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人数理化学科成绩似乎秒杀外国人,但世界相关的(出名的)顶级的科学家几乎全是外国的? 第1页

        

user avatar   jjjstc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谁给你的自信中国人数理化成绩秒杀外国人的?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科学是有体系的,单个科学家的贡献相比于体系而言就是小量。

你水平再高,没GPU你搞一百年也搞不出先进的AI;相反,如果有一万个GPU随便用,而且后台有各种体系支持让他们稳定运行,那随便组个会写代码的团队都能取得很好的成果。

你看到一个人做了100的时候,一般情况是,他的体系本来就有99,而他做了1到了100,成了SOTA,成了”出名的顶级科学家“。那体系只有50的呢?那你个人水平就得50才能做到100了……如果他个人水平是30呢?你还要喷他一顿,什么辣鸡玩意儿,只有80,我这里刚入门的都能做99了!


user avatar   sunny1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数理化学科成绩并不能秒杀外国人,事实上美国大学的理工科课程压力要大于国内的985高校。国内的课程压力更多来自于教学水平较低且课程教授设计较落后而导致的事倍功半,并不能说明国内的数理化教学水平高于美国。这个道理就像你不能因为IIT录取率低就说IIT比MIT好。

目前来说,国内与欧美差距最小的是工科,这里面小部分学科领域已经实现了反超,但理科只能说是看见了车尾灯,文科是被甩地连人家的扬尘都看不见。而且最要命的是文科目前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要不然就拿传统文化来消费,要不然就输出情绪性观点挑逗矛盾,连已经逐步开始现代化的中医都不如。


user avatar   yilin-wa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人把数理化搞那么难,是为了选拔人才,而不是为了提升国民素质。

应试教育的的特点就是,很简单的原理,可以把题搞得很难。这不是为了普及知识,而是通过试题难度区分学生的智力。

而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基础阶段应该尽可能的注重知识的广度而不是深度。青少年要通过接触多门类的知识,来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成为做题机器。

其实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中学的数理化是陪着学霸学的,白学的,余生基本上都不会用到。所以中国人那一点点数学成绩,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不过是为了应试而白白吃苦而已。

几十年前中国人嘲笑美国人买东西不会算账,现在几个中国人买东西自己算账的?


user avatar   an-de-lie-ze-m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从PISA2015的测试结果来看,当前中国大陆中学生的数理化平均成绩根本没有达到所谓的“秒杀外国人”的程度。参与测试的上海、北京、江苏、广东都是中国教育水平名列前茅的省份。但从测试结果来看,中国学生的数学水平排名低于新加坡、日本和台湾,科学水平排名低于新加坡、日本、越南、爱沙尼亚、芬兰、台湾。假如中国大陆教育不发达的中西部省份都来加入到测试中的话,恐怕结果会更加感人,搞不好就和英国差不多。尤其进入2000年以后,中学理科教育教改昏招不断,尤其是几何方面,某些地方的中学几何课几乎推翻了从当年从苏联学来的Kiselev课程体系,严重影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在中学生的水平比起80-90年代的中学生,水平上下滑的厉害。

当然,这些测试的结果只是反映普通人的数学和科学水平,对高端研究人才的涌现有影响,但其影响并不是最直接的,因为即使整体数学和科学教育水平一般,只要最顶尖的一批学生的程度足够好,还是能维持住前沿科研人才的补充的,整体数学和科学教育水平更多的是影响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的补充。以数学为例,当前本土研究水平最强的两个数学强国,美国大学每年新招聘的数学助理教授大约300多人,法国大学每年新招聘的数学讲师大约100多人,也就是说只要前面几百名学生的水平足够好,已经足以撑起一个数学超级大国了。

得益于中国的巨大的人口数量和应试教育传统,中国中学尖子生的数理化水平还是拿得出手的,每年国际数理化奥赛基本上总分不会出前三。但是这里要考虑一些问题,就是其它国家的科学拔尖人才选拔未必全靠奥赛。比如法国,法国国内的数学竞赛和奥数命题风格差距太大,而且法国搞奥数升学时候根本没有优势,拿了国际奥数金牌也不见得能进巴黎高师(如1989年获得国际奥数金牌的某位法国学生最后就没考进巴黎高师,只考上了里昂高师。)所以就没几个学生认真搞,放寒假暑假随便搞一两个月就直接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去了。还有像德国这种大学门槛低的国家,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积极性也很堪忧。其实就是俄罗斯这种奥数起源地,莫斯科57数学学校、莫大附中、圣彼得堡239中学这种地方,奥数也就是每周上上讨论班,大赛前在强化两个月,训练时间比中国学生差远了。不少学生也并不把精力全部放在奥数上面,比如某位2015年国际奥数银牌,2016年国际奥数金牌的俄罗斯学生,中学期间还在莫斯科独立大学(莫斯科一个培养数学尖子生的机构。)上了七八门课,而且通过了全部考试,这在中国很难想象。事实上在莫斯科独立大学上课的中学生每年都超过两位数。尤其要主要的是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科学研究之间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即便是关联度最大的奥数比赛,虽然奥数获奖学生在初等数学技巧上有优势,进入大学数学专业学习有先发优势,尤其是技巧性比较强的方向,比如硬分析和组合学之类,但这和数学研究之间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奥数无法考察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后来的数学科研和学习方面恐怕更为重要。奥数高手只能算是原材料,至于能不能变成优秀的数学家,中间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距离。

在中学毕业和博士毕业之间毕竟还有近十年时间,博士毕业到能做出重大科研成果,这中间又有几十年的时间,这几十年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但是不幸的是,不需要到博士毕业,到本科毕业的时候,中国的尖子生优势就已经很成问题了。不过这方面缺乏完整的信息进行整体上的分析,但可以从在顶尖高校学习的中国学生的成绩上看出一些苗头。本人仅就数学专业进行一下分析。

以下是巴黎高师某年微分流形课的一个考试成绩统计。为保护隐私,我隐去了所有人的名字,前面标红的是中国学生,虽然一共只有4个中国学生参加考试,但其中包括某位丘赛银奖得主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完全可以代表中国最好的本科生的水准,当然众所周知,巴黎高师的法国学生也是可以代表法国尖子生的水准的,所以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要注意的是,中国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在中国学过这门课程,可以说是来上复习课。而且有的中国学生还比法国学生高出一个年级。在中学阶段,从PISA测试成绩和IMO成绩来看,中国中学生应该还是强于法国中学生的,但在经过两三年的大学学习以后,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从以下成绩统计来看,虽然中国学生普遍处于至少中上的水平,也有中国学生拿了满分20分,但如果看实际卷面得分来看,前三名都是法国学生,其中法国学生最高分517分,比中国学生最高的415分高出了102分,如果换算成百分制,就是差了10多分。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孤例,比如某位曾经在大二期间获得丘赛分析铜奖的学生,在巴黎高师重修复分析课,成绩不过13分。甚至有丘赛获奖的学生,在巴黎读硕士时出现过挂科现象。

另外,曾经有人私下找过国内大一的学生试做过某年国际大学生数学竞赛题(IMC),结果北大最好的学生也不过能做出7道,其他学校就更惨了,虽然这个成绩也还行,考虑到改卷尺度问题,大约能排到二十多名,放在当年成绩最好的圣彼得堡大学也还是能够进校队,但也只是校队中等偏下的水平,看起来中国学生在学习数分线代这个阶段,优势可能已经被削弱了。我个人推测,到了大学阶段,中国大陆尖子生的数理化优势可能已经开始削弱了。当然这只是相对法国、俄罗斯等先进国家而已。而且要注意的是,中国大陆最顶尖的尖子本科生可能未必比台湾强多少。从国内的丘成桐数学竞赛的情况来看,唯二大一就拿纯数单项银奖的都是台湾学生,比如去年拿奖的台大的吴博生。据本人所知,虽然台湾中小学教育水平自李远哲教改以后水准下降的厉害,但是台湾的科学班还是培养出了一些尖子生的,比如建国中学科学班的学生,高中就去台大上课,在大陆,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条件。

从国内教学要求和训练强度来看,当前国内最顶尖高校数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和训练强度高于美国最顶尖大学,但低于法国、德国、俄罗斯最好的学校。再看次顶尖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将来应该是科研后备力量塔基,中国可能也不如这几个国家人数多。比如德国光是波恩大学一个学校,选修代数几何课的本科生某些年份甚至能达到60来人,我怀疑全中国加起来都未必有这么多。甚至德国不算最好的哥廷根大学的数学系,大一下必修实分析,大二上必修微分流形,这点中国没一个大学可以达到。至于中国大学从前的老师俄罗斯,那就不用多说了。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的毕业标准,中国没那个大学达得到,虽然中国最好的学生去莫大列大估计也算是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但是考虑到莫大和列大加起来每级500人的规模,中国在中学阶段相对于这三个国家的尖子生数量优势到了本科阶段,应该已经完全不存在了。我个人认为,问题可能是出在是中国的大学缺乏淘汰机制,给学生的压力实在太低。外加教授水平不怎么靠谱,所以甚至考试命题水平也不怎么靠谱,就算搞淘汰,搞不好是劣胜优汰。

在本科和硕士阶段(或者说美国制度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阶段),严格的教学和考核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可能最后能成为科学家的学生是少数,但是假如各个年级的学生程度不够好,那么会拖慢整体教学进度,让教授被迫降低教学难度,也不利于发掘学生潜力,毕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们要知道,如果说基础课还有成型教材可以让学生自学,前沿课程则因为和科研前沿贴近,经常并没有什么成型教材可以让学生自学,如果只是给一堆文献让学生学,则不易在短时间抓住重点,假如有老师讲课,让学生快速形成一个框架,再自学相关文献和专著充实,这样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但老师授课也要考虑学生的程度,没有大量高水平的学生聚集,光有大批的高水平的教授聚集,这样的教学也很难理想。而大量高水平的学生,则必须依靠制度性培养机制来批量培养,而不可能是一对一的个别培养。以数学学科为例,哥廷根、莫斯科、巴黎这些曾经和现在的世界数学研究中心都是在聚集了大批优秀的教授的同时,也聚集了大批优秀的学生。而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对学生采用了非常严格的教学和考核制度,从而实现了高水平学生的批量培养。比如德国和德语区,以及和德国在高等教育制度上一脉相承的俄罗斯,考试一大半人不及格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仅宽进严出的德国大学如此,即便是如莫斯科大学、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圣彼得堡大学、苏黎世联邦工学院这样学生经过严格考试选拔才能入学的学校也是如此,而且假如一门课三次考试不及格,这个学生就会被退学,这就是所谓三振出局的制度,此外学生要想毕业不但要通所有课程的考试,取得要求的学分,还需要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学位考试,并且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答辩,这样才能成功毕业,最后顺利毕业的学生人数常常不足当初入学的学生的三成。如此相反的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和冷战时期,也曾经有比较严格的教学,后来美国科学的快速崛起,不仅仅是二战导致一大批欧洲科学家去美国避难的缘故,也和这一时期美国本土科学人才不断涌现有密切关系。而到了冷战后期,美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中小学到大学都纷纷降低要求,尤其是大学出现所谓的Grade inflation趋势,如Princeton大学,1969年平均GPA仅为2.83,到了2014年已经增加到3.39。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在50-70年代,获得菲尔兹奖的美国数学家比其他国家都多,而自2000年以来,纯粹由美国所培养的菲尔兹奖得主仅1人,而法国和俄罗斯所培养的菲尔兹奖得主均有4人,虽然冷战结束后大批俄罗斯数学家去美国,充实了美国大学的师资力量,然而此消彼长的态势依然非常明显。

然而很遗憾的是,90年代以来,这种Grade inflation的趋势也蔓延到了中国,甚至一些国内顶尖的大学,考试也越来越简单,学生做题也越来越少。整体上说,虽然现在的学生的眼界比同校的前辈们更宽,但是基本功却并不比同校的前辈们更好。虽然部分优秀学生对自己严格要求,借着信息时代的东风,利用网络上获得的国外顶尖大学的教学资料和引进的外文教材,让自己基本功扎实程度甚至超过了80年代的尖子生,但更多的学生却并不是如此。

到了博士阶段,情况更加不妙。一者,相对于俄罗斯、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以色列、英国等数学强国,中国本土的靠谱导师非常有限,只要看看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过报告的数学家人数就很容易发现这一点。排除2002年那一次,北大和中科院放到世界范围内,找出六七十个导师队伍比他们更强的学校并不难,教授自己的科研都做得不怎么样,带出来的学生自然也不会很靠谱。比如像原来中科院数学所的田一超这样在国内同代人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去德国波恩大学也就是相当于副教授的W2教授,听说今年应聘巴黎十一大的正教授还没成功。而分散到其它国家去留学的中国学生面临语言、生活习惯、教育系统适应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实相对于这些国家本国学生是吃亏的,尤其是在找导师的时候。所以几个关口一卡,中国的学生到了博士阶段,要出头就已经难上加难。

此外我们就不多说中国科研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评价制度中过分偏重论文数量、杂志和IF,实际上根本就不鼓励年轻科研人员大胆创新,尤其是数学、理论物理之类可能需要很长的科研周期才能把东西做出来的学科。此外这还导致一个很糟糕的后果,就是中国国内很多学校的科研方向十分奇葩,比如有很多人研究半群理论、有很多人研究矩阵论、有很多人研究什么模糊数学,都是可以很快上手灌水发论文,但基本上做不出什么重要结果,也确实没做出什么重要结果的方向。与此同时,甚至某些有数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的学校,搞代数几何、代数数论的人都找不出,反而有一堆人研究这种冷僻又做不出重要结果的方向。而像偏微分方程这样既重要又容易上手的方向,就出现了人满为患的局面。据说长三角地区做偏微分方程的数学工作者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总之就是研究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方向就做的人少,反之就人多。什么方向可以短平快出论文,什么方向就最受欢迎。这样浮躁而不端正的科研态度,很难做出什么重要的工作。以上种种原因的联合作用,导致了相对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和中小学的水平,中国出现的顶级科学家十分稀少。


user avatar   tie-sh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对于上学时候最大的回忆是什么?这个答案会告诉你结果。首先,你的某一方面成绩好,肯定得在这方面有先天性的优势爱好在里面,比如数学成绩好的人,他就有对数学公式有异于常人的理解能力。别人想破脑袋也背不下来的答案,他能轻易找到计算方法。这同样适用于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

本来,顺着这条人性的基本路子开头,是不分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的,那就是无论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罢,他都首先得有相应的天赋,才有可能在擅长的学科方面胜出领先别人的一步。

但接下来分出中国人和外国人最大区别的一步出现了。这也是中国人只有表面成绩而无实际大师,外国人成绩不昭彰,但是一出便是大师级的原因。

中国的教育制度,是逼你等而齐之,用什么来衡量你在某一行业里的成就,不是以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程度,而是以你对这个行业里的标准答案答对了多少分数。所以,你们读书时候最大的回忆,不是你对自己喜欢的学科产生了什么样具有个性化的理解,从自己喜欢的学科当中悟到了什么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而是不断重复的照抄标准答案,不断重复的强化记忆一堆已经被前人无数次演示过的内容,你以后是成功还是失败,不在于你对这门你所热爱的学科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程度,而在于你有没有记住足够多的标准答案。你是不是数学天才,是不是物理大师,是不是化学达人,衡量你的最大标准是什么?是你能不能达到考上清华北大的分数线,而考上清华北大的门槛,不是你对数学物理化学的热爱程度,而是看你能不能把标准答案复述清楚。

所以,中国人对物理化的好坏程度,最后就只剩一堆凭记忆标准答案得出的分数,只要你够高分,社会就承认你是这个学科里最优秀的那部分人,如果你不及格,那你哪怕对这个学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你也是失败者。

外国人走了另一条路。他们能够按照自己初始的兴趣给你一个顺其自然,深入思考的机会,而不是逼着你去背诵前人已经得出的标准答案。只要你真的对自己喜欢的学科有深入的了解,能够从中得到与众不同的成果,并且写成论文让懂行的学者教授评判,得到肯定以后就会承认你的努力方向并且给你相应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刻意打压和贬低你,认为你的考试分数惨不忍睹,就不配入门研究,一个以唯分数论,通过标准答案来衡量你的成绩,一个以兴趣为导向,通过创造性和深入理解为导向,彻底激发人的创造性,结局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中国人的成功,是停留在以记住前人多少标准答案的基础上,出来的尖子生除了知道已有的答案是什么之外,他可以完全毫无自己的个性,外国人是真的顺应了从业者本人的内心,让他们深度发掘自己感兴趣和所热爱的方向,那一旦获得承认,必然就包含了创新成果在里面,所以,论成绩,中国考生无敌,但若论成就,外国人始终占据着大师级的位置,虽然同样需要天赋才能入行,但一个抑制天赋,一个顺从天赋,从而便有了高下。


user avatar   lu-lu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年有好事的记者跑到大学里面,采访很多高中奥赛班获奖保送大学的人。

结果惊讶的发现,这些人都换专业了。就是数学奥赛冠军不再搞数学,物理奥赛冠军不再搞物理。这些奥赛班获奖人员在一开始搞奥赛的时候就知道,这东西就是敲门砖。为的是出国,找工作,赚钱。而不是什么勇攀科技高峰。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早年中国人穷而精,数理化被当作了饭碗;父母给买了房的00后中国人,可能会出几个傻子,把数理化当玩具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夜之间,收到这么多回复,实在没想到。 但有几件事情想澄清; 第一,本人不是公知,也不配更不想当公知,别给我扣这个莫须有的大帽子。第二,说科研投入不够的可能是问题,但我觉得不是主要问题。我在科研一线工作,国外的科技巨头干过,国内的科技巨头也干过。我从没见过灯塔国有哪个州政府可以像中国这样免费送地皮(还是北上广),每年大把大把的给钱,帮你找买家不计较回报。 灯塔国州政府给我的主要印象是又要加税了。 这里外里中国政府的资金支持多大,有人想过吗?尤其是那些闭着眼一天到晚骂资金支持不够。

干科学研究的人都穷,最起码美国也这样。在美国的我就见到天才少年放弃名校phd去大厂当码农的,而且数量不少。 但是,世界之大,总有人是想做点事不在乎钱的,比如张益唐。 而这个社会能做的是给他一个宽松的,被尊重的环境而不要从KPI,社会舆论上逼死他们。 而且,顶尖科学家不在多,一两个中国就能受益很长时间。

======================================

坐标北美top 50的计算机专业。去灯塔国之前听到最多的就是,中国学生只善于应试教育,不善于动手实践和钻研。中国学生只善于讨巧,不善于攻艰难的重大课题等等。美国高校的课程考核,比起中国单一的试卷模式,更是五花八门。有动手类型的 (如编写一个简易的操作系统内核或者直接去攻击别人的网络),试卷型的 (大家都熟悉)以及研究型的(课程内容就是读论文并在过程中寻找idea,课程结束写一个短论文或者海报)等等。而在几乎所有的热门,难度大的课程的考核结果下来,中国人都名列前茅,最起码前三名都是中国人。我的导师就曾经这么说过,美国人社交能力强,印度人非常的用功而中国人真的是很有智慧(intelligent他用的是这个词)。所以有些高赞的回答,说什么中国学生不厉害。先不论mit, 斯坦福以及CIT的华人含量之高。就我周边的几乎所有实验室中,中国学生都起着领头或者最起码中流砥柱的地位。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如此之聪明,国家投入如此多,最后我们的收效却很有限。我觉得最根本原因就是中国整个价值观导向实在是不符合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中国社会给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规定了非常明确的评判标准;什么:三十而立啦,女人是不是剩女啦,男人有车有房才是成功啦等等。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价值观。而科学研究,他其实是个以过程为导向的体系。没有人在整个过程中能够预先知道结果是什么样的,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总结当下并慢慢纠正。因此,如果走科学研究这条路来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无疑是一场赌博。而且赌输的可能性非常大。就拿计算机来看,近50年巨大的成就尤其是那种将其转换为商业利益的,用一只手就能数的清。

人都是世俗中人,能够撇开社会而独立生存者,那真是少之又少。而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门槛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重大创新往往是一个团队,x86是谁发明的,cuda又是谁想出来的,我们只能说出公司,而非个人。我们可以要求一两个人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却不能让上百号人同时这么逆流向前,最终来达到所谓成功。

而西方是个虚无主义的盛行的国家,在这种文化下,往往大家只论是非,不论成败。因为压根就没有衡量成败的标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张教授和蒋教授,同样体系下教育出来的人才,遭遇了同样的挫折;但却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下,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user avatar   ceng-bing-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就问错了,秒杀不了,还被反杀。

中国典型本末倒置,初高中学的太难,大学比较放纵。德国美国那种反着来。

因为回头想一下之前在国内初高中搞那么难根本不知道干啥,还理解不了,一上大学全忘了,大学及格就行反正能毕业工作没问题。所以之前学的空有一身本领,用不到,逐渐忘了。

后来去德国本硕连读了一下,根本就不认我们国家的课,重修了德国大学的高数Mathemtik 1、2、3那才叫人头秃,以及这边发动机原理挂科率常年50%以上,学完了德国就业也看大学成绩,然后直接运用大学知识工作,所以企业技术越来越牛,国家科研力量也越来越厉害。

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永远是个人能力之下的平均科研水平,而不是只看那个几个高精尖的人。

总结一下,不管是教育还是生活,工作,其实国内真的是吃了欧美发达国家吃不到的苦,过的还远不如别人。




        

相关话题

  爱因斯坦的宗教观是什么? 
  数学家们用不等式做什么? 
  如何看待 Science 杂志对美国疫情的首席科学家安东尼·福奇的采访? 
  为什么吸管里面的液体比杯子里面高? 
  为什么菲尔兹奖没有诺贝尔奖在公众的影响力大? 
  为什么一线明星能赚那么多钱,而一线科学家却不行? 
  是什么导致中国的科学进程落后于西方的? 
  如何评价我国学者首次在氧化物薄膜中直接观测到「斯格明子」? 
  项目/学生/经费/Paper,青年科研人员倒在哪关? 
  圆周率中各个位数字是不是「均匀分布的」?比如取 100 万位,是否每个数字出现次数都在 10 万左右?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花几千元去听音乐会?
下一个讨论
游客执意接触幼狮被阻后当场撒泼,致幼狮展提前结束,不文明行为该如何控制?





© 2024-05-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