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国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这一突破进展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第2页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有一定的误导,大家要在看“热闹”的同时看下“门道”哈。

1,【首次】实现一氧化碳到蛋白这个宣传是不合适。

从一氧化碳到蛋白,是本研究所用菌株的特点,该菌株1994年由ABRINI J 从兔粪便中分离,其特点就是:可以用一氧化碳作为底物

2,本研究的优势在于改良菌株的合成效率

新闻上说

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22秒合成),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

具体手段可能是诱变,基因工程等方法(毕竟2013年José M已经解读了其基因组)。

3,很多人可能会和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相比,但是其实这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内容,合成淀粉难了n个数量级。

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发酵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有机合成。

—————发酵—————

其实,提到从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这个过程,学化学的人会想到化学合成,而学生物的人会想到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是自然界最广泛的反应之一,尤其是植物和微生物广泛存在,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光合作用,就是用植物或者微生物细胞,将二氧化碳和水固定下来形成有机物。

而发酵自然也是生物合成的一大过程,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容易把发酵局限在了“分解、降解”领域,比如我们日常的酒、酱油都是发酵产物,就连我们的馒头一样是发酵的,可以说,发酵领域是生物学科下的一大门类,包括著名的茅台院士,也是做发酵的,领域是“白酒酿造工艺”。

其实,发酵的总体定义更应该是:

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

—————生物合成蛋白质—————

这次提到的从一氧化氮合成蛋白质,是个发酵过程,本质上就是生物合成。

研究人员采用的是乙醇梭菌。

我们刚好有他们发表的文章,如下,发表于《动物营养学报》的一篇文章

该文章的单位是新闻里提到的农科院和普朗生物公司,也有新闻中采访到的薛敏博士。

从薛敏研究员的专利来看

她主要从事的是饲料相关领域研究,这也和本次报道的合成蛋白质相关,因为蛋白质是饲料中的重要成分,也是衡量饲料品质的一大因素。在该文章,很好的为我们揭秘了这次新闻报道的内容: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

1,乙醇梭菌本身是一种发酵菌体( 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ABRINI J于1994年发现,这是当年论文里的菌株(Archives of Microbiology,影响因子2.3,中科院4区)

2,乙醇梭菌本身可以用一氧化碳(CO)作为原料来进行液态发酵。

这在1994年ABRINI J 发现该菌株的时候就报道了其特性,题目明确写着:

an anaerobic bacterium that produces ethanol from carbon monoxide

一种可以从一氧化碳产生乙醇的厌氧菌。

ABRINI J 测试了其底物(substrates),发现可以用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等。

当用一氧化碳作为底物的时候,其合成产物效率

3,这种成分的应用价值在于:获得高蛋白质生物饲料原料乙醇梭菌蛋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闻的研究并不是创造了新菌株,而是改造菌株,em,这是生物工程里的基本操作。

————课题组做了什么?————

这一点,我们只能从新闻中来管窥。

1,进行了细菌改造

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与北京首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多年联合攻关,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22秒合成),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

从这段新闻,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应该是对这个工程菌进行改造,提高了合成效率,当然具体改造过程,肯定是专利。

2,描述了生物工程概念

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乙醇梭菌蛋白,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 到1的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不用看,生物工程都是这么描述的,你甚至可以来形容任何一个生物过程,比如放屁对于人来说就是“无中生有”过程,因为你吸入的是氧气,最后在人体代谢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后半段可以看一下,就是有知识产权。

而作者在那篇文章中也介绍到了和新闻一样的内容:生产一万吨乙醇可以获得1500吨菌体蛋白。

—————和合成淀粉区别?—————

大家容易将这个内容和合成淀粉进行比较。

但是,个人认为,这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合成淀粉最大的优势在于,脱离了细胞的存在,直接用有机的办法来催化,这也是有机合成近些年来的重大突破,所以相关研究发表在了《Science》上。

反过来,你要是用生物学的手段来做,就没那么吸引力了,一个举世皆知的光合作用就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单细胞生物也可以光合作用啊,根本不需要什么有机合成,给点光和水加二氧化碳就满足了。

同样,人工合成氨难度很大,需要专门的工厂设备,可是自然界利用氮气的植物都有呢,比如根瘤菌。

反正,除了个别单质(比如碳),真的很少听说某种化合物生物无法代谢的。

而这次是一种发酵技术,通过一种菌种改进,提高了其合成蛋白效率,依然属于传统生物工程的一环。


如何评判,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看得出来。



[1]魏洪城,郁欢欢,陈晓明,晁伟,邹方起,陈沛,郑银桦,吴秀峰,梁旭方,薛敏.乙醇梭菌蛋白替代豆粕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胰脏和肠道组织病理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30(10):4190-4201.

[2]ABRINI J,NAVEAU H,NYNS E J,et al,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sp. nov.,an anaerobic bacterium that produces ethanol from carbon monoxide[J].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1994,161( 4) : 345-351.

[3]Bruno-Barcena, J. M.; Chinn, M. S.; Grunden, A. M. (2013)."Genome Sequence of the Autotrophic Acetogen 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 JA1-1 Strain DSM 10061, a Producer of Ethanol from Carbon Monoxide".Genome Announcements.1(4): e00628-13–e00628-13.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仔细看了一下是科技日报的稿子,但最后一段写得简直如同儿戏:

以工业化生产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蛋白含量83%)计,相当于2800万吨进口大豆(蛋白含量30%)当量,“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非传统动植物资源生产优质饲料蛋白质的新途径,可减排二氧化碳2.5亿吨,节省耕地10亿亩(以平均亩产大豆300斤计)。

这一句话的前半段是有个背景的,9月15日,首钢集团给自己的通稿是这样的:

据测算,中国每年至少可产生约1.2万亿立方米富含CO的工业尾气,如将20%的工业尾气采用生物发酵技术进行高效清洁利用,可年产乙醇2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200万吨[1]

注意,这里是200万吨,科技日报是1000万吨,直接用的100%利用率。

不用说这个玩意儿,中国但凡能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100%发电利用率,甚至连那占比70%的火电都可以直接省掉,完美实现碳中和了,哪里还需要等个几十年。

我们且认为首钢开了几千年之后的挂,能够把逃逸的任何一个CO分子都抓回来吧。

但……科技日报都从来没有想过,这个技术的转化率有多少吧。包括其它的答主也没有分析它的转化率。

不过,他的宣传稿中,却隐藏了这样的信息。

富含CO的1.2万亿立方米工业尾气,什么是富含?

电炉制磷尾气中,CO含量高达85~95%;
电石炉炉气中,含CO70~90%;
钢铁纯氧顶吹炉气中,含CO70%左右;
小合成氨铜洗再生气中,含CO75%左右[2]

这里的富含,不给你预估高了,至少75%要有吧?

按照75%来算,1.2万亿立方米工业尾气,含有的CO正好是9000亿立方米。

标准大气压下的质量是11.25亿吨,其中含碳量4.82亿吨。

而它产生的乙醇1亿吨(9000万吨)左右,乙醇梭菌蛋白1000万吨。

乙醇碳含量52.2%,蛋白质的碳含量一般是50%~55%。

也就是说,可利用产物里面,含碳量大约是5000万吨左右。

转换过程中,没有其它的C源,符合C守恒。

可得转化率(或利用率)为:0.5/4.82×100%=10.37%

也就是说,在乙醇梭菌蛋白生产过程中,多达90%的尾气实际都没有利用上。通稿对于这些内容没有任何的信息,恐怕对于这90%的尾气,也没有回收利用的能力。

一味的质疑而不求证是不应该的,为了探寻这10%利用率的真相,回答完问题的几小时后,我查询了相关的文献[3]

发现,乙醇梭菌进行最关键的乙醇发酵过程中,有个乙酸的中间合成过程,主要是以下两个反应过程:

按照1式子,碳利用率50%。

按照2式,碳利用率33.3%。

而在合成过程中,转化率也完全达不到100%,较好的时候,能差不多有50%的转化率,较差的时候只有10%~20%。

所以,首钢进行工业化利用的时候,一氧化碳尾气的最终转化有机物的利用率在10%~20%是合理的。

所以,通过通稿计算出来的10.37%的数据,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蛋白质是在乙醇发酵的基础上产生的,利用率主要受到CO→CH3COOH的影响。

当然,我前面「转化率」的措辞并不准确,应该是CO中C的总利用率。

这个技术哪怕发展到天花板上,一氧化碳的尾气的碳中和率也只有50%。

《科技日报》的通稿中,2.5亿吨碳的减排,则是类似于这样计算出来的:

据测算,利用钢铁工业尾气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9吨,燃料乙醇产品应用到汽油中还可实现二氧化碳二次减排1.5吨,综合二氧化碳减排量为3.4吨/吨乙醇[4]

且不说,是否有重复计算的嫌疑(本质上,如果乙醇年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转化出来的乙醇是替代了原来的乙醇,并不会改变最终的乙醇排放量。除非你产生多少乙醇,就完全让中国总产量多出来多少。但你产能多了,挤占了市场,可能其它厂家没人买,产能就少了)。

其次,哪怕按照1吨乙醇减排3.4吨(蛋白质我们等效来看待),5000万吨减排的也是1.7亿吨,根本达不到2.5亿吨。但如果再加上引进2800万吨大豆×2,就接近2.5亿吨的数据了。

反正不知道数据如何来的,就不根据这个猜测继续分析了。

最关键的是,最后作者竟然扯出了节省耕地10亿亩。

中国总共才20亿亩左右的耕地,你直接节省个10亿亩?

吹牛也不是这样吹的。

这个10亩他怎么算出来的?我只能想到他可能的3种天马行空的方式:

1、2800万吨大豆÷300斤,本来结果1.87亿吨,但是他把斤弄错成公斤,理应算成了1亿左右,但数量级又搞错了,所以弄成10亿亩。

2、不是可减少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嘛,里面含碳0.68亿吨左右,相当于1.2亿吨的蛋白质,又相当于4亿吨的大豆。按照前文一斤大豆剩两分碳的逻辑,再减一半2亿吨。这不出,再除以大豆的亩产,这不就和10亿亩耕地相当了吗。

3、减少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转算出相当于1.5亿吨作用的一氧化碳,这一氧化碳当成大豆的重量的话,差不多就是10一亩耕地。

那么,你们觉得作者是按照哪一种方式计算的呢?

或许你们能帮忙想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计算方式,圆一圆最后这一句话的逻辑呢。

1000万吨仅仅只能喂鱼的单细胞蛋白质,何德何能替代中国一半的耕地?


至于重大意义,10%的转化率,靠它解决碳中和不要想了。

如果能解决单细胞蛋白的毒理作用,并降低生产成本,那的确能改变些什么。

毕竟,乙醇和蛋白质差不多一亿吨的总产能,每年能有几千亿元的产值,而中国白酒每年的销售总额也是几千亿元。

即便不能达到100%尾气利用,但哪怕利用50%,以后也是一个大市场了。

未来有望产生一两个世界五百强,并出现一个大板块,用相关的概念不断割韭菜。

第一个想飞的是谁,不用多说了。

参考

  1. ^ 首钢朗泽获中国第一张饲料原料新产品证书
  2. ^ 朱文章. 工业废气中一氧化碳的利用[J]. 江苏化工, 1[1]朱文章. 工业废气中一氧化碳的利用[J]. 江苏化工, 1980(02):42-49.980(02):42-49.
  3. ^ 徐惠娟. 合成气发酵梭菌C.autoethanogenum的生长特性与CO发酵性能[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42):136-142.
  4. ^ 工业尾气制乙醇 钢铁减排有新招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图解以后有点标题党……核心还是生物方法的……不过意义还是很大的。我国饲用蛋白来源主要依靠进口大豆,不划算,而且受制于人。


user avatar   gududat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

日语有没有类似英语中词根的东西帮助记单词? - 张铭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crowblood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针对谁,但这个问题下 @鲁超 的高票答案中存在很多或大或小的错误。科普很不容易,要兼顾正确性和通俗性,但不能为了通俗就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来妥协,甚至牺牲最基本的正确性。所以在这里写个回答分析一下其中一些:

1.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没想到从1937年开始,μ子、中微子、π介子各种奇异粒子接连在回旋加速器中被捕捉到。

这是错的。

μ子最早是于1936年被Carl D. Anderson和Seth Neddermeyer在宇宙射线中发现的。中微子最早是于1956年被Clyde L. Cowan和Frederick Reines利用核反应堆作为中微子源探测到的。π子最早是于1947年被 Cecil Powell、César Lattes、Giuseppe Occhialini等人利用宇宙射线探测到的。这些粒子最早的探测都跟回旋加速器没有任何关系

2.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1956年,物理学家首先发现θ子和τ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性质完全相同,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俩货实际上是同一种粒子。但另一方面,θ子会衰变成两个π介子,而τ子会衰变成三个π介子,这又如何解释。
这种情况下,两个在美国的中国小伙子杨振宁和李政道对此开展研究,他们提出:这两种粒子实际就是一种,之所以衰变方式不一样,是因为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在微观世界,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

这段话也是有问题的。

首先,当年的τ-θ难题的核心并不是性质相同的粒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模式。在物理学中,无论是基本粒子还是复合粒子,有多种变化途径是很正常很常见的现象。比如Z玻色子就既可以变成一对正反电子型中微子,也可以变成一对正反μ子型中微子,还可以变成一对正反τ子型中微子。τ-θ难题的关键在于π子的parity是 -1,而parity作为一个量子数是通过相乘(而不是相加)来复合的,因此两种衰变模式的产物的parity不相等,这才是τ-θ难题的关键。

其次,当时弱相互作用已经被发现了,物理学家也早就知道τ子和θ子衰变为π子是弱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并不是τ子和θ子“衰变的时候发生了弱相互作用”这种在当时人尽皆知的废话。

3.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镜子里的人跟自己不是完全一样的,左右互换了。但镜子里的人也必须遵守同样的物理定律,我跳他也跳,我蹲他也蹲,不可能看到我在刷牙,而他却在洗脸。这就是宇称守恒!

这种对宇称守恒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有不一样的动作和行为,也不代表宇称不守恒。反过来说,即使镜子里的人与镜子外的人的动作和行为完全一致,也不代表宇称守恒。宇称守恒指的是在宇称变换下物理定律不发生变化。镜子内外的人的行为是否相同跟物理定律并没有关系。

4.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当吴健雄的论文发表之后,第二天,《纽约时报》就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

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错误。

《纽约时报》对吴健雄实验的头版报道是在1957年1月15日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而吴健雄等人的论文《Experimental Test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Beta Decay》发表于1957年2月15日。(见文末截图)

5.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平移的对称性,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你在南京而不在上海,你就会胖一点或者跑得快一点。
角动量守恒代表的是空间的各项同性,不管转多大角度,物理定律都是一样的,如果你要说你转多了头晕,不是由于空间出错了,而是你的生理特征,这也由更深层次的物理学定律所支配。
能量守恒代表的是时间平移的对称性,时间总是均匀的流逝着,时钟不可能一会快一会慢。

这种表述是错的。

空间平移不变性指的是物理定律在空间平移的变换下保持不变。空间平移不变性跟空间性质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不能推出 “空间的性质在哪里都是一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Schwarzschild时空,在这个球状对称的时空中,空间性质并不是处处相同,因为不同半径处的曲率等性质显然不同。但其中的物理定律还是有空间平移不变性。

同理,时间平移不变性也跟时间是否均匀流逝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6.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这就是伟大的“诺特定理”,它体现了守恒律的美。
而现在吴健雄的实验告诉大家,原来我们的宇宙竟然有一个不守恒的地方,而且是我们之前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镜像不对称,大多数人都首先表示不能接受,泡利“左撇子”的论调正是代表了大家的心声

这种对诺特定理的理解是错的。

诺特定理中涉及到的与守恒律相关的对称性是连续对称性。宇称变换是离散变换而不是连续变换,宇称对称性(和宇称守恒)跟诺特定理并没有直接关系

7.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一直以来,电荷对称性也被视为宇宙真理,每一种粒子都有其对应的一种反粒子,除了电荷以外,其他性质几乎完全一样。

在粒子物理学中,charge-conjugate symmetry并不能翻译为电荷对称性。因为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涉及到的不只是电荷,还包括与强相互作用相关的色荷(color charge)等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在charge-conjugate transformation下,粒子变成相应的反粒子,正反粒子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电荷,还在于其他charge quantum number。这也是为什么电荷为零的中子跟反中子不相同。

另外,除了这些charge quantum number,正反粒子的其他性质就是完全一样,并不需要加上一个“几乎”。

8. 鲁超在回答中写道:

对称破缺的一种比喻,小球只有在中央的顶点才是稳定的、对称的,当受到微扰,它就会落下来,产生运动,并发出各种叮呤咣啷。稳定的、对称的、孤芳自赏的小球甚是无趣,叮呤咣啷才是我们宇宙的精彩。

这是错的。

在“墨西哥帽”模型中,中央顶点对于小球来说是不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球会倾向于发生对称性破缺而从顶点移动到较低的点。








     

相关话题

  为什么美国那么惧怕华为?华为究竟有多牛? 
  本人水产养殖养殖领域,动物营养方向,211硕士毕业以后,想转行,找一个出差相对少点,陪女朋友,发展好? 
  针对A2蛋白质的最新研究,各领域大咖们解锁了哪些新发现? 
  如何看待美UFO秘档将曝光?是否真实存在UFO? 
  为什么目前在生物质精炼研究中主要研究目标为木质纤维素、而蛋白质却很少? 
  如何看待美UFO秘档将曝光?是否真实存在UFO? 
  如何看待《科学》发文,中年发福不是因为新陈代谢变慢? 
  无土栽培是未来精耕农业的趋势吗? 
  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能探索海洋的最深处吗,比如看到太平洋海底的生物? 
  结合中国的国情,讲讲中国的农业,该如何做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农民职业化。? 

前一个讨论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到 24.6%,为什么青少年抑郁的这么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网传中兴 2022 秋招大量调岗,并接受非科班甚至零基础的员工?真实性如何?





© 2024-05-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