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在渐渐枯萎吗? 第4页

                          

user avatar   hu-da-ye-32-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问题下面各种答案方向一致,我也就安心了,原来这并不是错觉。

从智能手机普及到千家万户开始,这几户就是必然的结局。

微信、各种短视频网站,各种公众号平台。

为了让流量变现,价值最大化,吸引眼球骗流量就成了主要的利益驱动。

这个时候,要做所谓的内容,也就基本上是各种信息资源一糅杂,再加一个惊悚的名字,就齐活儿了——这还是比较良心的内容制作者了。

不那么良心的,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犯不着花那点时间。

甚至各大平台(包括知乎)也有各种各样让你十万加的攻略和教程。

原本写文字发帖子挺单纯一件事情,突然告诉你这玩意儿要量产……

像极了日本成人产业……


土味视频——抖音快手微博;

土味视频再加工——B站;

论土味视频反映的社会问题——知乎……

从开矿,到初级产品,到高级产品,一条龙。

流水化的作业当然会影响创作者的热情。

尤其是洗稿机器人的出现,让人类的创造瞬间价值摊平。

你写了一篇好文章,分分钟肢解再造成百上千篇,让你的文章还没有来得及获得赞赏,就被分尸吃了肉喝了血。

所以在讨论版权的时候,这一块的版权因为得不到保护,也就渐渐消隐了。


社会发展也是一方面吧。

在天涯当道博客横行起点还没开始收费的时候,鄙人不才也爱写点东西。

不过后来突然某一天发现自己除了一点烂文青的幻想,啥也没有,房价跟目前国外的疫情一样马上开始起飞,赶紧买房读研深造。

社会不容许带有幻想的人活得太好,倘若一直活在幻想中,自然是会努力去构建一个乌托邦,但现在显然没有了这么一群人,因为大家都知道,不买房不认真工作,分分钟沦为社会底层。

社会逐渐收紧了链条,让这个乌托邦失去了土壤。

然后滋生出来现在到处收费的互联网吧。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当时的醒悟,我都不一定逛得起现在的互联网了。


互联网毕竟是个由上而下的推进。

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一般较早接触,有这个需求,也有这个驱动。

这群人的属性,至少在当时,还是很有文艺气息的吧。

逐渐下沉的过程中,慢慢被两个马爸爸这样的人发现了商机,更多商人的涌入,改变了互联网的玩法。

玩法改变后,进一步下沉,才有之前提到的大量土味元素涌入。

这不能说不好。

毕竟这个东西不可能一直掌握在知识分子手中,也要为人民服务。

但是由此带来的也是显而易见的负面。

互联网再也容不下理性的思考和讨论,更多的是谩骂和反谩骂,站队和扣帽子。

更像是网络时代版的【那啥】,你们懂的。

所以提到产出这个问题,真要看题主是想问产出什么?

是产出高质量的作品?还是产出高额的收益和利润?

如果是后者,二马都是财富榜霸榜一二名,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是前者,我只能说,是的。

因为最后进来的这群人,还没有学会冷静思考和创作的时候,就被商人挥舞着钞票带偏了路。

而最早进来的这群人,则几乎不怎么愿发声了,也不怎么敢发声了。


人工智能的推送,也是一个大问题。

每天被重复的信息包裹,很难看到不同的观点。

培养了阅读者偏执的性格,固化了他本人的观点(不管这个观点是对是错)。

这样就让人很难交流和沟通。

最后变得越来越对立。

除了站队,别无思想。

互联网这一二十年的发展,并没有让万物互联,反而让万物对立了。

这样,也就磨掉了一部分人想表达的心气儿。


当然,还有审稿制度。

有些东西,你觉得没问题,也许本来也没问题,但就是过不了。

毕竟你在逛的,看似是一个论坛,实际上是一家公司。

真出了什么问题,公司要有经济亏损。

所以审稿的小编通常是从重从严。

久而久之,这条绳索也就越拉越紧吧。


所以互联网不会死,互联网生意会越来越红火,但是想在互联网上找到精神产出,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不买两本书好好的读一读,开个沙龙邀请难得的文青好友,分享读书心得和感悟。

别搞虚的。

现在的小年轻喜欢搞什么古风汉服之类有名无实的东西,我不反对,但真觉得没意义。

也不要陷入小布尔乔亚的情愫里不能自拔。

那种并不比空对空的嘴炮高级。

那种类似乌托邦似的氛围确实很难得了,但如果因此去构建一个假乌托邦,就更可笑了。

历史的东西,终归有尽头,跟不上这个时代,过去了也只是徒增惋惜。

凭个体也无法与这个时代洪流抗争吧,只能保护好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乌托邦,不忘初心,仅此而已。

与诸君共勉。


user avatar   hese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在明显枯萎,其中一个表现就在于现在网上经常能搜到莫名其妙空泛离谱的内容。


比如说,我昨天看论文时,发现秦国的法律中有一条规定,未经阉割的公马不许驾车,我问老师为什么,老师说公马不阉性情暴烈,不好控制,容易出危险。


我就想搜搜有没有视频资料,看看这种公马到底有多危险,如果用其驾车会怎么样。


然后,我就搜到一个视频,36秒,题目叫《公马发情期暴躁不安?牵马的大哥一招让它镇静下来 真是捏把汗!》


我一看,这说的挺血乎,啥招啊这么厉害,就瞅瞅怎么回事吧,于是点进去看了一下,结果啥都没说,就是一大哥牵着马走了两圈,然后两匹马互动了一下,紧接着旁白就“本期视频到此结束,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就感到奇怪,题目里说的那牵马大哥让公马镇静下来的招数呢?视频没提啊。一个文不对题的视频,啥都没说,也无内容,也无美感,摆上来用意何在?


有人说了,你河森堡抱怨什么?人家就是想拍想发,就是想文不对题,你管的着吗?


我管不着,上传什么视频那是人家的自由,但我觉得这种内容特别讨厌,因为它们空泛无物,但又会占据关键字的搜索结果,极大地稀释有效内容,阻碍甚至阻止人们得到真正需要的资讯。


“如何做一份可口的水果拼盘呢?炎炎夏日,做一份水果拼盘是消夏解暑的好方法,可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好了,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内容,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吧?”


这种发际线以下就是脚底板的内容现在随处可见,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整这些幺蛾子,估计是平台为了冲量让Excel表上的数字好看一些,但这种东西大规模扩散开,会让平台失去用户的尊重,也会导致互联网内容的荒芜。


我本想给一种野花画个速写,按照地图的指示走到它所在的山谷,但那却只有扑面的黄沙和焦白的枯骨。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倒不觉得是产出在渐渐枯萎,而是杂草太多,遮蔽了庄稼。

现在也偶尔会看到好文章、好作者,但是因为营销的存在,泛滥的总是那些会营销、肯营销的,占据了流量,挤占了真正优秀内容的空间。同时,也确实有很多优秀的作者不再产出,或者我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产出了。例如有位名为“思郁”的作者,早年在报纸上见过不少他写的书评,非常渊博丰满,还有独到见解,我很喜欢;后来偶然在微博上关注了他的微博,但是近年,他都没有更新了,报纸也少见了,我也再没见他的文章。

再一个是缺少平台。当年博客泛滥的时候,有很多优秀的博主和博客文章,质量不比如今的公众号低,关键是它们在一个开敞的平台,可以鲜明地看到,不像现在的公众号文章那样藏得很深,还有很多要关注了才可见的,以保护之名套了层层的壳子,找出来都嫌浪费时间,更别说去看了。很多平台都越搞越复杂化了,功能上不利于浏览,层层叠叠的犹如要求脱了裤子放屁,形式上逼格满满,本质上多此一举,包括知乎。原来知乎那种简洁直接的方式很方便,现在的功能搞得消耗在没用的操作上的时间和步骤越来越多,如果不是缺少同类的平台,早就弃了。

总之,就是环境不友好,更适合杂草孽生,而庄稼只深藏在杂草窝里,难以寻觅,形成了中文产出衰落的现象。


user avatar   command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方面吧。

首先,在我看来,中文互联网(因为我英语不好,对这一点我也很生气,都怪我小时候相信了《机器猫》里的记忆面包会被发明出来)实际上在重复的是桃花源被打开的过程——换用现在的时髦说法可能就是下沉吧。最早的BBS和瀛海威、早期的新浪、天涯、超大、铁血、Sonicbbs、乃至西西河,到知乎,都在经历一个 “一开始吸引了高端精英人群,在里面发布一些最棒的内容,后来渐渐人多起来,强者们逐渐离开,慢慢变成菜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深深感觉王权没有永恒,也让我知道我是少数派,还是接受现实为好。当然,也有一些论坛有稳固的圈层,对新进人群保持着惊人的严苛,但这样的论坛最后总是沦为拒绝接受现实的上古网络巨魔聚集地。

知乎也是一样。这让我觉得只有低信噪比才是常态,知乎的前5年——那些随时随地让我觉得有50%的文章可读、厉害、对我有启发和有帮助的时光——那种状况是不现实的。但另一个方面,我在其他可以说至下沉的软件——比如快手上也发现了无穷无尽的产出,平衡术、莲花落、背身抛球击中远方、从基础开始建造缩微版本的水泥桥……这些显然也是产出,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产出被很多人忽视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我很难说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在渐渐枯萎。

搞文化相关的工作这么多年,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文化作品这玩意儿很吃土壤,就是个金字塔,基本可以粗暴地把传世作品-优秀作品-普通作品-屎的比例看作1:100:10000:10000000,即,当一个市场有一千万屎作品的时候,哪怕你再觉得不可思议,也会有10000篇普通作品、100篇优秀作品和1篇传世作品。所以我现在觉得,有屎不怕,怕的是一片水泥地。当然很多领导希望直接吃第8个包子,这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user avatar   shi-lei-86-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但是不是最近枯萎了,而是从百度空间转型轻博客,随后直接关闭开始就已经枯萎了。

输出是要有平台的,个人博客和投稿刊文的那种评论网站绝对是深度内容的主力平台,英文互联网上大多数深度长文都是发在这两类网站上的。并且他们都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可以被搜索引擎收录。

中文互联网几乎全盘移动化了,超出手机屏幕一页长度的东西就很少有人想看,没人看自然也就没人写。而且各个巨头的平台各自为政,互不收录,内容推荐过度商业化,用户高度标签化,几乎已经不存在一个中立的、我写了任何东西都能让任何人机会平等地看到的地方了,这对发掘优秀内容是极其不利的,而且对没有商业动机的创作者则又是一大打击。

这个大环境不变,真正能写出有价值的产出的人就不可能想把东西放到互联网上。


user avatar   thinkra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人说中文网络优质内容减少都赖摆渡威信什么的,我并不认同。网站贝岸、注册石明志和天火降临才是问题的根源。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你输出任何内容都有可能不知不觉得罪一些人,而这些人会想方设法地弄死你,而且它们真的有能弄死你的武器。这就很可怕了。没人可以保证自己没说错过话,哪怕当时绝对正确的话几年后也可能是错的,哪怕永远正确的话也可能被人断章取义截一半做个视频渲染成是错的,甚至你没说过的话被人配上你的名号宣扬反正问题因你而起你就是错的。然后你就没了。你错了,并且你没有让历史消失的能力,于是你只能从历史上被消失。

那这和贝岸有什么关系呢?这意味着传播信息的权利不容易获取。生产内容已经要花时间了,传播还要花时间和钱就没意思了,所以大部分生产者还是依赖于平台来传播。而天火不光是对内容生产者,对于平台也是一样有威胁,只是平台比你能力略大一点点,它想活命它可以并且只能在自己被消失之前先把你消失。而石明志差不多就是让你消失得更彻底一些,不要再出现。

所以大家要么从最开始就不说话,要么说了话但是没了,总之反复清洗下去,最后就是没人说话了。剩下的大多是繁殖速度飞快的简单生物。它们其实早晚也会死,只是它们太单调,换了一茬又一茬你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只有隐约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烂。

我并不是说摆渡就没毛病。众所周知摆渡正是运用这套逻辑使敌人消失的战术先驱。但我们确实已经来到了一个就算没有摆渡没有威信大家也可以继续熟练地腐烂下去的时代。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网络越来越干净了。人设有肚脐都得改掉的地方你还能指望啥呢?用眼神交流吧,要什么中文?


user avatar   wangnuon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大家看过刘慈欣的一个短篇小说没有,《诗云》,这是我最爱的一个短篇。讲的是一个超级强大的文明降临地球,它强大到可以凭空纯用能量来产生物质。但当它听了李白的诗之后,却自觉无法做出具有同样抽象美的诗。

然后它为了超越李白,开始用暴力的穷举法写诗,第一首五绝就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它的逻辑是,只要将常用的千个汉字全部排列组合一次,类似猴子打字机的方式,也会作出所有的诗,其中一定也包含了超越李白的诗。

当然,这样的计算量是超乎想象的,所以,超级文明把整个太阳系的物质都拆了做成一台电脑,开始了终极吟诗。

等它满心欢喜地吟完了,却发现虽然所有的诗歌都被自己作完、储存好,但它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将那些超越李白的诗从硬盘里找出来。因为自己没办法写一个能够辨别哪些是好诗的算法,只要这个检索的算法不存在,那么,超越李白的诗就只能静静躺在它的海量数据库里,永远无法让人读到。

讲完了那么一个故事,想说的是,我倾向于”中文互联网的好内容没有枯萎,而是你越来越难找到它们了“。

中文互联网的产出虽不能说是日益繁盛,但在许多专业领域的百科、个人由兴趣爱好做的站内其实保持了大量的高质量更新。高质量意味着受众人数较小,注定了搜索权重也不会高。很多领域若非非钻研很深,我们根本找不到这些内容。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知乎,大量万赞内容重复、纯粹的情绪输出,水平远低于只有几十赞的专业人士回答。

推送算法的终极目的不是找到优质内容,而是留住用户更多的时间。同时,移动互联时代又让人人通网,对精品的需求再被稀释。这就等于说,原先100克水里有10克盐,现在或许又加了10克盐,但同时注进去1吨水,你问这样尝尝水还会咸么?


user avatar   jian-dan-de-dian-nao-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基本就是照抄墙外的,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尤其体现在网剧。


user avatar   ProbabilityCloud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理,网络环境也决定了中文互联网的产出。

为什么?

那我问你,十年前的互联网人群,和今天的是一群人吗?

当 然 不 是 了

曾经的互联网是所谓精英的互联网,人群学历和收入水平都比较高。试想一下周围,十多年前买得起智能手机的(小开同事),二十多年前家里就有电脑的(土豪同学),大概率不会是普通家庭。

而今天的互联网主流,则呈现出高度的“双三”局面,即三线以下居民+三本以下学历。

此处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只是现在主流人群就是这样,是客观事实。不能说退步,也不能说进步,现状就是现状,是一种客观存在。

所以,为什么题主会觉得中文互联网产出枯萎,为什么微博上一些爆料、吃瓜能持续上热搜,为什么有的回答说"现在喷子太多"……

本质上还是因为有土壤,毕竟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就在这啊。

产出枯萎了吗?我觉得没有,反而是爆发了,只是这个爆发的是在量,而不是质。

内涵营养在疯狂的枯萎,内容本身变得越来越庸俗,因为这符合绝大多数“双三”人群的需要。

朋友,在今天,他们才是主流。

你以为你在互联网履历老,什么知乎最早用户、B站lv6、豆瓣2005年注册,大伙儿就得听您哒?

以前大家打架所谓讲武德,那时候,好歹大家还知道武德俩字咋写,现在呢?谁敢说谁就一拥而上,哪还有什么武德?

中文互联网,枯萎了吗?俗吗?差吗?好吗?我不知道。

又换句话来说,你怎么定义好?你怎么定义俗?怎么定义差?

今天能来正经回答这个问题的,很多都回答的不错,各种角度都有,但可能要接受,我们可能已经不是主流的现实。

没什么,大家慢慢都会习惯的。

插个题外话,有趣的是,是什么造成这一切的发生的呢?

我一开始单纯地觉得,是今日X条、抖X、X博的崛起,让原先没有接触互联网的人对互联网有了兴趣。

朋 友 带 着 醉 意 笑 了

没有高通廉价的芯片,一堆千元机怎么会诞生?

没有千元机,普通人怎么会有机会接触互联网?

唔,然也。




                          

相关话题

  目前世界上最快的信息传输速度极限是每秒多少字节? 
  如何看待互联网行业收入远高于其他行业现象? 
  如何看待百度官博公开辟谣涉李彦宏家事传闻? 
  手机种树算履行公民植树义务吗?个人在小区里种树,物业会不会找我? 
  哔哩哔哩在香港暂停交易后,将于 11 月 22 日在港交所复盘,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网站域名不加「www」前缀? 
  闲置资金50万,通过何种理财方式,能达到10%的年化收益? 
  假设苹果和微信相互封杀,剧情将如何发展? 
  腾讯公司是大奸大恶还是民族之光? 
  知乎用户粉丝数排行榜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东航载 132 人波音 737 客机坠毁,失事前 3 分钟急坠 8 千米,事故发生的原因或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和女生聊俄乌局势怎么样?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