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在渐渐枯萎吗? 第6页

                          

user avatar   wang-xi-65-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的网龄应该小于十年。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十年以上网龄的人是显而易见的。


user avatar   andre-31-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

是什么错觉让您以为互联网产出知识?互联网本身不产出知识。它只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当然不可避免地也会让某些没用人和没价值的信息找到了救星。

而同样的状况没有出现在英语互联网中——因为英语互联网没有十年前的译文可供重复。恩,没有。


user avatar   wuzhijiansingapo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没有想过,这恰恰是"皿煮化"和"娱乐化"带来的后果之一。

以知乎为例。在很多问题下,我一般就看那几个高赞回答。我相信很多其他用户也一样。因为大家平时没那么多时间,只是想花最小的时间成本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假定其他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高赞的回答也一定更有帮助。

但现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抖机灵,段子,喊口号,片面情绪化输出往往也能获得很多赞,排外回答的前列。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办法之一,就是给不同用户不同的点赞权重。比如如果是物理领域的博士,老师,从业人员,那么他们对于物理问题的一个赞,相当于别人100个赞。这里的物理,就是一个例子,你可以把它替代成计算机,电影,政治,经济等等。

但是这样安排的话,有些用户肯定要开始怼了:凭什么我的一票不如他的一票?这太不公平了!互联网皿煮精神何在?高赞答案写的我完全看不懂,凭什么有那么多赞?

但事实上,如果你去想线下的真实世界,恰恰是"不平等"的。大学里评职称的期刊论文,有几个人看得懂?如果搞大范围的点赞发表机制,还能保证期刊的质量么?如何对抗covid疫情,我们会去咨询专家组意见,听钟南山院士,但大家绝不会愚蠢到用群体点赞方式决定如何抗疫。因为这都是人的性命啊!

你想明白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一人一赞"的筛选/排序安排,注定会走向populist的现象,那就是巧舌如簧,说人话,善于煽动群众情绪的政客型输出者,往往能圈到更多粉,获得更多赞。

互联网内容评判皿煮化的背后,其实反应的是回馈和放大。什么叫回馈和放大呢?就是说,内容输出者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或者创作团队,他们不是机器。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和自己的读者群进行互动。如果收到很多赞,他们就会知道,原来我的读者喜欢读这样的内容。而如果收到很多怼,他们也会明白,原来这样的内容没人喜欢。

这就好像一个厨子。如果有更多顾客告诉他,你做的宫保鸡丁好吃,多放点油,多放点辣。那个番茄蛋汤不行,太清淡。于是在顾客们的鼓励下久而久之,厨子会做出更多的重辣重油菜。

在我比较熟悉的金融投资领域,也不例外。像"十年定投翻十倍","七分钟学会理财"这样的文章和作者,往往能获得更多追捧,满足了很多用户不劳而获,躺着赚钱的白日梦。

另一个现象,是由于内容监管导致的娱乐化。用心花3小时写了一篇长文,结果因为几个敏感词被毙了。如此往复好几次以后,你还会有心思去写严肃类话题的文章和回答么?如果你还有精力写的话,你会走娱乐化路线,要么不痛不痒,要么打安全球,首先确保文章不被404,然后再谈提升质量。

每一个互联网用户,其实都同时是内容创作者,和内容消费者。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给高质量内容点赞,提高自己的写作标准,做一个带有责任感的网络用户,一起为净化提升互联网环境做出努力。

补充: 精选回复

1-如果给行业大v过高的权重,会不会被少数一些人把持话语权?如果他们串谋,会不会造成一小部分人挟持公开信息和带节奏的后果?

这个担心并非多余。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对行业大v进行实名认证。他们的一个赞,就变成了公开信息,相当于在报纸上公开支持某个意见/信息/看法。对于真正爱惜自己公开名声的行业专家,这个方法应该有些作用。

2-将赞分类。

比如可以把赞分为两大类: 解决问题,和博君一笑。不反对抖机灵获得群众的追捧,但显示出清晰的赞的类别,有助于读者准确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另一种方法,是回答者对于自己的回答进行分类: 解决问题,或者博君一笑。这样可以引导相应的读者流,互不影响。当然如果故意找茬,把抖机灵归入严肃类回答,那也可以有相应的奖惩。

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


user avatar   feng-jie-44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网络热度的经济效应逐渐提升,更多的盈利机构开始涉足之后,内容的有效量自然会下降。

说白了,想要赚钱和知识是互相排斥的。

一直说,教师是伟大的职业,很多人不理解,原因其实很简单:传播真理教会别人这件事就不是一件赚钱的事。

各种劲爆话题惊奇言论,一天能写十几篇,看见一行报告文字,能扩写出几篇小知识文章,连综艺节目一句话都能编几篇不同主题的内容。

如果要认真写呢?

比如一餐低脂营养餐。

瞎写就番茄鸡蛋生菜,然后为了保证吃饱后面写个200g燕麦。200g燕麦热量差不多800大卡,这一堆实际上热量根本不低。

认真写,就要计算蛋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热量,全部算一遍之后挑选合适的材料,然后搭配加工方式以确保好吃。

而且实际上考虑的还不止这些,食物营养学毕竟是个学科而不是菜谱,不同的对象还有不同的忌口对象。

专业人员写一个专业内容要5天(这还算特别快的,实际先进内容自己搞懂了写出来一个月也就1-2篇),搞话题的一天能洗两篇,满地都是垃圾的情况下怎么找真实内容?

阅读量低了,经济效益差了,专业人员如果手上有其他事情,自然就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了。

最后剩下一地垃圾。


user avatar   pu-tong-de-sui-nai-guo-pu-tong-di-y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记得知乎上讨论过这样的问题:既然无偿献血无法满足供应,为什么不能开放有偿卖血呢?结论是,有偿献血会降低采集到的血液质量,还会打击本来会无偿献血的人的积极性。

营销号,知识付费,大资本和版权的垄断只会做能赚钱的东西,质量相比而言只是次要的;而话语权的缺失会使本愿意无偿分享有意义的知识的人放弃了输出。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的是

百度贴吧一潭死水

新浪微博流量为王

微信公众号信息孤岛

BAT各系都一心想着流(盈)量(利),留住用户,哪管你内容与质量。还有各种算法,让你看到你想看到的。

于是乎

百度搜索几下让你下百度app,app里面的资讯啥的内容质量都是负分。

微博全是营销号,也许一家公司旗下十几个几十个。

知乎呢,盐选上面都是故事,有质量的或是因为优秀的算法不会推送给我。或是我的公众号是某某某。有几个能是例外呢。专注内容的有几人,又有几位专注内容的能做好呢

微信公众号封闭,一个孤岛再大也只能算是一个岛

还有各种可以看新闻资讯类的浏览器,app。内容质量更是一言难尽。

审查导致很多东西都被删了。但我觉得审查也背了很多锅。平台想删什么也是直接来个根据相关法律不可见啥的,有什么问题全都推到审查上面,有啥利益关系咱也不懂,各种反智言论也没见删几个。

各家都是闭门造车,想的还不是比谁家造的车好了,而是比别家的车更靓,更吸引人。这样下去,内容质量产出能好吗?


user avatar   song-cheng-ju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B站上有好几个粉丝百万级别的搞笑UP主,其主要创作(勉强称为创作)方法就是结合流行的梗或时事配音逗乐,但画面却几乎全部来自国内外一些经典动画,其中大部分来自国外。

说实话,我还挺喜欢这些作品的,虽然因为各种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的内容创作也不见得有多深刻,但至少能乐一乐,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有时我也在想,这些UP主收入也不低了,为什么就不考虑升一下级,自己或找人合作原创一些动画构建自己的IP呢?

但反过来想,你作为这样的UP主,在版权如此宽松,挣钱如此容易的环境中,我为什么要费力费钱搞什么原创呢?

所以,我觉得简中互联网在这种扭曲的利益机制驱动下,最终会变成一个大型娱乐网,根本就不具备什么内容产出的基础环境。

而由于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当主流平台被居上者完全占领后,整个简中互联网都将变成一个统一标准的官方公告板,这是一种比1.0的BBS还落后的互联网形态,但却正在成为事实。


user avatar   jymao200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的。

自我阉割太厉害了。


user avatar   oooooutsid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开知乎搜索框,输入”我哭了:这5个月做的一切都值了“,点击搜索:


user avatar   zombiewri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别的平台不说了,就说知乎吧。

像知乎这种推送规则,你如果想写一个东西,就要找相应的问题才行。

当然写专栏也不是不可以,然而专栏基本上已经废了,没有流量了。

于是不管你想写什么,只要不是热点,那就没人看。

这就是内容平台中心化会导致的恶劣结果,没人写小众内容了,大家都去往热点靠。

如果有私域流量的话,每一次你写的东西,关注你的人都能看到,那么就会有深度的内容,因为整体是正向累计的。阅读群体也是稳定而且逐步上升的。

然而为了避免大V的马太效应,所有平台都在进行限流。

限流对于小V来说非常友好,有更多的崛起机会,但是这也意味着大V不会创作更深度的内容了。

我费神费劲写的东西,你压根不给我推送,甚至还要以奇奇怪怪的理由给我直接删掉。

换成你,你还会继续写嘛?

这甚至都不是核审,就是核审人员看心情随便删你的东西,就这种内容环境还想有内容产出?

有的平台还会搞什么内部XX团,这部分人随便写什么鬼话都有专项流量扶持,内容编辑对内容一窍不通,这更是内容行业普遍的现实。

所以这就是一个直接的体系化的问题,中心化,算法推送,已经是互联网内容行业的大趋势了。

但这两个特性也就注定了流量的不稳定,也就直接导致了内容的不稳定。

同时,算法推送是依托于tag标签,所以非个人作者的工作室就可以以特定的关键词,特定的情绪,去进行读者收割,移动互联网的发达又保证了足够多没有阅读积累的读者会去看这种东西。

于是最后就是这样,优质内容作者不懂规则,没流量,不会跟平台PY,最后退出舞台。

垃圾工作室遍地都是,带节奏带情绪的文章尘嚣之上。

这不是中文互联网的内容在渐渐枯萎,这是变成了化粪池,每天在发酵能够引起大爆炸的气体。




                          

相关话题

  工程师简历写着「在微软传播性病」,骗过了 90% 公司的机器筛选,机器筛选简历那么不靠谱吗? 
  哪些IT大厂有不带团队的专家路线? 
  北京将「平台网约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制度保障范围,会带来哪些影响? 
  苹果公司为什么和50年前的博朗恰好做出了外观相似的产品? 
  如何看待刘强东发寻祖公告,在 AI 时代会不会有更高效的办法? 
  抖音是否正在向社会传递不正价值观? 
  打车软件大战,那些不使用打车软件的人怎么办? 
  网民「辣笔小球」诋毁贬损 5 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被南京警方刑事拘留,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 
  字节跳动和拼多多能否躲过2019年互联网裁员浪潮?为什么? 
  如何评价淘宝网大面积刊登性别歧视广告? 

前一个讨论
东航载 132 人波音 737 客机坠毁,失事前 3 分钟急坠 8 千米,事故发生的原因或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和女生聊俄乌局势怎么样?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