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社会科学有哪些成果受动物学,生态学启发?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是有不少,例如:

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已经在科学界站住了,你可以自行搜索。

但是,题目里那个吹 25 号宇宙的文章纯属反面教材。

你不看看那文章下的评论么。

或者看我发过很多次的这个:

在题目里列举这么个玩意,让人不得不担心你能不能看得懂正常的回答。


受限于动物的可操作性、可观察性、看起来的神经系统复杂性等因素,过去人们一直觉得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和行为范式去研究社会性的神经本源。后来大家发现昆虫那几十万神经元的脑就可以进行各种复杂判定、表现出多样的行为乃至视觉自我识别能力。所以,有人提出,搞不好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就足以探究社交欲望的神经机制。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岩课题组围绕果蝇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和分子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他们开发出以果蝇为模式动物的高通量社会亲和行为范式。2020 年,通过大数据量分析,研究人员首次证实果蝇具有稳定且强烈的社会亲和行为。

  • 研究发现,仅在同时消除果蝇的视觉和嗅觉功能时才能显著降低其社会亲和行为。
  • 利用神经元沉默及光遗传学激活手段,研究人员发现果蝇中央脑区蘑菇体γ神经元(KCγ)在社交动机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激活 KCγ 神经元可以提高果蝇的社会亲和行为表现,抑制 KCγ 神经元则会抑制果蝇的社会亲和行为表现,效果立竿见影。
  • 为探究介导社会动机的神经环路,研究人员采用 t-GRASP 和 trans-Tango 等实验手段,发现果蝇的嗅觉信息是通过蘑菇体的 α/β 神经元(KCα/β)传输到 KCγ 神经元,视觉信息则是通过第五层扇形体神经元(F5)传输到 KCγ 神经元。

总之,该研究揭示了调控果蝇社交欲望的重要神经环路,为深入解析动物社交欲望的神经机制、理解人类社交相关情感障碍提供了关键的突破口。

2020 年 10 月 22 日,朱岩课题组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题为 Social attraction in Drosophila is regulated by the mushroom body and serotonergic system 的研究论文,介绍了上述研究成果[1]

参考

  1. ^ 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朱岩为论文通讯作者,副研究员孙元捷和博士邱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论文其他共同作者包括博士李霄楠、程亚鑫、高山,博士研究生孔凡晨和研究员刘力。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相关话题

  是否真可以靠吃货的方式解决物种入侵型生态危机? 
  愚公移山了之后会对地质板块有影响吗? 
  如何看待白鼠无限繁殖实验? 
  五千年前到现在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吗,具体是怎么变化的,据说古中国犀牛分布殷商时期犀牛所能到达的北界? 
  「读书无用论」为什么会存在? 
  柳树在地球上存活多少年了,远古时期有吗? 
  考古队去挖掘人家古人的坟墓真的好吗? 
  为什么外星人会侵略地球是成熟的观点,而外星人帮助地球人类实现星际大团结是幼稚的观点? 
  微博上热议的「自我复制」的小龙虾是真的吗?假如是真的,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 
  北大博士生冯军旗的论文《中县干部》是否有悖学术伦理? 

前一个讨论
宇宙中有没有算刚体的天体?有没有观测到贾尼别科夫效应?
下一个讨论
人类情绪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