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年纪大了还能继续热爱摇滚吗? 第1页

  

user avatar   gu-zhao-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嗯,买房车练鼓的我来了,这个问题全网应该我最适合回答。

但是先说啊,从我嘴里出来没啥好话,因为你这个问题描述我越看越窝火,心想这种问题我才不想回答呢,但真憋得难受,今天我终于王八搬家-憋不住了,接受我的吐槽吧。

先罗列一下你遇到的问题啊:

  1. 岁数大了,由于打鼓社交生活逐渐减少;
  2. 就打鼓一事与社交圈及家庭内部舆论无法达成一致,所以被催婚过程中夹杂对打鼓的负面评论,且让你感觉到自己无论在先天家庭环境还是后天社交圈都格格不入;
  3. 自己非常喜欢打鼓,但先天家庭不支持作为职业,当前事业稳定但与打鼓无关;
  4. 羡慕继续玩的朋友,不玩儿的占多数,所以你骑墙不知道选哪边儿;
  5. 打鼓被邻居投诉,老问题了,不典型;
  6. 想装鼓房,男朋友不支持且输出负面评论;
  7. 最重要的,被环境pua,男朋友和家人都觉得你打鼓像伞兵,所以你现在不知道咋办。

其实这些问题任何一个鼓手,只要不是家财万贯、住独栋别墅有地下室、装修鼓房不缺钱、大学学啥没人管、钱多得没地儿扔,都会遇到你的这些问题,甚至都不是啥问题,都能解决。首先指出,通篇除了练鼓没地儿这个最大的硬性问题,其他问题都是你自我意识过剩造成的社交不和谐。我逐一回答并给出解决方案,中途飙脏话希望你忍着。

1)你今年才23岁,除非你和小学生比,不然和岁数不沾边儿。而任何能做成事情的人,都需要有足够独处的时间,所谓君子慎独。看到你说学了十几年鼓,但是心态还是特别烦躁,我就暗戳戳想估计你打鼓打的也不咋地。因为你现在做任何事情以及任何决定,都强依赖你的社交关系给予你的评价,所以你可能以前并没有给自己留出足够独处的时间。而练鼓是需要绝对大量的时间进行高效练习,基于你依赖社交的现状,说明你时间投入不够。好鼓手从来不怕独处,不做无效社交,不混圈儿。你见过天天出去喝大酒不练琴,上台就能来Guthrie Govan的吉他手吗?扯淡。所以假如你还想在技术方面精进,建议杜绝无效社交,增加练习时间,提高练习量,练习过程中摒除杂念保证效率;

2)家人、配偶、社交圈对于你打鼓持负面及打击态度,挨个说。首先家人不支持,说明你在已经23岁的情况下并没有独自做任何小决策的绝对权力,这就说明你有可能在物质或资金方面还依赖原生家庭,所以父母仍然具有话语权。你现在出去租房打电鼓是个很好的决策,之后随着工作年限增长、收入提高,你对原生家庭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父母也就无法干扰你的决策了,以后只会干涉你类似吃喝嫖赌抽等挑战公序良俗的行为,家里鼓房就别琢磨了。

其实好多心里没AC数的小孩儿都有类似想法,那就是:“老子是个夺么有个性的人啊,别人都不喜欢摇滚,而我居然出淤泥而不染品味高级艺术细菌爆表,怎么能不让我搞摇滚呢?挣钱那是爹妈的责任,他们想掐灭我的艺术道路就是大逆不道。周围人有一个算一个,谁不让我搞摇滚谁就得死!”示例如下:

你要知道玩儿乐队从来就不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业余活动,而是高技术、高沉没成本的一项准专业活动。别的乐器不说就说打鼓,你以为咱们像吉他贝斯手似的跟家插个耳机就能练琴吗?你买得起鼓可买得起鼓房吗?你买得起住宅楼你买得起独栋别墅吗?告诉你,打鼓是除了管风琴以外练习成本最高的乐器,对先天投胎技术,后天赚钱技术,都有极高门槛,所以好鼓手才如此稀少。别拿贵族活动当烂烂大街爱好了,年纪小技术好的鼓手无一不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富二代。你家庭条件不好?那抱歉你自己赚别墅和装修地下室的钱。

所以你要记住,父母、家人、配偶以及邻居,没有任何义务配合你玩儿音乐,支持你是情分,不支持是本分,你父母没有任何问题,虽然你出来住了,但也要常回家,拎点儿吃的喝的多陪陪父母,你已经是个有收入的社畜,别再干十三四岁叛逆期的事儿了,做个人。

再说男朋友。我很想知乎惯例撂一句:分手,下一题。但这个建议对其他人也极具价值,那我就讲一讲,这个建议就是:

练习任何风格以及任何种类的乐器的乐手,吉他贝斯鼓三大件儿尤甚,一定要以组乐队的标准寻找配偶 ,坚决杜绝与没有任何音乐细菌的人群交往甚至走进婚姻的坟墓。

就是这么绝对。其中道理很明确,那就是任何已经熟练掌握一门乐器的乐手,音乐已经完全融入到生活当中,随着时间推移所占比例只会越来越大。假如配偶音乐不敏感,那你们的生活理念和分歧也会从裂缝发展成悬崖。

首先,练鼓是你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生活之余需要打鼓放松精神。但是这会占据很大块时间,练习时无法同时和他人交流,那么配偶是否能接受你下了班就不理他直接往鼓房里钻,并同时制造长时间、分贝极其高的噪音?

其次,拥有自己的乐队,日常需要排练,一周最少一次吧?想玩儿的好一周排两次演一两次不过分吧?就这一周三四天就没了,长期下去你的配偶能否忍受独自一人生活?而且男乐手都解决不了这事儿,你一个女鼓手就能解决?说的不好听的,出来玩儿队儿心术不正的乐手你就没见过?占相当可观的比例吧?而乐队生活日常就是和队友相处时间和配偶差不多,你保证你男朋友不吃醋?你保证不和队友擦枪走火?因为队儿里有女的解散这事儿没少见吧?所以你需要的是一个不但懂音乐,而且技术水平相当高的乐手男友,让队友看了就绝望内种最好。除了理解你支持你的乐队生活,还会在业务水平上帮助你。最近我看国乐大典第四季,有对儿弹中阮的CP就特别好:

显然这女的弹琴都是男的教的,男的技术全面压场,说白一点儿,这叫罩得住。所以这女的要出去组乐队,男的大不可能吃醋,也不可能一天到晚瞎杰宝担心媳妇儿被撬走,更不可能指责你的队友是地痞流氓;

再说生活方式,这一点最重要。就算乐队生活过得去,你和配偶之间自己的时间干点儿啥?你做饭打扫卫生跑步瑜伽得放个小曲儿吧?人家嫌你吵不过分吧?好不容易年底了,你说咱俩买票去看演出吧,Dave Weckl 来 Blue Note 演出了,人家说不去,好不容易放三天假租个房车出去烧烤看景儿多好啊,哦对还有搭帐篷,这不是又尿不到一壶了吗?看个演出过分吗?不过分。好不容易放假练练鼓过分吗?不过分。那旅游吃烧烤过不过分?也不过分。

但是赵老师我就觉着一放假就知道吃喝玩乐,毫无精神追求的人就是行尸走肉。你是不是也这么想的?没关系,别怕得罪人,说出来,大声喊出来:

不懂音乐没有追求,大放假就知道出去吃喝玩儿乐的都是行尸走肉!

你想,他一个就知道上班儿吃饭睡觉的普通人,能理解练习后进步的快乐吗?能理解演奏的魅力吗?能理解摇滚乐疯狂释放的荷尔蒙吗?能理解一名乐手渴望死在舞台上的痴狂吗?不能

一年两年没关系,三年五年呢?你别管对方条儿多顺,盘儿多靓,一准儿掰B。因为咱们乐手,就是和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强烈不兼容,练习时间越久、越深入,兼容性越差。所以从生活方式引申到最重要的精神世界上来讲,不论对人生目标的设立人生追求的过程、还是生活方式的填充方法,乐手就是和普通人有生殖隔离般的隔阂。

而你现在和男朋友发生的分歧只是初现端倪,相信我,以后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坚决不能、也不要和不懂音乐的人共同生活。当然,在男孩儿女孩儿都青春少年风华正茂的时候,有很多令人欲罢不能的肉体诱惑,谁都把不住。但你一定要记住不是一路人不尿一个盆,玩儿归玩儿别当真,一定要找同类。你想啊,你要找个弹吉他跟SRV的男朋友,不但不反对你练习排练演出,还没事儿能跟你Jam一段儿美不美?你要再进一步找个打鼓跟 Joy Jordison 似的男朋友,不但能跟你一起练鼓,还能指导指导你,没事儿开个大核跟你一起 breakdown。什么叫做选择大于努力?这就是。

所以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男朋友,就让他带着帐篷和烧烤消失在地平线吧,分手

这时候就有人蹦出来说我也是乐手啊我媳妇儿也不懂音乐,我们现在感情倍儿好,对于这种人我只能说你再过几年试试看。过几年也没事儿?那你弹琴一准儿是二把刀,别瞎掺和我们乐手的事儿;

男朋友锤完了,再锤一下社交圈儿,社交圈的处理分两部分:

一个是朋友,一个是职场。

从你的描述来讲,你的朋友圈也大比例不理解你玩儿鼓。那这就涉及到无效社交了,既然你是那么一个拿鼓当生命的人,为啥你的朋友都不是乐手?甚至连音乐都不懂?你是不是要清理一下朋友圈了?

假如这个人对你日常生活工作有帮助,那可以留下,但是你要知道,这种互相帮助的“朋友”并不可以交心,只不过是利益交织的社会关系。如果你以后想高效利用这种朋友,就不要做一些“朋友”不理解或者与他预期不符的事情,或者做了,比如你对于打鼓的狂热,就不要让他知道了,交往过程中如对方无感或者有抵触情绪,应该停止向对方表述你的兴趣爱好,转而引导对方说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而让对方认为你理解他,进而达到一定程度的情感共鸣,这也是成年人世界一个社交小技巧。

假如这个人即对你工作没帮助,生活里还总吐槽你打鼓,给你带来负面情绪。我们成年人一般管这种朋友叫做网络文明敏感词。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拉黑。

再说另一部分也就是职场社交。从文中配偶部分的阐述可知,我们乐手普通人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我给你的建议就是:

不要在职场上交朋友,不要向同事开放除加班秀电脑以外的其他朋友圈,不要让任何同事和上司知道你打鼓的这件事。在职场上,摇滚青年的标签不是buff,是debuff。

以上建议除最后一句,都是人尽皆知的职场小Tip。而最后一句,你想,你连策反圈儿外男朋友的能力都没有,你凭什么认为能用一两年、三五年的时间把一群和你有利益关系的陌生人转化为热爱摇滚的朋友?在职场这个如履薄冰的地方,你发一个钓鱼的朋友圈儿都有可能遭致领导反感,你凭什么以为把自己打上了“搞摇滚的”这种扣分标签儿还能在职场上如鱼得水?“搞摇滚的”这四个字你知道对一个社畜是什么意思吗?那就是叛逆、不合群、消极响应领导号召的代名词。你说赵老师你这个人内心太阴暗了,我有足够信心用实际行动努力工作进而转变他们的看法。那你干脆不让他们知道你是搞摇滚的不香吗?buff 抵不住没 buff,没buff 抵不住 debuff 知道吗?你有加班的工夫转变过两年就是纯路人的同事,回家多练鼓不好吗?而且真正冷酷的现实就是:我们就是和普通社畜不一样,他们能承受内卷和精神的禁锢,而你不能。

太内核的例子我就不举了,大家也知道赵老师我以前写代码的。我记得最清晰的一件事就是在自如上班期间(就那个甲醛房二道贩子),我脑子短路,个人主页上写了公司名。然后有次和乐迷对线并拉黑后,人家特别熟练地拨通了自如400电话,说你们公司有个打鼓的程序员在网上骂人,你要是不处理我就上微博黑自如。然后我顶头上司以十倍光速定位了这人就是我,为啥,因为好死不死公司大年会没鼓手我就去救了个场,效果还特好,然后全公司都知道我会打鼓了。

上图为证:


然后你就知道以后上司、同事、下属对待我的态度了。当然了我现在已经是职业乐手,没有任何老板,我就能毫无顾忌地网络点名儿,但是你不行。所以:

自如新房甲醛超标全都是真的,套房隔断也是真的,政府查隔断逼人退租是真的,自如公寓开放空间不开放漏水都是真的。还有熊林,你有空管我上班儿穿不穿凉拖儿能不能做点善事少拿租赁合同当抵押资产坑社畜。

哎,不上班儿就是爽。

最后,给你一点儿建议。音乐美好,人生苦短,交值得交的朋友,玩儿好玩儿的音乐。除此以外,不要到处标榜自己是一个鼓手、一个摇滚青年,做好本职工作、照顾好家庭、多筛选同好、避免无效社交。

这样一来,除了父母要一定程度的隐瞒外,朋友、职场、配偶都在你的可控范围内,也就不存朋友圈儿倒逼你放弃打鼓的情况发生了。而你当前的社交失控,也正是我特别想(但是知乎不让)斥责你无能的原因。

3) 关于社交方面写得有点儿多,接下来说把打鼓当做职业的事儿。实际上你在知乎上已经算比较靠谱的了,有的是刚学了几个月半年的被琴行老板忽悠去当老师的问题:

除了以上这些内容,我的建议和社会主流建议是一样的,那就是:

不要以打鼓这种门槛高、回报低、市场需求量极其小的行业作为初始职业。

首先,打鼓这件事儿太难了,门槛太TM高了。你自己也练了十几年,总该知道这件事儿的难度吧?总知道自己和世界顶级鼓手的差别吧?赵老师我也打了十几年快二十年鼓,上班也十几年了,专业技术过硬,社会经验丰富,据我所知,打鼓是我遇到最难的事情,比写代码啃算法导论刷LeetCode还要难上两三个数量级,因为这是一个极度要求知行合一、执行能力强的事情。你现在太年轻,就不算小时候的无效学习时间,你在大学学的也不是这个专业,你能保证自己的技术超过绝大多数职业鼓手吗?能进入行业就碾压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吗?你能在连练鼓都不能保证的前提下做出牛逼的乐队吗?你要是做不到,抱歉,这个行业只有金字塔尖的人才能吃饱饭。在你技术变得足够好之前——假如这件事可以发生,都要无止境地练习基本功。

其次,所谓职业鼓手天差地别,只要以此为生,都算职业。那么你是想当街边培训机构的老师,每天哄一堆幼儿园的小朋友拿电鼓打水果,还是做DW国际代言人?哦你要求不高,只要给钱就行,因为你热爱打鼓?可以啊,你就去琴行代课呗,工作日晚上周末教动词大次,工作日白天排课卖鼓发传单。练鼓?备课?你想多了吧?你看琴行老板像做慈善的吗?干几年下来工资没涨,除了动词大次打得比以前好,不可能有任何进步。但你已经没精力练鼓了,又需要这份工资吃饭,只能选择继续干下去。这就是所谓的贫穷恶性循环论。就这你能练成当DW代言人,我带头给你跪一个。

所以假如你有一个做职业鼓手的梦想,却没含着金汤勺出生,就只能努力工作,赚足够多的钱,再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你的愿望。热爱打鼓,以做职业为梦想,就要有能力去保护梦想。反之你连赚钱买鼓房练鼓的能力都没有,就别奢望谈梦想了。

以上是我本人的经验,我也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这一观点。在十几年的码农职业生涯里,我并没有将职业作为目标,而是以自我音乐的审美和追求去制定目标,并且制定可实现计划来完成。比如我喜欢活结,那我就要把双踩练到240 bpm;喜欢爵士,就去啃Jim Charpin的《 Advanced Techniques For The Modern Drummer》;喜欢线性,就去youtube上一条一条跟着练。上班午休一小时练基本功,回家电鼓一小时。周末两天去鼓房,一天四小时真鼓练习。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只要热爱,足够坚持,总会达到目标。而在职场上也要灵活应对,随时保持职业敏感,不放弃学习专业知识,随时准备涨薪跳槽。这样下来你不但可以为未来赚取足够的生活资本,也可以避免低端职位面对的贫穷恶性循环了。

现在我作为职业鼓手,有足够的收入支持我生活、练鼓和抚养后代,我只需要不断精进技术,形成正向的职业循环即可。在未来,我可以在计算机和爵士鼓的交叉行业做得比任何人都好,成为本身不可替代的职业竞争力。而你作为品牌设计师,同样可以在未来设计出最好的爵士鼓品牌。如果你对我的技术水平有疑问,看这个,你觉着我不行那我也没办法:

以上就是对你的职业发展建议。

4)反驳这条很简单,你这辈子着了鼓的道你就别想放弃的事儿了。谁反对你玩儿鼓或者已经放弃的朋友游说你,你直接清理朋友圈儿即可;

5)打鼓被投诉,需要练习场地。这事儿没法解决,不排除未来你买得起独栋别墅,现阶段情况你只能在家里放一套电鼓,如果扰民就做个地台:

想打真鼓,但目前没钱买房,你就学我弄辆车练,不用搞得我这么奢侈,随便买个十几万的房车或者小面,解决供电和空调问题就能开练了:

其实买辆车打鼓都是无奈的选择,没成想我还成网红了,这个世界可笑吗,鼓手心酸谁人知啊。

6)最后一个问题被环境和男友pua,我也在上文逐一阐述了观点和操作方法,就不赘述了。总结:清理朋友圈、换男朋友。

以上所有问题都已经给你解答了,希望你能全部消化,做一个知行合一、执行力强、情绪稳定、能够直面并解决问题的优秀鼓手。而不是来知乎一顿emo来换取几个路人可怜的同情心,不他妈解决任何问题。

另外我说一句啊,年纪大了就不热爱摇滚了,然后就热爱金属,热爱爵士,热爱放克,热爱雷鬼,热爱所有音乐,你光热爱一个摇滚,作为鼓手啊,路走窄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一个乐队里贝斯不可或缺? 
  如何评价乐队的夏天Mr.WooHoo这支乐队? 
  如何评价Slash的吉他水平? 
  一个选择困难症选购HiFi耳机的提问? 
  请问大家对穿乐队衫但是压根不听乐队的事怎么看? 
  为什么中国无法出现像Oasis、Linkin Park这样举世闻名的摇滚乐队? 
  想要组一个单人乐队(one-man band),对于各类技能的具体要求是怎样的? 
  年纪大了还能继续热爱摇滚吗? 
  如何评价吴亦凡的《花房姑娘》? 
  为什么总说中国摇滚乐不如国外?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李泉2020-9-21发布的新专辑《十日弹》?
下一个讨论
什么是隔夜茶?隔夜茶有没有危害?为什么?





© 2024-06-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