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勤斋”是什么地方?
乾隆三十七年的一天,六十一岁的乾隆皇帝下令翻修宁寿宫,打算将这里定为他退位太上皇之后的燕居地。这座宫殿几乎被他改造成了一个紫禁城的缩影,是紫禁城的城中之城。乾隆朝宫殿建筑的精华荟萃都汇聚于此,这个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在此有限区域力图集中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宫殿建构,殿阁楼台亭斋轩馆无不具备。
“殿曰养性,轩曰颐和,堂曰遂初,室曰得闲,阁曰符望,斋曰倦勤”
在倦勤斋建成之后,乾隆曾在符望阁内题诗中写下“耆期致倦勤,颐养谢喧尘”,表达自己退位后的期望,希望自己退休后放弃权位,惬意生活。倦勤斋之名称正得于此诗。其正中前檐下悬乾隆御笔"倦勤斋"额,取"耄期倦于勤"之意,显示这里是太上皇的憩息之所,凝聚着乾隆皇帝渴望像大舜一样的倦勤归田之梦。
而此刻平行时空的巴黎圣母院还处于平静之中,尚未在十七年后的法国大革命期间遭到亵渎与破坏,而三十年后,它会被一个叫做拿破仑的年轻人重新赋予宗教之职,并在日后成为这个年轻人加冕称帝的地方。
但在2019年4月一个本该如常的周一,法国的地标性建筑巴黎圣母院在维修期间发生重大火灾,塔尖坍塌、玫瑰花窗烧毁、也吞没了人类800年历史。
雨果曾在《巴黎圣母院》写下:“时间和人使这些卓绝的艺术遭受了什么样的摧残?关于这一切,关于古老的高卢历史,关于整个哥特式艺术,现在还有什么存留给我们呢?”
我不禁开始思考,科技能为文物做什么呢?
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传统博物馆一旦发生火灾、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文物损失是不可逆的,文化遗产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系统中,能提升文物保护的科学性,有助于文物的长期、持续、完好保存。而且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物,经过时间和风霜的洗礼,大多是斑驳残损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通过数码相机或摄像机全方位采集图像,经过计算得到每个点的三维坐标,实现每个画面的高精度重建。利用三维模型的深度,可以高精度重现文物的细部特征,从而实现文物的还原。
例如面对剥落严重的敦煌壁画,腾讯就曾通过深度学习敦煌壁画病害数据,形成自动识别并添加图示的一整套算法,打造出高效的AI壁画病害识别工具,提升了修复速率。
也正如巴黎圣母院虽然在火灾中损毁严重,但建筑历史学家安德鲁·塔隆赛生前用激光扫描的巴黎圣母院数据成为了修复的希望。在第二届“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巴黎圣母院的修复经验首次在中国公开。巴黎圣母院重建项目中“数字数据”工作组的负责人利维奥·德·卢卡分享了如何通过数字制图、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去修复这项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文物被保护和修复后,我们会面临下一个问题:文化如何传播和普及。文物虽然被贮藏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中,但文化不应只停留在博物馆里,文化应该走出去,文物作为承载文化的媒介,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和了解。
如今正值嬗变之年,文物数字化开始提速,2020年疫情以来,博物馆行业也在传播层面真正拥抱了数字化转型。
想必去年大家宅家隔离时不少人都“云游博物馆”过。线上展览是科技与文化完美结合的一个试举,它实现了人们足不出户全方位观赏文物的愿望,一方面方便无法出行的大众,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文物可能遭受损害的风险,可有效拓展展品的展览空间,创造美好的视觉体验。
线上展览的成功也为线下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展览中给出了思考,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也越来越成为一股文博界举办展览的新潮流,数字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纹”以载道正是很好的范例。
在故宫里无论是古建筑的屋檐、墙面、门窗上,还是展厅中的陶瓷、家具、织绣上,随处可见华美精巧的纹样图案。星辰祥云、龙凤瑞兽、瓜果蔬木,这些纹样是生活场景的装饰,更汇聚了古代艺术与工艺的精华,展现中华审美与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
因此这场展览以“纹样”为主线,以数字技术打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纹”物世界。
展览有不少科技亮点。应用裸眼3D技术,打造比实物放大22倍的“文物”装置,通过营造春、夏、秋、冬的四季效果,让文物动态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们可以观察到实物展也无法感受到的细节。
提问中提到的“倦勤斋”,也是首次线下数字化复原:凭巨幕透视通景画,复原倦勤斋的真实场景,观众只要戴上AR眼镜,就可以动态地欣赏四季变换中的百年戏台。隔绝现实与虚拟的帷幕徐徐开启,乾隆的绮梦真实地出现在眼前,这甚至是在真正的倦勤斋里都无法得到的沉浸式体验。
尤其再配合全景声技术,为展览赋予了多元空间感,例如流水声、鸟叫声、夏日雷声等等,不同声道实现全息声场的精准重现和渲染,让观众在声音里感受时空的变换。
这就是技术赋予文物的意义,让文物可以更好地“表达”。观众能更沉浸地在文物场景中,被抹去了真与幻的界限。尔时,清风徐徐。虚实变幻,落英缤纷。乾隆,这位勤勉的君王,为社稷与天下操劳了数十年,盼望着有一日能徜徉山水田园间,与民同乐。群山环抱,流水潺潺,鸟鸣鹤舞……然而他再渴望倦勤归田,却从来没有在倦勤斋居住过一天,退休之后他仍然居住在养心殿把持朝政,倦勤归田意味着放弃权利,这是高居庙堂之上的乾隆的皇帝一生无法到达的彼岸。
而在数字化的今天,我们得以步入乾隆皇帝的归隐之梦中,那道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藩篱被冲破,古建筑中的世界在我们面前成为了“真实的”存在。
当然,这已经不是故宫第一次和腾讯携手探索文博数字化了,从2016年起,一方面通过‘新文创’打造了古画会唱歌等刷屏级作品,让传统文化成为年轻一代的潮流文化;同时以‘新科技’助力文物数字采集等数字基础设施,并打造数字故宫等微信小程序,让文物在云端触手可及,以及这次亮相的倦勤斋,都是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在传播严谨的历史文化。用科技助力文物保护与传播,我想这正是“科技向善”的一个重要体现。
当与逝去的时间打交道的博物馆拥抱未来,历史在这一刻有了别样的延伸与意义。文物数字化的提速发展不仅是对文物的修复与保护,更丰富了传统展示手段,给博物馆提供了新的展示思路,拓展了文博数字化的新业态。
苏联女诗人茨维塔耶娃有一首名作,题为《致一百年过后的你》,她在诗中大胆地想象,会有一位手持玫瑰的英俊男子去寻谒她的墓地。
如果文物会在历史的洪流中受损、失落甚至湮灭,那么至少我们还可以依靠科技去保护它,靠数字技术手段去传播和呈现它,这是科技发展下的我们这一代人能为这些古老的文物做到的事情。百年、千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依旧可以在博物馆里拜谒历史河流对岸的时空。
1.这类数字化展示近年来逐渐普遍了:2017年出现了文物数字展示墙,可以实现全高清触控大屏的文物展示;2018年出现了沉浸式体验平台,已经实现了360度虚拟仿真环境,还可以用肢体动作和虚拟环境互动。腾讯的入场标志着这一领域之前的格局会被重组,当然,这也取决于腾讯自身对这一领域的规划和推广力度。
2.这类虚拟展示最直观的优势就是类似于数字孪生。实体文物的展出会收到各种限制,比如书画怕强光,瓷器玉器需要严格的运输等等。数字虚拟展示可以直接用文物数据+光学效果带来肉眼近似实体文物展出的体验,而不给文物带来展出安全风险。这样可以降低展览举办的成本。而且数字化展示长于氛围的营造,一些原生考证清楚的文物,就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还原出原生环境,把文物直接置于还原场景中,便于理解。
3.数字技术还可以超越肉眼。我们在实体文物展出时欣赏文物要透过展柜玻璃,这个距离普遍在20cm以上,这样一些文物微小的细节就难以看清;还有一些遗址规模很大,超越了人类的视觉范畴,通过建模出来的虚拟模型可以让人整体对遗址有个宏观的把握。
4.数字技术还能超越文物本体。一些文物的纹饰会被掩盖在整体当中,数字技术可以把这些纹饰提取出来,无论是做比较研究还是展示都很方便;一些古代建筑的数字模型是可以拆解的,便于观众了解正常参观时无法看到的结构。
5.从目前看,“纹”以载道基本实现了数字技术对藏品虚拟还原的阶段,部分实现了提取文物要素进行重构。未来的发展将在3.和4.的领域更加深入,关注文物更加细节和整体的方面。另外会根据观众参观的行为进行更为高层次的交互,目前肢体交互还不太敏捷,相信未来在提高精度的情况下,表情、眼神、行走等方面的交互展项都会出现。
6.再有就是这些展览的基础设备还会提高,数字化展示文物的基础是高精度数据的采集,目前的技术大概是一件文物几分钟就能采集完毕,精度可以小于1mm,未来还会更快、更精确,数据库的结构也会更优化,管理更方便。
7.如果从博物馆领域的角度来看,虚拟还原、数字重构之后的发展阶段,就应该是数字再藏,目前的数字技术还是服务于展览,未来将出现在博物馆学原则基础上,重写形态的真正的数字博物馆,这也许会在元宇宙空间中实现。
作为12月18日开展就赶紧去看了的人,我要大声说:“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是最“硬核文艺”的展览!
这是故宫联合腾讯首次通过科技将数十年数字故宫成果搬到深圳进行展出。
如果说航天人起名展现的是中国人的浪漫,那文物修复师用科技复原故宫文物,展现的就是中国人最硬核的文艺范儿。
整场体验以“纹样”为主线,利用科技创新性,打破空间边界,呈现了故宫文物的艺术“微观世界”。
那“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最“硬核文艺”的是什么?
问就是全感沉浸式文博互动空间里丰富的互动装置和美轮美奂的艺术设计。
展览融合腾讯多媒体实验室的沉浸式渲染技术、QQ音乐全景声技术、腾讯优图实验室图搜技术,从视觉到听觉打造硬核视听盛宴,展现“最文艺”的故宫。
说到这墙裂推荐打卡问题中提到的倦勤斋。这是倦勤斋首次通过线下数字复原对外展示,现场佩戴AR就可以走近乾隆砸重金打造的退休居所。
亲眼看到时会不禁发自内心感慨,谁被科技的“硬核文艺”折服了?哦,是我。
除了一饱眼福,最大的感触还是科技修复文物所展现的精妙。
通景画等精致装饰,通过科技呈现在眼前,形式虽然“硬核”,但身临其境感受的是古老文物的精致秀气,这种“硬核文艺”带来的刚柔并济,更易于我们普通人去理解乾隆为什么对倦勤斋爱的深沉。
也了解到更多有关其背后隐藏的知识和奇思妙想,以及以前实物展无法分享的文物修复知识。
u1s1文化与科技是“双向奔赴”,没有比这种融合更适合表达故宫文物艺术价值的方式了(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嘛)。
而且乾隆爷要是看到自己的杰作,千万年后仍被完美保存并呈现,也会感到甚是欣慰。
以上纯个人作为观众,从文物鉴赏层面感受到融合带来的好影响,弊端目前还没发现,小伙伴们可以评论发表下见解。
至于现场展览还有什么吸引人的?一两句真说不清。
毕竟展出的每个数字化文物都来头不小,故宫遴选出的“国宝”,小到器皿装饰,大到故宫建筑,高精度的三维立体呈现文物全貌及其纹样细节,分分钟让人明白什么叫“硬核文艺”,什么嗯啊的叫惊喜!
现场还有故宫最大裸眼3D文物,净高5.3米的巨型裸眼3D装置可以将文物高清放大22倍,除了仰视文物带来的震慑感,文物身上的纹样细节美,肉眼看的是清清楚楚。
文物漂浮好似跳舞般跳跃转动,灵动巧妙的视觉效果更是别有情趣,这是科技赋予文物“重生”的能力,也是“硬核文艺”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