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李世民附身于刘禅,能赢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a-sa-li-an-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四川那个地理情况,最多也就是拥兵自守,但是根本打不出去。尤其是在四川经过两次地震以后,汉水改道,导致以后在四川建立的政权都别想出去争天下了,刘邦当年能从四川打出去,是完全因为汉水没改道,能够通过汉水这条线源源不断的往外输送物资来维持外线军队的作战需求。而经过两次地震,改道后的汉水,基本不具备对外进攻的战略价值了。于是,四川政权往往对外进攻时,不仅要面临补给运不到前线的问题,还要面临无法有效铺开大规模兵力的问题。而争夺天下,只靠步兵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支成规模的骑兵。而这恰好是四川政权的短板,想要养骑兵就必须先拿陕西和甘肃地区。这也是诸葛亮北伐时,先去占领陇右,为的就是夺取养马的地方,爆骑兵。但是因为地理局限,很难维持长期的外线驻军。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单纯靠守城就能耗走诸葛亮的原因,因为你出兵的效率远不如我呀。就算你占了也没办法长期稳占,我随时都能拿回来,而诸葛亮想要再拿回来就需要费点周折了,所以,一旦战局陷入拉锯战,四川的政权非常吃亏。顶多是乘着乱局,出来孤注一掷一波流,如果外部环境趋于稳定了,四川政权基本形同坐牢,就算外部的统一政权一时半会打不下来也没关系,反正你们也打不出来,不妨跟你多耗几年,反正迟早能把你灭了。单靠一个四川的成都经济圈,有何资本能跟整合中原资源的政权打消耗战呢,不仅是三国,哪怕是后来的清朝打大小金川也是如此,硬攻打不进去,无妨,反正你们也不敢出来打野战,慢慢耗呗。

问题回归到三国,蜀汉在丢失荆州以后,基本意味着丧失了跟魏国争夺天下的资本了。诸葛亮的努力也顶多是积攒了经济抵制,让蜀汉多活了40年罢了。

即便是让李世民穿越到刘禅身上,也无法改变历史了,还是慢性死亡,顶多是在多活个几年突破存活时间的上限罢了。


user avatar   da-da-da-da-da-99-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兴五年,诸葛亮平定南蛮,决定北伐,临行前留《出师表》给刘禅,刘禅读完,大叫一声后昏迷倒地,正所谓天子一声吼,地球抖三抖,这一抖把在天上排队下凡历练的队伍摇乱了,排队的李世民一看,这队伍乱哄哄的,一些没资格当帝王的都趁机插进队伍,看来凡间要乱段时间,而且自己下凡的时间被挤朝后了,不如趁现在下去看看,反正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下去个把月,就天庭这办事效率,估计都不知道。

于是李世民开溜,正巧,遇到个胖子刚从阳间上来排队,一问,是蜀汉皇帝刘禅。李世民掐指一算,告诉刘禅,你丫阳寿未尽跑这干嘛呢?

刘禅说,我伤心过度,摔倒在地,醒过来就被六七两个仙童叫住,一个叫接引童子,一个叫往生童子,跟着就上来了。

李世民一看,这丫对皇位是一点儿留恋都没有,仙童是去接南蛮七十六洞洞主的,这皇帝竟然自己跟着走了。于是指着队伍告诉刘禅,我去帮你问你为啥阳寿未尽就上来,你帮我排下队,看到那个排二十几的瘦老头没有?我跟在他后面,别被人插队了啊。说完,往阳间瞅准刘禅肉身,一个猛子扎下去。

当李世民睁开眼睛,看到宦官在给自己穿殡衣。

世民大怒,顺脚把穿鞋的宦官踢开,坐起身来。

在场的宦官宫女内侍无不吓得趴在地上。

朕还没死呢!世民威威然地说到。话毕,看了一眼水漏,已经快是早朝的时间,于是平复心情,对太监缓声下令:通知群臣早朝,伺候朕更衣。

在场官员一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竟没人敢去通知诸葛亮和刘湛等人。

半个时辰后,世民从后殿来到主殿,却见得大殿中空无一人,只有盏盏灯火。

又过了半个时辰,只见一中年人引着文武百官以近乎奔跑的方式涌入殿中,披麻戴孝,跪倒在地。

“陛下!老臣刚刚才得知陛下龙体无恙,苍天不负我大汉啊!”中年人顿首,“臣等一直恭候在锦官城外,听闻陛下早朝,尚未换得衣物便赶来,望陛下恕罪。”

世民心想,这谁?是我的宰相吗?便命令道:诸位爱卿平身,站起来说话

这种称谓对身处227年的诸葛亮等人还为时尚早,毕竟那时候大家都说,众卿。

诸葛亮虽然觉得有点怪,还是站起来。世民一看这人浩气当空,气宇轩昂,定是心怀天下之人,却银鬓深目,满身疲态,显然操劳过度。这人身后,有苍然白发的武将,剑眉星目的文官,众人虽披麻戴孝,却无群龙无首的慌张。

好!很有精神!世民心中暗想。

世民说到:朕睡后在太虚幻境遇到先帝,与朕传授了些为君之道,朕十分受用。先帝十分挂念诸位爱卿,还令丞相做祭文一篇,日前献与先帝。于是命左右取来纸币,命诸葛亮当场作文。

期间,诸葛亮把白帝托孤,修复联盟,马超病逝,七擒南蛮,骚扰汉中等详细说了,又把宫中府中人事安排,军队建设,生民发展一一并述,还将天下形式,兵力部署,北伐计划说明,有条有理,文采斐然。

世民本是想打着先帝的名号,摸清自己的身份和境况,却被诸葛亮的才华和忠义所打动,打消了对诸葛亮的怀疑。鸡鸣三声,日出东方,祭文也按时投入鼎中,随青烟直上云霄。排队的刘备读完信,感慨万千。

世民扶起诸葛亮,哭到:朕有丞相,何愁大汉不兴,山河不复?丞相请回去好好休息,三日后朕与丞相一同北伐!

于是众人告退,诸葛亮回到相府,左思右想,终于知道哪儿不对劲——他不叫我相父了!

这三天,世民也没闲着,他认真查看文书,确定了诸葛亮当场信手拈来的兵力财政状况并无虚构,一方面感叹支撑这样超负荷使用身体的是何等信仰,另一方面也对诸葛亮的北伐计划进行完善。

三天后,世民亲征。赵云领佯攻郿城,干扰魏军部属,诸葛亮帅主力攻天水安南,吸引魏军主力,世民帅精兵埋伏街亭。

当年力挡关羽的张郃,帅军支援前线,路过街亭时,突然两旁喊杀声震天,刘子旗高高竖起,几千精兵冲杀而来。街亭地势狭长,蜀军瞬间就将魏军堵住,进退不得。张郃正疑惑蜀中还有哪个刘姓将领,缺见得一年轻的胖子人挡杀人,直冲自己而来,急忙上马应战。

不消三五回合,张郃便被斩落马下。魏军见主将被斩,军心大乱,半日功夫便被蜀军擒杀干净,两万大军,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没了,曹叡一度以为张郃投降诸葛亮,便将他的家人杀了。

而跟随刘禅的马术王平等人,也深深被世民勇猛无双的战斗力震撼,收到书信后,诸葛亮也不敢相信,终日在宫里斗蛐蛐的刘禅,竟然如此勇猛。

趁曹军还未得知张郃全军覆没,世民帅军从水陆直取陈仓。此时诸葛亮、赵云正和曹真等人打的天昏地暗,收到长江沿途失守,顿时军心大乱,急忙回防,等到了陈仓墙下,墙头的魏字早变成汉,曹真帅军往长安撤退,却遇上埋伏多时的李世民。攻下陈仓后,李世民知道曹真已经慌乱,定然不敢进攻陈仓,于是只留下马术和少数士兵,等诸葛亮接收城池,自己则早早埋伏在前。

曹真虽有十万大军,但不知世民手下多少人马,停留了一日,这一停,诸葛亮也围了上来,由于没有城池依托,两月不到的时间,曹真被擒,汉中彻底归汉。

与此同时,刘禅亲征的消息终于传到长安,朝野振动。

曹叡本来是到前线鼓舞军心,却吓得逃回洛阳,这一逃,长安周边纷纷倒戈投降。

孙权收到消息后,大喊:过瘾啊!过瘾!你刘阿斗打曹叡,我一定帮帮场子!于是派陆逊北伐,大破曹休。孙权终于攻破曹军防线,很高兴,便上表刘禅,请求加封大汉吴王。

这一下,整个南方人心惶惶,汉军所到之处,皆望风而降。建兴九年,汉军围长安。魏骠骑将军、魏国最后的希望,司马仲达,见大势已去,深夜带死士入宫,捉了曹叡众人,献给刘禅。

建兴十年,刘禅入主长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建安十一年,天庭终于察觉李世民溜号了,便把他带回天庭,并罚他三百年不许下凡。刘禅因为开挂被封号,剥夺剩余阳寿。

公元230年,诸葛亮乞骸骨,回到荆州,四年后病逝。

公元244年,刘湛逝世,托孤丞相费祎。

公元253年,费祎逝世,司马懿任丞相

公元265年,司马懿杀死诸葛瞻,逼迫刘备四世孙禅位,司马懿改国号晋,同年逝世。

公元598年,终于轮到自己下凡的李世民,看着刚投胎的杨广,嘴角露出邪魅一笑:表叔是吧,来南方指定没你好果子吃,等着嗷





这个回答其实过于理想化了,虽然李世民有很多君臣和睦的故事,但相权君权自古不两立,李世民固然不比刘备弱,但他绝对不会像刘备那样给诸葛亮大权,更不会出现刘禅时强相弱君的局面,如果穿越后,诸葛亮不能迅速交接权力,自己退出权力中心,定然会出乱。李世民肯定喜欢一个诸葛亮这样的参谋文臣,但决不允许有诸葛亮这样的丞相


user avatar   qi-tian-di-30-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不能顶五年不好说,毕竟战争这种事因素太多,但最后肯定是顶不住的

一个是中国历史上文臣里面军事能力排前三的

一个是中国历史上帝王里面军事能力排前三的

况且这个文臣以忠心著称,这个帝王也堪称选贤任能,觉得他们两个会先掐起来的莫不是有被迫害妄想症。


user avatar   pu-tong-ren-61-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孙皓才刚上位四个月,这俩就毫无还手之力地被杀死了。与孙吴的体制有关,还是孙皓有什么过人的权斗技巧?
user avatar   cao-yi-yi-3-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user avatar   liu-lao-shi-69-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毛文龙可以嚣张跋扈,屡战屡败,瞎几把吹,只要他在敌后能牵制后金,

袁崇焕可以不要监军巡抚节制,可以辽事一言而决,一年领几百万军饷钱粮,只要他能控制那帮狗日的辽西军阀,不让后金破山海关是明庭的底线。

辽事败坏的大锅在于辽西军阀卖国卖友军,几十万明军死在辽东,只有关宁军转进如风。

袁崇焕可以杀毛文龙,只要他能控制东江军配合他在辽西的筑城,在他指挥下东江军能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但是毛文龙死后东江军内斗崩溃,旅顺被攻破,三顺王投清送上重炮水师。

督师平辽平到京城了,烧的不是你家房子,死的不是你家亲戚,


user avatar   wei-luo-ni-qia-19-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假如诸葛亮成功统一,刘禅会被视作明君吗? 
  蜀国的马忠与吴国的马忠哪位水平更高? 
  如何评价《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荀彧、郭嘉对曹操自称“臣”? 
  如何写出一篇讨伐檄文? 
  东汉末期的冀州刺史为何人?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喜欢孙权? 
  如果司马懿并没有被曹睿起用,诸葛亮胜算有多大? 
  为什么蜀国诸葛亮不效仿朱元璋先统一南方再北伐曹魏呢? 
  曹丕为何要用九品中正制代替唯才是举,这是魏亡国的原因之一么? 
  演义里武侯那样的辩论(或骂人)技巧,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前一个讨论
大学里成绩差是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明朝朱高炽以后的皇上 他们在归属感上是觉得朱元璋是开国祖宗还是朱棣是开国祖宗呢?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