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一00后男生反对彩礼的回答评论超过12万? 第2页

                 

user avatar   xiang-yu-qing-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舆论的高地不能拱手让人,丢掉一个就意味着未来更多的高地丢失。

按理来说,这么大一个中国,有的地方就是没彩礼,这男的说的不要彩礼也没啥问题啊,为啥那么多人急了?围观群众纷纷表示:找个不要彩礼的女的结婚不就行了吗?你们要彩礼的女的找愿意给彩礼的男的结婚不就行了吗?这有啥可争的?

舆论的高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我们把【给不给彩礼】当做一个舆论的高地,目前这个高地处于争夺中的状态,有些地方给有些地方不给,有些地方给很多有些地方给很少,有些地方这钱是给小两口有些地方是给女方父母的。要结婚的人就那么多,这个数量虽然是浮动的但不会突然增加很多,也不会突然减少很多,这个回答的男的说我不要彩礼,点赞多了阅读量上去了意味着很多男的也同意这个观点,也可能会这么做。要结婚的盘子就那么大,一旦不要彩礼的认可度提升,那么要彩礼的那部分就会减少,所以有些女的就慌了,跑来规训这个男的。

假设有100万个男的,一开始只有10万不给彩礼,但有个男的高呼一声男女平等凭啥要给彩礼,这个观点被迅速认可,不给彩礼的男人不断增加变成20万、30万、50万。本来这些女的可选择范围是90万,现在变成50万了,能不急吗?

当一个男的说我不给彩礼可能没事,但这个观点被很多男人认可后,那些愿意给男人的数量就会减少,数量减少就意味着选择的范围会缩小。为什么会有一些女的急了,就是因为她们发现这样下去可选择的范围会缩小,如果她们不去规训男的,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男人不给彩礼,这就是为什么早期这个回答下面女性评论居多。



可能有人会反驳我:你看评论区还有好多女的劝这个男的不要结婚呢!她们就不害怕男人不仅不给彩礼,直接不结婚了?

嘿嘿,这就是上面这个话术的升级版了,这里面有两个弯弯绕的小聪明:

1、如果想打开一扇窗但被拒绝,不如直接建议掀房顶,最后退而求其次开窗户;

2、她们真的相信绝大多数男人都要结婚。

彩礼这个事情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但男人不结婚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男人都是要结婚,而且一定要生孩子的,还得生儿子——这是她们的认知。

她们真的担心不给彩礼的男人越来越多,但她们从不认为会有更多的男人选择单身。为什么有这样的自信,因为从中学到工作后都是男追女居多,大学高中里荷尔蒙上头的男人非常多,舔狗非常多。这就是她们为什么会拿“你还是单身一辈子吧”这样的话去嘲讽男人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回答的评论区有女的说可以结婚但不生孩子、结婚后生孩子得和母亲姓的原因。

当然,有一些95后或者00后的男性朋友对我说他们周围主动追女性的男同胞越来越少了,但这还不够多,还没有多到改变她们的认知。当某一天这个数量足够多,多到让她们慌了的时候,就不会说这种话了。如果00后或者05后的男生普遍都不追女生了,她们的认知也会改变的。


那么这几年有没有改变的认知呢?有的,我们继续聊。

除了不给彩礼外,这个回答还有个争议点就是【结婚到底是不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我记得几年前的互联网不是这样的,若干年前不管是知乎还是微博还是其他什么平台,女性的普遍观点是这样的:我是和你结婚还是和你爸妈结婚?逃离原生家庭。准备结婚和结婚后怎么还听你父母的?真是个妈宝男!

豆瓣有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微博也有非常多的关于原生家庭带来伤害的热点话题,知乎在若干年前也普遍认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双方父母不应该插手太多。

这个回答放在几年前可以说是非常的正确了,夫妻双方各自负责各自的父母,把对方父母当尊敬的客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哪怕放到现在我觉得也没什么大问题,新成立的小家庭本来就要跟原生家庭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离,那么为什么这么正常的一段话也会被喷呢?还不是因为这些女的知道疫情这段时间经济不是很好,最后还得靠父母,不管你多么的独立自主,真没钱了还是得回归保守主义: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你看,这个认知就改变了吧?


有人会问:前几天不是有个调查说女性不想结婚比例高于男性吗?为啥这个回答下面有这么多女的在规训这个男的?难道她们都想结婚?

这就又回到了我开头提的舆论高地这个事情上,在整个互联网的情感话题里,女性是占主导地位的,女性的统治力是无法撼动的,男人天生不擅长情感话题,甚至于讨论情感话题会被其他男人看不起。最近不一样了,国男们发现高地都被占领了,觉得自己好憋屈,女人们一边说国男有“爹味”,一边用“求生欲”、“好幼稚”这种充满爹味的话来规训国男,于是开始反抗。而彩礼就是其中一个舆论高地,这个高地如果被国男攻下,那就意味着情感话题的高地上出现了缺口,其他的舆论高地也可能会被国男攻占,甚至于国男会自己堆一座高地出来(奇趣蛋)。

哪怕她们真的不愿意结婚,也会规训这个不要彩礼的男的,因为任何一个舆论高地的丢失都意味着未来可能更多的高地丢失,今天这个高地没了,明天可能就有更多的高地被男人占领。


user avatar   flyingrememb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践证明共青团前两天发的那个女性不想结婚比例高于男性的所谓调查是多么的扯淡。

还真把话术当意愿了,别忘了俗话说褒贬是买家。


user avatar   jiang-shuo-20-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际上女权一直在故意营造“男性结婚意愿高,女性结婚意愿低”的舆论氛围,前几天共青团某个课题组的调研报告就是一个例子……先不说这个通过微博调查得出的结论到底符不符合实际,大规模传播这个结论,就是在营造这种氛围……

女权营造这种氛围,自然是为了在婚姻中抬价,而该00后男生直接表示“要彩礼的一律免谈”,完全拒绝出价,如果大量男性这么做,就会造成有价无市的局面……女权自然不希望情况如此发展,但是又不愿意降低婚姻要价,所以只能指责不出价的男性是错误的……

在这个问题下,仍然有女权在试图论证彩礼的必要性,甚至不惜歪曲外国婚姻家庭法律,男性没必要和她们辩论,而应当坚决降低结婚欲望,就让她们捂盘惜售去吧!


user avatar   mai-wen-xue-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的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其实在婚姻法中就已经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这是种很不健康的攀比心态。

一方面她们倡议避免物化女性;

另一方面又自相矛盾地期望通过“彩礼”这种封建余毒来彰显自己的“身价”。

如果嫁的配偶没有别人(幻想的白马王子或者同学朋友的老公)社会地位高, 就希望(现实中)的配偶通过“彩礼”的“出价”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本来两个普通人结婚, 财产就是共同的,如果没有 PRENUP 的话。

斩水鱼一样在老公身上砍一刀, 这是哪门子的爱啊?


这种买卖婚姻上世纪都被批判得臭了。

没想到 21 世纪还能在知乎死灰复燃,

也是真 *** 的绝了。




買賣婚姻是指婚姻中的其中一方以索取金錢或其他財物為目的締結婚姻,另一方以金錢或其他財物換取配偶的行為,一些買賣婚姻被視為人口買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买卖婚姻的构成要件除违背当事人的意志外,还有一个借此索取大量财物的要件。至于抱童养媳、订小亲和换亲、转亲等陋俗,一般也都具有包办婚姻或买卖婚姻的性质。


从人类学角度来看,在古代时聘礼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用以交换新娘家庭所损失的劳动力,及赔偿她家庭中直系亲属的缺失。

从演化心理学角度解释,赠送聘礼在一夫多妻制社会中非常常见,因为适龄女性相对稀缺。

聘礼这一传统如今仍然在不少亚洲国家、部分非洲国家和部分太平洋岛屿中有所保留。

而订好的聘礼价值如今并不一定反映了女方在男方眼中的价值。彩礼在性质上属于男方对女方父母的赠与,一般是不能要回的 ,只有少数情况如悔婚之类除外,例如唐律规定,女方在订立婚约后悔婚,不仅要杖六十,而且要退回全部聘礼;若男方悔婚,则不得追回聘礼。后世直至今日也遵循此原则,只有悔婚时才可归还彩礼。

至于离婚后,只有一些特定情况下才能讨还彩礼,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2月4日颁布、2004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专门就彩礼问题进行了规定,该解释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二)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三)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领了结婚证,没有在一起生活的,可以退。一起生活了的,就算共同财产,以分财产的方式退还。


......


民国时期,中国各地彩礼标准不一,有些地方是一袋大米或者一袋小麦。文****时期彩礼被认为是封建遗毒,民众不敢明着要彩礼,但是还是会偷偷地给。

2000年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重男轻女传统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衡、女童死亡率高于男童,适婚女性比适婚男性少很多。男性面临强烈的婚姻挤压。个人及家庭不得不付出高昂的聘礼,以帮助男性成婚。

湖北省天门市2012年的研究文章指出,当地未婚女子以自己的劳动报酬、聘礼来支付兄弟的婚礼开支,帮助他们成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交换婚”。而面对男性家庭对聘礼的“抱怨”,民间亦形成回应的俗语:你们的媳妇二十年前已经被你们埋在土里了!

除个人、家庭应对聘礼要求外,正文府亦试图帮助男性及其家庭控制、打压高价聘礼。

如2020年青海省海東市推出《海東市移風易俗促進條例》,其中就包括遏制高價聘礼。

2021年4月,民政部发布《民政部关于同意将河北省河间市等单位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的批复》,同意将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宁陵县,广东省广州市,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等单位納入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期三年。

其中就涉及打擊高價聘礼......



user avatar   zhi-hu-shi-dai-b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以,知乎女孩不是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不要彩礼么,为啥这就跳脚了?

一面喊着同工同酬,男女平等,男性赚的不比女性多;一面又打着生育补贴要求彩礼和同事帮忙出差及分担她们应该干的工作,凭什么啊?看好这一届的00后,直接掀桌子,不伺候了。真以为就女生喜欢购物美食旅游喝咖啡???


user avatar   xuan-men-si-go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huo-hua-shi-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经过毛泽东时代男女平等的思想革命和制定了男女平权的法律之后,结婚需要彩礼,这一反映了在封建专制社会妇女地位低下的旧习俗,现在而今眼目下又以更加凶猛的势头在法律规定男女平权的形势下荒唐搞笑地死灰复燃了。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妇女地位极为低下。那种以彩礼方式娶(买)来的媳妇儿是奴婢般的存在,俗话所说的“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而在现代社会里,法律保证了妇女的人的基本权利是与男性平等的。不但不能“任骑任打”,而且就连婚后的性交权都是属于男女双方的个人基本权利,这一权利并没有因为婚姻关系成立而将属于个人的性交权让渡给配偶方(男、女同样)。因为有了这一并未公开宣传的法理的存在,才有了“婚内强奸”这一罪名和婚内出轨不构成违法的法律规定。不但是这样,而且连生不生小孩这样的问题的权利都是属于女性的。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结婚需要彩礼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是一种明显有利于女方的双重标准。

要彩礼的时候就好像女方是被买过去的一样,但女方却不须承担旧社会那种妇女地位低下的所带来的“任骑任打”及“侍奉丈夫和公婆”责任。

所以,结婚要彩礼,这事儿就是一种双重标准,是被不负责任的媒体和不负责任小说、电影、电视戏剧、综艺等文艺所带偏了的荒诞现象。请家有女儿们家长们想一想,如果你家女儿也不幸遇到个玩现代与传统双重标准的渣男一一他在商量结婚亊宜时,用现代标准一一不兴彩礼这一套旧传统;而在结婚后又用传统标准一一要求你女儿侍奉丈夫、孝敬公婆,若没生个男孩还被冷眼相待,甚至扫地出门。你们说,玩这种在现代与传统间任意切换的“双重标准”气不气人?

对于女性个人来说,你想做人,你就不要彩礼;你又要彩礼,又想做人,这就是狡猾。

对于“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女性,可以这样说:我是跟你平等的人,要什么彩礼?

同样,对于自信的男性可以这样说:你和我都是平等的人;现在是,结婚以后还是;所以我不会给什么彩礼。

新时代的男性和女性可以一起同声的说:让彩礼见鬼去吧!

话虽这样说;可是啊!爱情,婚姻,家庭,这在金钱时代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问题。《共产党宣言》里就有这样一句话: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共产党宣言》里还说:它(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他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虽然社会的环境如此不堪,但我们这代年轻人都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或多或少的接受过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我们可不能随波逐流的顺从这个社会的旧习俗旧习惯,我们要站起来抗争……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地决裂;毫不奇怪,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就是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一一《共产党宣言》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放一个图,我一直觉得反女拳不能一窝子乱哄哄,得有个纲领什么的,目前只看到这一个有点纲领的意思了,希望各位反女拳男性保存并转发给需要的人。

这个宣言虽然名义上是反女拳或者反规训的,但是每一条都是平权的,不存在任何歧视女性的条目,希望各位奇趣蛋们冲我之前想想看你的诉求是什么,不过我想你们那小脑袋瓜子里面估计也没啥想法。

另外我认为需要警惕的一点是,即使女性纷纷不打拳了,也不要觉得战斗胜利了,可以结婚了。这一届的国女在我看来底子已经坏了,一条咬人的狗,打一顿后不咬人了,在我看来也不值得养,不如向下兼容,或者目光看看东南亚国家。如今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今时不同往日,以国男的能力,不少第三世界国家女性甚至欧美女性都是比较青睐的,不要被国产奇趣蛋pua一下就真以为自己不行,就像买菜一样,货比三家,多看看再决定买不买。


user avatar   fang-rui-z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女权战争前的讲话》

时间要打多久

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

过去是由咪蒙

以后是由杨笠或者女权的什么领袖

由她们做决定

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

就打多久

一直打到

完全胜利


user avatar   lixk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人的第六感是最准的,她们不一定知道为什么,但一定知道会发生什么,

中国是一个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国家,哪怕阿尔法男变成煤老板,砂老板,开发商,拆二代也无法改变,它有一种文化底蕴,像枷锁一样禁锢着中国男人,

其中一个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天下的平衡,由规矩来决定,

但这种规矩正在被打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被某法官打败的,导致跌倒老人没人敢扶,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被生育率打败的,也是被“六个钱包”打败的,当男人没有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去爱别人的孩子呢?

接着平衡被打破了:“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


所以这不是“彩礼”的事,成都女孩都不收彩礼,但成都单身男女比例100:165,依旧存在“剩女”问题,

其中一点是成都的“耙耳朵”实在太多了,虽然当“耙耳朵”也有很多好处,

但比起某些“大男子主义”的地方,成都男孩是不幸的,付出是多了的,享受是少了的,“找个女朋友,多了个妈”,不划算,


所以事情会失控到一个新的阶段:“爱吾妻,以及人之妻”,

曹老板你坐下,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是说当男人对自己老婆温柔的时候,她也会对别的女人温柔,

当寝室里一个女孩恋爱的时候,寝室里所有的女孩都能吃到大餐,

当环境对一个女孩温暖的时候,所有的女孩都能感受到温暖,


同理,当一个男人发现自己怎么努力,都讨不到小仙女的欢心时,那为什么要讨她们的欢心呢?

男性放弃成为“供养着”,改成为“消费者”:消费女孩的感情,消费女孩的钱,消费女孩的青春,反正自己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玩呗,

“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谁爱接盘谁接盘,

欧美,日韩的男人早就觉醒了,尤其是非洲男人,一个非洲孩子找不到爹很正常,在中国简直不可思议,


该来的是一定会来的,

最爽的是第一个进蓝海的:玩够了,玩腻了,找个老实人嫁了,还要挑老实人里面会赚钱的,老实人疑惑的时候就用“新时代思维”打压他一下,老实人一辈子都被吃得死死的,甚至还有点内疚,觉得配不上老婆,

难受的是最后一个进红海的:环境已经被搅混了,里面的男人都学坏了,个个自私又聪明,玩起套路来比女人还深,

所以阻止“男性思想大滑坡”,拖延“诸神黄昏”的到来,是当前女性的首要任务,

区区十万回复,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话题

  我们真的在乎环境问题吗? 
  杭州失联女童事件中,有哪些重要线索值得关注?你认为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中国的女权主义者? 
  如何看待特斯拉车展维权车主道歉:「应该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维权,但决不妥协」? 
  当老板说『你上班只是为了钱吗 』,应该如何回答? 
  如何评价「南京南站男子猥亵女童 受害人系其父母养女」事件? 
  人大代表建议「取消现行阶梯电价和阶梯气价政策」,这一建议合理吗?在实行过程中或存在哪些问题? 
  结婚一定要买房是良俗还是恶俗? 
  男女双方家庭互相不满怎么办? 
  喜欢过的女孩从我这里拿走了很多东西,觉得她亏欠我很多,心里有执念甚至想报复,我该怎么解脱? 

前一个讨论
男生真的很不能接受彩礼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父亲驾车轧死两岁儿子诉保险公司获赔 100 万,保险公司该不该赔?肇事父亲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 2025-02-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