
因此,《长津湖》作为一部大制作战争片,也成为万众瞩目的“救市大作”。
影片的表现也不负众望,首日票房2亿,次日票房4.1亿,第三日票房4.3亿,连续刷新国庆档单日票房记录,目前,它已经突破10亿大关!
各大权威平台纷纷预测,总票房将至少达到40~45亿,极可能大幅度刷新国庆档总票房记录。(此前记录为《我和我的祖国》31亿票房。)
影片上映后,在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无数影迷纷纷交口称赞,也在网络各个平台,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对影片的立意、剧情、细节,提出了各种指摘,
一些发帖者明显是“有备而来”,通过对影片种种细节的曲解、歪曲与放大,早已经脱离了客观批评的程度,而就是有意抹黑,甚至企图将整部影片,贬低为“违背历史”的“抗美神片”。
那么,《长津湖》当真和这些批(抹)评(黑)家(者)所说的那样,「违背客观事实,无限贬低敌人战斗力,让我军战士各个如“超级英雄”,靠“个人英雄主义”和“人海冲锋战术”取得了胜利?」
影《长津湖》中,连长“伍千里”(吴京饰演)和排长“余从戎”(李晨饰演),开着缴获来的美军坦克,干掉了敌人两辆坦克,这个情节是否太假?
伍连长对余排长说:「当年打淮海,我们缴获了一台坦克,还记得怎么开吗?」,就是细节上的铺垫。历史原型,是淮海战役的前平庄战斗,解放军缴获了4辆美式M3坦克,然后直接驾驶着它们,攻陷了敌军的阵地。
而朝鲜战场上的M26坦克,就是M3坦克的后续升级版,以伍连长和余排长的能力和经验,凭什么开不了它?
至于影片中的几位主角,除了伍连长和余排长,还有“营长”(段奕宏饰演),指导员“梅生”(朱亚文饰演),炮排排长“雷公”(胡军饰演),神枪手(韩东君饰演),新兵掷弹手“伍万里”(易烊千玺饰演),
他们各种以一当十,险死还生,杀敌累累的表现,看似神奇,一个个犹如“超级兵王”,让某些人连呼“太假”,「从吴京一个战狼,变成一群战狼」云云。
殊不知他们几位主角,本就是影片重点刻画的主角,当然肯定要留到长津湖战役的最后,这是影片艺术创作的基础常识。
整个钢七连伤亡有多厉害,光是伍连长那个小记事本里,红方框框起的一个个名字,都是牺牲的烈士,150多人建制的连队,却已经记录了600多名战士的名字,还不一目了然么?
在整个长津湖战役,钢七连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作战单位,同一个编剧兰晓龙,同样以“钢七连”为主角的著名电视剧《士兵突击》,早已经说出了他们的最终结局:「抗美援朝时,钢七连几乎全员阵亡,只有三名战士幸存」
历史上的新兴里战斗,我军第239团4连,奉命穿插作战,以伤54名、亡13名的代价,毙伤美军300余人,俘虏9人,歼灭美军北极熊团团部,缴获电台3部,榴弹炮12门,美军团旗1面。
如果这样的战损比,不是明明白白记载在战史上,是否也会让一些人连呼“太假”?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涌现出了无数个毙伤敌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彪炳战绩记录,确实就是令人难以置信但却又确凿无疑的神话:
引用某位军迷网友的总结:
比起好莱坞电影里虚构的“美国队长”之流,这些让美国鬼子终身胆寒心悸的中国军人,才是真正的超级战争英雄!是他们打出了【中国轻步兵天下无敌!】的赫赫声名,成就了中国陆军举世无双的人间神话。
而《长津湖》影片中,以他们为原型塑造出来的“钢七连”英雄群像,就是对真实战史的合理艺术加工,更加不代表什么“个人英雄主义”。
有些对战史一知半解之人,张口闭口就是“三三制”,看到影片中的我军战士集团冲锋,就大骂「人海战术,冲锋堆人头,太假」,殊不知从来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战术,战争要随时灵活多变、因地制宜。
参加长津湖战役的第九兵团,是三野所部,擅长包围战与阻击战的王牌部队,轻装突进,反复穿插,分割包围,正是其拿手好戏。
而发起突然冲锋,既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迅速拉近双方距离,避免被敌机轰炸,就是克服与弥补双方装备与火力悬殊差距的必备战术。
11月27日夜,10万志愿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美军,将其第七师与陆战第1师分割包围成了5个部分。
11月30日,我军以两个师5个团的兵力,围攻美军北极熊团时,就是冒着敌人炮火,突袭猛冲,在全军炮火集中使用的火力支援下,没等美军反应过来,就冲进其外围围栏了。在这个时刻,直接快速地从心理上心理上摧毁敌人,显然比保障精细战术,保持队形与间距更重要得多。
一部影片宣传了“牺牲”,从来不等于“卖惨”;一部影片宣传了“战友情”,也不等于没有“家国义”;
一部影片宣传了我军战士逆天的单兵作战能力,也不等于刻画“个人英雄主义”;
一部影片宣传了我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更不等于“人海战术、用人命堆砌胜利”;
那种居然会认为非此即彼的论调,本就是标准的【二极管思维】,或者纯粹就是为了鸡蛋挑骨头罢了。
作为投资巨大的主旋律大制作电影,《长津湖》在弘扬爱国精神与主旋律的同时,同样也代表着中国电影工业的最新水准,当然也有相当重要的票房任务,需要让更多的观众来关注与认可。
某些自称是“军事迷”者,非要用绝对真实纪录片的标准,来质疑一部商业电影的种种艺术加工,借着各种细节来做种种吹毛求疵,甚至做“痛心疾首”状大批特批。
他们本身就并非是因为对当年的志愿军战士有何等深厚的感情,而仅仅就是为了彰显自己如何“高明”,了解多少不为多数人知的“冷门细节”罢了。——正因其用心不端,其言论也就完全可以无视。
其实,任何一部爆款热门电影,都少不了故意搅混水、带节奏,煽动舆论的存在。而主旋律商业大片,尤其是某些人耿耿于怀、切齿痛恨的存在。从《战狼2》《红海行动》到《流浪地球》,概莫能外。
指斥“贩卖爱国情怀”,成了他们百试不爽的借口。
其实,说白了,就是这些人患有“爱国尴尬症”,借着批斗一部影片,来或隐晦或明确表达自己对祖国的厌恶。
更有某些好莱坞电影的忠实拥趸,尤其看不得中国人拍军事大片,看不得中国军人在片中神勇无敌,更尤其看不得中国军人打得美国军队落花流水。
所以,他们奉若神明的各类好莱坞影片,从《拯救大兵瑞恩》到《血战钢锯岭》到《敦刻尔克》,明明充满了对真实历史事件的美化虚构、夸大甚至扭曲,依旧是他们口中的影史神作,甚至还大吹特吹其所谓“反战”内涵……
一个至今仍在全世界各地挑起战火,贩卖军火,杀人无数,让无数平民流离失所的国家,出品的电影如何「反战」,本就是极度的【黑色幽默】。
因此,批判《长津湖》的各色人等,其实许多是早已先有立场,抱着找黑点的心态去观影,自然能先入为主的找出种种“槽点”,
而对绝对多数的普通观众来说,跟着故事的推进与电影的节奏,3个小时转眼即过,只会感受了一次深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对卫国先烈的无上敬意:是英雄们的牺牲努力,才换得我们的和平幸福,能在电影院安然地回顾历史。
在《长津湖》票房节节胜利后,出品方老总兼制片人,终于透露了口风:
【我觉得《长津湖》目前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志愿军全歼‘北极熊团’,雷公牺牲,但是七连的命运还没有结束,千里跟万里的故事还会有延续,整个朝鲜战争打了三年,我们还可以拍后面很多故事,从好莱坞的制作结构上来讲,它就是要拍续集的。其实我们是埋了‘水门桥’这个故事线,七连去增援‘水门桥’,这是我们故事的延续。】
而《长津湖》导演之一,徐克此前接受采访时,也曾提到,他负责水门桥战役的拍摄:
或许可以这样推测《长津湖》下一部续集的最终结局:
在残酷的“三炸水门桥”战斗中,伍连长和其他人全都壮烈牺牲了,只有伍万里,和另外两个新兵一起,重建了《士兵突击》里的钢七连。
事实上,《长津湖 》这部投资高达13亿的战争巨制,据说拍摄了600分钟(10个小时)的素材,精简成360分钟(6个小时),但这个时长是完全不利于一部商业影片的上映的,光是争取排片,就绝无可能,能让所有的院线经理都抓狂。
但是如果当真进一步忍痛割爱,再精简为3小时以内,确实又太过可惜。因此,分为上、下两部,分批上映,也是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得已而为之。
众所周知,《长津湖》原定计划,是在今年暑期档,8月上映,那么《长津湖2:水门桥》安排在国庆档,这样剧情可以接续,不用间隔太久,是非常理想的安排。
可惜因为局部疫情,疫情反复,《长津湖》终于延期到国庆档上映。
这世上本没有完美无缺的电影,但是对这样巨额投入的主旋律大制作影片,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回击那些无理指责与挑刺,理直气壮地去鼓励与赞扬,
让投资方和主创团队尽可能获得丰厚回报,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方,愿意再出几亿资金,来“吃力不讨好”地投资其中,让更多有才华的创作者,愿意呕心沥血地投入创作。
而这部影片的大获成功,影片上映3天,票房已破10亿,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是对“黑粉”们最好的回应!
同时更为原班人马主演的续作,打下极好的ip基础,只要不出意外的话,《长津湖2》肯定就在2022年春节档上映,而且铁定是冲击50亿票房的头号冠军种子了。
《战狼2》《流浪地球》《长津湖》……三部40亿+票房的吴京主演电影,
加上吴京4年后自导自演,口碑保持优良,同样可以达到15~20亿票房的《父辈/乘风》,
已经让刚庆祝《攀登者》《金刚川》“只有”11亿票房,自以为过了两年舒坦日子的“战狼pstd”们,这两天又气得全网络各个平台,到处发疯发狂,
它们马上又将迎来2022年春节档的《长津湖2》,2023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2》,以及吴京拍完《流浪地球2》后,就将开启的《战狼3》了……
战狼pstd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应该可以直冲影史第一。
我首先道个歉,尽管因为特殊原因,近期看不了。但相信大家的口碑。
之前因为陈凯歌的缘故我严重怀疑影片夹私货。现在看来担心多余。
目前看到的主要负面评价是军迷才能看懂的细节。即使算上密集冲锋场面也瑕不掩瑜。
我在之前的担忧怕电影说不清为什么而战。把志愿军们几十万的伤亡暗示成不重视生命,完全不值得。(公知们几十年罔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事实,抹黑成上了斯大林与大胖的当。抹黑成自绝于米国导致几十年落后, 抹黑成阻碍祖国统一)。
现在看来,担心多余。兰晓龙吴京们威武。
好的口碑会逐渐发酵,何况从题材,演员都有一定号召力,只要疫情可控,超过战狼2完全有可能。
电影《长津湖》能打破多项记录一点都不意外,因为选择的上映时机简直太完美了,预计最终的票房记录在十年内都很难被打破。
首先,国庆节本来就是主旋律电影上映的最好时机。这个因素并不算罕见,以后别的电影想复制也很容易。但是有三个重大因素,是很难复制的。很偶然,很巧合地叠加在一起,才造就《长津湖》的票房奇迹。
第一,这几年中美关系跌到冰点,民间反美情绪高涨。这时候,率先推出一部抗击美帝,中国获胜题材的电影必定大受消费者欢迎。简直是引爆了民众内心积压已久的欲望,打到美帝,中国必胜,是当下爱国生意的最热门领域。题材选的好,又第一个推出引爆大众情绪,想不火都难。
第二,前不久孟晚舟回国事件,引发全网络关注和讨论。舆论进一步放大民众的爱国热情。这种爱国热情会让民众选择到电影院消费一部爱国电影。用花钱看爱国电影表达自己爱国,宣泄爱国情绪。孟回国事件就是最好的电影宣发手段,花再多钱也不会买到这样的效果。不用花钱,就能把电影宣发做到最好,这种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第三,今年以来疫情反复,再加上经济下行,消费萎缩。民众一直压抑自己的消费需求,到国庆黄金周才集中释放,报复性消费。国庆期间的电影票房是以前几个月被压抑的看电影需求的释放,还有未来几个月电影票房的提前透支。这种特殊的情况在未来估计不会再发生了。
综上,电影《长津湖》可以说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上映时机最好的一部电影。把天时的因素利用到了极致。最终能达到什么票房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好了。
和很多抗日神剧比起来,兰晓龙编剧,吴京主演的片子在真实性上一定不会掉链子。士兵突击里真实的军营生活和没有男女感情戏的剧情,外加吴京部队里真刀真枪的锻炼就是电影质量的保证。
太渣的电影这两位不好意思拿出来。
我是士兵突击的老粉丝。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六个字我可不会和成才一样答不上来。
我是第七穿插连第677名士兵。我看到段奕宏 ,我看到李晨,我的耳边回想起我是钢七连第4956个兵。。。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飞机军舰坦克大炮机枪冲锋枪手榴弹火箭筒,军迷大呼过瘾。
齐装满员的部队集结登军列的场景充满了阳刚之气。
血肉横飞的战斗很好地诠释了啥叫战争的残酷。
无数的牺牲很好地说明了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如此艰苦环境下获得的胜利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坚强的意志。
缺点方面,米军官兵只有美国人脸型,言行拉胯,完全不像军人。电影最后结尾有点草草收场。
片子我给90分。
现在的中国陆军,已经强大到让对手高度重视的程度。今天外媒报道,美军把中国的99a做了复制品在演习的时候用,中国人把美国的m1a1做了复制品。
英雄的血没有白留,我们有坦克了,世界一流的。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正常
第一点,你要知道,许多上了年纪的大人和老人,尤其是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人,他们是不会普通话的,即便是普通话,音调啥的也特别怪,听起来有点怪里怪气的。比如我堂妹,今年17岁,从深圳回山东老家,她从小就在深圳长大,所以她的话是普通话,但是我妈就只会用山东话跟她聊天,所幸山东话跟普通话差距算是比较小的,所以我妹妹可以听懂。
第二点,大多数人都是容易忽视自己存在的问题的,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都容易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并且忽视自己存在的问题,用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是从人的视角来看,老鼠是在偷东西,但是从老鼠的视角来看,它是为了自己生存而获取食物。所以说,你男朋友家里的亲戚并不一定是排斥你,只是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你不懂潮汕话,外加他们也有可能不懂普通话,所以造成了这种情况。
第三个,有很多问题都是缺乏沟通交流引起的,当你觉得尴尬的时候,你一定要向你男朋友表达你的感受,因为你是客人,尤其是你的这种情况,讲究主随客便。你是因为你男朋友才跟他们一家人产生联系的,所以说你男朋友是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跟你男朋友说,如果跟他说了,他依旧不在乎你的感受,或者说他们家人依旧不改变,那就说明他或者他们家人没有把你放眼里,反之,如果他们主动跟你聊天,或者你男朋友帮你翻译,说明他们家里人可能只是一时疏忽,对你还是挺在意的
在我们这里有个说法,家庭和不和睦,主要看男人,一个好男人是可以有效沟通婆媳矛盾的,帮助婆媳之间化解矛盾,让婆媳更加和睦,所以,结合上面几点来看,你需要做的是跟你男朋友说,看你男朋友的态度和行动,还有你男朋友行动之后他的家人的做法,记住,好的关系,一定要少想多说多做。
不知道效果如何,坦率的说,挺难的。如果真出来了,我打算支持一台,和爱国无关,纯粹的护犊子心理。当然这个行为跟华为无关,只是我个人这么想,华为当然也不在乎我怎么想,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改革开放这么些年,能在国际市场叱咤风云就这么几个,我觉得华为做的挺好,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