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经济学项目,打算做学术,研一(博一)应不应该花较多的时间打好数理和经济学基础? 第1页

  

user avatar   reinhardtj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应该是 @缄默的老橡树 半年前邀请我回答的,我也已经给他和 @慧航 的答案点了赞同。今天跑过来回答纯属烦的时候怒翻了好几页时间线,发现居然没几条我感兴趣的内容,有点伤。

下面进入正题:

做学术”这个说法其实挺模糊的。我在此假定你指得是在学术界谋得一个教职并且不轻易转行。那么一个自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帮助你谋得一个教职?

研一的三高课,在师资足够强的学校,一般由3~6位老师担纲。其中讲微观的1~2位老师一般是做纯理论的,讲宏观的1~2位老师中至少有一位做DSGE,讲计量的1~2位老师很可能有至少一位是做理论计量的。

换句话说,你研一三高课程中接触的老师,核心竞争力中基本都包括数理基础强。所以有可能产生一个错觉:如果希望找到教职,必须要在数理基础上向研一教三高的老师看齐。

我不认为这个努力方向是错的,我想指出的是:这其实不是唯一的努力方向。

经济学在理论一端,目前越来越全能。原来认为不可能在经济学框架下解释的一些社会现象,现在也渐渐地在经济学框架下找到了解释。同时,在实证一端,经济学目前的发展方向是方法和framing越来越严谨,数据口径越来越微观。事实上,在实证研究那一端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样也可以构成竞争教职的核心竞争力。

据我目前的感受,实证研究那一端的核心竞争力——对各种数据库和数据“生产”方式的熟悉,对各类数据分析和提取工具的熟悉等——要建立起来,也非一日之功。感谢国内万恶的毕业发表要求,我之前也想去做一点短平快版本的实证研究,但尝试了几次以后发现我在这事上非常抓瞎,算了一下未来预期的时间投入,似乎依然不会让我更早毕业,于是就没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了。

我的另一类经历也能佐证“数理基础并不是唯一有用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看法。我也和一些做实证研究的老师聊过,可以明显感觉出来他们的数理基础并没有做偏理论的研究的老师强,甚至还没有我强。但是看他们做的研究,结合我自己之前尝试的经历,我能明白,我如果想追上他们所做研究的质量,并不是靠拍个大腿说“我要做实证研究”死磕几个月就能追上的。

所以,尽管我还是个没毕业的博士,尽管我并不能完全说清楚走实证路线竞争教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博士训练和一年多的科研操练,我开始明白做实证研究需要的积累比发出来的论文所展示的要多很多。如果一个博士生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主动放弃建立数理能力,在折腾数据上很早就开始用心积累,未必不是一条可行的竞争教职的道路。

但是问题在于,很难把这类早定方向的人和啥东西还没学会就按照道听途说的“学术潜规则”来混着的人区分开来。两类人嘴上说的话可能差不多,但前一类人博士毕业的时候很可能手握优秀的研究,同时积累了做实证研究的能力;后一类人做了一些水文章,但找教职时一问三不知。在最坏的情况下,你只有在找工作的时候才能弄清楚,这些研一不好好上三高的人里,到底谁在裸泳。

所以,你面临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要不要打好数理基础,而是要不要裸泳。从你的描述来看,如果没想清楚就盲目把重心从课上挪开,很可能就是裸泳而不自知了。

如果情况真是这样,那么不妨先认真把三高上完,别的先不管。如果能感知到自己在数理能力方面上限较低,同时也不愿放弃搞学术的职业规划,再去培养实证研究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也并不迟。就怕自己明明比较优势在数理那块,结果因为听了谣言心里发毛放弃了,那是最可惜的。

最后,数理基础好有没有用?还是有用的。容我吹个NB:这三年来我发现,我在博士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玩意,于是我看的和看懂的稀奇古怪的论文要显著地比别人多。虽然暂时还没变现成理论文章,但是我对变现的可能性并不悲观。


user avatar   siji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柏林墙推倒以后东西德真的彻底融为一体了吗? - 邹博文的回答

不是经济学专业,对两德合并无力回答,但是有关两德统一的公法事实的错误有必要指出。

现在讨论两德统一的问题。事实上,从来没有过两德统一,只有东德灭亡。1990年6月,东德政府决定引入西德马克来拯救陷入崩溃边缘东德经济。在之后的几个月内,由于经济无法改善,愤怒的人民走上街头,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不愿意向人民开枪,政府迫于高压,自行解散。此时,1990年9月20日,全世界再也没有东德政府这个名词了。政府解散后,旧有各州纷纷独立,并最终仿照60年代萨尔州的例子,加入联邦德国,西德议会一一批准,才有了今天统一的德国。世界历史提到10月3日两德统一的日子,其实是照顾东德人民的感情。这在当时是联邦德国和几个州之间的事,东德政府已经在半个月之前不复存在了。

这一段不符合史实。东德政府并不是自行解散,而是根据两德条约的法定步骤,这是柏林墙倒塌后一步一步地来的。

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提出分阶段建立德国邦联(还不是联邦)的计划。

1990年2月13日,华约与北约成员国外长会议做出决议,规定东德大选后成立的新东德政府就可以开始统一谈判。

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大选,西德基民盟支持的东德“德国联盟”获得胜利,成立了新的东德政府。此时的东德实际上已经不是彼时的东德了,“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的几句话无从说起。

1990年5月18日,两德政府签订了第一个国家条约,确定了货币、经济和社会的联盟。货币联盟于7月1日起生效。

1990年8月3日,两德政府签订在两个德国境内举行全德议会选举的准备与实施协议。这个协议又于8月28日得到修改。

1990年8月23日东德国会通过了东德各州以州的身份加入联邦德国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为了符合基本法的规定才按照德国传统上的划分恢复各州;早前的1952年,为了便于统治,东德的历史上的5个州被划分为13个专区。这也是形式上的,东德五州真正建立起民选政府是统一之后的事情了,各州纷纷独立的说法无从说起。直到统一后的1990年10月13号,东德五州才进行了第一次州选举。

1990年8月31号由两德签署第二个国家条约确认两德统一,这个条约确定了两德统一的具体形式是东德解体、以各州的名义分别加入联邦德国。(Vertrag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Treaty betwee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rman Unity)

然后两德同四个占领国进行谈判,并于1990年9月12日签订有关修改德国国际法地位的“二加四协议”。

总结:东德政府解散并不是崩溃式的,而是根据相关宪法性法律和国际条约进行的法律步骤。

参考资料:康拉德·黑塞,商务印书馆,《联邦德国宪法纲要》第68-74页。(Grundzüge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 Auflage, Heidelberg 1995 (Neudruck 1999),pp95-98)

德国自神圣罗马帝国崩溃后的统一问题,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上被称为German Question。可以去Google Scholar查找。

手边有两本英书可以推荐。

Peter Alter的《The German Question and Europe:A History》和Dirk Verheyen的《The German Question:A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Geopolitical Exploration》

中文书可以参考玛丽·弗尔布鲁克的《德国史:1918-2008》

这几本书的最后几章都是讨论两德统一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写作的年代也比较新,都是2000年之后写成或者最新修订的。




  

相关话题

  9岁男孩经常思考沉重哲学问题正常吗? 
  如果给你500元预算购买开学用品,怎样配置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学习和生活体验? 
  你最大的性格缺陷是什么?你是怎么反省自己的? 
  艺术生应不应该跨考研究生? 
  如何评价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w? 
  如何评价明太祖朱元璋? 
  博士师兄总是拉我(研一男)工作到12点多,怎么办? 
  国务院学位办明确「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学位证书具有同样效力」,这意味着什么?将产生什么影响? 
  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我也刻意带孩子体验生活,但是孩子还是不会写作文? 
  如果你是一个初中老师,班上有几个完全不想学习的同学,你会不会努力去改变他们,还是果断放弃?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知乎上部分精彩的回答,未得高赞且排序较后?
下一个讨论
辣椒未传到中国前,川菜菜系有赖哪些具强烈味感的辛辣刺激性调料支持?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