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北京市教委出台《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提出要加大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力度,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1页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当时念书的时候,4个导师,3个学生。三个大办公室,都给我们钥匙。其中三个导师的办公室,两个导师经常来,一个导师经常在国外。不过我们基本上比导师去的早。

昨天James webb发射,我们最早做Chandra工作的时候,2G左右的数据,那是拨号上网的时代,移动硬盘40G要近1000人民币,需要做固定资产的时代。国外的老师把文件切割成40M一个的小文件。我申请了10个附件能达到50M的免费邮箱。一早去下文件。差不多一星期能拿到一份数据。那时候教育网的数据是1M,1元钱。2G,差不多是青年教师2个半月的工资。房价,顶配的楼盘3000一平,我业余兼职写篇300字豆腐干楼盘软文,稿费300。所以只能想各种办法取数据。

而下载最快的时间就是早上,大楼6点开,基本上6点就跑去开计算机,取数据(宿舍也没有计算机,没有校园网,没有拨号上网.........)

但,真的是轻舞飞扬的生活啊。拿到数据,处理,分析。窗外的高楼还没建起,远远能看到市中心的标志建筑。导师来了,就讨论文章。再各自工作2小时(导师一般8-9点来,12点左右一起走人,去食堂)

所以,看到现在出来新的计划,年轻人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真的好羡慕,好羡慕啊!

现在的学生,会不会6个导师,两个学生呢?

非常非常好奇。




  

相关话题

  夫妻二人年总净收入30w,在北京,打算要孩子,还想在帝都买房。会有个什么样的生活呢? 
  如何评价大学里的“北京学派”和“衡水学派”? 
  除了NASA,还有哪些科研机构科普做得特别好? 
  如何评价上海交大计算机系的保研事故? 
  博士大论文能把两个相关性不太强的课题融合成一体写出来吗? 
  如何凭借 1000 元月薪在北京活下来? 
  如何评价 2021 年高考各大高校录取通知书?有哪些亮点? 
  如何评价方舟子发文指证饶毅与管坤良实验室涉嫌论文造假? 
  科学研究中「天赋」和「后天训练」哪个更重要? 
  读研/博时哪件事情影响了你对做科研的看法? 

前一个讨论
2021 年你坚持最久的运动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有没有什么关于初雪的文案与句子呢?





© 2025-0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