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恶意杀害了吕伯奢的家人,这一点比较难洗。
此事记在两本立场偏中立的史书上。
《魏晋世语》: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两种说法近似,可以相互印证。我认为可信度比较高。
只有专美曹操的《魏书》认为曹操遭到了吕伯奢家人的抢劫,不得已而杀人。
《魏书》: 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但《魏书》的说法有一定矛盾: 当时曹操身边有数位骑兵相从——考虑到曹操是在西园禁军混过的,这些随从绝非常人。吕家儿子到底有多牛逼,居然有自信能击杀这么多在国家一线部队里混过的武士?此处十分令人不解。
想象一下,你有一位亲人,当过首都警局局长。他退役后征讨各路叛党,还在国家特种部队干了好几年领导。这天他带了几个精壮军士来你家讨碗饭吃,在谈笑风生之际,你会选择:
1.好吃好喝伺候着,叔叔侄侄认识着。
2.叔叔,带侄儿一起去谋大事吧!
3.二狗子,到后院叫上鸡仔李娃。趁我爸不在,咱哥几个一起做掉这几个军混子,用他们的马换钱去喝花酒!
建议选3.的朋友把自己发射到火星,地球不适合你。
p.s.今天忽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曹操可能是故意杀死吕氏全家。
以前解读过徐州屠杀。那次屠杀的本质原因在于,曹操在前一年收了百万黄巾军,没有充足食物的他只能通过靠屠杀来获取当年补给。而吕伯奢案也可能是如此。
试想,曹操逃亡匆忙,钱币又因为董卓的小钱政策失去了交易功能。他和几个军汉一路上怎么补充食物呢?必然需要劫掠。但天灾人祸之下,百姓四散逃离,曹操又能抢谁呢?
在饥寒交迫之际,曹操想到了吕伯奢家。也许进门之时曹操也只是和气借粮,但当时粮食确实金贵,吕家拒绝交出宝贵的食物。
而曹操一行人行至此处,已经达到身体极限,再也无力前往其他地方。于是他把心一横,杀光了吕家人丁。
曹操说的这句: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其实用于疑杀场合并不合适。但用在主动抢劫方面却非常恰当。
郭淮认为诸葛亮占领北原,就能断陇的结论,纯属YY。假定诸葛亮占领北原,就是下面这个局面:
所以,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去陇右。
断陇,就是断绝陇道,切断陇右和关中的联系,以达到蚕食陇右的目标。
源于陇右和关中平原,都在黄土高原上,而陇右地势高于关中平原,两地之间主要靠谷道联系,所以连接陇右和关中,主要就是依靠2条谷道,一是陇山道,二是陈仓渭水道。
诸葛亮在一伐时,从祁山道出兵陇右,三郡投降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守住陇山道的西口-街亭,诸葛亮本人“称兵上邽”(《曹真碑》),亲自围住陈仓渭水道的西口-上邽(郭淮驻守)。
诸葛亮五伐,在关中断陇,即使断成功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诸葛亮压根就没有派兵去陇右。
在关中断陇,周边都是敌人,要守住开阔地几十公里,才实现断陇,完全是搞笑。
所以估计郭淮这种说辞,也许是为司马懿守不住渭南,而在后世补写的开脱之词。
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