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青岛求实学院一老师因用棍棒体罚犯错学生被开除,事后却发短信鼓励被打学生「不要有负担好好读书」?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这类老师都是注定被时代淘汰的人。


老粉可能知道,我爸妈都做过初中语文老师。

我爸,属虎,土匪版南昌三浦友和,腕力尤强。他当年在走廊咳嗽一声,鸡窝一样的教室立刻安静。

靠的可不是什么软言好语,靠的是把书卷成短棍,照脸抽,再拗的学生也熬不到第三下。

我妈,一米五几的个子,年轻时瘦巴巴的,大概十七岁就开始上课,面对一群高她半个头的孩子。

她虽然没我爸狠,但也是攥着教鞭抽,吓得身体发抖也不会停下。

所以你可以想象他俩是怎样教育我的。

如果我被叫家长,是爸去学校,那我爸的固定节目就是从老师办公室开始暴揍我,一直把我揍到教室;

然后我开始收拾书本,这算个小小的中场休息,这时候班主任一般开始立场软化;

我收拾好书包后,他继续揍,一巴掌一巴掌把我扇到学校门口为止。

如果是我妈被叫去学校,肉体上的打击会轻点,但精神打击很重,因为我妈一般会让我当场跪下。

我跪下后,我妈加入老师们的队伍对我进行批判,而且声泪俱下,仿佛精神创伤比我班主任还强烈十倍。

骂个一小时,我人麻了,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回应;老师们也麻了,办公室里跟开了诉苦大会似的。

回家之后肯定还有一场男女混合双打,按下不表。


很传统,很落后,很粗暴。

但他俩不敢说桃李满天下,至少也是二三十年后还会被学生们恭恭敬敬地请过去。

我妈如今信佛,一要云游道场,朋友圈问一句就有学生来安排;我爸回南昌时随口问一句,学生们组织了一场小五十人的大宴,争先恐后在他面前喝趴下。

原因很简单:当年只能这样。


九十年代不是今天,学生要跑偏,可以偏得很极致。

那时候录像厅里是会放毛片的,歌舞厅里是会卖摇头丸和k粉的,游戏厅里是真的有大哥会组织你去偷窃抢劫的。

社会一直是个大染缸,但那时候这个染缸几乎没加盖子。差点的学校的老师如果不用尽手段,就真的会看到自己的学生去坐台、去做贼。

我爸妈的学生里也有一些早已不在人世,横死。

而且那时候学生家庭也没多少退路。如果考不上好点的高中和中专(当年中专包工作分配),学生真的要去种田。

不是现在抖音里的那种,是还要交农业税和村提留的那种。

女生更惨,直接结婚,十七八岁生俩娃,一辈子框死。

春风化雨冬日可爱?一个班六十多个孩子,你哪来的时间菩萨低眉?

当年做普通初中的老师,你真得有这种觉悟:你是在和这个时代抢这些孩子。


甚至包括我——作为他俩的儿子我是真的有点心理阴影——都不好对他俩的教育方式有太多怨言。

老粉知道,我初中偷过学校图书馆的书、偷过学校电脑室的内存条、在佛山鸿运电脑城卖过毛片。

我右手第五掌骨有处愈合不好的骨瘤,就是当年打架打出来的,用力太狠把掌骨打骨折了。

没有他俩这么“严谨”的家风,我也很难说自己现在是啥样子。


所以,时代变了。

我爸转行早,我妈退休前那七八年也基本佛系。

现在做老师,最忌讳为学生着想,因为学生家长和社会再也不会给你这个授权。

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初,我国基层教师真是道德光环加满。又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理念,又有“人民教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几乎没有学生敢还手,家长更是直接出让“父母”这个身份:“老师您一定要打他,我是太忙了,您来,别客气”。

现在老师只是个职业,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不要让书本里的情感溢出到行动上。

你按照规矩来,学生是好是坏,他们的家庭自己会承受,你不担任何意外;你一时上头觉得要对学生负点什么责任,教的东西稍微定制化一点,言辞严厉一点,甚至上手。

有任何万一,都是你担着。

多数学生不会对你有什么记挂,他们只会记挂自己那点花季雨季的“自由”;家长们也不会领情,毕竟是宝贝孩子;学校更不会保你,因为教育局开了一万次会强调学生在校的健康安全。

现在别说打,稍微严厉点的言行都会被学生的手机记下来,然后被微博上的热心网友们一批判,你就是众矢之的。

除了确实有天赋也有意愿的学生可以上点心,彼此互相成就一下,别的孩子就算了。不是“等社会教育他们”,是“只有社会才能教育他们”。

严格来说,现在的老师已经不允许做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他们只能做“教学者”,提供教学服务。“育人”这事,少掺和。


总之,随着老师和学生、家长、体制的摩擦增多,老师的“服务业从业者”的性质会越来越强烈。

等到老师这个职业彻底祛魅的一天到来,这些新闻就会成为历史里的笑谈。


user avatar   58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上学时老师就跟我们说中国是欧洲+非洲,到了今天总算是进步成欧洲+亚洲了,这种政治正确与事实矛盾表现为社会撕裂和阶层互不理解。

我们可以用各种程序正义和爱与和平的方式去理论化什么是正确的教育,事实上这些只不过是中产阶级教育观,他可以用手头的财富用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对孩子投资。

现实是中国仍有大量留守儿童和底层缺乏管教的孩子,我们都清楚送去职教的生源质量水平。爱与正义是要投入资源的,没有足够资源想要管住并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积累,必要的强制性管理措施是必须的。

我觉得增进了解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打嘴炮,而是让声讨者亲自去职教体验一下生活,近距离与学生和老师沟通,而不是靠网络抒发自己的抽象理想。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老师也放弃和解,主动要求走司法程序,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发生了什么,有点社会洞察力的人都清楚。

和解=经济补偿


如果连艺人都能恬说自己是“高危行业”,那教师也是如此。

古语说“言传身教”,

当下只可言传,且话不能太重,点到为止,自有一套“教育辞令”,

比如这几个学生有爆发力,行动力强,是性情中人,

老师如实转告家长就行了,

家庭是第一教育,这些辞令家长懂就懂,不懂也不强求。


很多老师有点陷入“自我感动”情节而不能自拔。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话有道理,但是是在过去,

那时候高门大户请个先生,就教自己一两个子弟,管吃管住工资还不便宜,三节一寿学生家长带着礼物来拜谢,这才有个教不严师之惰的责任,

穷苦人家给孩子某个生路,找个师傅学手艺,都是儿徒没工钱,出徒还得分一半给师傅,死走逃亡伤一概不管,写了拜师契按了手印的,打骂那是常态,

即便是乡里乡亲,请个教塾先生,一班十几个孩子,那也是有学田供着开销,各家各户摊派,足够老师一家温饱了,戒尺打手板还是荆条打屁股,家长也没有来闹的。

想让老师操心,先看看钱给够了没,环境是什么环境再说。

在职校这个岗位,这么干真不值当的,

从不和解也看出来了,

要是工资高,事业编,怎么也得拼个保编制调任吧,编制肯定是值钱的,赔钱了事,

而钱都懒得赔,直接走司法,验伤拘留,爱怎么判怎么判吧,

说明家里真没钱,就算留个案底大不了以后出来换个别的行当干,反正不会赔钱的。

小老百姓何苦为难小老百姓呢?

也别抱怨家长缺德,

在当下一条铁律就是,证据确凿的打人,那就是往对方家里送钱,

除非自己的生命和至亲的安全受到威胁,任何时候都不要有暴力行为。

成年人这点道理应该懂,何况是老师。

永远永远不要动手,

哪怕是职校,只要教育好这一条,就算是功德无量了。


user avatar   song-lei-52-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让子弹飞,再说个反调,

短信截图是老师手机截的,

这事就有点点变味了。


user avatar   ming-jing-mo-xin-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又来劝退,或者说,劝进了。

事发的学校百度一下,全称是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多层次,多学科,综合性的普通民办专科院校。”

事实上最近曝出的好多教育方面的破事,都是职校专科。

我不得不说一句。到了专科这个地步这个环境,哪怕个人再想上进,可能同学就没那个素质了。

而在专科院校里面混出来之后去当兵,已经是一条比较稳妥的出路。上周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面对面,选题就是中职生,其中采访的一位男同学提及未来发展路线,就说自己打算毕业后去当兵。

我们不提这个老师的教育方式是否过激,也不提之前这几个学生的行为该如何管理,我想说的就是:

别让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沦落到专科职校这一步。


user avatar   shui-mo-qing-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实话,我觉得职校的老师很难做

因为就我的观念看,职校的好多孩子真的很难管教,而且他们根本不听老师的,甚至会做出很多违纪的事情。

我想问作为老师究竟应该如何做呢?



放任自流,还是恨铁不成钢,希望他们不要误入歧途呢。

究竟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式。

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老师体罚了学生。

但是看新闻还是要看全面一点。

对老师体罚了学生。

老师的体罚确实有点重了。

用小木棍打了手心,打折后用折扇继续打手心,然后用铁棍打屁股,造成2人轻微伤。

是,你看着觉得老师体罚确实重了,但你了解事情经过,就会觉得面对这样的学生,究竟应该如何做呢?

有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真的能意识到错误,愿意好好学习和做人?

老师在自己开除的情况下还为学生着想,其实可见体罚并非是他的目的,他还是很爱自己的学生的。




我们来看看学生做了些什么。这件事真的全怪老师吗?

11月16号,三名学生在校外与别人打架致人受伤,被送到派出所。

而这位老师与被打者协商,最终将赔偿金从3万减到了8000,并把3名学生保释出来。

这也是为这三个孩子的学业和未来工作和生活着想了吧?




但是这几个孩子领情吗?认识到自己错了吗?

他们三人见保释出来没事了,就要喝酒庆祝一下,选了饭馆喝酒,回宿舍晚了,被统通知到李老师,才被体罚的。




真的是恨铁不成钢啊。

三个人完全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喝酒庆祝。并且完全没有感谢这位老师为他们做了什么。

并且这个老师还为学生求情,不想影响孩子的前途,觉得他们还是孩子,不该被这么开除,愿意让自己做那个坏人。

如果了解完事情,还完全怪罪老师体罚不对吗?

他不仅敢于担当,犯了错就承担自己的责任,还为学生求情,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是,他如果真的不是爱孩子,为孩子着想的话,他完全可以放任不管,干嘛还去派出所,和受害者求情,为学生求情呢。

他要是在佛系一点,也可以不对三个学生有任何体罚,但他估计也是太受不了这几个孩子,太恨铁不成钢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老师明明一片心为了孩子,被开除确实可惜了。

我们更该深思,对于这样跋扈的孩子,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更好,才能让他们有所改变呢?

而老师其实也有很多苦衷。

学生难管教,家长不理解,老师的苦谁来解?






我是觉得凡事都怪老师的时候,也要想想学生该如何做好一个学生,甚至是学生如何做好一个人。

一个乡村支教老师抖音@小张老师(id:Lxiannv)他支教结束都舍不得走,因为那些孩子都很可爱,他们敬爱老师,那些学生会偷偷给他写“情书”,表达对他的喜欢,喜欢向他请教问题,放学想要和老师一起玩,家里长了香瓜还想着带过来给老师吃……

更重要的是,做了错事会向老师承认错误。

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会舍得苛责,甚至是体罚吗?

那些学生都很可爱,犯了错误会自己认错,下课后会让小张老师陪着玩。

小张老师后来调令下来了,但是学生们都舍不得他走。有的小孩哭,有的给他写信,后来他被这些小孩的真诚感动了,没有离开这里。

然后他把他们小孩的日常生活发在了视频里,让更多的人去关心山村小孩的生活,并且给山村学校捐了很多东西,给小孩们捐了足球鞋和修操场的钱,让小孩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更好。

所以我觉得老师和学生的好其实是相互的,就学生尊重老师明事理,能做人能成才,老师才会去更好地教育学生,爱护学生,这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事情。

这个新闻里的学生和家长是不是更该反思自己?

承认错误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5173205858684928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木棍打断了用折扇抽,抽不过瘾用铁棍打。

你要说这老师是大耳窿我都信。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师太圣母心了。

这类孩子,就应该被拘留,被开除。

让孩子的父母管理这类孩子。

让法律去惩罚。

老师没有孩子的监护权,也无法替代父母管教这类孩子。

家长不感恩老师,还能投诉把老师开除,可见这种孩子的家教。

把害群之马清理掉,才是对正常学生的保护。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将来这几个孩子不坐个牢,真对不住自己家长的培养。


user avatar   bi-li-qian-re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李老师,开除赋闲,蛰居家中,静坐煮茶,推窗望远,回首这一段往事,仰天长叹,老泪纵横,口齿不清,哆里哆嗦的叨念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良久,斟满一杯苦酒,一饮而尽!

李老师老矣,老到忘记了现在是21世纪20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李老师太把自己当老师了,固执的认为自己的良苦用心会有人懂,固执的认为传统的为师之道值得坚守,固执的认为自己作为严师,已经做到了极致,一定会让人铭记…,而且做到了相当的“仁至义尽”,即便事发后依然以发短信的方式鼓励“高徒”们“不要有负担好好读书”,…。岂知这一切,全部都成为了一个笑话,而且铁定背上了“迂腐”的骂名,细细想来,李老师又是何苦?!?!

李老师啊李老师,为了这几位“高徒”,真的值么?你哪里是用棍棒在教育人,你是在用一把老骨头在当棍棒使,老骨头敲断了,未必能教育得了人。当时就该省省的。不是您的铁,您不要枉费心劲的锻炼其成钢。

这是一起典型的不“与时俱进”学校教育失败案例。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文章《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 
  如何看待上海两名小学生打闹引发爸爸约架:一人头被敲破,警方已介入? 
  有什么特别悲壮(悲凉)的句子? 
  TED 哪个演讲最打动你? 
  男子卧底天津重点小学配餐公司,称「厨房脏的像厕所粪坑」,该如何保障学生食品安全? 
  如何看待香港一教师网课上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要帮中国禁烟”? 
  校学生会让部员罚站挨骂合理吗?该怎么办? 
  如何看待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幼儿园小学增加男老师,解决男性「女性化」问题?增加男老师数量,会带来哪些影响? 
  可以用"汉服"替代现行学士服成为新“学士服”吗?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小县城里创业好不好?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ecfa续签?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胡锡进卸任环球时报总编辑,将以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身份继续工作?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