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所得的1000贯钱,为啥不留一部分给自己娶亲用,或者留给“长兄如父”的哥哥用? 第1页

     

user avatar   xie-sheng-kai-94-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矢锋 所说,高赞 @黄色节制 的回答套用《让子弹飞》的模版,固然有刷赞的套路之嫌,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的勾当,《水浒传》里不是没有。贴一段原文:

话分两头。却说威胜伪省院官,接得壶关守将山士奇及晋宁田彪告急申文,奏知田虎,说宋兵势大,壶关、晋宁两处危急。田虎升殿,与众人计议,发兵救援。只见班部中闪出一个人,首戴黄冠,身披鹤氅,上前奏道:“臣启大王,臣愿往壶关退敌。”那人姓乔,单名个冽字。其先原是陕西泾原人。其母怀孕,梦豺入室,后化为鹿,梦觉产冽。那乔冽八岁好使枪弄棒,偶游崆峒山,遇异人传授幻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也曾往九宫县二仙山访道,罗真人不肯接见,令道童传令,对乔冽说:“你攻于外道,不悟玄微,待你遇得魔降,然后见我。”乔冽艴然而返,自恃有术,游浪不羁。因他多幻术,人都称他做幻魔君。后来到安定州。本州亢阳,五个月雨无涓滴,州官出榜:“如有祈雨至泽者,给信赏钱三千贯。”乔冽揭榜上坛,甘霖大澍。州官见雨足,把这信赏钱不在意了。也是乔冽合当有事,本处有个歪学究,姓何名才,与本州库吏最密,当下探知此事,他便撺掇库吏,把信赏钱大半孝顺州官,其余侵来入己。何才与库吏借贷,也拈得些儿油水。库吏却将三贯钱把与乔冽道:“你有恁般高术,要这钱也没用头。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挪西撮,你这项信赏钱,依着我,权且存置库内,日后要用,却来陆续支取。”乔冽听了,大怒道:“信赏钱原是本州富户协助的,你如何恣意侵克?库藏粮饷,都是民脂民膏,你只顾侵来肥己,买笑追欢,败坏国家许多大事。打死你这污滥腌湃,也与库藏除了一蠹!”提起拳头,劈脸便打。那库吏是酒色淘虚的人,更兼身体肥胖,未动手先是气喘,那里架隔得住。当下被乔冽拳头脚踢,痛打一顿,狼狈而归,卧床四五日,呜呼哀哉,伤重而死。库吏妻孥在本州投了状词。州官也七分猜着,是因信赏钱弄出这事来。押纸公文,差人勾捉凶身乔冽对问。

乔冽探知此事,连夜逃回泾原收拾,同母离家。逃奔到威胜,更名改姓,扮做全真,把冽字改做清字,起个法号,叫做道清。未几,田虎作乱,知道清有术,勾引入伙,捏造妖言,逞弄幻术,煽惑愚民,助田虎侵夺州县。田虎每事靠道清做主,伪封他做护国灵感真人、军师左丞相之职。那时方才出姓,因此都称他做国师乔道清。

————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我看《让子弹飞》关于分钱这一段的时候,就觉得这套路格外眼熟,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啊。


user avatar   wei-yun-dong-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结拜大哥宋江学的,会说漂亮话了,会办漂亮事了,人已经是圆滑会处世了。


想想武松原来在清河县是什么德行?


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


打架闹事让武大郎擦屁股的街溜子。


想想武松在柴进家是什么嘴脸?


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


人家必须把他当大爷伺候,稍微做的让他不满意,逮着就是一顿拳头输出。


这样的人能混出个屁,所以武松成为了柴进家的“公敌”了,能混的没一个人待见。


你要说不是武松太蛮横不讲理,非说是柴进不会招待人,我真是替大官人委屈。


一个人不待见武松,那是情有可原,一群人都厌恶他,那就只能是武松有问题了。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柴进的名声就是被武松祸祸了,吃柴进的用柴进的,到头来反倒成柴进不对了。


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


照武松的意思,柴进得一直把他当爷伺候,不然就是不懂规矩,也不知道那时候他哪来的脸。


总之武松那时候还是个愣头青。


后来他遇到了人生导师宋江,宋江把武松喝酒打架、不会处世的坏毛病,给全部纠正了。


却得宋江每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武松的前病都不发了。


前病就是武松身上的坏毛病,以前他喝完酒就找事打人,现在整天跟着宋江喝酒,再也没有干过蛮横的事。


那就说明武松变了,宋江的调教卓有成效,武松也会圆滑处世了。


这里面影响最深的,应该就是跟着宋江学砸钱了,江湖上叫“仗义疏财”。


以下都是武松的切身感受:


过了数日,宋江将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


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


宋江取些碎银子,还了酒钱。”


反正跟武松相处的时候,都是宋江在为他买单,武松心里能不感动吗?能不反思宋江为啥名声大吗?


嘘寒问暖比得上仗义疏财吗?


看武松的总结:


江湖上只闻说及时雨宋公明,果然不虚。”


及时雨,把钱砸的恰到好处,让人对他产生崇拜感,以至于死心塌地。


武松本人就被宋江玩的五迷三道,心甘情愿的结拜他当大哥了。


自己为什么走到哪都被人嫌弃,宋江为什么走到哪都被人追捧?武松心里还能没点数吗?


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呗。


试看以后武松的表现,首先是说话好听了:


对众乡绅:


非小子之能,托赖众长上福荫。


对知县:


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


你说他是不是在拍马屁?你看这还是那个满身戾气的武松吗?他在柴进家说过漂亮话吗?


这话让他说的,你听了能不开心吗?

然后知县给他赏钱,武松说我不要,赏给那些挨了限棒的猎户吧。


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责罚,何不就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


为他人着想,把钱花得恰到好处,坐等收仗义疏财的名声,跟着宋江大哥学为人处世。


然后喜提阳谷县都头的位置。


事实证明,宋江仗义疏财的路子没有错,把钱在对的地方砸给对的人,收获比付出要大得多。


此时的武松已经不再是街溜子,而是头脑里武装了宋江仗义疏财思想的,被改造的很标准的江湖好汉了。


user avatar   xiao-shu-shen-xia-ke-200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那个赏钱是否留一部分,其实从中可以看出英雄好汉和普通小民之区别。武松无论如何不会留下一部分赏钱给自己,为何?原因有三:

一.那个赏钱1000贯,并不是知县给的从县衙中调拨的公款,而是众位上户凑的赏赐钱。

看景阳岗前山神庙庙门上张贴的印信榜文:

阳谷县示:为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伤害人命。现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行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各宜知悉。

从这张告示看,阳谷县衙只是下令各乡里正和猎户捕捉那虎,而捕杀老虎并没有悬赏金。

为捕捉那只大虫,知县着落当乡里正并该管上户负责此事。上户,也就是当地有名望有钱财的大户人家,各个村庄都有几位。

武松打得猛虎后,被众猎户、乡夫簇拥着坐着轿子来到那名该管上户家,死大虫也抬了过来。有本乡上户、本乡猎户三二十人,都来相探。

在武松告知众人自己的姓名、籍贯和打虎的情形后,众上户赞道:“真乃英雄好汉!”众猎户也拿出野味招待武松吃酒。

那名上户做事精细,派人向知县报告武松打虎一事,又安排要把那大虫迎送县里去。众多上户也宰羊置酒,款待武松,俱称:第一,乡中人民有福。第二,客侣通行,实出壮士之赐。

众人作贺,陪武松吃了一早晨酒食,然后给武松挂了缎匹花红,扛着大虫,到阳谷县衙来。

这1000贯赏钱,那名上户出了大部分,其余由各乡村上户凑足。

上户们厚待武松,又称赞武松是英雄好汉,所以武松不会要他们的赏钱。

二.猎户们因为没有按限期捕得那虎,正不知吃了多少限棒,实在可怜。

不光吃限棒,为捕捉老虎,猎户们也已折了七、八个,都被那大虫吃了。

武松在景阳冈听过那两个猎户说的话,对猎户们很同情。所以,当知县要把赏金给与武松时,他禀道:

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

武松不愿意接受该笔赏赐,他是如何考虑的?是这样想的:

小人闻知这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责罚。何不就把这一千贯给散与众人去用?

武松的想法出乎众人意料,知县也没有料到他不要赏钱,便说道:“既是如此,任从壮士。”

武松就在这县衙厅上,把1000贯赏钱,分赠散与众人猎户,自己不留一文。

这些钱可以弥补众猎户这些天来受的辛苦、委屈,也可以作为那些命丧虎口的猎户的“抚恤金”。

三.武松能够做都头,和他不要赏钱直接有关。

武松不要赏钱,把这1000贯钱都分赠接济给了众猎户,必定得到在场众人的称赞,都认为这真是英雄好汉所为。

知县也认为武松“忠厚仁德”,有心要抬举他,当场唤过押司立了文案,便参武松做了步兵都头。

倘若武松为自己考虑,把那赏钱留了三、五百贯给自己,那么他就显得不够“忠厚仁德”,也就得不到知县的抬举提拔,不会被封做都头,那后面与武松有关的故事情节都不一样了,作者须重新撰写。

武松虽然与哥哥武大郎情义深重,但不会留下一部分赏钱给哥哥,他会凭自己的本事赚得银钱,报答照顾哥哥。

武松不看重金钱,仗义疏财,最后却反而成了富豪。请看梁山军征方腊得胜班师回朝后,宋徽宗对武松的封赏:

武松对敌有功,伤残折臂,现于六和寺出家,封清忠祖师,

赐钱十万贯,

以终天年。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列位看此题,要懂人情世故。

多年以前,重庆曾经击毙一名重要嫌犯,该案的重要举报人获得了几十万赏金。

这是公开悬赏的。

但是这个人是谁,他是怎么得到情报,公安局最后怎么给的钱,一概是个迷。

大家只知道有这么回事,其他的信息就不清楚了。

这是要保护举报人,不能有一丝泄露,因为这是人命大案,出不得差池。

悄悄地,秘密的,心安理得拿了钱然后消失在茫茫人海。

这就是办实事,拿应得的报酬。

说回到武松打虎这件事。

仗义疏财,效法孝义黑三郎,学会了人情世故,懂得了怎么舍小利求功名。

你们这是不了解武松。

武松就是个贫困底层青年,曾经年少爱追梦,到处惹是生非,打伤了人,怕吃官司,跑出去混江湖。这个过程没有细说,总之学了一身好武艺,多年以后,长成了一条汉子,回来探亲。

武松为人仗义这不假,但是没有疏财这个习惯。花钱是大方,但是随便拿钱送人,这不是他的作风。

人情世故懂一些,但是依然是个愣头青。

他哥被害死了,告状无门,直接就到街上把西门庆的脑袋剁了,然后投案自首。

这个死罪,谁又能预料到最后会被免?这个结局并不是他能掌控的,算是运气好。

发配孟州后,被施恩耍的团团转,得罪了张督监这个大官,最后血溅鸳鸯楼,不得不逼反。

真懂人情世故,他不会身穿夜行衣靠,半夜悄悄去杀了西门庆?给潘金莲也喂一碗芝麻糊,来个人不知鬼不晓,然后伙同知县大人一起谋了西门庆的产业?

这样的武松,各位会如何看?

所以武松的率真,恩怨分明,嫉恶如仇,这样一个真汉子才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文学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太聪明的人都不会得到其他人的喜欢,只能敬而远之。

阳谷县和众猎户就是想赖掉这笔账。

这个赏金并不是上级拨下来的打虎专项资金,而是当地猎户众筹的。

打死这只老虎,是政府派给猎户的劳役。

古代社会管理,百姓有纳粮、服劳役的义务。

不想服劳役,就要找人代替,或者出钱免役。

打不死这只虎,劳役就没完,还要被问责,打屁股。

打虎这件事情,猎户肯定不行,没这个本事。这才众筹悬赏打虎之人。

但是县令知道,这些猎户哪来的钱?

要么是借的,要么是掏了老本。真出了这个钱,那还不把人逼反了?或许不至于,但是这些猎户肯定有意见,不利于社会稳定。

这个阳谷县令颇通做官之道,洞悉人性,考虑问题还是比较全面。

比如武松告状西门庆伙同淫妇害了他哥哥,阳谷县令就认为不能得罪西门庆,不允。后来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县令又转变态度支持民意。维持纲常伦理。为兄报仇,这是当时社会的大义,这是亲亲相匿不为罪的司法道德精神。

总之这个县令很圆滑世故,少花钱办大事,一碗水端平。

这就说到了我最开始写的这一段,真的要拿钱,不能当着大家的面。

而阳谷县令和众猎户就是要给武松大体面,让他下不了台。

武松打完虎后,敲锣打鼓,披红挂彩,全城皆知,人人赞颂这个大英雄,为民除害。

帽子戴够了,当着所有人的面,要给这笔众筹资金。

当着全城人的面,这个钱怎么拿?

大英雄还要这点小钱?

混江湖的人,当然知道什么是面子,什么是里子。

武松当时回来,这是准备好回家,以后乡里乡亲的,这打虎英雄结果是个贪财之辈,面子上不好过。

知县见他忠厚仁德,有心要抬举他,便道: “虽你原是清河县人氏,与我这阳谷县只在咫尺。我今日就参你在本县做个都头如 何?”

而阳谷县令和众猎户对这个心理过程早就烂熟于心,就看你好意思拿这个钱。

所谓大丈夫立于世,面子大过天。

武松被逼到这个份上,为了脸面,只能放弃金钱,赢得名声。

这是早就算计好的。

即便是真爱钱的人,到了这一步,你也做不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子得这个钱。除非你不想在这里混了。

江湖义为先,这个“义”有的时候就是面子。

武松是个爱面子的人,自然不能要,武松也是个率真的人,贪慕钱财的事情干不出来。不是所有人都爱钱,尤其是武松这样的真英雄。


user avatar   si-wa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水浒传用的是明朝的背景,里面的“贯”单位应该是纸币。

众所周知,封建王朝时代的纸币全都一言难尽,这1000贯估计也就值个几十万的样子,如果把老虎看做一个通缉犯的话,这个价倒也公道。


user avatar   su-kai-46-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子寒泉 巨佬说水浒传里的货比体系非常混乱。这并不奇怪

因为水浒传从《大宋宣和遗事》发端 ,是杂糅了很多元代话本的一个缝合体,

光传世的水浒杂剧,就有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李文蔚的《燕青博鱼》康进之的《李逵负荆》,不知道作者的《争报恩三虎下山》《鲁智深喜赏黄花峪》《梁山五虎大劫牢》等。

没有传世的就更多了,这些话本都对水浒的故事有影响(当然很多都变化了)

可以看 @赵学浩 巨佬的这个答案

zhihu.com/answer/174781


然后明人在各个版本的水浒传中又添加了许多故事细节。


在元明宝钞大规模发行的时代,这个贯很可能是宝钞而非1000文铜钱

比如下图这张,就叫做 元至元通行宝钞二贯

下图这张,大明通行宝钞一贯





水浒传创作者很可能生活在明朝洪武到宣德年间,中间宝钞就多次贬值。并不能当做铜钱相应贯数使用(明洪武末,就是六七贯宝钞当做一贯铜钱使用)

所以根据水浒传 所引用的 元明杂剧 或者话本作者的不同。 一贯钱到底是值多少文钱,这是不确定的。作者们能够熟知的只会是他创作时的宝钞价值。

当然也就不存在武松拿不动100万铜钱的问题了


当然宝钞彻底废掉的明朝中后期,贯又成为实际的铜钱单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都是明末故事,里面的贯就是1000文







题外话

到了南宋灭亡时,交子已经贬值了60多倍

元朝也存在着纸钞大贬值的问题。到元末也贬值克好几十倍

从洪武到永乐,大明宝钞贬值了30倍,到了成化贬值1000倍

很多人认为水浒传最后成书在 洪武,永乐,宣德年间

说不定武松这1000贯,只值百十两银子


user avatar   li-qi-cheng-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格局小了,朋友。

正因为武松当场把这一千贯散了,知县才“见他忠厚仁德,有心要抬举他”,留他做了步兵都头。

一千贯买个县刑警队长当,不赚吗?当上了都头,从此便是官差,不再是平民,实现了阶级跨越,何愁在阳谷县娶不到老婆?赡养不起兄长?

退一步讲,即便知县没有赏官的意思,武松大可以散完钱当场跪下磕头,说小人没甚本事,只得老爷洪福庇佑,生了一身蛮力,但求留在老爷身边,早晚做个知应。打虎的大汉啊,人又机灵会说话,知县没理由不留下他,就算不做亲随,至少也做个衙差。

一千贯买个刑警当,也不亏啊!凭武松的本事,早晚还会出头。即便出不了头,凭差爷的身份,在县里一样如鱼得水,还是不愁娶媳妇,养哥哥。

再退一步讲,假设知县真的不用武松,就凭武松打死老虎的名气,又笼络了这一群猎户的人心(若非武松仗义,猎户们原本一个铜板都见不到,还白吃了许多棍子,折了七八个人),就取个浑号叫镇阳谷,在阳谷县垄断山货野味买卖,像郑屠、牛二、蒋门神一样混社会,娶媳妇养哥哥也不成问题啊。事实上武松也的确打下了好人缘,因为他够意思,众上户才会“都来与武松作贺庆喜,连连吃了三五日酒”,才会有“自此上官见爱,乡里闻名”。

而且别忘了,只要成功走了第一第二条路,第三条路完全可以同时走。这是不冲突的。官差做买卖,生意只好不会差。

一千贯,留下只够娶房媳妇,盖上几间好屋,买些骡马田产,再分给哥哥一些。

散出去,一样能娶媳妇养哥哥置田产买骡马,却有上中下三条好路可走,孰赔孰赚,君可分明?


而且对武松这样的人来说,最大的收获才不是区区一千贯,而是无价的“打虎武松”名声。受了他赏钱的人,会将他的名声传得更广,更神,更正面——

“吊睛白额的猛虎,吃人无算!人家武松武都头,一个人,一肚酒,一双拳头,硬打死了!啧,那是怎样英雄?身高丈二,膀大腰圆,双拳怕不是有万斤之力!谁吹了?那日我亲自抬的那死虎,怕不是有一千斤!武都头真神人也。”

这样的成就对于江湖人士来说,是扬名立万的活招牌,而且得到了官府的官方认证,更加可靠。在江湖上,武松仅靠“打虎武松”四个字,再不愁吃喝,不愁无小弟供奉,不愁无大哥青睐。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水浒传》中的货币体系及其混乱,特别是铜钱体系,可以说是完全崩坏的。用这个崩坏的体系来考量武松的行为,无异于缘木求鱼。

题主所说的“吴用在石碣村的一两银子(一贯足陌)的购买力,相当于当今5000元”,不说5000元精准不精准,但是大体上没有差太多,在原文中,吴用的一两银子的确相当值钱:

吴用取出一两银子,付与阮小七,就问主人家沽了一瓮酒,借个大瓮盛了,买了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阮小二道:“我的酒钱,一发还你。”店主人道:“最好!最好!”

一大坛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即使到不了如今5000元,2000-3000也还是轻松加愉快的。

但是接下来题主的推论就完全错了:

一两银子(一贯足陌)

也就是说他将一两银子和一贯足陌铜钱划上了等号,先解释一下“足陌”,“足陌”的反面是“短陌”,短陌由来已久,东晋葛洪就有“取人长钱,还人短陌”的说法,也就是我找你借100文(长钱),最后却只还你70文(短陌),到了宋代,短陌已经成为了一种官方标准,也就是说是1000文(一贯),实际上都只付770文甚至更少,除非像题主一样特别标明是足陌。

一两银子等于一贯足陌这种观念,来源于《明史·食货志》对洪武初年的记载: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

但是这种理想主义的规定,即使在真实的明代历史上都基本上很少兑现,更别说《水浒传》这种架空世界崩坏的货币体系了,拿洪武的规定去套《水浒传》的货币体系,额……只能说很有想法。

《水浒传》的作者对于铜钱价值基本毫无概念,举个例子,吴用智取生辰纲时,加了蒙汗药的酒,要卖一桶五贯足钱:

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一桶酒五贯足钱,而且这些穷军人一听居然还觉得可以接受,直接凑钱买了,按题主的换算法,那这一桶酒就相当于25000元了,窖藏茅台吗?

同样的,《水浒传》对铜钱的重量也没啥概念,一伸手就是几贯铜钱甩人脸上:

柴进还穿了依旧衣服,唤燕青和酒保计算了酒钱,剩下十数贯钱,就赏了酒保。

按明制,一贯钱大概是7.4斤,十数贯就是近百斤,近百斤的钱直接甩给你酒保,估计当场就得压死在这儿……。(有人可能会说《水浒传》里面用的是纸币,这是认识是不正确的,作者很明确的是使用的铜钱,而非纸钞。)

根据侯会《疑<水浒传>前半部撰于明宣德初年——试从小说中的货币信息加以推断》一文,他认为《水浒传》中的银钱比例大概是1:50,也就是一两白银等于50贯,也就是说1000贯钱也就是等于20两银子,这个算不了多少钱,鲁智深和林冲分离之时,鲁智深随手就给了林冲“一二十两银子”。

因此,这20两银子自己娶亲都不一定够,更谈不上留一部分给他大哥了。

总而言之就是,《水浒传》是一个架空世界,特别是货币体系,不要太当真,在水浒世界中,1000贯真心就只是英雄好汉们的零花钱……。

关于古代的货币,我真心特别推荐大家去看看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非常权威且易懂。


user avatar   huang-se-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人在自己答案任意挂人,想想大家有不同看法很正常,结果跑这来刷存在感

第一个问题:咱们大宋一个个官清如水,108好汉是被大辽逼上梁山的?

第二个问题:只转帖县衙那一段,武松去县衙之前?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公认的闲笔极少,在这里花大段笔墨为何?

是不是这个原答案说的第一种情况?先拿好话套住?

第三个问题;1000贯有多少?

如果是足色铜钱,据这个问题下面的数学达人计算,有3吨。这阳谷县令是练的【龙象般若功】?

看看,这个1000贯等于宰相、枢密使三个月的明面工资有多。

阳谷县令一个月明面工资你猜多少?

好,再假设咱们阳谷县令是大宋难得的清官,

一贯等于多少文呢?宋代有不同的换算方法,即所谓“陌制杂乱”,依照“官陌”1贯等于770文,但如果依照“足陌”1贯是1000文。这里似乎应以官陌为准。

就是说,这1000贯纯属虚文,实际给的是七折。衙门书办和胥吏再默认飘没三成。这已经是两层皮剥去了。换成真正愣头青,说好1000贯,到手不到500贯,他会觉得是有面子还是被耍?

好,如果假设给的是明朝才出现的宝钞,这玩意从一开始发行就接近废纸,最多十分之一的价值╮( ̄▽ ̄)╭也就是100贯,再加飘没…

再退一万步,给的是价值1000贯的物品,就好像红楼梦里面乌进孝交租一样……大哥醒醒,红楼里面那张那么长的单子,最后一句是折银二千五百两,换算一下就是2500贯,那单子摆一半出来,这县衙马上就得成杂货铺。

所以想啥呢?

《水浒》不是童话故事,但凡对封建时代的官场陋规有所了解,就知道这1000贯只是面子好看名声好听,想实打实拿到手是不可能的。远的不说,就大怂开国没几年,殿值100多人向宋太祖讨赏,得到什么?全部砍头!纸钱管够!

于是再问一遍,你大怂如此赏罚分明,官清如水,108个人是特么的怎么上的梁山!?

………原回答的分割线……

你以为的大怂:

先搜集齐1000贯,等有好汉完成任务就像游戏一样完成交割,好汉或者拿现金或者拿银票(交子)进行自由支配,想给谁给谁。然后财务还向全县公示支出。

实际上的大怂:

根本没收集好赏金就公布1000贯的赏格,反正都是从猎户和富户那里榨过来的,灭了老虎富户的钱退回一半,猎户的钱全额吞下。

如果出现意外?比方路过一个猛人把老虎打死了?

先给猛人做足面子,披红挂彩游街耀武,然后找个人跟猛人说,这老虎祸害了很多人,猎户都活不下去了,这钱是他们的血肉攒出来的,好汉爷您看?

好汉爷吃了这一套,大手一挥,这刀了我不要了!分给大家!

衙门看好汉爷挺上道,也吃道德绑架这一口,那就继续捧着,给个小官,下次还能利用。

好汉爷不吃这一套,就是要钱,也好办,告诉好汉爷这钱之前已经用掉不少,只能给你100贯,就这还得走程序才能给你,打到京城户部审批过了才行,也就用个一两年吧,好汉爷要不您等着?

好汉爷如果软硬不吃,还有最后一招,参照解珍解宝两兄弟,一钩索搭翻,打成抢夺猎物的恶霸土匪,到号子里结果了便是。

还真以为大怂是啥啊?朝廷禁军要去给权贵做免费工;报紧急军情要给看门的门包;来收你的税还要加收“草鞋钱”……

总之步步要钱,动辄交钱的时代,还真以为武二郎能1000贯落袋为安?15贯就可以灭门,十字坡做一套人肉包子也就最多挣百把贯,1000贯足够干掉好几个武松了!


user avatar   shi-feng-60-5 网友的相关建议: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相关话题

  为什么武大郎遭遇了不幸却没人同情他? 
  如何理解「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为什么武大郎遭遇了不幸却没人同情他? 
  梁山上的士兵从哪来的? 
  为什么结拜兄弟拜关羽而不拜李逵,武松啥的?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武松要叫店家「筛」一碗酒? 
  为什么宋江总是见人便拜,遇事便哭,手下的将领们仍对他忠心耿耿? 
  如何评价《水浒传》的燕青? 
  若是武松而非杨志押运生辰纲会怎么运?晁盖等人能否劫取成功? 
  陆谦推不开庙门,你们觉得奇怪吗? 

前一个讨论
如果《水浒传》中宋江选择自立称帝,梁山众人中哪些会反对?
下一个讨论
奥特曼的剧情是怎样的?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