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对小朋友们的观察是矛盾的,清华出国率从20%左右直接降到5%了,”坚持计划“的大概是25%。不少人宁愿考研去国科大也不愿意出国了……
这个91%貌似是2020年4月的一个报告,那个时候海外疫情才开始一个月……假设一年内都以这个 速度下降,而一年后仍然坚定留学的人就坚定不移留学了,那么0.91^12=0.32……
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否定中国人民选择的正确道路。
我可以举个身边的例子。
我研究生时有个同学,她在感受到到同组人深深的排挤后(因为争抢科研项目),坚持要去美国读博。
那是美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疫苗才刚刚研发,没有大规模接种。
我问她,你不害怕疫情吗?她说:”比起在咱们组里煎熬,我宁愿去得病。“
现在她在美国已有几个月了。她说:
”如果下午五点以后我还出现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老板会批评我。“
“我现在和另外两个博士共享一个大的实验室,再也不用为仪器打架,起早贪黑,甚至熬大夜做实验了。”
“大家都很nice,我遇到不懂得问题,终于有人回答了。”
“我再也不用藏试剂了,想要什么都有,管够。”
她少发paper了吗?确实。
之前她三个月一篇,去美国后她一篇也没有。
但是,
她开始静下心来研究自己喜欢的方向了。
暂时没有成果不要紧,导师不会催她,学校不会催他,同实验室的人不会笑话她。
她说,她突然找到读博的意义了,原来做研究也可以这么快乐。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宁愿接受疫情的挑战,还是要出国留学。
更:
回复评论:国外没文章回来找教职咋办?凭热爱?
答:
我身边大部分决心出国读博的人,没打算回来。
国内博士生大部分毕业后想去高校,为了高校门槛而狂发paper的那些”勤奋生们“,有几个是真正爱科研的?
问问看,国内的博士生,在花了无数个日夜,发现自己的研究还是没有进展的时候,他的压力估计不是来自于苦恼这个研究该如何改进,而是来自于”没有文章我怎么进高校“,何其讽刺?
唯文章论的环境下,真正具有研究精神的博士生,甚至可能最后连饭碗可能没有。导师会催他,就业压力会催他,他会是身边人口中那个”死脑筋的笨学生“。
据我的了解,我同学在国外博士毕业后干什么的都有,去业界的,开公司的,还有去非洲做慈善的。有一个朋友读博期间一篇文章也没有,但老板喜欢他,要他留下来做博后,继续研究他的方向。工资高高的,老婆孩子也都接过去了。博后还没结束,就有很多公司伸出橄榄枝。
读博不是成龙成凤的途径,是出于热爱。这样更利于催生优秀的研究人员和科研成果。如果你热爱科研,你可以做一辈子,不用担心没学校要你,这才是好的环境。国内在努力了,但是可能还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再更:
关于美国的科研强度:
不能一竿打死一船人。一定是分专业,分导师的。我举例的同学不是top5学校,但是也是比较有名气的学校,生物偏生信方向。她的导师是一位韩国女性。对她很好,还会经常给她带自己做的食物。我也很羡慕很酸。可能有些专业确实需要很努力很拼,这个我不反驳,因为我也没有采访过所有美国留学生。但是如果大家看完我的回答,得出: 去外国读书就不用努力的结论,那当我什么也没说。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