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功勋》里雷佳音饰演的于敏质疑权威理论,以及他说的「科学不相信权威,科学只相信真理」这句话? 第1页

  

user avatar   tzar-x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句题外话,钱学森享受的是兵团级的住房和生活保障。

用好理解的话说呢,就是王震住房大概什么级别,他住房也差不多什么级别。

以诚相待四个字不是吹出来的。


在那个全国人民普遍吃糠咽菜的时候,兵团级的生活保障应该说是非常的有诚意了。打个比方吧,假如说钱学森想吃新鲜羊肉,立马就可以给他安排勤务兵去张北草原给他捉一只黄羊回来给他弄新鲜羊肉。他不用这些权利,可以说他人格是十分高尚的,但是不能说制度上不给。这不符合史实。

如果说今日一个处长能随便搞个一二十套房子,那给钱学森这种今天发个故宫给他住一点毛病都没有。当时不发是国家穷发不起,不是不想发。

艰苦奋斗四个字,指的是敢于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勇于创立不世功勋,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而不是所有人在戈壁滩上有肉也不吃,全体啃冻窝窝头用手摇计算器算数据。

在苏联也是类似情况,党政干部如果不转变对库尔恰托夫等人的态度,那贝利亚就会用手枪把敲他们脑袋敦促他们改变态度。如果有单位敢抢核武项目的资源,蓝帽子就会上门问候他全家。其他部门建房子只能用囚犯,而库尔恰托夫的系统平整土地用的是坦克团,盖房子用的是劳动突击手。


user avatar   jiang-yuan-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作为一句口号,“科学不相信权威,科学只相信真理”当然比“科学不相信真理,科学只相信权威”或者前阵子有人问及的“在国家和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前,谈论科学与事实真的有意义吗”要强不知道多少。但是只有这句口号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真理”不是神灵,“真理”不可能自动显现在所有人面前,裁决某甲的理论是正确的、某乙的理论是错误的。我们都同意“科学应该相信真理”,但是落实到任何一个具体的时空、具体的场景下,我们如何发现“真理”呢?

更重要的是,“真理”不是人,没法审批科研项目和经费发放、没法评审和决定论文发表、没法撰写教科书、没法为讲师评职称、没法给老师发工资、没法采购实验设备、没法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环节不是由“科学”或者“真理”自动实现的,而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用脑用手具体实现的。嘴巴上说两句搞科学不应该相信“权威”是轻而易举的,但是真到了动手干科学的时候,抽象的“权威”变成具体的导师、院长、核心期刊、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时又如何呢?或者我们再直白点,把“权威”换成“著名科学家”如何呢?把“著名科学家”换成“反动学术权威”又如何呢?使用的文字发生了改变,背后的实质跟着改变吗?

抽象的“科学”当然可以不相信权威、只相信真理;但是对于具体的科学研究活动来说,权威却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更好的促进科学发展,只有一两句口号是远远不够的。


user avatar   yang-guan-xue-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恕我直言,目前只宣传功勋科学家多么多么苦多么甘守清贫,潜台词好像毛时代多么亏待了科学家,原子弹工程就跟古拉格一样,这本身就是对权威话语权的一种盲从。这种宣传方式是改开初期为了消解充斥着各种非法暴富,物欲横流的社会与不如卖茶叶蛋的科技工作者待遇之间矛盾而造出来的舆论工具。

待遇从来就是比较出来的,当年经济条件差,整体社会物质不充裕,的确两弹功勋确实和他们的美国同行比做出了极大牺牲,这是绝对值得尊敬赞扬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当时那个国家绝对是以最大的诚意和能给出的最好的待遇“国士待之”。

譬如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关于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供应方面给予照顾问题的报告》(1960年)中写到:


各地的副食品特需供应,原来没有统一规定的,应当通过这次整顿,在一个省(市)区范围内把它统一起来。原来有统一规定,而其照顾范围较宽、供应标准较高的,应当大体上向齐燕铭同志提出的这个方案看齐。就目前全国的副食品供应情况来看,地方上有关特需供应的规定,范围宜定得小些,标准宜定得低些。在灾荒严重、副食品供应十分紧张的地区,要以控制得紧些为有利。

实行副食品特需供应的照顾面,对党外民主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可以稍宽,对党内干部必须从严。不宜不分党内外,笼统地规定某一级以上的干部一律享受特需供应。坚持这一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便于团结、教育和改造党外人士,在生活上多照顾他们一点,群众是不会有多少意见的。但是,对党内的照顾面如果规定得过宽,或者虽有比较适当的规定,而控制不严,听任某些干部在规定之外利用职权或“走后门”来取得额外供应,不作严肃的处理,其后果就很严重。干部生活特殊,脱离群众,从眼前来说,会损害党群关系,妨碍我们带领群众来战胜困难,渡过灾荒;从长远影响上看,则势必对干部的思想发生腐蚀作用,发展下去,就有出现“特殊化”的危险。修正主义思想正是从这里找到自己滋生、蔓延的土壤的。“殷鉴不远”,我们对此必须充分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一、特殊供应办法,分为以下三类(自十一月起根据中央指示,党内照以下标准再减半,纸烟不减):

第一类,副委员长、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供应标准是:每户每天肉一斤,每月鸡蛋六斤,白糖二斤,甲级烟两条。

第二类,人大、政协在京的常委,国务院各部、委的正、副部长,正、副主任,高法副院长、高检副检察长,人大、政协的副秘书长,各民主党派中央的主席、副主席,在京的高级知识分子中的一级人员,以及党政群同上述职务相当而名义不同或者工资级别在七级以上的其他人员,供应标准是:每人每月肉四斤,白糖二斤,甲级烟两条,鸡蛋三斤。

第三类,全国人大在京的党外代表和全国政协在京的党外委员,国务院各部委党外的正、副司局长和党外的国务院参事,各民主党派在京的中央常委,在京的党内外高级知识分子中的二、三级人员,以及党政群同上述职务相当而名义不同或者工资级别在十一级以上的其他党外人员,供应标准是:每人每月肉二斤,白糖一斤,甲级烟两条,鸡蛋二斤。

以上二类,鸡蛋一项均看货源情况,少的时候少供应,没有的时候不供应。

总结起来就是:当时负责两弹一星科研工作的功勋科学家们“享受部级,副部级待遇“,底下的子课题负责科学家们“享受司、局级待遇”。

总得来说,邓稼先于敏等科研前辈们最主要的牺牲,其实在于他们因为国家需要从事工程研究而放弃了在物理学历史上留下重大意义成就的机会。这种机会是很少有科学家愿意放弃的。前一阵杨振宁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杨先生的米尔斯杨规范场论的成就,比肩爱因斯坦,必然在全人类的物理学史上熠熠生辉。而邓稼先于敏等两弹元勋为了国家的强盛放弃了这种机会。这才是他们为国所作的最重大的牺牲。


user avatar   ma-ke-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well,这里引用一下丁仲礼大佬在接受柴女神的采访时最震撼我的回答。

科学家有主流吗?科学家(真理)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科学是真理的判断!

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truth!

话说回来讲个权威大科学家也翻车的糗事

于敏大佬的核物理前辈,著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原子能之父,中子物理学之父,米帝原子弹工程曼哈顿计划核心大佬,世界上第一个可控链式反应的核反应堆设计者,意大利大科学家恩利克.费米:

他的夫人劳拉.费米在自传《原子在我家中》提到过一件很搞笑的事,家里冬天超冷,夫人想买个类似百叶窗之类的防寒帘装窗户上,费米通过对房间面积、空气性质、通风效果等等复杂参数精密的计算以后认为这个防寒帘对保暖没有多大意义,于是就没有买,直到两年后,费米发现自己在计算的时候应该是算错了一位还是两位小数点,发现防寒帘还是很有用的.....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打游戏


user avatar   wu-ding-ming-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麟之趾

(先秦)佚名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user avatar   eidosp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user avatar   hu-xian-jun-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针对谁,但这个问题下 @鲁超 的高票答案中存在很多或大或小的错误。科普很不容易,要兼顾正确性和通俗性,但不能为了通俗就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来妥协,甚至牺牲最基本的正确性。所以在这里写个回答分析一下其中一些:

1.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没想到从1937年开始,μ子、中微子、π介子各种奇异粒子接连在回旋加速器中被捕捉到。

这是错的。

μ子最早是于1936年被Carl D. Anderson和Seth Neddermeyer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的。中微子最早是于1956年被Clyde L. Cowan和Frederick Reines利用核反应堆作为中微子源探测到的。π子最早是于1947年被 Cecil Powell、César Lattes、Giuseppe Occhialini等人利用宇宙射线探测到的。这些粒子最早的探测都跟回旋加速器没有任何关系

2.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1956年,物理学家首先发现θ子和τ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性质完全相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俩货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但另一方面,θ子会衰变成两个π介子,而τ子会衰变成三个π介子,这又如何解释。
这种情况下,两个在美国的中国小伙子杨振宁和李政道对此开展研究,他们提出:这两种粒子实际就是一种,之所以衰变方式不一样,是因为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在微观世界,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

这段话也是有问题的。

首先,当年的τ-θ难题的核心并不是性质相同的粒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模式。在物理学中,无论是基本粒子还是复合粒子,有多种变化途径是很正常很常见的现象。比如Z玻色子就既可以变成一对正反电子型中微子,也可以变成一对正反μ子型中微子,还可以变成一对正反τ子型中微子。τ-θ难题的关键在于π子的parity是 -1,而parity作为一个量子数是通过相乘(而不是相加)来复合的,因此两种衰变模式的产物的parity不相等,这才是τ-θ难题的关键。

其次,当时弱相互作用已经被发现了,物理学家也早就知道τ子和θ子衰变为π子是弱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并不是τ子和θ子“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这种在当时人尽皆知的废话。

3.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镜子里的人跟自己不是完全一样的,左右互换了。但镜子里的人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物理定律,我跳他也跳,我蹲他也蹲,不可能看到我在刷牙,而他却在洗脸。这就是宇称守恒!

这种对宇称守恒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有不一样的动作和行为,也不代表宇称不守恒。反过来说,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的动作和行为完全一致,也不代表宇称守恒。宇称守恒指的是在宇称变换下物理定律不发生变化。镜子内外的人的行为是否相同跟物理定律并没有关系。

4.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当吴健雄的论文发表之后,第二天,《纽约时报》就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

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

《纽约时报》对吴健雄实验的头版报道是在1957年1月15日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而吴健雄等人的论文《Experimental Test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Beta Decay》发表于1957年2月15日。(见文末截图)

5.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平移的对称性,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你在南京而不在上海,你就会胖一点或者跑得快一点。
角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的各项同性,不管转多大角度,物理定律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要说你转多了头晕,不是由于空间出错了,而是你的生理特征,这也由更深层次的物理学定律所支配。
能量守恒代表的是时间平移的对称性,时间总是均匀的流逝着,时钟不可能一会快一会慢。

这种表述是错的。

空间平移不变性指的是物理定律在空间平移的变换下保持不变。空间平移不变性跟空间性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不能推出 “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Schwarzschild时空,在这个球状对称的时空中,空间性质并不是处处相同,因为不同半径处的曲率等性质显然不同。但其中的物理定律还是有空间平移不变性。

同理,时间平移不变性也跟时间是否均匀流逝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6.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这就是伟大的“诺特定理”,它体现了守恒律的美。
而现在吴健雄的实验告诉大家,原来我们的宇宙竟然有一个不守恒的地方,而且是我们之前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镜像不对称,大多数人都首先表示不能接受,泡利“左撇子”的论调正是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这种对诺特定理的理解是错的。

诺特定理中涉及到的与守恒律相关的对称性是连续对称性。宇称变换是离散变换而不是连续变换,宇称对称性(和宇称守恒)跟诺特定理并没有直接关系

7.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一直以来,电荷对称性也被视为宇宙真理,每一种粒子都有其对应的一种反粒子,除了电荷以外,其他性质几乎完全一样。

在粒子物理学中,charge-conjugate symmetry并不能翻译为电荷对称性。因为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涉及到的不只是电荷,还包括与强相互作用相关的色荷(color charge)等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在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下,粒子变成相应的反粒子,正反粒子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电荷,还在于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这也是为什么电荷为零的中子跟反中子不相同。

另外,除了这些charge quantum number,正反粒子的其他性质就是完全一样,并不需要加上一个“几乎”。

8.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对称破缺的一种比喻,小球只有在中央的顶点才是稳定的、对称的,当受到微扰,它就会落下来,产生运动,并发出各种叮呤咣啷。稳定的、对称的、孤芳自赏的小球甚是无趣,叮呤咣啷才是我们宇宙的精彩。

这是错的。

在“墨西哥帽”模型中,中央顶点对于小球来说是不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球会倾向于发生对称性破缺而从顶点移动到较低的点。








  

相关话题

  一个猜想未被严谨证明也未被证伪时能否运用到科学研究或生产生活中? 
  2021 世界地球日到了,我们能为保护地球环境做些什么? 
  外国科学家有哪些黑历史? 
  哪些英剧可以称为「神作」? 
  假设我有一块小饼干,它能提供我一天所需热量,但我一天只吃一片,我会饿死吗? 
  如有一天能证明人真的有来世,诚如宗教所说,科学界会公开吗? 
  在悬崖边,一把抓住掉下去的人的手这一现象科学吗? 
  单细胞生物如何实现趋利避害的? 
  电视剧《叛逆者》结局里,意难平的观众们想给王站长怎样的死法? 
  截至目前,你的个人阅读史「十佳」有哪些? 

前一个讨论
联想辟谣柳传志「退休后年薪1亿」,哪些信息值得关注?司马南、张捷是否构成造谣?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下一个讨论
抚顺受虐女童撤销生母监护权案宣判,其母亲获刑 3 年,母亲男友获刑 16 年,如何看待这一结果?





© 2025-0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