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脑的进化 自我意识的创生》说 10 纳米的东西也有量子性,这本生物书里对量子力学的说法对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任何尺度的宏观物体都有波动性,但那波动性对你要讨论的具体问题不一定构成影响。10 纳米尺度的双层膜和囊泡的波动性决定不了神经的功能或相关回路的动作,不能推导出“量子波函数的坍缩在大脑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现在能支持大脑量子计算的东西基本上只剩磷原子自旋还没证伪。

另一方面,提问者在其他回答的评论区里走了另一个极端。只要你的实验条件合适,大分子的波动性可以表现出干涉之类。

  • 1999 年,人们用衍射光栅让碳 60 发生了干涉[1]
  • 2013 年,人们用衍射光栅让 810 个原子组成的分子量超过 10000 的有机大分子发生了干涉[2]
  • 2019 年,这进步到 2000 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分子量 25000[3]
  • 2016 年,人们让细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量子叠加[4]。2019 年,人们让分子量 1886 的短杆菌肽发生了干涉而没有损害它的生物活性[5]

《脑的进化 自我意识的创生》出版于 1989 年,那时候对纳米尺度的物体谈量子力学是很常见的,试图将人的自我意识或“灵魂”归因于极大规模、高度随机的量子事件(以便赞颂人的自由意志)的想法在大科学家和年轻学生中此起彼伏。彭罗斯在 1989 年出版的《皇帝新脑——有关电脑、人脑及物理定律》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当年就引起另一些学者的批评。

  • 一些学者建立这样的模型的目的是声称人死后意识仍然可以存在。

《脑的进化 自我意识的创生》的作者约翰·卡鲁·埃克尔斯,因“在突触研究中取得的进展”获得 196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那不代表他关于突触说的话都是对的

  • 其实,直到 1949 年,埃克尔斯还认为突触传输的是电脉冲。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他和同事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推翻了这个想法,阐明了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的作用。

参考

  1. ^ https://doi.org/10.1038%2F44348
  2. ^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3/CP/c3cp51500a#!divAbstract
  3. ^ https://doi.org/10.1038%2Fs41567-019-0663-9
  4. ^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smll.201701777
  5. ^ https://arxiv.org/abs/1910.14538



  

相关话题

  为什么著名的物理方程大多很简洁? 
  单个微观粒子有没有温度概念? 
  如果我们穿越到数千光年外,是不是就能用超级望远镜,亲眼看到几千年前的事情了? 
  既然宇宙有最低温度下限,那有没有最高温度上限? 
  既然波长越短芯片制程越先进,光刻机为什么不使用波长极短的伽马射线? 
  为什么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是空间旋转对称的,解出来的轨道却是空间旋转不对称(如p,d轨道)?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量子力学的Dirac符号系统优越性在哪,为什么不使用张量作为量子力学的数学语言基础? 
  如果人的能量是可见的 那负能量会是什么颜色? 
  如何描述二维物理体系的边缘态? 

前一个讨论
地球上的黄金是地球自生的还是来自外星球的陨落?
下一个讨论
一个乒乓球从30楼自由落体下去,砸到一个正在楼底走路的人,这个人会怎样?乒乓球会怎样?





© 2025-04-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